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罗伯托·米勒维尼
主演:Jeremiah Knupp,René W. Solomon,Noah Carlson,Cuyler Ballenger,克里斯·霍弗特,Timothy Carlson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4
简介: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向西部地区派遣了一支志愿兵连队。随着任务方向的逐步改变,他们参与行动的初衷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影片获2024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奖。详细 >
2024.5.17Cineum iMax
5.5。米勒维尼的電影都是單一場景的同義反復。
我始终觉得这类影片是自我矛盾的最好诠释:一方面不去拍摄那些我们心目中认为的大场面战争戏,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战争中人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从而传递出一种人与战争的互文性。而要做到这点,毫无疑问是对导演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最终从效果来看这点的确是能够被捕捉到,给出最佳导演的结果让人觉得是合理甚至于必要的;但是另一方面又会让人觉得导演根本没有“以人为本”,所有那些充满哲学性的与大道理的话语笨拙而机械地从角色的嘴里毫无感情地说出,完全成为了环境的工具而已,而并非是那种自然而然从故事中慢慢拧出的真切动人的内容,显出一股欧洲文艺片式的绝对功利与讨好性,而将其安放在美国南北战争的语境下无疑生出了一种诡异的滑稽感,充满了令人捧腹的不和谐。
#PYIFF2024# 第五场 虽然向我展现了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生活形态,但还是觉得有点空洞,散文也是要有内容的。“成为英雄”到“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这里”金发小男孩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0星给剧情 2星给对白 强忍着睡意!没睡着!
看完感觉被诅咒了
#Anteo 导演映后【B】在每个场景中,米勒维尼的镜头永远只会聚焦其中一个人的脸,甚至不会因说话主体的转移而转移。但这一份“清晰”均匀地分摊在不同的人物面庞,如同正在共同面对的随时到来的残酷。而观众共同观看清晰之外的“模糊”,闪烁的火光,恐惧的身躯,悲伤的哭号,未知的茫然,以及漫长的停滞中所带来的一点平静。
去人物画的白描真的很特别
舒缓的剧情,一步一步的推进,像是远离战争状态,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让南方军措手不及,影片叙事略显单薄,只在记录南北战争一个普通片段!
仗打不赢,只会反思
额风景挺美但是真的很好睡,大量背景虚焦加上几乎没有的剧情,更催眠了。后面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部分有点意思。2024.9.29,8th PYIFF第9场,小城之春厅。
it’s quiet.太困了。感觉到导演的表达,但是真的好散啊,好难抓住。但战争永远让人颤栗,个体为什么要被无端卷入这些纷争?
2024.09.29,第八届平遥电影展导演并不知道电影还可以讲故事吧,观众们也睡得太香了吧。
这场战争是有理由的,上帝给我们的死亡都定好了时间,还有死后的归宿。但我不相信上帝,只相信对错,我相信用锁链锁着人就是错的。上帝的戒令只有一个是不可杀人,却不知道上帝是什么定位,在这场战争中是什么立场。执剑者必将死于剑下,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儿,胡子还没长,不知道怎么才能算一个男人。
别被诅咒了,是诅咒电影吧?看啥不行,看了个这?就这?
南方军末路日记,又是意大利人拍的西部片,整个电影用大光圈展现出一种前途渺茫感。战争中往往充满着无奈,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小男孩说自己年纪太小而不能理解成为男人的意义,这是多少牺牲在战争中的少年都没来得及感受的人生
看的想玩大表哥了
真的。睡着了
3.5
隐约感觉到他想拍什么,《自己去看》式迫近至残忍的真实?或是莱卡特式的反英雄新西部片?但观感实在沉闷,台词对我是无效的呓语,是否是语境相差太远,这样的批评未免显得不太公平。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2024.5.17Cineum iMax
5.5。米勒维尼的電影都是單一場景的同義反復。
我始终觉得这类影片是自我矛盾的最好诠释:一方面不去拍摄那些我们心目中认为的大场面战争戏,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战争中人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从而传递出一种人与战争的互文性。而要做到这点,毫无疑问是对导演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最终从效果来看这点的确是能够被捕捉到,给出最佳导演的结果让人觉得是合理甚至于必要的;但是另一方面又会让人觉得导演根本没有“以人为本”,所有那些充满哲学性的与大道理的话语笨拙而机械地从角色的嘴里毫无感情地说出,完全成为了环境的工具而已,而并非是那种自然而然从故事中慢慢拧出的真切动人的内容,显出一股欧洲文艺片式的绝对功利与讨好性,而将其安放在美国南北战争的语境下无疑生出了一种诡异的滑稽感,充满了令人捧腹的不和谐。
#PYIFF2024# 第五场 虽然向我展现了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生活形态,但还是觉得有点空洞,散文也是要有内容的。“成为英雄”到“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这里”金发小男孩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0星给剧情 2星给对白 强忍着睡意!没睡着!
看完感觉被诅咒了
#Anteo 导演映后【B】在每个场景中,米勒维尼的镜头永远只会聚焦其中一个人的脸,甚至不会因说话主体的转移而转移。但这一份“清晰”均匀地分摊在不同的人物面庞,如同正在共同面对的随时到来的残酷。而观众共同观看清晰之外的“模糊”,闪烁的火光,恐惧的身躯,悲伤的哭号,未知的茫然,以及漫长的停滞中所带来的一点平静。
去人物画的白描真的很特别
舒缓的剧情,一步一步的推进,像是远离战争状态,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让南方军措手不及,影片叙事略显单薄,只在记录南北战争一个普通片段!
仗打不赢,只会反思
额风景挺美但是真的很好睡,大量背景虚焦加上几乎没有的剧情,更催眠了。后面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部分有点意思。2024.9.29,8th PYIFF第9场,小城之春厅。
it’s quiet.太困了。感觉到导演的表达,但是真的好散啊,好难抓住。但战争永远让人颤栗,个体为什么要被无端卷入这些纷争?
2024.09.29,第八届平遥电影展导演并不知道电影还可以讲故事吧,观众们也睡得太香了吧。
这场战争是有理由的,上帝给我们的死亡都定好了时间,还有死后的归宿。但我不相信上帝,只相信对错,我相信用锁链锁着人就是错的。上帝的戒令只有一个是不可杀人,却不知道上帝是什么定位,在这场战争中是什么立场。执剑者必将死于剑下,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儿,胡子还没长,不知道怎么才能算一个男人。
别被诅咒了,是诅咒电影吧?看啥不行,看了个这?就这?
南方军末路日记,又是意大利人拍的西部片,整个电影用大光圈展现出一种前途渺茫感。战争中往往充满着无奈,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小男孩说自己年纪太小而不能理解成为男人的意义,这是多少牺牲在战争中的少年都没来得及感受的人生
看的想玩大表哥了
真的。睡着了
3.5
隐约感觉到他想拍什么,《自己去看》式迫近至残忍的真实?或是莱卡特式的反英雄新西部片?但观感实在沉闷,台词对我是无效的呓语,是否是语境相差太远,这样的批评未免显得不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