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金式森林

金式森林,Golden Forest

主演:郭晋安,罗子溢,陈晓华,龚慈恩,罗兰,何广沛,罗天宇,陈浚霆,何依婷,郭柏妍,江嘉敏,陈星妤,庄子璇,李成昌,徐荣,韩马利,炜烈,关伟伦,吴香伦,唐嘉麟,程可为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5

《金式森林》剧照

金式森林 剧照 NO.1金式森林 剧照 NO.2金式森林 剧照 NO.3金式森林 剧照 NO.4金式森林 剧照 NO.5金式森林 剧照 NO.6金式森林 剧照 NO.13金式森林 剧照 NO.14金式森林 剧照 NO.15金式森林 剧照 NO.16金式森林 剧照 NO.17金式森林 剧照 NO.18金式森林 剧照 NO.19金式森林 剧照 NO.20

《金式森林》剧情介绍

金式森林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方仰天(郭晉安 飾)領導著百億方氏商業帝國,三個兒子父慈子孝,是外界眼中的積善之家。某天仰天遇上車禍,康復之後竟牽著一個叫林澄(陳曉華 飾)的女人回來,並宣布三件大事:1. 要迎娶這個比自己少三十歲的嫩妻2.為家族資產成立信託,自己名下遺產歸零 3. 負責管理信託的是一家聯合家族辦公室,執行人為高深(羅子溢 飾),是方家的對頭人…事件令方家大變天,仰天三名兒子慫恿祖母入稟法庭推翻信託;將家族榮耀看得比自己命根子還重要的仰天,寧願跟母親打官司、跟兒子翻臉也不肯就範,並誓要找出潛藏方家的車禍幕後黑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姐姐的妄想日记诡媚海妖第二季某一天丧尸围城:瞭望塔香港有个荷里活再生号比言语更响家中杀手鱼心河忍浪漫暴力不劳动者们建筑学概论格林伯格的地下室侠盗石川布里奇顿第二季法医秦明2清道夫撕漫男女喜马拉雅霹雳舞数字追凶第三季奋力求生危机解密即时引爆地狱:亡灵栖所十月节风云第二季回路人生继承之战第三季迫近玄璃美人煞

《金式森林》长篇影评

 1 ) 流转的时光总算剩下那么一段温润

嵯峨浩和溥杰,两个在大时代动荡中走走停停的人,在电视剧的开始,在广州站见面,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平静的生活,这是真实的童话结局,可是开始的开始,一桩政治的联姻,将与世无争的华族小姐与火中取栗的满清皇弟连成一线,从此涌入充斥着阴谋、猜忌、离合动荡的时代激流。

然而导演始终试图讲述的却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从相亲时溥杰一派温润如玉的皇家气质,与身边行为暴戾的军阀相映成趣。

加上嵯峨浩初见溥杰的悸动与温存,因而放弃了不婚主义,圆满的开始把政治联姻的阴冷冲淡太多。

此后的无数情节,无数生死离别考验,都在诉说着两人至死不渝的真正感情。

嵯峨浩重来就不是一个傲慢的日本人,从相亲时就表现出对侍者的尊重,让看在眼里的溥杰记在心里。

从这个铺垫开始,嵯峨浩尽管充满各种纠结,仍一直试图理解中国人的感情,他们的苦难,也包括他们的仇恨,以至于伸出援手。

导演也无数次透过嵯峨浩的眼睛,去表现日本军部的暴虐,所制造的种种灾难,还有对溥仪这一傀儡的各种胁迫。

这也是这部戏的真诚之处,他并没有掩饰本民族的丑恶,当然更不会掩饰老毛子那个所谓解放者的丑恶。

影片中说道溥杰与浩有着美好的愿望,愿意做两国和平的桥梁,希望两国人民停止仇恨,日本军人的横暴掠夺却将仇恨步步加剧,美好的初衷在残酷的现实中如此脆弱,在那场中国人的反日暴动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夫妻俩被冲散,身边尽是杀戮、侮辱,无助的神情、哭泣的声音,各自在人群中奋力的寻找对方,溥杰此刻只是一个普通的丈夫,也只能是,所能做的就是从人群中将妻子救出。

美好什么的,在两个民族之间终究是幻想,虽然皇弟与王妃在自己身上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反町隆史饰演的樱井中佐,当初看这部戏就是冲着他去的,还是麻辣教师里的没有正型。

导演通过这个虚构角色诉说了一段美好的友谊,然后又让这个美好而温暖的人,在残酷的战争中死去。

溥仪兄弟俩妄图通过日本人复辟清室,终究是一场迷梦,这部戏将这种想望表现的如此强烈,以至遮住了理智、道德、民族的大义,乃至人性,汉奸的形象却也不那么脸谱化了。

一段情节中,日本军人问川岛芳子溥仪兄弟俩在密谋些什么,川岛只是敷衍的说在聊无聊的八卦,军官叹了口气,“终究还是中国人啊。

”当民国已多年,皇国的迷梦却如此阴魂不散,直到大清的祖宗牌位在火焰中化作灰烬。

最狗血的,还是日本演员的中文,小白龙字正腔圆的中文于是变得实在突兀,但是看着竹野内丰、常盘贵子等人令人敬佩的认真劲,尤其是常盘贵子一袭旗袍的惊艳,对于如此的诚意,表示理解万岁吧。

最后的最后,戏里用真实的照片表现溥杰和浩最后的岁月,没有了演员的华丽,也没有了当年贵族的华服,两个人看起更像是北京街头普通的老头老太,终于在当初约定的北京,相伴到最后。

到此刻,你才长吁一口气,轻叹一声时光的流转,纷乱中却见丝丝温润。

 2 ) 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中日交流,自古就有,但侵华战争后,中日恢复交流直至邦交正常化经历了很多曲折。

这种曲折和不易,可以从一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中得以反映和浓缩。

那就是溥杰和妻子嵯峨浩的爱情故事和人生。

我也是从一部日剧《流转的王妃 最后的皇弟》开始了解这段历史。

这部日剧是日本朝日电视台为了纪念建台45周年拍摄的,根据溥杰的自传改编而来。

溥杰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仪因没有子嗣,日本军国主义想安排一个日本贵族女子嫁给溥杰,使他们的子女能够继承皇位,成为傀儡政权的代言人,成为“日满亲善”的象征。

整部电视剧讲述了两人如何在这个阴谋下,相知、相恋,经历战乱、分别、再相聚,为中日建交牵线搭桥的人生故事。

一个日本关东军的阴谋、一场被刻意安排的政治联姻,却阴差阳错地使两个异国青年一见钟情,他们用真心、真诚在乱世中坚守着他们的爱情和信仰。

从伪满洲国到新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到中日建交,他们坚持作中日友好的桥梁,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他们不仅圆满地在中国携手走完了人生,更为中日外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5年中日正式建交,伟大领袖毛主席智慧地用“要区别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人民”的指导思想破解了中日建交的重重顾虑和困难。

前人的努力不容轻易破坏,所以今天无论中日关系遇到多大困难和阻力,我们都应正视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大力推进中日友好交流、增进互信。

 3 ) 相对符合史实的影片

开始准备看这个剧的时候是冲着竹野内丰和常盘贵子两位去的,因为很喜欢这两位的CP感. 然后就发现这个剧真的不一般呀! 首先演员们都很努力的说中文就已经很厉害了! 看过不少日剧里面有中文的场景, 日本演员说普通话敷衍的时候是根本听不懂说啥的. 虽然现在去日本旅行,商店里不少店员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 但片子出品的时候,普通话还没有在日本太过普遍的前提下,各位演员的台词虽然腔调不太完美,但起码是不看字幕大概能听懂的节奏, 真的诚意满满! 第二呢就是比较尊重事实. 其实历史真相是怎么样,很多时候后人只能从记载里找到, 然而根据记载人的立场,很多时候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会有所偏颇. 这个片子里,看出来做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和整理. 有某些台词,说真的, 一个中国人说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当日本演员说出来就有点--真的吗?这是真能说出来的吗? --的感觉. 当然啦, 这片子里还有不少稍微偏日向的角度, 不过相对于太多于倾斜的状况就没有---这真的已经很好了!整体来说,很喜欢这部戏, 有悲有喜,还有更多的被历史潮流推着走的无奈. 溥傑和浩之间的感情真的很像中日间的桥梁. 而导演叙事能力还是不错的! 这片子很推荐!

 4 ) 如何才能看清楚这个世界——非典型影评

终于看完了这部很早就想看的片子。

我对外国人拍的中国题材的电影很感兴趣,《末代皇帝》翻来覆去看了好多次,《蝴蝶梦》《龙种》还有一部极其cult的《解放军在巴黎》都是特别有意思的剧。

即使抛开剧情不谈,无论是华人还是外国人演的中国人,都非常值得玩味。

有的时候你从演员的表演上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地探寻、演绎着中国人的民族性。

之前对溥杰的了解仅仅是在《末代皇帝》里,溥杰像一个沉默的仆人,默默地陪伴在溥仪身边,大厦倾頽飞鸟各投林的时候,能接纳溥仪的也是溥杰。

竹野内丰的溥杰跟我心中的溥杰很像——敏感而又隐忍,坚强而又纤弱。

骁勇善战的后金人占领了中原之后,好吃好喝了几百年,原来游牧民族的血性退化殆尽,最后竟为了自保成了倭人傀儡,在历史的夹缝里无奈匍匐,真有一丝悲凉的意味。

电影弱化了政治背景,二人的感情线索被演绎的非常细腻,整个片子也因此笼罩着一层小清新的色彩。

当男女主相亲时女主一家开心地交谈时,如果不是旁边还坐着一个关东军军官,我会以为这只是普通家庭的日常。

当女主在海边遇到正在骂着工厂老板的女工时,当女主的妹妹和妈妈对即将去新京(长春)的女主说“加油”时,整个场景都是如此触之可及,似乎就是邻居发生的事情一样。

正是因为这种近距离的观感,使得剧情不再仅仅是一段历史大人物的命运,更是历史大人物在在时代的洪流中迫不得已的挣扎,所谓“流转的王妃”正是如此——就像每个人一样,总有挣扎,总有失落,虽然不位高权重,虽然不担负那么多历史使命,虽然没有像嵯峨浩那么颠沛流离。

无数的心灵鸡汤告诉我们要学会掌控命运掌控生活。

道理我都懂,可是怎么做?

心灵鸡汤让我们gap year、旅旅游,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然而旅游的时候真的挺开心,重返生活后麻烦事还是麻烦事。

女主角结婚后以为自己受到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的祝福,没想到丈夫的朋友吃着她做的饭,大声地控诉着日本人都是狡猾又奸诈。

她很受伤,吃着我做的饭,你是怎么好意思骂我的?

于是像大多数人一样,跑到海边静静。

之后心情暂时平复了,事实上实质问题并没有被解决。

吹吹海风并不能让我们看清生活。

心灵鸡汤让我们坚持,坚持,所谓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女主和男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达成所谓“日满亲善”。

这种想法,无论从现在看还是在当时看,都是非常simple和naive的。

一到长春就听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叔子怎么都看不顺眼自己,好友在抗日战争中被八路军击毙……女主的理想在电影中渐渐被现实撕裂,都是因为女主太naive。

坚持naive的初心,一定会很受伤的。

如果女主是因为太单纯,那溥杰就纯粹是统治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我的皇帝哥哥由我来守护”,这种非常日本特色的表达方式,似乎带了点中二气质,这又何尝不是保皇党的固执。

20世纪30年代,早就不是君主的时代了,爱新觉罗家族还躲在关外靠着关东军做着复国的春秋大梦,如同你一定要去丝芙兰买大宝买不到大宝就不走了,结果是必败无疑的。

谁让他们身为皇族,因为怕失去,所以被束缚住了脚步。

所以,到底怎么看清楚呢?

年轻的润之同志应该是看清了那时的世界的。

他看的很清楚,因为他不仅仅是站在富农儿子这个地位上去思考问题。

所以他的初心是对的,他也成功了,他的星星之火燎了好大一片原;他不怕失去,所以他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

宇智波鼬应该是看清了忍者世界的。

他脸上早早地长了泪沟,大概是长期思虑的结果。

他可以站在比自己族群更高的高度上去高瞻远瞩,所以他敢大义灭亲,所以他惊世骇俗,所以他无所畏惧,一生只为所爱之人而流泪。

这两位都是在天堂和地狱间徘徊的人、有人对其顶礼膜拜,也有人恨不得食肉寝皮。

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是伟大的,并且给多数人带来了福祉。

正是因为这种福祉,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人,不用看清世界,只需要看清自己,让自己的决策过程能直达目标,就可以实现个人价值了。

在看清自己的过程中,少一点过分量化、过分功利的心,多一点长远视角和不怕失去的勇气,这应该就够了,所谓“谁穿越了物形障碍,谁就能到达彼岸”,就是这样吧。

 5 ) 不为人知的忠诚皇弟

小时候在姥爷的老房子里第一次看到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之后对这个满清最后一个皇帝非常有兴趣。

除此之外,让我至今难忘的还有陈道明饰演的《末代皇帝》也让人记忆深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天是我的,地是我的,连奴才们也是我的。

溥仪从小树立起来的人生观,让身为皇弟和臣子的溥杰吃了不少苦头。

对溥杰,溥仪在回忆录提及的部分非常少。

这部台庆大戏,让人认识了溥杰和浩,也让日本年轻一代对历史有了一了解。

溥杰和浩的在满清走过的这段历程,给我太多的震撼,无关两国的战争。

记得我姐回国探亲那次,她说她BF邀请她去日本一起玩,BF是台湾和日本混血儿,但是我姐对日本还是有仇恨的心理,因为那段历史当今的日本右翼还是不承认。

我觉得对待历史问题要客观来看,不能因为以前的历史,而对所有的人报以批判的态度,历史是历史,现代的日本还是有很多人承认事实且对中国友好。

这部大戏我觉得拍的很客官公正

 6 ) 还不错

看了几集之后,跟老爹说日本人也还有明白事理的人嘛。

呵呵不过玩笑归玩笑,难得看见日本人用这么一种算是比较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当年的历史,而且又几乎都是一线的演员来出演,大概人性还是共通的吧。

听一帮日本演员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念台词还真是一种折磨,伊東美咲饰演的他他拉贵妃在灯下念一段似是而非的诗词的时候,居然没有字幕,听了n遍也没听懂念的是啥,幸亏两人还都是一脸陶醉幸福的表情。

不知道该说日本演员敬业还是什么,宁愿自己讲含混不清的中文也不要配音。

 7 ) 独特的灵魂

无意中发现这部剧,感觉真是宝藏啊!

年轻时的竹野内丰和常盘贵子灵气十足,虽然竹野内丰的角色看起来很压抑,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热情。

常盘贵子有一双小鹿般的眼睛,悲悯的气质,让她总是能够理解别人。

竹野内丰身上的气质很多变,出道时天真懵懂;接近三十岁的时候,气质多了一些冷峻不羁,也会想着探寻爱与本能的区别;到四五十岁的时候,他的气质多了一些被生活重担所困的无力感。

他一直在感受不同层面的生活,既可以在云端做梦,也可以在泥沼挣扎,他始终是他。

唯一不变的时候,爱这个主题一直贯穿他的生命。

这部剧探索的一个主题是真爱,当遇到真爱的时候,是可以拒绝所有的诱惑,在毫无联系的情况下默默等待一个人十几年的吗?

这是需要内心多么坚定才能做到的呢!

我没有试过这种感觉,但也会对这种感情有所期待。

 8 ) 王妃是这个世界上最苦逼的职业,之一

最近看的两部日剧都很让人失望,发誓不再上日本人的当,所以看到是日本拍的直接就略过了。

关标签之前突然瞟到“溥杰”俩字,仔细一看还不是戏说。

好吧,日本人拍历史片的功力还是很强的,那么看吧。

下载的时候翻了翻影评,大家都说溥杰夫妇是真爱blablabla,又有点小后悔,觉得这片儿可能还是不值得看。

如果说王室还缺什么的话,爱情绝对和亲情友情并列第一。

就像某研究古代文学的哥们曾经鄙夷《长恨歌》:“李隆基爱杨玉环?

那杨死的时候他干嘛不去殉情啊?

”是啊,我无比相信溥杰和浩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人,他们有时候不得不在一起,有时候又不得不不在一起,不关爱情半毛钱的事,别附会了。

和亲这事是有传统的。

当初我们天朝上国偶尔找个宗室女封个公主再嘴上占占便宜说让其“下嫁”到某某蛮荒之地,而且婚车走到半路说不定连结婚的对象都变成“下嫁”那位的兄弟、儿子或其他了。

有一次我坐在日月山中的某座的半山腰上,和一位喜欢历史的老者聊天,我俩一致认为和亲公主是这个世界上最苦逼的职业,没有之一。

现在想来,我俩都错了,王妃(如果她不恰好还兼和亲公主一职的话)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苦逼的职业。

某某小姐变成某某夫人最多只是承担了一份家庭责任,而如果某某小姐变成某某王妃——天哪,王妃啊!

姐,跟您结婚的不是王子,是符号啊!

浩似乎也被和亲了,虽然和得有点现代化,和之前双方还能见个面聊一聊,个人意见能在非常非常非常……小的范围内被尊重一下,不过这大体还算是和亲嘛。

既然是和亲,那么一定是悲剧了。

至于是不是爱情,好像,听说,还真的是噢……应该是教影视艺术语言的老师曾经举过以民国为背景的片子常用的一个桥段。

他说这种片子常常演舞会,并且其中的一场舞会会特别得长,长得不像在交代某些人搞了一场舞会,也不像在交代某些人在舞会上干了些什么,就只是持续演一群人跳舞,或者稍微反打个吊灯啊饮料啊乐队啊之类的,无比平和无比美好又无中心无主题。

这群人跳到观众已经烦透了的时候——就像我故意把前几句话写得无比罗嗦,到了这里都还要罗嗦一下,让各位烦透了——镜头一转,一颗炸弹爆炸了,抗日战争爆发了。

这片子也做了类似的美好铺垫。

就算溥杰是最后的皇弟,而且他的皇帝哥哥还无比窝囊到哪都不是人,不过好歹也算皇弟,当当傀儡或者寄生虫也算一种生活;就算浩原本想当画家,结果不小心被和亲,而且和亲对象还是最后的皇弟,不过好歹也算王妃,受受气混混日子也算一种生活。

何况皇弟的生活比皇帝好多了,何况他们还有孩子有家庭有梦想,可是镜头还是要一转——还是有人要死,还是有人要生不如死。

可能是他们的身份太尴尬,一场二战下来,中日不管谁赢都不会有溥仪及其近亲的好日子过,甚至哪怕溥仪一家子运气好翻了,清朝的国祚拿给他们接上了,皇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可能是那个时代太尴尬,从皇帝到路边摊贩都过着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还算可接受地活下去的日子。

溥杰夫妇的悲剧基本上可以完全划归人祸范畴,可还是让人忍不住叹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我看完第一部分之后还得缓一缓有个心理准备才敢看第二部分。

他俩是好人,真的,我们大可滔滔不绝对他俩指手画脚,可若换成我们中的任何人回到那个时代那个位置,未必能比他俩做得更“好”。

我们当然可以义正词严地指责溥仪一家子开历史倒车什么的,可他家家业被人给端了啊,而且小孩大人放眼望去隔壁家天皇还是神一样的存在,地球那边还在君主立宪,凭啥自己就得变公民啊?

有的人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负担某些罪孽,就像之前看BBC的《卢浮宫》里所说,路易十六是个好人,玛丽王后也不见得有多“坏”,可恰恰是他俩上了断头台。

二战结束,关东军走了,爱新觉罗的家臣也走了,走前还顺便给溥仪科普:你不是皇帝,别烦我们。

溥杰没走。

因为溥杰没走,浩也没走。

家人还在。

只是在监狱里,溥仪仍然以为自己是皇帝,身边的人是臣子,不是弟弟;在监狱里,浩记得婉容不仅仅是妯娌,还是皇后。

再之后,女儿死了,皇兄也变成了哥哥,不伦不类的哥哥。

其实溥杰这辈子如果还有什么可以称作“幸事”的事情发生的话,那么应该就是遇上浩了。

从第一次见到浩起,他突然发现那个叫做“家庭”的地方,原来父母和女儿、姐姐和妹妹、主人和倒水的仆人之间应该是这样相处的。

他和浩之间不是和亲,是夫妻。

这是一份溥仪终其一生也没有遇到的幸运,他莫名其妙地当了皇帝,周围的人莫名其妙成了他的臣子,于是父母没有了、兄弟没有了、妻子没有了。

溥仪甚至一直就没有搞清楚状况,以为即使自己不是皇帝了,“兄友弟恭”的局面应该还在,甚至他们兄弟俩作为符号的意义还在:弟弟,要不然你娶个中国人吧?

溥杰和浩终于再度相会。

那时他已脱下朝服脱下军装,那时她还穿着旗袍还是中国满人的妻子,那时他们走在早已不属于他们家族的紫禁城,让人觉得仿佛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不算最悲惨的童话——他们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童话,他们的人生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但也许幸福过吧,据说,据他们说。

颠沛流离结束了,溥杰和浩的苦难还没有结束,他们在北京过的生活也并不完全平静。

朝日还是很给我们面子的,溥杰和浩火车站一聚、故宫一游,就开始交代结局了——我也真不知道,这一聚一游和结局之间的动荡要怎么拍啊。

一些有意思的东西:1、小白龙版的溥仪很霸气啊!

只是在一堆日本人稀奇古怪的中文的映衬下,小白龙同学每说一句话我都觉得怎么味儿不对呢……2、剧中部分中文台词和清朝礼仪有些小错误,不过从整体来看,不管是大场面还是小细节,把握得还是非常好的;3、据wikipedia说,他他拉念的那段是中国人都听不懂的话是这个: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白居易《池上闲吟二首》之一,未念完);4、也是wikipedia说,溥杰的第一任夫人很奇葩:溥杰的第一任妻子唐怡莹(唐石霞,1904年-),姓他他拉氏,字怡莹,系珍妃和瑾妃的兄弟志锜之女。

溥杰17岁时与唐怡莹结婚,婚后夫妇关系不睦。

1926年唐怡莹成为张学良的情妇,并曾推动溥杰前往奉天入讲武堂求学,此后与溥杰家人的关系破裂。

溥杰在日本读书期间,唐怡莹又成为卢永祥之子卢筱嘉的情妇,并将北平醇亲王府的大批财物盗走。

随后两人分居,陷入长期离婚争议中。

离婚后成为画家。

1949年迁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东方语言学校;5、继续引用wikipedia:“早先有个传言,说是醇亲王府出生的大格格都会早死,而溥杰的大妹也早死,因此嵯峨浩在慧生年幼时也很担心这个传言,而慧生果然还不满二十岁就死去。

”王室最不缺的东西之一就是莫名其妙的传说啊~

 9 ) 爱,超越了种族和政治——记《流转的皇妃,最后的皇弟》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他,爱新觉罗•溥杰,是中国封建末世风骨独具的王子,千难万险只为保家护国,他的理想是捍卫皇兄的政权,借以恢复家族昔日的权利与荣耀。

     她,嵯峨浩,是日本天皇的近亲,公卿华族的公主,原本期待无忧无虑即便泯然众人,她的理想是呵护脂翠嫣红的画卷。

然而,时空跨越了阶级、种族和政治,让他们在浩淼无垠的星空之下相遇了,当中国军官厉声斥责日本人狡猾猖狂时,浩妃的眼窝里浸润着泪水,心里泛起一阵阵酸痛扭曲的涟漪。

无法做到在中国的舞台上献媚邀宠,灵魂的一隅被高贵的生命尊严所打湿,然而对于末代皇帝,她也是恪尽恭谦,敏瑞端仪,以灵巧的厨艺、不凡的谈吐似软化针般矫正着溥仪顾虑颤抖的心。

“没关系,我们的国家就要开始,桥梁就在这里,在我们四人的心里。

”面对倾轧和猜忌溥杰如是言语。

妻子虽然是日本人,但她有一颗玉壶般懂得的心,激励他时刻捍卫卫国者的责任,绝不放弃正确的想法和人心。

然而政治的浮躁带着乌合之众的迷狂,残忍的日本兵在疆场上杀伐决断,硬把罪名冠在无罪者身上,肆虐着掠夺中国店铺的食物,历史的骚动与喧哗演绎成一段宣泄的冲动,将领失责而将无明业火倾泻在无辜的浩妃身上。

人的愚蠢与无知,随着怨恨和火焰一同升起,随之扩散。

“这个人不是抗日份子,他只是个平凡的老百姓,是我的朋友。

”溥杰铿锵有力的说辞伴随着希冀和平、审查内心的宏愿。

因为他明白,仇恨只会让仇恨更深。

在那些日本军官以及将士平和冲淡的政治外表下是惊悚疑惧的僵尸般的灵魂。

历史的澜言不是为侵略者肆意张狂的自我放纵所书写,而是为了亲民而与世间的飘摇孤苦的灵魂一并沉浮。

生死场来来回回趟着浑水生存,他们倦怠了但从未放弃自身的呵护和守望,十六年的牢狱之苦,生死劫难虽然曾让他沉沦和万劫不复,但仍旧抱有和融迟暮颜卿偎的幻想和祈愿,试着想起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梳头人对浩妃的忠告,世间之事唯有隐忍方能克服困难再创一片清平祥和的景象。

于是大女儿慧生殉情自杀之后,这个排斥了多疑和脆弱的女人再度强大起来,任由寂寞和苦楚将自身包裹,并以极大的毅力和忍耐等待着心心念念丈夫的归来。

攀不过的紫禁牢笼,他们共同携手,再度沐浴在紫禁城夕阳的斜晖之中,洒脱而浩淼的身影记忆了一个血气斑斓、骨骼清奇的时代。

 10 ) 流转的皇妃 最后的皇弟

还没有下完就看的片子,晕乎中只看了其中的三集,而且也是看得颠三倒四,前后乱七八糟地顺序。

呵呵,还好剧情很明晰,很容易就看出了情节性。

这片子日本拍得还多少有点符合历史,真正的难得看着他们的爱情故事,还多少有那么点感动。

在那样的时代,有那么的什么什么精神,还真是不错。

为了在一起,他们还真是牺牲了很多东西但还好结果是幸福的。

生活也许是公平的?

平凡中的伟大PS:有点晕,反町隆史在里面演一个很像鬼子的家伙,虽然后面还是煽情的成分在里面,也是个悲剧人物,但是还是受不了他那嘴脸,当时还真是想打他一顿。

《金式森林》短评

啥都想拍但杂糅在一起莫名其妙。最后把手链圆上了是我觉得唯一亮点,监狱打架我真的笑出声(

7分钟前
  • Aliiice
  • 较差

开头的Teaser蛮好的,女儿被绑段落之后越来越困惑,已经不是老套的问题了,是感觉整个故事被剪辑地支离破碎…以及我真的没法不在大嘴出场的时候出戏…*就当是一会儿见郑中基的学费了update:参加完主创分享会了,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院线版本为了过审重剪了很多次,所以上映版本都不是主创们满意的版本。(他们更满意的是上一个观众看不见的版本)以及得知了另一位导演原来是捞女游戏+3d肉蒲团的导演,所以把女性拍+写成这样也不奇怪,只能说尽显本色了…(对于女性五花八门的劫非常缺乏想象力,男性写的相对好,父女情还是能从本能层面打动我)当然我的扣分主要原因还是,这是我今年第二部在影院越看越困惑的电影…(另一部是戏台,虽然戏台观感更灾难,这部质感更灾难吧)主要是成品质量甚至不如导演班尖子同学的学生作业…

12分钟前
  • KC Flava
  • 较差

什么玩意

16分钟前
  • 豆友ZrNXZwl1So
  • 很差

男女主演出不錯

18分钟前
  • ivan
  • 推荐

青衣城影艺戏院看的,郑中基多管闲事导致女儿被人贩子抓走,女儿被害郑中基到监狱、医院复仇的故事,最后周秀娜已怀上他的孩子

23分钟前
  • 因扎吉在看片
  • 推荐

9/9/2025 @ Cineart JP。2.5 // 以一套擺左咁多年雪櫃等拎龍標既都市傳說黎講,我個人就好低要求,見到而家最後見街ver成個故事可以剪得埋就已經收貨有突了,只不過明明應該係復仇故事但最後變左感情戲佔三分二… // 果場最大賣點既一鏡直落打鬥戲,理應是拍出拳拳到肉既痛感,但最後出黎效果只係得鏡頭有力 // ronald做瘦版阿龍時d激動戲實在太過龍威啦😅 // 黑仔一把年紀重要扮化骨龍….

27分钟前
  • KLY
  • 还行

2025.09.20香港大围围方英皇戏院谢票场。戏里戏外都是郑中基自己作出来的,本片的终极形态就是《杀破狼•贪狼》,非得拍一个全是毒点的无特色纯文戏版本。2017年就拿到龙标,莫名其妙拖到两地电影市场都相当糟糕的2025年,你不亏谁亏?

32分钟前
  • AD ASTRA
  • 较差

踩点进影院,没有预期情况下看的这部电影。大马基本和香港同期上映,故事框架很简单(父亲为女儿复仇),故事地被放置在泰国(可能是考虑当地拍摄返税补的缘故),但以泰国为环境的同类型华语电影已经相当多,这部“阿龙”没太多亮眼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了,有一定泪点,叶子和手链等符号的运用还是比较巧妙的。

36分钟前
  • 大南茶室
  • 还行

还行

39分钟前
  • 对月倾诉
  • 还行

阿龙,挺老套的故事,看了太多类似人贩子绑架孩子然后父亲搭救的故事,已经过于疲劳了,同时影片将阿兰与阿龙的爱情线描写的实在过多,让我一直跳戏不停,还有影片过于闪回记忆,片段不停穿插,一直回忆阿龙与女儿的故事,如何被绑架,之后找到幕后主使等等,好普通的一部电影,但好在有好笑的姜皓文与郑中基的演绎,其实不算太差,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打斗戏份我觉得还是蛮不错的,但是剧情还是略显差一些,只能说及格,综上给电影6分

41分钟前
  • liulexuan123
  • 还行

首先郑中基导这类戏本身就不行,加上他也没把阿龙的角色演到位,那股子劲怎么都差了那么一点,然后叙事方面也是很大的bug,给个很好的开端,然后马上就走下坡了,包括大嘴出现之后,味道和路子更跑偏了

42分钟前
  • 逆来
  • 较差

得知經歷多次審查刪減後對故事整體的風格跳躍可以理解,及格的類型片娜姐近幾部片子表現可圈可點,美麗依然有一場動作戲滿滿當年《龍咁威》feel,想念那個每週有港產片上的日子

47分钟前
  • Yman

意料之外地比想象中好,虽然剧情比较老套,看得出来是7年前甚至再久一点的故事,但剧情目前看来还是比较紧凑,最后还有煽情位置让郑中基发挥,周秀娜也不是想象中的花瓶角色,就是里面女儿的造型有点奇怪,刻意找一个且打扮得比较像郑中基吗?

48分钟前
  • kinder23
  • 还行

开局给我尬住了

51分钟前
  • 惯性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