戈梅拉岛
La Gomera,吹哨奇案(台),吹哨解密(港),Les Siffleurs,The Whistlers
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
主演:弗拉德·伊凡诺夫,卡特里内尔·马龙,罗迪卡·拉泽尔,阿古斯丁·比利亚龙加,萨宾·塔布瑞亚,István Teglas,Cristóbal Pinto,Antonio Buíl,乔治·皮斯特拉努,David Agra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法国,德国,瑞典语言:罗马尼亚语,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9
简介:警察克斯蒂带着任务前往戈梅拉岛,打入黑帮学习口哨暗语。然而当他回到警局之后,昔日的同伴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到底是谁被策反?又是谁在泄密?在表象的忠诚与信任下,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尔虞我诈中,竟然还蔓生开来一场浪漫又富有幽默感的爱之博弈,且看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罗马尼亚导演波蓝波宇玩转剪辑,五彩缤纷地为观众呈现一出..详细 >
I mean就算是...,但这个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太差劲了,这波蓝波宇是不是还觉得自己可幽默,怪我get不到喽
观感不错,主要是章回体叙事玩得有点意思。双面间谍的故事线,最后居然来了波猝不及防的狗粮也是没谁。众多迷影梗、歌剧、交响乐的运用,足见导演的独特品味。
中规中矩的犯罪片,一点都不喜剧,motel浴室那一段过于致敬希区柯克(照搬),引起不适 @2020-01-05 21:01:11
比较典型的玩票电影 概念很吸引人 很多致敬的地方
风格寓言 警察世界 每首歌都好玩 美人!
音乐与色彩。电影与导演。
不喜欢layout方式阐述。不是我的菜。
5.52019年说好的再刷资源,一等就是四年半(2024.06.04);看过的第一部罗马尼亚片;这个以人物为中心的章节体不大连贯,加上脸盲的缘故,成功把我绕晕了...感觉是各种类型片的杂糅,70的票价好像只记得哨语、割喉、监控、中国游客、最后配上古典乐的新加坡灯光秀...等出资源后再刷吧
2019欧盟电影展。事实上波蓝波宇将「黑色片」类型极度消解与游戏化,当故事讲到一半突兀得出现了「导演看场地并被杀」的情节后,无论是在电影片场设埋伏,还是两场「看电影」的戏中戏,导演不断出戏得「打搅」观众们的「设身处地」感,最后新加坡的「音乐秀」以及字幕结束后画外音「感谢大家收看,我们每晚都会举办活动」简直神来之笔。
问题特别多的片子,唯一的优点是展现了美丽的女主和不为大众所知的口哨语言。剧本残破,做作,想当然,人物塑造问题也很多。最夸张的是演母亲那个演员满脸都是精明满眼都是计谋,演蠢成这样的人实在不让人信服。很多场景都仅仅是为了导演的概念而服务的,所以出离,显得假。电影有很多场景都很“美”,但仅此而已。导演无处不表明自己是好莱坞老电影光环下长大的影迷,衔接的过于牵强。
6.5分,豆瓣评分6.5,IMDB评分6.5。06年《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19年执导的新片,戛纳金棕榈提名。这部电影有点可惜了,首先这个口哨暗语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切入点,其次如果把导演刻意留白脑补一下,这部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可电影看着没意思。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的技巧无懈可击,这有点一位工笔画家,每一根凤凰的羽毛都画的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可是观众退后两步,就发现自己看到的不是一只凤凰更像一只鸡。此外电影的政治隐喻太多,隐喻我不抵触,但是跨界幅度太大的电影我不太接受。让观众乍一看是一部黑帮类型片,其实导演想讨论世界政治格局的创意,让我感觉莫名其妙,让我有种“你以为这是把剃须刀?其实这是个电吹风!”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干上一炮,我都不知道我会爱上你?!
冷幽默,结尾很感动,戛然而止。
波蓝波宇这部蛮嗨的,迷影致敬串烧歌曲章节标题,想要用原始的吹哨打造更新型的犯罪语言,但传递的还是现代社会中期待的简单情愫。罗马尼亚大超模的香艳戏等着再看看欧盟影展会怎么删。#金马56#
【D】
于海南电影节,戛纳主竞赛片。极简,精彩,有趣。
选角很妙,都是刻板印象的脸。
三星半 警匪片 剪辑good 吹哨不过是花哨
[Corneliu Porumboiu 完]我无法接受波兰波宇的这部,类型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完全不适合类型化,还要淌这片浑水。《宝藏》在我眼里是成功的,因为他保持了极简主义和隐喻,来表现类型化故事的内部整个体制的溃烂。这部不同,这部充满着高傲的迷影姿态,与极简主义的滥用。简而言之,一流的构图,一流的摄影,不入流的演技,垃圾的剧本。希望像波蓝波宇这样的导演,在浪潮退去后,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是否要改变。
东欧趣味的黑色幽默谍战警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