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喜欢这个故事,截止那片阿司匹林出现为止,最深的感动停留在那里,后面的两段和解让这种感动逐渐消弭。
我们被时代和自己推着向前,无法自控,伤害自己的同时伤害别人。
两个女孩的天性,作为母亲的责任,不负责任的母亲,受伤的孩子。
或许因为我是女孩,所以当儿子喜欢的女生说你本该拥有更好的人生的时候我是恨的。
你的母亲呢?她也本该拥有更好的人生。
但每个人都搞砸了吧,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妥协,我们想成为那个特别的人,但我们搞砸了一切。
离开或许就是我做的最好的事情。
为什么会那么感动?那片没买的阿司匹林最终还是到了儿子手里,这大概是整部影片里我最喜欢的桥段。
即将23 岁的我,大学毕业的我,梦想消散的我,又会以怎样的状态面对以后的生活?不是我想丧,这个世界本就这么丧。
1Riding in Cars with Boys 一个故事三个桥段,一个女人,三个男人。
当rev是个女孩时,她坐在父亲LD的car里,当她第一次时她在ray的车里,改变了人生的轮轴与轨迹,电影穿插回忆段落时,她在Jason这里。
然后Jason的车带她去见了ray,分手离开即将开始自己故事,rev打了个电话,略带白发的爸爸也许依然严肃,但是谁在总有骄阳影评里说的,我们总有回去的路线,“虽然世界真的很大。
但是真正适合我们的也就那么点地方罢了”。
2LD是个严肃认真的男人,rev说想要的圣诞礼物是胸罩时,他沉默的吸烟,发车,愉快一扫而空,“把心思放到读书上”。
Rev婚礼时,没有与rev的一句祝福,母亲疯狂的喝酒,LD感谢此时“患难与共”愿意出席婚礼的好友,“见证了真正的友谊”——他把婚礼看作耻辱。
Jason咬牙跟外公告发rev烘大麻时,同事拍拍肩我什么都没听到,LD把女儿送进了大牢。
但是这样一个传统的男人,在失望时“我也有一个计划,好好工作,教育好下一代,看来也不得不终止了”,在ray的申请下,“愉快的”(这是ray说的),给他们申请了一套房子;在发现ray吸毒告知女儿时,“让ray在我这儿,把Jason交给他外婆,别忘了,Jason仍然需要爸爸”,也是这样一个男人,面对rav对于Jason的抱怨不发一语,轻轻哼起了儿时的歌曲,拉rev入怀。
Jason说“ 就是这种亲子对话,让心理医生大赚其钱”,也是这样的亲子,rev长成了一个女人,Jason也可以开始写自己的故事,说不上太好,但也总不至于会太糟。
3Ray也许是个善良的男人。
“I am not good ok?
”在被铁栅栏锁住的瀑布前的车里,他说——然而他失义了。
rev意外怀孕,准备摔下去或者怎样打掉孩子时。
也许也是一个有梦的可爱的男人,站了出来,嫁个我好吗?我会很爱你,努力工作——然而他失信了,婚礼时和好友说,我都不知道怎么赚钱养家糊口,工作三天两头不去,rav最重要的面试缺席搞砸。
也许是一个软弱的男人,没有勇气告诉rev是瘾君子,拿着纸条站不直腰,断断续续在LD面前一句句念完坦白的话语。
“只要一点点就好,你不能要求我做我做不到的事情,你知道的,只要一点点(指海洛因)就能使我的大脑清醒•••”那时的他弯着腰用手比划着,像个孩子一样满脸期待满眼发光。
也许是这样一个人,重逢时rev介绍说这是你的儿子,他瞪大眼睛,尴尬的“hi man“又微笑的,”thank you“,他偷偷的拿着签了授权书的协议,叫Jason别看窗户”她(新妻子)正监视着我们了,我们只要假装抱一抱就好,我把协议悄悄放你兜里“他说,“也许我对你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离开你,但 这也许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了。
”4他童真无忌过,毁了妈妈的面试。
比起手指,理直气壮“你不该把小孩一个人留在家里”,嚣张的收拾一个“可能有意图夺走妈妈的人“。
也带着孩子气的憎恨过,“妈妈在屋里烘大麻“当然他不知道那是为他们去纽约攒路费。
即便知道了,他嘟起嘴,”难道说真话的人不是勇敢的吗“。
当然他也针锋相对穿不好的丝袜,做更多的事情,大嚷反对rev我们是好搭档的话语“你是妈妈,而我是儿子!
”当然Jason对rev也颇有微词,like我们对父母总是意见很多。
但也许我们是最知道他们情绪的人,就像Jason知道rav“越是紧张,脸上的妆画的越厚”,他厌恶这样的故事,“反反复复写成了一本书,你写了四年“但即将去和女友一起离开家里求学时,挥挥手”到那边我会给你电话“5Anyway,this is a story about Rev.14岁的rev,22岁的rev,30岁的rev。
14岁,you have a dream,也许总会不经意经历一些错误,成长像突然跑到了川流不息的十字马路中央,旁边是呼啸而过的车和尘土飞扬的空气,可能还有前方不远某一处一个人因为着急逃离而被紧急刹车的凌砺声和尖叫声淹没了的,被撵在车轱辘下带血的身躯。
所以Rev慌张急了,当陷入某一个trouble,自己就是最大的trouble,总是离开后才回头看到当时着急奔跑离开的方向以及——与之而来需要承受的结果。
当然还有可以供女人念叨不忘的“我的故事“,那个故事被rev反复絮叨,以至于电影穿插的都是Jason的旁白,也许他比rev更烂熟于心rev这本”梦之书“——rev心心念念想要出版的她的故事的书——好像可能你都能背的去老妈的恋爱史一样:有时候在我们看来,乏味的,带点批判的,可能如果是我就不会这样瞎跑的故事。
不过谁知道呢,反正rev跑离了这个马路中央,至少看起来到了安全的地方。
开始她的婚姻生活。
22岁,最美的一段话莫过于“我22岁了,快30岁了,但是我仍然无法安于现状。
真希望我蠢一点,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这样我就能安于现状,不再胡思乱想“,是够该感激我们拥有思想和知觉,还是其实能够就这样安然地存在会更好。
那个曾经站在她身后满脸青春痘,大声说”我觉得你的诗很好“的男孩,微笑着,站在面前,像是前尘旧事,像是友好提议,”我那里还有空房间,你们一家都可以过去“。
不知道rev此时怎么想,就像偶尔会听到,30岁某某说起同学某某混的不错,然后不无骄傲和某某嗑着瓜子眼神亮堂”他以前还一直追我“低下头时是微不可查的落寞。
就像rev恨恨的在找到的冰淇淋店工作给略带嘲笑的前同学打冰淇淋,也像她讪讪不知如何言语的对订婚了前来道别去求学的朋友告别。
像有一个炼炉,当同学聚会越开到岁月的后头,越开的了无声息。
像一部拆开韩剧糖果色精美盒子里,看到他制作的种种零件,才发觉炮制故事的人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在创造自己都并不相信的故事,为什么你信了,LD说,rev,你该好好努力,会有一个很好前程,30岁rev靠在LD怀里,清唱dream时,是否会后知后觉想起the old saying”那时你太年轻“。
如果女人可以用化妆品保养容颜,用运动保持身体,用写作记录“念叨的故事“,该拿什么保持一颗心。
30岁,Rev拥有粉白的妆容,在ray房间里与现任妻子对比中以一席红色大衣,优雅的服装完胜,却也在Jason开车时把口水涂在Jason头上完美展现岁月的俗不可耐。
倘若rav的故事续集再出现一个男人,是否会和American beauty,这里太多的经验,早已没有新鲜可言。
6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REV小时候在爸爸车里唱的欢快异常,最后在LD的怀里随着他低吟前唱,安静而沉思,dream dream dream ——她描述着一个吻,像个真的被心爱的白马王子抱在怀里的公主一样,rev美的像个孩子,白马王子却当着众人嘲笑读这一份满怀憧憬的诗;ray可爱的为她打了欺负他的“坏蛋”,她韩剧桥段为自己制作了另一个梦,rav美的是个好奇的少女,在不知道怀孕是什么的时候,孩子扇了rev一个耳光。
结婚夜晚,rev跳起来抱着ray,这是我们的家,是的,梦里还可以继续一边学习,一边dream着低谷反击,这是美丽的满怀希望的少妇rev。
有一天,rev会关上门,不让ray进屋,对着ray破门而入的流血不止的手漠不关心。
也有一天,rev穿着借来的衣服,站在屋前大嚷,“是啊,看我像个泼妇一样在这里大嚷“。
曾经的憧憬直到rav拒绝ray的请求, “You say it's impossible to quit... I believe you, and I won't even hold it to against you...But if you stay and ruin our lives...and you know that you will...then it's my fault......Do you want me to live with that...?"开始了独自抚养Jason的生活,也在那一天,Jason开始憎恨rav,但rav仍然选择了”有一天你会理解,可以不理我,但是不能一直不理我,ok?
“不再是狗血的言情剧里的剧情,也许琼瑶女主角会纠结地心痛不已,面对一个脆弱的求饶的男人,发挥母爱的本性,或者幻想着我们一起改造生活,或者记起曾经烂熟于心可耻的煽情的话:你会是拯救这个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
他需要你。
一如ray对着Jason说,女人总是宽大为怀,即便你一无是处,但别忘了对她们说”我需要你的帮助“。
可生活是,你特么就是个鸡蛋,别特么傻逼地想去碰个石头。
所以当Rev这个鸡蛋有了好看的衣服,坐在干净的杂志社里工作,等待着授权心心愿愿期待出版一本书——她一直的Dream——却是建立在ray和这所有故事里最不Dream的情节里完成的一个dream。
Rev22岁时说自己要适应的很好,她真的适应的很好。
男人说女人一天天开始“鸡毛蒜皮俗不可耐“,rev30岁简单的只需要ray在协议的签名,但某个时候,她也可以因为伤心,拒绝Jason递过来的协议,”它不再重要了“。
she’s rev,一个女人,看起来走的再远的女人,也总是会有一条回归的路。
7Bev: “ Do you love Amelia? ” Fay: “ Yes, I love Amelia, and you love Jason …… Right? ” Bev: “ Yeah, I love him , but ……” Fay: “ But what? ” Bev :“ Sometimes I don’t know if I really really love him or I have to love him. ” Bev :“ It scared me to death …… Good people don’t think this way, right? …… What’s wrong with me? ” Fay: “ Bev, take my word on this, you really do love him. I think that sometimes we love people so much that we have to be numb to it. Because if we actually feel how much we love them, it would kill us …… That dosen’t make you a bad person, it’s just means your heart’s too big. ” 爱抑或不爱,爱到麻木,不知道所爱?
Fay说,相信我,或者确切地说是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太爱了所以不得不麻木,以使她相信自己是太爱了如此以不至于不能承受。
爱么,爱到Jason一个人到水缸转圈掉到冰水里,爱到拉起Jason却自言自语“I’m a bad mother“激动得伸开双手,Jason再次掉进水里。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柏拉图在稻田里找最大的稻谷空手而归,他问什么是婚姻,从树林里扛了一棵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的树回家。
博弈论里说这是在假定对方选择不变的前提下,双方价值最大的最优选择。
所以我们安然接受了,特么有科学理论地接受了,且实践证明不算太糟地接受了。
并且画了一张图,告诉我们的同龄告诉我们的晚辈,we love people so much that we have to be numb to it,如果不是,存在的根基就坍塌了,“It scared me to death“我们总需要理由让自己安然的生活么。
至于rev的婚礼,热闹的各色没有祝福的人们,一首悲情的fay送给远去越南战场的男友,疯狂喝酒散发的妈妈,不知道如何养活妻子的ray,这是可以忽略的戏剧,我们需要相信,这不是生活。
8“就算没有你,我也不会过得更好,你不是问题的症结,你救了我,我要为此谢谢你“Jason离开时,rev want to make something clear。
这是个切实存在的美丽童话:我们一直耿耿于怀的最后终于报此自我的宽慰和原谅。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就像丽思的好友仍在教养院不屑于另一个世界。
有些人糊涂的来,糊涂的走,也无所谓存在不存在都一样的童话了。
决定rev不再相同的,或许也决定着每个故事不再相同的,也许不关乎钱,也许不关乎这里那里,只是有一种思维,当A神经元搭到CDFG最后回到B时,它就顺路了。
思维创造了偶尔想想时的不同的评判标准,这算不算一个不太糟的故事。
我想rev也许会觉得有点曲折,但还算nice。
思维的故事从眼睛里袒露。
风雨哈弗路丽思妈妈死后,双手插在兜里一言不发,趴在石棺听着再听不到的声音,但眼神确实笃直和坚定。
拿到纽约时报奖学金时,她嘴角微斜,眼睛直视。
“我仍然很爱她,如果可以,愿意用所有一切重新换取那个算不得完整的家。
“又倘若有一个醉酒,神经分裂,吸毒,艾滋病的妈妈,我们会笃定地爱着吗?
丰子恺忆李叔同的时候,他穿着一身马褂布鞋,如果有同学上课睡觉,会在下课时温和的说,某某请你留下来,等到人都走了,然后平淡的语调,某某,请你下次上课不要睡觉,然后鞠一躬,说,某某你可以走了。
那时的眼神,会否是一种认真且从容的平和。
教师某某A,你会不会一个粉笔头仍过去,某某B,会不会对着韩寒的满分卷说,这肯定是你抄的,所以韩寒写了一次告别,某某也许还教书。
当然也有了弘一法师。
而Rev会微微抬起下巴,然后有力地瞪视着Jason,狂按喇叭,也曾经亮晶晶的瞅着LD,欢快的自言自语。
最后rev拿起笔,断断续续,但总算至少写完了这本书。
不负责任的YY,也许在某个慌张的十字路口,老妈往相反的方向跑(前提是她能想得到,有这思维),也许我也会有个胜间和代妈妈。
也许一不小心,也是你的故事。
这就是故事。
9世界很大,有一个地方叫LD的怀抱为rev停留,一个叫Jason的小子,还会有新的故事。
或者也还有别的或者不叫ray的还可以的guy等待rev。
而我们还在这里,不多不少,总有去处。
Anyway,只是看了一个故事,如果泪腺发达(眼泪总是不需要太多成本,在恰当不恰当的时候,配合需要、供过于求大批量制造),这是一个值得一看的故事,a story about a woman named rav
推荐另一部作家电影,女主是作家,另外有妈妈的身份。
这电影叫做《惊慌妈妈》。
对比之下,《与男孩同车》这片子有点被高估了,我给三星,这三星主要是给片子的后半部分,感觉本片终于在结尾找到了节奏,个人很喜欢房车内对峙的那场戏。
导演像是在商业喜剧电影和剧情独立片之间,持续性左右互搏的样子,导致整部电影的风格不够统一。
选角上有点失败,女主像《生活大爆炸》里的penny,如果是作家的话,她写的应该是青春言情文学之类的吧,这就导致,女主和儿子之间,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暧昧,儿子对靓妹说,她是我妈的时候,感觉上像是一种对女主唠叨的调侃;特别到最后,女主靠在父亲肩膀上时,父亲翻着白眼陷入回忆的时候,给我一种无法自持的感觉;另外,女主如果换成了创业者,环保主义者,或者画家,感觉电影中也行得通。
早年penny的生活轨迹,除了加入了作家的设定外,基本上就是普通的,想要找男朋友的高中生女孩,这些设置特别像传统的青春喜剧片,当她人生开始变得糟糕的时候,是从怀孕结婚开始的。
接下来,她的生活就真的一落千丈,被编剧虐的遍体鳞伤,父亲不祝福,丈夫吸毒,被梦想拒之千里,熊孩子揭穿自己,再到她的朋友离开,所有段落都有点像拼贴式的为虐而虐,可是这也突出了一点,因为孩子的降生,她生命中美好的人事物,被一点点的从她的身上抽离出去,女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尴尬的生活,忙忙碌碌,很难自洽,挣扎而狼狈的过活。
只不过这样的挣扎,在拼贴式的剧情中,又显得两头不顾,仓仓皇皇的状态,和她的作家身份没有太多关系,放之四海皆准。
不过关于作家,还是有比较戳我的点:Penny写了小半辈子书,有自己的理想,临书籍出版时,父亲为了成全妻子,做出了两点牺牲:离家不说,还同意她随意在书中写自己的坏话。
这里不得不说男主的表演,他在和妻子分开很久后,见到前妻和孩子的时候,用表演诠释了认不出他们到认出他们后不敢相信的整个过程,再加上对他生活环境上的描写衬托,从混乱的生活到泼妇般的妻子,都可以让人联想到他之前离开家时做出的牺牲,还真是让人心酸。
除此,还有几幕比较扎心的戏是:1. 和丈夫在邻居面前吵架。
2.爸爸离开家,儿子追爸爸,追不上后,和妈妈在街上吵架。
3. 妈妈抽了大麻,忽略了儿子,儿子溺水,紧接着,妈妈向自己的儿子道歉,说,我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妈妈的时候。
但是这里的喜剧化处理是,儿子又一次溺水。
(很尬) 4. 爸爸向儿子支招的时候说,你要向女人寻求帮助才行,女人肯定会帮你。
在儿子对母亲试这个的时候,她说,妈妈请你帮我个忙,妈妈就真的和儿子和解了,我还是挺感动的,主要是因为爸爸对前妻依然默契般的了解。
可如果,前面台词改成:如果你向你妈求助的话,她一定会帮你,这样改,可能会感觉更好一些。
有的人会说妈妈自私的,我不太同意,因为爱别人前,应该先满足自己,她作为母亲,已经放弃了太多东西,唯一执着的就是写作。
假如,写作这个梦想也从她的身上撕走的话,那这个母亲就真的变成了很中国式的,爱子女爱到丢失自己,固然伟大,可这种价值观总显得太单薄。
女主父亲劝女儿和她丈夫不要离婚的时候说,一切都为了孩子,你们就别离婚了。
考虑到高考婚姻,这话,是不是也似曾相识?说好的国外为了孩子,咱们离婚吧的姻观呢?
电影《与男孩同车》的女主人公Beverly的青春期是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度过的,那是一个摇滚和性解放兴起的年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性福的,可以说整个空气中都分泌着荷尔蒙的味道,每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像是一个个开放的约炮软件,随时随地发送或接收着对方的放电信息。
性是自由、激情、奔放的,但性之后呢?狄更斯老爷子早就用饱含哲理的话提示过我们,“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六十年代性泛滥的美国堕胎却是违法的,这让激情四射的青春情何以堪。
在Beverly得知自己怀孕后也试图从楼上摔下,以便造成流产,但最终还是没能鼓足勇气。
无奈之下,结婚生子成了Beverly唯一选择,从此Beverly的人生改变了,虽然她以后几次试图通过努力想再改变自己的人生,但都没有成功。
父亲的失望、丈夫的无能、孩子的隔阂,都成了女主Beverly挥之不去的痛。
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一此普通的聚会,一次盲目的冲动,一次幼稚的选择,却造就了一个人一生的不幸。
人生有很多岔路口,但没有回头路,一旦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就再也回不去了,即便回到上一个路口做同样的选择,人生仍然是全新的。
拿高考举例,就算通过复读考上了去年同样报考的学校,但你依然会错过了去年就考上这所学校并可以和你成为同班同学的人,那些同学可能好可能坏,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人生中错过了一些人,所有的选择都是全新的。
人,的确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15岁的花季少女Beverly只能选择辍学在家生子,这是时代造就的宿命。
经历生活的磨砺,女主角早已没有了最初小两口独自生活时的兴奋,在无能丈夫说戒不了毒瘾的之后,女主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爱自己和瘾君子所生的孩子,真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想这时的Beverly应该特别能理解他父亲的话:你很特别,你却自毁前程,并且伤了我的心。
青春无悔?青春有悔!
但即便有悔的青春也没把女主变成喋喋不休的怨妇,她毅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且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着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才是逆境中的人该有的态度。
所以我讨厌男主角RAY,甚至是厌恶,一个没有任何奋斗之心的男人是可耻的,“我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离开你们”,一个十分明了的选择却成了他仅有一次“奋斗”,而且这还不是他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在Beverly的劝离下,一个吸毒成瘾的瘾君子留在家里,难道想害死他们母子吗?
其实真正做出牺牲的并不是离RAY,而是Beverly,她要独自担起家庭的重担,承担以后孩子对她的隔阂,但为了孩子,她必须把RAY赶出家中,哪怕孩子对自己产生怨恨,因为她知道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家中有一个吸毒的父亲,谁晓得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瘾君子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更是家里的定时炸弹。
即便在没吸毒之前RAY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有几个父亲不陪伴儿子打闹玩耍呢?
在一个6岁的孩子眼中,能陪他玩耍就是好父亲,所以小JASON拿着牙刷拼命追赶摩托车,想和父亲一起走。
但如果孩子长到16岁,他发现父亲是个瘾君子、穷鬼、软蛋,那好父亲的标准可就不一样了。
随着人生的成长,有些话的意思才能逐渐明白,有些人的人生才开始真正懂得。
当年处在青春期的女主角没能理解父亲的话:我打算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把子女教育成人,现在,这个打算死了。
在经历过坎坷之后,女主角终于懂得了什么叫好父亲。
影片最后Beverly和爸爸在车中又哼起小时候唱过的歌,女儿终于再次拥入父亲的怀里,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一切都已经解释的明明白白。
有时候青春的错误,是可以逆转成最棒的成功的。
主人公做到了,影片笑中带泪,德鲁的演技无可挑剔,友情,亲情,贯穿整部影片,足够受益。
谁这一生没有犯过错,为过错买单要付出代价。
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这一生唯有梦想不可辜负,凭借热爱,执着地追求。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只有经历才能体会。
女主困惑于对待“不速之客”的儿子:我是爱他还是不得不爱他,闺蜜说:“你信我一次吧,有时候我们爱的太深,不得不麻木一些。
要是 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那种爱意,也许会无法承受。
所以,相信吧,你是真的爱他。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波澜不惊的叙事,讲述人生常态。
春日影展推荐的不错。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前几天看的不一样的天空,让我这几天缓不过神来,一个关于责任,人生困境,梦想的感人故事;晚上看的这部 Riding in Cars with Boys中,巴里摩尔同样深陷困境,但是一路曲折走来,让我跟着她哭和笑。
现在的我也是困在原地不知如何前进。。。
这两部电影正好给了我启发。
我很久没从一部电影里得到这么多东西了看着看着电影,眼泪止不住地流,眼泪不用擦,但是鼻涕还是得擦,纸一张张地抽。
我想起了身边的人,忍不住问起为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的性格是这样,这和他的童年有关吗,他的童年为什么会过成这样,是他父母的错吗,为什么这一切会变成这样,是命运的错吗?
我并不是一定要知道答案,我只是看到了当意外来临时,生活是多么残酷,当责任降临时,爱又显得多么无能为力。
倘若一个男人深爱他的儿子,他算不算一个好爸爸;但是如果他不上进不成熟,他能不能做一个好爸爸?
再想到孩提时,小孩子只想和爱他的人在一起,不是吗,他不懂这世界,但他懂爱是什么感觉。
所以电影里的小男孩最喜欢的就是和爸爸待在一起,一起拿石头丢易拉罐,一起做很多父子之间的游戏,他总是说爸爸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并不在意他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到后来,我看到他爸爸吸毒之后,听了孩子妈妈的话,主动离开这个家,一个人去远方烂掉,不打扰是温柔吧,也许吧,他知道自己是个善良的无用之人,他最后的善良是永远的离开。
这也许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好的事。
所以男孩只有他妈妈了,但是他妈妈只比他大十五岁,他的出生是个意外。
(顺便一提,他妈妈是我最近很着迷的女演员Drew Barrymore出演的,她很美,这使得她出色的表演让我更加感同身受地难过。
)她拼了命地想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对儿子很凶,对她男人很凶,她太失望了,对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她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梦想着考上NYU当一个作家,却不得不带着几岁的儿子去申请大学并被残忍拒绝。
她自己也承认了,她所做的一切努力是不甘心自己的人生这般不堪,以至于她时而崩溃,负面情绪不自然地感染到了她那可爱的儿子,这为儿子今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但是她做的有错吗,一个人,生而为人,最大的需求不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吗,当处境变成这般的时候,有什么资格去责备这样一个易怒却坚强的母亲呢?
再然而,她做的没错吗,当一个新生命诞生,责任随之而来地降临,让孩子能够快乐地生活不是生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吗?
所以这矛盾让我很难受,追逐梦想的神圣自由和从为人父母角度来看的自私这两者同时显现,让我的同理心绞痛着,尤其是看着我很喜欢的女演员演得如此让人心碎,我很难受,这一切只因为那次意外吗。
如果只是因为电影里的内容,我可能会心碎但不值得落泪。
眼泪很珍贵,它可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生理盐水。
其实我止不住的难过是因为想到了我的女朋友。
和电影里有些相似,她爸爸让她妈妈十八岁就怀上了她,让她妈妈在她六岁大的时候迫不得已地带着她和她四岁的妹妹离开了他。
我女朋友性格很好,在这里我很感激她妈妈把她保护得很好,并且在物质上找到了保障,没有让她从小在物质上自卑。
可有时她会难过,会哭着给我说,她妈妈好像很不喜欢她,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因为“不得不爱她”所以爱她,她不理解既然这样她妈妈为什么要让她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与此同时,她说她爸爸虽然没出息,也不懂事,但是很爱她,看到好的东西就想给她买,即使后来他成了一个瘾君子,离她生活越来越远。
印象很深的是那一次我陪她去戒毒所帮她爸爸交钱,我很感激她会邀请我一起去。
我站在戒毒所外面,看着我女朋友认真的帮她那不懂事的爸爸填收据写申明的时候,意识到这世界远比我想象得要复杂,意识到有很多情感交错着组成了我们五颜六色的生活,包括我对她的感情,她对她妈妈的感情,她对她爸爸的感情等等。
所以这电影的很多瞬间我脑海里出现的都是我女朋友,所以我抑制不住的难过。
她所经历的一切形成了现在的她,我所经历的一切形成了现在的我,以及促成了我遇见了她。
电影里的画面,瘾君子爸爸和儿子哭着告别时,五岁的儿子乞求爸爸带上他一起,我想到的是我女朋友在她爸爸离开的时候也许没有这般哭闹,但她一定和那小男孩一样坚信着无论爸爸去哪,他都永远是她爸爸,她都会一直爱他。
还有电影里男孩长大后埋怨他妈妈一直没做一个好妈妈,因为自己对生活的不甘心而对他总是那么刻薄的时候,我想到了我女朋友给我哭诉她妈妈对她的不够关心,对她总是指责东指责西,尽管每次她在外面玩得晚时她妈妈总是到处打电话找她。
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啊,感谢这部电影让我重新体会了这些复杂交错的感情,也许我女朋友看这部电影都不会想这么多。
而我一个旁观者却那么多情绪,再次发现自己的感性与多情。
最后,电影的结局是孩子在妈妈的支持下去追求自己幸福了,妈妈也开始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努力了。
我很喜欢这个结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表达的这个人生道理是易懂的:只要你还活着,就没人能宣判你这辈子的完结,也许一波三折会让你踏上正道晚一些,但积极的坚持下去,you will make it, eventually.
电影后半段总是让我眼泪汪汪呢。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生可以发生好多好多的事。
而且谁又能知道未来呢?
一开始你认为的好男人,还不是白长一副好皮囊,一开始我认为的好男人,还不是吸毒了吗,还不是在孩子面前把责任推到了妈妈身上吗?
一开始你觉得比你好看的女孩,还不是也会经历不幸福的时刻?
一开始你不看好的人,还不是最后得到了你梦寐以求的东西?
一开始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最后还不是也有感受到快乐的时候?
当我们把责任都推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到了对方的感受呢?
好妈妈的定义,包含她可以拥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选择。
电影中小男孩的爸爸离去的那一晚,男孩朝她喊,让我自己待着,对,这是小男孩想要的一个小要求也是他应得的,可是却忽然让我意识到妈妈自从养育一个孩子开始,到底经历了多少背后的付出与不公呢?
男孩有没有想到她曾经也想自己待着却不能,就像她复习的时候不能自己待着,面试的时候依然不能自己待着。
不过到最后,他们都互相难以离开了,好笑又让我感触。
请记得她所为你做的,以后可以对她好一点吧。
这或许是每个妈妈都会问自己的问题
后来小男孩差点溺水的时候,女主也算是真切感受到了
这里她跳舞来转移男孩的注意力的时候,突然觉得她这样好美啊。
另外,看男人的眼光到底怎样才算好呢?
一切都是会变的呀。
说不出这部电影哪里多好,但或许就像《一一》一样,一部电影不是一篇论文,你要有一个固定的主题,说有也对,讲家庭,讲人生,也算是主题,但它能告诉我们的,或者仅仅是能让我们去感受的,又不能一言以蔽之,太多了。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RIDING IN THE CARS WHTH THE BOYS 》,还有个很俗的译名叫《辣妹青春》。
电影看的越来越多,可我越来越不知道什么叫好电影,比如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晦涩难懂但可以拿来充高深的老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英格玛伯格曼之类,提起电影,就有人提起这些老家伙,或是专拍闷片的丹麦的冯拉斯提尔,或者是每部片子都要让章子怡秀一下锁骨的老谋,或是那些晦涩掩盖自己的平庸的所谓先锋。
但是我知道,有一种片子,你可以不用管它是哪个国家拍的,或者主演是否有床戏,或者是否有很多特技,它会轻而易举的击中你心灵 最柔软的地方,你会喜欢上它所有的细节,你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加进去,你看着男主角的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你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你的梦里会出现它 的场景,电影里的某些东西,虽然离你很远,但是总觉得那是我曾感受到的某种幸福或者心痛,当你在未来某个时刻,你会觉得似曾相识;你爱上它了,虽然你自己可能不知道。
她就是我最近爱上的一部片子,一部好电影,封面温暖阳光,和很多HOLLWOOD的片子一样漂亮,而且有个很小时候便走红,有一张标准意义 上的漂亮脸蛋,但是曾经变坏,吸毒,拍裸照,现在又演过很多花瓶和傻大姐的大明星做女主角,太容易错过了。
评论对她评价不是很高,认为导演讲故事的方法并不出奇,而且少女妈妈的故事并不新鲜。
而且电影的女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这部根据真人传记小说改编的电影中并没有什么英雄般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按照中国人的标准,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的偶然和遗憾的必然,而且她没有为了国家财产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没有为了别人贡献出自己的什么什么,她所有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她自己,到后来,也许包含有为了她儿子的成分,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曲折走过来的一路实在包含了太多太多。
她走的很辛苦,笑中含泪。
1,坐在她左边的男人们 小时侯BRV坐在父亲的车上一起去买圣诞树,父亲问她要什么圣诞礼物时,她很欢快的说出希望是一个胸罩,因为她当时暗恋的男生喜欢波霸,于是当警察的爸爸板起了脸,告诉她不要老想着男生,要好好学习。
正是这种亲子对话让心理医生赚钱,他为什么不送她胸罩算了?
比脚踏车便宜多了。
父母真是杀伤力十足,有时真是罄竹难书。
但她还是坚强的活了下去,还是那句老话:杀不死你的逆境,会让你生不如死。
她14岁时,犯了一个古老的错误,爱上一个面孔漂亮的自大狂,他根本看不到她的好处,把她写给他的诗当作笑料读给别人听,当众羞辱她。
RAY是一个迟钝的痞子,可是他在她哭的时候给她烟抽,赞她漂亮,为她去教训自大狂,高大的橄榄球队长。
这天晚上四个人来到了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铁栏后的瀑布,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难道真就这么残酷。
她的好朋友开始做爱,她只是一个女人,她觉得寂寞,也许这时候她需要的,只是一个男人的吻和体温,于是她对他示好。
她当时的世界还是一个完整的,没有被破坏过的,完全靠她的聪明和想象力建成的浪漫世界,但是浪漫早以关上了他骨瘦如柴的大门,前头是漫长饥饿的旅程。
当天晚上她的防线被完全攻破,当这个浪漫时刻还没有结束,他们便被她当警察的老爸披头散发的抓进了局子。
很快她怀孕了,当时堕胎是犯法的,而且RAY是个穷光蛋。
她本来想从楼梯上摔下去,但几次都狠不下心;最后她通过一封声情并茂的颇有文采的信告诉父母事实,并强做冷静告诉父母自己的打算。
但父亲说:“打算?
你有打算?
你有打算。
那好,我告诉你我的打算,我打算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把子女教育成人,现在,这个打算死了。
你本来特殊,但是你自毁前程。
”然后在 她面前痛哭。
RAY跟她求婚时都要说SHIT,浪漫狠狠打了她一个耳光。
2,浪漫狠狠打了她一个耳光。
她的婚宴是一场悲剧中好笑的喜剧,母亲披头散发拼命灌酒,新郎边和朋友拼酒变笑谈自己不知如何谋生,最好的朋友FAY悲歌一曲献给自 己马上要参加越战的男友,到场的亲友没有一人和她说话,父亲在祝酒时根本不提她。
每个女生肯定都幻想过自己的婚礼,但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现实主义的结局。
FAY在喝醉之后冲上台,让大家看看新娘是多么美丽,感动还没有结束,FAY却告诉大家一个跌破眼睛的事实:她也怀孕了。
全场大哗,她真的喝多了。
但BEV却冲上去,两人哭着抱在一起,处于喜悦和疯狂的边缘。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一天一天。
她是一个有梦想的女生,她努力开始新的生活,但丈夫一次次的让她失望。
她没有想到浪漫的代价如此沉重,让她几乎不能承受,怀孕时她被丈夫丢在家里,张开两腿对着自己高耸的肚子大吼:出来!
滚出来!
分娩的过程她只有一个感受:恶心。
但在15岁成为一个母亲时,她被迫成为一个家庭主妇。
她要忍受婴儿的种种麻烦还要读书,争取在大学里拿奖学金。
但她失败了。
她早上起来时,原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得到改观,但下午四点了,她又成为一个普通主妇,对着丈夫和邻居大吼。
偶尔的闲暇时光,便是和FAY一起磕药,大声的笑笑。
这时她们有一段催人泪下的对话: “FAY,你真的爱EMI吗?
” “这不是因为我们的肚子被搞大了?
有必要这么严肃吗?
” “这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有时候会想,我是真的爱JASON,还是不得不爱。
” “BEV,你信我一次吧,有时候我们爱的太深,不得不麻木一些。
要是 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那种爱意,也许会无法承受。
所以,相信吧,你是 真的爱他。
” 3,她在追寻着心中的美好世界,她管那个世界叫春天 “我22岁了,快30岁了,但是我仍然无法安于现状。
真希望我蠢一点,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这样我就能安于现状,不再胡思乱想。
” 她在丈夫毒瘾发作时跳快乐的舞给儿子看,欢快的音乐,滑稽的舞步,伴着丈夫的吼叫。
在RAY无法戒毒时她离开了他,独力抚养儿子。
但是JASON要负担沉重的家务,而她要拼命挣钱打工。
她笑着对儿子说,我们是好搭档,JASON却大吼道,不是的,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是儿子,而你应该是妈妈。
她知道她的世界是错位的,但又没有办法。
她知道有些事被她弄糟了,但却无法纠正。
她把丈夫一个贩毒的朋友赶出家门,但又为他烘烤大麻,为了多挣一笔钱,带着儿子远走高飞。
偏偏儿子带着对母亲的报复把事实告诉了外公。
她再次入狱,钱也没了。
4,RAY 其实RAY年轻的时候是有几分可爱的,他说话缓慢,在BEV像他示好的时侯他本能的说,BEV,你别和我纠缠不清,I‘M NOT GOOD。
他只是一直按标准的方式毁掉自己。
他面对生活的时候是个懦夫,他不懂自己的老婆,在她痛哭的时候他还是笑,在老婆痛骂他的时候他躲在儿子后面,他从不懂梦的滋味。
但他只是可怜,他爱自己的儿子,陪他玩却无法给他好的生活。
多年之后的他已经苍老龌龊的像岩洞中的古鲁姆,在儿子和他握手时他吃惊的睁大了双眼,情不自禁的说声THANK YOU。
他最后和儿子在现任老婆的监视下像作贼一样的传递协议书的一场戏也很出彩。
他面对又在发脾气的老婆微笑着说,她还是那个样子,自己的问题最重要,他当时那个样子竟然有几分宽容。
他望着有出息的儿子说,也许我对你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离开你,但 这也许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了。
5,BRITTANY MURPHY 这个女孩有一种会演戏的神经质。
不知道哪个电影评论上说的,说她相貌平平,长相怪怪,但我看她的直觉只有——漂亮。
而且天才。
我喜 欢她。
6,DREW BARRYMORE 相信看过这部片子后,所有的人都会相信,她是个好演员,而且,真的是很好的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演员阵容虽然不算很强大,只有两个大明星,DREW BARRYMORE 和演她爸的JAMES WOOD, BRITTARY MURPHY红起来好象是最近的事,但是都极其优秀,演的极其细致到位。
希望有时候是个坏东西,它比从未有过还令人感到绝望。
也可以算是部<成长教育>吧,自我意识觉醒以及自立自强积极向上,又有些类似于Girl, Interrupted
真是看不惯这种鸡飞狗跳的生活
非常好。
勋章mark
还不是为了春日影展徽章
我也是第一次当妈。。。
巴里摩尔的颜值巅峰
电影归电影,现实里如果你15岁就生下小孩,基本人生就是GG了
最后Beverly和爸爸在车里又哼起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的时候简直泪奔…其实还是很喜欢温情片!其实还是很容易被感动!
亲人不会离开
他们都需要一个心理医生。
很好看的电影额~
15岁少女怀孕生子,与儿子在去前夫家路上阐述养育孩子的辛劳与付出,孩子乖巧懂事体贴母亲也令彼此关系变好;
冷门构思又臭又长
22/1/2
故事徐徐道来,并没有过多强调BEV一个人带着JASON的艰辛,但之后的对话却透露出来,很温暖的电影。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一个坎儿,特别是对于那些看起来更聪明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死在了青春期——我说的是人生,而不是生命。是青春给了你性,让你成人,让你骄傲,也让你知道羞耻。但是,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他们的文化一直都在排斥这件事儿。所以性将成为一个人终生的枷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锁住了你的人生。不是女主不聪明,不是女主不漂亮,她很聪明,而且除了学习好之外,她还有超出常人的文笔,并且在学校时已经崭露头角了,当然她也很漂亮,她也有理想——她想做一个作家。可是仅仅因为青春期得一次性行为,她15怀孕了,于是变成了普通人。又因为她选择的那个男孩是个怂人,于是她便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当然,这片子讲的是成长的故事,从而淡化了“人生死在了青春期”这个现实。
杀不死你的逆境,会让你生不如死。
对美国嬉皮士一代那种颓废的生活一直不以为然,他们的纸醉金迷,只是把各自社会责任转嫁到了家人头上,上一代和下一代,都深受影响。年轻人过早步入婚姻确实太难了,自己的人生都没搞懂,就得承担起教育孩子、为他们未来人生指引方向的重担。片子是典型的美国嬉皮士和家庭影片风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