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不大恰当,因为老头是为唤醒孙子上路的。
无所谓了,谁叫他太骚太浪太抢眼。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老不正经的,浑身上下偷着幽默风趣还有一颗永远年轻的色心。
像他们这个年龄,都经历过嬉皮士最疯狂的时代,所以人人都透着混不吝。
他和同剧组的帕西诺,闻香识女人,都演的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见过大风浪,见过死神的人总会有强大的气场,永远有种掌控全局的感觉,所以你看老头不仅故意捅娄子,而且捅得十分蛋定,收尾也干净利落,这要搁庸人身上打死也做不到。
虽然不正经,但是不经意会被他吸引,这就是人格魅力。
上次看老爷子的电影还是别惹我,一样的霸气,这次退休的特种兵老爷爷,虽然是喜剧但是想说好像比洪金宝老爷子的我的特种兵爷爷更像一个退休特种兵。
虽然几乎没有打斗的场面但是你完全在各种行为里发现那就是霸气的特种兵老爷爷,能找到国家安全局也是醉了,感觉就是亲情版的赤焰战场。
当然我以为老爷子终于实现梦想和女大学生啪啪啪就是结局,没想到还有孩子的洗礼,完全没想到的孩子是祖父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开始第二次生活,即使老爷子72岁,不是还可以挽救之前当父亲的失败吗?
我真的觉得结局很是嗨p,我老婆的同学是我新祖母。
通过和孙子的一段婚前旅行也改变了父子关系。
完全可以看出来从开始就完全是祖父的计划,老爷子从开始已经计划好一切了,而且你能想象72岁的老爷子做单手俯卧撑吗?
还有就是这样的祖父给孙子的印象,知道吗?
完全看出祖父曾经压抑自己想法,祖母去世对祖父而言就是新的生活,之前他做了别人眼里的维修师,现在开始新生活,还有为什么老爷子那么喜欢jamba?
美帝的祖父不摆出一副长者尊严,他老伴死了,他不仅要找回单身的乐趣,还要把即将娶了犹太商人女儿,成为一个律师的孙子从死板无趣的中产生活中解救出来。
孙子爱上了一个嬉皮士女子,6070年代的嬉皮士就是对资产阶级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反叛。
这种疯狂祖父的片子很多,但是近年来的反叛意识更强了。
《下流祖父》片子在搞笑之外,也隐藏了很多指涉。
比如疯狂祖父参加过越战,而且是特种部队,策反和训练叛变敌军的。
这让人想到《现代启示录》《猎鹿人》那些片子中的残酷。
他是60年代反战反主流的化身。
里面父亲是右倾保守的代表。
片中父亲同辈的表叔都是残疾人,中产光鲜之外,还有这些60年代的孩子 去年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妮海瑟薇拍了《实习生》,这回是和埃夫隆的《下流祖父》都是祖孙老少题材的。
这些片子一方面价值上左倾反主流,肯定女性主义,肯定嬉皮士。
一方面也有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调和。
不设反面价值的人物。
《实习生》中女强人最后和主男老公和好了,《祖父》中犹太物质女和不文表兄搞在一起 《实习生》中老派绅士,新一代技术宅男,女强人,出轨的家庭主男,最后达成一致,互相理解。
《下流祖父》祖孙三代,开放女生,嬉皮女,警察,犹太商人有产物质女,不文表兄,包括毒贩,还有黑人同性恋,全部互相理解其乐融融了。
呈现这些反主流因素,最终归于和协。
这也是美国当下社会写照和希望吧。
《下流祖父》最后,祖父和开放女生搞搞震,一边叫我们爱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诺曼底登陆,二战。
联系着美国二战后崛起成为世界一极。
之后海湾战争越战朝鲜战争伊战阿富汗等等,直到双子塔倒。
美帝多想恢复曾经的荣光啊。
在普通美国人认知里,二战是光荣伟大的,是美国一出手挽救了世界。
是二战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一极。
而越战则是——被拖入越战的泥淖。
这一幕有趣在于,一个越战老兵喊着他父亲时代的荣光,高潮了。
1.这是一部成人电影,忽略那些成人世界才有的“十八禁”片段,还是一部人生建议的影片,特别适合那些即将结婚的人。
或许你还没找到你的另一半,但这部影片多多少少会给你一点关于寻找伴侣的启发。
影片的开头,在祖母的葬礼上,表弟尼克嗑药后,被主人公杰森劝说要“成熟点”,却被起反问“成熟表现在哪里?
”或许是在让杰森反思下自己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成熟的经历,恰恰也预示后来主人公嗑药后的真情释放。
以葬礼开头,仿佛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等到终将离去的那一天,才想起去做终将喜欢的事。
故事的主人公杰森和我们的大多数一样,都是在家长的监督下,一步步成为他们心中的好学生,最终自然而然地成为父辈的接班人,活在他们的手掌之中,成为他们心中的骄傲。
这样的生活也是令人欣羡不已,光鲜亮丽的律师是多少人的追求,况且杰森的父亲就有一家事务所,工作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用去追求,只要看着父亲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踩上去,这就是对的。
拥有稳定的工作是生活的前提,再加上美满的家庭就是人生的赢家了。
杰森的未婚妻漂亮贤惠,在婚礼前期忙前忙后,但他们之间或许并不是为了爱情才结婚。
这点也是主人公后来想通的地方,究竟是否要和她结婚。
但是,主人公在中学时的摄影梦想,却一直没有实现。
2.祖母离开时,告诉祖父要继续享受生活。
这句嘱托好似成了祖父的使命,在举行完葬礼之后,偏偏要正因婚礼忙得不可开交的主人公送他去外地,去陪他享受生活。
祖父在退休之前是部队的机修工(隐瞒了特种兵的身份,这也导致了和父亲的关系不融洽),由于在部队的时间多,陪伴家人就是奢望了。
交流的减少,使得这对父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得淡薄,最后好像成了陌生人一般。
带上祖母的嘱托,祖父开始尽情地享受人生,当然第一件事就是,撩妹。
在主人公杰森看来,像祖父这个岁数的,就该安安分分地养老,撩妹岂是老年人所为!
但祖父的撩妹技能却是杰森不及的,偏偏以过来人的姿态,“指导着”规规矩矩的律师,加入各种年轻人该有活动中去。
不论是大派对,还是被黑帮“绑票”,祖父都能应付过来,处理这等事得心应手,反而让主人公在后面白白担心。
其中江湖黑话那段更是演得大有派头,端坐在沙发里,夹着古巴雪茄,一副教父的模样,四周围坐着一群小兄弟,气场不输黑帮老大。
然而在这些活动中,玩得尽兴的是老爷子,主人公却表现得畏畏缩缩,不论什么事,都记着自己是律师的身份,不能放开自己,尽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后来还是嗑了药,逐渐地释放自己,甚至还有些会让其难忘的经历。
旅途中,男主还遇到了当年一起学摄影的同学,两人之间亲密无间,一同探讨着摄影。
3.回到家里和女友的结婚现场,当主持人邀请主人公和他的未婚妻,给大家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时,在不同的地方对唱着一首属于他们过去的歌,但是现场的大屏幕上,被祖父叫人黑了以后,放了一些男主人公杰森跟祖父在一起疯狂的照片,甚至有些是不堪入目。
在座的亲朋好友都一脸茫然地看着男主人公,等来的却是“抱歉,我不能和你结婚”。
于是,夺门而去。
早已在门口等待的祖父准备好了车,鼓励他去把旅途中遇到的摄影同学追回来,她才是男主要找的人。
故事的结局就是,男主和摄影的同学在一起了。
祖父也有了伴侣,并且有了baby。
而男主的未婚妻却跟了他的表弟。
虽说是部喜剧,但也充满着人生反思,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闹剧的玩笑,还是对我们这些未婚者的提醒,我们究竟需要找的是什么人?
婚姻不是儿戏,只有能够不断地给生活带来乐趣的人,才是相互陪伴扶持到老的伴侣。
人生最难得的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能够及早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事儿,然后为之奋斗。
“万事开头难,接下来就简单了”,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我常会徘徊。
表现在一件事情上的执着程度,到底有多强大,可以忽略掉你过程中必须不得不的痛苦。
那是想问题的痛苦了,用脑,你就得这样,苦熬着。
看文字,看画面都是。
我总不喜欢太肤浅的。
可有时候,偶尔难免从中抽离出来。
这种情况,是可以出现在你最佳状态的时候。
不像是运动员、乒乓球手或任何经由日久弥新的锻炼而获得的技能。
它就这样“嘭”的一声,无知无觉中出现了。
它也不是一下子在你视线盲区里跳出来的。
可能从始至终就呆着,而你每次都得找到一个方法来赶走它罢了!
这次就是找不到了。
空气窒息得微薄。
包围着你。
人在寒冷的时候享受这包围。
但,烦躁的时候可不能。
它狠命地压迫感,从头顶开始慢慢往下降。
堵住了所有的孔。
热浪,让你想逃脱,却苦于无法自拔。
那是种什么样的说法。
决定权在你,可脑袋瓜里就不想出离了。
有一种被称作理智的东西,强迫你接受痛苦。
另一方面,你得面临潮湿和广阔的空间,你还得做的是:去尝试一些幼稚的做法,表达肤浅和让人易懂的话!
你很不想那样做,可有什么办法。
你那时候,停滞不前,排闼直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将那些看作是能够调节物极必反的润滑剂了。
所以,换成玩票的心理去处置的话。
是很不错的。
你也经常屡试不爽,一有逾越不去的业障,就找个理由让自己放松。
久而久之,便是过分放松了。
不,那相反的另一面,你亦不会贪恋了。
也不行。
要是这样,你一开始就会爱上不劳而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了。
你会的是,在两种决定中跑来跑去,一方是水下,一方是水上。
潜下去一阵子,又得浮上来呼吸。
但,水里有丰富的海鲜,它们到处乱跑,你若不快快抓住它们,可就要跑掉了。
也像是一个徘徊在两地,磨磨蹭蹭,实际上忙忙碌碌却毫无效率的人。
深夜看完《下流祖父》,突然好佩服自己,能够忍受烂俗情节和黄暴台词的狂轰滥炸坚持看到最后。
但是,坚持看完整部电影,终归是有原因的。
电影虽然借用了一个小黄小暴的外壳,但是罗伯特·德·尼罗和扎克·埃夫隆的祖孙配倒还算养眼和走心。
老戏骨相当给力,表演收放自如。
这种轻喜剧类型电影对于罗伯特·德·尼罗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他还是完成得很认真,演绎了一个非常“放得开”的非典型祖父形象。
扎克·埃夫隆练成了一身健美肌肉,为电影也是一副豁出去的架势,简直不露不欢。
听说他最近在拍摄新电影《海滩游侠》,爱肉的亲们接下来又有眼福可享了。
诚然,《下流祖父》从名字到情节,都挺“污”的。
剧情又烂梗,一个远离家庭生活多年,和儿子关系不佳的祖父,在老伴的葬礼过后执意要求带着孙子去一趟佛罗里达。
他要带着孙子在这儿找回自己,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佛罗里达,就是美国大学春假的代名词,青春、放纵、玩乐是这里的主旋律,醉生梦死、笑闹人间是大学生们青春的疯狂A面。
祖孙二人来到这个狂欢世界中,生活仿佛换了一条新的轨道,随着故事展开,人生的火车开始加速飞驰。
祖父试图让孙子明白,除了安分守己地过非己所愿的本来生活之外,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追随自己的心,爱真心想爱的人,过心中的理想生活。
电影为了表达这一精神内涵,通过一系列冲突的交合汇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双重发力,一面推动情节进展,一面逼迫电影中的角色“冲出牢笼”,冲破包裹追求理想自由生活的层层外壳,包括“控制狂”妻子和“控制狂”父亲的追问和逼迫,以及自身对于律师职业的自我催眠式的“认同感”。
扎克·埃夫隆在电影中一出场,便是社会精英、好好先生的规矩模样。
选择的衣服总是中产阶级精英的标配,笔挺的西装,精英休闲范的格子衬衫、高领毛衣……一副副扮相,都被自己的爷爷嘲笑挖苦为“娘炮”。
他扮演的角色两度进了警察局,被保释出来之后,每次身上穿的衣服都滑稽又可笑。
这种规则和混乱的反差,不仅在挑战着好好先生的底线,也在暗示着脱掉了原本那身道貌岸然的皮子,是存在着另外一种人生的可能性的。
而实现转变的可能性,需要勇气去自我正视,与周遭的压力相抗衡,就像台词里说的那样:“万事开头难,接下来就容易了。
”虽然故事情节稍显俗套,但是这部电影的核心精神却是让我坚持看下去的唯一理由。
电影是造梦者的天堂,梦各有不同,却都既写实又隐喻。
《下流祖父》,通过噪声不断的混乱情节,为生活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正名,也向观众提供了启发:当下你所过的生活,是出自你所愿吗?
你从事的职业,是你的个人理想还是承袭了父母的志向呢?
你所结为连理的另一半,又是否是真爱呢?
最切入心灵的问题,最令人无法直视,最难以给出答案。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充斥着荒诞乖张的黑色幽默。
除了情节的疯狂与荒诞,还塑造了很多无厘头的角色,比如私卖大麻的Pam,还有永远对Pam怀有“恻隐之心”却无视法律公正的两名警察,一心想要在大四学年和三种不同人做爱的“集邮癖”姑娘。
这些角色细细想来,逻辑上的确经不起推敲。
不过为了彰显喜剧的夸张和笑果,导演对这一点似乎并不怎么介意。
在网上看到对这部电影的一句话评论,大意是“低配的剧情包裹了一个高配的中心思想”,深以为然。
拉丁文中有一句闻名遐迩的名言——Carpe diem,翻译成英文就是Seize the day。
所有狂欢荒诞故事的背后,都在试图给观影者传递一个信念:抓紧时间,活在当下,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吧。
或许我们都不似电影人物演的那般拥有“豁出去”的勇气,但至少在能动且可考量的范围内,试着多为自己而活一些,即使每天多十分钟也好。
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多开拓一点空间,再微不足道的努力都能够令心灵有所改变。
首先这是一部喜剧片,再其次这是一部美国电影,真心搞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SB纠结于这片多黄,多粗俗,是你们清高,你说这片黄,我想问电影从头到尾有什么地方露点过?
粗俗,无非就是老爷子说得一些荤段子和口头禅而已,说起黄,《美国派》黄不黄?
《色即是空》黄不黄?
还不是被你们这群假清高的二B捧得老高,不喜欢你可以不看此类片子,电影的名字就叫《下流祖父》不是《清纯祖父》OK?
在这个绿茶婊泛滥的时代,男婊女婊那么多,我就去你马勒个婊这些人不但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欣赏品位还要不落俗套的吐一嘴槽,生怕说得不够难听不会长寿?
你们顿顿吃的都是大便?
国外的家庭关系和天朝本来就不一样,他们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都是平等的,孙子可以对老子的老子说:“我不想你出现在我的婚礼上,因为我不想看见你”,在中国敢说这话你试试,看你爷爷不把你脑浆揍出来?
只关注此片黄和低俗的人,我只想说,看不懂就不要装B,你们的欣赏水品也就在看看国产肥皂剧的水平线上,把无知拿出来当资本炫耀,人家只会说你全家都是SB,迪克一直因为自己年轻时参军而没有时间陪妻子和儿子感到愧疚,他觉得儿子长大变成后来如此现实懦弱的人是因为自己的过错,他不希望杰森变成和儿子一样的人,所以他想介入其中改变杰森的现状,让他找回真正的自我,片尾快结束时他向自己的儿子道歉,承认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父子多年的心结终于有所化解,这部片子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过多煽情的环节,只是用轻松和搞笑的语言希望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有所思考,就算在杰森快要和那美女私奔时,迪克还不忘给杰森说了个荤段子,老爷子童心未泯,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内心的责任,虽然他年事已高,在经历了老伴的离世,老战友的不久于世,他知道自己应该珍惜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活,试问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有这样积极努力的生活态度?
所以没看懂就乱BB瞎喷粪的人,你们可以打电话问问你们小学语文老师,看看他们是否还健在,因为我觉得他们可能死得都很早不然怎么会有你们这群SB有欢笑有感动,友情亲情爱情,能看懂的看过都会释然一笑
其实是一部另类的励志片,男主放弃了律师拿起尼康还不够励志?
老爷子带着孙儿一路吃喝吸嗨各种无下限,破伦理;荤段子、污举动连连,最后还能与20出头的女大学生干柴烈火啪啪啪,来年喜得贵子,这岁数也是没天理了!
光靠卖肉卖萌来低能耍贱的人畜无害娃娃脸埃夫隆在越老越污的德尼罗调教戳弄下,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老戏骨老了老了改变风格倒是件让人喜闻乐见的事情!
的确电影里话题很cheesy,也的确很dirty,但毕竟这部电影就是给那些忙了一周的人开怀大笑90分钟的时间,的确非常非常很欢乐。
虽然大部分取景在atlanta,florida或者就是I85/75的南方,但我觉得反而很反映new yorker的精神,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做自己想要的,和道德责任之类的无关。
如果你了解美国,甚至去过atlanta和florida,开过interstate,去感受过nyc,这部电影你一定会喜欢。
最后,To hell with Gerogia and Go Jackets!
如果没有德尼罗,《下流祖父》基本是那种看一眼卡司和剧情简介就可以扔进垃圾桶的电影。
老掉牙的屎尿屁桥段(《宿醉》式的婚前单身派对,一路遭遇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突发状况)和牵强附会的说教式三观(“你不应只满足于家长设定的按部就班的苟且,更应该追逐自己心中的诗与远方”之类的巴拉巴拉)都让人时刻感觉导演和编剧在向自己的智商挑衅。
但是有了德尼罗,《下流祖父》就充满了令人尴尬却又捧腹的乐趣——德尼罗飙脏话了,德尼罗光着屁股看着A片打飞机了,德尼罗巧舌如簧油脂粉面花式撩妹了,德尼罗一人单手独臂干翻一群混混了,德尼罗甚至玩起了单手俯卧撑,并且将倒立的扎克·埃夫隆高高举起堪比马戏团的招牌演出了!德尼罗——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在他73岁的时候似乎干了一件过去从未干过的荒唐事,像一个真正的偶像派明星那样照亮了一部平庸到近乎拙劣的电影。
而他身边的扎克·埃夫隆——那个真正的偶像派——却更像是一块精壮的木头。
但除了在一展歌喉的时候能让人短暂地联想起曾经那个歌舞片当红炸子鸡的风光,大部分时间里唯一的功用都只是在衬托年逾七旬的爷爷的彪悍和强大。
名不见经传的编剧和导演显然很清楚,自己无力在叙事和笑料上给予这部电影一丝半点新意和突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一个足够出乎人们意料的主演以更加出人预料的方式出现在镜头面前。
所以这个早已于2011年完成的剧本已经在好莱坞“不可能拍完”的黑名单里躺了五年之久。
而近年来接戏愈发随意,客串全看交情,乐于搞怪逗乐的德尼罗无疑成了将这个剧本从积尘中扒出来的最佳人选。
这样的表演对于73岁的德尼罗而言其实也毫无难度可言,他既然可以在大卫·O·拉塞尔的电影里演绎不尴不尬的冷笑话,在南希·迈尔斯的小鸡电影里和年轻姑娘玩暧昧的忘年交,那么在一部全凭污当卖点的屎尿屁喜剧里需要他做的,无非是放得更开一点而已。
尤其鉴于他早已在贝托鲁奇的《一九零零》中坦然露过JJ,这一次最令人难堪的一步便也显得不再那么难堪(当然,在埃夫隆脸颊边赫然闪现的JJ到底是不是德尼罗本人的,估计会是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谜)。
只不过,如此无下限地过度消费,总不免让人觉得整部戏依然过于生硬和造作,即便是德尼罗,在片刻的惊喜与意外之后也不足以稀释随之而来的尴尬感。
奉劝编剧和导演,日后还是在故事和笑料上多动点正经的心思,总不能老指望年纪大把的老爷子经常陪你玩这下三路的把戏。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6月,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是什么玩意
太污了,全片的台词要是打码的话,简直可以“哔”到底了。PS:罗伯特·德尼罗真的是越老越污了。
三星半,比较欢乐,主题也很正能量。
基情
老德尼罗真心牛逼。
2016.07.24没深思谁是谁非,放轻松看个开心。生活笺言不少。我欣赏你今晚挺身而出的勇气,有时候就是万事开头难。坚持下来后面就轻松了。
不明白德尼罗选片越来越没下限了
感觉。。有一点无趣了。。。。扎克埃夫隆我还是爱你的,但是这片子有点黄的过分无趣了更不要说情节。但是还好有些点是我们需要铭记的,还是找个有趣的人相伴一生比较好,重新开始永远不晚,总要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拯救被压迫的灵魂...
太污了…
高端的文艺青年才能看的下去?里面很多幽默可能一般人理解不了,总体搞笑不够平民化,一般,不值得看。
特别黄、低级,让我在电影院里无比烦躁。罗伯特德尼罗是被绑架演这么烂的片子吗
do what your heart tells you.. 笑死我了 我也想要这样的grandpa啊
各种黄段子,德尼罗,佩服佩服
逗比祖父啊
上一部看扎克埃夫隆的电影,是重回17岁罗伯特.德尼罗电影,看的差不多都是同一时期的,美国往事那样的扎克老了,罗伯特老了,但怎么还是那么帅,神烦帅就是帅一辈子丑也是丑一辈子
老戏骨演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搞笑下流至极。
+1.光盯着Zac和Niro就有得看了其他不重要。2.字幕要看英文很多吐槽是有梗的。3.核能预警多次出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尬到死的台词,污是污了哪里好笑,价值观也够恶心orz...所以德尼罗为什么要演这种垃圾??(扎克脸宽了竟然有点像peter lawford)
编剧太烂了好多地方都做作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