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悪党~加害者追跡調査~,犯罪调查,恶党~加害者追迹调查~

主演:东出昌大,松重丰,板谷由夏,新川优爱,池田朱那,益冈彻,三浦诚己,山中崇,波冈一喜,森冈龙,岛田久作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剧照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2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3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4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5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6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3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4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5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6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7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8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9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20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长篇影评

 1 ) 《恶党》| 这个世界的恶,应该被原谅吗?

就像是孩子天生都想和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一样,这个世界上的恶人也终究也都会恶有恶报。

这是这部日剧为我们打开的一扇,关于探讨罪恶大门的话题。

这样的主题,有的导演喜欢拍摄成悬疑片,有的喜欢拍摄成惊悚片,但是本剧单刀直入,站在一个被害者家属的视角,看尽人间的悲剧,然后在一个个悲剧背后,不断转换视角、加害者的视角、加害者家属的视角、受害者的视角、被害人本人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挣扎和直面,最终解开心结。

本剧旨在阐明一个道理:恶有恶报,复仇不应该是人生主题,即使有过被害的遭遇,人生应该继续向前看。

1

佐伯修一的父亲是个剃头匠,在乡下开了一间为邻里乡亲服务的理发屋,平时就是给大家理理发,遇到熟人就聊聊家常,母亲在家照顾他们。

修一还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姐姐,一家4口人,过着十分和谐幸福的生活。

偶尔,一家人会到郊外野餐,马上要到修一的生日了,爸爸问修一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修一说是一把像爸爸手上一样的剃头刀,将来长大了像父亲一样开一个理发屋,小朋友来理发之后,从罐子里拿一颗糖果给他们,这就是修一的理想。

修一和姐姐由利香的姐弟感情十分好。

弟弟帮助姐姐瞒着父母,已经有男朋友的事情。

姐姐请弟弟去吃10次大份的咖喱猪扒饭,以作为补偿。

言谈间,弟弟告诉姐姐,无论遇到什么,都可以跟他说,他会支持她。

修一生日的那一晚,姐姐说放学了会买蛋糕带回来,但是却迟迟未见她的踪影。

修一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寻找,却在一个破旧的工厂发现姐姐被3个人强奸后被掐死的尸体。

由于3个人都是少年犯,被国家法律保护,没有公开身份,但是修一一家,却被记者围追堵截在家门口, 大肆报道家中的悲惨遭遇。

判决书下来之后,3人只是被判12年有期徒刑,修一不满判决,企图拿着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一把剃头用的剃刀去刺杀罪犯,但是被当时当警察的木暮正人拦下来。

10年后,修一做了警察局的警员。

在一次逮捕强奸未遂者时,修一激动情绪之下,用手中的枪直指罪犯的嘴巴恐吓罪犯,因此遭到警局的处分。

修一于是辞去警察的身份,来到一个小侦探社谋生,在那里,他开始了侦探所所长开发的一项新的业务,对加害者进行调查。

2

对加害者进行调查,也就是调查犯罪的人。

修一第一个接触到的调查委托,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的儿子在高中的时候,被同学杀害。

两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每天认真的读书、又做兼职,期望拿到工资后给父母亲看病,但是却被学校里的同学欺负,在他回家的路上,拦下他抢走他刚发的工资,还对他进行殴打,结果错手殴打致死。

申请调查的老夫妇,在得知了罪犯出狱后的现状后,还继续追加了请求。

他们要求侦探社与罪犯深入接触后,给他们一个结论“从他现在的行径判断,究竟他所犯下的过错,是否值得原谅。

”修一就这样开始了工作,在慢慢接触罪犯的过程中,为了更深入了解他的工作内容,佯装和他是同病相怜的少年犯,得到了罪犯的信任,罪犯敞开了自己的大门,甚至要为修一扮演的少年杀人犯,无业者提供一份工作。

结果,这份工作的内容,让修一十分惊讶,他们租用了一个地下室,一群人组织在一起,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警察、亲人、律师,通过电话诈骗老人家的钱。

最终修一给出了委托人结论:“恶党”就是“恶党”,他们从监狱出来依然作恶,不值得原谅。

两个老人得知了罪犯的地址后,参考了修一的建议,决定去杀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依然作恶多端的罪人。

结果老人杀人未遂,只是用刀捅了罪犯的腰部,造成他半身瘫痪,而老人却将面临12年的牢狱之灾。

3

修一十分后悔将罪犯的地址告诉了被害者家属,然而一切无法挽回。

在完成侦探社工作的同时,修一也开始调查当年害死自己姐姐的3个人。

其中一个是开拉面店的,修一每天花时间去跟踪他,记录下他的行动路线、时间点。

在修一的生活里,除了满墙的罪犯的照片,就是对他们现在行踪的调查。

很快,修一又收到了新的调查申请。

是一个男孩,要调查母亲的行踪。

他不承认那个女人是自己的母亲,他认为她是个杀人凶手,因为她,自己的弟弟被活活饿死。

原来男孩的母亲在他4岁,弟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将他和弟弟反琐在房间里长达1个星期,后来母亲失踪不见,弟弟被活活饿死,他自己靠着啃干米粒保存下性命,最后去了儿童福利院。

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有了自己的女友,女友怀孕了,从小未曾被父母爱过的他,十分怀疑这样的自己,能做一个父亲吗?

于是他来到侦探所,想了解那个让他憎恨的人的行踪。

在一番调查之后,修一发现了线索。

原来这个男孩口中的母亲,还不到40岁,她曾经是一个风尘女子,大概20岁就生了他们两兄弟。

为了生活所迫,当年害惨了两个亲生儿子。

现在的她,在一家便当屋,和老公一起做便当。

便当屋的老板是在酒吧里认识她的,对她很是喜欢,也并不了解她的过去。

因为老公的穷追不舍,最终母亲答应与这个男人结婚。

男人曾经说过:“我愿意跟你结婚,还想跟你生孩子。

”母亲嫁给现在丈夫,并且已经怀孕,即将临盆。

修一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男孩后,男孩不知所措。

他最终去见了自己的母亲,当然一开始母亲并未认出他是谁。

但是后来却不停的对即将转身离去的男孩说着抱歉。

修一应男孩的邀请,跟随他一起去见自己的母亲,修一问,你是如何让她跟你道歉的?

男孩说,我对她说,你现在肚子里怀的孩子,就是我弟弟的转世。

虽然恨无法抹去,但是男孩的复仇结束了,他不再活在过去的羁绊,而是和女友牵手,准备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修一看到这些,也不难不有所触动。

4

接下来,修一接到一个案子,是一个姐姐,要调查自己的亲弟弟的行踪。

她提供了弟弟出狱后寄给亲戚的信,上面其实有他的寄信地址。

但是她还是来找侦探去调查,而不是自己亲自去找弟弟,修一感到很奇怪。

姐姐告知了真相,因为她根本不想见这个弟弟,她只想把母亲癌症病危的消息通过侦探传达给他。

修一经过几番周折,找到了姐姐口中的弟弟,原来他是个少年犯罪,抢劫不成将一个和当时自己母亲年纪相反的中年妇女用棒球棒殴打致死。

他犯罪后,做了十年间牢,而这期间,姐姐和母亲的人生被彻底改变,她们拼命的干活赚钱,遭受着世人的唾骂,姐姐甚至年龄很大了,还根本没有对象,因为她是杀人犯的姐姐。

修一将母亲病危的消息告诉了弟弟,但是弟弟并没有去医院探望的意思,只是冷冷的丢下一句,是人都会死的,这么多年只有母亲每年为我送东西到监狱,姐姐却从来没来探望过我,本来10年的时候可以保释出狱,她却拦着母亲没让我得到保释,害的我多在监狱呆了2年,她还来找我干嘛?

修一只能惭愧回复委托人,所托之事并未如愿。

姐姐却说,已经不用了,因为母亲已经在3天气去了。

当委托人即将付了委托费离去时,修一感到十分的愤怒,难道这件事就这样了吗?

姐弟两个,为什么不去面对彼此?

姐姐也被修一激怒,歇斯底里的对修一阐述这些年为了弟弟所吃的苦。

最终,在修一的引导和帮助下,弟弟和姐姐见面了,在老家。

弟弟在母亲的遗像前双手合十的一瞬间,从厨房里拿出一把刀。

弟弟以为,姐姐要用它杀了自己,很惊吓,姐姐却说,还认识这把刀吗?

弟弟,细看,原来是母亲从小给自己削苹果的刀,他认出来那把刀。

姐姐说,这就是母亲给你留下的遗物。

我亲眼看到的,母亲把这把刀藏在自己在病房的枕头底下,在她说要找到你,让你来看他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姐姐问弟弟,你可知道母亲为何要这样做?

她就是要亲眼看看你,出狱后是否已经改过,如果你还没改过,她将会亲手结束这个自己曾经十月怀胎的生命。

5

修一在调查杀死自己姐姐的凶手时,得知拉面店小老板,即将和一位富家千金相亲结婚。

他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做拉面,又认识了爸爸是社长的千金小姐,承诺要帮他扩大生意,开拉面连锁店,美好的人生正在开始。

当修一想要做点什么复仇的时候,却出现了另外一个人,不停的骚扰拉面店老板。

原来这个突然出现的流氓,是和拉面店老板一起,当年强奸杀死自己姐姐的人之一。

流氓当然是混的很差,比不上拉面店老板,于是他勒索拉面店老板,要他给钱他花,要求不断升级,他手上还握着拉面店老板和自己一起犯罪的录像。

修一来到他们常去的酒吧喝酒,在那里认识了女孩冬美。

冬美总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流氓和拉面店老板敬而远之,因为她感觉到这两个人骨子里透出来一股杀气,总是把女人当成有钱就能得到的玩偶。

修一为了得到两个犯罪者的信息,特意跟冬美聊天,渐渐的发觉冬美对自己也有好感。

于是修一开始利用冬美。

他对冬美说自己要调查这两个人,为了工作,让冬美帮忙把窃听器安装在小流氓租住的公寓里。

冬美做到了。

作为回报,修一和冬美开始约会。

冬美问修一,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吗?

修一却说,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都不会太长久的。

冬美带修一去一个满是彩灯的桥上约会,并告诉他,那是她第一次来到东京,和第一个男朋友一起去约会过的地方。

然而,那段美好,没过多久,他们就分手了。

修一问为什么,冬美说出来实情。

因为她小时候曾经被继父强奸,但是不敢告诉妈妈,而且持续了多年。

后来她逃出家中,继父发怒,把不雅照片发到网上,她的脸到哪里都有人认出来,在背后指指点点,她没办法再在那里生活,于是她开始整容,换一个面孔,来到东京谋生存。

但当男友得知这些后,并不能继续接受她。

于是她一直在酒吧陪酒。

修一感到很抱歉,因为小流氓手上的视频在电话里被冬美发现,冬美意识到修一那慌乱的表情下,绝不是为了工作这么单纯。

修一最终也向冬美坦白他的遭遇。

6

冬美虽然知道了修一对自己的隐瞒和欺骗,却依然出面帮修一。

她偷走了流氓手上的犯罪录影碟。

但是却被发现,结果小流氓追着冬美到她的住所,把她殴打致面目全非。

修一去找冬美,发现她被送上救护车。

随后小流氓也知道事态严重,找拉面店老板商量,并且勒索他要对自己负责。

否则就将一切曝光,让他失去即将入赘千金家的美梦。

一边是对冬美施暴,一边是对拉面店老板的威胁,流氓已经疯狂到了极点。

后来他的尸体被发现在海边,警方收到消息后,第一怀疑的是修一,因为他的女朋友被打伤,又是曾经伤害自己姐姐的罪犯,他的嫌疑很大。

但事实上,流氓的死跟修一无关,他并没有杀人,很快嫌疑洗脱。

最终是拉面店老板,愤怒忍耐到了极点,将流氓杀死,他也因杀人罪,证据确凿,再次入狱。

修一的3个仇家,一下子3个中的2个,一个被人杀了,一个又变成杀人犯,但修一内心的愤怒却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在看到视频中挣扎的姐姐,喊着“修一,救我”的时候。

于是他又找到了3个人中的最后一个。

不过此人因为癌症已经奄奄一息。

修一想亲手了结他的生命,却无奈被身边人劝阻。

修一被委托在第三个加害者死去之前,去找他的母亲来见他最后一眼。

自从他犯罪后,母亲从未出现过。

在修一找到加害者母亲后,那个母亲含泪说,我没有这个儿子,他早就死了。

于是继续哼着歌曲,哄着另外一个儿子生的孩子——她的孙子睡觉。

修一将母亲哄宝宝睡觉的歌声,带到了奄奄一息的加害者3的耳边,他听着母亲的声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7

修一原本接受伤后的冬美和自己一起居住,打算照顾她。

但是冬美却呆了没多久,留言离开,并请修一原谅她的再一次逃离。

在所有的仇家都遭到了报应之后,修一也通过一系列的犯罪调查,对复仇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认识。

于是他再次来到冬美的身边,在海边的小餐馆找到她,和她继续重新开始。

8

其实本剧想表达的是个说起来十分简单的道理:放下仇恨向前看,过好自己的人生。

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所以本剧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之所以要放下仇恨的原因。

一,带着仇恨的人,想着复仇,永远活在过去,无法向前进,过不好当下的生活,一切都会被仇恨毁掉;二,仇恨让人蒙了心智,做出复仇的愚蠢举动,最终痛苦的还是自己;三,作恶的人,他们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报应,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四,作恶的人从来比谁都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也没想过能得到原谅,所以更加自暴自弃,所以“恶党”即使出狱,还可能是“恶党”他们内心有愧疚,过不了正常的人生;五,一次恶行,将造成连锁反应,多年后想走入正常的生活将十分困难;六,作恶之人,也都有来处,很多原生家庭的不幸,是造成他们作恶的根源;七,只有直面那些让你仇恨的人,然后学会放下,才能开始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八,原谅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之所以困难,也因为自己的自责,这种自责在无法消解的情况下,就会变成一种仇恨,只有继续恨下去,才能欺骗自己,忘记自责;九,带着过去的伤疤,也可以继续前行,放下并不是就背叛了死者,只是我们活着,应该学会放下,让自己活的更好;以上

 2 ) 当我在看「恶党」时我在想些什么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绝大多数人说起这话的时候应该隐约含着一种无可奈何或是彻底放弃的感情在吧。

但还好看到最后,佐伯选择抬起头,从一向晦暗的角落里,不远处黑暗牢笼的门,其实是开着的。

或许我们在对很多事物感到失望,前所未有的被打击,但是我们必须向前走,才能够柳暗花明。

我看前三集的时候,是在几个月前了,我为他们的残忍和堕落感到难过和愤怒,但最近后三集看完,却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可能是由于我和从前不了解或了解不深的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的关系,也可能是某一时刻对总喜欢逃避的自己感到恨铁不成钢开始。

不只是拘泥于过去,还习惯将自己围困。

何谓恶党呢,也许把他们归到宗教观念里不会被救赎那一类挺合适的,一旦选择同现实妥协,被他人贴上标签,认为再无希望的同时,他已经主动活在地狱里了,或许不只是他自己的选择,还有其他人的推波助澜。

什么是恶党呢。

有少年犯案出狱后经营诈骗集团继续祸害老人的,他对自己的恶性轻描淡写,导致被认定是死性不改,而被无法原谅的父亲捅到轮椅上去,与其终生为伴。

有故意遗弃自己的两个孩子,被经历弟弟死亡的哥哥找到,尽管此时已成家怀孕却也将后半生活在悔恨中的母亲。

有犯案出狱后不被母亲和姐姐接纳,自暴自弃落魄潦倒,最后和姐姐互相原谅的。

也有犯下强奸暴行,后来改过自新并且舍命救人的,当然剧里也仅此一例。

包括对男主姐姐犯下恶行的三个人,如果要观众为他们归类的话,也一定是将他们归到恶党这一类的吧。

再看看受害者和相关的人吧。

第一例的父亲选择持刀去复仇恶党,于是入狱劳教,妻子等待他的归来。

第二例的哥哥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并且满满憧憬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第三例的姐姐选择同弟弟和解,母亲的爱和后悔也从那把刀的意义中折射出来。

第四例的律师,通过自己女儿的惨案,而开始重新审视对过去工作的理解,对加害者和施害者态度和看法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男主这一例,父亲是家庭里最坚强的人,母亲已经因此落下心病,而男主,男主得到的,我觉得远比事例里所有受害者方的东西都要多,父亲从电话里得知他找到另一半时,也算是对他坚强了十几年后最值得的回报了。

佐伯诘问所长,你为什么又要我去调查榎木,又要带我来到受害者家里,看他们一副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样子呢?

这样不是很矛盾的么。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我,大概也会质疑,所长明明在之前责难律师时口吻嘲讽十足,如今手段却和律师的做法异曲同工。

但所长和律师,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处事,却殊途同归:包括佐伯姐姐的男友也是如此,他告诉佐伯,有时候太过拘泥过去,往往都是看不到前方的,而佐伯一直以来无异于如此。

生活的确是负重前行,片子里的每个人都如此,现实里的每个人也如此,但是“重”却是不一样的,这也因每个人的判断标准和生活态度迥异而相关。

无论是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都在关注佐伯并适时给予帮助的所长,还是突然出现从对立视角为佐伯提供判断信息的律师,还是以自我经历和言语行动感化佐伯的冬美,哪怕是第一例中的恶党坂上……他们都在为解除佐伯不必要的“重”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所长也要直白地告诉他,他们既没有忘记沉重的过去,也没有忘记要“好好地活下去”。

我这种上帝视角的观众,虽然观测视角不同,但立场大概和佐伯的前同僚,佐伯姐姐的男友或者染谷姐姐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从心底里真心地为佐伯这个人着想:前同僚是同情的,他不想佐伯收到二次伤害,并及时给予信息更新;姐姐男友对佐伯处于保护者的态度,无论是案子发生时不让佐伯看到惨烈现场,还是每年都错着日子参拜姐姐的墓(这里我觉得是有信息提示的,佐伯会按时在姐姐忌日即自己生日祭拜姐姐,而由于冬美为他过生日,三十岁时才晚了一天,同时遇到了姐姐男友,对方表示已很久不见,说明姐姐男友是在每一年的忌日后一天去祭拜姐姐),都充分在以“外人”的体贴尊重当事者佐伯的心情,怕他一再联想而让本就阴暗的心再渲染一分阴沉失落,他是希望他能够幸福的;染谷姐姐一方面也是心疼冬美的付出,告诫佐伯万不可再因为过于重视过去而忽略眼前的事物。

不管外人是不是永远都体会不到当事者的心情,但却是真的在为佐伯付出,要他振作,要他开心。

冬美那么喜欢他,所以喜欢到可以为了让他摆脱这种致命的压力而甘愿冒险去偷DVD。

那一刻我觉得佐伯其实很幸福了,哪怕彼时他并不认可这份幸福,在某种非当事者NBCS的“社会共识”来说,我也没资格讲这种话。

但就我个人的心得而言,我们不能忘怀过去,我们需要铭记过去,但这不代表可以被完全被过去遮住了眼,而选择活在过去,不去展望未来,不去期待希望,在某种意义上,佐伯如果一直都沉湎于过去的悲痛里,甚至不敢去直面过去的真实,其实他和一些恶党们选择的路没有任何差异。

而律师的视角,回顾理沙对坂上的种种,从第五集开始转变的剧情重心的展开,都在向人展示出,所谓对生活和希望的放弃其实等同于和自身所不齿的恶党为邻,如“贯彻恶行的不被世人原谅的恶党”们,他们堕落是因为自知自己毫无正面价值,也就选择“抵抗”无意义,因为一旦选择做“恶党”,即便是如第二例里的妈妈邂逅了新的美好生活,还是像舍命救人的久保田,他们永远只能活在良心的苛责和他人的指摘中,无论实际是否如实验证,但假设已经发生,在所谓傻白甜的圣母眼里,他们就像个可怜的迷了路的孩子罢了。

当然还有我们看来毫无悔改并且活得滋润的恶党,我相信从某种非唯物主义论的角度,从未显性化的无从判断的侧面来看,他们的存在已经是“正常人”“善恶标准”等一些社会规范和思想常识里,是代表“低劣”和“恶”的了。

而因为“正常社会”期待善恶终有报,因果报应,遭天谴等实际的反映,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社会太不公平了,老天爷太不公平了。

但我现在反过来想一想,会觉得没有放弃自己,一贯追求真善美,并不是贬义化的圣母,而是真的高尚且圣洁的。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想法。

所以佐伯,能从医院里奔出来之后仰天大喊,深觉矛盾重重而身心不爽,但是到最后终于能够揭开这份心结,选择将摇篮曲的录音给榎本听,去寻回冬美,回到事务所继续工作并告诉理沙,无论遇到什么我和你同在,我觉得这样的转变真的太美好了。

我的感触其实相比大多数弹幕,就已经实属异类,但我开心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转变,并且不是突如其来的感慨,而是由于一段时间由其他从前属于陌生事物的熏陶。

之所以不敢面对自己,会惯性逃避一些现实,只不过是由于自己还不够努力,甚至是放弃了自己,能够借此机会重新看待我自己,选择恰当的转变,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教训。

这也只是一家之言,照这个逻辑,也许我可以对恶之教典里的莲实表达轻蔑的感情,但也许在对方看来那又如何呢?

或者是其他人看来那都是屁话,只有清晰善恶的界限,标准还有褒赏和处罚,才能够创造和谐。

但在这个重大结果出现之前,我首先想努力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温暖的正能量的人,能让我快乐,也不会让他人糟心。

所以现在看完整部剧,我很佩服理沙的勇气,她看到的坂上可能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所以她会一直缠着他,这是一件好事。

我也好喜欢好喜欢冬美,如果我能碰到这样一个女孩,我绝对不会,也不想放手。

有阴暗的存在,所以光的魅力才格外吸引人。

最后一集里,佐伯找到冬美,告诉她:過去はこれからも追いかけてくるかもしれない。

けど、それでも、一緒に前に進もう。

 3 ) 一个沉重话题的探讨

日式的细腻情感,配合残酷的现实。

这个题材的视角太好了,非常喜欢!

面对现在激情犯罪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正视它。

虽然这是一个完全无解的问题…… 多次把自己置身剧中故事,这些都是经常能看到或者听到的案件。

如果真的作为亲历者,也问过自己,到底会这么做?

可能真的就是剧中的台词“虽然,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希望国内也能有这样的好剧、好电影,让观众留下更多思考和回味

 4 ) 然而最悲傷的又莫過於發現每個加害人背後也來自另一顆受傷的心靈

非影評 | 只是短評寫不下的閒話6集中眾多場景都有強烈的帶入感,時常不經意間的發問不僅僅是在指向影片角色,而是半無意識地迫使觀眾去反問自己,迫使觀眾去假設如果自己在這樣的位置該如何回答。

這樣的每一個瞬間回味過來都加深了劇集的魅力。

加害人究竟要做到何種地步才可以被原諒?

答案:永遠無法被原諒。

受害人的親友究竟要怎樣做才能不再懷恨?

答案:永遠無法不去恨。

誰有權利去判定這個世界上的善與惡?

誰又能有權保證加害人出獄後會好好做人?

而怎樣又才算得上是好好做人?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法系要做無罪判定,要默認人,生來都是無辜的。

然而殺人償命又何嘗不對。

人都需要精神寄託,一個要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理由。

於是契機變得尤為重要,契機不是能夠做到原諒和不再恨,而是能將寄託從恨轉變為愛。

幸運的是,有時候與另一個哪怕同樣是受傷的心靈相遇可能就是最好的幫助,比如阿剛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東美,又或是是理莎;然而有時候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再前進,比如15年都待在原地的“小朋友”。

但更多的時候這個契機可能並不會那麼美好,通常只是會發現,加害人的背後也只是來自於另一顆受傷的心。

p.s 松重豐依舊太撩人🤪

 5 ) 与不是恶党的你

药丸岳不是第一次编剧这种犯罪题材的剧了,比如《友罪》和《与不是A君的你》都同样是关注加害者,特别是少年犯心理成长和未来。

恶党这部剧在此基础上又更深层地讨论了被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种种羁绊,总之从头到尾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害者怎样才能原谅加害者,加害者怎样才能赎罪?

主角修一在辞去警察的工作后加入了侦探事务所,事务所专门委托调查加害者的机构。

第一个委托调查的对象是洋一,15年前欺凌同学过失致死,现在是地下电话诈骗团伙的头目,并且交了一个女友。

调查以加害者不配受到宽恕,委托人复仇告终。

委托调查的目的,其实是想看看加害者的现状能否让自己释怀,也许抱着“看你过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这样的心态,而并非真正想找理由原谅加害者,即使加害者已经吃到了苦果,也不会求受害者原谅,因为受害者所受的伤始终存在,这种疼痛不可能转移给任何人。

杀人偿命显然只能消减恨意,却不能偿还生命。

第二名加害者是抛弃孩子致其死亡的母亲,而受害者是幸存下来的大儿子。

面对爱恨交加的亲情关系,痛楚也会更加刻骨,曾经遗弃的爱在报复之后也再也无法寻回,不如全部倾注在下一代身上,句句诛心的话比起刀山火海的惩罚更有作用。

这集也基本上找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名加害者是自己犯了事连累家人承担的弟弟。

他的母亲患癌症时日不多,想要见他最后一面,但姐姐又不想直接找他,所以委托事务所帮找。

亲人为他犯下的罪行吃尽了苦头。

虽然加害者的过错是罪魁祸首,然而在社会舆论之下,他也已经受到了各种不公的待遇,各种冷眼相待,唯一能依靠的只剩自己的亲人。

其实加害者亲人承担的痛苦一点儿不比受害者少,但母亲毕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真正的恶党,正是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母亲才意欲拿到考验儿子是否改过自新。

第四名加害者是qj却被律师辩护酌情减刑的人,随后律师的女儿遭到天谴被j杀,并受到同样无良律师的减刑辩护,真是可笑,还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果法律无法决定一切善恶是非。

那法律能决定的是什么,它只能决定谁有罪或者无罪,也就是说即使抓到了罪犯,也无法断定他是否出自恶意动机犯罪,这么一来量刑就成了有争议的课题了,不知道要逃脱多少穷凶极恶的罪犯。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女儿也受到了惩罚,所以这名律师对凶手的恨意也多少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内疚。

其实晴香和修一是同样的人,晴香选择不断的更换城市来逃避,而修一选择惩罚恶党,两人的共同点都是无法正视现实。

修一一直在寻求复仇的机会。

但随着几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受害者、受害者亲属得到了不同的释怀,他最终选择放弃复仇。

在优雅的催眠曲和洋一的一番话中明白,恶党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最爱的人的时候,已经在把自己送上了死刑的电椅。

自己虽然一辈子无法原谅恶党,但必须要直面恶党,才能有未来。

即使恶党和正常人生命是平等的,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那也要与他“共生”。

洋一不是真正的恶党,真正的恶党并不是没想过让受害者原谅自己的人,而是知道自己无法被原谅却不愿面对也不知悔改的人,也就是片中的拉面哥和恶心男,拉面哥如果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向岳父母坦白一切也就不一定杀人灭口。

而恶心男,更是恶贯满盈的恶党。

 6 ) 如果一味的活在过去,那样不只是你,连最亲近最爱你的人也无法获得幸福!

恶党~加害者追踪调查~★★★★☆ 前三话的支线单元故事都很精彩,同时又不忘夹杂着关键线索和男主心境的变化,推进主线;反而到了后三话的主线剧情明显变拖沓了,感觉两话加长版就可以搞定,目前看来唯一的遗憾。

本剧探讨的点看似很多,第一话:我们想知道,我们到底该宽恕,还是不该宽恕那个男人?

如果我们应该宽恕那个男人的话,请你们帮我找到判断依据。

第二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你肚子里的孩子是小翼的转世,这次你要好好疼爱他,用你的生命去爱他,这才是你对我们的赎罪。

这就是我的复仇,我会当个好父亲的。

第三话:想看看你有没有成为一个好人,如果你继续行凶犯罪,还像以前那样若无其事的伤害别人,没有任何改变。

包括后三话的主线:我在想,原来你还停在原地啊。

你要去面对他啊,任由命运摆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最终讨论的无非是:对于犯罪者,怎样才能被宽恕;而对于受害者,应不应该去宽恕。

本剧也给了我们很满意的答卷,第一话受害者的父亲最后选择用刀去刺杀犯罪者; 第二话受害者的哥哥最后选择诅咒他妈要一直抚养她害死的儿子转世的新宝宝; 第三话犯罪者的姐姐则选择一直假装放任自己最疼爱的弟弟以验证他能否靠自己转变为好的本性。

而对于主线,受害者的弟弟男主最后为什么没播放犯罪者的母亲说的“在我的心里他早已经死了,他那种恶党,早就死了”,而是播放他妈亲口唱的摇篮曲。

因为我们终究发现,面对那些犯过大错的恶党,当他们开始决定犯大错的那一瞬间,就已注定了根本不值得被宽恕。

而对于受害者,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复仇也好,还是选择宽恕也罢,到最后更需要的其实是自我了断和救赎,必须让自己去直面不能挽回的过去,让自己重新迈出向前的那步。

如果只是一味的活在过去,那样的话不只是你,连你身边最亲近最爱你的人也无法获得幸福!

“无论何时你都可以笑的,不对,你必须要让自己笑出来才行,我们绝对不能变得不幸,我应该早点把这些话告诉你的。

” 有一说一,出轨男东出昌大在本剧的表演真的可圈可点;火花小哥这才几分钟的戏份啊,演技也是了得。

话说不知道新东方教室奸杀案为受害者女儿申冤、日夜奔波4年、倾家荡产花光500余万的母亲看到本作会不会有所救赎,肮脏的世界!

 7 ) 恶党:我难以认可的对人性问题的回答

看了前两集的时候男主的长相和人设简直是我的理想型,我已经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跟佐伯谈恋爱了,第三集男主(对犯人姐姐)的一番爹味说教就当我对他失去了兴趣,哪怕说男主是看穿了姐姐的内心刺激他和犯人重逢也无法说服我。

我也没想到看完全剧我只想打两星。

整个剧充斥着一种自以为是的悲悯和宽宥的价值观,居然还能让大部分人认为他是在宣扬“做错事的人不能被宽恕”。

恶党就一定会收到命运的惩罚吗?

如果命运没有惩罚他男主是不是早用小刀把他捅死了?

如果不是犯人在最后一刻嗝屁了,是否还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宽恕他的场景?

命运本身就是无解的命题,个人认为这部剧并没有把这个题目答好。

自己父亲也被杀害的圣母姐姐,甘愿奉献下半生陪伴照顾残杀有大好前程的无辜少年而毫无悔意、半身不遂、并且还要靠吸食他人血肉度日(还有钱打棒球)的人渣,真是感人的爱啊。

男女主爱情线的塑造处处充满了男性凝视,救风尘戏码、付出型人格女主元素一加入,本身可以很好的救赎和被救赎的故事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浪漫和感动,反而难以忍受。

看最后两集的时候我的脑内自动播放bgm:“她逃,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虽然我对编剧和导演所做的工作没什么好感,但演员的演技全员在线,也算是这部剧最大的可取之处。

【以上仅为我个人看法,如果有难以认同之处也请不要骂我】

 8 ) 行走在黑暗中,东出昌大的复仇之路

作者:ni的月(人人剧评团)刑侦+复仇一直是霓虹编剧所青睐的题材,不仅有酣畅淋漓的复仇大戏,也有温情狗血洗白之路,无论是什么样的结局,作为观众的我们不禁还是为霓虹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人们对于这种题材的执着,在于窥探黑暗的深渊,找寻恶与善的距离,当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又该做怎样的选择?

《恶党 犯罪者追踪调查》 2019年 放送中

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佐伯修一(东出昌大 饰)在经历幼年时姐姐被杀害的惨剧后,作为一名侦探开始调查案件凶手的行踪。

选角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剧的成败。

早在2012年,由泷泽秀明担任sp剧集《恶党》的主役,较高的收视率体现了关注的认可,然而这一版的佐伯却更令人揪心。

人生赢家东出昌大,虽然在家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模范丈夫,但每当出现在荧幕上,都会让观众看到另一个人,这次,是佐伯修一。

杂乱的发丝、深陷的眼窝、微青的胡茬加上阴沉的脸色,仿佛看到一个刚刚走出死亡阴影的病娇少年,佐伯从姐姐死亡那刻起就变成了这幅样子。

东出的细节抓的恰到好处,在酒吧与恶党洋一对话的时候像极了一个有前科的无业青年,浓颜让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充满了颓废却致命的吸引力。

剧中探讨了对于恶的审判,东出从这点切入,让我们看到了佐伯身上的黑白两面。

佐伯的善是纯粹的,他不愿向顾客收取高额的后续费用;会因为别人的遭遇而红了眼眶。

另一方面,他在面对杀害姐姐的凶手时完全无法自制,暴露出别人一眼看出的恨意,他的心是混沌的,就像那把还未出鞘的匕首,等待声音的召唤。

配角方面,松重丰和青柳翔始终演技在线,在几场与东出的对手戏中都表现亮眼。

为了佣金而上演变脸魔术的老板以及满不在乎、提起受害者的狂妄恶党让人印象深刻。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三个火枪手”只能算是高分通关,真正震撼到小编的是第二集贡献泪点的母子。

这场戏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将情绪提到了爆发点,此时虽然没有台词,但镜头为演员表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两个特写镜头,先是儿子面对橱窗时痛苦的隐忍,瘪着嘴、垂下眼眸,像个受了委屈的小男孩(大家多多关注一下这个名叫宽一郎的boy),而橱窗外面佐伯的连脸庞慢慢清晰,两个悲伤的人重叠在一起。

再是母亲从满面笑颜一瞬间落泪的颤抖(心疼山口姐姐又接了恶女角色)。

我们从佐伯的视角看完了这场跨越成长的相见,那种揪心的无力感在听完儿子的解释后无限放大。

两个委托,却有着不同的结局,有没有希望对于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力又绝望的父亲将刀捅进了恶党的身体,然后平静地步入法庭;即将成为父亲的儿子选择就此别过,走向自己的未来。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该剧告诉了我们答案,当恶存在,周围的所有人都会深陷其中。

不仅仅是凶手和被害者的亲人,也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

就像第三集中被语言环境压抑的姐姐和母亲,因为弟弟的所做作为而痛苦地生活,母亲害怕儿子没有悔改而偷偷藏起匕首,却因为矛盾至死也未曾亮出。

杀人很容易,所以我们很容易去审判一个人的恶,但更难判断他是否值得被原谅。

该剧采用了典型的插叙结构,在每集一个委托的讲述中穿插往日的回忆,来推动主线剧情的进展。

佐伯除去高强度的工作内容还必须兼顾自己的复仇计划,全天候跟踪和撩妹套线索,不过努力总算是有了收获,恶党露出马脚,三个凶手随着故事推进逐渐浮出水面,那把珍藏已久的刀或许是时候出鞘了。

Ps.该剧的配乐非常优秀,每集结尾所播放英文歌曲的歌词非常应景,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仔细听听哦,如果找到了曲名,欢迎在留言处告诉小编,在此送上最真挚的感谢!

本剧正在人人视频热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豆瓣号和公众号【人人视频APP】

 9 ) 杀人犯出狱之后是怎样生活的?

当你面对仇恨,终日不得解脱,你会怎么做?

杀子之仇,遗弃之恨,如何才能释怀?

日剧《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讲述了侦探修一在受害者家属委托下追踪犯罪者的生活的故事。

01侦探修一接到细谷夫妇的委托,希望他追踪11年前杀死儿子建太的凶手洋一,看看现在的洋一生活状态如何,到底值不值得被细谷夫妇所原谅。

细谷夫妇在建太去世之后生活清贫,儿子被害的赔偿金没有被用来改善生活,而是全部用来追踪凶手。

夫妻二人依靠着对儿子的思念和对洋一的仇恨,浑浑噩噩度日。

修一根据线索发现,与细谷夫妇不同,洋一依靠汇款诈骗过着富足的生活。

谈论起曾经犯下的罪孽,洋一毫无悔改之意,甚至还用建太的名字继续诈骗。

愤怒的细谷无法宽恕洋一,也无法让自己从痛苦和仇恨中抽离。

愈发加重的恨意让细谷最终举刀捅向洋一,用洋一的鲜血和痛苦祭奠建太的魂灵。

而细谷最终也被囚禁了起来,在监狱里,也在他自己的痛苦回忆里。

02早见刚是修一的第二个委托人。

小刚和弟弟在幼儿时期曾遭到母亲的遗弃,弟弟不幸被饿死,而小刚靠着仅存的食物活了下来。

即使受到福利院和养父母家的关爱,小刚也无法完全摆脱童年的阴影。

如今的小刚即将成为人父,可此时的他又频繁想起儿时的痛苦经历,因此他决定直面自己的童年阴影——生母前畑。

在修一的追踪下,小刚见到了生母前畑。

前畑将自己的过往隐藏起来,此时的她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并且正处于怀孕待产的状态。

仇恨在小刚的心中从未被磨灭,但即便是破坏生母现在美满的生活也不足以让他解气。

所以当他和前畑面对面时,他没有选择报仇。

小刚告诉生母要善待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以弥补死去的弟弟。

03与两个委托人相似,修一其实也是一名受害者家属。

他的姐姐因遭遇性侵而丧命。

因为凶手是未成年人,被逮捕后警方将凶手的名字和长相保护起来。

而身为受害者家属的修一和家人,反而要每天面对媒体的打扰。

他们甚至没有等来凶手的一句道歉。

凶手没有被严惩,痛苦的也只有修一和家人。

之后的修一一直将报仇视为活着的目的,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凶手的念头。

追踪过程中,修一发现凶手正经营着红火的拉面店,还时常出入风俗店,生活滋润,这让修一的仇恨情绪愈发强烈,痛杀仇敌的想法又涌上心头……

犯罪者的一个邪念,改变的是受害者一家的命运。

而犯罪者毫无悔过,并未向善的行为更是让受害人家属难以接受。

亲人逝去不可逆转,无论对犯罪者加以怎样的惩治,都弥补不了家属的伤痛。

受害者家属能做的只有背负苦难,隐忍度日。

细谷无法释怀,选择用私刑惩治洋一。

小刚将仇恨转化为宽容,选择原谅生母。

修一呢?

他能放下执念吗?

当法律的作用从“惩罚”向“改造”趋近,现代社会给了罪犯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却忽略了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内心感受。

受害者家属受到的伤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我们无法做到对受害者家属的感同身受,更无权替他们决定是否原谅罪犯。

哪怕最后受害者家属选择了宽恕,那或许也只是他们选择放过了自己。

-END-原创:艺小萌首发于公众号:汇点文化

 10 ) 杀人是永远不受制裁的犯罪

我是个秩序论者,承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和对法律的依赖。

但现有的法律,不特中国,而是全世界的法律,从逻辑上让我厌恶。

一部只承认秩序,对公义、道德乃至人性视若无睹的法律,我何必支持何必承认呢?

我只是不小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被至恶法律所绑架,无力反抗而已。

政治正确的社会,鼓吹法律制裁。

可制裁何曾存在过?

咱们举个例子,A给B造成了100块钱的损失,法律说,赶紧把100块钱还了,啥事都没有。

这哪里是制裁,只是赔偿不是吗?

数年后,A还B100块整,连利息都没有,更没有牢狱之灾。

连赔偿都不完整。

你给别人造成多大损失,就赔偿多少,包括连带损失和孳息。

这是且只是最基本的赔偿。

但不是制裁,制裁是额外的。

赔偿只是恢复原状,得多蠢多邪恶的人,才会把恢复原状视作制裁呢?

警告、罚金、拘留、服刑、乃至处死,这才是制裁。

只有赔偿完整且充分,制裁的额外性才能体现出来,才算得上制裁。

有些损害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比如给人造成的精神损害,于是我们假装看不见或者相信那是可以治愈、可以恢复原状的,权且用金钱来估价,定一个精神损害的经济补偿。

还有些是看得见,且无法恢复原状的,比如造成他人肢体残疾、乃至夺人性命。

讲道理,你给别人造成多大损失,就该赔偿多少,你无力赔偿,就该承担和别人相等的损失。

可法律是不承认“人”的,法律貌似承认的,仅仅是法定的“人格”。

这种“法定人格”时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通常并不完整属于你这个“人”,偶尔也可能以数倍数万倍的规模赠予特定的“人”,并且会因“人”的死亡而告灭。

于是,我杀了你,给你的家人一点所谓的恤金,充当精神损害补偿。

这赔偿跟你是没关系的,因为你已经丧失了法律对你仅有的承认,你的法律人格已经告灭。

所谓赔偿,只是通过你这个媒介给了别人,你只是充当一个被使用的安全套的角色而已。

在牢狱里待些年月,算是所谓的“接受法律制裁”。

可我真的受过制裁吗?

即使被处死,也不过是承担了和你一样的损失,更何况我死得比你晚,连赔偿都不完整,哪里来得额外的制裁?

杀人是永远不受制裁的犯罪。

可这社会依旧有人在鼓吹宽恕,像我这种思想的人,只配被指责为极端、残忍、泯灭人性。

春秋时,肉刑极多,盗窃断手,逃兵刖足。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觉得残忍、极端、没有人性。

但肉刑最终被逐渐废除,人们开始觉得以前的人没有人性。

君子远庖厨,杀不了鱼、宰不了鸡,可吃起来比谁都香。

肉刑被废除的动机,其实跟人性没关系,只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劳动能力有限,成了社会的负担。

社会问题解决了,人性没挨上号。

对法律而言,你所承认和期待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只是一种资源,如同矿产、水源和土地。

“法定人格”和“人”的不对等,如同古代就有的查户编籍,是把埋藏的矿产挖出来。

那些死掉的人,是废弃的矿坑;那些被人杀害的人,则是因为重大事故被废弃的矿坑。

无论他曾经贡献多么巨大,现在只是个麻烦。

活着的亲友因此痛苦,杀死他的人,法律又不想轻易放弃这项资源。

于是,“宽恕”就成了社会的政治正确。

可我何必宽容?

宽容是胜利者的特权!

那些强暴过我的人,两腿之间还有余物,我凭什么相信他不会再次强暴我?

是的,如果不能原谅,余生满是痛苦。

人活在世上,只有一个人是必须原谅的,那就是自己,可很少有人真的原谅自己;因为原谅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痛苦。

你的孩子被人杀害,等你能够原谅对方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留给你的记忆已然模糊,不,那已经不是记忆,而仅仅是一种想象了。

这个话题太沉重,容我转下话锋,说点活着的事吧。

我说我的余生不再有痛苦,你信吗?

我不信。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重前行,伤痛苦难是不得弃的人生之重。

谁的人生都满是伤痛,可大家依旧活着,即使毫无意义,依旧活着。

这就是生活。

我们可能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可能是为了寻求一点未必存在的意义而坚持活下去。

一个杀人犯嚎啕大哭,我要怎样做,你才能原谅我。

活着的人没有资格乞求原谅,如果法律留了你一条性命,请用整个余生,去寻求活着的意义吧。

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点,而去原谅一个不配被原谅的人,这不道德。

社会选择原谅,法律选择饶恕,因为它们不是“人”,更不承认“人”,人是不需要原谅的。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短评

苦大仇深五六集,有了妹子忘了姐。

7分钟前
  • 晟Akira
  • 较差

好丧,好压抑,也好治愈啊。

12分钟前
  • 缚床灵团子
  • 力荐

作为受害者的遗属,原谅比复仇难太多太多了。有可以被原谅的人,也有永远不值得被原谅的人。然而无论如何不能停留在原地,只有好好地与过去告别,才能毫无负担地步向未来。《夜以继日》之后,再一次爱上东出昌大,恭喜你,电影电视剧都有了代表作。

17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很好诶 立意 拍摄 人物 棒!

21分钟前
  • 落落落落落枕
  • 力荐

周刊志上少女笑靥如花,和三张马赛克蒙眼的嫌疑人照形成鲜明对比。值不值得被宽恕是伪命题,若说值得,你余生还是要背负对加害者的恨意走下去,若说不值得,不过是为你的复仇之火添油积薪。人性之恶令人胆寒,既然已经看不到光,不如向黑暗更黑处走去,别饶恕凶手,但请放过你自己。

22分钟前
  • 派尼克
  • 力荐

东出人渣

26分钟前
  • 妮可可可可
  • 很差

这个也是与恶系列…挖的更深

29分钟前
  • 撞墙
  • 力荐

能不这么幼稚吗……

31分钟前
  • 一切顺利!
  • 较差

看了一集,当主役的东出实在是太虚了。

32分钟前
  • 葛某
  • 还行

意料之外的不错,加害者与被加害者之间的关系,少年犯回归社会后是否应该予以宽恕的主题也是我比较关心的。虽然只有六集,但在有限的范围内塑造了角色间的各种关系,对曾经犯下大错之人究竟该如何对待,或许仍然没有答案,但作为被害人遗族的人们一定要勇敢走出阴影好好生活。お染さん那句吐槽的恨みを晴らしますか是在cue地狱少女吧,剧情确实也让我想到后者,不做道德审判只为客户将“仇人”拖入地狱的小爱一众正是因为不审判,才有很多令人感叹唏嘘的案例出现;很聪明的设定。

35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推荐

上一次看到这么压抑的日剧还是border,但是这部结局不一样,阳光突然撒进来,虽然会留疤但是伤口开始慢慢愈合了。

39分钟前
  • 桥本圆奈🍍
  • 力荐

这个剧不就是我们最喜欢的拍照滤镜吗

40分钟前
  • Kk
  • 还行

在经历了一些令人难过的事情的周末看完了这部压抑的剧,现在又突然发现2019年的上半年结束了…真是N重打击啊…

41分钟前
  • はぐみ
  • 推荐

日剧里比较少见的写实风格,不过整体故事的力度和新颖感就没那么强。判断少年犯是否改过自新这个话题没有给出有趣的道德难题,包括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也是比较传统的套路,挣扎后的放手拥抱新生。似乎全篇都在控诉对于恶性少年犯的宽容,以及被伤害家庭的痛苦,对于那种纯粹的恶只有爱的谅解这一条吗?

44分钟前
  • 咔噗
  • 还行

5/10

45分钟前
  • Osion
  • 较差

台湾日本总爱拍罪犯家人如何辛苦,过度渲染加害者苦衷,忽略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如果是为了标新立异和收视率才故意这样,只能说明剧组无能。

46分钟前
  • yuki711
  • 较差

要从仇恨中挣脱出来,不是为了“原谅”之类的什么高尚的理由,而只是为了活下去。

47分钟前
  • EnnnWaffle
  • 力荐

看到最后哭的稀里哗啦……

49分钟前
  • fenestra
  • 推荐

东出果然被黑泽桑及其爱徒调教得深具阴森气质,对这类具有浓郁心结的人设把握甚好,表现绝望迷狂的场景较以前有明显进步。每一集的案子都在拷问千疮百孔的内心:究竟能否原谅?到最后,所有遭受创伤的人其实更多是在天人交战,跨过这个坎才能越过刀锋。第二、三集甚是感人。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非推理,人情多拉马。从被害者、加害者、被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警察、律师等各种角度展现凶恶犯罪的社会影响,探讨法与理、罪与罚、仇恨与宽恕的边界。虽然现实世界远比想象中残酷,最后作者还是选择温柔以待。

57分钟前
  • m89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