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第一集,感觉这季拍的还是很走心的,没有给前作丢脸~我总结了一些有趣的英文词汇。
这是第一弹,点赞超过10,就更新第二弹哈!
1 Jail to the Chief是啥意思?
这个表达来自“Hail to the Chief"。
Hail to the Chief是一首歌,每次美国总统在公共场合出场时,经常会播放这首歌。
据说最早是改编自一首19世纪的苏格兰歌曲。
大家可以点击这里听一下。
向统帅致敬Hail to the Chief_哔哩哔哩_bilibili显而易见,Jail to the Chief是玩了个文字游戏。
“致敬(hail)你个毛线,监禁(jail)你丫还差不多”。
比如那些讨厌川普的人,就可以搞这么一件T恤穿。
2 Bill Clinton的全名是什么?
Bill Clinton的全名是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你可能要问了,那为啥叫Bill Clinton呢?
这是因为William这个名字,既可以缩略为Will,也可以缩略为Bill。
换言之,像傲骨贤妻里的男主Will Gardner,其实也是William。
3 弹劾总统怎么说?
impeach表示弹劾,是动词。
对应的名词是impeachment。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弹劾一个州长,那就是impeach a government。
弹劾一个法官,那就是impeach a judge。
弹劾咱们的总统,那就是impeach our president。
4 independent counsel是啥意思?
如果你想弹劾总统,那么你当然不能相信在总统手下办事的检察官,所以你就需要任命一个独立的检察官,那就是appoint an independent counsel。
testify表示作为证人在法庭上作证。
5 性骚扰怎么说?
性骚扰的英文是sexual harassment。
当你宣称别人对你性骚扰,当你提起了这样一场诉讼,那就叫做a sexual harassment claim。
性骚扰的案件有3年的法定时效,叫做a three-year statue of limitation。
意思就是说超过了3年,就过了法律时效,就不能再起诉了。
我发现这部剧中很多人读harassment这个单词时的发音很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不一样,我专门去查了一下,原来两种读音都可以。
6 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朋友怎么说?
看剧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表达:fair weather friend。
意思就是说,只有天气好的时候,只有你处境不错的时候,ta才是你的朋友。
如果你出事了,ta立刻就不是你的朋友了。
这种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朋友就可以叫a fair-weather friend。
那你肯定会问了,如果既能同甘,又能共苦的朋友怎么表达呢?
你猜的没错,就是an all-weather friend,不管天气怎么样,都是你的好朋友,哈哈哈!
还记得那句谚语怎么说嘛?
患难见真情(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以上就是第一弹,点赞超过10,就更新第二弹哈!
|本文作者:大风哥Wind|审校:Juliet |排版:Anita|总编:大风哥Wind
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美国犯罪故事,每一部都是悲剧收场,看完令人倍感唏嘘。
永远爱这个系列的故事,每一部都看得心碎第一季,辛普森杀妻案,一个黑人男星辛普森被指控谋杀自己的前妻妮可,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公诉方和辩诉方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拉锯战。
这场世纪审判双方阵容强大,公诉方由玛丽亚.克拉克、克里斯托弗.达登、凯瑟琳.肯尼迪等人组成,辩护方由罗伯特.夏皮罗、李.贝利、阿兰.德肖维茨、约翰尼.科克伦等人组成。
由于福尔曼警官过去发表过种族主义言论,科克伦开始质疑福尔曼调查所收集到的证据存疑,他依靠种族牌得到了陪审团的认可,最后辛普森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而被释放。
黑人们崇拜辛普森,联想到过去在芝加哥的黑人起义运动,案件审理让支持者和反对者心理五味杂陈,人们也渐渐质疑法律是否可以保障他们今后的安全生活第二季,范思哲刺杀案,詹尼.范思哲是意大利时装品牌大师,迎来了无数人轰动,在同性恋被歧视、认为是疾病的年代,范思哲通过自己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对这个现象的抨击,他的前男友是安东尼奥.达米科,范思哲在迈阿密的家门口遭人枪杀后,安东尼奥就和范思哲其他家族成员关系不合,因为整个家族成员心里都很黑暗,令人压抑。
杀害范思哲的凶手叫安德鲁.库南安,他是连环杀手,先后杀死了近4人,在持续半年的逮捕行动,最后警方发现他在自己的游艇里自杀了。
导演通过娱乐的外皮利用恶搞的倒叙手法开始推理库南安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杀手的,范思哲在过去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因此他的妹妹多纳特娜很尊敬他,相反库南安终日被心理变态的父亲冷眼相对,畸形的家庭条件下促使他拥有了反社会思想。
在范思哲迈阿密度假的时候,库南安便与他擦肩而过,不同的历史就有不同的命运,最后库南安充当死神带走了范思哲的生命。
据说这部拍完以后,范思哲家族把导演告上了法庭,差点让导演破产第三季,拉链门事件,也叫克林顿总统弹劾案。
克林顿桃色丑闻有很多,但是由于当事人基本都在世,所以本部故事基本讲每个人故事点到为止,有些细节可能会看不懂,不过这部相对比较轻松,不是以凶杀案为主的职场戏,演员也都极力还原角色,学习了很长时间当事人的语调。
比尔.克林顿和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关系非常神秘复杂,这引来了一波媒体的关注,莱温斯基是白宫的实习生,比尔背着希拉里.克林顿与她外遇,发生了性关系,与此同时被比尔性侵过的女人葆拉.琼斯起诉比尔,这使比尔和莱温斯基的关系暴露在了大众视线中。
琳达.崔普是莱温斯基的同事,她为了搞到充足证据,不惜与莱温斯基共餐,偷偷把莱温斯基说的话录了音。
琳达把证据推给了众媒体,莱温斯基在证据确凿情况下承认自己与比尔总统发生了性关系,但是比尔总统一直回避这个事实,并且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莱温斯基。
当矛盾聚焦点转移到琳达身上后,所有人斥责琳达的行为是违背道德基础之上的,所有人都认为琳达作为职员不应该以年轻人的忠诚开玩笑,更重要的是不能拿对方酒后说的玩笑话当作证据,因此琳达被迫整容,试图逃脱媒体的压力。
莱温斯基也同样饱受舆论,网络暴力一年比一年严重,一半的人认为她是婊子,有着傻白甜的恋爱脑,一半的人支持她,她是女权的代表,莱温斯基被迫接受被人盯着的事实,推辞了接下来的职场工作,转行成了小说家。
关于比尔.克林顿弹劾案以失败收场,因为克林顿多次追查本拉登下落都有进展,迎来了党委的大部分支持,反观葆拉.琼斯由于长了巫婆脸也被迫做了鼻骨切除手术,结果之后经济衰落,当上了拍情色电影的演员,违背了曾经的意愿。
希拉里虽然讨厌丈夫出轨行为,但是面对媒体也欣然接受这个事实,并且选择原谅丈夫,斥责指控丈夫是小丑的极端分子,这一点也得到了大部分人同情和理解,他们欣赏希拉里对丈夫的忠诚和自己童贞的品质。
结局任然悲剧收场,四个女人在为一个男人的错误而买单,当所有人坚信比尔首先是总统其次才是男人的观点时候,四个女人作为反驳方已经消失在了观众视线里,她们被迫要维持目前的生活就在去年,琳达.崔普病逝,比起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她无疑做的是最过分的,她从根源上酿成大错,从恐怖的噱头转向制造了另一个悲剧。
她出卖同事,但是自始至终她认为自己拯救了莱温斯基,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永远感受不到琳达的动机。
克林顿作为总统知法犯法,却秉着一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嘴脸仍然做了下去,希拉里被迫要守护这个男人,因为她不想在媒体面前露马脚,她也是国家一半的王后。
至于莱温斯基,她已经为过去的错事尝到了苦头,网络对她施展的暴力长达十年之久,理应该饶恕她,如果放到因为社会应该会有很多人同情她。
不得不说,她在我眼里是伟大的女人,能在这种环境下坚强活到现在,敢于说事实,没有被压抑情绪左右,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一生只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摩根.勒菲这样肯诈骗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女巫,一个便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女作家,莫妮卡.莱温斯基
在第二集中,莱温斯基向琳达 · 特里普透露了她与比尔 · 克林顿总统的婚外情。
这部电视剧在评论界引起了分歧,有些人说它很有趣,但没有对一个熟悉的故事进行新的诠释,而其他人则对这部电视剧对告密者琳达的刻画感到惊讶,并对再次重温这些事件的感觉感到兴奋。
政客的 Renuka Rayasam 采访了节目的首席编剧 Sarah Burgess,谈到了为什么她选择通过故事中心的三个女人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毕竟这些女性处在华盛顿权力的边缘。
问:有人批评你把琳达 · 特里普塑造成了一个毫无歉意的恶棍,你想对此做出回应吗?
我投入研究琳达 · 特里普有两三年了。
琳达 · 特里普可能是我最喜欢的角色。
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去理解为什么琳达会那样做。
我觉得人们对我冒险的选择做出了反应,接受了这样一个沮丧的女性官员角色,她的怨气是显而易懂的。
当然,这不是人们期待的典型主角。
不过,我的目标也不是让她讨人喜欢。
我不认为女性角色应该总是讨人喜欢。
拍摄《弹劾》这个故事的意图,从来就不是让任何一个角色讨人喜欢。
人们总是在一个悲剧故事中看到令人动容之处。
这是一个关于人们对女人的期望的故事。
我看到了当前的反应,对这些女性在90年代后期受到的不公平遭遇反思,我也看到了很多讨论。
在我看来,人们如何评价这部电视剧,也折射出人们对女性境况的看法。
问:你对宝拉 · 琼斯的描写是否受到了 # metoo 运动的影响,后者指责克林顿在酒店房间里向她露阴的猥亵之举?
没有人相信她,那些推动她起诉的人,内心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她有一个可信的故事。
她告诉了很多人那周发生的事情。
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要么忽视她,要么认为她在撒谎。
或者,即使她说的是实话,谁会在乎基于阶级和性别的原因呢。
问题的另一面是,她有代言人吗?
像许多女人一样,宝拉处在一个没有工作的境地。
她依靠丈夫的收入生活。
她和一个非常沮丧的人一起生活,这个人鼓励她起诉。
这在道德上是复杂的。
根据 #metoo运动,她值得讲述自己的故事。
按照一个女权主义者的逻辑,如果一个女人没有代言人,我就要宣扬她。
我们更喜欢女人英雄主义的故事。
但这是我们自己编造的谎言。
问:你认为莱温斯基的历史遗产会是什么?
她是独一无二的。
即便在今天,莫妮卡·莱温斯基依然是一个难得而且值得关注人物。
对她来说,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笑柄,却无法找到工作,只能被我们的文化唾弃,然后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个体,被公共舞台接纳。
我只是不知道还有谁有类似的经历。
这只是一种我感兴趣,愿意挖掘的独特仇恨形式。
这种势力无处不在。
如何把她撕裂,是一种共同的文化体验。
我怀着强烈愿望,希望讲述琳达、莫妮卡和宝拉的生存状况,让人们就像看到克林顿夫妇一样,也能看到她们的存在。
围观吃瓜中 看看有没克林顿自传更好看♪───O(≧∇≦)O────♪这位总统大大从州长开始就持身不正 在其自传里就直言不讳(/≡ _ ≡)= 这次要是想看剧吃瓜, 那就大大滴错啦( ง °皿°)ง⁼³₌₃白宫、顾问、媒体、律师。。。
甚至当年新生的internet gossip 嗅到八卦的味道。。。
与其说这事美国犯罪故事,还不如说是女人的战争,香蕉姐大大扮演的大反派琳达 世故狡猾 在克林顿绯闻几个女人中兴风作浪 乐此不彼 谋取自身利益 结果呢, 机关算尽 颗粒无收 还是被抛弃莫妮卡是6集后的重点, imdb 的评价也相当不错。。。
FBI. 凶狠狡诈 以及小盆友与之斗智斗勇 PS 克林顿的演员这次气质差一点 (;一_一)家里有矿还是硬道理( ง °皿°)ง⁼³₌₃ 莫妮卡没有强大家庭支撑 也不会有这个故事
#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美国罪案故事:弹劾# (American Crime story season 3 Impeachment)不愧是瑞恩·墨菲的剧,绝对够多汁、够诱人。
三个主要女性角色塑造得十分生动鲜活,也清晰营造出当时她们所面对的压力和威胁。
即使是旧事重提,这部剧将会带给你更多鲜为人知的内容。
非常喜欢影片的开头片段,几个FBI把两个女人团团为主,那种恐惧和胁迫感清晰可以透过银幕感受到。
在这样的局面下,两个普通的女人,怎么去跟美国总统对抗?
基本上没人不了解克林顿的弹劾案和性丑闻,但整个事件里有很多很多细节、人物关系是我们从新闻上没有了解到的。
本片主要是围绕这件事中三个关键女性人物展开,从她们的视角去看待整个事态发展,让观众了解她们的立场,当时的心态和处境。
这个角度是很新颖的,她们如何从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变成了把克林顿推下政台的关键人物?
因为在事发的90年代美国社会环境下,人们很少关注到这些女性,都是从媒体和更为“权势”的人那里了解所谓的真相,而这些并非是全部真相,很多内幕在当时都没有爆出。
正如很多历史事件都要等沉淀很久之后慢慢去挖掘,本剧得到了几位女性原型的支持,也将多年来爆料出的证实的、未证实的“八卦”一一道来。
而且本剧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也描述得十分细致,各方有着自己利益和野心的人都在其中,仿佛布下一个阵局,就等着猎物上钩。
就算克林顿不现身时,他也是很多人口中的谈资。
他显然犯下很多过错,自身行为不端,但看本剧也会让你了解,他的下台背后有着更多政治博弈和阴谋。
就像当年肯尼迪一样,有很多敌人,每个人都在想怎么把他推下去,而在克林顿这里,女人就成为了他的软肋。
不过本剧主角并不是克林顿,虽然它还是会帮你了解很多有趣的政治传闻和八卦,但重点还是围绕三个女性人物展开:控告克林顿性骚扰并在丈夫和有心人士胁迫利诱下寻求赔偿的宝拉·琼斯(安娜莱吉·阿什福特 Annaleigh Ashford饰演)、与总统有秘密偷情但年轻天真的莫妮卡·莱温斯基(比妮·费尔德斯坦 Beanie Feldstein饰演)以及忍了很久希望报复、偷偷录下莱温斯基谈论克林顿录音的职员琳达·崔普(莎拉·保罗森 Sarah Paulson)。
可以说三个女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也各有弱点,但克林顿也不是无辜的,而周围的人,无论是媒体、政客、公众、敌对方还是想从中获利的其他人都对此事也有着各种“影响”。
于是正如大部分这类事件,没有什么好坏或正义与邪恶之分,而是让人们了解每个人在这场事件中起到的作用。
正因此,我特别推荐每个人看这部剧,去了解任何一个被公开带到公众面前的性丑闻或性侵案背后的复杂性。
很多时候它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
而往往在社交网络时代,很多人只是在事件爆发之初凭借十分少的信息就开始妄下定论,站队并开始互相攻击,忽视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等到过了很多年,一切都水落石出,很多人却早就忘记了,但这些事中的当事人的人生却永远地改变了。
很多事件都值得再次回头细品。
这个剧,正是希望大家回头再从新审视这件事,把每个人的故事都屡清楚。
其中,第一集“放逐”里,可以看出琳达·崔普与莫妮卡·莱温斯基有很多相似性。
两人都是被从白宫调到了其他地方任职,原因都是一些更有权势的人并不希望她们留在身边,因为她们知道太多秘密,对一些人具有“威胁”。
其实就是想打发掉她们。
只不过,有着经验的琳达·崔普将这一切看得很清楚,受够了被人摆布和权力博弈,她开始产生了逆反和报复心理。
而莫妮卡·莱温斯基则还年轻又单纯,涉世未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虽然也孤独不安,但坚持为克林顿守护着秘密。
莫妮卡从未希望这个秘密被公开,而是被琳达·崔普利用,最终导致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成为了全民唾弃的小三。
虽然她看起来是“受害者”,但毕竟插足了别人的婚姻,也让自己背负了很多批评。
这次她本人监制这部剧集,其实就是希望让人们看到,20岁出头的女孩其实很容易犯下很多错误,没有人是完全无辜的,需要自省,但同时,也希望人们了解她的真实遭遇。
即使最为多汁的是莫妮卡与克林顿之间的感情关系,但香蕉姐出演的琳达·崔普是剧中最有趣也最让人有共鸣的角色。
她看似很有野心,但她的处境也令人同情。
在白宫工作了很多年,尽忠职守,具有丰富的经验,却一直是上司眼中的“小透明”。
最终因为上层人事变动和她知道太多秘密被调离岗位。
她不甘心,眼看着克林顿只留下他喜欢的女职员,内心确实很不平衡。
正是这样一个原本不起眼,可以被随便挪走的小人物,成为了一座大山倒塌的关键所在。
香蕉姐的演出也很绝,除了声音外,外貌和体态都真的变了一个人,将这个咄咄逼人但又充满怨气的角色塑造得很生动。
无论是吴亦凡事件还是韦恩斯坦事件,及很多有权势人的倒台,都是从那个曾经你意想不到、不会正眼看待的裂缝开始。
墨菲推出的这个系列之前两季虽然也是真实案件,但其目的除了重新回顾事件始末外,也是要探讨当下的美国社会环境。
从种/族/歧/视到恐/同等话题都有涉及。
而这次则是探讨,没有权势、看似在弱者地位的女性,如何在勇敢发声和开始战斗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PS: 那时希拉里的一些“私生活”八卦也在剧中被提及。
其实琳达,从头到尾都只是为了发泄一种私人怨恨,但她却总是美其名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拯救莫妮卡,自己之所以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可怜弱小的莫妮卡远离比尔·克林顿这个超级大变态。
不过是在掩藏自己的人性之恶罢了。
琳达是普罗大众里绝大多数一生平庸的女人的缩影,只不过,她极度的用放大镜放大了对自己平庸的不甘和憎怒。
琳达人至五十,一辈子就这么碌碌平淡的混过来了,姿色美貌和工作能力都算不上出色拔尖儿的她,唯有通过释放憎恨的力量,才能够让自己的内心获得稍许的平衡。
她多年来,都勤勤恳恳的在白宫埋起头努力工作,但却遭到了上层不公平的待遇,而且位高权重的最高领导——克林顿总统连她认都不认识。
然而她所希冀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权势男性的认可,这些她内心深处苦苦追寻的东西,竟然被一个初出茅庐、尚且乳臭未干的稚气小女孩儿轻轻松松的拿到手了。
莫妮卡大学毕业后得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来上班的第一天,就被那个彼时全世界最有权力的男人所注目、所追求、所献媚、所讨好。
而琳达觉得,自己在白宫工作多年,这个男人,却从来都不屑于看自己一眼。
在她看来,美国总统看到这种胸大无脑的媚态女人就被迷得神魂颠倒,却连她这种踏实本分工作的其他女员工的名字都尚且不屑于知晓,这让她觉得恶心。
这种来源于女人之间微妙而强烈的对比,是让她发自心底里恨的牙痒痒的。
莫妮卡与克林顿之间的情爱关系,是人家俩男女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私事,本与她无关。
在伤害莫妮卡时,她摆出一副义正词严、道德高尚的样子,自诩为正义的化身。
只有卑鄙的人,才会整天都标榜自己的善良。
骨子里作祟的东西,还是在于根植于内的自卑心理而造成的阴暗扭曲。
世俗社会中,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女人的美即原罪,一个女人被一个魅力无穷的男人所注目、所钟意、所追求,则更是她不可饶恕的原罪。
这样的女人,大都会被人泼脏水。
这其中,姿色平庸又长舌善妒的女人们是主力军。
若是她不光年轻、不光美貌,更拿下了一个让旁的女人们皆垂涎眼红、趋之若鹜的极品男人,那她就更是旁的女人们眼中的贱妇和荡妇了,几乎旁的所有女人们背地里都想用一把尖刀去刮花她的小脸蛋儿。
女性对女性的歧视,远远要比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更为隐蔽、更不受约束、受到的侮辱和伤害更大。
人生是一件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的全是虱子。
实质是虱子,但是要得让人看,必须先得披上一件袍子,掩盖掩盖,这样才不至于太难看。
—————————————————————一个女人如果太好哄,则意味着别人对你的施予成本就会变得很低,也就是说你自身就很容易被人敷衍了事和轻松打发,再说的难听一点,你会显得廉价和易得。
而一个女人如果太容易被感动,则意味着她的包容性很强,什么都愿意体谅和忍受,那么无疑就会促使别人倾向于用更加冷酷的方式对待她。
人们会觉得她肯定被亏待过,那既然如此,不妨就继续亏待下去呗。
尤其是对男人来说,他们非常喜闻乐见这两种女性特质。
那如果这个女人除了太好哄和太容易被感动之外,她还很是年轻。
如果这个女人除了太好哄、太容易被感动、太年轻之外,她还很是美貌。
那么这种女人,简直就太招男人喜欢了,几乎难逃被男人和权力摧毁的劫数命运。
这是赤裸裸的真实人性,没有办法避免。
年轻时的莫妮卡就很惨:太好哄、太容易被感动、青春正盛、风情貌美。
这四条,她全中,霉运的坑全部让她给踩到了。
人性往往是见微知著。
男人的算盘都打得很精明,一个年轻又美貌的“小甜饼”女孩儿,她实在是太好哄。
即使她刚刚才发了脾气、掉了眼泪,但几乎你说上三言两句的甜言软语,就可以把她哄的服服帖帖。
这意味着,男人花很少的成本,就能享受到崇拜感和愉悦感。
并且眼前绕不开的棘手矛盾,刹时间就可以被他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所轻松搪塞过去。
这代表着,男人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们自然欣然受之。
其实在艰难的环境中,女人更不能表现出离不开男人的样子,这样是容易被他吃死的。
人性有一种恶毒,那就是:你越是退、我越是进,得寸进尺不是说着玩的。
男人对女人的怜惜不是对真正的弱者的怜惜,而是对扮演弱者的怜惜。
假如你真弱,那就是全方面的被男人剥削和被男人欺负了。
它不仅仅意味着男人对女人其纵欲无度的毫无节制、难以制约、不加收敛,深层次上,它更暗涵着男人对女人始终灌输着不自知的精神操控与情感摧残。
这是绝对病态的、是完全畸形的,是一种长期稳定而不自知的变态精神剥削。
比尔·克林顿这种生性多疑且多猜忌的男人,竟然能够破天荒的打破自身“两三天”、“一个月”的情史纪录,与年轻的莫妮卡保持了长期且稳定的情爱关系,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她确实太好哄、太容易被感动的缘故。
—————————————————————《斯塔尔报告》提交国会、投票弹劾,刹时震惊全世界。
一场全民集体解放“性压抑”的饥渴式意淫,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正式掀开帷幕了。
全世界,只要生而为人,禁忌压抑的性猎奇心理与“厌女”心理,真的是由来已久,可谓源远流长。
世人对于“性”这个东西的偷窥心和猎奇心,真是固牢而不可动摇。
正如李安导演在《喜宴》中所说的那样,性压抑真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畸变疾病。
群体对于性丑闻中的弱势女性,只有集中于肉体本身的审判,而从来不关心于去以一颗慈悲之心去正视其精神和苦难。
全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因党派斗争而催生出的淫秽性细节,却对于这个被权力斗争所利用、被权势男性所玩弄的年轻小女孩儿毫无怜悯之心,反而大肆调侃,疯狂的窥探他人的性隐私,对寸步之外的血光漠然到底,无惊惶、无躲闪、无愁容,令人发指。
上层的权力斗争自古以来便无休无止,权柄的下移和分散便会引来政治的癫狂,进而置无辜弱势的女性于炼炉之中蒙难历劫。
以道德作为冠冕堂皇的托辞,却在其背后张牙舞爪,最后反受其害的却永远只是无辜弱势的女性。
年轻的莫妮卡,她就像一枚棋子一般,被用后即弃。
她年轻的肉体,就像是祭祀时被列为贡品的牛羊猪鸡一般,被供奉于政治与历史的祭坛之上。
暴力的血腥不仁和道德的逼良为娼双双恣肆,而尤以道德的强迫性更为骇人。
一片道德的血腥处,杀人者手持那把刀,被杀者手持的仍是那把刀,这是一个宿命的悲剧。
而且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性羞辱,非常可悲的来源于女性群体。
这令我感到很是心酸。
所谓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化斗争,即女性对女性的歧视远远要比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更为隐蔽、更不受约束、受到的侮辱和伤害更大。
女性本更应该去包容别的女性,尽己所能的去团结起来一起帮助别的弱势女性,而不是肆意羞辱和任意诋毁。
全民性压抑的集体狂欢,模糊了道德和残忍之间的界线,人们更容易释放出人性丑恶的一面。
道德的本义是用于自我审视和自我鞭策,它的出发点是极好的。
但大时代里道德的标榜和滥用显然已经不再回归于它的自律性,而沦为了一把作为攻击他人且杀人不见血的匕首。
道德本是最神圣最正义的规则,如今却偏轨成为了最无耻最下流的武器。
可它偏偏那么常见的在世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共生于圣人和小人的口中,哗众取宠的人越来越会掩盖和修饰自己的真实面目。
大时代推动着更多的力量投入到“道德杀人”这场前浪与后浪的翻滚搏斗中,而历史潮流如泄洪之水,一旦泄了闸,喷发只是早晚的事。
—————————————————————作为收尾全剧的最后一个镜头,当然是要最终落脚到莫妮卡的身上。
签字售书会上,人群中一个男子突然高声问了她一句:“莫妮卡,你还爱比尔吗?
”导演安排这一诙谐讽刺的收尾,实在是绝。
剧里选择对此做了一个开放性的收尾回应:莫妮卡没有回答,她突然眼眶湿润,小鹿般楚楚可怜的大眼睛里,慢慢浮起了一层水雾。
自觉失态,她暂时中止了签字仪式,跑回后台,心绪久久难以平复。
前尘往事已是不堪回首,她闭眼,一滴泪划下,镜头戛然而止的收住,这部剧到此,全剧终。
本无岁月可回头,经此一劫,她已是九死一生。
与比尔·克林顿的一段从风花雪月到千疮百孔的情爱磨难,彻彻底底打碎了她的“少女情态”,她的“少女情致”,亦是被雨打风吹去。
真情诺诺,终于随乱红飞花去。
期盼明月,期盼朝阳,期盼春风浴。
可逆风不解,挟雨伴雪,摧梅折枝去。
她与男人的性经历没有使她从一个“女孩”蜕变成一个“女人”,直到弹劾结束的那一刻,她方才真正从一个“女孩”蜕变成了一个“女人”。
在25岁这样一个还青春正盛的如花年纪,她却已然是一个老人了,她什么都见过了,什么也都经历过了。
一个人的苍老,从来都无关乎年龄,它只关乎心境。
从一个“小女孩儿”到一个真正的“女人”,她所有的情愫、欣喜、苦痛、血泪、蜕变、成长、重生,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拜那个男人所赐。
她的人生,已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彻底被他所定义。
岁逾四十、不再年轻的莫妮卡,或许终于意识到:情欲与毁灭在她的青春具有理所当然的冲动性与悲剧性,而情欲与遗憾在他的中年则具有不可避免的包容性和故事性。
一切都是信不得的。
天下大势,从前信不得,现在信不得,将来更是一并也信不得。
终于断断续续追完第三季,厉害厉害厉害厉害。
自然流畅氛围营造和剪辑延续了第一季的水平,视听语言稳稳稳稳的不行,Ryan悬念玩的溜的不行。
看到最后一集似乎已经超越了案件本身所带来的震撼力,而拥有了时间跨度的加持,一场大瓜演变成为当代女性生存状态群像。
引发案件却最终为生存接下成人杂志的Paula Jones,被群嘲的Linda Tripp,最终在痛苦中说出真相的莱温斯基,甚至希拉里,作者在剧中让他们被残酷、猥琐、自私的男性目光所审视。
当然这也引起了观感上的极大同情。
Paula的故事线是其中给我最大震撼的,代入人物一个直接、单纯而一心想着服务于她的混蛋老公的妻子最终将会落得什么样的结果。
她的人物塑造和选角都非常精准的和莱温斯基形成了鲜明对比。
全片最绝的是,当桃色新闻和弹劾一个国家的president联系在一起时,只有克林顿的那句台词可以极其到位的达到解释和讽刺的效果。
“我问上帝为什么这样对我,上帝说i just dont like you. ”#美国罪案故事第三季# Love it!
莱温斯基年轻时候很漂亮也很高的,本剧的选人也显得总统的品味太差了点吧!
本人去有些微胖后来发福的,但是有点太差了点。
莱温斯基年轻时候很漂亮也很高的,本剧的选人也显得总统的品味太差了点吧!
本人去有些微胖后来发福的,但是有点太差了点。
莱温斯基年轻时候很漂亮也很高的,本剧的选人也显得总统的品味太差了点吧!
本人去有些微胖后来发福的,但是有点太差了点。
莱温斯基年轻时候很漂亮也很高的,本剧的选人也显得总统的品味太差了点吧!
本人去有些微胖后来发福的,但是有点太差了点。
大跌眼镜的第一集喔,选的女演员特别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没有莱温斯基漂亮,除了尺寸惊人的胸部,整体看着很清纯,子也矮,说话十分的婴儿音,baby voice在美国人的角度来说是没有性吸引力的。
反派是香蕉姐演的,这化妆的和美国恐怖故事第十季有一拼了!
演技太赞啦!
而且克里夫欧文演的克林顿,化妆的一摸一样,天啊,这好莱坞的化妆真是换脸啦,并且和莱温斯基两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好强啊!
第一集里的把克林顿的那部分画下来简直笑死人了哈哈
女性的自我价值只能来源于自己,某个大人物跟你有affair,这并不代表你自己也是个人物。
差距悬殊的权力关系之下没有爱情,用后即弃是必然的结果。
Men always like stupid but young girl.当你无法驾驭权力的时候,过于靠近权力只会变得不幸。
C对H说Don't leave me.H说你不会真的那么天真吧,我离开了你就是离开了president的女人,我留下来还是要被你定义。
The first Lady is still a woman stand by the man.为什么即使克林顿出轨了,人们依然觉得他只不过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而已,希拉里在电视上维护他,反而会被人们是精于算计的bitch呢?
厌女的文化真是无处不在。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愿意为他投资的女人。
但奈何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不是管不住下半身,而是这个社会对于男人的下半身格外宽容。
如果浸猪笼和刺红字都是施加在男人身上,男人还会犯错吗?
第十集太拉胯!香蕉姐演技加分,化妆的根本认不出来了,欧文脸上化的太厚以至于面瘫!
故事偏慢,莱温斯基和克林顿的演员都不喜欢,不看了不看了
1. 高度还原,非常细节,非常精彩;2. This is never gonna happening in CHN; 3. 权贵对普通人的确就是碾压,所以人要往上爬
比起前两季,整体逊色一些,也是因为莱温斯基案的政治与道德标签要压过犯罪。和往季一样,全员无好人,只有真实的人,呈现出了可能最接近真相的解读。香蕉姐演技已臻化境,她在不同戏中的角色已经很难认出是同一人扮演了。前半较散,由演员撑着,后半渐入佳境,把最重要的命题砸到了每个人面前:一个男人犯了错,他很难过,但没有受到真正的制裁,而因爱情、自保等理由与其抗争的三个女人却被摧毁了。Monica Lewinsky,Paula Jones,Linda Tripp的人生都被摧毁了。这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罪。
莱温斯基就是温室里的傻白甜 linda要不是有所图 谁会跟这个花痴恋爱脑天天晚上煲电话粥啊 旁听的都要口吐莲花 整个弹劾案的走向也真是迷醉 我们要弹劾总统!民众更爱他了!我们要保护受害者保护证人!铺天盖地的媒体暴力和精神折磨摧毁她们的一生 呵 法克
E10 我是真的厌恶莎拉保罗森用下唇包牙齿的面部动作。21/11/11
政界、法律界、传媒界,多好的一出大戏,拍得也很努力,就是让人觉得可以更好。
前半段铺陈缓慢,后半段渐入佳境。导演比较善用多线混剪切换叙事镜头,Monica听录音作证与Linda通话求出名、Hillary拍第一夫人照与Paula为了生计被迫拍卖身照等等都非常精妙。但考虑到故事情节本身已然如此劲爆,总感觉这部片子挖掘的深度不够,还是主要停留在gossip层面
高开低走。女主选角让我觉得像在看乔纳·希尔和克林顿谈恋爱,真的很出戏啊啊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烂仔帮屎尿屁本性
同事不是朋友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最后还是沦为权利斗争的筹码 一声叹息
故事本身絕對夠勁爆了,現在看來簡直就是世紀大瓜,哪怕艷照門都甘拜下風。本質上就是一個粉絲見到偶像,想辦法睡到偶像,後來又纏著偶像,偶像把她委婉送走,她還沒明白,之後大嘴巴自爆的故事。只不過這個偶像是美國最高領導人。這件事其實真巧了,又有哪個克林頓的狂粉真的能在白宮上班,又那麼主動去勾他呢?所以最後其實都沒有無辜的人。琳達大賤人不用說,萊溫斯基做小三就算了還又蠢又大嘴巴,克林頓就更別說了,這性癮症也太嚴重了。但是這部劇拍的真的一般,雖然每一集都還算精彩,但是真的沒有人想連著看的慾望,而且每一集還死長,一個小時,節奏真的很有問題,劇本架構也是,到底想說什麼?說彈劾,結果絕大部分是拉鏈門。這是美國犯罪故事啊?到底犯罪在哪了?婚外情罪?敘事重點和結構完全不對,還加了好多人物好多線,都沒有整合的很好。
本季讲述莱温斯基在整个事件中被多方势力消费利用的悲剧,但叙事有所取舍,时间跳跃破碎,无法与第一季相比。
希拉里这么单纯?
细致还原了那场让全世界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桃色事件,大胆触及最敏感的细节过程,将克林顿扒得连底裤都不剩了,即使是在美国,创作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当事人还都在世。几个女性角色都塑造得有声有色,尤其是香蕉姐的造型和表演,都很颠覆。
8.8 非常喜欢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顺便了解了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很多细节,原来这种性丑闻能爆出来也是多方处心积虑下套的结果,最后堪比小黄文的Ken Starr报告也是让人大开眼界
莱温斯基当年如果是又矮又肥的这个样能跟克林顿搞上?别把事后体重激增当成一直这样,太辣眼睛了。
一直很同情莱温斯基,生不逢时,被集体霸凌了。如果是现在出的事,哼哼!
可能因为前九集都太抓人了,最后一切尘埃落定反而显得有点无聊。Ryan Murphy放弃美恐系列,多拍点美罪系列吧
美国人欠莱温斯基一句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