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专家』不管是海报还是片头都大大的写着“改编自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事实证明只要精益求精的拍出质量,观众并不会介意你翻拍。
电影的“双雄”模式本就是港产警匪片最擅长的,因此本土化的融合做的很到位,刘青云与吴镇宇的嘴炮对决全程高能,细节编排环环相扣,让最后正方的大逆转水到渠成,而从头黑脸到尾的郑则仕和姜皓文,真的让人怀疑他两才是大boss也是挺逗的,所以呢,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8分】
已经基本不记得王牌对王牌的情节了,因此当做一部新电影来看,还是很不错。
虽然称不上说是港片的重新崛起或回归,但总归还是一部各方面在线的好片子。
明明情节也不是那么复杂,甚至罗sir在一开头就劝人认罪那会儿就知道有问题了,可偏偏就是觉得情节流畅紧张,甚至感觉一会会电影都结束了,丝毫没觉得疲累。
看完后回忆起内容真的是太过简单。
无非是被冤枉,劫持人质决一生死,威胁黑警说出证据所在,完事儿。
比较有意思的基本集中在刘青云和吴镇宇的对手戏。
可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几年。
1.这片子虽然也有枪战,动作,追车的场面,但更多的是小成本的室内戏,主要看点还是各位老戏骨的演技。
2.刘德华演得真好,这个好是因为角色其实不太适合他,但他也能演出八九分,吴镇宇不用多说,刘青云六十了,但比起其他人,真是肉眼可见的老态啊。
3.没看过原版,剧情上渐入佳境的感觉,是一部合格的不算烂片的港片。
4.这几年香港电影的投资人或是编剧导演是不是离了警队题材就不会拍电影了啊,而且都不是什么警匪反恐了,就是黑警,黑香港警察黑出了新高度,成龙当年拍《警察故事》虽然是个人英雄主义风格,好歹也是给香港警察立了个正派形象的人设,结果这几年什么《扫毒》,《拆弹专家2》,《寒战》,《怒火重案》,《神探大战》等片,香港警察的枪口都是对准同袍了。
5.颜卓灵饰演的女秘书,那个演技和她的年纪很搭吧,还有那个高赫,光头就该死么
谈判专家:个人自用非影评 剧透勿看刘德华夫妇持刀携带煤气罐劫持两名社会福利署职员 吴镇宇电话谈判并送饭 办公室柜子躲藏一位职员被刘德华放走 办公室里能看到新闻直播 刘德华夫妇得知孩子被富人收养放走人质打开煤气罐两劫匪抢劫银行被ptu包围 开车劫匪枪战被打伤 另一劫匪次手雷挟持人质与ptu对峙 刘青云谈判放走人质自己当人质 刘青云抓住手雷 劫匪被狙击手打死 手雷是假警官告诉刘青云警局内部有人联合虚报工伤诈骗警察福利基金 警官约刘青云见面 警官被开枪打死 各部门警员至刘青云家搜查 刘青云被拘留调查抢枪从拘留室逃跑刘青云在警局挟持二警官和一男一女 其中一名内务部警官李俊杰 刘青云不跟年轻谈判专家谈判 谈判守则不许对嫌弃人说不也不能见牧师因为见牧师会联想到死亡 刘青云指定吴镇宇前来 吴镇宇辞职成了社工 警方强攻失败 刘青云假装打死一名警员 逼李俊杰说出真相 李俊杰说出真相兵告知录音在健身房 长官要求强攻 李俊杰被警方打死 吴镇宇被开除后冲入警局见刘青云 刘青云放走人质 警方再次突袭 吴镇宇开车离开 刘青云假扮飞虎队上车 二人来到健身中心得到录音带 黑警金毛等人追来 吴镇宇打开手机 长官听到对话 黑警罗长官打死一警官 罗长官挟持吴镇宇 吴镇宇说杀了自己就没挡箭牌了 吴镇宇故作镇静离开 罗长官吞枪自尽
依舊是邱禮濤中段班水準,有美版的珠玉在前,邱禮濤的改編只能算合格,原版的經典之處在於你來我往的談判過程中以偏激的手段訴諸對體制的憤怒,繼而在龐大的懸疑氛圍中自證清白尋求真相,看完原版不難理解為何邱禮濤會親自改編本片,那股對體制的憤怒宣洩非常貼近《拆彈2》邱禮濤所表達的精神,片名有專家二字也形同《拆彈》系列的姊妹作。
港版的改編回到了90年代,開場以原創的方式拍出美版沒有拍出的兩位談判專家過往的合作案件,華仔作為監製客串了開場的挾持者,邱禮濤對體制的憤怒宣洩從開場便奠定了基調,再來故事基本上就是照美版走,美版的經典相信也是邱禮濤不想改編太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只以濃縮篇幅的方式呈現,然而比起美版塑造出的人人皆有鬼懸疑氛圍,港版的閃回大幅削弱了懸疑感,讓影片過於直白是一大遺憾。
另外年代設定在97回歸前,明顯又是邱禮濤一種政治上的隱喻,可惜從抓內鬼到對體制的憤怒宣洩表達都樣樣不如《拆彈2》,設定大膽但表達過於保守,最後只留了內鬼自殺作為逃脫的改編結尾作為深層隱喻表達,在沒有太多驚喜的改編下只能說失望了,劉青雲90年代演的《暗戰》同樣也是演談判專家,這次演反面版談判專家其實頗有意思,但在美版之前港版的改編部分真的不多,全片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
除此之外邱禮濤行活內的槍戰場面、飛車場面依舊非常精彩,久違在香港的狹窄街道巷弄實拍中看到癲狂的飛車追逐,邱禮濤總是能在量產中執行出令人眼睛一亮的飛車場面,若沒看過原版的觀眾較能從本片獲得大量的驚喜,若看過原版的觀眾就只能在夾縫中找到一點邱禮濤的私貨輸出,近期最佳的邱禮濤作品依舊是《莫斯科行動》。
PS:片中清一色都是老熟人主演,盧惠光剃光頭果不其然也是其中一個內鬼,港人對光頭佬的恨意以及戲謔感真的好強啊🤣🤣
邱礼涛那真的是私货之王啊,全是私货全是吐槽,电影拍的稀烂他倒不在乎了。
很多影评提到吴镇宇那条暗线,其实吴镇宇那一条算不得什么暗线。
本身电影就是双雄设置,往哪藏啊。
就是社会抛弃底层,迫害底层,并且让其诉求无门。
导致社会治安问题频发。
到警察这里就是用暴力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电影开始的刘德华事件就是缩影。
值得注意的暗线,其实是姜皓文的行动队长和肥猫演的署长。
一直以为姜皓文是坏人,全程强调攻击,疯了一样。
结果听到“健身房”苗侨伟转身走了,他还在问话是哪家健身房,就洗脱了嫌疑。
这就有意思了。
他不是贪污案的涉嫌警员,他不是坏人,但他全程要把主角干掉,让人冲锋,骂狙击手。
那也就是导演在跟我们说,他平时就这么勇敢,这么鲁莽。
那就讽刺拉满了。
底层产生的任何暴力反抗,都是在姜皓文这里解决的,而不是谈判专家嘴炮解决的。
所以吴镇宇对这个体制非常失望,去做社工了。
最后结尾老太太捡纸壳子都要管。
还要罚钱充公。
他跟刘青云抱怨制度有问题,刘青云并没有回答我会回去改,而是说我来看大门。。。
看谁?
看社会捡纸壳子的底层。
制度有问题,应该在顶层设计上改,吴镇宇去做社工,说在源头解决问题,其实那里也不是源头。
最后说一句,私货是够用了,但是电影节奏以及配音都很拉。
我也才知道,原来健身房的器材可以防弹。
以后发传单的就可以说,帅哥,美女,办张卡吧,健身器材货真价实,有空了解一下。
近些年,有些精彩的港片都无法大范围公开上映,而打入内地市场的又基本属于烂片系列[偷笑]记得上一次看到如此全程不冷场各个环节都达到中等以上水准基本没有什么短板的港片还要属若干年前的《无双》了。
这一次,刘青云吴镇宇的联手奉献不输于周润发郭富城的那次火花[微笑]剧本是翻拍好莱坞的,但本地化的非常好,所以基本等于是只剩人物关系的主线还是原来的,其他都像是一个全新作品,很好👍最大值得点赞的是,所有演员的表演,几乎全部都在线,我个人最高分是刘青云夫人凯琳的演员韦罗莎,我特意去查了她的名字,真心演的好,这样一个摆设型的配角,愣是让她演出了存在感和真实感[鼓掌]此外刘德华的夫人阿莲的演员彭秀慧也很不错👌杨伟伦更是成了影片灵魂人物[调皮]影片第二精彩的表现是配乐和音效,配乐是近二十年香港配乐一把手麦振鸿老师的出品,真是高级。
极好烘托,又不抢戏,实在是高[社会社会]影片制作精心而有诚意,节奏张弛得体,观影体验非常好,全场一起哈哈大笑特别爽[破涕为笑]挑点刺:1毕竟是翻拍,好莱坞剧情本地化又要大团圆结尾,所以导致剧本还是有bug,几个转场也生硬了一些;2邱导对于打斗和追车的戏,明显是功力还不够,文戏有张力,武戏像儿戏[捂脸]3前半段入戏肉稍微慢了一点点,最后的结尾也略仓促了一些;4发行公司是真的那么省钱吗?
怎么好像都没怎么看到宣推?
这么好的电影如果加大点宣传力度,趁着端午假期,必然大爆啊,可是现在市场好像一般般哦[失望]好电影值得推,大家都抓紧时间去看看呗,真的2小时不亏的[得意]
在近年陆港合拍片浪潮中,邱礼涛以两大标签活跃于影坛,一个是其高效的拍摄效率,一个是其极具春秋笔法的主题内核。
从23年暑期档开始,邱礼涛的创作效率之高在内地院线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三个月四部新片,让其继《拆弹专家2》之后,以密切的院线曝光率重回大众视野,尽管这些影片质量和票房参差不齐,但在片海战术和其独特表达的加持下,仍保持了一定基本盘。
邱礼涛2023年四部导演作品本次《谈判专家》立项于去年5月,因部分分镜和台词几乎照搬翻拍的原作《王牌对王牌》,所以拍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内核上,97前相对自由创作背景,赋予了其更多少见的独行侠式爽片表达。
同时在本土化上,《吻别》《海阔天空》等金曲的加持,也让影片的内容更加自洽,综合以上因素,总归是近期值得一看作品。
或者说,没看过原版,观感可能会更好。
作者:杜晋宇责编:刘小黛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端午档,随着国内大盘对档期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不少影片选择了档期扎堆上映,本次端午档的竞争也相当激烈。
共11部新片面对如此情况,其大多数采用了提前大规模点映的方式,以寻求口碑提前发酵,《谈判专家》即是如此,猫眼9.3的点映的评分也证明其内在的观众缘不浅,豆瓣7.4的开分,也持平了《拆弹专家2》的高口碑。
影片第一幕即是一段超长的谈判场景,以精神病夫妇煤气绑架案为由头,值得一提的是,邱礼涛在这段并没有照搬原作的背景,而是一开始就将癫狂表演贯彻到底,精神病的设定和从性本善强调模糊道德困境的罪犯。
加之以对传媒不加修饰报道的春秋笔法,以多视点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和杜琪峰《大事件》相似的开头,虽缺少像后者长镜头的炫技,但这场戏的高信息量和极端式表达,也能迅速将观众拉入到影片的背景当中。
这一场景在剧作上同样奏效,对社工基金和人物关系的浅尝,以及关于“过度保护”的延伸,开头这一幕的感染力十足,以至于完全可以做一个对外延伸,包括像去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再无可失》,即是这种基于法理人情间探讨亲子保护的命题。
邱礼涛虽选择了九七前的背景,但在这种人文关怀的创作视野上,却是始终领先于世界影坛的。
在个人看来,影片其实是两层翻拍,如果说整体是基于对《王牌对王牌》的翻拍,那么第二幕的谈判场景,就是邱礼涛对《拆弹专家2》的间接临摹。
谈判和拆弹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感官一致性,虽然在破坏力不可相比,但在观众的体验上,总归是一种逻辑情绪。
同时,第二幕的谈判的关键点建立在手榴弹的爆炸之上,这样就把谈判和拆弹在逻辑上做了一个并联,邱礼涛为强化这种联系感,在解决方式上也出现了防爆的沙包阵和防爆服,煞有介事的介入了防爆拆弹的原始设定,但假手雷的虚晃一枪。
从第一幕的刘德华的引爆煤气罐,到第二幕的防爆服和假手雷的出现,再到第三幕“黑化”的刘青云,这样的序列安排内在也无不展示着导演的暗语,这是一部和《拆弹专家2》一样阐述“用后即弃”的影像。
第三幕作为影片最关键的高潮段落,邱礼涛的高潮部分颇具亮点,在结合香港地域基础上,辅之以地标或者其他奇观以加强感染力,如《扫毒2》的地铁站开车等,《谈判》在情节上刺激程度虽不及拆弹中的炸红磡隧道和核爆机场,但也奉献了节奏明快的独行侠叙事,从湾仔总部到东区,一路上行云流水的闯关式设计,一人对抗全港警察的孤岛设定颇具传奇色彩。
邱礼涛在对演员调度上也极具特色,这里他没有选择像拆弹中继承刘德华那种极端的怒火,而是巧妙的捕捉到了刘青云那种彷徨且冷静的情绪,这种情绪和原作里好莱坞独行侠的设定高度类似,邱礼涛为最大化这种真实带有纪实感情绪,在车内的机位设计也选择了类似纪录片的视角,这点或也包含了些对《大事件》的call back。
杜琪峰《大事件》另外,在影片中刘青云对外发起谈判时,他提到了自己需要神父的需求,在这里或者是对其早期银河作品《最后判决》的回顾。
在该作中刘青云饰演一个蒙冤的神父,两作制作时间相隔二十余年,从中我们能看到银河和邱礼涛对宿命的不同阐述,前者的顺应后后者的逆天改命,这或者是其面对九七时不同的心态呈现。
在第三幕黑警的尺度和表达上,邱礼涛用片段式的记忆点贡献了强大的想象空间,谈判专家或只是一种现在进行时,虽然九七前的背景让黑警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但还是略显保守和中气不足。
最大的亮点就是收放自如的节奏感,收就是谢家俊不断被推搡于各方势力间的无助,以及谈判仅作为最终方案的身份缺失,而结局健身房对高赫毫不犹豫的一枪,则是最有力的放。
虽然结局相比于原版弱化了谈判专家身份的命题意义,但邱礼涛用自己的本土化逻辑,依旧完成了整个剧作的闭环,这也让影片的时长相比于原版减少了20分钟,与《无间道》《无间道风云》类似,让人不得不感慨,这样的优秀的压缩精简能力或是香港创作者的天赋。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有些影片到结尾才说明翻拍,影片开头就交代了翻拍于美国高口碑作品《王牌对王牌》。
影片大量分镜和台词也几乎和原片完全一致,这样保守的设置让影片剧作保证了基本的下限,但为保证原生“港味”,邱礼涛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不少小巧思,尤其是带有时代特征对年代暧昧的间接表达。
在开头的电视报道中,以黄家驹的逝世作为引子,到李翰祥的去世,金曲与合拍片的戛然而止,或为第一幕的谈判失败做了铺垫,后面加入《海阔天空》《吻别》的金曲,在如今结合剧情来看,或传递着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凉。
最后这块我觉得有点假啊。。。
他是找到了证据,但找证据的过程,他很多是违规违法的啊!?
*打警察和抢警枪,这是重罪啊!
*抢警车,在路上横冲直闯这罪也不轻啊!
*用警枪劫持4个人质,甚至间接导致一个人质死亡,这也是重罪啊!
这么多违法的地方,按照欧美法系,他所有找到的证据都应该作废啊。。。
(辛普森谋杀案不就是这样吗,警察搜查证据的时候违规,证据作废,辛普森被释放。
)。
而且男主用犯罪的方式证明自己无罪,这也是要追究违法的吧?
如果这都可以。。。
那按照电影逻辑,被冤枉或者悬案,被告人不用管是否违法,只要他自己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无罪,就行???
那大家都去抢警枪,抢警车,绑架人质吗??
反正只要结果能找到证据就行??
用犯罪的方法证明自己无罪就行?。。。
这是不可能的啊。
最后,退一万步录音证据不作废,至少需要审查真假确认走流程吧,男主角他也不可能现场马上就能没事人一样回家吃饭吧???
其实这个编剧很简单能解决啊,妻子拥抱后,不要说回家吃饭的镜头,就用字幕说男主一个月后重返工作岗位,不就行了。
本文首发于“幕味儿”公众号 2024年7月2日 #院线热门 栏目,略有修改。
未经授权,请勿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感谢 作者:握瑜生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圆桌活动上,主管部门明确表态要“加大引进外国电影的力度”。
可以说,这一积极信号的释放,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内地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进入六月,端午与暑期档期的叠加,使院线影片上映量肉眼可见地迎来井喷,近几年内地观众的“老熟人”邱礼涛两部新片接连定档6、7月(《谈判专家》、《海关阵线》),无疑成为了这批院线作品中港片力量的代表,其中率先与观众见面的,就是在端午档正式上映的《谈判专家》。
在此有必要提到的是,虽然这两部将在两个月内上映的新作同为邱礼涛执导,却明显在创作上传递出不同追求。
由英皇出品的《海关阵线》投资体量巨大,欲以“大片”之规模对标《红海行动》抑或《战狼》系列;而《谈判专家》作为邱礼涛“专家”系列电影的又一力作,更专注于讲述聚焦典型个体的具体案例。
换句话说,《谈判专家》可以满足影迷们对于警匪类型的惯常期待,但其优长恰恰体现在文戏而非武戏上,斗智才是它的叙事核心。
《谈判专家》的剧本改编自1998年由加里·格雷执导,詹姆斯·狄莫纳哥和凯文·福克斯编剧的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The Negotiator),在表现谈判专家间的拉扯、斗争上《谈判专家》的绝大部分故事几乎复制了原作:香港警务处谈判专家卓文伟(刘青云饰)被陷害而成为同事警员命案的头号嫌犯,导致他在无奈之下闯入警局并挟持了涉嫌贪腐的警方高层,但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卷入了贪腐案件的卓文伟无法相信现有警方人员,提出要前谈判专家谢家俊(吴镇宇饰)出面与自己对质,协助他查明命案和内部贪腐的真相。
而若要继续上溯,《王牌对王牌》的剧作灵感来源于1988年9月4日纽约时报上的一则新闻事件:“圣路易斯一名警察今天被一名前警察劫持为人质,该警察因参与养老基金丑闻而面临牢狱之灾。
市警察局副主席约翰·弗兰克今天上午在市中心的一栋办公楼被前警察养老基金负责人安东尼·D·丹尼尔劫持为人质,丹尼尔于周五被判处八年监禁。
据报道,丹尼尔携带有武器,与丹尼尔先生的谈判今晚还将继续进行。
弗兰克先生是一名律师,也是管理警察局的指定文职委员会成员,他暴露了回扣安排,该安排使警方福利养老金损失了约33.3万美元。
”这种源自于真实事件的曲折离奇为类型电影故事提供了上佳素材,“警察挟持警察”“谈判专家对峙谈判专家”早早将谜团布设齐备,接下来的就只等“棋手”入局搏杀。
熟悉邱礼涛的观众想必了解,这位从业30余年、以港式Cult片起家的电影人,快节奏的叙事推进是他一贯坚持的创作宗旨,而他的高产标签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得益于此。
《谈判专家》同样是来自一次邱式类型电影的标准作业:果断、狠厉、毫不拖沓。
提起香港电影中的谈判专家形象,或许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杜琪峰《暗战》中同样由刘青云饰演的何尚生,除了亦正亦邪、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的卧底形象外,警匪片的大银幕总是对那些智勇双全、兼具胆识与专业性的形象有所青睐,这样的人物设置天然就容易引起观众的好奇和关注,而谈判专家正是如此。
将叙事风格与节奏的呈现与片中主人公的职业特征——谈判专家——高度叠合,《谈判专家》的人物魅力与叙事吸引力由此拥有了及格线以上的保证。
主人公得知线索后采取行动之迅速、布设反制措施之犀利,剪辑选择上对于关键信息揭秘之迅速,不待观众迟疑便给出底面的慷慨之态,结合搭配后的效果非但没有打折扣,反而不断地将悬念调动延宕,很好地保证了全片紧张氛围的持续性。
原作中塞缪尔·杰克逊和凯文·史派西的同行对手戏,在《谈判专家》中由刘青云和吴镇宇担纲演绎。
主人公卓文伟被迫与谢家俊联手“对抗”全港警察,类似孤狼人设亦可看作去年年末的《潜行》中律师一人“挑战”全港的变种,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作品均有刘德华出演,并兼具刘德华联瑞影业的出品背景。
除此之外,深入《谈判专家》的叙事细部,绕不开的必然是其时空改换后带来的主题开拓与延伸,抛开增添的飞车追逐等段落不谈,它才是邱礼涛的新作与《王牌对王牌》在剧作上最大的区别所在。
影片一开场交代了三年前陈大来(刘德华饰)一案的悲剧收场,这也成为了促使曾经的王牌谈判专家谢家俊离职去做社工的直接原因。
这种调整在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让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弧光更长、更有连续性,形象更加丰满可信;另一方面,则帮助推动着从美式英雄主义到港式人文取向的价值转换。
这是邱礼涛不那么“邱礼涛”化的一面,但同时又是最“邱礼涛”化的一面,无论如何借由花哨的类型乔装,内部始终盛着深刻的反思。
就像片中三次的出现明确的时间节点绝非偶然——1993年陈大来案的当天,电视中穿插出现了黄家驹出殡的情况;1996年阿嘉被灭口、卓文伟决定铤而走险的同时间,李翰祥离世的新闻也被提到;最后一次是在案件大白半年后,安南就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消息提示着时间已经来到1997年,香港回归近在眼前。
事实上,邱礼涛的影片中较少直接谈到九七节点,只是在部分影像中(如1997年的《夺舍》)偶见蛛丝马迹,此次《谈判专家》中的这种时空安置,或可看作他本人对“前九七焦虑”的一种总结。
很明显,卓文伟和谢家俊们绝不是美式孤狼,而是“时代的小人物”“时代的香港人”,但他们愿意承担责任——“全香港两万七千个警察,为什么是你?
”“总要有人去做。
”面向未来,即便底色难掩悲观,但永远行动积极——“你去从源头做起,那我就在最后为你守门。
”
剧作迷看到高潮迭起、表演迷看到精彩对决,甚至装备迷也能看到战术与器械表演,如此《谈判专家》,完成度之高当可令抱着不同期待的观众满意了。
但在我看来,一切尘埃落定后,或许最心满意足还要属邱礼涛本人,就像卓文伟生日会上那首众人合唱的《海阔天空》所说:“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假若生活的本质就是这般,忧惧在所难免,前路总有未知,那倒也不妨张开手脚、抛下顾虑、放手一试。
什么几把鬼
抄作业都抄不明白,硬生生超成流水账,整部电影就是敷衍,应付了事,为了圈钱导演职业素养都抛弃了,港片真的死了
做人真的不要整天摆臭脸,我全程坚信姜皓文就是最坏的黑警(囧)发仔就是全片最可爱的仔!微微哭腔的认真师弟演出了区别于原版的可爱气质~p.s. 我爱沈阳中街英皇影院!所有港片都可以看粤语版
没想到警匪片也能这么难看
李志斌简直太像黑警了救命!!!
是我的菜,果然故事背景设在97之前的香港警匪片给力,虽然翻拍,但剧本扎实,演技给力,很精彩,是邱礼涛最近两年最好的片子。我不剧透,帅气的飞虎和 PTU,装Б的重案组,吊爆的内部调查科,有情有义的谈判专家,至于黑警嘛,也都在线,片子对特定年代还原度很高,警局里的女王照片和港英旗,飞虎直升机上的王室徽章,还有那顶肺的皇家警察,这些在现在的香港警匪片不多见,还会二刷
男一和男二是怎么突然发现郑则仕和姜皓文是可以托付的好警察的,还是觉得片长差不多了该收了?
这片真是地道的新世纪邱礼涛式港片,港得不能再港了,近几年港片的一切优缺点本片全都具备,只是换了个教科书级别的故事作为支撑。讲真,《王牌对王牌》这种经典如今应该很多人都看过了,这个翻拍没有什么必要存在,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也没有太多创新,反而还保留了原版中一些现在看比较老套的桥段,枪战戏和追车戏也是毫无亮点,但总体而言还算娱乐,主要归功于强大的卡司。刘德华演得有点意思,但这种角色黄秋生才是王道。刘青云和吴镇宇走的还是自己熟悉的路子,港片嘛,就看个熟脸。周文健死前喊妈妈,是拯救大兵瑞恩乱入么?p.s. 颜卓灵,我爱你。
这么容易就从拘留所逃出来了?!
剧本还不错,一看,哦翻拍的。很久没看港片了,老叔叔们... 真的太老了🥲
邱礼涛大概也就这样了,十多年的格式化电影没有任何创新,改编的剧本味同嚼蜡,两个小时的长度,铺垫了半个小时,人物还是扁平不行
摘下戒指,是选择背水一战,为了公义和挚友;而卓文伟戴回戒指是功成身退,重新回归家庭的温暖。与之对应的,是一次次脱掉防弹马甲的谢家俊,在一次次交锋中,两人成为默契的朋友,共同努力,分别从源头和“关口”两部分着手,来营造更有人情味儿的氛围。观影过程中,一次次被俩人的睿智和血性所打动,文戏和武戏都非常出彩,很喜欢张永嘉这个角色,能坚守本心的人太难得了。
建国后不能成精,97后没有黑警
姜皓文扮演的李志斌警官,最后才知道和基金案无关,但不知为何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一副“我宁愿伤害人质都要杀了卓文伟灭口”的样子…非常莫名其妙。为吴镇宇和刘青云的演技打三星。
刘青云和吴镇宇的面子上看的片~然后我有疑问?如果最高长官也是坏蛋预备咋办?所以吧卓文伟(很港风)还是幸运的,用聪明才智还能稳得住的局势就不是绝境。大多数情况是从上黑到下,一丝光都透不进来。
逐帧翻拍的及格案例,故事内核和剧情走向基本没改,加了一些比较邱礼涛的追车戏和键政私货,还有一些人名的彩蛋(阿来,卓sir等),刘青云吴镇宇的飙戏虽然是不如妈惹法克侠史派西,但化学反应也良好。说是及格,是因为除了部分小细节有导演的构思外,整体改编中规中矩,和当年的准翻拍《暗战》比更是相形见绌(为啥不让刘青云和华仔梦幻联动一下!)。
2.5
哇竟然有好看到诶!开篇华仔短暂客串打开了精彩,顺便立住了吴镇宇也劝退了谢警官,再来一场劫匪谈判立起刘青云,继而开玩一票大的。王牌谈判专家的对决也是王牌演员的对决,被验证过的成功本子+优秀演员果然可信。
刘青云吴镇宇完全是在调情(bushi)
97之前,嗯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