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危途

The Road,末路浩劫(台),路

主演:维果·莫腾森,柯蒂·斯密特-麦菲,罗伯特·杜瓦尔,查理兹·塞隆,盖·皮尔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末日危途》剧照

末日危途 剧照 NO.1末日危途 剧照 NO.2末日危途 剧照 NO.3末日危途 剧照 NO.4末日危途 剧照 NO.5末日危途 剧照 NO.6末日危途 剧照 NO.13末日危途 剧照 NO.14末日危途 剧照 NO.15末日危途 剧照 NO.16末日危途 剧照 NO.17末日危途 剧照 NO.18末日危途 剧照 NO.19末日危途 剧照 NO.20

《末日危途》剧情介绍

末日危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绝望的未来,世界恍如巨大的废墟,双眼所及之处尽是荒凉与灰暗。人类文明在末日的劫难中毁灭殆尽,在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幸存者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烈情况,整个世界呈现地狱般的光景。一位父亲(Viggo Mortensen 饰)和他的儿子(Kodi Smit-McPhee 饰)进行着漫无止境的旅程。他们不断向南,寻找着更为温暖的避难场所,破旧的超市小推车负载着父子二人所有的家当。前路漫漫,希望渺茫,父亲不断回忆着妻子(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饰)的音容笑貌和他们过去美好的时光,而如今美好不在,父子俩的明天更不知将在何方…… 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作品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蛇梯棋决战法庭市长夫人的秘密台北过手无暝无日山城棒棒军2杰洛德·卡尔迈克:罗撒尼埃尔拿叉子的女孩七号禁毒组水驴清洁公司谁偷了我的侉子火线救妻做局神秘世界历险记3藏身之处第一季超能小队甜蜜的东方不当表现七号房的礼物2阿达玛机动部队—伙伴龙道双面复仇者难为女儿红四目先生谁为爱情买单迷幻学院母牛总动员还魂砂一触即发之除爆男友降临!柔道场

《末日危途》长篇影评

 1 ) 《末日危途》

一个未来的预言同时又是一个当下的寓言。

末日题材真是层出不穷,这部影片希望是能另辟蹊径,至少在表面上看着是这样。

生活状态、弱肉强食、人性的阴暗与纯真、家庭的庇护等等,均有所表现。

饰演的老头,更像是个预言家,他基本回答了所有观影者的疑问。

影片对末日形成原因没有更多的笔触,着力体现人的状态,而敌对面设立成同样为了生存的人本身,力图表达更多的哲学范畴。

不过整体显得还是偏向了故事性,并且似曾相识,带给真正思考的空间不多。

 2 ) 末日并不是末日

父亲走了,只留下小男孩一个人,但是小男孩坚定的向前走去,我们知道他心中的火一直是燃烧着的。

所幸世界并不只有他,一个走向他的男人,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哥哥,妹妹,还有一条狗,让他在失去父亲之后并不孤单。

当镜头闪过那条脏西西的,却透着忠诚和善良的狗时,我突然笑了,带着泪的笑,电影里一直存在的阴霾和灰暗突然变得明媚起来。

希望由心里升起,末日也许并不是末日,我相信5个人加一条狗一定会寻找到新的世界,虽然路途坚辛,危险重重,但是他们心中的火焰会一直存在,永不灭。

 3 ) 人生就是这样吧

给这片子四星,不是因为觉得它多好看,而是觉得它很好地传递了原著的感觉——绝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彻头彻尾的绝望。

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痛苦,精神连同肉体上都难以附加;想死,可又知道自己始终不会走这一步。

不愧是普利策得主的小说,用的单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里也找不到,搞得俺断断续续看下来的几十页只支持到影片的第30分钟。

为了维果而看那小说,可他在片子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灰头土脸的,一双眼睛写满了绝望,真不知道这个父亲是怎样想的,他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为什么要前行?

很多时候,能找出一个个放弃的理由,可不放弃的理由只需有一个:现在活着。

有时甚至是麻木救了我们,让我们不得思考,只顾赶路。

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好人总是有底线的,也许因为所处环境不同,底线会不大一样,但总会为自己设立一个底线,这底线不容超越,否则还不如死去。

坏人做事是没有底线的,或者说,不会给自己设个底线然后自己来遵守。

你看那一盆盆血泡的人肉,对好人来说,是噩梦,对坏人来说,是诱惑。

爱是怎样传承的?

讲道理永远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看着小男孩儿教老头吃罐头里的食物,简直跟父亲教他喝可乐时如出一辙。

太潜移默化了。

这个,急功近利的父母,不会懂。

结尾的惊喜,突如其来,不是因为男孩儿有了归宿,而是因为看似荒唐的举动有了效果。

有的人至死都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究竟意义何在,但实际上的确意义非凡,这就足够了。

看似绝望的电影,其实平静得很,我们的人生,大体也都是这样。

 4 ) 我觉得他父亲应该吃了他儿子

两颗星仅仅是给那无比灰暗阴沉的末世风情。

什么人性的真善美在这部影片里完全就是扯淡,且不说那时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就是文明进步到了今天,都市也依然是水泥丛林,一个弱肉强食的生态体系。

在那个明显是被核战争摧毁了的世界里,大家为了生存相互厮杀真的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试问你在那个情况下,难道不会为了活下去拼命吗?

导演的命题之搞笑,让人无语。

难道好人的标准就是不吃人?

还是说在保留所谓基本的不吃人的人性的前提下,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话题绕回到了,他那个极品的儿子!

很难想象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居然会形成这种性格,及无能又懦弱,还他妈爱心泛滥。

真心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善良吗?

还是您老人家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在自身不保的情况下还要去超度别人!

片子父亲做出的种种举动都是为了生存下去的无奈之举,或者可以说是为了能让他儿子生存下去。

但是反观一下他宝贝儿子做了什么呢?

除了拖后腿、跑不动、吓晕掉、一遍一遍谴责他爸爸没人性没爱心以外什么都没做!

你有本事给人吃的,别没本事挨饿呀!

不是人情冷漠,现实是你想帮助别人你也得有能力呀!

自己都活不下去了你拿什么帮助别人呢?

那不是帮人那是自己找死啊!

此外这个邪恶的死孩子数度让他们陷入绝境,在山顶大宅两次,如果那死孩子跑的再慢一点,如果在浴室里声音再大一点,他们父子绝无可能生还。

在老家的时候也是,明明外面就是个人吃人的世界,那死孩子看到个人还傻逼呵呵的冲过去,你有病啊?

你拿什么保障别人不是为了吃你引你过去,你亲爹在后面追你还跑个不停,你还执意去找死,连3岁小孩都知道的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道理,这么大的孩子居然不知道!

如果是个幻觉的话,难道你不知道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会有危险吗?

更何况那里还是片废墟。

在海边那段也是,我都无力吐槽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道歉有个屁用,没吃的会死的!

后面他爸做的有点过但也无可厚非,毕竟那是为了保护他儿子。

那孩子到好,还完衣服还要给吃的,怎么不见你在山顶大宅的地窖里也这么博爱呢?

躲人逃命的时候,赖在那里跟一头死猪一样,要他爸扛着跑。

倒树的时候跳起来窜的比谁都欢,他爸为了救他差点没给树砸死。

最让人可气的就是被人射箭那一段,人在你老爸腿上射了一箭!

你不给你亲爹报仇也就算了,居然还拦着你亲爹。

人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这个死孩子,你有没有人性啊!

大家不要觉得我激愤,麻烦对比一下行尸走肉里的小男孩,人比他小,比他能干、懂事、自然。

那个小孩才是末日模式下正常成长起来的,至于这个角色除了体现出导演失败的善恶观以外,一无是处!!!

 5 ) 末日危途

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了你,即使别人曾经试图伤害你,你的内心是否依然能够保持善念之火不灭。

你愿不愿意在善念即将泯灭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赌一下别人心中的善念是否依然存在。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世界末日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到处爆发者地震,生命开始在地球上灭绝,但是求生的希望,与一个昆虫带来的生命曙光,使他们永不放弃,一直向前,同时保持内心的人性不死。

 6 ) Are you carrying the fire

在刘瑜的博客上看到的,于是趁着放假把《末日危途》看完。

说实话,这部电影让我久久陷在画面的压抑感中,灰暗、破败、毫无生机的世界就像一条鞭子一样落在身上。

有一天,我们的地球就会如此走向毁灭,电力瘫痪,房屋废弃,树木枯萎,唯一能引起火灾的不过是雷电和尚未用尽的Zippo,而人,则怀揣枪支,人人自危,饥饿使得我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获得食物,植物、动物,直至,食人。

食人就像历史发展的两端,一开始,野蛮人食人,人不过如同鸡鸭鱼肉,放上餐盘只是能够填饱肚子的肉,最后,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人”也食人,因为那时已经没有资源了,环境污染、过度攫取和核战将世界拖入一片废墟,既是物理的废墟,也是文明的废墟。

《末日危途》所讲述的故事是平稳的,电影并没有对故事的背景作任何交代,一开始,你就猛地跌入这样的场景中,和许多灾难片一样,它是世界末日,或者是抵达世界末日的途中。

一对父子,为了活下去,一直往南跋涉,以求获得更好的避难所。

在这个求生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人,同样是世界上最后一批人,他们吃人,或者不幸被吃。

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尸体、腐肉、血迹、垃圾。

孩子不明白很多事情,他不明白父亲为何不把罐头分给那些同样饥饿的人,为何不救那些被关在地窖里瘦骨嶙峋又血肉模糊的“食物”,为何让他学会把枪放进嘴里,抵住上颚扣动扳机,他善良得不懂得一切,只是不断问父亲“我们是不是好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人对不对”,以此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力量。

没有更多的事情发生,小危险不断,但都没有更大的紧张和刺激威胁到生存,父亲只是不断地提防着以保护自己和儿子,同时尽量不去侵犯别人。

中间穿插的温暖回忆使得电影中的现实更加凄凉。

也有好事出现,在一个地下室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罐头和水,他们因此得以果腹。

这样的氛围营造起来并不困难,但要使之继续下去,人性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很难想象一个孩子的坚持可以如此持久,或许这样的善良才是未经现世打磨的更纯粹的东西,在他看来,帮助别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握着老眼昏花的流浪汉的手,直到被父亲呵斥才怯怯地松开;他放下父亲抢夺而来的衣服,又轻轻地搁上一个罐头。

常常有这样的小细节,令人动容。

突然想起一句话来, “面对苦难,我们如何掉过头避过脸去?

”我从小就是个心很软的人,家里来乞丐要钱或者要米,妈妈往往很烦,我总是会给人钱,长大后出去念书,在大街上或者地下通道口遇到,若不是年纪轻轻且四肢健全,一般都会从兜里掏出个硬币,尤其遇到年纪大的,满头白发,衣不蔽体,就会觉得很难过。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过得那么好,而有的人却只能通过乞讨的方式勉强生存着,有时候会一路想好久,想他们也有子女,为什么无人赡养,老来竟要流落街头。

也许我是个善良的人,在灾难和感动面前总是被感染得一塌糊涂,但小善是可以有选择的,大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的,或者说,小善是一种本能,大善却不是。

小善很容易,我们往往不会去在意每个月给的那几块钱,甚至有的人只是做了一个漫不经心的投掷动作,连同情的成分都少得可怜,施舍只不过是另一种鄙夷。

但是当我们面临着电影中那样的状况,自己的生存同样受到威胁时,人是否还能坚持“内心的火焰”,做一个good guy,如果能的话,那就是大善,如果更近一步,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成全他人的生命,那不是大善,那是传说中的耶稣。

如果你抱着对电影的评判去看《末日危途》,我想你一定不同意给高分,就像有人评论说,等了好久,直到莫名其妙的结局出现,还是没能看到高潮在哪儿。

但如果你不是个影评人,你也许会喜欢的,尽管,它是一部让人难受的灾难片。

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人的灵魂,将安置在哪儿?

2010.3.13于大巴。

 7 ) 我只想怀疑豆瓣豆友的赏析问题。

我不想和所有人为敌。

但是,我是在憋不住,也找不到攻击的对象。

暂以豆友这个模糊概念了,其实我也是你们一份子。

真的无语了,这么好的片子,居然在豆友的评价里,微乎其微。

说什么,呆板,做作。

呆板?

做作?

..........不想评价了。

就儿子那每一声恐惧时、饥饿时、怜悯时的 “papa”,已经感人至深。

还说什么仅仅布景到位,SB吧,这部电影全程实景拍摄,好吧。

拜托去多了解一下。

如果说父亲拿枪对着儿子,想要双双面临死亡,而不让歹徒得逞,也感动不了你;如果说父子洗澡时候,瘦骨嶙峋的骨骼,也震撼不到你;如果说人吃人的悲凉和残忍,也冲击不了你;如果说这部片子所体现的伟大父爱,残酷的思考,心中的火焰,海边的温暖,以及女性救赎者的象征,都打动不了你;我只想说,你的审美还真的是可以!

相反,被国外主流媒体批判做作、故作姿态《燃情岁月》之类煽情的影篇,却被奉为经典。

(我曾专门注册ID批判过,已不结构松散,三兄弟和一个女人的变态爱情故事,却被你们升华的多么伟大。

)哎!!

豆瓣不过如此。

你们攻击我吧我真的是对你们的审美产生怀疑。

难道你们真的代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资阶级的标新立异的小众思维吗?

做作?

正是证明了你们的做作。

 8 ) 真實之聲

台灣的二輪電影院,有「一票看兩片」甚至「一票看三片」的行銷手法。

我想大陸的電影院也有這樣的吧。

觀察電影院如何組合搭售不同的電影,非常有意思。

比如說,阿凡達搭蘇乞兒(真有其事)。

電影院大概心想著「都是3D片」才這樣搭配。

這種搭法我看是合則兩傷。

阿凡達覺得被搭了順風車占了便宜,蘇乞兒覺得被架上了不對稱的戰場。

要像「IP Man 2」搭「Iron Man 2」,那樣的捉對廝殺才有看頭。

可惜,電影院除非只有一個放映廳,否則絕不會把兩強湊到一塊兒讓影迷一票通吃。

但也有少數的二輪戲院,像台北的佳佳來來,因為老板本身就是影迷,推出的組合總教人驚豔,比如「The Road」搭配「The Book of Eli」。

我從報紙上看到了這片單組合,先是嘖嘖稱奇,連連叫好,對老板非常欽佩。

繼而一轉念,又為影迷十足擔憂。

這兩部電影,雖然表面上都是「末日片」、都存在人相食,也都有手推車,那行腳天涯、追尋彼岸的公路片與宗教片色彩也都相像,但骨子裏可截然相反。

「The Book of Eli」屬於美國中西部的老百姓,「The Road」屬於美國東岸的知識份子。

兩片各自反映了當前一部分美國人的心靈狀態與世界觀,可彼此之間猶如冰炭不能相容。

最重大的歧異,很清楚,在於信仰。

留意到了嗎?

「The Road」,片中唯一有名字的角色,竟然也是自稱「Eli」(原著拼成「Ely」)。

小說裏,這老頭是個來歷不明的老江湖。

他說了一句希伯萊式的箴言,讓我記住了:「There is no God and we are his prophets.」。

故事裏的爸爸則說:「If he (兒子)is not the word of God God never spoke.」。

「The Book of Eli」的宗旨,則大約是:「There IS God and I am his true prophet.」。

針鋒相對。

那示威抗議的呼聲,依稀可辨。

我想,任何普通影迷,要是連看了這兩部電影,在這麼強大的衝撞之後,總要面對自己的本心,問一些攸關「性命」的根本問題。

假設世界末日來臨了,或者說,如果史書上記載的亂世景象又重演了,此時國家政府消亡,父母妻子離散,男人害怕被別的男人吃,女人小孩則害怕被強暴然後被吃。

一旦生存自保都成了奢侈的事,這時,人該如何活著?

人還能靠什麼活著?

我所相信的,是真實,真相。

能夠如實地瞭解世界,和人心,還比被生吃了好。

Are you still carrying The Fire?

 9 ) 揭

其實這部電影應該很好看,應該很勵志,應該很鼓舞人心。

這是也是正常看完這部電影的感想。

灰暗的色調加上末路上的旅程,多少都透著壓抑的氣息。

以求生為主題,就已經可以分外地讓人注意。

下一秒是否活著,都是未知數,或者也存在著某個程度的刺激,但畢竟也是歌頌生命的意義。

這也不外乎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問題。

但最近的我,卻不能看到一絲感動和觸動。

電影描述的背景,是什么都沒有的背景,世界不斷在天災中翻滾,人類在近乎于野獸的狀態下你逃我殺,幾乎泯滅了人性的存在。

可能這是一個關于描述人性的話題,但從電影中看到更多的,確實沒有人性。

從這背景來說,我們現處的年代應該是正和這電影相反,什么都有,但有一樣卻很相同,同樣地,沒有人性,我們可以很深刻的從社論或時事中能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來說出“沒有人性”之類的話語。

那是否真的是完全沒有人性呢?

那么就真的是要好好再解釋一下人性的定義。

若是用道德觀念中的人性來說,劇中的那些殺別人的人,是沒有人性的。

正如我們現在看到新聞中的制造慘劇者一樣,沒有人性。

但當你要知道,他們也不是想去吃人肉的,也不是真的想去殺人的,但為了生存,而去殺人,而去吃人,那么這種求生的意志也是否是人性的一種?

是否也貼近了這歌頌人類在末路中掙扎求存的堅強意志?

當然,或者會說,這現實中的新聞慘劇和這電影中的殺人團伙無可比性,或者會說,這是因為他們心理變態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而解釋應該是:心理變態大部分不是天生的,而一個原本正常的人不會在無選擇之下去做一個心理變態,而且是制造慘劇。

至于為何會變成一個心理變態的話題,打個比喻吧,父母罵你,你覺得很不爽,于是你罵回他們,至于道理在何方,不要緊,但這一行為,也足以讓父母覺得你不是好孩子,換句話說,就是一個開始心理變態的好孩子,而這個心理變態目前僅限于變態成不好的孩子的質變,這是這個事件的度,然而,所謂的心理變態也是一種在規則中出軌的行為,至于這個規則是否是正確的,是無所謂的。

以道德來說,如果在電影中,人是有人性的話,那么所有的人應該團結起來,一起再去建造家園什么的,而不是讓你先死我繼續活著的思路。

這不同日本電影《大逃殺》,那里是有人監督你,你必須去殺別人,不殺的話那些人也會把你殺了,你沒有得選,當然,結局也是3人合作才能逃脫魔掌。

但這部電影不是,這讓我看到是人性的自由發揮。

或許會說我太苛刻,忘記了大自然的威脅,那么,這時候不是應該更加要團結嗎?

為何又要重演人吃人的悲劇?

以前人活在森林中對付野獸以求生存,現在是人即是野獸,我問你是對付好還是不對付好。

當然,能繼續末日旅途的人是很堅強,我絕不是堅強的那種,若是我我也不會看到電影呈現的種種景象,我肯定是還沒有開始之前就掛了,或許比孩子他媽媽死得還要早。

我不會等到什么都沒有的時候,要求生的時候去面對一切,我做不到什么都沒有地去面對一切。

就如父母一樣,有人說,做父母需要勇氣和堅毅,因為你的中心已經再不是你,是你的骨肉,你甚至要為了你的骨肉而放棄自己,并且他(她)很可能也只會在你離開后的數年后才會在某時某刻想念你數秒。

這或者是別人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原因,因為到最后,我們會忘記,不是忘記養育之情,而是忘記他們為了我們而放棄了自己。

對于劇中的孩子,我很不同情,但我也不會反駁自己的冷酷。

我是一個很容易觸動的人,如果是4年前我看這部電影應該會哭,但今天我不會。

當然,運用在孩子身上的表達是很正面的,很正確的,救人。

但同一方面卻沒有想到自己的狀況。

把罐頭交給途人有兩個原因,一是不知道之后自己也沒有得吃,二是明知道自己都快沒有了還是要給別人。

很顯然,孩子是處于第一種善良的任性。

總說小孩子是善良的,心靈是最純潔的,對,那是沒有經過歷練的,沒有經過磨練的。

他們想不到后果,憑著最沒有污染的感覺去判斷后行為之,但通常若是大人們看不慣的行為也會同時被說著幼稚。

孩子還是有良知,爸爸也還是有,但卻沒法掩蓋生命掙扎的弊端,同樣地需要自私。

若將自己所有的罐頭都分給別人,別人不吃完不搶你的已經算是良知,這里我也不用說他們眼睜睜的看著你餓死之后的情景。

有時或者會懷疑真的是會有好人嗎?

不要懷疑,真的有,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好人當然也會有。

到最后,孩子爸爸死了之后遇到了另外一個家庭。

我也真的是難以想象這孩子是否真的是因為經歷了這么多會這樣拋棄了相依為命的父親。

當然他是沒有得選擇,他不可能背著父親的遺體繼續末日中的旅程,但我也只是嘆息,他從加入這個家庭的開始,也開始了忘記父親了。

當然,父親也希望他繼續活著,等待著救贖,但也明知這不是能一兩年能成事的事情。

但我也不是說小孩不應該加入這家庭,是很應該加入的,明眼人也知道這是在昏暗中的曙光,作者告訴你生活總是有著希望的。

我也只能很遺憾的說我對生活沒有向往和盼望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才說了這么多。

當然這是小說,這不是真的,但小說也來自我們身邊的故事,同時,這也是真的。

我也只能重申,我并非說這部電影不好,這部電影很好。

我說的只是個人的感想和看法,贊同不贊同,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10 ) 没有答案

.整个电影都是灰暗的色调,父子俩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他们遇见过人吃人的惨剧,也收获过不知道是水储藏下来的大堆罐头,他们被人伤害过,也在没有选择的状况下伤害过别人。

而最后,父亲再也走不下去了,将儿子留给了这个好像再也没有希望的世界。

我们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也不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能撑多久。

可是,正像父亲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做心中带着希望的火焰的人,直到遇见天使,或者,变成天使。

也许电影并不想让我们失去希望,所以小男孩在最后和幸存下来的另一家人在一起了。

那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爸爸,妈妈,哥哥,妹妹,甚至还有一条狗。

我几乎要怀疑这一家人是怎样生存下来的,他们真的存在吗?

也许画面定格成这个天使一样的男孩带着父亲的嘱咐和所有物资独身上路,一直向南方走去,我会觉得更可信,也更符合电影的美学。

可惜导演屈服于大众的希望,也屈服于世间的温暖。

面对这部电影,有人看出希望,而有人看出绝望。

而我最大的问题是,我根本就没有答案,即使是在看了很多人的分析之后……

《末日危途》短评

泪崩了,想起我爸对我的爱,想起我对爸的依赖,当儿子趴在爸爸尸体上痛哭时,我身同感受地泪流不止

9分钟前
  • caramel
  • 力荐

不知道想讲什么。

12分钟前
  • 麦朵
  • 较差

请问全篇高潮在哪里0.0.。我讨厌圣母篇...

14分钟前
  • 卖灯幺
  • 较差

太压抑了~~~

15分钟前
  • 夜丫儿
  • 还行

从今天起不看Scr。

16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你会带着我走向大海的那边么

17分钟前
  • 滚别叫我宝贝儿
  • 力荐

至少世界末日那一天,我们的心还没有到穷途末路。

21分钟前
  • 安小洁
  • 推荐

钢铁兄弟会罩你们的。

23分钟前
  • 嘴客
  • 推荐

咦 是为什么漏标了? burning man找wasteland灵感找到这部 看完的带来的情绪波动是预料之外的 关于末日的俗套设定 和对人性的俗套探讨 却也算是拍出了独树一帜的气质 3.5 imagine a post apocalypse generation, imagine the post-covid generations

25分钟前
  • Chelsea Saylor
  • 推荐

维果·莫特森 给人安全感的男人,喜欢。电影很感人,给我极深的触动感。

27分钟前
  • Dolan
  • 力荐

好黑暗的镜头,不喜欢这种故事情节。不过里面也讨论了一些问题:能一直做好人吗,即使威胁到生命?

29分钟前
  • 较差

34分钟前
  • 大红色
  • 推荐

假期在家看了大半,今天终于结束了。开始很绝望,最后那里很温馨。“你们吃人吗?”“我们不吃人”要是世界末日我们会自相残杀吗?

38分钟前
  • 七十三
  • 推荐

浪费时间。。。。。。。。。。。

39分钟前
  • oczero
  • 很差

没有想象的好,搞的心情很沉重,需要看部戏剧中和一下!

42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这片太压抑,不喜欢

46分钟前
  • keenboy
  • 还行

沉闷 乏味,毫无希望!~竟然是快到结尾的时候,我看不下去了!

48分钟前
  • wjule
  • 较差

拯救人性之路

5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靠谱的末日营造,不靠谱的电影改编。

56分钟前
  • 较差

看这种片子,就会有“不如上来就死死掉算了”的想法。

57分钟前
  • Piu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