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一定要说一句话:我是钟汉良的粉丝!题记: 题记是写一些小废话,8一8和这次观影的前前后后所见所谓,发一发关于lm真BH,影片真有爱的感概 首先,听说玫瑰会上映时我有很大的不敢置信,后来证实了这个消息后,我11号就去买了票 在买票的还遇到了lm姐妹之后当天也发现现场良民很多好多姐妹都在对着海报拍照大家还凑在了一起还有人在分红玫瑰电影院里也是所谓"听取哇声一片" 另外,我要说这文章是微量剧透,有些没看过电影的姐妹可能不想看,但是,貌似没看过电影的姐妹可能也看不太懂吧... 电影有爱之处就是哇的大特写居多,戏份也巨多外加之前没有预告片,剧照等等,看起来格外惊喜! 相信其他的各位姐妹和我之前的贴子(http://tieba.baidu.com/f?kz=540401810)也说啦很多了大家多多期待,上映时多多捧场便是! 正文: 一 关于平凡与温馨 夜玫瑰,夜玫瑰,夜晚轻轻绽放,娇媚动人,我喜欢夜玫瑰. 这是小柯对于大学生活的记忆,那个跳舞的感觉,轻松的舞姿,还有,那个身影,学姐的身影.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所以可以想象你听到了她的名字时会有多么的震惊和欣喜,"我叫叶梅桂,也可以叫我夜玫瑰,夜里盛开的玫瑰." 当现实与记忆交错,在这个人群川流不息,日日改头换面的城市里,你,她,只是一对小角色. "露露,你喜欢贴这里呀?" "嗯,都贴到这里了,说明这人无论如何要把房子租出去,价钱一定好商议!" 于是,机缘巧合下,他们相遇。
开始了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他们就像都市中的两个小白领,平凡,普通。
渐渐的,平静的生活开始荡漾出丝丝温馨. “你是在担心我吗?"的小问句不时出现,总是期待着能被对方关心.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两个人,一只小狗,每天清早的特8路,和不算高档的捷达车,夜晚的天桥,有好吃面条的小店..... 一个不算很大的屋子,温暖的灯光,晚上10与小狗的散步,热乎乎的姜汤,会煮好吃面条的漂亮女子...... 一笔一划的描绘出一幅现代人的都市小生活.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却就好似那一道阳光,穿过灰色的云层,照到初春的冰面上,于是,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融化,氤氲弥漫. 二 关于寂寞与孤独 寂寞,寂寞是淋雨是没有人关心,吃面时无人分享美味,上班迟到但无人关心是否有挨骂,生日的时候却没有人庆祝,躲在角落舔着尘封多年的伤口...... 还好,遇上了你. 身边并不缺少所谓朋友,蓝和彦的冷笑话是很逗趣,咖啡店的美女姐妹我也认识,"爱尔兰"至少也能让人有点存在感...... 你们都看见了吧,我不孤独 但是寂寞,寂寞是现在都市人的一个通病,那就是无人心心相惜,无人实实在在的陪在身边,绝非寒暄的问寒问暖. 像现在的都市生活节奏如次之快,经常对身边的圈子很有"格格blue"的感觉,至少不是我洒脱的一方天空,至少他们看到的不是最真实,至少,看到他们时没有心花怒放的兴奋. 因为,不是一样的人,再多,也会寂寞. 正如夜晚,漆黑一片,辨不清方向,GPS也是徒劳. 穿过记忆的洪流,与你相遇,玫瑰此刻绽放,夜晚于是明媚. 那么是否可以就此心心相惜,是否真的能不再寂寞? 从你每晚的等待,从你明明一墙之隔还要打电话的浪漫,从你那茎秆上一个个温柔的刺上,我看到了"夜玫瑰" 从此,不再寂寞,因为有你,为我扫清了都江堰的沙石. 三 关于记忆与面前 "午夜盛开的玫瑰呀,你是世间最美的花,花影云烟秋水伊人,花梦做在星空下,给我一个温暖的家,处处飘着醉人的香啊,红尘深处你看见我吗,我能听到你说话,玫瑰花呀开在天涯,深 夜里轻柔的唱吧,光阴的河寂寞的歌,唱着宿命的回答" 歌声响起,记忆决堤,一浪浪拍打着心田,那首歌,那支舞,那最后的华尔兹. 夜玫瑰,我喜欢夜玫瑰,这种语气,这种感觉,这一切都藏在记忆的深处. 当听到那个名字"叶梅桂"时,记忆交错,出现在脑海里的是两张同样美丽的脸. 一个日日面对,熟悉温暖,一个深藏记忆,永生难忘. 哪一个,才是喜欢的那朵夜玫瑰? 学姐说,夜玫瑰,是一种生活态度. 梅桂说,夜玫瑰,是我的名字. 服装店里的相遇,仿佛一见如故,但半大的孩子与学姐的老公都是真实存在的. 当记忆与现实融合,便发现,一切不是梦里花开的样子. 于是,明白,面前的那个长了些刺,有脾气也有温柔的梅桂才是最终的选择. 四 关于梦幻与幸福 看夜玫瑰就像是在晒太阳,照在脸上,暖在心中. 说他梦幻,其实如次平凡的爱也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轰轰烈烈干柴烈火,没有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甚至没有拥抱没有kiss.完全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但就是仿佛在做梦般的经历 中,相识,相知,相爱. 这样的爱情,很好,但也绝非遍地都是,最后看男女主角终于走到了一起,不免有些美梦成真的感动. 相爱只是首部曲,之后的便是幸福,你们坐在一起吃饭,你们一同照顾露露,这就是一幅画,一幅叫做家的画. 幸福漫延在空气之中,呼一口气,慢慢的甜味,舒心,温暖. 与你在一起,这圆满的结局,叫幸福. 后记: 咳...后记大家可以无视... 先交代一下,我题目可能起的比较悲,但那描写的只是过程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小柯用牛奶写在桌子上的句子拎来用用 寂寞都市空向晚,就是寂寞的都市里我们一个人面对夜晚,也可以理解为空空的都市,寂寞的夜,(夜里遇见玫瑰花)等等 总是文言文译成白话就没那么有意境了,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一下便是!! 我就是想说下...这是我熬夜之作,头脑不清晰之处,错别字之处,请大家在自己脑海中更正. 也谢谢你看我的文章!
怀着深深的期待去看,带着满满的失望而归。
我只能说,他们不懂夜玫瑰。
在电影中,台北变成了北京,小皮变成了露露,地铁变成了公交,摩托车变成了POLO,北斗七星裤不见了,意卿学姐从回忆中走到了现实——嫁了个有钱人——看起来貌似很幸福的样子,柯志宏跳舞的地方从操场变成了舞台……这些也许都只是细节的问题,无关紧要的,不会影响到故事本身。
假设如此。
这里面的玫瑰,从头至尾,眼神都是明亮的,一点寂寞的影子都没有;同样的,柯志宏也不寂寞,完全的彻底的变成了wsn,从入住就怀着不纯粹的动机,他轻松且自信满满的对学姐和玫瑰说:我喜欢夜玫瑰。
这样的角色已经完全背离了小说里的人物形象,玫瑰不是玫瑰,柯志宏不是柯志宏。
寂寞才是这个故事的灵魂,寂寞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失去寂寞的电影,就像没有放盐的汤。
而寂寞之中的相识相知相守,是痞子小说中永不凋谢的温暖的方向。
今天还无意中看到林心如接受采访时说:我不像夜玫瑰那么自闭,也不像她那么寂寞——我很晕,只能说,她和他们不懂夜玫瑰。
最近迷上了小哇同志,看了他的《来不及》,太喜欢了,很希望他能再和小冉合作,最好是《来不及》第二部,哇哈哈……看夜玫瑰也是冲着小哇去的,一开始觉得这部片子拍得太水了,一点都没有电影的样子,反倒有点像自己拍的微电影,但是莫名觉得整个片子很温馨,很吸引我……特别是小哇吻手机那一幕……都 要不行了!
还有心如叫小哇拿饭钱的时候都要笑抽了,——你知道我不是那种人,多少钱?
——3180——3000多啊,唉,别谈钱,谈钱伤感情…………哈哈……配音是小哇自己本身的,很广东腔,很好玩!
心如也很漂亮,素颜美女啊!
总之,电影虽然情节跌宕,富有张力,却温馨搞笑,很值得一看
正在看,感觉林心如装嫩有点儿。。。
钟汉良同学的港台腔很拗口,没有看书的时候那种属于痞子蔡的台湾气息。
所以非常好奇那个影片的取景地点是哪里啊??
不像台北,不像上海,难道是深圳??
首先,我非常喜欢痞子蔡。
这种喜欢源于《孔雀森林》,后来又觉得《夜玫瑰》和《爱尔兰咖啡》都属于很不错的文章。
痞子的文风很轻松而且很温情,也许有些文字没什么营养,但是阅读起来总是很畅快而且心里面总会有些温暖的情愫。
之前听说《爱尔兰咖啡》要翻拍了,女猪脚是林心如我就很期待。
结果到现在也没看到成品。
看到《夜玫瑰》的翻拍纯属偶然,此次暂且不表。
总之我得到消息后立刻下了2个G的CCTV6版本的此片而且很快地就看了一遍。
看完以后,觉得基本都忠于原著,也有些小温暖,但是为什么途中有几次就感觉到做作和恶心呢。
男猪脚钟汉良的选角不错,这个不准的普通话可以吐槽一下,其他其实都很好。
把那种小男生的羞涩迷茫糊里糊涂都演得恰到好处。
而且我有好几次看走眼把他看成演柯景腾的那个演员(+。
+ 名字记不得了)。
觉得很自然。
如果口音不那么奇怪就更好了。
女猪脚虽然是我很喜欢的林心如,但总觉得哪里很奇怪。
原著中夜玫瑰的眼神应该是深如一潭死水,整个人应该是冷冰冰的。
林心如选角过于亲切,整个人亲和力很强,这就起到了反效果。
例如小柯刚去租房子的时候,心如的感觉就不像一朵冷艳的玫瑰,反而就像一个邻家的姐姐一样,失败。
小皮的选角实在是太失败了。
小皮明明是长毛犬,怎么变成了贵!
宾!
犬!
而且小皮那么多戏份那么多衔接剧情的元素都给删了,实在是有碍剧情的展开。
看到小皮这只长毛公狗硬是改成了叫做露露的贵宾犬实在是没有任何好感。
BTW,贵宾犬真的是狗里面比较丑的,不能接受。
剧情方面,柯叶暧昧期来的也太早了,好像莫名其妙搬过来第二天就暧昧了。
这里面删了一个很重要的剧情就是小柯风雨夜寻妻,这是两人关系升温的很重要的一步。
结果就直接跳过去了。
后面一些调节两人关系的生活中小细节更是无踪影。
让剧情显得有点生硬。
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背景问题。
首善之区台北的小爱情,怎么能用北京来体现?
你体现的了吗?
路人的一口京腔实在让人很难以忍受。
马天宇的拦河堰毫无亮点,更像是为了迎合原著生生贴上去的角色。
台词口音都觉得他没有放开,很紧张很生涩。
学姐是很大的败笔,一口京腔的学姐完全击碎了原著的形象,一口京腔只能让人想起北京大妞,完全不像温婉的台湾正妹好么!
后文的学姐居然还出现了居然还有丈夫了,这完全违背了痞子的初衷。
小柯应该是把学姐深埋在记忆当中了,这么拍更像是看到学姐有丈夫了,只能被逼选择夜玫瑰了。
其实本片能够看出,有些东西只能跃然纸上,是不能搬到荧屏上去的。
这个片儿感觉还挺忠实原著的,为什么拍出来就觉得很奇怪呢。
应该肯定就是一个想象力的问题。
书本读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气氛,男女猪脚的心理活动。
荧幕就很赤裸裸了,虽然还是同样的剧情,我觉得看的有些做作和恶心。
但是我还是希望能看到痞子的更多作品被搬到屏幕。
因为毕竟是我挺喜欢的作家。
其实我更希望看到老郑的><哈哈。
看《夜玫瑰》,完完全全是为了钟汉良。
这是他在大陆上映的第一部电影,身为良民的我,怎么能不去贡献票房?
于是,我,一个三年没进过电影院的人,拉着被我拖下水的鱼,去了大世界。
晚上,我们两个路痴兜兜转转,终于在电影开始后五分钟坐到了放映厅里。
影片已经开始,我一抬头,就看见了小哇的杨梅头,会心一笑。
《夜玫瑰》是痞子蔡蔡智恒的小说改编而成,小小的无厘头,小小的人物,小小的房子,所有的事情只是为了说明爱情,它究竟是什么样子。
柯志宏是个小小的北漂工程师,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找房子。
合租者,女生叶梅桂。
两人初次见面对话极为经典,小子大姐一叫,叶梅桂拿出钥匙,房子就租给你了!
直率的性格,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叶梅桂有只小狗叫露露,乖巧可爱,也许她就是因为露露,才把房子租给小柯吧。
普通的上班族,刻薄无厘头的老板,第一次让我感觉电影离我好近。
小哇和林心如,也都说自己只是本色出演而已,的确,这是我见到的最最真实的小哇。
偶尔迷糊,但绝对是个好人。
夜玫瑰是什么,是一支舞,一首歌,还是生命中不可忘记的过去。
柯志宏曾经的夜玫瑰,是大学时舞蹈社的学姐,不能称其为暗恋,充其量只是一个寂寞的人,找到了辉映的寂寞的灵魂。
灵魂的碰撞,火花是必然的结果。
“你喜欢夜玫瑰吗?
”“我喜欢夜玫瑰。
”“记住你现在的语气和神情。
等到我们再次见面时,你一定也要对我再说一遍。
”小柯见到了学姐,一个已经成家生女的学姐。
他突然明白,他心里的夜玫瑰,只在他心里而已。
是那个有点带刺,有点小脾气,有点自恋,但会开车送他上班,给他做热饭,帮他煮姜汤,还会在深夜遛狗,只为等他回家的叶梅桂。
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
就是夜玫瑰的样子,有点刺心,却有一种即使刺得浑身都疼,也要把整束玫瑰揽入怀中的样子。
就是这么简单。
被好莱坞大片冲击着视觉的我们,有多久没有看到这么纯粹的电影了。
所谓大片,就是大杂烩的片子,权力、欲望、复仇、杀戮,还有乱世之中仅剩的一点点卑微的爱情。
试问短短两小时,怎么可能把这么多元素全部完整呈现?
所以宁缺勿滥,只讲述一件事的片子,往往更加耐人寻味,如《夜玫瑰》。
完整的爱情,细腻的心理变化,伴着小哇略带低沉的声音和不大标准的普通话,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究竟明不明白,爱情是什么模样呢。
电影的最后,幽默的结尾,两个人开心地笑着,露露也是。
我也笑了,为了这个纯粹的爱情,为了我们已经陌生疏离的,爱情本来的模样。
我觉得夜玫瑰中的小柯可以归入某种类型人物的行列,年轻的单身男子,有一点随性幽默,有一点疏离寂寞,还有点暖融融的孩子气,在爱情电影中很常见:比如《诺丁山》里的休.格兰特,天生一种脆弱懵懂的气质,看着你的时候总像是在晨光熹微里醒来时那一瞬间的失神;比如《天使爱美丽》里的马修.卡索维茨,有着安静羞怯的神情,趣致单纯的心境;比如《碧海蓝天》里的让-马克.巴尔,有着糅合了婴儿的眼睛、海水蓝和屋顶上跳跃的阳光的迷人笑容……那么小柯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小柯身上有两重气质,爱情轻喜剧的题材限定了他的部分性格必然是幽默可爱迷糊的,但他喜剧之下的底色其实是孤独。
小柯是一个在异乡寻找归属感的游子,念念不忘当年教他跳舞的学姐,说明他对旁人的认同和接纳有多么渴望,还有“就像在狼群里,我也许只是一只瞎眼跛脚的狼,但人们会说这群狼有十二只,而不是这群狼有十一只,另外还有一只瞎眼又跛脚的”,会说出这样话来的人,又有着多么不安而敏感的内心。
为什么小柯一站出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他不是钟汉良曾扮演过的于佑和,也不是Johnny?
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漂浮的气质。
他的动作总是夸张和不安稳的,走路的姿势、跑步的姿势、和学姐跳舞的僵硬、被吴驰仁气到的一跃而起、撞到鞋柜的哀嚎、躲吸尘器的蹦跳、在厕所里猴急地蹿来蹿去、拦出租车的斗智斗勇……回想这些鲜明的片段,小柯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他慌张、匆忙的动作背后,是不确定的漂泊的心事,就像一段空泛的回音,跌落在浮尘飞舞的空气里。
小柯还有几分灿烂,眉目飞扬地一笑真如水银般光亮耀眼;有几分不安,一个人坐在面馆里望着窗外,那眼神真像全世界所有的雨点打湿了所有的窗棂;有几分狡黠,涉及到钱的问题时自有指东打西的快意;有几分温柔,微笑着亲吻手机的样子,在暖色的光晕里,睫毛轻颤仿佛被夕阳的余晖黏住翅膀的乐陶陶的蜂蝶;有几分不加掩饰的孩子气,在吴驰仁的字条上发泄过后,踏进电梯时已换上心情大好的得意笑容;有几分瑟瑟缩缩的小委屈,被叶梅桂的冷战吓到后谨小慎微手足无措的模样,让人又想笑又莫名觉得自己不厚道。
《夜玫瑰》其实是很局促的一段爱情,参与者只有两个人和一只狗,发生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生活乐趣好像全跟电梯有关,爱情发生得自然而平淡,没有误会没有仇恨没有阻挠没有隐衷没有等待没有背叛没有生离死别没有不容于世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沧海桑田……没有以一种倾城的姿态降临,也没有爱到轰轰烈烈炽热疯狂,最后,它是大团圆结局,没有遗憾。
在这部电影里,幸福不过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不需要跨越千山万水生生死死的沟壑。
幸福就是有人默默记得你们之间每一件事情然后大而化之地概括成谢谢你对不起,就是有人悲愤地以巡视都江堰的气势来为你修理马桶,就是有人会紧张你以至声音发抖得像风吹过狗狗刚剃完毛的身体,就是有人会在半夜跑出去为你买一个生日蛋糕,赶在十二点之前,一定要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小屋里兜兜转转的爱情,淡淡的,浅浅的,但因着无法闪躲的鲜活热络的气息,三分的悲喜也有了十分的甜蜜。
再加上两人在屋里打手机的桥段,有限的空间突然就有了奇妙的拓展,局促的爱情也未尝不可以衍生出张力和异想的色彩来。
这部电影中有两个交替出现的时空,一个是小柯十八岁时和学姐跳舞的场景,一个是十年后的现在,一个是他熟悉的、萦绕着刻骨铭心青春回忆的舞台,一个是让他感到陌生和漂泊无依的异乡羁旅。
这两个时空在电影中是平行存在的。
当小柯第一次见到叶梅桂,她触动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并且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她一再地成为连接两个时空的符号,小柯通过她得以回望过去那段童话般的经历。
电影中反复提到“夜玫瑰不只是一首曲子、一支舞”,因为在这首乐曲中已经刻下了小柯十年间的年华倒影、岁月斑驳,每当他想起夜玫瑰,实际上便是在体味此时的他与彼时的他之间遥遥相望的心境。
直到片尾与学姐重逢,记忆中的人终于出现在现实时空里,两个时空终于连接在了一起。
然而他却发现,物是人非,他唯一能够拥有的只是在不断地回望中保存下来的梦的残骸。
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学姐和她的丈夫在小柯的主观视角中渐渐消失的镜头,那个记忆中的时空也随之消失了,他终于完完全全地、清醒彻底地接纳了现在。
原本我在看电影之前都不想看剧本的,因为我知道钟汉良演出来的小柯一定和文字中的不同。
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卡萨布兰卡》的花絮,说它的剧本是边拍边写的,英格丽.褒曼在拍摄时根本拿不准她爱的究竟是谁,亨弗莱.鲍嘉也不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结果呈现在银幕上的便是伊尔莎举棋不定的眼神和里克颓唐又热烈的注视,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反而成就了这部影片。
我看钟汉良的戏就常有类似的感觉,剧情并没有多么复杂,谁是谁非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原本可以很轻松很上帝视角地裁定每个角色的功过得失,可是他的眼神啊……有时觉得看他演戏,观众就像是《死于威尼斯》里那个作家,魂不守舍地跟在美少年塔基欧身后行游,追寻着永不可企及的纯粹和美,威尼斯的每一座桥、每一处转角,都散落着他渐渐枯萎的生命和方生方死的爱恋痴缠。
钟汉良的眼神就像那个步步生莲的少年,牵引着你全部的心绪和情感,是在情节之外的一种激荡和交汇,超出剧情揭示的范围,于是你就陷落了,一回首早已不知心在何方。
看《夜玫瑰》便是如此,导演给了钟汉良数不清的超大特写,简直让我有看《侠骨丹心》的感觉,而且男一的戏份比起浮光掠影的小教主来自然也要过瘾很多。
在《侠骨丹心》里,常常整个镜头里就只有厉南星的脸,导演并不是有意要突出人物的任何情绪或情节的任何关键所在,然而又确实使得厉南星的脸像符号一样独立于剧情之上,强烈的主观色彩把他的脸渲染得如此意义非凡。
《夜玫瑰》的特写则又是另一种效果,把叙述人小柯丝丝缕缕的心事和私语放大到一览无余的程度。
他有很多种面孔,穿黑色西装时是腼腆稳重的,穿白色帽衫时是柔和体贴的,穿白衬衫配白毛衣时青葱迷懵得真像斜飞的屋檐上直欲冲入青天的飞鸟……他深藏的心思,百般的表情,经了镜头的放大,无一不是坦诚直白到让人心神不安的地步。
又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柯坐在一家店里出神,镜头从外面拍,玻璃上条状的白色贴纸恰好遮盖在他脸上,于是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分割镜头的效果:画面上方是他的眼,柔柔缓缓地眨了一下,眼眸中清亮的水波像涟漪一样荡开去,击碎了某种宁静,却只觉得更静;画面下方是他的嘴,仿佛和眼睛分属于不同的两幅画,或同一幅抽象画里不同的两个空间,这个特写下的小柯神秘而迷离。
我以前喜欢过很多演员,膜拜过影史上很多光辉的名字,但钟汉良真的很不一样。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被人们传颂?
不是因为导演技巧、剧本结构、演员表演都完美到多么不可思议的程度,而是人们想要在电影中寻找的梦想、自由、希望、救赎、激情、信仰、正义等等都可以从这部电影中获得。
钟汉良对我来说便是如此,他一个人便代表着太多可能。
所以我慢慢地变成只看他一个人的作品,而丝毫不会觉得错过了怎样的光影繁华。
就像里尔克曾经说的:“我不愿做任何你不会经历的梦,不许下任何你不希望如愿的祝福。
我不做任何不使你快乐的事,不种一朵不将你装扮的花……”所谓倾慕,大概便是如此。
很喜欢小柯和叶梅桂之间淡然的笑语、戏谑的调侃,她慢吞吞地无视掉他渴望晚餐的悲切眼神儿:“你不知道什么叫寒暄吗?
”他面带笑容春风化雨和颜悦色地谈情:“是你打给我的,我接听免费。
”她问,你会担心我吗,而并不强迫他一个回答;他问,你会担心我吗,然后在沉默中含笑亲吻了手机。
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动人的表白、郑重的承诺、情深的相许,只有她碎碎念叨着“你也不问我有没有迟到”,他故作镇定地问她“我见了你爸该说什么做什么”,才透露出心底转了千百个弯的在意和牵挂。
脸上淡淡的波澜不惊,恰是因为心里深深的期许和感动,在如此一个飞速狂奔的城市中,在如此一个呼啸而过的时代里,我们能够承诺什么?
注意看就会发现,在他们居住的大楼里始终没有出现过其他的房客,承担了重要搞笑任务的吴驰仁从没有露面,蓝和彦撞到对面住户的房门,对方也只是喝问一句,从此便悄无声息,一切都衬托出小柯和叶梅桂的生活是多么寂寞。
导演不动声色地将镜头贴近这两个平凡的男女,在喧哗繁冗又如流水般悄逝的日子里蹒跚进退,暖暖的爱意和满满的疼惜一点一滴地在观众心里蔓延,而小柯却仍在好整以暇地抱着狗狗,安静地蘸着牛奶在桌上写字:秋——风——秋——雨——愁——煞——人——平凡隽永的爱情为什么不能绽放出绚烂的焰火:如果我不能听见声音,也许对你的美貌会倾倒得更加心醉神摇;如果我不能看见色彩,也许对你的笑声会铭记得更加深刻清晰;如果我不能独立行走,也许对你的等待会沉淀得更加心潮澎湃;如果我就要离开世界,也许对你的陪伴会眷恋得更加不能自已;可是我好好地站在你面前,没有生离死别相濡以沫的戏剧场面;不代表我就描画够了你的美丽,我还想一生沉溺进你的安详宁静;不代表我就记取够了你的欢笑,我还想努力保留住你的无忧无虑;不代表我就忽略了等你的幸福,我还想慢慢回味每天的崭新喜悦;不代表我就满足了伴你的时光,我还想逃出红尘带你去环游世界。
最好的爱情是什么呢?
痴缠纠结,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像张爱玲说的,一整个城市都为他们颠倒。
剧情精彩,每一秒拎出来都值得再写一个传奇。
都是看上去精彩罢了。
我渴求现实里的温暖。
男主柯志宏是个普通的工程师,异乡寻求租房,在缘分的巧妙安排下遇到了女主和一只小狗。
都是日常生活,上班被老板说,一个人孤单的去吃一碗面条。
少年的心里偶尔会想起高中时代遇到的一位学姐,记忆模糊,可是感觉总是印在心底,一位有那么点不是很和谐的舍友,被孩子恶作剧的电梯。
都是现世生活里最简单的最重复的细节。
钟汉良感觉软软糯糯的,气质不免过于太轻,而林心如脸容干净眼神镇定,气质又太庄,这两人会有点不太搭。
但是那么个停电的夜晚,隔着屋子的电话,依旧让这场爱情叫人甜的笑起来。
季节,飞逝。
物候,流转。
兵荒马乱的大四上,生活在寝室、食堂、图书馆,连轴的转。
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的电影,让我,还有感念,淡而温暖。
这貌似是08年的电影,当年上映的时候因为种种阴差阳错,错过了去影院的观影。
没想到,竟然过了整整三年,才再一次遇见这久违的感动。
电影的叙事方式确实比较老套,男主的视角,女主因为家庭父母的离婚整整寂寞了10年,一个合租的招贴引得男女主角的相遇,一段彼此的日久天长氤氲了一段普通平常的爱情。
但,生活不就是普通的、平淡的么?
没有夸张的意外、没有生离死别的悸动,两个都市的小青年,就那样,在突然间闯入的彼此间互相试探的关心、谨慎的挂念。
一些平常的画面、几段普通的生活,没有大的跌宕起伏、没有意外的交错丛生,寂寞的心或许只因太多的执念,人生有很多种的感动,有些感动是与心底潜藏很久的那些沉积的泥沙不期而遇的心灵相通。
片中柯志宏对叶梅桂说:“我可以是你都江堰中的泄沙闸,但你心底沉积已久的那些泥沙还得靠你自己去清除。
”还有太多的想说、太多的感动,但是时间总是过滤器,那些更久些过后的留下的东西或许可以更加感动。
总有人能像叶梅桂的柯志宏,正当时、正当事、正当年华、正当被爱。
PS:那条叫露露的小狗真的很可爱,人生也总有一些事物会如露露那样成为一段感情、一段友情、一段人生的见证。
珍惜,所有与己有关的人、与己有关的事、与己有关的人,总有不可割舍的感念那么淡淡的却温暖如新。
大学时候偶然看到这部电影,因为是Ruby的铁粉,再加上小哇的颜值太高,所以这部电影成了我每次伤心、无所事事的最佳消遣方式,每看一次,给我的感受又多一分,以前纯粹是冲着两位主演去的,现在虽还是看着男女主角流口水,但更多的是对故事内容产生了共鸣。
多数人的生活是平淡的,当一个人漂泊在外时,最难以抗拒的不是纸醉金迷的诱惑,而是一个人无法排遣的寂寞,柯志宏的寂寞源自他的内心深处,本以为在南方时众多同事的陪伴下,他的寂寞已经被他彻底地赶出去,但当环境又将他再次抛弃到孤身一人时,他才发现寂寞始终潜伏在他心底。
学姐的身影始终萦绕在他眼前,但当时他所说的”喜欢夜玫瑰“是单纯 地喜欢夜里开放的玫瑰,还有学姐陪伴在身边的不寂寞的感觉,而当他再次遇见学姐时,他的那句“喜欢夜玫瑰”又成为对学姐的表白,但学姐从开始就在告诉他:夜玫瑰是一种人生态度,即使在黑暗的夜里也要心有阳光,也要努力地绽放光彩。
他对这句话的误解使得他陷入了所爱的是学姐还是叶梅桂的困惑中。
这也是为何再次遇见学姐时,他恍然大悟的原因吧,他明白了他当时迷恋的只是学姐在传给他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打开心门排掉寂寞的方式,而并非是真的喜欢学姐,而现在要做的就是真正地敞开心扉,把握住眼前的真爱。
小哇演技一直很不错,虽有着浓重的香港腔调,但花痴眼里这根本不是问题啊,Ruby在里面演技略显生硬,与小哇对戏总是有些尴尬跳戏的感觉,不是因为小哇是小志好朋友的原因吧~~~但在遇到心冷的时候,看这部电影还是很暖心的
孤单和寂寞不一样 终于想起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痞子,这演员选的…
很像小时候的老房有喜的味道,如今已经感受不到了
没原著好看
这种幽默都快被忘了 是属于痞子蔡的
小说看了很多遍,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小说选播的广播剧也听过几遍,故事早已烂熟于心。电影久闻其名,一直没时间看。在一个莫名思绪混乱陷入回忆的夜晚,刚刚看完檞寄生小说,一阵空虚后翻出这部,一直看到凌晨3点。电影相当忠于原著,因为原著也适合改编成电影。没有被烂编剧和导演毁掉很值得庆幸。
好吧 我是无聊没事看中央六播的 及其平淡索然 但是平淡里面还有点小温馨 两分给小温馨好了
钟汉良演技挺棒,林心如长得挺好看,比我老婆就差一丢丢
林心如演什么都一个感觉。钟汉良港普很可爱!
嗯。雷的外焦里嫩。
小时候看过原著,隔了好些年才看到这部电影,跟印象中的原著的还原度算高的。
或许是预算有限,影片的基调和故事有一股子电视电影的感觉,缺少一股小说改编的文艺B格。蔡智恒本身在网上说林心如和符合叶梅桂,这也算是第一个官方认可的角色了。马天宇的蓝河堰还算符合原著,钟汉良倒是太帅了,不实在不像理科生,也不像柯志宏。
很温馨的电影
蠢哭了
冲着小哇你啊 片子多shi还看下来了。。
这部电影是林心如比较好看的电影。
分数全给太阳了,卖萌无极限啊真是~林心如也算是搭过的最顺眼的女主了吧!
嘛,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哒,比预期的好看。只是林心如和钟汉良似乎和内地诚实氛围不是很搭。
剧情神马的就甭说了。纯粹纯粹是为了小哇而看。真是又萌又呆。我也要和小哇合租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