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

铁人,Iron Man

主演:吴刚,刘烨,黄渤,胡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铁人》剧照

铁人 剧照 NO.1铁人 剧照 NO.2铁人 剧照 NO.3铁人 剧照 NO.4铁人 剧照 NO.5铁人 剧照 NO.6铁人 剧照 NO.13铁人 剧照 NO.14铁人 剧照 NO.15铁人 剧照 NO.16铁人 剧照 NO.17铁人 剧照 NO.18铁人 剧照 NO.19铁人 剧照 NO.20

《铁人》剧情介绍

铁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油田上,新一代的石油工人热情满满,为建设新中国和四个现代化马不停蹄,勇往直前。业务标兵刘思成(刘烨 饰)崇拜铁人王进喜,并以与铁人是好战友的父亲刘文瑞(张铎 饰)为傲。但是不上进的小青年赵一林(黄渤 饰)却质疑父亲的为人。遥想当年,破旧的火车将王进喜(吴刚 饰)和一班石油工人拉到了一穷二白的大庆。为了帮助祖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他和伙伴们大干五天五夜,期间更遭遇了多次危险情况,铁人甩掉拐跳入水泥浆中人工搅拌的一幕更成为几代人都无法忘怀的经典场面。在此期间,作为知识分子的刘文瑞与铁人结识,而他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玛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黑骑士不止是合租的关系肖叮叮的剿匪记曲点鸳鸯谱晚晚类卿最后的吸血鬼谁在这个城市玛雅北回归线围城内外午夜计程车新美国故事夜间飞行大商道再次重逢的世界功夫熊猫4变身舞后黑暗正义联盟:天启星战争前方错爱请掉头兽电战队强龙者末日孤舰第五季全裸饭怪栗情人待到重逢时权力的游戏第七季虫留满身感应时速之暴走飞车维纳斯

《铁人》长篇影评

 1 ) 80后女生应该去看电影《铁人》的三大原因

1、承传“铁人”精神,对抗现实困境,为国家贡献一份力①对80后石油工人来说:1960年,王进喜生前带过的一个队伍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为中国石油事业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40多年之后,1205钻井队的成员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中除技校生外,许多人有大专以上文凭,还有20人具有本科学历,72名职工平均年龄27岁。

电影《铁人》完美地再现当年的“铁人”精神,从电影中学习这种精神,在工作中拿出坚毅不拔、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新一代80后石油工人的巨大重任。

②对普通的80后一员来说: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需要新一代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干净,同时80后这一代人经历过SARS、5•12地震这些灾难,目前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H1流感病毒的蔓延,在众多灾难当头,我们80后应该学习影片中的“铁人”精神,以坚忍不拔的品格面对压力、迎难而上不退缩,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渡难关,“铁人”精神也需要80、90后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继续承传和发展。

2、偶像派演员、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剧中出现的不少青春偶像,他们不少也是80后的偶像派人物,这是影片的一大卖点,如刘文瑞的扮演者小张铎,现年25岁,现实中的他外表清秀、气质儒雅,曾出任多部广告片的代言,经导演从五万多名人中精心挑选出来,虽是第一次上银幕,却把逃兵刘文瑞一角演绎得淋漓尽致;刘思成的扮演者刘烨,正是80后一代观众最为熟悉的演员,他高大猛健的身形以及一双深邃忧郁的眼睛,常常成为影片中角色诠释的绝佳外形条件,同时他细腻极致的演技,更是奠定了他多元化的演绎道路,由最初的1998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到《蓝宇》到后来的《保持通话》,还有正在杀青的《男儿本色》,包括这部《铁人》,刘烨很好得诠释了一个患有“沙漠综合症”、又怀着对父辈铁人精神的敬仰之情、又为友情抛头颅洒热血的好男儿形象,刘思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当代80、90后身上缺乏的那种品格。

实力派演员吴刚出演“王进喜”一角,具备戏剧表演底蕴的他演技超群,真实自然地诠释出了“铁人”这一角色及其思想内涵,从《潜伏》里的陆桥山,到《梅兰芳》里的费二爷,再到《铁人》里的王进喜,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表演方式,让观众都大吃一惊这些角色都出自吴刚一人之手。

3、电影画面气势豪迈、行云流畅,堪比好莱坞大片“很少看到有像《铁人》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拍得如好莱坞大片一样的风格”——这是CCTV6《首映》栏目制片人、导演田华女士在概括这部电影的独特性方面说出的一句话,她引用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老师的一句评论“隐匿式的电影风格”,就是这样一种电影的拍摄手段,靠着镜头无声地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尤其体现在影片最后,刘思成营救好友赵一林、郭小米那一段画面,画面完美呈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恶劣天气,大风加大沙的场面与白云、红霞蔓布的宁静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侧面烘托人物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牺牲自我的稳重、豪迈的品格,影片最后刘思成在死亡边缘看到了父亲坐在“铁人”的单车后座,而后又看到了自己坐在了“铁人”的单车后座,道路四周尽是浓郁的树木、鲜艳的色彩渲染着整条道路,道路是没有尽头的,预示着两代人各自承载着“铁人”精神,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这样的画面是唯美的、寓意也是深刻的让人反思的,导演在拍摄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时运用了商业化的拍摄手段,更好地表达了电影的主旨和内涵。

此外,该片在色彩方面也做了处理,以黑白和色彩为时空交替,采用了倒装叙事式的手法剪辑而成,黑白部分故事的大背景是1960年在大庆的石油勘探大会战,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场景,如人头攒动、忙而不乱、乱而不繁的场面,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是现代的中国石油勘探行业,黑白与色彩交替的效果处理得十分好,时空转换也比较简洁。

总的说来,影片在色彩上的处理也充分表达了影片的内涵,黑色表达当时条件的艰苦与恶劣,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快,场面宏大;彩色表达现实的美好,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平缓,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似乎有一种中国画里大写意的感觉,场面精美。

黑白部分导演通过镜头,在不动声色中即把铁人刻画的比较到位,比较成功,也比较感人,使60年前的那场会战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凭这两点来讲,对于那些爱好看好莱坞大片的80后一代而言,该片也让这些年轻的观众见证了主旋律电影的优秀一面。

 2 ) 中石油的发家史

学校为了庆祝党的生日,组织我们去观摩电影。

其实,我对电影票上的名字,还是有些绮丽的幻想——也许就是《变形金刚II》呢?

“变形金刚”不就是“铁人”么?

老前辈们都批评我没文化,这片名一听就是讲中石油的发家史。

看完后,黑白部分还是很不错的。

理想主义时代的光芒,是遗失的美好,纯真而灿烂。

动人之处,不用去区分它是不是主旋律的叙事。

当铁人跳入水泥中搅拌时候,真的太感动了,我决定回去说服老爸,全仓买中石油!

 3 ) 被感动了

看到铁人跳到泥浆池里,忽然感到中国是一个不科学的国家,没有搅拌机就用身体。

还是人命贬值,所以我们没有科学,可是所谓科学,不过也是一种手段,是人类的某些种群为了生存发展而发明的一种方法;而中国有的是人,自古如此,于是我们发明道德,强调人性让位集体意志,这其实也没什么错,好比群居的蚂蚁和单个的狮子老虎,各有各的活法,都很伟大!

吴刚演的真好,百花奖上的获奖感言说的也好!

追刘文瑞那一段是致敬当年《焦裕禄》中的那段追火车吧,只是结局不一样。

片子虽然号称主旋律,但一直在说单个的人,刘恒有本事,所以有点明白为什么当年那么激情燃烧,所以被感动了。

片子是刚才扫到有线电视的“高清家庭影院CHC”台时,无意中被吸住了,然后就看完了,值。

 4 ) “铁人”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一定会发扬光大

影片中战天斗地的场面、石油工人艰苦的创业生活,以及人物的对白无不真实感人,再现了当年“铁人”们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

“我......王进喜!

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

”誓师大会上,王进喜好一个雄心壮志!

石油工人的好一片豪言壮语!

影片展现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塔里木油田新一代石油工人对父辈的审视。

“铁人”的后代刘思成表现了坚韧正直、吃苦耐劳,敢于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优秀高尚的品格。

然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有所缺乏的,这种被称为“傻人”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但是我也想到:无论是哪一辈人,在面对艰苦奋斗的“英勇壮举”,直面爱国主义的“豪言壮语”,他们都会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激情满怀的。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成千上万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抗震救灾、为挽救不相识人的生命和抢救灾区的财产,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我又想到,当年的“铁人”精神,能够激励、支撑着我们的父辈战天斗地、艰难前行。

同样,我相信 “铁人”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今重提“铁人”精神,就要发扬“铁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国家要强大,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不能没有“铁人”精神,“铁人”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一定会发扬光大。

 5 ) 《铁人》:大家都嗨起来!

这个电影我最近一直听到不同的朋友向我推荐,虽然未必都是好评,但最后的意见都归结到“应该去看一看”。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所有的电影院都是只有上午10点左右有一场,于是我就一大早赶到星美国际影城,打算看上午10:30的《铁人》。

我赶到前台,就听到售票员正用对讲通知放映厅,说10:30的场次没卖出票,取消放映。

我赶紧拦住她,买了一张票,然后经过强烈交涉后,我享受到了一次专场放映。

(表扬一下星美)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说,这个电影虽然被归到了“主旋律电影”这个独特的类型中,但还是有欣赏性的。

毕竟这是一个下了功夫花了大钱的电影,而且够有诚意,所以不会难看。

只是对于这种主打“集体回忆”和“煽情路线”的电影来说,如何吸引合适的观众群体进电影院,应该是决定它口碑成败的关键。

至于说《铁人》的票房,我刚看到一个新闻,说这个电影马上要重新发行,并增发1000个拷贝,将一直放映到国庆档期(现在才5月底),票房目标力争破亿。

看来在《南京!

南京!

》之后大家都学会这手了。

(延伸阅读:《《铁人》加拷贝再发行 电影局强令票房要过亿》http://www.mtime.com/news/2009/05/15/1409331.html)关于这个电影,下面我就想哪儿说哪儿了,杂七杂八不成章法,大家就随便看吧。

对于像我这样居心叵测心怀不轨的观众来说,虽然我能一大早赶到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但并不代表我就如何欣赏它。

《铁人》的英文名字居然真的就叫《Iron Man》了,对于年龄大的观众来说无所谓,但对比较关注好莱坞电影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英文名字就很雷人了。

我觉得叫《Hero》之类的都行啊,实在不行叫《Tie Ren》都比叫《Iron Man》强啊。

导演尹力、编剧刘恒、摄影赵非,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顶尖人选,这样的幕后组合,再加上吴刚、刘烨这样的演员组合,这个电影首先就不难看。

而且据说这片全国总工会和中石油都出了钱,所以也不缺钱(具体成本不知道,但估计应该有3000万以上吧),该有的都有,动不动就战旗飘飘,千军万马,没事就来个航拍,单就场面来说是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电影里少有的气派(中石油有钱啊,怨念中~~)。

刘恒作为最有成就的主旋律电影编剧,再加上《张思德》、《云水谣》的导演尹力,这对搭档对如何讲一个主旋律英雄故事已经是非常娴熟了。

这个故事如果不做过高要求的话,对于那些40岁以上,或有着共同集体回忆的观众来说,已经可以说是十分感人了。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并不是电影消费的主体,所以如何让他们产生消费冲动,并进到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估计对于发行方来说是个难题。

(不过从各种渠道听来的消息,应该是很多单位的工会都会给大家发票。

如果你们单位发票了,看《铁人》绝对比看《南京!

南京!

》值。

)现在的电影院里其实已经很少有那种绝对意义上的烂片了,只要能找到合适的观众群体,不同的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欣赏角度。

对于《铁人》这部电影,我觉得可以一看(前提是我假设你被发票了)。

因为就娱乐性而言,《铁人》在诸多限制之下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我相信很多到了一定年龄的人看这部电影会很感动。

下面主要就说缺点了。

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铁人》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主旋律电影的老问题。

作为一个不计成本的行活儿,本片在视觉上作的非常出色。

尤其是王进喜的故事线,都采用了黑白画面,虽然也是前期用彩色胶片拍摄,后期再用DI(数字中间片)处理成黑白,但就画面和光线的质感而言,相当出色,个别段落甚至可以说比《南京!

南京!

》还好。

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种诡异特征,这种类型的电影对大场面有一种偏执的狂热喜好,动不动就是旌旗飘飘千军万马,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他们看到这种场面本能地就会有一种激动感(虽然未必知道自己为什么激动,但从小就被训练出来了,看到彩旗招展就必须要激动一下)。

而这种场面展示的喜好,我觉得其实是为了掩盖人物塑造的缺陷,既然不能靠人物和故事本身打动观众,就给观众来针鸡血让他们兴奋一下。

《铁人》作为一部表达方式非常类型片化的主旋律电影,尽管在形式上努力向观众靠拢,但在根本的问题上还是在装糊涂。

个人觉得《铁人》比《张思德》和《云水谣》都有所退步,尤其是在人物的塑造上,看完《铁人》后,如果不了解铁人的生平事迹,观众完全不知道这个人物的行事动机。

说个比较极端的观点,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的情感类型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都完全和普通观众基于正常生活得出的经验背道而驰。

这种拧巴的东西,就是主旋律电影的特色。

因为它想说的,和你所知道的,就是没法统一。

而它又必须假装嗨起来,所以就只能拧巴着来,为了让观众能不去想这些拧巴事儿,就只能拼命打鸡血。

我其实一直对“主旋律电影”这个说法并不认可,但是作为中国特色,我们还是得认可这个独特的类型片。

其实这种电影说白了就和奥运赛场上大家高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一样的,面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至于你自己嗨不嗨那就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这个故事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被编剧刘恒巧妙地回避了,那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影片营造了许多感人的场面,但就是不解释为什么的问题。

因为这个东西根本没办法解释,一解释整个影片就土崩瓦解了。

刘恒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个事情了,在《集结号》的时候,他就说过,“第一,我们不讨论战争有没有意义;第二,我们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

”在这两个大前提被虚化的背景下,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给观众打鸡血的过程,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可能会很嗨,但等嗨过之后,出了电影院,我估计有些观众就会觉得有点不对劲:我为什么这么嗨啊?

如何在电影中找到一种适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仅是主旋律电影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电影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又不仅仅只是电影的问题。

最后它就变成了中国所有的问题一样,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混在了一起,最后谁都可以不负责,最后谁都在抱怨。

 6 ) 自转观看那天的日记

一、今天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次进入集体观影的行列,早已过了需要写观后感的时代,却发现自己还真的有些许的观后感,刘恒让那一句认命和那半个馒头把主旋律变得没那么主旋律了,而西北的大沙漠和东北的冰天雪地也让把年假献给它们的我有相逢并且曾相识的兴味。

二、很多年前集体看的《妈妈再爱我一次》《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等等对当时的我都是催泪剂,没曾想今天看《铁人》也还是会流泪。

三、在大昭寺听过一个导游说:如果人能拿出对宗教的狂热和对初恋的激情来做事情,那就没有什么事儿是做不成的。

——当时自问了一下自己的信仰是什么,结果茫然。

今天看刘思成沙漠综合症的挣扎和刘文瑞的背叛与逃离,对比着看铁人单纯朴素的执著与坚持,思索自己的挣扎和叛逃也羡慕那纯粹干净的信念。

 7 ) 只有视觉冲击还难以深入人心(剧透)

前年,单位发了一张可以任选场次的电影票,在别人的推荐下看了《集结号》。

战争场面很震撼,也很感人,看完以后立马推荐给其他人。

今年组织看《铁人》,虽然有刘恒、吴刚、刘烨,但期望值并不很高,倒是更想看看《南京!

南京!

》。

其实,主旋律电影拍成这样不错了,场面大气恢弘,沙漠航拍特别是结尾的几个镜头很美。

可惜,颇具震撼的视觉效果掩盖不住略显单薄的故事情节和苍白的人物形象。

至于内心的触动,个人感觉远不及《集结号》。

冯小刚摸到了中国观众的心弦,知道怎么让人笑,也知道怎么让人哭。

而在《铁人》里,吴刚和刘烨的模式化表演让两代铁人显得多少有点表面化和形式化。

整个影片逻辑上的牵强,也让千辛万苦塑造出来的“铁人精神”并未真正的深入人心。

反倒是另一个容易忽视的角色,更耐人寻味。

老铁人器重的小知识分子刘文瑞,是连接两个时代的一条线索。

对新铁人(刘思成)而言,父辈经历一直让他引以为荣,也是“沙漠综合症”的诱因之一。

后来,父亲的形象在偶然间坍塌了一角,他的子承父业似乎变成了天大的谎言和谬误。

在老铁人(王进喜)眼中,有文化的刘文瑞是个可塑之才。

初到东北时,老铁人对向自己提出意见的文瑞说,大意为“某某是别人错了也跟着错,而你不是”。

如果没记错,某某好像正是后来不幸因公殉职的万堂。

那么再联系之后文瑞的逃跑、万堂的殉职,前面的那句话是否隐含着一种质疑?

实实在在的物质需求、虚幻的精神慰藉,还有曾经缺席的制度建设和人本主义,需要质疑的有很多。

当然,种种限制使得影片没有过多涉及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除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和与石油行业有关的人,仅仅是宏大的场面和表面上的矛盾冲突,普通人可能很难产生出强烈的共鸣,习惯于思考的观众恐怕更难。

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人物痛苦的时候,演的人不知道该怎么演,故事发展到高潮的时候,看的人不知道要不要哭。

不过文瑞这个角色,还是吊了观众很长时间的胃口。

终于,编导安排他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逃跑了,也让新老两代铁人的形象有了个错愕的交集。

火车就要启动时,面对追来的师傅(老铁人),文瑞说了句“实在受不了了”。

相比于那些英雄豪迈气壮山河的话,这句话真够卑微的,却令我印象深刻。

但是好戏不长,随着远去的车厢,黑白镜头向下一摇变成了站在中国移动电话亭下的彩色新铁人。

父亲去世了,美丽的女医生深造了,老铁人的照片徽章也重新上了墙。

最后,满足于精神安慰的新铁人在拯救崇尚物质需求的同伴时,历尽艰辛也得到了新生。

一只雄鹰在无尽的沙海上展翅高飞,坐在摩托车后座的父亲变成了自己,跟随着老铁人驶向远方。

在种种局限下,善于折中和高歌的编导还是展现出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号召力,让有些窘涩的故事有了一个不太糟的结尾。

ps. 沙漠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好像很简单,就是走出沙漠。

 8 ) 《铁人》、个人、公民与国家

7月1日,是党的生日。

单位给我们这些党员发了张电影票,影片是《铁人》。

巧合的是,就在发票之前,我买这这周的《南方周末》,头版是《有条件要上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亿》,是关于主旋律电影的,重点说了说《铁人》。

心中一笑,值得一看。

电影并非想象中的纯粹说教。

刘烨饰演的刘思成是一名当代石油工人,在偏远的塔里木工作,严酷、寂寞的工作环境让刘思成对于工作、人生的意义产生了疑问,并为之思考,他想起了父辈的光荣。

他的父亲刘文瑞是“铁人”王进喜最看重的徒弟,于是电影回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庆。

影片把刘思成的思考与王铁人的“大庆”穿插结合,是否是想告诉观众刘思成所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就在王铁人和他的徒弟们身上:为了共和国不“贫血”,自己贫不贫血无所谓?

但是,当一名老大庆工人到刘思成所在的工地做报告时,告诉了他一个真相:刘文瑞,刘思成的父亲,并非“病退”,而是“逃兵”。

刘思成的精神世界轰然坍塌,他心中一直引以为豪并为之奋斗的父辈的光荣是如此遥远以致显得不真实。

他依然每天为了工作而工作,机械地为了光荣而工作。

他的痛苦在影片最后的营救工友(黄渤饰演的赵一林)的行动中消失,他想通了:他的使命就是为了崇高和光荣,为了父辈的旗帜。

这也是影片的主旋律。

电影的几个片段值得思考。

刘文瑞的“逃跑”、吴大夫去读研、赵一林和小米的离开,这几件事也是对刘思成影响最大的。

父亲的“逃跑”让刘思成失去了精神支柱,而心理医生吴大夫的离去让他失去了说心里话的对象,最后与好友赵一林的决裂让他没有了说话的人。

这些痛苦在营救赵一林中得到升华:牺牲是一种光荣,他需要扛起父辈的旗帜,完成父亲的心愿。

铁人精神得到了传承。

换一个角度,作为个人为什么要为国家做出牺牲甚至放弃生命?

刘文瑞的“逃跑”是可耻的吗?

答案或许是唯一的。

因为他为自己贴上了道德的标签,国家逼着他说自己是“病退”,如果他说我是因为熬不住了才离开的,可想而知会得到暴风骤雨般的谴责。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给个人提供自我表述和自我选择的氛围,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机械的,个人也是机械的。

在这个背景下,一个人的选择和表现是否是真实和理性的?

吴大夫和赵一林的离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公民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公民有了自我选择的能力和环境,才能从内心考虑我能为国家做什么。

唯有这样,道德与光荣才会回归本源和常识。

http://blog.sina.com.cn/songbenru

 9 ) 求《铁人》DVD 急急急!

请路过的朋友大侠们帮帮我!

急急急!

请有牒的朋友 或者资源 或者能搞到牒的路子 等等一切各种路径手段能给我《铁人》的消息请速度联系我!

1387 138 3363急急急急急!!!!

我找了所有牒店和网络资源都没有啊···请高人帮我!

 10 ) 个人看完的

这电影我是真想喷,首先为什么是王进喜火急火燎来这东北,结果设备没来,害工人被冻,他直接开始骂这些人没有奋斗精神,我没绷住,我套用李佳琦说的:挨冻而已嘛,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有点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自己被冻了,有没有认真工作,思想有没有进步?

在这评价别人,自己是一句不说。

其次,尼玛那主角在那说啥?

我只要不想说,那就没有人能逼我开口。

有毛病?

自己不去合群在这怪这怪那的,别人都在吃饭就你在那干活,你在这说你被孤立了,这不他活该吗。

还思考什么工作的意义,你特么全家都吃不起饭的时候你看你看不看的上你的工作。

第三,王进喜助人受伤了,我承认确实,但大家伙们都叫他来休息,硬是要来,你换到任何一个小说里,但凡要是惹到了什么麻烦,你看下他人设崩的多快,还什么你就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认了吧。

说什么你连身体都没有怎么去养活一家老小,你是在歧视?

第四,干活拉设备那段,绳子断了你不去当心人,你去骂人没用,就这点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烂的一塌糊涂,真搞不懂这人设能写这么离谱。

我干了烂事骂你们没吃苦精神,出了事故先说人,先保护机器。

第五:我承认它的思想是好点,但是人物塑造震动不讨喜,这个主角的设定就像以前的我,认真努力,以为只要自己够努力就可以成功,但是呢?

被骂傻子,也确实,从垃圾桶捡起吃,说好听点叫珍惜粮食,说有趣点,要不你去试试?

我主要喷的是前半场的人物塑造,后面的精神写的很好

《铁人》短评

比韩剧强多了

6分钟前
  • 谧水绿葵
  • 推荐

吴刚演的太好了 铁人的剧情很精彩 感人 能感受到铁人王进喜的精神力量

11分钟前
  • D丶
  • 还行

好吧,我承认,是单位组织去看的。

12分钟前
  • ~skyyy~
  • 还行

其实我没看..昨天貌似学校让我们去上海影城看的 我在场五分钟就走了 黑白电影 是讲石油什么的咩 今天又要读后感网上抄完 突然觉得自己文采不是一般的好了

16分钟前
  • 阿扎٩(๑ᵒ̴̶͈᷄ᗨᵒ̴̶᷅
  • 很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7分钟前
  • 和平小智
  • 推荐

这后半段的剧作结构坍塌散成沙了。。前半段是不得不拍,反而很有劲儿。后半段是没话找话,扯到新一代沙漠综合症格局小了,强行扯传承主题,感觉看了一部爸爸强行介入修改的拙劣软文。刚叔表演没话说

20分钟前
  • 奈良球球子
  • 较差

我喜欢吴刚这样的

21分钟前
  • 薇洛尼卡
  • 推荐

很有激情,挺不错的…可惜当时没去电影院啊……现在缺的就是那样的精神!

22分钟前
  • #El Sur#
  • 力荐

中石油入职培训第一天组织观看。。纪念一下!

27分钟前
  • zidane2311
  • 还行

黑白画风+实景拍摄。铁人精神。工人👷味十足。

30分钟前
  • 人脉刺客
  • 还行

我总算想到什么电影能评最低分了,按着你的头让你看的

32分钟前
  • 想来想去想不开
  • 很差

看看吧!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坚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36分钟前
  • 秀才
  • 还行

3有一份对“铁人”的敬意与感动。

38分钟前
  • 不羁的風
  • 还行

四星全给刘恒!

39分钟前
  • 没有天空的城市
  • 推荐

比南京!好看多了。再鄙视一下陆川。

42分钟前
  • Ann一不小心
  • 推荐

父辈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引领,也会带给我们喘不过气的沉重。

47分钟前
  • 盈若缺
  • 还行

有点不太着调啊

51分钟前
  • 何生生
  • 较差

剧情结构的创新是有风险的。但是我觉得这种呈现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不过后半段的节奏和走向确实有问题。但是吴刚的演技没得说。值得单独给一个星。

55分钟前
  • 宋一坤
  • 推荐

央六看的

60分钟前
  • 杨卫东
  • 还行

其实就是为了看吴刚老师……身为大庆人 如今再看这个 心情挺复杂的

1小时前
  • 请冷静这位女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