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总体来说很不错的一部剧,主演都很不错主角也很辛苦,虽年纪大,但武戏从不用替身。
但总有一些个脑残,硬吧它说成神剧,怀疑他们专门批评各种剧的缺陷,好像以为他们批了就能不播了,强力开发大脑,地毯模式捕捉细节,运用所有知识来批评这部剧,就一句话,不想看滚一边去,又不是没喜欢看的 ,这部剧反应了部分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很精彩的一部剧,要真像你们说的那么烂,也不会获奖。
刚开始是家里长辈在看,戴瀚霆拿大刀准备劈人那个镜头,当时觉得挺搞笑的,就一直看着,才发现是从清朝刚灭亡开始的。
在众多雷剧 神剧中,没有抗战爱情,也没有手撕鬼子这种桥段,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杨志刚,您说话能别一字一句的来吗,说快一点给人感觉会更好,当初演《江塘集中营》时相当不错。
全局雷点有两个:一是戴天理脚筋被割断后居然能找到外国医生给接好了,二是剧末那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图鲁演得很不错,老二婶也行。
戴家,有块牌匾——柔安静乐。
《管子。
势》。
“其所处者,柔安静乐,行德而不争”。
戴翰庭老爷子,本以为此。
柔,对孙儿的盼爱,对儿媳的惬意,温暖,舒服,对这个老爷子的亲切感油然徒生;安,安分于家庭、工作、责任、气节、国家、民族、所有正直忠勇之士,安于内心,从不浮躁;静,教若冰书法,品酒香甜入心,呷粥啄咸,淡然入味,祖宗牌位前腔调端正表达情怀,无不从静处中来,仿若那把大刀,静静地伫立于园中,与其是守卫的大刀,不如是守静的大刀;乐,豪饮于小爷们、大儿子、铁姐们之间,喜气溢于言表,乐事一览无余,耍老小孩、固执较真也是乐在其中,第一集剪辫子的戏,乐得精彩,乐得亲切,乐得舒服。
行德,从始至终,不必多言。
不争,不争利益,不争霸权,不争骄奢淫逸。
但就是这样的老头,能行大义,守着祖宗的宝物和民族气节,赤诚于脚下面的土地,痛击侵略的汩汩热情,痛恨形势的凋零,大刀砍掉鬼子头那一刹那的威武与不屈最终诠释了——柔安静乐。
原来翰庭老爷子要的只是这四个字,柔安静乐,所以必是行大义之士!
必威武不屈!
以往形象,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很少有戴翰庭这样的角色。
更不会这么立体地展现作为好形象的封建大家长。
所以,这个角色定位也许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戴天理,不嫖不赌,不烂情,也不是土匪,痛恨鸦片,鄙视无情无义。
起初财神逼他做大杆子,大咧直愣略带戏谑的样子似乎还透出富家大男孩的气味,后来融入杆子帮的信义信念,戴野驴的品性和血性方愈加延展。
对恶人,凶猛,对鬼子,仇恨,对长辈,忠孝,对兄弟,义气,对爱慕他的女人,诚挚,有老百姓的朴实忠厚,有侠客的神光勇猛,有大义者的赤子之心。
作为儿子有倔强顽皮,作为丈夫有认真重情,作为父亲有慈祥宽厚,而基本底色是,直接、爽快、粗放,诚挚得甚至纯洁,朴素得甚至天真,同时不失立体、饱满、睿智。
他带领的一众杆子帮弟兄,分别攫取了他身上很多点,几员大将,财神,秀才,铁匠,裁缝,猎户,还有后来杨氏四兄弟的巴瑞德都是戴天理某个侧面的人格。
马九斤,那素芝,老二婶,牛大斧子,二蛋子,误会与交错中造就的角色也无不是戴天理角色辐射的结果。
所以,这个角色设定是个创新。
倔就倔了,傻就傻了,拼就拼了,难道在一个个精神病似的、变态鬼子面前,这不是人性的刻画吗。
干嘛非得所谓的细腻,人民的抗争从来都不是细腻,干嘛非得表现正面人物身上多多少少的恶习才叫艺术,这种展现一直以来难道不有点虚伪、磨叽、事逼吗!
人民的抗日就是人民的抗日,没那么复杂纠结,这就叫接地气!
一个接地气的戴天理的诞生,同样也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这部剧,所有演员应该感谢,感谢导演的框架设计、角色设定。
平台,这样一部接地气、昂扬、出彩但又是全新的平台上,演员们尽显演技风采。
马九斤56集跟那素芝告白告别的那段达到顶峰,最酷最帅的风采展现出来了,同时也给之后成熟稳重过度。
戴家管家儿子黄小七跟着戴天理看师娘时,天理过牌楼时练练身儿,随性蹦了一下,黄小七也跟着蹦了一下,幽默。
39集,财神带领7个兄弟要小试牛刀那段,有人放屁,旁边兄弟乐,既表现紧张又说明菜鸟的不专业;财神说,我要不喊打谁都不许打,打字拉长音,旁边一老哥们就搂了,最后一个目标都没中,财神懊悔无奈,这种表演桥段,轻松好笑,真实有生活。
18集,财神和戴天理共赴刑场,一番激昂过后,天理运气撑开木枷,财神紧跟模仿,没撑开,面露尴尬,黑色幽默。
还有22集,秀儿生孩子,天理要保大人,秀儿的一句,大少爷你对我可真好,你要不让我生出来我就咬舌自尽,随后问,生的是男是女,戴天理一句长嚎,你给戴家生个大胖小子!
悲痛彻骨。
有情有义!
平时戴天理和父亲、兄弟插科打诨,尤其62集那素芝使招逼天理同意婚事,上炕百般逗弄戏谑、64集戴野驴和那素芝争孩子的姓,掐架,太逗了,温馨温暖。
小细节处演员们都能如此出彩,遑论大主线、大悲壮、大冲突的桥段。
这种全方位都容易出彩的演技平台,也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至于戏剧冲突、剧情紧凑、张弛有度、节奏合宜、英雄人物始终放光彩等等,那就是业务专业上的事了,属类型商业片的手法。
片头尾剪辑也够标准。
好莱坞的英雄片大概都是以上那些特点,前阶段美国攻陷白宫主旋律片,如此。
就像导演郭靖宇在非常静距离里说的,只要你觉得你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看后就不会后悔。
是,也许,一个字头的诞生,什么都不用靠,有一种到了境界的信念,就足够了。
重情重义、光明磊落的戴天理有三宗罪,害死了很多人。
1.除恶不尽。
那图鲁贩卖黑疙瘩、害死师父郭大鞭子,戴天理经过调查发现事实清楚,却不顾师父清理门户的遗命放过了他,在戴天理的选择中,那家的血脉传承排在了热河老百姓的福祉前面,跟那素芝的私情排在了师恩前面。
虾米,那图鲁的小碎催,作恶多端为祸乡里,戴天理本有机会除掉这个混蛋,却把他交给了法律审判,像这种人人得而诛之的败类,何必多此一举?
结果虾米逃过一劫,成为促使那图鲁叛变的关键因素和小铃铛自杀的凶手(那图鲁也算半个)。
迟大彪。
2.保密原则不强。
无论是联合老二婶攻打避暑山庄的鬼子,还是被白金柜得知了茅山落脚处却不搬家,老戴头都表现出了年轻得多的青涩草率,毫无保密意识和防人之心。
密谋大事当然仅限于核心人物知道,闲杂人等连在场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居然在人群中讨论细节。
可能被出卖不是搬家的必要条件,他就没有想过假如鬼子拿三个外孙的命威胁,他的女儿、女婿、丈母娘,该怎样做出苏菲的选择?
假如这个艰难的决定不是由大反派设定的白金柜来做,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亲人来做呢?
如果他搬家,即使被出卖,敌人也抓不到他。
被迫告密的亲人也许会受良心的谴责,却不会有鲜血的惩罚。
3.自以为是、轻信于人。
“识人者智”,戴天理就看起来不大聪明的样子,老实孩子总被坑。
那图鲁名为师弟却杀害师父,实际上已成仇人,戴天理不替师父报仇也就罢了,还敢跟这个欺师灭祖的毒枭近乎,还跟他联手杀敌,无话可说。
白金柜在戴三斤婚礼上一副奴才翻身、小人得志的嘴脸,口吐芬芳恶意满满,跟当初唯唯诺诺好欺负的小白子已经判若两人,戴天理却说“这孩子从小是他看着长大的”你就不能认清现实吗!
他们都是不会拿情义当信仰的,都是给机会就能为别的什么值钱不值钱的东西毫不犹豫恩将仇报卖掉你的披着人皮的脏东西!
当老二婶、猎户、铁匠、杆子帮大队兄弟、财神、巴瑞德、裁缝、高老师、若冰……当他们的死撕裂你的心的时候,你可为自己的愚蠢有过反思?
你没有,你只是平静地悲愤,然后自杀式复仇。
但你是不会死的,你是反抗侵略的神话,却有很多无名兄弟为救你搭上性命,为一个单纯、愚蠢又任性的老大。
不过话说回来,最坏事的是戴天理的感情,最动人的也是它。
给刑场上的大闺女办婚礼,一个含辛茹苦的老父亲陪女儿共赴黄泉,我深深地共情于这种亲人之间共死的无畏甚至幸福,若冰一定是幸福的。
似乎中国传统的忠义之士总是缺少狠劲,我可以理解情深义重之人不能同时心狠手辣,但还是要为心软所葬送的抗日力量感到深深的惋惜。
最近重温了一下,实在是不喜欢这角色。
自己老丈人卖鸦片被枪毙了,天天在这狗叫着“戴天理你用阴谋诡计害死我老丈人”。
在他的理念当中,自己老丈人卖鸦片赚带鲜血的钱完全合理,戴天理你举报我老丈人干坏事就是奸恶小人,要不是你戴天理举报,我老丈人天天卖鸦片害人赚钱过得多舒坦!
最后抗日牺牲确实值得赞赏,但是这种脑残三观属实恶心,和他媳妇一样,自己人作恶当做看不见,别人把他做的坏事举报了就是罪该万死。
本来只是想写个短评,但是完整的看完了之后真的觉得不错,郭靖宇的片子属于大陆电视剧中不错的。
而且从他的片中总能感受到他对热河那种浓浓的乡情,就像读胡塞尼写阿富汗的小说一样。
那种值得人尊敬的自豪感。
重新看的时候发现前面真的还不错,挺好看,而且于毅太抢戏了,其实他戏份很少,给人印象却深刻,总觉得哪儿都有他。
故事到了民族存亡的时候画面总有一种话剧舞台的气息在,巍子高超的演技是让人知道你在演,可是却被带入情绪中。
很多片段都让人流泪,真的感动。
到了某些时候,人性的恶和美好并存,天使与魔鬼同在。
最后一集,郑重的打出四个字——献给母亲。
只要简单搜一下背景资料,就会知道,剧中戴天理的孙女,杨淑珍,就是导演郭靖宇和杨志刚的妈妈,以作品来完成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足够了。
杨妈妈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为自己和自己的祖辈献上这样的作品,是为了告诉后代,有些历史,不能忘却,忘却历史,等于二次屠杀。
早逝的杨妈妈,您安息,您的家族为中国民族做的一切,就算别人不知道,您的孩子,您的后代,也都会铭记。
这里主要写了两个日本人,落合次郎和他落合介。
其中落合介的戏份最大。
落合介先过来跟戴天理当徒弟,再当间谍。
这里的所有步骤虽然是侵略,但都充满着他的个人能力和智慧。
这个活,一般人真干不了。
汉奸不少。
那图鲁、方梦桥、白金柜、段三丰、虾米、迟大彪。
他们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当了汉奸。
虾米和方梦桥虽然一个是流氓,一个是书生,但当汉奸的目的差不多,都是想借日本人的力谋个官。
迟大彪戏份不多,但他也是想谋个官。
段三丰在山海关,他当汉奸可能不只为了谋官,也为有为了一家人的安全。
那图鲁既是想害戴天理,也是担心家人。
白金柜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抢媳妇。
后来就是想谋利益了。
这个电视剧可以分为两部分看。
前面二十二集是民国初年的事,主要讲的是禁烟。
后面主要讲的是抗日。
直接从二十二集那个很久以后开始看无妨对剧情的理解。
从开头看到若男出生也不妨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戴那两家本是几代的朋友,但那麻子贩卖鸦片唯利是图,戴天理举报那家最后两家反目成仇。
戴家开起了粮栈,人丁兴旺。
那家家破人亡,那图鲁当兵生死未补,那素芝没干恶事,去鸡冠子山当上了大奶奶。
其实,按这七十集的长度,这两部分拆成打狗棍和打狗棍2都行。
剧情的主角光环有点严重。
杆子帮被那图鲁陷害,在令公祠被埋伏时,为什么要让一帮人给他挡子弹?
让鸡冠子山的队伍快点来就好了。
白金柜去茅山知道了戴天理四人的住处,为什么一定要等一年格格生下孩子后,共产党来开会的时候当汉奸?
一年都等了,再晚点也无妨,展示一下茅山根据地,或许是剧组没钱了吧。
最大的槽点还是丽正门烧鸦片,烧这个手段对,但不能露天烧。
开头那段,戴天理和那素芝有说话的机会,赶紧说明白闺女是领养的,那素芝当时被下药迷倒了,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这么写也不影响后面讲故事,毕竟两家别的矛盾也不少。
汉奸是怎样修炼成的?
此剧中人物众多,但光汉奸就重点描写了六个:方梦桥、那图鲁、白金柜、虾米、段瘸子、迟大彪。
方梦桥,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标准的伪君子,当汉奸就像理所当然一样,极好的口才用错了地方,把那图鲁哄的得一愣一愣的,这种人和汪精卫是一路货色,这样级别的干部当了汉奸,祸害最大,属于官员汉奸。
那图鲁,那素芝嘴里说的小时候的憨厚孩子,没有主见,耳根子软,是非不分,鲁莽武夫,年轻时贩卖鸦片,挑断师傅的脚筋,比武用暗器,休妻娶格格,无不拜他爹所教,受他混蛋爹的教唆,慢慢上了邪路,他的思想、行为一辈子受他爹的影响,抗战时,也曾热血沸腾,自告奋勇杀鬼子,但胆小怕死的汤玉麟几句话就把他说转了心,后来战场上也曾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但是虾米和落合次郎的一番“教育”,又使他成了铁杆的汉奸,在成份上他属于地主汉奸类型。
白金柜,一个会提条件的人,夹缝中生存,有奶就是娘,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嫉妒心强,是广大小人物中的代表,学坏很容易,属于平民汉奸类型。
虾米,墙头草,势利眼,地痞流氓,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又敢下狠手,没任何信义可言,鬼子来了第一个当汉奸的就是这种人,是无赖汉奸。
段瘸子,标准的下三滥,从不讳言、掩盖自己的丑恶嘴脸,我是流氓我怕谁,属于流氓汉奸,迟大彪,自私小人,妄自尊大,目光短浅,本来不该死,但有了当汉奸的苗头,打狗棍就饶不了他了,是小人汉奸。
我国八年抗战中出现了大批的汉奸,此剧基本囊括了各种汉奸的代表,导演兼编剧的郭靖宇确实会塑造人物,会讲故事。
看看时下充斥荧屏的家庭伦理剧,故事单调,对白肤浅,表演苍白,假装搞笑,故作深沉,简直侮辱全国观众的智商,反观打狗棍,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故事曲折但脉络清晰,人物命运多舛但合情合理,年龄跨度大,但化妆效果好,动作戏、战争戏真实震撼,演员表演感染力极强,剧中表现的民族大义、生死抉择、为人之道,都表达出足足的正能量。
力挺!
.
也说老二婶:老二婶,是《打狗棍》这部电视剧里一个重要人物,从老二婶粉墨登场,到遭日本人暗算,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可以说这七十集鸿篇巨著前四十几集,每集几乎都有老二婶的戏。
老二婶初次给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有钱大户人家的花花公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许是五毒俱全的恶少,然而,他的爱好只有一个,那就是听戏,唱戏。
从这个层面上说,观众对其讨厌,但不是十分的厌恶,充其量只是一个娘娘腔十足,不男不女,满足于现状,称霸与鸡冠子山的山大王而已,他渴望得到用二十根金条换来的媳妇那素芝的爱,也希望给予那素芝爱,但是,他的不男不女,除了在权力上给予那素芝的某种安全感,和高位尊贵而外,他给予不了,几十年来,这种压抑,养成了他对那素芝唯命是从的性格,只要那素芝高兴,他什么都可以做。
到此,我真的不想再看到这半个爷们也够不上的男人,也不明白导演着力塑造的这个人物目的何为!
当然,老二婶也有性格善良的一面,戴三斤被耗子偷上山之后,他没有为讨好那素芝,而置三斤于死地,而是把三斤放到了荒郊野外过了一夜(呵呵,这当然是浪漫主义手法了),而后还是把他抚养成人,不能不说,三斤成人的这二十年,老二婶也给予了他父亲般的爱(我们可以从三斤偷着下山,老二婶着急惦念的细节体会得到)。
对老二婶的看法的转变,就是他跟戴天理联手打鬼子,结果,消息走漏,遭小日本埋伏,老二婶奋不顾身,浴血奋战,马革裹尸的哪一出戏,老二婶一改往日娘们的奶气,表现出了一个大老爷们应该有的血气,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中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淡定与勇敢。
至此,一个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既普通又不同于常人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在这部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电视剧里,导演的苦心孤诣豁然的明朗起来,国难当头,“国”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高于一切,抵御外侮是中国人的共同目标!
老二婶的戏完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渲染的目的也达到了。
小时喜欢戴天理,顶天立地大英雄,长大却喜欢二丫头,不是虞姬确真真是真霸王。
小时候只看到了戴天理的豪壮,侠肝义胆,却没看出他的鲁莽,刚愎自用。
小时候只看到了二丫头表面的娘态,不男不女,却没看出老二婶骨子里的傲,真铁骨铮铮的纯爷们。
第49集二丫头被埋伏牺牲的时候,我是真的惋惜。
这部剧每个角色塑造的都特别棒,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女中豪杰那素芝,知书达理的秀儿,刚烈正直的戴翰霆,精忠报国的高镜湖和戴若冰,等等角色,我都特别喜欢,优缺点都很立体分明。
长大后重温经典,真的让人回味。
只是这部剧里,我真的不喜欢戴若男,非常非常不喜欢。
———————————————追更,我真是被戴天理给气死,刚愎自用,匹夫之勇。
辜负等了十三年的那素芝还欺骗利用素芝去害她亲爹,违背做人的情义原则还讲个屁的大道理。
好几次因为他驴脾气让别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多次轻信奸佞让别人流血牺牲,完了只会说我戴天理对不起XX,我真的觉得太无语。
要不是主角光环,早tm死几百次了!!
我说句实话,戴天理就是瞎。
不仅眼瞎,心更瞎。
早看出来白金柜不是好东西还把女儿嫁给他,还说什么自己看上的人错不了云云,真的大无语。
我喜欢这部剧,但我真的,若干年后重看这部剧,我喜欢二丫头,喜欢秀儿,喜欢玉格格,喜欢九斤,喜欢那素芝,喜欢巴瑞德,喜欢耗子,喜欢老爷子戴翰霆,喜欢牛大斧子铁匠和裁缝,就是不喜欢戴天理和戴若男。
我不否认,这部剧要把戴天理讲成一个大英雄,也确实豪情义气,要不然我小时候怎么喜欢戴天理呢,但真的,,长大后就觉得这人设真有待推敲,有很多地方让人无语。
时而智商在线,时而跟个sb一样。
我分析过,不站在上帝视角同样能识人,比方说那图鲁坑害杠子帮在杨家岭设伏一事,财神多次提醒,戴天理就是自顾自各种觉着不可能各种不听劝,害死所有跟着他打鬼子的好汉,更害死了财神,真的服了。
再比如说,跟老二婶商定打鬼子时,多少人劝说鬼子设伏等他钻就tm自以为是的不信,倔脾气倔好了那叫血性,倔不好那就叫刚愎自用!
整部剧,他的这个倔脾气设定体现的地方真的不咋地!!
竟得罪人和害人了!
害得还是跟着自己的弟兄!!
真的是气死我了!
补标
专打恶狗
看剧情介绍也算看过了吧?唯一看到的是若冰死,略假啊…
跟着爸妈看剧系列...70集确实冗长...老一辈最喜欢看抗日剧,那个年代过于残忍,也理解他们对小日本的恨。
二丫头一星,某段插曲一星。感谢导演只剪了七十~~~~集。想和爸妈一起坐一会,就得忍受这片子,我辛苦了。
家仇国恨,民族大义、各种感情交织,一个个都演的是有血有肉,非常好看。你还真别说二丫头还真是纯爷们,只是临了死的时候自己不明真相有点死不瞑目。
演戏全靠吼,大家都要生儿子,打日本靠一腔热血不靠理智,这就是这部文艺作品的信念,呵呵有负分我一定打负分
这部剧意外的不错,看的郭靖宇的第一部长篇电视剧
巍子不错
凑集的电视剧。哎!不想打击,但是你说这70集的电视剧终究说了个啥?你说这米国电影分季,一边拍一边放。咱这咋一拉就几十坨小一百坨呢?
男主角是投资方关系户吗?!这是在演话剧吗?!会不会好好说人话啊?!
十几年前看可能还行。现在看这就是普通的抗日神剧啊。剧情流水账一样,人物都是一股江(hei)湖(she)气(hui),你今天要我命,我明天要你命。男主让十几个伤员替他挡枪,反派二三十人没一个人往男主身上开枪,然后往二三十厘米深的腹部穿刺刀伤上涂了一点西瓜霜,男主就这么“死里逃生”了。我可去您的吧
65/100分。“打狗棍 专打疯狗恶狗 杆子帮 保家卫国兴邦”
当年弟控的弟弟还是有点像冠希的年轻愣小子 可能冠希的尽头都是本山吧
那时的社会和现在也差不多 颠倒黑白 欺善怕恶 各种事都能在现今社会找到原型。郭靖宇拍的东西都一个味儿,腻了。
还不错 陪外婆看完了…
哈哈哈
坑死爹
陪家里老人看的,选角剧情画面都还不错,但传递的价值观过于传统封建,尤其不喜欢里面对于女性角色的处理。为了所谓的“传宗接代”赔上自己的生命并甘之如饴,真的无法认同。
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