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魔幻片发展到今天已经遇到了瓶颈,卖座的依然只有《画皮》和《西游记》系列,而即便是这两个系列,糟糕的口碑和他们的身价也非常不相衬。
所以这类所谓的东方魔幻近年来已经有所收敛,毕竟投资更小的喜剧和青春片都有可能大卖,没必要一门心思把钱砸在降妖伏魔上。
不过我们今天说的《钟馗伏魔》在牛角尖上还是不死心。
其实和欧美相比,国内的魔幻故事毫不逊色,从《山海经》到《蜀山传》,要仙有仙,要怪有怪,《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随便拎出来一段都能拍部电影,可银幕上依然充斥着惨不忍睹的糟烂故事。
从《画壁》时代的特效注水、故事白痴,到现在《钟馗伏魔》的特效尚可、故事白痴,国内同类电影不能说毫无进步,可剧情上依然坚持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的传统;可以说是自带槽点,专为吐槽而生的。
虽然说这类电影让大家在吐槽中增进了友谊,但我想这可能也不是华语魔幻片的意义所在,至少不是全部意义。
电影是商品,卖的是一种体验,但毕竟不是海盗船、不是过山车,在单纯的感官刺激之外,还是会给观众带来一些心灵上的享受;这种享受不见得是学院派探讨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命题,也可以是“这片不错,我得跟我兄弟再看一遍”,即便是《死神来了》《地心游记》这种专门贩卖视觉奇观的电影,也会有一个过得去的故事作依托。
否则再刺激的观感也难以让人买账,试想让你坐两个小时的过山车,恐怕大部分朋友都不会愿意。
电影从诞生以来,在技术上的探索就从未停止,但技术的本质是为故事来服务,而如果这两者反过来,再花哨的电影也只能成为实验品。
许多朋友都知道,3D电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流行过,但这种技术很快被滥用,也被观众迅速抛弃。
听起来和现在很想,而之后几十年,也不时有一些新鲜的点子诞生,比如70年代有部灾难片叫《大地震》,为了模拟地震时的体验,在影院每个座位下面安装一个低音炮;有点类似现在的4D电影。
但这些千奇百怪的手段之所以都变成了昙花一现,重点都是他们忽视了故事。
故事有多重要?
眼前就有个显眼的例子,好莱坞大片《木星上行》正在影院上映,影片是《黑客帝国》的导演最新一部作品,不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声音剪辑,都可以说是当今影坛的顶尖水准,但是从北美一路败退到中国,原因就是剧情像《钟馗伏魔》一样毫无新意。
许多人都在说内地电影用30年走完了别人100年走的路,当然少不了一些磕磕绊绊。
这话自有他的道理,但跑的太快,容易闪了腰,也容易后继无力。
希望未来的华语魔幻片能够内外兼修,毕竟电影行业任重道远,像一场马拉松,一开始跑得快未必能笑到最后,到了终点还不掉队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两星不能更多。
一星给片子本身,一星给陈坤和李冰冰的颜值。
起因:嫂子喜欢看“激烈武打片”,所以.....就看了钟馗伏魔。
槽点:1. 雪妖乃冰雪奇缘即视感。
biubiubiu 冰冰你为何不唱let it go?
配乐放错了么?
2. 冰冰给了多少好处费,打光打的跟美图磨皮了似得,隽逸哪里得罪导演了吧?
化身丑也就罢了,站在磨皮的冰冰边上像受气的黑人一样3. 张仙人你走错片场了么?
说好的仙风道骨呢?
“我与你同在”你真的不是上帝么,上帝之手操纵游戏啊!
全程疯魔的传销头目即视感,底层仙人你酱紫真的好么?
4. 钟馗画工差的要死明明瓜子脸就酱紫画成大圆脸,雪妖都看不下眼了用法术ps了你当我们三岁小孩么!
5. 天辣张仙人你真的坦白从宽把仙气当屁放出去了么!
被钟馗这么摔打真的大丈夫么!
怎么和你家麒麟一样动不动就变熊啊!
6. 魔界大boss你不要开玩笑啊,你可是boss难道没有超强魔力么!
对钟馗做了那些事之后为何他还弱的一比!
你怎么随随便便就死了,说好的复兴魔界带领窝们升仙呢!
7. 我觉得最可爱的乃包贝尔了。
8. 英文翻译烂得要死
影片整体成绩大概在55分左右。
服装设计上比较优质了。
环境和道具设计上也比较优质。
化妆上算一般水准。
摄影上比较平庸。
配乐上比较单一。
表演上基本都属于天朝电影表演的通常水准——金酸梅提名及获奖水准。
导演上基本算得上及格,基本华语导演都这水准,惊悚水准……演员说不定原本会演,被导演的不会演了……编剧上算是天朝电影的通常水准,就是记流水账,算是把事情说清楚了,但是找不到重点,流水账自然是没重点、平铺直叙。
游戏式的剧情,在逻辑上也提不上什么严谨,就是跟闯关打怪没区别。
就别提什么哲学思想一类的了。
不过从2014年起,华语电影的一般水准就变成了广告类幻灯片了,这部还好没成了幻灯片。
剧情设计上跟《地狱神探》有些相似,但是前面的叙述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这玩意儿该怎么以《地狱神探》逻辑去理解。
但是在影片结尾处,钟馗选择了自己的本心,没有选择人们都认为正确的。
这是在华语电影中少有的,基本上所有的华语电影都会让主角选择大家都认为正确的一面,却忽略了剧中人物的本心,让人物变得平庸。
槽点太多,不得不挑几个随便说说了……我很奇怪,妖魔鬼怪这么了解仙界?
一心成仙……成了之后有啥好处吗?
麻蛋,你说一个好处也行啊?
为毛魔人成仙需要仙人同意?
那干脆降低门槛好了,估计后面会因为成仙门槛的事儿有了牛魔王带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出自《大闹天宫(2014)》)。
估计Obama降低肥胖标准也是跟玉帝学的……魔灵应该改名叫“大伙的日记”,再配上GPS就完美了……这个日记居然能决定生死,what is it?
伏地魔的魂器吗(出自《哈利·波特与密室》,其中伏地魔的魂器是日记)?
Oh,dude(钟馗),you got big problem!
吉克隽逸虽说算不上美女,但是也是漂亮啊,做成那么丑,估计演员本人都要哭了……大魔王一出场我就想到了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你从《恶魔之角》穿越过来了,怎么也不跟影迷说一声啊雪晴的死法还敢再【哔——】蛋一点吗?
因为张道仙爆炸了,所以被崩死了……这死法……雪晴都死不瞑目了……特效上……诶!
这就是吐槽的重点!
烂成这样就别装【哔——】了。
我勒个擦,这特效都赶不上动画片。
也就是三流游戏的水准。
剧组算是被特效公司坑惨了,这三毛钱的特效也得收费一亿左右,导演看着都能哭上个十天八个月的,一部原本能及格的电影愣是给弄成不入流的。
这特效,我都不知道加上有个啥作用,做的不好还一个劲的没完没了放,知不知道进度条死的很惨啊?
这特效猿绝对是日本动画片和脑残游戏打多了啊,什么《宠物小精灵》啊一类的设计都出来了。
跪求特效猿别侮辱《冰雪奇缘了》,居然模仿《冰雪奇缘》,你家雪妖头上长鸟毛啊?
但是,僵硬到爆的基本动作居然还在抄袭《冰雪奇缘》,我看的那一幕居然想到的也是let it golet it go………………我说大哥,能不能学学nurbs建模,学学MEL脚本,雪花是那么做的吗?
别除了多边形建模,就是Zbrush。
用Zbrush建模的你丫的服务器也跑不起来啊我了个大次奥,这破片除了用贴图就是贴图,这特效钱花得真冤啊。
动画猿是个好画手,整部电影的特效部分都跟不入流的三维动画片没区别。
看这片子的特效,占的流量、宽带和时间,足以让观众流泪,心疼啊……《冰雪奇缘》用的是雪花,不是尼玛鸟毛,用鸟毛的是日本动画片,抄袭的时候能不能认真点,看看人家精巧的设计,人家特效上的编程。
特效猿就别称自己做的是特效了,太侮辱“特效”这个词了,你这称为动画片都亏心啊……看看《冰雪奇缘》《卑鄙的我》《小黄人》《超能陆战队》这些动画电影,人家的渲染和绑定,动作那么自然、流畅。
再看看这个,动作僵硬的就像动画猿从来不照镜子看自己一样,你丫这么做动作,这么跑步、抓头啊?
学学插件吧,尼玛不会MEL用插件也行啊,大哥们,你们哪来的自信呢?
就因为会画画所以你们团队把一切都搞成了不入流的动画……GOOD JOB!
作为原创国产大片,比上不足,比下没得比,预告渲染了人,到最后却还是沦为失望之物。
宣传方一直说特效有《霍比特人》特效制作团队参与,维塔工作室?
噢,抱歉,追寻中土世界十年,我在片子里一点没有发现维塔的踪迹。
画面比得过3D网游,虽烂犹怜,但剧情却如此苍白,我不止一次,希望眼前多出一个快进键,能让我快速摆脱无力感。
最开始关注《钟馗伏魔:雪妖魔灵》,记得是在北京CBD万达看《匆匆那钱》时,正片开始前院线贴了《钟馗广告》,当时还是颇有些震撼的,直觉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最佳的中国魔幻片,尤其是预告片中出现的“魔王”形象,可不就是取材于《诸神之怒》或者《战神》的克罗洛斯(火焰泰坦)形象吗?
至少在我的审美观看来,是非常养眼的。
除了那些中远景镜头里的渣渣纸片魔怪一跳一跳的让人心里终归有些不踏实,但还是以为电影可能会是超越《画皮》的存在。
与《画皮》对比,《钟馗伏魔》同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再赋予核心情节以爱情,意图打造东方版魔幻爱情史诗。
可是烦闷的110多分钟看下来,除了“雪灵”李冰冰带来的透心凉苍白情绪,完全激不起心中任何热情。
曾在预告片里被较为宏伟的配乐吸引,但在正式观赏时,却发现中等配乐、二流画面完全拯救不了剧情。
虽然剧情上的编排依然是一波三折,并设置了阴谋论,当反派反转时,我却没有醍醐灌顶感,却是会心一笑。
张道仙这个形象,在第一次面对扈都百姓慷慨陈词表述大义时,其中的猫腻再鲜明不过。
就像《饥饿游戏3》,科恩总统引领十三区反抗国会区,却如此重视营销宣传,其心必然不正。
在一个手机游戏APP都能创造出繁复的剧情时,特效也不能支持,执意抒情一路到底,故事的核心已经不再。
因人物矛盾、故事情节冲突堆积不够,可以看出编剧刻意在其中加入的一些喜剧元素,譬如陈坤化魔对抗雪灵后,居然打了个喷嚏;还有张道仙原形毕露、与钟馗大肆吐槽心中邪恶时的矫揉作态,我与观众都笑了。
但实际上这些笑话非常冷,笑料转瞬即逝,没有真正融入的感觉。
就这种故事新编来说,目前唯有徐克能较好把握脉搏,同样从喜剧点设置来分析,以《神都龙王》为例,其中的喜剧元素不少,而几个缓解气氛的喜剧角色则塑造得更为巧妙,例如陈坤饰演的太医、和林更新饰演的沙陀,我至今难忘。
《钟馗》中,包贝尔诠释出了这类效果,可以看出,一个好的角色,无论是正反还是悲喜,都能传递出一种比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钟馗”这个形象的里外,都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从近年来流行的主角“负面心理“发掘现象看,故事想把钟馗塑造成一个类别于传统模式的反英雄,不是傻呼呼的心系苍生且充满先天正义,也并不会幡然悔悟为天下生灵献身。
其崛起起源于自我内心,火线爆发点则多半为情感(常见于爱情,本片里是钟馗与雪灵的三年人妖孽缘)。
跟神话里一样,钟馗上京赶考,取得第一却落榜(神话原因是面憎,本片则是奸权),从此与世道划分,变成除魔斩妖士。
神话是钟馗看破红尘,而这里是钟馗被张道仙所救所利用,以其愤世的执念,助己成就吞并三界大业。
因此从根本上说,钟馗是颗棋子,《钟馗伏魔》里亦的的确确没有太多关于他对待正邪矛盾的刻画,一直被推波助澜,一直被欺骗,到最后为自己战斗一次,也是因为那银幕上不朽的爱。
所以钟馗是自私的,因不得自意而自杀,因自我执念被利用,因自我之爱而反抗。
他只是一个凡人,在结局,他从未化身成神,也不知是否真的就此堕魔。
这样的设定是富有争议的。
如果驾驭得好,这片子就好了,可以成为同类佼佼者,但很可惜《钟馗伏魔》没有。
主角形象阐释不清,主题不鲜明,架构的爱也足够单一。
片子看下来乏味,宛若一块徒有其表的鸡肋。
而且最重要的是,“魔化钟馗”可是相当地丑呢。
大年初一,除了抢红包就是看电影,今天我给自己安排了好几部电影。
新年气氛浓,电影院人满为患,看个电影也不容易。
一直沉醉在其中也颇费心力,看到个毫无味道的电影怨不得人,只能说挚爱也要将就。
初一同时上映的七部电影,除了那些综艺电影,这部《钟馗伏魔》,真的只是一部华而不实的平庸之作罢了。
——谨以此脑洞(和逆天的四颗星)纪念高峰期翻倍的票价——线索1: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等了前世,等了今生,值得吗。
线索2:关键词“轮回”。
(七月十五的时间节点线索3:魔王和小钟有一样的脸。
线索4:结尾处小钟跳入魔界火海。
综合以上,本片不仅是一部烂俗的人妖悲恋片,还是一部蕴含循环模式的烂俗的人妖悲恋片。
嗯,影片开头讲了this world 分为仙、人、魔三界blahblah。
人觉得仙是好的魔是坏的,所以还有除妖士这样拉风的职业;然而仙却暗地里和魔达成协议:你们在deadline前修满学分,就可以直接成仙啦。
但是线太高根本达不到啊喂,于是魔就去人那边抢免修证明,仙又和人来扁魔。
这个学制,哦不,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弥天大谎。
而对于我们男女主人公,他们的悲剧在于不断重复某个悲剧。
等了前世,等了今生,值得吗。
——雪天,女鬼翩然而至。
但对第一次见面的书生说这句话,很奇怪吧。
但如果女鬼是从未来穿越来的,就一点都不怪了。
她已经历了所谓“前世今生”。
结尾处,玉帝对痛失雪女的小钟说:快去轮回,早日升仙。
于是小钟怀着升仙的念想以魔物姿态跳火海了。
他轮回了,成了魔王。
魔王和钟馗有着一样的容貌,长发洁白如雪。
他失去了钟馗的记忆,只想着到七月十五修足学分轮回成仙,拼命率魔众自修;被张道人蛊惑,妄图走捷径。
后来,钟馗来阻拦他了。
水中一役,他放大招弄晕了钟馗。
看着废墟里黑糊糊的身躯,不知为何他没法给他致命一击;相反,他带着钟馗往水面游去。
钟馗苏醒,断了他一臂;瞬间记忆复苏:他是钟馗,钟馗就是前世的他。
所以就有了后来把所有内功无偿赠送的情节。
他向钟馗展示了自己的脸,娇俏一笑:我们很像对不对。
钟馗那时也懂了。
而他们只能继续这命运的轮回,前死后生,先生后死,无止无休。
另一方面,雪女也在经历自己的轮回。
和书生定情后,被暂未恢复记忆的魔王封印冰中,丧失了前世记忆,只余此生的欢好。
最后,钟馗对奄奄一息的雪女说:值得。
——这时的雪女还不懂这两个字的含义吧。
待香魂消散,她回到了那个雪夜,看到了没蓄胡须的他。
瞬间,她都懂了。
找个借口,陪在他身边,问出那个笨笨的问题:等了前世,等了今生,值得吗。
可惜,在她对命运线做更改前,就被魔王以不好好学习搞早恋的理由封印了。
醒来时又是一个新鬼。
他亲手抹杀了他挚爱对他前世的记忆。
她苦恋一个为了与她再见而赴轮回却失去对她记忆的人。
爱的轮回 之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鬼的名字——这才是本片真正的名字。
钟馗第一次显出魔化真身的时候,我就尿了,这不是山寨版阿凡达么?
只是长相更加狰狞和血腥,并且少了一条性感的长尾巴。
我不知道钟馗大哥原本是人,是仙,还是魔,但是影片显然是用一个粗浅的办法试图讲述一个高深的故事。
比如,道貌岸然的张道仙才是正在的魔头,而取人阳魄的雪儿却是个有情有义又有爱的好妖。
这是个多么俗气的故事啊!
所以为了不落入人妖相恋老生常谈的模式,编剧索性将两个主角一起变成妖魔。
钟凡达在人性与魔性之间的苦苦挣扎构成影片基本精神框架,如何增添美感呢?
最近不是有个好莱坞大片很火吗?
拿来用!
于是在《古剑奇谭》中板蓝根也能成精的神话催化下,雪也能修炼成精,并且有幻化冰雪的能力。
好端端的Elsa女王跨过太平洋竟变成了中国荧幕上被情伤过的妖魔。
吐槽完人物造型,接下来就是情节。
说实话,中国电影的剧情总是没有逻辑的,这一点堪比韩剧。
台词来得莫名其妙,例如,雪晴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等一个人值不值得神马的。
导致我一度以为雪晴跟钟馗在前世还有一段孽缘。
再比如,钟馗只是说了一句人妖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为啥雪晴就断定男人是靠不住的。
逻辑碎了一地啊喂!
接下来布景上面,魔界以及里面的妖魔分分钟《魔兽世界》的即视感,以及妖怪在人间掠夺人类魂魄的场景是从网络游戏直接拷贝过来的吧?
其实中国很多电影根本不必要做成3D,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好表现题材,却被凌乱的剧情和站不住脚的人物设定给带跑偏了。
最后说一说演员。
李冰冰的美透着一股干净,与范冰冰不同,少了一股妖媚。
所以即使是演了一个痴情的妖,也宛如邻家妹妹那般,镜头给到她身上,似乎都自带滤镜。
其实我心中她最美的时刻,还是在《少年包青天》里扮演楚楚的时候,活泼可爱的模样。
她本就眉目清秀,身上少了些霸气,更多的是灵气。
至于陈坤,从《金粉世家》盘点起,已经饰演不少角色,各个类型都有,演员的底子很好,但再好的演员遇上坑底的编剧,也是个死。
不知道陈坤在念出那些狗血台词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的鸡皮疙瘩是一层未落一层又起。
杨子珊和包贝尔这两个角色虽然戏份很少,但是人物个性很鲜明,配角反而演绎地到位。
其实杨子珊是个很有潜力的演员,期待她下一部电影的精彩表现。
看网络各种吐槽,忍了好久没看,怪我今天手贱打开了这部电影。
剧情就不多说了,除了给观众留下一大堆想象问题的空间以外,其他还算顺畅。
魔王为了人魔界的生存甘于牺牲自己,此大义之举实在太善良了,太仁道了。
还有最后终极大BOSS之战,张仙人简直就是被钟馗秒杀嘛,真不知道这剧情是怎么编造出来的,汗!!!
特效是3D的吗?
东方的妖魔剧为毛要植入西方的元素,闪人了特效把妖魔仙的感觉毁于一旦,不忍直视。
妖魔的造型真心感觉还是《葫芦娃兄弟》和《西游记》里的才算正规,雪妖带着一身冰凌岔子现身和钟馗的造型瞬间让我感觉孩子们看的《铠甲勇士》里的怪兽乱入,也真是醉了。
看完后一直在问自己,这部剧到底要表达什么,是钟馗和雪妖的爱情还是有情有意的妖魔和丧心病狂的仙人?
从画皮开始,国产魔幻大片似乎一直比较受欢迎,可惜钟馗,尽管是聚集了大牌明星、大牌制作公司,也无法阻挡其坠入史上巨烂片的深渊,老衲以为甚至比已经很SB的“画壁”都差了不止几个档次。
强烈召唤王尼玛来吐槽,报告老板来恶搞。
先声明,本人不是专业影评人,文笔不好,接任何喷,接滴蜡,只求不打脸。
先说剧情:尼玛,这是幼儿园小盆友写的剧本嘛?
水军们不要给我再提什么所谓的大反转结局,谁提谁全家是陈水扁。
全篇尽显我大天朝编剧令人无语的想像力,什么元素都要效仿一把,可惜学又学不像,最关键的,揉又揉不到一起,说的好听点,是胡乱致敬导致内功能紊乱;说不好听点,好像一桌子一级海鲜食材被煮成了大乱炖。
(还是加着豆角,倒了一桶老抽并混着印度咖喱的那种)然后是特效:3D魔幻巨制,宣传是这么打的吧,好,就算剧情弱智,您能有震撼视觉效果那也成啊,可老衲只看到2010年以前随便一款游戏过场动画的特效水平,不服者自己对比winning eleven2011(2010年制作)或者使命召唤6或7。
变身后钟馗毛发不动、动作捕捉效果极差和背景不融合、表情细节不够。
预算虽比不上好莱坞大片,也有近4000万美金啊,CK和LBB分走不会超过800万吧,还有这么多钱就作出这么个特效,WETA这一单估计成功拉动公司全年利润率上浮几个点。
再说演员:CK从画皮开始已经是专业魔幻片苦B男一,表演中规中矩,虽无出彩但也没失误,不表;LBB和变四、生化里相比,维持花瓶本色无突破,念在已入不惑之年仍能保持颜值不衰,免喷;杨子姗妹子,刚刚重返20里惊艳不已,却连续在神探驾到和钟馗两个片子里接了这种打酱油的角色实在令人不解,古装的扮相也使其姿色大减,唐朝新农村妇女的形象不敢恭维;赵文瑄,沃尼玛,除了“杀了他”“喝下这碗仙汤”,敢不敢讲点有感的台词?
(也许他也是受害者,这里好像应该喷编剧);饥渴隽逸,变蜥蜴也许很适合你,可是眼神能不那么呆滞么,全篇满满的不如戏感;火元素石头人,这是魔界先锋还是来卖萌的?
唯一值得夸奖的”演员“是麒麟兽,可惜被魔界BOSS一个小招就秒了。
最后一句,求不出续集,避免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看预告片的时候,场面还算挺震撼,宣传方一直说特效有《霍比特人》特效制作团队参与,电影院看完后我的确信了,但东方神话故事,配合西方的特效,作为原创国产大片,依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预告渲染了人,到最后却还是沦为失望之物。
剧情如此苍白。
说到底,这不过是一部借着东方魔幻故事的西方魔幻片,片中出现的“魔王”形象,可不就是取材于《诸神之怒》或者《战神》的克罗洛斯(火焰泰坦)形象吗?
至少在我的审美观看来,是非常养眼的。
除了那些中远景镜头里的渣渣纸片魔怪一跳一跳的让人心里终归有些不踏实,但还是以为电影可能会是超越《画皮》的存在。
与《画皮》对比,《钟馗伏魔》同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再赋予核心情节以爱情,意图打造东方版魔幻爱情史诗。
可是烦闷的110多分钟看下来,除了“雪灵”李冰冰带来的透心凉苍白情绪,完全激不起心中任何热情。
曾在预告片里被较为宏伟的配乐吸引,但在正式观赏时,却发现中等配乐、二流画面完全拯救不了剧情。
虽然剧情上的编排依然是一波三折,并设置了阴谋论,当反派反转时,我却没有醍醐灌顶感,却是会心一笑。
张道仙这个形象,在第一次面对扈都百姓慷慨陈词表述大义时,其中的猫腻再鲜明不过。
就像《饥饿游戏3》,科恩总统引领十三区反抗国会区,却如此重视营销宣传,其心必然不正。
在一个手机游戏APP都能创造出繁复的剧情时,特效也不能支持,执意抒情一路到底,故事的核心已经不再。
因人物矛盾、故事情节冲突堆积不够,可以看出编剧刻意在其中加入的一些喜剧元素,譬如陈坤化魔对抗雪灵后,居然打了个喷嚏;还有张道仙原形毕露、与钟馗大肆吐槽心中邪恶时的矫揉作态,我与观众都笑了。
但实际上这些笑话非常冷,笑料转瞬即逝,没有真正融入的感觉。
就这种故事新编来说,目前唯有徐克能较好把握脉搏,同样从喜剧点设置来分析,以《神都龙王》为例,其中的喜剧元素不少,而几个缓解气氛的喜剧角色则塑造得更为巧妙,例如陈坤饰演的太医、和林更新饰演的沙陀,我至今难忘。
《钟馗》中,包贝尔诠释出了这类效果,可以看出,一个好的角色,无论是正反还是悲喜,都能传递出一种比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钟馗”这个形象的里外,都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从近年来流行的主角“负面心理“发掘现象看,故事想把钟馗塑造成一个类别于传统模式的反英雄,不是傻呼呼的心系苍生且充满先天正义,也并不会幡然悔悟为天下生灵献身。
其崛起起源于自我内心,火线爆发点则多半为情感(常见于爱情,本片里是钟馗与雪灵的三年人妖孽缘)。
跟神话里一样,钟馗上京赶考,取得第一却落榜(神话原因是面憎,本片则是奸权),从此与世道划分,变成除魔斩妖士。
神话是钟馗看破红尘,而这里是钟馗被张道仙所救所利用,以其愤世的执念,助己成就吞并三界大业。
因此从根本上说,钟馗是颗棋子,《钟馗伏魔》里亦的的确确没有太多关于他对待正邪矛盾的刻画,一直被推波助澜,一直被欺骗,到最后为自己战斗一次,也是因为那银幕上不朽的爱。
所以钟馗是自私的,因不得自意而自杀,因自我执念被利用,因自我之爱而反抗。
他只是一个凡人,在结局,他从未化身成神,也不知是否真的就此堕魔。
这样的设定是富有争议的。
如果驾驭得好,这片子就好了,可以成为同类佼佼者,但很可惜《钟馗伏魔》没有。
主角形象阐释不清,主题不鲜明,架构的爱也足够单一。
片子看下来乏味,宛若一块徒有其表的鸡肋。
而且最重要的是,“魔化钟馗”可是相当地丑呢。
大年初一同时上映的七部电影,除了那些综艺电影,这部《钟馗伏魔》,真的只是一部华而不实的平庸之作罢了。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5126075017/#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2vw43.html
本片做得比较突出的地方就是那非常震撼人心的特效了,把很多场面表现得非常壮观和宏伟,尤其是钟馗化身成魔王的那一段。
但在技术高超的特效之下,影片的剧情却是非常俗套,让人摸不着头脑,匪夷所思。
比如雪晴一路追逐着钟馗,之后突然就躺下冬眠了;还有钟馗解救出雪晴后,雪晴从冰封中出来突然就失去生命了。
很多地方都看得观众莫名其妙。
片中演员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主角们的演技都时刻在线,但还是抵挡不住尴尬的剧情。
重点讲爱情可能会比较好,但没评价的那么烂
比预期好点,场景特效不错但钟馗真是塑胶版钢铁人啊,脸没捏好feel😑 和elsa女王谈了一场虐恋…水上飞那段略出戏哈哈哈 不过真够不上大烂片级别,坤哥是迷上分饰两角了嘛
我在钟馗与雪妖海面追逐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唱起了Let it go……
剧情好瞎。。坤哥你两年没拍电影就接了个这样的?制作费全用在了后期给李冰冰磨皮上了吧。小伙伴说好多画面都让人想到画皮。
《钟馗伏魔》改编挺有想法,让这个古老传说有了现代启蒙意识。因为心中有爱,钟馗才能从谎言和迷信中觉醒,由降魔英雄变成众矢之的。如将故事与文革历史挂起钩来,这一隐喻性就不言而喻。但片子前半段铺垫太拖沓,到钟馗反叛老师张道仙后才开始渐入佳境。最大看点在陈坤的厂花升级版,颜值秒杀冰冰!
演张道仙的竟然是赵文瑄,完全没认出来,和年轻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型,连表演方法都变了。野路子出身的他,走的还挺远。
简直打怪游戏一枚
又特么人妖恋,又特么大反派就是大正派,加上无聊的CG,唉....浪费时间
虽说”撑人妖,反歧视“的主题很崇高,但是你这个特效……是喜羊羊给团队做的吗。
故事主题挺好,魔幻设计也挺好,挺西方,有时候还很逗。就是叙述不行,特别是后半部,演员也不行,李冰冰面瘫,陈坤长得有古风,建议他看看胡金铨的片子
虽然很努力往国际化做,但还是欠缺很多。
国产魔幻片。其实故事人物都挺好的。3d做的有点过了。。
disaster
没想到是个动画片
好像看了两个小时的游戏过场动画。以及长沙人民真奔放,字幕一出,就有姑娘站起来嚷嚷,我就说要看澳门风云,哪个说要看这个的!一点儿不像广州人民忍气吞声
一部像春晚的电影,想在视觉上极尽华丽,整体下来却毫无亮点。
我竟然还觉得没有太差 那特效真的做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之前看过啊?明明记得标过了,竟然没有?还是豆瓣又给我吞了?
现在看居然觉得还可以
虽然特效不咋地,但故事还是不错的,还有应该花了很多钱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