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5 11:29:00Wd__ 发布的影评 8.0 老实人是无趣的。
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努力工作、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不蹦迪、不嫖不赌不吸毒、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这样的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趣的。
而这样做的人通常又是沉默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所以人们对这样人的评价就是无趣。
就像片中他老婆所说的,和他离婚的理由不是因为他挣钱少,也不是因为他不和她一起睡觉,只是因为觉得和他在一起太没意思、太无趣了。
老实人并非没有脾气。
由于人善被人欺的事而产生的怨气这里就不说了。
当一个老实人因为遵守红绿灯而迟到被老板批,而闯红绿灯的同事却安然无事,这也会加深老实人的怨念。
我想说的是,当老实人拼命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被别人若无其事的、没有任何不良后果的打破,这对老实人来说也是一种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又是经常性的、没有可发泄对象的。
做不老实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你一直是老实人突然想做不老实人,通常会做不到,甚至是跨过不老实的界限直接变为坏人。
片中男主角闯红绿灯后对着路边两个等灯的人喊道:看什么看?
你们不是经常这么做吗?
其实这里是男主角错了。
别人闯灯是在没有车的情况下闯的,而不是在车水马龙中闯灯。
所以男主角错了,他犯了一个大多数老实人都犯的错误:别人打破规矩而不受惩罚都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随便打破就可以的。
不老实的人通常是精于钻空子的,知道哪些规定是可以打破的,是应该如何打破的。
而老实人通常对此一窍不通,所以当老实人打破规矩时,通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你的老实人吧。
ppstream 点播地址:pps://61.142.208.103:8400/越狱二人组.wmv
本片竟然被归为喜剧片,除了男二在前半段插科打挥强行给糊弄的几个稍显喜剧效果的桥段,放眼全片还有能值得“被喜剧”的剧情吗,从一开始朴万秀被宣布离婚到无故离职,就给全局奠定了沉重的基调,我也想像朴万秀声嘶力竭的喊一句: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对我?
纵观全剧,就是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纪的老实人在遭遇婚变、炒鱿鱼一系列打击后,由一个我们的一份子变成了天地可诛的暴恐份子的故事,编剧可谓是见微知著良苦用心啊,用极其夸张的手法硬生生把老实巴交的可怜人拉入魂墓,成功的掌舵了观众的思考方向:倘若遭遇了挫折困顿的人生低谷,我们又会走向何方?
我对这个命题并不感兴趣,因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生的一副熬的住挫折耐得住寒冬的好骨骼。
我更敢兴趣的是编剧是如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荼毒掉一个老实人的。
对,悲剧的关键就在于“老实”。
因为听刻板父亲的教诲:开车要限速、过马路不抢灯等等循规蹈矩的教条,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认为婚姻只是结婚生子,用工作补充家庭,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固守原则、一心努力,坏受贿领导好事,处不好同事关系,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相信陌生人梁澈坤三言两语的撺掇,所以朴万秀老实朴万秀真是一个大写的老实人,可以这么说,过于遵守规则就是一种老实,而朴万秀又是一个把规则融进血液的典范,只会用事物的最基本规律去衡量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何尝只是教科书中的唯美论。
如果说不违法是遵守规则,那朴万秀等绿灯造成上班迟到是不是一定程度的压制了人的生活本性,当然不是鼓励闯红灯,只是人不应该这么刻板。
如果说婚姻只是结婚生子,那爱人间的温存与情调岂不多余,所以朴万秀老婆的离婚理由自然天成:跟你过没意思所以离婚;如果说工作只是埋头努力不懂得变通,那在这个人人努力的社会,阶级金字塔结构为何安如磐石。
朴万秀几次三番问老婆问上司问天:我做错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
你的确没做错什么,你只是太老实,太遵循规则而已。
因为规则世界的对立面还有潜规则,我们说规则是法律法规,是纲常伦理,是人们站在道德高地俯首事物本应有的自然规律,是光明磊落不愧于心的,那潜规则是在规则的基础上再加工,是让原本生硬的运作程序变得通畅,是人们不耻却又不舍的对规则进行的一种补充。
二者相辅相成、相爱相杀。
过于遵守规则,会让变得本我的我们必需接受来自潜规则的淘汰和洗礼,我们在潜规则的眼中就是一帮子不合群的食古不化;而在潜规则的世界,我们会接受来自心底的道德拷问,我们逐渐变成了曾经我们讨厌的人,有时沉迷潜规则甚至会引火自焚。
很显然,毫不懂得潜规则的朴万秀会被婚变、炒鱿鱼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一场潜规则的胜利。
失意的朴万秀并没有醒悟,而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否掉自己前半身践行的规则世界,他用打破规则的行为方式向规则世界发起强烈的抗议,最终输掉了自己,成了规则的陪葬品。
嗯,讲话要讲重点,别绕半天不进正题,那就直接了当的说吧,这是部非常合我胃口,值得大力推荐的好片!
推荐完毕,下面进入裹脚布时间。
这个名字真是迷惑人啊,冲这名字去,原本预计要看一部轻松搞笑的好莱坞烂片,放松一下心情。
看了片头才发现是韩片。
韩片就韩片吧,虽然不大喜欢,随便看看也好。
朴万秀从噩梦中醒来,发现快迟到了,急忙准备出门,于是在客厅与妻子进行了第一段搞笑的对白:夫:亲爱的,你应该叫醒我的!
妻:你什么时候被我叫醒过?
(演出开始了,不是吗?
)急忙要出门的朴被一脸严肃的妻子叫住了,“我有话对你说”(多么熟悉的对白啊,我们已经可以猜到妻子要说什么了)“我们离婚吧”“什么?
”“我再也不能和你生活了”“认真的吗?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老套的桥段了,朴的表演也稍微木得过火了些。
)“你没做错什么,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你有点太平常了,所以没意思。
和你生活已经厌倦了”似乎还没清醒过来的朴选择了立即出门,“我要迟到了,回来再说吧”可是不幸并不因为他的选择而改变,他的车被他人的车堵在停车位上了,这真是预示着他要过个倒霉的一天啊。
不出其然,他迟到了,这可是十分少见啊。
我们的主人公对今天的霉运仍没有一点自觉,更大的不幸来了,科长通知他,他被开除了(公务员,算解雇还是算开除?
)什么理由?
“部门要裁员10%。
我是考虑过很多因素才决定的,你认了吧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郁闷的朴。
为了感谢朴的贡献,抑或是为他饯行,一部门的人下班后到了酒店喝酒,可这些同事的表现怎么看怎么像庆祝朴被开除的样子。
心中烦闷的朴想到了妻子要离婚,欲先回家,可被笑话了,最后,科长竟然要他为酒席买单。
(这让我很想不通,在中国,大家绝对会很世故很圆滑的对待这么个不幸的家伙的,而且,大家也不那么好被欺负的,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唉,韩国的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何况血性的韩国汉子?
好好先生、守法市民朴万秀,开始咬人了,他掀翻了酒桌,傲然离去,一路上东踢西打的,就如我们见到路边踢垃圾桶的无聊混混。
(即便如此,朴仍然像一个想做点坏事但又做不来坏事的老实人)这个不合格的混混终于想做点什么出格的事了,他在路边撒尿,不幸的是,他是在警局的边上撒的,并且被一个警察逮个正着。
意识到错误并急着想回家的朴万秀,在警局遇上了存心捣乱意图被关进监狱享受免费住宿免费伙食免费犯罪技术培训的混混梁澈坤。
一个是偶尔犯点小错后被警察盯着不放回不了家的老实人,一个是打打闹闹想进监狱却被警察无视的小混混,这样的对比开始让人感觉到一点黑色幽默了,故事的喜剧味道在此达到了顶点,可是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朴在梁的教唆下,逃跑,不成,被逮回来,警察也受了点伤,盛怒之下动了枪才让朴老实下来,这下冲突升级了,他们将被送进监狱。
出于恐惧,朴在警车上袭击驾驶员,制造了车祸后与梁一起脱身,并拿了那把让他恐惧害怕的枪。
(故事到这里,开始有紧张感,让人预计事态会愈演愈烈,果不其然,冲突和矛盾一个又一个的出来了)。
被妻子孩子离去而打击的朴出离愤怒了,他带着梁开始无恶不作(错了错了,准确的说法,是他们想无恶不做,可到底还是没做啥,只能说,痛快的撒了点野)。
警察将他们视为危险分子,他们将社会视为仇人,决定自己寻找社会公正。
看到这里,让我很是好奇,导演将如何结束这个故事呢?
如果是好莱坞,导演会让他们俩成为成功逃脱追捕并给社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坏蛋;如果是香港,导演会让他们成为周润发刘德华那样的黑社会,行侠仗义后潇洒地束手就擒;如果是法国,导演会让与美女相遇,在过了浪漫又滑稽的一晚后去自首;如果是中国,唉,中国导演不会讲这样的故事,他们会讲,“朴某和梁某是如何一步步堕落,走向社会的对立面,最终被正义的人民JC击毙”这样一个故事的。
导演朴正宇开始露出其峥嵘面目了,他要讲一个有内涵的故事,安排的结局是,最后,他们被警察团团围住,两人在对社会绝望后选择被乱枪击毙。
喜剧拍成了悲剧。
最后有段对话耐人寻味,片中有位暴躁而又很有正义感的警察,他代表了“社会权利机构”,正是他一步步的推波助澜的让两位主角走上绝路,在警察包围了朴梁二人后,他说:“你们没地方去了,你这个蠢货。
”,朴的回答是“你要的就是这些吗?
想让我们死的很惨?
”,这让警察愣了一下。
是啊,社会权利机构存在的目的难道就是让市民们走投无路?
整个故事发生在1天中,主要情节发生在一个晚上,这么短短的一天中还糅合了很多常见元素,如夫妻关系危机、父亲给儿子的压力、被压抑的梦想、母子亲情、多年后的复仇,丑陋的政客、上司的打击报复,真是讲得紧凑而精彩,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黑色幽默这一元素,如果你和我一样有这恶劣口味,那就去看一看吧!
一个松人,从小被剥夺了爱好和乐趣,一心听从父亲夹棍下的嘱托,好好地遵守所有的社会规则,做一个和和气气的老好人,不参加示威游行,不私带违禁酒精,不超速驾驶,不闯步行红灯,吃了亏还想跟人讲道理。
所谓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
所谓别人打了右脸,还把左脸伸过去。
终于有一天,祸不单行,福不双至,他的妻子无法忍受他毫无棱角可言的性格,提出离婚;他的上司报复他拆了受贿的桥,把裁汰公务员的名额给了他。
人的忍耐力都是有限度的,松人也不例外。
我们电影里的松人也终于大爆发了。
而松人大爆发的后果就是帅到天崩地裂,帅到交通中断,帅到警察满头是包。
当松人在节奏跃动的背景音乐的鼓舞下,朝着“城管”的轮胎开枪;朝标语横幅上浇汽油、点上火;气定神闲地朝着交通摄像头连开数枪;等等等等的时候,真是怎一个帅字了得啊。
松人终于松开了所有绑缚在他身上的社会规则,而一旦他从前言听计从、须臾不敢违背的社会规则从他身上如同章鱼的触角一样无力滑落之后,他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身心的大自由,才能够完全委身于他朴素而准确的正义感、责任感。
他终于不再畏畏缩缩,不再为了干瘪无味的生活委曲求全,他终于不再是被辱骂之后还露着犯贱的微笑继续不紧不慢开车的窝囊废老公。
他终于不再是那个害怕被开除而狂奔赶车的废柴公务员。
他仍然带着微笑在“犯罪”,或者说,替天行道,然而他的微笑有资格评选为2007年度最自信、最无愧、最帅气的十大微笑之首。
只有理解了在松人的眼里,社会规则、法律和结果都被一律忽略,剩下的只有捂着良心的率性而行,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会不顾警告,风驰电掣回到议员的宅邸。
这是他实现他儿时梦想的唯一机会,他只是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松人并不止他一个。
你以为那个气势汹汹闯进派出所,嚷嚷着要警察送他入狱的那个家伙不是松人么?
当他舌头打结地为松人造成的伤势辩护无罪的时候,当他手慢脚乱地踩灭松人点起来的熊熊烈火的时候,你还不觉得他是松人么?
前者算是松人王子的话,那么,这个家伙无愧于松人国王的称号。
这个松人国王也是帅气的,他扫荡了餐厅等待警察来抓还埋怨他们来得太慢(这何尝不是他有罪必罚这一理念的体现呢?
只是在他朴素的法感觉里,无论因什么罪名入狱,都补偿了他犯下的所有罪过),他从超市里“抢”了东西之后往柜台上扔下货款扬长而去,而当他泪流满面嘱托好母亲的后事,转身对松人王子说“这个世界太郁闷”的时候,我们应该为了他与朋友同赴黄泉的毅然决然坦然流一行泪、叫一声好。
这个松人犯罪的唯一动力是他母亲的医药费和生活费,对于一个共同生活在儒家文化圈的中国观众来说,“孝”这个字不需要一位韩国导演用多余的镜头和旁白来做饶舌的解释。
我们能够原谅所有为了“孝”犯下的罪行,至少在不得不理性地宣判罪犯有罪的同时,从感情上给予他最高的同情和敬意。
而松人国王之所以落到屡屡犯罪的地步,则是拜“背叛”所赐——“背叛”,仍然通向中韩共通的价值观之一——义。
而“孝”和“义”这两个字,构成了电影中正义理念的核心。
于是我们看到了电影里法律与正义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
我们看到被反正义行为所伤害的母子仍旧被法律所伤害,看到伤害了正义的议员却受到了法律细致入微的保护;看到了只是因为随地小便就引发了一连串灾难直到通往阴曹地府的可悲事实,也听到了松人王子“世界真是郁闷啊,发明法律的人根本不去实行,因为这些人类发明的该死的法律,有些人变成瘸子,有些人有了前科”之类锥心刻骨的谴责。
荷枪实弹的警察从陆空两个方向包围他们,像整个大海的惊涛骇浪在企图围歼两只小小的蚂蚁。
对整个标榜自己是正义化身的法律体制和暴力机构的讽刺达到了极致。
而当警察总监接受了上级的指示,意欲玩弄警察权的模糊边缘和实战技巧致这两只蚂蚁于死地的时候,直逼我心头的是另一部残酷得让人怀疑一切都是阴谋的韩国电影——《实尾岛》。
幕后的操纵者,无论出于个人恩怨,还是所谓的国家利益,试图通过体制将人命扼杀而手上不沾一丝血污的时候,这实在是世上最恐怖、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因为你可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链锯杀人狂,不存在怨灵和贞子,但是你无法回避这个世界实际上是被一个巨大的体制所笼罩,天罗地网,无处可逃。
而既死者无处可逃,幸存者无处伸冤。
因为你想象得到的,幕后的操纵者会带着正义凛然的大无畏,或者处之泰然的微笑对你说:你们是罪犯,该死。
在细密繁琐得让人厌烦的法律和法学之上是当权者,居于其下的则是呻吟度日的普通人。
这两者实则遵循着相同的粗糙的逻辑:有罪的要罚,至于什么罪刑法定、什么罪责刑相适应,不能苛责普通人掌握,也不可能要求当权者遵守。
法律归根结底不过是政治的一张厕纸罢了。
而正义,无论它有多少种形态(有多少种社会文化就有多少种正义观),才是衡量法律和治安体制至高无上的标准。
“……我决定用余生为人们服务”。
这是最让我叹为观止的台词,可谓神来的妙语。
穿着睡衣在舞台上为往事道歉的国会委员,忽然忘记了自己道歉的意图。
台下拥挤着为他拍照的观众,让他不自觉地回归了原先那个政治表演者的角色。
就在这个时候,仇人得知了母亲的死讯,愤怒下向他扣动了扳机。
“在这个社会上必须要狠一点。
”他们都太狠,狠得没有良知,没有人情味。
也许,身陷侏罗纪公园也不过是这样了。
所以,无奈的父亲的让孩子去做官。
可惜,孩子没有做官的能耐。
他在别人的世界里消沉地活着。
某一天,因为种种不凑巧的机缘,他经历了内心的巨变。
他要向“规则”说“不”,他向现实世界讨还公平和自由。
这注定了他的悲剧。
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追求一天,是一天的悲剧;追求一生,是一生的悲剧。
但是,他在诸多“不正确”的做法中,选择了最痛快的做法——暴力犯罪。
要么犯罪,要么“潜犯罪”,这就是人生。
也许有人将它叫做“潜规则”,不过是温和一些的词汇罢了。
说到底,想要“做正确的事”,不犯罪,真是不容易的。
这是做人“悲哀”的一面。
我喜欢电影的叙述手法,复杂的故事不疾不徐,有张有驰。
真好功底。
韩国的正剧往往搞出个喜剧的效果来,或者说喜剧为了不仅仅是娱乐总要搞些正剧的味道来。
쏜다就是这样的电影。
英语翻译为big bang。
不能说,朴万秀和梁澈坤走向末路是死有余辜,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者叫做宿命。
我在看着朴万秀一步步走向恐怖分子一样的人物时,我感到他无路可逃,也无所适从。
他不是身边穿梭而过超速的司机,也不是送别会上“适应生活”的上司和同事们,对于生活他从小就没有学会适生而存,也从未被教育过能那样生存。
对于犯罪前朴万秀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眼中何尝不是顽冥不化的老怪物,何尝不是那些注定要被“适者生存”这个达尔文定律所淘汰的物种;而对于一步步铤而走险犯下各种“法律”的罪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又何时真正关注过他们,何时我们会想想马加爵们是不是也象朴一样,一个别社会所逼迫出来的罪犯。
还好,我们有梁澈坤这样尚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苟且者,下次在街上见到他们时,或许你不再用愤恨和鄙夷的眼光看他们。
http://blog.sina.com.cn/gxh16888下载这部电影——《越狱二人组》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是一部韩国电影。
我想它应该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有当前风靡一时的美剧 《越狱》一样丰富的情节,两人搭配,也应该有一些幽默的元素,像《尖峰时刻》中成龙和那个喋喋不休的黑鬼的搭配。
应该是一部轻飘飘的电影,这是我最初的主观印象。
我对韩国电影没有什么好感,除了寥寥可数的几部,像《色即是空》等比较喜欢外,别的看的不多,也不喜欢看韩剧,我认为那是赚取女孩子白日梦和眼泪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不知为什么。
没想到,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会如此震撼。
影片有《第一滴血》的影子,不过更加温情和琐碎,少了好莱坞的剽悍,更多了一些韩国的元素。
但在本质上,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
A,一个老实本分的青年。
因为自己的老实木讷,逐渐为社会所不容。
老婆嫌生活乏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祸不单行,到单位后,又得知自己被开除的消息。
在“送别”酒会上,面对幸灾乐祸的上司和同事的挑衅,忍无可忍的他终于爆发了,掀翻桌子,怒而出走。
他余怒未消,胸中烈火燃烧。
这个循规蹈矩,承受了太多生活压抑的老实人,在夜色里,终于爆发了。
他在路上横冲直撞,肆意踢打见到的一切。
在路人异样的眼光中,他内心一定有一种轻蔑和满足。
看到一面“禁止小便”的墙,此刻蓄意挑战规则的他就故意在此方便。
他运气实在不好,关键时刻,警车呼啸而至。
他被带至警局前,慌乱地解释,他内心还是惧怕的。
在警局里,他说尽好话,依然不被获准离开。
这时,他遇见了B。
B出现时,有点像《警察和赞美诗》中那个挖空心思要“进去”的流浪汉。
为了享受免费的住宿和食物,他到警局咆哮,希望警察把他送进去。
警察找不到由头,对他无可奈何,他反而不可一世了,在警局蹦跳吵闹,把警察烦得抓耳挠腮。
从他熟练的语言和动作,能看出他是警局的常客了。
面对这种玩世不恭的无赖,警察只盼着这个“瘟神”发泄够了,就滚得远远的。
荒诞的局面这时出现了。
A 想走走不了,警察的威风没有发够。
B牛皮癣一样赖在警局不离开,警察无可奈何。
B终于给A出了个馊主意。
你就跑呗。
他怀着戏虐的心理,他看A好像也没有这个胆量,再说,即使抓回来又能怎么样?A就跑了。
命运真的很难捉摸。
他这一跑,就跑上了一条不归路。
像多米诺骨牌,一环砸向一环。
事情在递进中不断被放大。
终于大到无可挽回。
影片最后,面对密集的警察和警车组成的“钢铁长城”,他们的手第一次握到一起,毅然扣动了扳机,随后,响起一片密集的枪声。
他们的生命,最终因平凡又不平凡的事件而定格。
这是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主人公都是社会的受害者,在这个社会,当一个本分的人,已经四面楚歌,无法生存。
他们选择了反抗。
这种平凡而备受压抑的人,一旦反抗,爆发出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无法立足于世,那就快意恩仇。
A在夜色中纵横决荡的时候,我确实感到一些发泄的快乐。
小人物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
《第一滴血》的最后,蓝波在那些警察身边走过,脸上露出轻蔑的笑,这一幕经典的镜头给我的感觉,是刀光剑影后立马凝望,那气势如虹的豪情。
无情未必真君子,落泪如何不英雄?
本片看到最后,却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古罗马的悲剧中,就把恶分为两种。
一种是罪大恶极之人作恶,这种恶令人痛恨,另一种是本质不恶的人由于社会所迫或命运捉弄作恶,这种恶令人痛惜,也更让人思考,悲剧色彩更浓。
假如家人多给他们一点温情,假如同事多给他们一点同情,假如警察多给他们一点人情。
事情不可能发生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然而,很多时候,是没有假如的。
冰冷枪口相对的一刻,一切灰飞烟灭。
生命本无贵贱,人人有权获得尊重。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把假如变成行动,这个世界会少很多的悲剧。
真能如此,善莫大焉!
如果一个循规蹈矩的现代人,自觉自律到让别人都无法适应,评之于老实可欺的话,那么这个连过马路必须按红绿灯、没有摄像头也不愿超速的老好人,终于因为种种原因爆发。。。
得到的确是疯狂分子的结果。。。
一泡尿引起的血案。。
只能归结于:做人不要太老实。。
不知不觉中,韩国电影在亚洲已经悄然崛起。
(虽然我不愿承认)这部电影很好。
名字和影片的开始部分,让人感觉是一部恶搞的韩国喜剧,情节,人物性格,对白,表演;一个感情和事业都出现危机的中年男子,勤勤恳恳的工作,被开除,太守规矩,老婆提出离婚,那一天他有太多的不顺,直到主角在大街上发泄自己不满和愤怒,一个被社会系统化培养出的人,被发展的社会所抛弃;这时,电影的基调开始变化,是很自然的,不做作的,但警察出现了,当朴万秀随地小便的时候,国家机器的威力,让人笑之余,不乏讽刺和一丝黑色的幽默。
在派出所中,另一个出现了,梁澈坤——一个熟知法律的混混,对警察不以为然。
故事真正开始了。
情节不再赘述。
手枪,是这个故事的关键。
它在警察手里是威胁人,在别人手里也是一样。
就是一把无意的枪,开始了一晚的“传奇”。
是枪让朴万秀变的疯狂,变成了执行者,开始了他的报复和宣泄。
警察,似乎很愚蠢,或许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喜剧成分。
讽刺,是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总要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黑色幽默。
在与警察的对峙中,朴万秀对白的幼稚,可笑吗?
不是。
又强了两把枪,不缺子弹了吗?
不是。
其实在那种程度,谁都没有勇气对人开枪,只是威胁。
第一声枪声,是走火,就想这一晚的意外。
或许是亡命的歹徒更厉害。
“不要让我做这个做那个,我已经厌烦了。
”生活的无趣啊。
愤怒的子弹,射向了高速路上的电子眼,对社会的怨恨,不止是朴万秀,是每一个人的。
一个被开除的公务员,失去了理智,而混混在一旁大叫“疯了,疯了!
”讽刺。
当电子眼被打中后,朴万秀的兴奋易于言表。
开始破坏,一切政府的告示牌,公务车。
抢劫。
开始执行自己的,侠客般的正义。
想到了梦想,车手。
哪怕是被抓,也要冲过终点。
还有朋友。
红绿灯,哈哈哈。
结尾的部分,两个电话,有点牵强,但也不过。
冲向荷枪实弹的特警和不计其数的警察,好象有一点仿《末路狂花》,不是绝望的,而是尽快结束这边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不再这样活。
笑得想哭.
这是我看过感触最深的一部电影,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本分和规矩,只会换来失败的人生
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很小的事情最后怎么发展成这样声势浩大的恶性事件。情绪若是得到很好的及时的发泄,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了吧。真的是不停地自我压抑后的毁灭性爆发。真的是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最后以为会开枪自杀,结果是奔跑着开枪冲向警察,这个好意外。还想不到韩国逃犯回来中国。
一场嘘嘘引发的惨案
金秀路是真的很好笑。
两个好演员竟然完全互动不了,这肯定是导演的失误了
说喜剧只能是对于结局前的评价。当年电影课的论文就是写的这部电影。当时看完后很是感慨。你说一个人笑死了,这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这是一部诡异的片子!!!心里打颤!!人都是被逼的。结局肯定是死,不过过程中他们俩个爆发的很有看点。这是韩国拍的效果,美国拍结局肯定会逃走的,再来个续集
这么洒脱,怎么能算是喜剧呢~~
俩前后设定相反的人,这个设定挺有意思的。就是拍烂了。。。
特别的小人物
一泡尿引发的混战 片尾曲不错!
叫怂人大爆发不错
男版《末路狂花》
谁他妈说这是喜剧的
三星半
有人把中年人的酒后梦话排出来了
其实这片就是告诉你别反抗,反抗死路一条
是谁疯了
你说他俩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