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石

Hjartasteinn,同心石,石沉心海(港),青春寂光物语(台),Heartstone

主演:巴尔德尔·埃纳尔松,布勒·辛瑞克松,迪尔娅·瓦尔斯多提,卡特拉·尼亚斯多提,约妮娜·索迪斯·卡尔斯多提,兰·雷格纳斯多提,妮娜·道格·菲利普斯多提,斯

类型:电影地区:冰岛,丹麦语言:冰岛语年份:2016

《心之石》剧照

心之石 剧照 NO.1心之石 剧照 NO.2心之石 剧照 NO.3心之石 剧照 NO.4心之石 剧照 NO.5心之石 剧照 NO.6心之石 剧照 NO.13心之石 剧照 NO.14心之石 剧照 NO.15心之石 剧照 NO.16心之石 剧照 NO.17心之石 剧照 NO.18心之石 剧照 NO.19心之石 剧照 NO.20

《心之石》长篇影评

 1 ) 很沉重

一如既往的北欧片,清新,冷峻,两个小时略显冗长,摄影很棒,优美的风景令人迷醉,漆黑的场景惹人遐想,编导通过内敛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两个男孩的性觉醒和性取向,从友情到暗恋,最终走向了一个沉重的结局,看完后心里就像压着块石头难受,当真是片如其名《心之石》!

上一次让我疼的电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

因为丑陋而被践踏毁灭的石鱼,咬断自己被束缚的脚而飞走的海鸟,还有经历着阵痛的青春期,那阴郁冰冷的镜头下的残酷青春。

当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规定动作格格不入,当我们逐渐被这个世界孤立、抛弃…做一只不再被钓上岸的石鱼可好?

偏见造就悲剧,片头男主角和小伙伴因为钓到的石鱼外观长得丑就往死里打,不给它放生的机会。

石鱼作为另类的象征,深柜男二因为心里压力自杀未遂,作为铁友的男主角为男二的处境感到无助,片尾当男主角见到别的小孩因为嫌弃钓到石鱼长到丑之后,心里却涌起了不一样的感受,那应该就是心之石的沉重感。

 2 ) 黑

黑,真TM黑,虽然这种几乎全场黄昏/黎明的末日余晖采光对角色的塑造蛮带感的,但是对观众的忍耐力也是不小的挑战,我分分钟都有撕开屏幕的冲动于是在这种暗戳戳得冰岛鸟不生蛋的背景中,一群熊孩子的青春期探索以一种野生的状态呈现,仿佛末日的挣扎,又仿佛初生的无畏,至于小克到底是不是gay并不重要。

说冰岛鸟不生蛋是因为真的太黑了,小克自杀后的那段短暂的阳光中的渔村是真的很“原生态”,蓝天白云清水绿山的冷冽北欧,我突然想天天都生活在自然保护区里果然不是我滴菜啊

 3 ) 关于青春的一切——宝贝

昨天在TIFF看了这部电影。

冰岛太美了。

它能让你仿佛置身其中,撒欢的快乐、天地间的孤独、成长的阵痛。

成长首先是经历情感。

Thor的姐姐为他和Christian化了妆,让他们相拥着并做了一幅画。

这导致了镇上的人的碎语。

Thor有一次差点从绝壁上掉下,Christian又恐惧又激动,抱着他在悬崖边站了好久。

但Thor开始躲着他。

这两个都是在缺失父爱中长大的脆弱的孩子。

直到当面对死亡,他们才真正理解对方的情感,那是怎样的爱并不重要,是爱就够啦!

所以最后,Thor在Christian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首先关于“小丑鱼”的意象。

影片的开场,几个孩子在海边钓鱼,钓到了一条小鱼,孩子们觉得那条鱼又小又丑,于是把它踩死了。

而影片的结束,Thor看到一个孩子在钓鱼钓上来一条小鱼颇为不高兴。

但他把鱼放回海里了。

蓝色的海水里,小鱼又开始游了起来。

如果你不是人们所期待的样子……人们咒骂你欺辱你甚至想要摧毁你……然而那些钓上来的肥美的大鱼,它们也只是在空气中腐坏掉了。

然后关于动物的尸体。

影片中的人似乎非常残忍。

杀鱼、鸟、羊。

以及被烧焦的狗。

最后关于Thor的姐姐。

她每晚都要在餐桌上读一首她做的新诗。

尽管通常家里人并不能理解,并时常加以嘲讽。

她敏感并且柔软。

她不像大姐那么激烈,但她内心的力量能够带她超越普通的众生。

在她为Thor和Christian做的那幅画中,只有两个男孩的美好。

眼神的流转,肌肤的碰触,激越的心跳。

我想起来在看《春光乍泄》里伟仔与哥哥跳舞的画面。

在那里,我只看到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相同,就像戏里戏外的乡愁,戏里戏外的关怀。

戏中人记得一座遥远的瀑布,戏外人记得,在一串冰冷的胶片上,曾留下一缕美丽的春光,它或许会在潮湿和阴暗中斑驳,但永远不会被抹掉。

影片中孩子们常会做些傻事,让人不禁笑起来。

但影片整体基调是忧伤的。

尽管导演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刻画成长中的痛苦。

或许因为冰岛太美了,男孩女孩们的年华也那么美好,而美的东西总叫人悲伤吧。

当下的我看到Christian自杀的时候觉得有些矫情。

但再想想曾经的自己。

念大学的时候,常常跑到南京大桥上非常悲伤地甚至是绝望地,想要纵身而下。

如今想来……

 4 ) 代价

索尔半夜偷偷潜入克里斯蒂安的寝室,在他额头轻轻地一吻,或许会说索尔被掰弯了,但是我认为有没有被掰弯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任何爱情都会附随着代价,尤其同性的爱之中,这个代价尤为沉重。

索尔或许渐渐地明白了,他那样的爱是何种概念。

可是爱不能强求,所以克里斯蒂安选择消失,剩下最后一点尊严,不仅仅是为了逃避,更多是为了保护所爱之人。

 5 ) 孤独患者

男主看起来就像是个十二岁的小朋友,但片中应该也没有多大,所以啊我觉得冰岛的小朋友太孤独了吧,那种冰冷黑暗的色调,让我不得不拉上窗帘,有的镜头还是还是看不清,冰岛好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冷感

冰岛真的好美我只在世界地图上看见过并记住过雷克雅未克,好像以前也看过冰岛的电影,这是第一部想写点什么的片子北欧性观念开放,家庭婚姻关系淡薄,离婚率很高,所以孩子们显得太孤独了,经常看北欧的片子的少年都是单亲家庭,有父母要么父亲会打人,要么母亲是醉鬼

索尔开开心心钓上来的鱼给母亲,结果母亲把它放臭让他扔掉

他沉入湖里哭的时候太揪心了克里斯蒂安沉入湖里哭的时候,还有他父母打架他跑到索尔家里找他却发现他去了喜欢的姑娘家里然后在黑暗中痛哭的时候,都太让我心疼这个男孩了。

这是有的短评写的,真的写的很好"克里斯蒂安是那条因为与众不同而被打死的石鱼,是被豺狗咬死的温柔无辜的绵羊,但也是那只咬断双脚逃走的海鸟,也是最后那条被丢进海后,翻转过来,尾巴一摆,最后游向幽暗海底深处的与众不同的石鱼。

非常喜欢片中与世隔绝暗无天日的北欧小渔村,极寒极夜的高纬度环境,少年们性觉醒的美和痛,阴郁冷峻"

索尔就像他生命里唯一的阳光"石鱼是鱼中的异类,不是被伤害就是被孤立,其它生物都不敢冒险与之亲密,像极了克里斯蒂安,也像极了我们。

""就只看到了爱…看到了我最喜欢的画面,看到了美和痛,看到了光影背后的沉默少年,躲在阴影里的阿多尼斯……逆光的反射,空荡的白色和青紫色,暗红色的深夜,喘息声和黑暗交织,深色的海浪不断拍打,一种别离,被丢回水中的石鱼,游向深处……"

我觉得,也许是克里斯蒂安的爱太强烈,所以索尔也动摇了,他会去偷偷看那副画,他会打回去辱骂克里斯蒂安的红毛小子,会在知道克里斯蒂安自杀怅然若失,会在他父母不让他见他的时候发疯,也会用小计谋偷偷爬上他家的窗子,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会在逃离前,温柔的吻他的额头

只可惜结局也许克里斯蒂安真的要搬去雷克雅未克也许不会也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再见面这都是未知的了P.S 这种冷感的片子太戳我

有机会想去世界各地看看啊

 6 ) 心之石

一如既往的北欧片,清新,冷峻,两个小时略显冗长,摄影很棒,优美的风景令人迷醉,漆黑的场景惹人遐想,编导通过内敛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两个男孩的性觉醒和性取向,从友情到暗恋,最终走向了一个沉重的结局,看完后心里就像压着块石头难受,当真是片如其名《心之石》!

看过之后让人感觉疼痛的电影。

上一次让我疼的电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

因为丑陋而被践踏毁灭的石鱼,咬断自己被束缚的脚而飞走的海鸟,还有经历着阵痛的青春期,那阴郁冰冷的镜头下的残酷青春。

当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规定动作格格不入,当我们逐渐被这个世界孤立、抛弃…做一只不再被钓上岸的石鱼可好?

 7 ) 也许我就是那石头鱼

《部分》我感觉体内里的血液在涌动它们徘徊在两侧心房扑通 扑通我触摸到的心跳南瓜藤顺着大地的方向肆虐生长无论果实再重藤也能盛得起它的重量身藏巨毒的石头鱼钻进深处黑暗和痛楚环绕四周眼泪与海水汇集一生它们离世界很远无边际的天和海是生命的部分《部分》 我感觉体内里的血液在涌动它们徘徊在两侧心房扑通 扑通那隐黯却触及的心跳南瓜藤顺着木栏肆意生长无论果实装得多重,那青苔慢漫的枝叶也装得下它 全部的力量世界的另一头身藏巨毒的石头鱼钻进日暮和渔歌一起 历过浅海,踏遍万川却依旧 离我很远原来 漫无边际的天空和海洋也是生命的部分

 8 ) 青春期性觉醒的痛苦

Chrsitian和Thor是生活在与世隔绝冰岛的两位同龄人。

因为经常互为玩伴,形影不离,不仅仅是周边的小伙伴,甚至是大人经常都拿他们两个开玩笑,戏谑地称他们为Faggot。

起初两人不以为意,全把这些流言蜚语当作耳旁风,充耳不闻。

可是随着小镇上一位青年因为性取向的原因遭到非议甚至是暴力对待而选择离开,加上正值青春期的二人,斥力和引力在两人之间轮番作祟。

青春期成长的迷茫让Christian和Thor深陷迷茫,不言说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巨大危机。

无法接受自己是同性恋事实的Christian选择了自杀,但未遂。

人尽皆知所导致的流言蜚语迫使Christian一家离开小镇,像那位出走的青年一般,向更大地方走去,而空留Thor一人孤苦伶仃。

Christian带着眼泪离开了小镇,Thor只留下了一句虚无缥缈的承诺:我会来雷克雅未克见你。

电影的主题是成长的痛苦,具体体现在青春期身份认同上。

青春期时期的成长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自己第一以及第二性器官在激素的作用下逐渐成熟,标志着自己向“大人”所迈进。

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小孩”的皮囊,而有着“大人”的灵魂,这种拉扯会使青春期的孩子感到痛苦。

典型人物代表就是本片里的Christian。

在成长过程中,他恐惧自己是同性恋,他不敢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他不敢去接受自己的身份,而选择了自杀-最愚笨的选择。

大人的灵魂催促着他要赶快蜕变,速做决定,而小孩的皮囊限制了成长的迅速,这也就是迷茫的原因之一。

此片里同龄人有着一个夏天的时间的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而对于我们东亚人而言,我们或许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我们不曾拥有的夏天里所应该做的。

社会,家族,或者是自己的因素,导致我们无心去探讨性启蒙,性成熟,更不要去探讨接纳自己和认识自己了。

我们就像赶鸭子上架一样,从一个状态迅速到了另一个状态。

虽然体型同比增长,可是思想却还是停留在幼小阶段,而要达到与另一个状态多相比拟的成熟,则可能要让我们在青春期之后用额外的时间去偿还和补偿。

家庭的因素也是导致Thor和Christian两人悲剧的诱因。

Thor母亲是一位不懂性节制的女人,而Christian父母不合,也有家庭暴力的情况。

这些家庭的不和睦使得他们难以和自己的血亲言说自己在青春期过程中所遇到的身份认同危机。

而同龄人,充斥的反同心理让这两人先入为主地判断-这是一条死路。

而对于两人之间,放佛是有一层薄纱,我等待你优先,可是你却等到我捅破那层窗户纸来主动。

Christian家庭最后选择前往大城市,或许是较为开明的选择。

有更多的人,有更广阔的风景,有更为开明的见解,Christian也能接触到之前所没能接触到的一切。

曾经所居住之地可能只有Thor一人值得留念,可是时间一过,谁还记得谁是谁的谁呢。

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Christian和Thor两人游玩看到废旧车上海鸥的断脚。

Christian说海鸥是咬断自己的脚才获得自由的。

Christian何尝不是咬断了自己的脚呢?

他想要成长,所以他选择了痛苦。

他把脑袋埋进湖里尖叫,他在漆黑的马厩里呜咽。

他不承认自己和Thor的情愫,他觉得痛苦。

就像泰勒丝在Midnight Rain里所写到He wanted it comfortable, I wanted that pain.Christian选择了痛苦,他选择了去拥抱自己的成长,他选择了去接受自己的身份。

他用自杀未遂证实了自己在身份认同过程中的痛苦以及不言说,他经历了痛苦,他也拥抱了成长。

他离开了生活很久之地,离开了自己的朋友,离开了Thor,因为在自杀未遂之后,My town was a waste land.成长一体两面,痛苦和荣耀总是相伴相行。

成长是阳光,成长是午夜雨。

成长是开进死胡同的玛莎拉蒂,光鲜美丽,但同时与痛苦同行。

 9 ) 想化身冰姐对Christian说“别害怕”

迷人的自然景观下流露出荒芜和落寞,电影镜头下的渔村小镇,弥漫着北欧独有的冷峻寂寥,就如同他们面对感情与未来时不确定又挣扎的内心。

长得奇丑的石鱼被人咒骂、践踏,那些肥美的大鱼,它们也只是在空气中腐坏了。

用不同动物的尸体将人的感官控制在一种将要腐烂的不安中。

拔掉鳃的鱼、自己啄掉双腿的海鸥、焚烧后焦黑的羊,这些都被赤裸地抛洒在镜头下。

而更为微妙的是,这些都是北欧乡村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它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转)语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各种各样的网暴导致的自杀事件已经足够说明。

在电影里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姐姐用一首诗嘲讽母亲,就掀起家庭之战,单身母亲不过是享受自己的生活,却被所有的人包括儿女批判。

Christian父亲的朋友结婚后才明白自己的取向,却被Christian父亲打了一顿。

在所谓正确的性向叙事里,都会遭受如此的暴力,更何况同性出禁忌之恋呢?

当thor的姐姐说出Christian的内心想法时,Christian大约被吓坏了,父亲的暴虐、thor的感情、他人的闲言碎语,这一切都是Christian无法承受的。

下雪前一夜,thor与安娜欢愉度过,高兴地躺倒在草地中,而Christian等待无果甚至还被戳破真正的性取向,只能独自在马槽里痛哭,一喜一悲,都是人生必经过程,有人顺利度过了,有人却被困在死胡同。

有些镜头真的很棒:悬崖失而复得的拥抱帐篷里的牵手画画时的触碰走之前的一吻用手接住冬天的雪花在湖水里的大吼、从湖水里浮出在马槽里的哭泣重新游动的石鱼🐟

 10 ) 心中若有石,方知其轻重

刚看完了《心之石》,北欧风,静谧又冷峻,一群青春期萌动的孩子,绝美。

影片从片头的一群男孩钓鱼开始,片尾又以一个小男孩钓鱼结束,而两次钓上来的石斑鱼却有着不同的命运,片头的它被男孩们踩死后被Thor丢进海里,片尾的它被小男孩骂了几句后被丢入海里获得重生。

Christian便是那石斑鱼,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不被人们接受,加上父母长期的吵架,公开出柜后的事例带来的恐惧,Thor不理解并与其他女孩在一起,他绝望了,他歇斯底里地哭,却无人理解。

他对Thor的喜欢从一开始的调侃打闹,过渡到默默注视Thor与其他女孩的互动,最后以认真的一个吻结束么,这份情感应该会一直延续下去,至于它是什么形式,已然不重要了。

影片中的Christian应该是自杀过三次,第一次在帐篷过夜后,独自一人走到那小湖边,然后慢慢走进湖中心,把头扎进湖中,泥沙涌起,污浊翻腾,直到最后,他才猛地从湖中仰起了头。

第二次是在悬崖边,面对父亲的施压,和周围人异样的态度,他走向悬崖,闭上了眼,呼吸短促,忽的一声,被父亲拦下才终了。

第三次,是在马厩里放声大哭后,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做了什么,之后再次出现是以一个在异地医院里的病人这种台词穿插在影片中的。

Christian无疑是我最心疼的人,相比Thor,他承受的要多得多。

Thor,他倔强又害羞,对于性这种陌生的东西,他充满了青春期男孩的好奇和兴奋。

然而这种冲动,造成的一系列事情,却给Christian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面对家庭的破碎,好友的奇怪举动,他困惑又恼怒,凭什么,他要承受这一切,凭什么他不能安安静静地抱得美人归。

结束Christian和Thor,再来看影片本身,影片中很多人不解的是,有些片段,或者说,大部分片段,着色基调是很深又很暗的,有些就是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得到或急促或扬长的低语,有时候只能听到在床上翻身所引起的被褥摩擦的声响。

影片本身就不是喜剧片,加上同性恋这根线由始至终贯穿,基调是哀伤的,甚至是悲痛的。

整体很协调,拍摄风格极美,有些场景截图完全可以说是摄影作品。

不过,两个小时的片子,对于我来说有点长,中间断了一段时间,并没有连续完整地看下去,或许一开始就知道是悲剧,所以才不忍心看下去吧。

最后,表白结尾Thor给Christian的额头吻,以及颜值爆表的Christian。

心中若有石,方知其轻重。

《心之石》短评

我们不是石鱼,我们不是怪物,我们没有毒,我们不应该只有咬断自己的脚才能换来自由,如果必须经历唾弃才能过回属于我的人生,那也祝你们能欣然拥抱属于你们的平庸和腐烂。暴躁的酒鬼父亲和忍气吞声的母亲,缺席的父亲和对生活毫无头绪的母亲,自己的人生都过得支离破碎,就不要给这个世上带来更多的成长疼痛文学了。If it's so good being free,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why I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myself?

8分钟前
  • Danax
  • 力荐

冰岛每拍一部电影都在拍旅游宣传片。全片基调昏暗,滤镜运用恰好,隐喻制作精良,开头结尾交相呼应,意味深长。

12分钟前
  • ياۋا ئوت
  • 推荐

冰岛也这么保守吗,主角们难看得要死,让未成年拍这种片子真的好吗,两星献给冰岛的自然风光

13分钟前
  • Keind
  • 较差

导演的镜头很美。

16分钟前
  • 乔京
  • 还行

青灰色的一切 白色的细浪 凛冽的寒风 似有似无无限延伸的音乐 情绪在不知不觉中积蓄 最后为什么落泪 已经分不清了

17分钟前
  • 尘光
  • 推荐

封闭环境里成长的苦痛,是抛你上岸,捆你双脚,却唯独留你一颗心,细腻且丰满,每一秒用来感受自己的羸弱。

21分钟前
  • 基闹
  • 力荐

好山好水好无聊。

22分钟前
  • 深圳湾水怪
  • 较差

拍的其实还可以,但是很亮的背景导致人物的色调呈现暗黑,看不清楚,我实在是搞不懂,既然不让观众看清楚的片子还有什么价值。

26分钟前
  • 粒粒头
  • 还行

导演是请不起灯光师?三分之一的镜头都完全看不清人的脸和动作,我只能认为这是对观众的侮辱

28分钟前
  • 国境以南
  • 很差

【C】是那条与众不同的石鱼,是那只断脚逃亡的飞鸟,是那个温柔待宰的羔羊,是扎进水里呼喊的名字,是悬崖边上确认的拥抱,是性与爱觉醒时的痛。嘲笑有伤痕,暴力有轮廓。冰岛没有灯光,冰岛只有凛冽的风。

33分钟前
  • Cardinal
  • 还行

冰岛,一个极度缺电的国家。很难接受小朋友们演情感这么丰富的电影,对海峡风光也无感,一般。

38分钟前
  • Ecane
  • 还行

太暗了_(:зゝ∠)_

42分钟前
  • Rosier
  • 还行

热烈的夏天很短,好像一直都在阴冷的海风下。少年们青春的觉醒和父辈们的复杂关系时刻交杂着。那筐臭掉的鱼,那张孤独的画,还有悬崖前的拥抱和临别的额头吻,真是揪心。只是每到夜里就漆黑到只能听声音,看起来费眼睛啊。

43分钟前
  • 粉红色的盐
  • 推荐

看着抑郁,灰色的情绪真的适合冰岛。

47分钟前
  • krugersh
  • 较差

好黑啊 都看不清

50分钟前
  • 马猴烧酒派大星
  • 还行

暗沉而冷寂,不少镜头黑乎乎的,就当欣赏冰岛小渔村来看了。最重要的是,攻受关系竟然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嘛,帅帅的卷毛小哥竟然是那个默默哭泣为情自杀的受,导演你......

54分钟前
  • 木卫三
  • 还行

这种颜值可以的才有资格演青春疼痛。机智如我选择在晚上看这片就还好,黑暗算是隐秘情愫的保护色。前半部分嬉闹中有几场有点屏息有点甜…后半部分试图流露却遭遇冰冷的现实好心塞。其实我搞错单恋箭头了,毕竟thor看起来戏份又多又敏感…结果christian才是那个“古怪”的小孩,这种忽视让我更难过了…

58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推荐

在真实而略显残酷的《心之石》上,躺着、坐着和站着一群因精力过剩而注定要被「欲望」试探吸引,注定要为「性」失身丧命,注定要为「爱」困扰烦忧的少年人。幸或不幸的是,普通而正常的一些人先被发现、挑走和吃掉,罕见而另类的《一些怪人》则注定要被排挤、剩下和甩掉。显然,就像《鱿鱼和鲸》一样,这是一部看了开头就会令你想要继续追下去的作品。因为在缓慢而细致展开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人在面对各种不受掌控的偶然和必然事件时的抉择及其后果是极具个人意义,也是颇具参考价值的内容。有人抱怨观影过程中眼前「漆黑」一片,难道这不正是命运最本真、最迷人和最遗憾的地方吗?在没认识《史蒂文斯小姐》之前,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呢?在知道《星星女孩》从哪来到哪去之后,我们又有什么可迷茫和抱怨的呢?Just waiting

60分钟前
  • Muto
  • 推荐

石鱼是鱼中的异类,不是被伤害就是被孤立,其它生物都不敢冒险与之亲密,像极了克里斯蒂安,也像极了我们。

1小时前
  • 硬搞
  • 推荐

冰岛是不是缺电啊,乌漆嘛黑的。

1小时前
  • 天马星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