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巧,本片的女主角本来是要将第一次献给野战的,办事之前杀人狂来了个措手不及,导致本该出现的恐怖片逻辑“做爱必死论”没有成真,可惜其他三位不是女主角的路人就遭殃了。
通常恐怖片杀人狂之所以成为杀人狂都会给出一个童年不幸的原因(例如《雪山惊魂》等),而且本片的凶手几乎从一开始就露出了马脚,只等着他本人发现,只是没想到结尾可以腹黑至此,不惜一再反转刷新观众下限保障刚才一个半小时的无聊得到补偿。
在神结尾的补偿下之前所有的沉闷一扫而空,不明所以的记忆闪回和恐怖幻想一一得到了验证,在濒死体验上大做文章的经典恐怖片还有《死路》可供参考,但本片的基调更为阴暗绝望。
真相的残酷也正是它的迷人之所在,正义与邪恶、纯洁与黑暗在互换角色的瞬间便颠倒了世间伦理,连上帝也无能为力。
这扯淡的开头很好的误导了观众
这是全片的症结所在,牵扯着所有的疑问和真相,更重要的是,尼玛这个棒球棍打死人的长镜头是怎么拍的??
在猜到他是凶手的时候我以为这仅仅是心中的恶念丛生,却忽略了那些无法触碰的创伤
满屋子的画都是男主角矛盾痛苦的内心写照,这也是影片细节精细的表现
渴望保护家人的他杀死了“凶手”——即他自己,可惜多年的精神顽疾早已混乱了他的神智,真希望这次“报仇”是成功的
神反转到来的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被震惊了,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点点预料,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这是他早就想喊出来的,但依然败给了混乱的思维,因为更为混乱的世界早就毁灭了他
这个结尾有着另一层不幸的暗示,开放式的悲剧在这一瞥间慢慢荡漾出去......
前一个半小时看着都像是低成本普通老模式恐怖电影,直到最后20分钟好几个转折才发现剧本实在很强,但一直在用不同视角混淆观众。
1⃣️从妹妹视角开始:生日会上kurt异常举动直到弑母、被捕入精神病院2⃣️从父亲角度出发:揭露 Kurt被关进精神病院,并患了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的精神疾病3⃣️从Kurt幻想人格视角讲述:Kurt干晕警卫后着警卫制服,不断幻想自己帮助他人逃离恶魔。
期间角色有:爸爸、妹妹、妹妹朋友、继母、姐妹对象。
此段也是全剧中最长、最混淆观众的部分4⃣️从Kurt真实人格揭发:Kurt在幻想中被父枪杀——到现实中马路边被父亲枪杀后的父亲面容接轨,原来“小丑恶魔”就是父亲5⃣️从上帝视角出发:妹妹生日那天,父亲依旧性侵Kurt,并在母亲进门后棒杀母亲6⃣️从父亲视角出发:现实中的父亲有了新的家人,但与Kurt YY的长相完全不同、反而与精神病院外面合照一致(说明Kurt临死前借助其他照片YY了杀人大戏),且继续侵犯下一个儿子加了六个视角后观众完全被带着玩、无法区分事实(反正我也没猜对,猜到了是Kurt穿上警服在与另一个人格对决,但没想到这一切仍然是假象是被现实中父亲杀死前的YY)。
但全剧占比最大的Kurt精神世界中,却看到了心酸的感人部分:1)Kurt只想回家,回到家中保护家人。
2)Kurt认为父亲一直宠着妹妹,甚至继母都在责备他。
3)妹妹知道了真相,知道他不是杀人犯。
暮然回首,Kurt的精神世界、Kurt的真实世界、Kurt被误以为的世界、父亲不需要Kurt后的又一个世界,令人唏嘘又无言。
如果你以为你猜到了结局,到最后真相揭开的那一刻,你会为你贫瘠的想象力感到汗颜。
非常精彩的剧情,同样出色的氛围和节奏,堪称恐怖片中的极品。
故事的解释如下:1. kurt小时候一直遭受他爸爸的猥亵,妹妹生日那天,他爸爸为避免事情败露而杀害了他的母亲并把事情嫁祸给精神分裂的kurt。
2. kurt在转院的那天晚上杀死了两个警卫逃了出来,并穿上了警卫的衣服分裂除了警卫的人格,同时幻想出了追杀他的小丑(以他父亲为原型构建)。
3. kurt在被小丑追杀时摔倒在路边,在白晃晃的汽车灯光下开始了幻想:从他被路人所救一直到最后在家中被父亲所杀,其间出现的路人、警察、父亲、后母、妹妹、妹妹的朋友等人都是他根据病房门口贴的那张照片幻想出来的,在影片最后可以见到他真正的后母和妹妹完全都是另外一副模样,毕竟精神病人不是巫师,你只能幻想却不能未卜先知。
4. 他在幻想中被射杀时惊醒了过来,见到了回家路上路过的父亲,父亲同样为灭口而杀了kurt,最后父亲回到家,家中有他的新家庭和他的新儿子,邪恶的故事还在继续……
影片到1h35min才迎来第一次反转,也就是说之前都可以快进看完。
没看完时觉得有几处胡扯嫌疑:1、之前的人都是保安用小剪刀杀的,不过这就有一个巨大的bug了,这么近的距离刀杀,犯人身上居然没沾一滴血,我特意又看他的衣服了,但凡身上有血就没人能相信他是清白无辜了;2、这两个女孩和她们的妈妈你们在怕啥啊,明明屋外没有蒙脸罪犯还被吓的嗷嗷叫(罪犯是伪装的保安分裂出的人格,就在屋内)这个更扯犊子了,她们居然被空气吓死了。
不过第二次反转来了,男主的小丑人格是因为其父亲是个变态,幼年时母亲也是被父亲敲死的(刚看开头时我就不相信小崽子能把大人敲死)第三次反转:原来男主逃出疯人院时早就被父亲敲碎了,之前这一切都是幻想,而这些妹妹后妈全是在疯人院看到的那张照片(不停闪回的那张照片)演化而来的,这样前面所说的2个bug也就解决了,梦中哪有什么不合理。
警察父亲才是真正的变态!
最后一幕,警察回到家中,后妈和妹妹和之前出场的完全不一样,这就证明之前人物都是男主的幻想。
父亲看了看瑟瑟发抖的二儿子,恶魔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这不是结束,而是下一轮惨案的开始!!
这三个反转真的太过瘾了,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结尾真的要吹爆。
1/一共死的是2个警卫。
2/警卫是他爸杀的。
他爸对医生说
医生说要给科特转院一听要转院,他爸急了,还想开门进去,被女医生拦住了。
进门被阻止了。
警长开车
车上深思
科特 愣头愣脑出现摔了一个跟头以后,倒在路边。
车灯打在他的脸上。
为什么我肯定是他爸的车呢,因为镜头下一秒就切换到了他爸在开车的画面(画面明确给到他爸在开车的镜头)。
然后灯光照着 科特 , 科特 的脑海里开始有小男孩看着照片的画面开始闪回(没错,这个片子出现最多的闪现画面,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所以这一刻开始, 科特 把照片里的人物代入开始联想。
闪现画面一闪而过,接着就是警长开着车直接回到了家,跟女儿老婆汇合的那一段了。
然后再切换回来 科特 这边 ,讲一个路人警察救了他(翻车的时候可以看到是一辆警车),,可以确定因为是看到他爸开着车来了,他看到警车所以联想到的,路人警察的脸也是照片中的脸。
后面的剧情都是联想。
然后他站起来(还记得幻想中他为了保护妹妹而杀死了坏人格,那个时候他倒下了。
所以幻想中的他和现实中的他同步了,都是倒下的状态)倒在地上的他站了起来,父亲毫不犹豫得朝他开枪,他被枪打倒以后,父亲看着他。
说明一下为啥这里是现实:因为科特的幻想是他自己面对的,比如他面对路人警察的时候,会套照片中的人脸,比如他遇到妹妹和妹妹的朋友们的时候,他就会又用照片上的人脸给这些想象出来的人套模样。
但是女医生那边科特从头到尾没有遇到过,女医生和其他警察在调查的时候,也不存在科特闪现的画面,说明科特幻想的是去找妹妹,让妹妹相信他。
另一面现实是确实两个警卫死了,科特出逃,他们在调查。
原话就是“有人”袭击了警卫,而不是说“科特”袭击了警卫。
这里用的单词“someone”。
还有一点,1)科特没有理由越医院,他还能去哪?
他真得了病,换上了警卫的衣服以后就以为自己是警卫了。
2)但是他爸有理由杀科特 ,而且他爸又不是第一次杀人了。
3/我倾向于科特的房间没有洞。
他爸开始想进入房间被医生拦住 了,这回他可算进来了,进来看到满房间都是科特画的画,他把其他人支出去一个人呆里面,可能是想看看科特到底画了些什么东西,如果有明显指认他的证据,就销毁。
科特的画都是贴在明面上的,而且画的很直接。
明面上的画
关于洞所在的位置这个桌子靠墙那边,是有一块白板隔着的,所以可以挡着洞,这时他爸把桌子移开了,发现墙上有个洞,洞进去是 写满墙的爸爸 和一副更加直白的画。
房间是有摄像头的,科特不可能挖墙还不被发现。
这是病房,就是一间间连过去的房间,你要把墙打通,你就到隔壁的房间去了,而不是给你挖个空间出来。
假设科特挖了洞,可是洞里面写满了文字,还画了画,那就必须人呆在洞里面,那外面的房间就没人在了,肯定会被发现。
他爸不可能当着摄像头的面把桌子移开。
所以我更倾向于,房间没有洞,那个洞是科特心里面的树洞,藏着他的秘密。
外人发现不了那个洞藏在隔板下,也发现不了科特画所含的什么意思。
但是他爸能发现。
所以更像是他爸顺着画,发现了科特心里面的树洞,结果进去一看,发现写得满墙的爸爸和一个更加恐怖的画,他就知道儿子还记得这些,他发现了儿子的秘密,所以这个儿子他必须除掉。
最后就是很多人奇怪妈妈的倒向。
示意图
倒在这里,倒在那块围巾边上。
围巾在这个小角角身高长度,以及摄像头的拍摄方向,都是合理的。
如果是kurt乘转院的时候杀了两个警卫逃出来,假设他从树林中摔下也是因为自己臆想中的人,那他父亲为什么恰好能看到他?
而且还说一切都结束了,有准备地杀掉他?
没有恰好的话,kurt的臆想不就可能成为现实?
个人认为是一切是kurt父亲操作的(如果pat用警察佩戴的枪杀了kurt,能否查看子弹确认凶手?
)
一开头就是男孩击打母亲头颅,我还以为是有关天生恶魔、精神失常患者的电影,还想着那哪里值得了这么高的分。
看到一半我在不断分析棒球、击打动作、弑母这三者之间的关联。
在sara成功回到家里之后,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安排继母和女儿争吵的情节?
为什么Sara总是找不到东西,看上去笨手笨脚的?
看完整部电影这些问题变得明朗了起来。
原来他们都是小男孩的幻想,在科特的记忆里,小妹妹Sara还只是一个小女孩,因此会显得笨手笨脚,毕竟他在医院的房间里被关了这么多年,早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真实的感知。
这部电影可以用来打发时间,但是也没有更多的内涵与暗示了,一旦弄清楚了几个反转,电影瞬间变得没那么有趣了。
(不会看第2遍,但还是会给别人推荐)
感觉一般,为了营造恐怖气氛,很多情节都很没逻辑。
不过这也是很多恐怖片的俗套罢了。
遇到危机,明明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却偏偏要分开。
关键时刻,演员们还刻意关灯(还嫌不够恐怖)。
死到临头才想到拿把美工刀自卫。
好歹你也找把菜刀啊。
演员演技也一般。
尤其有个女配,好像为了表演被吓到失神,剧情高潮部分状态始终处于游离。
还有就是Kurt的继母演技真的很差。
表演惊吓情绪的时候太没层次。
一度想要放弃,听说有反转,所以坚持了下来。
不过说真的,影片一开头Kurt他妈被杀的时候手持摄像机没有拍到凶手的脸,但是我一听到她那声虚弱的“honey”时,我就猜到是Kurt的老爸杀的。
一个那么小的小孩怎么可能有那么的的力气,一击就让一个成年人完全无还手之力。
只是没想到,他老爸竟然还猥亵了他。
无法想象。
—————————————————前方有剧透—————————————————本来这片子是没看懂的,因为看完以后有几个疑点不明白,跑来看其他人的影评然后又返回去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几篇影评的分析解决了我的几个疑点:1、科特的死亡顺序到底是怎样的?
应该是:父亲探望— Kurt越狱(换上警卫的衣服)—科特摔倒(被自己臆想的人格追逐)— Kurt臆想+回忆—父亲开枪以上推断我有参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9037/因为这么一大段臆想不可能是在父亲开枪后短短时间内可以想出了来的,所以臆想应该是发生在摔倒后。
2、那张1994年的照片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影片中一直出现的一张1974年的照片上有所有科特幻想中的人物(除了父亲),但是录像是1994年拍的,录像是真实的话,可以推断出所有照片里的人物都是科特臆想的。
因此所有照片里人物参与的剧情都是科特幻想出来的。
这也与我第一条推断相符。
以上推断我有参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955816/的确所有逃逸杀人的故事都是科特幻想,挖洞也是幻想,死掉的只有两个警卫和科特自己。
3、影片字幕后的片段是说父亲又有了一个家庭?
本来是父亲母亲姐姐和科特的一家人,母亲被杀害,科特被送进精神病院,就只剩下父亲和姐姐了。
而剩下的父亲和姐姐并不是科特由照片幻想出的样子,字幕后面的影片出现的那对母女才是现实中的姐姐和继母,那个小男孩应该是继母的儿子,从那双警觉的眼睛也可以明白他或许已经遭受了变态继父的***4、父亲那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母亲?
录像中父亲躲在门后,母亲上来询问科特怎么了,孩子开始不说话,后来跑向母亲,那瞬间父亲就下毒手了,或许孩子跑过去是想寻求母亲的安慰并说出真相,父亲看纸包不住火了就狠心杀人了,毕竟这个变态能对儿子做出这种事,杀死妻子也是不会考虑太多的。
——————————————————————————————————————所以......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儿子遭受父亲猥亵,又目睹了母亲被父亲杀害,幼小的孩童受到巨大的心理创伤得了自闭症、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
长大后想逃出来找父亲算账却被父亲先杀了......其实刚开始看影片就觉得那么小的一个小孩怎么可能那么实施那么大力的打击,就算被打了一下一个大人也不可能无法反击就那么被打死啊。
所以录像里父亲从门后偷袭打死母亲是合理的,所以也进一步证明录像不是科特的幻想。
另外开始看影片就觉得父亲不对劲,对事情的反应显得很生硬无情,就算是科特幻想出来的剧情父亲的表现这么冷漠也仍可以推断出真实的他不会是什么好diao。
科特幻想中的后妈姐姐以及姐姐的女性朋友表演又烂又浮夸差点让我看不下去,还好看完了,搞清楚剧情以后觉得演得烂也还可以解释,毕竟是精神障碍者幻想出来的角色,浮夸点也是正常的......瞬间觉得导演都安排得好巧妙@ 。
@最后,还有一点点我觉得疙瘩的地方,录像中母亲第一次被击打的方向很明显可以判断是前方,而父亲是从背后偷袭,击打方向最多是右侧,也没有明显的父亲从后面走到前面的影像,怎么就拍得跟正面打击一样呢?
我也不敢再返回重复确认这一段了......好吧,这点无视我吧......以上欢迎讨论* *
《旧日噩梦》有些阴影注定要伴随你一生!
人格分类的类型,虽然影片整体制作略显粗糙,故事结构也没那么复杂,也许看过《致命ID》、《搏击俱乐部》等经典神作的你,从故事的一开始就觉得自己猜到了结局,那也希望你耐心的看完全片,尤其最后10分钟,虽然谈不上经典,但也绝对够精彩!
7分!
ps:个人如果整体节奏再紧凑一点,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左右,最后结局的冲击力会更大!
老套路,看开头便知系列。为反转而反转,挺尬的,也没让之前浪费的剧情有意义。剧情太单薄,演员演技浮夸。
最后十分钟,反转,反转,再反转,你本来为猜到了结局沾沾自喜,最后第三个反转恶狠狠地嘲笑你。恶人继续做恶才对路,哪有什么大和谐。这片儿把秃头油腻大叔拍得好恐怖。
草,太乱了
补记。
很令人惊喜的小众恐怖片,看到很多短评都无耻地剧透了,我就不再多说剧情了。电影足够惊悚但并不烧脑,大概可以猜出一二,看完也很容易懂。提醒:结尾职员表出现后不要马上停止观影,还有一小段高能必须看完。演员虽然都不认识,但他们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前面铺垫紧张到冒汗,倒数第10分钟,剧情反转;倒数第5分钟,剧情再反转;倒数第3分钟,剧情再再反转…牛逼!这样才是好看又令人心服口服的惊悚悬疑片!
环环相扣,一波三折
恶棍爸爸杀妈妈没有理由吗?小孩子太可怜了。故事不完整,所以不够吓人。
本来是1星的,看到结尾两星,看了一些影评3星!还扣两星是因为前天铺垫了太久又长又臭在最后一刻爆发!而且很多演员怎么搞的演技这么浮夸太烂了!所以最终三星!
这个故事体现出了惊人创造性,只可惜作为一部电影除了精彩的剧本外几乎一无所有,表演浮夸,制作粗糙,尽显低成本电影的劣质属性,希望有机会被优秀的团队翻拍。
脑细胞不够使了~
同类型影片中比较优秀的,如今来看已经成为套路剧情。从理论角度分析,一共就出现那么几个人,一定有一个人是凶手,也就可以用排除法逐一筛选,最不可能犯罪的最先排除,剩下最大概率犯罪的再进行对比。
很好看
电影将近过半了甚至还让人觉得其剧情毫不新鲜,但接下来的三次剧情大反转逐渐刮起了头脑风暴,观众不得不开始烧脑从第一场戏的台词、服装和道具等小细节开始回想,最后诸如真实死亡地点和墙上的照片等最终疑问解开,你就便会在佩服的五体投地。你绝对猜不到真相,肯定还有人烧脑都想不明白。★★★★
事实证明7分的恐怖片不如6分的好看,演技差、剧情故弄玄虚
粗制滥造版《致命ID》。
一个精分者的自嗨,结尾感觉特总局。
人格分裂➕生死停留,俗套梗大赏
豆瓣文艺青年太多,他们总用文艺的心看待惊悚血腥恐怖片,往往不合时宜...电影虽然小成本,但是剧情无太大bug,情节紧凑,反转好评。
前面一个半小时,就好像一部烂俗的b级片,充斥着低级的悬念和让人麻木的血腥。最后十分钟,开始连续反转,虽然每一种反转都不算新鲜,但是组合到一起使用却是第一次见到,效果远大于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