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圣是一位奇怪的导演,称其为“慢热型导演”绝不为过。
曾经的《海角七号》洗刷了多数尘埃,逐渐影响了太多年轻人。
而《赛德克·巴莱》的厚重感,残酷的表象之下确实近年来少有的血性之作。
简言之,魏德圣的作品,乍一看是没什么太大卖相的电影,包括选材也是一样。
但每部作品,都会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魏德圣的魔力。
这部《52赫兹,我爱你》也是一样,一部华语电影中少见的音乐电影,或许不少观众对这样的题材无感,而且故事极其简单无脑,情节甚至有点幼稚,跟综艺卡通的feel一样。
但相信我,这部90分钟的电影,看得过程却津津有味,看完之后,心情很舒畅痛快,简单的故事、清新而单纯,结局更是无边的甜美且有燃点,而容纳于片中的每一首歌,节奏明快优美,好听到爆炸,毫不夸张的说,电影的音乐和令人愉快的故事,几乎可以让我二刷。
就像魏德圣本人一样,《52赫兹,我爱你》,也是一部奇怪的电影,故事简单到可怕,就是从一位花店少女为角度,在情人节这一天中,这里遇到的人和事,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集中在这一天中,发生在其他人的左右,也如灵光乍现一般,闪耀在自己的身边。
52赫兹,代表着一种没有同类能接收的频率,故事的起源还要从一头孤独的鲸鱼身上说起。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
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
她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
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她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
所以,52赫兹,代表了孤独,她从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后到了大西洋,喜爱鲸鱼的人们可能在为有些悲哀的关于这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的故事而伤感叹息,这头鲸鱼的顺应力同时也鼓舞着每一颗孤独的心。
尽管他唱响的二十年无应答的呐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里回荡着。
就像电影的女主角一样,庄鹃瑛饰演的这位33岁的剩女,在一家花店之中,看遍了来来往往甜腻无边的情侣,自己却孤独一人。
但是她很乐观,她的爱情的向往,对未来的希冀,对还未出现的“他”的期待,容纳在他欢快的歌声之中,电影的片名从这个角度解释,就是“孤单的人,我爱你”。
虽然本片发生在虚构的城市,但主题内容和情怀都代表着一段段人间悲喜剧,容纳于人间五味杂情之中。
其中有着时尚的笔触,也有着青春的躁动,更有着现实的锋芒,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前不久的《爱乐之城》,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像周董那部《天台爱情》。
两部电影都是说我们的爱情,只是《52赫兹,我爱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的色彩代表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比如张榕蓉的故事,一对同性之爱,在电影里她接受了所有人的祝福,无视世俗的羁绊,这就是一种理想的笔锋。
而发生在城市之中的大城小事,则代表着现实。
最明显例子的就是电影中,姜圣民与陈玫希饰演的那对情侣,姜圣民对音乐的痴迷,陈玫希对生活的抱怨,成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爱情的羁绊。
所以,才有了美丽的音乐和动听的歌声。
这是一部音乐片,很多地方又唱又跳,但有一个特点,音乐部分代表着理想,行云流水一般。
一旦停下歌曲,就代表了现实和孤独。
或者现实世界中几处演唱的情节安插着有些生硬,比如姜圣民的台词:“在某件事之前,我要先唱首歌。
”这种指明要展开唱段的提示,在众多的音乐片中是绝无仅有的,但这也是电影的特点,是一个signal,意味着我们要用歌声来对抗现实的驳杂,对抗孤独的内心,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唯有内心的美好驱走一切。
可见电影用音乐来烘托人们内心中的快乐,简单直接;而回到现实之后,想要继续快乐的唱歌是很难完成的,这是电影有意而为之。
而在电影临近结尾的时候,唱段几乎没有,反而基调非常现实。
姜圣民与陈玫希的情侣几乎分手,庄鹃瑛与林忠谕的情人节任务险些未能完成,尴尬的坐在不合时宜的餐厅之后。
我最喜欢结尾那一段,伴随着范逸臣的《大世界小世界》,驳杂的现实,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邻桌那一对老夫老妻不就是证明吗?
这是电影主题对梦想的寄托,穷小子与女友十年的爱情长跑,孤独花店剩女与邻家小哥的邂逅,并且还将其领入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种代表,谁都想让自己心仪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一种梦想,而现实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我知道我为什么快乐的原因,《52赫兹,我爱你》拍出了在现实中每个孤独的内心,他们曾经所经历过、无法忘怀的往事。
这是一部有情感和情怀的电影,代表了一种生活情调,也寄托了一种梦想。
开心乐观才是最重要的,孤独的人终究会迎来“我爱你”那一刻荣光。
我好想遇见一个人 相信无神论 却爱讨论永恒而他的手指能帮玫瑰除刺什么荆棘他不当一回事——《到底是谁种了美丽却有刺的玫瑰》赵咏华 (没错就是那个《最浪漫的事》的赵咏华)和小球好多歌 非常林奕华音乐剧的感觉林奕华的很多演员也是台湾哒eg.《红楼梦》一直非常喜欢歌舞剧,所以大概有偏爱分。
对温暖平实的爱情的捕获,大概是现代人都需要的心灵鸡汤。
人生太苦了,就在电影里做做梦吧。
歌词大部分过于简单平白(也是软肋)但正因为如此有了平凡人的感受,有几句还是蛮抓人的。
表演方式是非常drama的,还有室内棚景和舞台剧的方式都是形式感非常强的,而从中怎么表现平凡生活是立见功力的,最后的效果并不是太糟,最起码还是有沉浸感的。
非常喜欢选角,还有客串们《海角七号》的大家又见面惹呀!
这部电影体现出了钮承泽的某种气质(或者说这是台湾电影人某种共同的性格侧面吧,毕竟整个台湾都是这样的)柯文基本是台湾电影界的政治正确了。。。
这几点见的太多。
李千娜在《通灵少女》里也本色出演了一个 失去了女性爱人的女星这也是台湾电影圈的一种社会称许性吧,包括LGBT 人群,多元家庭和原住民的关注。
就魏导个人而言,他对白日梦想家的肯定(映照魏导自身),黄昏恋(什么年纪都永远要享受爱情and人生的态度都是很明显的。
故事太弱了所以变成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主题先行,有好多好多缺点所以还是不说好惹hahaha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感觉还挺好。
喜欢电影里渲染的主题——人人都应该拥有爱情,人人都应该表达爱情。
喜欢它把爱情作为一个全电影的大命题在表达,却又表达得不那么庸俗。
同时又有一种小小的知足和幸福感,因为剧情全是自己身边现实存在和发生的,比起美国那些大英雄题材(虽然不知道这么比较对不对),更让人感觉亲切和向往。
总之,就是一种“小众而又美好”的感觉。
今天是上海电影节的第六天,宝宝包场支持自己最喜欢的导演(因为太冷门,所以只有我)。
我非常清楚我为什么翘班,就如当年我翘班到复旦去看他《赛德克•巴莱》是同一个原因--我喜欢这个导演,我要去看他的每一部电影。
当人们在人云亦云抱团取暖的时候,作为同样的52赫兹鲸鱼,我也是曲高和寡。
我看到有评论说负分滚粗,甚至还拿这部电影和《爱乐之城》比?
那请麻烦让差雷泽也去拍一部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
查雷泽DJ出道,他最拿手,最执着的片子就是《爱乐之城》,魏德圣最执着最拿手、准备最充分的是《赛德克•巴莱》,如果这样比,你就不会感到尴尬,因为他们都是同样优秀没有可比性。
对于导演来说,为自己而战、拍出的才是“作品”,为他人而拍的统统是“商品”。
很明显《52赫兹》是商品,他甚至不是《海角七号》魏德圣自己控场的剧本。
因此作为商品《52赫兹》是合格的。
因为我不想拿它和更差的院线电影相提并论。
我在这些角色里,统统看到的都是魏德圣本身。
那个爱唱歌让女友蕾蕾艰辛10年的恋人,就是魏德圣和他妻子。
我记得他在自己的《小导演失业日记》里提到过,太穷了,太痛苦了。
我还记得复旦大学那天他说他欠了钱拍电影,负债,那时候妻子压力很大,他对自己说,一定要拍出来给孩子看到。
我可以说,在这个看似流俗的故事里,魏德圣用心了,因为“他”就是“他”。
故事里的那对女同的出现也体现了他作为导演的世界观,从他的《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kano》他不来和你谈立场、谈世俗,他只谈当下,此刻的人文温情。
女同与其说是顺应不如说导演是个真正有自己独立世界观的人呐!
阿姨和老面包师傅(我看到就笑了,应该是赛德克里的那位呢),他们与其说是导演的“应援”部队,还不如说是导演希望成为的那种老人家吧。
送花姑娘的浪漫是魏德圣,腼腆的暗恋蕾蕾的四眼小哥也是魏德圣。
这部电影,不熟悉导演的人看的是剧情是歌舞,而喜欢魏德圣的人看到的是魏德圣拍给自己的甜品童话啊……
这是一部音乐片,剧情是俗套肤浅的大团圆爱情拼盘:一对大龄不敢爱的男女,一对女养家男写歌的穷苦长跑,一对遭遇偏见的新婚拉拉,外加一个中年阿姨和大叔的偶遇。
为什么说情侣不宜呢?
因为约会看电影本是为了增加甜蜜、愉悦心情的,但这部电影难听的歌曲和难看的颜值,令人不爽,无端伤害了爱人们的幸福感。
而且这部电影的片名《52赫兹,我爱你》会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是个轻松愉快的爱情片。
NO!!
!看完电影,极有可能心情既不轻松,也不愉快。
不如赶紧用电影票钱,去跟女朋友去吃个哈根达斯来得实在。
作为一部青春爱情题材的音乐片,剧情、演技、歌曲、颜值,一个都没有。
剧情俗套、演技捉急,这两点基本已经可以归为烂片范畴了,但既然是音乐片了,是不是歌曲还有得一听呢?
没有。
难听得一坨,不但不给电影加分,简直快成了灾难,除了最后结尾个别段落还略挽回颜面,其他的可以用辣耳朵来形容。
演员的选择,除了张榕容颜值、演技还算在线,其他的选角,不是颜值不美好,就是演技生硬。
男男女女的CP感极弱,站在一起,看着都大写的尴尬。
声音部分很多还是现场收音,这一点我也是佩服了。
许多上气不接下气的唱功,导演居然还能不配音、不后期处理,现场收完音就直接用了?!
真勇气可嘉,导演我敬你是条汉子。
台湾电影的强项——小清新爱情片,居然能被拍得这么难看,我选择不原谅。
多一星给张榕容。
她她电影
我要安利一部6月16日上映的电影。
很遗憾,我推荐的不是《异形:契约》,我自己都还没看呢,怎么可以做这么不负责任的推荐,虽然咱们号小,至少得保证这一亩三分地儿说自己想说的话不是。
我要推荐的这部和《异形:契约》同天公映的电影是一部音乐电影,叫《52赫兹,我爱你》。
不出意外的话,我觉得这部片子也会仆街,就像《夏天19岁的肖像》一样,先不说电影好坏,在异形的太空战船的碾压下,留给这部片子的排片量又有多少呢?
而且还是一部音乐电影?
作为一个五音不全的人,看之前还是在网上搜了一下评分和评论的,不出意外,并不是很高,所以也没有抱着太高的期望值。
为什么要去看这部片子,那是因为导演是魏德圣啊,那个拍《海角七号》的魏德圣,那个拍《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擦肩而过的遗憾,如果有机会弥补,那不知该有多好。
对于我来说,今晚就邂逅了这样的小确幸。
那是2011年还是2012年?
魏德圣导演带着他的《赛德克.巴莱》在库布里克做签署会,而我那天应该也是去百老汇看电影的,然而当我看完电影出来后,习惯性地想要去库布里克喝一杯咖啡,那贴在门上的海报!那海报上硕大的时间告诉我:你错过了魏德圣、你完美错过了,十分钟前他才刚走,懊恼不可言说。
而且自从《赛德克.巴莱》以后,就甚少听到导演的声音了。
直至上周和好友饭聚,无意间瞥了一眼群消息,居然是魏德圣导演的新作《52赫兹,我爱你》点映,天哪,我居然是最后一张票,好险好险,其实我当时有想,如再次错过,我很可能要厚脸皮走后门混进来的,哪怕站着呢。
哎,还好还好。
又要老生常谈了,因为期望值低,反而惊喜多多。
就像蔡康永用《吃吃的爱》给了所有康熙粉一个大团圆的机会,《52赫兹,我爱你》也成了出演过魏德圣导演作品的演员大聚会,你会看到《海角七号》的范逸臣、田中千绘;你也会看到《赛德克.巴莱》的林庆台,和太多太多熟悉的面孔比如张榕容(《摆渡人》里金城武的最爱)、范逸臣、林晓培、赵咏华(天啦噜,我完全没有认出来她)。
当然更多的是我不熟悉的台湾独立乐队主唱小球、小玉、舒米恩、米非等。
不多剧透,普通的一天,因为是情人节,也变得不再普通。
有阳光有风、居然也有雨和闪电,有热恋的人,也有要在情人节分手的十年情侣,孤单的人在暗恋、孤独的人在寻找、幸福的人不想加班、年轻的人有太多奇遇。
52赫兹的故事虽然很老套,但是你听着导演说再讲一遍好嘞,因为这是个真的故事,看着他认真地强调这是一个真的故事,突然就很想认真听他讲,据说鲸鱼的声音频率是25赫兹,有一天海军监测到一个频率是52赫兹,很奇怪,找到声音的来源,居然真的是一只鲸鱼,可是一只发出52赫兹声波的鲸鱼,怎么可能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同伴呢,所以它一直很孤独。
所以52赫兹代表的就是孤独的爱。
可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好气哦,说好的孤独呢?
为什么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幸福?
想知道答案,还是要去影院支持《52赫兹我爱你》哦。
说句题外话,不知道是不是台湾宣布同性恋婚姻合法,这部电影居然能够公映,其实我是有小小意外的,因为电影中的张榕容展现的是同性之爱,两个人勇敢地去参加集体婚礼。
电影拍摄时,应该立法还没公布,所以导演借主持人之口,刚开始拒绝她们参加,因为不能登记,后来又允诺虽然不能够给你们登记,但是我会让你们站在第一排中间,收获最多的祝福。
真的有点小感动呢,爱本来就不用区分那么多。
说点见面会的小花絮,虽然时间有限,但是观众提的问题都还蛮到位,终于见到我心目中的魏德圣导演,还是我心中的那个模样,青涩,有着浓浓的学生气,不知道什么是世故和圆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有观众问为什么会选林庆台(《赛德克.巴莱》主演)演面包师傅,导演说,你不觉得他在《赛德克.巴莱》中一直杀人一直杀人,然后在这里演一个面包师傅,不觉得很萌么?
恩,这个答案很魏德圣还有观众提问为什么会选那么多台湾唱作人,其实一般就回答适合这个角色就好啊,可是我们导演real耿直,先说因为很多大咖你也知道,我们可能请不来,话一出口,自己又赶紧找补,看着站台的小玉、小球说,我不是说你们不大咖的意思,台下爆笑,大力鼓掌。
小玉、小球一脸无辜问导演,大家为什么这么高兴。
我一边给好友发现场照,一边乐不可支。
终于有观众问到下一部作品是什么,我们不走寻常路的导演是这样回答的,“哎呀你不要一直追问我嘛,这样就好像我被掐住脖子一样,这样我会很焦虑喔。
”真是笑到无言以对。
这样坦白和傲娇真的好吗?
影片中还有很多湾湾特有的好笑的梗,真是笑到翻到。
我愿意推荐,这不是一部中国版的《爱乐之城》这只是像魏德圣导演所说的这是我拍过的最愉快的电影。
“这次的作品没有历史文化的包袱,描绘的是更幸福的甜点,更浪漫的下午茶。
”在这个有风的夏日,看一场《52赫兹,我爱你》谈一场不孤独的恋爱,即使是和自己。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频率,52赫兹,但,我们却用其他频率在和外界交往,而故意隐藏了这样的频率,因为我们害怕放开心思,怕别人过多的知晓我们内心的秘密然而,我们却又渴望别人对自己敞开心思,结果就是每一个人的频率都不一样,却奢望着他人与自己能同步节奏,有着一样的频率
所以,在找寻52赫兹的路上,我们迷失了方向,每一个人的频率都很迷惑,得不到关注在追求的路上有的人渴望爱情 ,就像<52赫兹 我爱你>电影里的主角们,内心在憧憬,爱情在心里发芽!
多么希望得到一份被理解的,被相识与认知的,被疼爱与呵护备至的爱情,但是却就是找不到有的人渴望友情,就像52赫兹的鲸鱼一样,内心在期盼,血液在沸腾,永不止步滴去找寻那些能理解自己的,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能懂自己.能真心实意聊天的,能帮助自己进步的那个人,那份真挚的友情,但是,却发现,现实总是很现实,缺少帮助,没有朋友.......于是,我们一度爱上了社交,在虚拟的社交的海洋里游荡,疯狂,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以为的社交海洋早就被划分成了无数个片区,我们只是一个片区里的游客,游来游去,遇到的都是一些陌生的过客,和无关紧要的人,我们还是没有找到那个和自己同步同频率的人,还是没有获得关注,得到关爱与帮助,而且,可恶的是,你在属于你的那片社交海洋里蛙泳,别人,却在另一片比你大很多的海洋区域里,穿着潜水装备欣赏海洋的风景,坐在潜艇里看深海世界里的繁华,驾驶水艇在海域上面飞翔,还跨区域滴玩耍……于是,你的内心又开始失落,你所谓的社交只会带给你更多的孤独和落寞,让你失落和迷茫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怎么了,找个理解自己的人,找个知心朋友,找个甜蜜的爱情,怎么就这么难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蹉跎,你越来越孤单,孤单到,你想放下微信,放下微博,放下一切社交媒体,然后,简单的想提笔,写一封,写给你曾经交过心的笔友,写给曾经让你情窦初开的那个女孩,写给曾经那个总爱帮自己的大哥哥……写给曾经思念的她,可是… 曾经已经成为过去,曾经的那些真诚的友情,真挚的感情都随着曾经一去不回头……曾经的那些52赫兹频率的人啊,你们在哪里!
在这里,人要活在当下!
老天爷终究还是没放弃你们,52赫兹的朋友们,你们怀念的曾经,现在又可以实现了52赫兹 app 一款免费写信寄信app
只为让你交到更多笔友,只为让你找到同频率的人,只为让你写一封深情满满的信,给最亲爱的人,给最敬爱的人,给最想念的人寄去你的真心与真情写一封信,交一个朋友52赫兹 app 写给聆听你声音的那个人!
写一封信,留一份情
文 / 赤叶青枫提到导演魏德圣,内地观众最为熟悉的应该是他之前的两部代表作:《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
前者浪漫的爱情情怀分外打动人心,后者悲壮磅礴的史诗气势更是极具震撼力,迄今为止尚无同类型的华语大片能出其右者。
如今,时隔5年后魏德圣终于又出新作,这便是爱情喜剧《52赫兹,我爱你》。
所谓“52赫兹”,应该是来源于那只全世界最寂寞的鲸鱼的故事(注:从主海报上画的那只鲸鱼也可看出些许端倪),因为它发出的声波是51.7赫兹,跟别的鲸鱼都不同,导致其他的鲸鱼无法接收到。
故而即使鲸鱼的声波可以传绕半个地球,这只被命名为“52赫兹”的鲸鱼仍寻觅不到伴侣。
陈绮贞、钟成虎与陈建骐组成的乐队组合The Verse 还曾为这只鲸鱼写下了《52赫兹》一歌,献给所有因为独特而孤单的人。
如今,当这个特殊名词被用在魏德圣的新作的片名里,那么翻译过来便是:孤单的人,我爱你。
这是一句文艺至极同时也是浪漫至极的表白,从一开始便为影片定下了治愈性的温暖主题:无论渴望爱情的你多么孤单,终究会有人跟你说一声“我爱你”。
片名已然如此,那么影片本身呢?
影片主要围绕着城市中各种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孤单人群展开:没有勇气尝试爱情滋味的年轻男女、为经济压力所苦的爱情长跑恋人、受世俗羁绊的中年单身人士、相爱却不被认同的同性情侣……在情人节来临的这一天,他们终于鼓起勇气,把握机会,抓牢缘分,分别谱写出浪漫甜蜜的恋曲。
如果说,这样梦幻简单的剧情在人意料之中的话,那么影片具体展开的形式则在人意料之外: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爱情音乐片,堪称华语版的《爱乐之城》。
全片几乎从头唱到尾,词里曲间,唱尽都市寂寞普通人内心深处渴望爱与被爱的百转千回。
尤其是全体主演分别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隔空合唱的那首《开门关门》,将各自角色对待爱情的忐忑复杂心情诠释的生动形象,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是全片插曲中最令人惊艳的一首。
而在影片风格的呈现上,虽然片中角色因为各自的情感不顺,难免有低落神伤、自怨自怜的时候,但好在角色负面消极情绪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雨过天晴”,以阳光乐观的积极状态去面对自身情感和生活,故而影片的整体风格还是较为热闹活泼,轻松有趣,再加上前文所提及的这是一部典型的音乐片,唱的比说的多,经过这种表达方式上的渲染,从而令此片更显得治愈与欢乐。
演员方面,阵容的组成与搭配也很有意思。
8位主演中,饰演拉拉情侣的新晋混血女神张榕容和曾凭借电影《茱丽叶》荣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的李千娜算是专业演员;饰演中年单身人士的赵咏华和林庆台,一个是昔日凭借一首《最浪漫的事》纵横华语歌坛多年的情歌天后,一个是以《赛德克·巴莱》中年莫那·鲁道出道,大器晚成的师奶杀手;而另外4位戏份最重的主演则是由台湾一些独立乐团的年轻歌手/主唱担任,他们都是大银幕新面孔。
以上这些人组成的主演阵容新鲜感十足,“素人”感亦比较重,再加上他们片中的职业都较为平凡且基层,从而令全片那种“讲述都市寂寞普通人的爱情故事”的味道也就更浓。
而影片后半部分陆续登场的范逸臣、田中千绘、林晓培等人的特别出演也犹如一枚枚彩蛋为观众带来惊喜的同时,亦为影片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音乐爱情片《52赫兹,我爱你》是魏德圣一次全新的尝试,而且可能是今夏最快乐的影片之一。
另外,片中对于同性结婚元素的展现更是契合前段时间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这一重大社会性热门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令影片的整体氛围显得更为包容有爱,也更加深刻、全面地诠释了主题,表达了主创们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景。
魏德圣怎么了?
怎么会忽然想着拍摄一部歌舞片?
是不是《海角七号》后的片子投资太大想法太大,赔怕了?
但这种《真爱至上》式的剧本真的很难写,尤其是还要搞成音乐片。
台湾这些年的爱情片,除了《那些年》、《少女时代》,基本就没有了。
这也说明爱情喜剧不容易写。
在内地亦是如此,爱情喜剧精品一年也难得见到一两部。
(写着电视里TVB在访谈说的就是“喜剧难拍”的话题!
)。
范逸臣也就唱第一首歌的时候让人有点梦回《海角》,但他真的已沦为烂片之王、票房毒药。
其他演员,女主颜值低了,演得还可以。
一些内容出自拍摄的幕后记录,也可以看到大家的辛苦,特别是音乐的部分。
不往浪漫的方向写了,留在电影中去享受。
作为我心目中华语电影第一部标志性的音乐电影,你不应该错过历史。
翻一翻我过去看的片单,台湾电影占了绝大多数。
在这些电影里原声的制作人绝大多数都是我熟悉的很厉害的音乐人。
所以当我看到消息说是魏德圣导演的新作,李正帆老师和李王若涵老师的音乐制作,四位厉害的乐团主唱来挑大梁,就觉得电影的质量绝对没问题了。
事实上,在看过电影之后也觉得2017年最佳电影已经被它预订了。
很多人都会惊讶魏导新片拍的是这么样的一部。
其实也正常,要是真的每部片都要背上那些历史文化包袱的话导演不要累死,拍部小一点完全没有包袱的试试看。
整部片故事很简单,就是情人节的一天。
魏导一开始是要找当年《海角七号》的人来演主要角色,但是呢过去了将近九年,演员不一定能对上角色,放弃了又可惜,还是客串吧,所以会有大河练团室的那个乐团。
当然对音乐电影而言特别重要的是音乐。
音乐在电影里的作用都不止是代替一部分台词,甚至是要描绘出角色的特质,推动时间的进行。
现在在听这些音乐的时候,感觉每天都有一首主题曲会跑出来,这是之前没有过的体验。
从场景看我最喜欢一开始的那一场。
一个海边的花市,如果画成插画绘本风当作壁纸会特别美。
《黄金比例》那一段画面最奇幻,以至于觉得那台长长的摩托车是效果,其实是实物,而且能骑,导演是要让猫和鲸鱼的相遇是一件很童话、寓言式的事情,但又不能脱离现实,一台长长的机车中间摆满了花,这个想法真的棒。
有人不能理解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风格,但是你吃过大餐之后为什么不能好好吃个甜点呢,导演也融入了自己的社会观察,希望大家可以享受爱与被爱的过程。
当然电影也要有冲突。
就像面包店的东师傅所说,其实爱情是甜美的,思念也是幸福的,但是过头会腻,太久也会变得沉重。
小安是面包店工作的一个男生,小心则是花店卖花的一个女生。
面包代表现实,玫瑰代表爱情,鲸鱼和猫的相遇。
蕾蕾和大河已经相爱十年了,他们的关系就是面包与爱情的现实版本。
大河的心中只有蕾蕾和吉他,但蕾蕾因为生活成本负担了很多。
每个人都像一颗行星在自转,追寻着爱情,也会有卫星绕着公转。
每一位的身边都有守护者,就像小阿姨之于小心,东师傅之于小安。
他们也会从爱情的喜鹊变成牛郎织女,这一条条线构成了情人节的一天,充满了爱的气氛。
虽然魏导很谦虚说华语电影之前有《天台爱情》和《天边一朵云》,可是我觉得《52Hz i love you 》是华语影坛第一部标志性的音乐电影。
就像陈绮贞之前也有自己创作、自弹自唱的女生,但后来者总会被拿来和陈老师作比较。
它不像任何片,也不是百老汇,所有的音乐都是厉害的原创,也没有谁放映的时候办了K歌场,还有作品的实体音乐会,四大主唱实力尽显。
导演说他期待的是你看了你喜欢所以你再看一遍,所以你带人去看,所以你会告诉你更多的朋友,你会忍不住想要告诉他们这部片你一定要去看,这是最高的价值,那我还挺符合导演期待的。
特别适合情人节虐狗的音乐电影,整体充满欢乐,音乐都特别棒,音乐旋律中都藏着关于爱情的哲理。
集结一票小众文青挂歌手,挺尬的…小玉镜头太少差评。
情人节应景电影
爱情小品,蕾蕾唱歌最好听,故事实在太弱了啦
滿滿的歌曲,好聽。第一段結尾定格讓小球跳躍,總覺得不是很好,好像是「唱歌的歸唱歌,現實的歸現實」。有些場景假假的,賽德克巴萊有點忘記之外,這部片應該是我看魏德聖系列以來最假的動畫。劇情以四個三十歲男女的愛情為主軸,把舒米恩線好好做就好了,最後和好如初有點說服力不足。
。。。对魏德圣很生气。
基本的叙事能力逗不够吖
不客氣的說:畫面不好看,劇情無聊,歌還難聽。
水逆吗,哭了
四分全部送给电影里的歌儿~很打动我的一部电影,其实说实话,叫做MV可能更合适,整部电影环绕着音乐。每一首歌都很好听,每一首歌都认真的听完,看完电影,好希望听一次专场音乐会。剧情就有点弱了,演技也分分钟出戏,这又怎样?我还是从电影第一秒看到了最后一秒。我要去听歌了~
柯文哲本人出演诶
20170805
很可爱的电影,小儿女的娇骄二态。看得我想再去台湾了
小清新~竟然是魏德圣诶
从头唱到尾其实并不是什么好的处理方式,即便这些人都是歌手,但似乎音准和声线都有问题,开头的花市场景本来是烘托气氛,但音乐歌词都不太好,刚看我就想关掉了。后面还有类似的编排方式,实在太老旧。舞台剧我可能都嫌过时,何况电影。哎哎哎。
并不差的歌曲片。。。不知为何评分那么低
3.5 故事是简单了一点,但魏德圣对华语音乐片的尝试比陈可辛和杜琪峰都要成功。歌好听,词言之有物,童话式的剧情和布景也算是和小清新流行乐达成了本土化融合,至少是不令人尴尬的。在国内院线能看到如此正面的同性婚姻平权内容也值得加分,最后还要夸我榕帅到炸!!!
1.5。倍速都看不下去。
1.5。有点难以接受这是魏德圣的作品。本片就像柯文哲的演技一样,只得一个大大的“尬”字,没有营造出任何的都市感和浪漫氛围,倒是和这个网文般的片名十分契合。看过同档期的《爱乐之城》,不知道导演作何感想。
从杜琪峰到魏德圣,看来有些导演都有拍歌舞片的梦。本片以情人节为主题,故事和内容都很普通,演技上基本都是本色出演,主演都是歌手但是演技层次不齐,其中米非的演技很出彩,连柯文哲都现身了。音乐上总体不错,有少部分偏尴尬,但是在华语歌舞片里,本片算优质的。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