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30年前的抢劫运钞车案件作案手法并不精彩,甚至可以几十个字说完:内鬼和外鬼串通,银行保安们偷配枪去抢另一家银行运钞车,枪杀押车保安,抢走钱箱逃回老家。
因慌张遗落带编码枪支,所以案发不到1个月就被抓获,抢的1500万也被追回,由于抢劫金额破历史,5个动手的劫匪都被判了死刑。
但是这个案子本身拥有精彩又特别的地方:没到现场的2位幕后主谋成功逃走,一逃就是21年,导致1995年的大案直到2016年才完全破案。
换成观众你的角度,会想看“抢劫”还是“逃亡”?
我个人的回答是:很想看怎么逃的这么久。
《第八个嫌疑人》也是如此,在“抢劫”VS“逃亡”方面做了最聪明的制作方案:少拍抢劫,多拍逃亡。
1、抢劫——用对比手法以小见大,如何小预算凸显大动作?
很明显,2023年“世界电影”这位128岁的老人面前,大家经过类型电影的洗礼,已经看过
极盗行动 (2020)7.02020 / 阿根廷 美国 / 喜剧 犯罪 / 艾列尔·维诺格拉德 / 古勒莫·法兰塞拉 迭戈·佩雷蒂
惊天魔盗团 (2013)7.82013 / 美国 法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 路易斯·莱特里尔 / 杰西·艾森伯格 艾拉·菲舍尔
十一罗汉 (2001)7.92001 / 美国 / 惊悚 犯罪 / 史蒂文·索德伯格 / 乔治·克鲁尼 布拉德·皮特甚至
碟中谍 (1996)8.31996 / 美国 / 动作 惊悚 冒险 / 布莱恩·德·帕尔玛 / 汤姆·克鲁斯 乔恩·沃伊特这样的“偷盗艺术”+动作的电影熏陶,无论艺术家作案、挖地道、敏捷地通过红外线、空气压力装置开锁、下水道运货、博物馆自如出入、高科技侦测设备等等,亿万投资的电影展现比比皆是,”持枪抢劫90年代保安薄弱的运钞车“这样的事件怎么都算不上精彩。
搞“大动作”方面自然不是《第八个嫌疑人》准备竞争的路线,30年前的银行手枪不可能满足观众猎奇口味,于是主创团队另辟蹊径,走现实主义路线。
首先编剧在剧作手法上想办法,采用对比的写法,让案件的时代背景和前情得到定位,在这个框架上进行铺垫,目的是让抢劫运钞车的片段显得更具冲击力。
编剧构思了一个更加山寨的抢劫案——两个蛮贼持枪、带着塑料袋抢柜台。
在这个“笨贼一箩筐”的铺陈下,稍微筹划过的抢车案变得“专业”起来。
打个比方,如果观众是食客,想吃特别好吃的餐厅,脑子里蹦出的画面是电影满汉全席,这样无论你选哪家店可能最终都会如同嚼蜡。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手机app定位周边有哪些餐馆,再从中选好吃的而不是让脑袋漫无目的检索,所以你选择的一家餐馆也成了“当下最好吃的”。
而且重要的是,如果你和别人一起吃饭,你还能预估人均消费,大致花费也了如指掌。
这部电影的类型元素很强烈,如果观众就是来看“满汉全席”的、不能被简单的对比场面满足怎么办?
接下来就是制作上第二点“用心的逃亡“。
虽然《第八个嫌疑人》改编自真实,可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个案件的真实情况大众不得而知,于是才能很好找到影片特别安排切入”逃亡“的角度:2、第二部分”用心的逃亡“如何能够挑动观众的神经?
答案:全景+长焦,仿佛老天和警探借摄影机远远注视罪犯,仍然是写实主意的摄影和美术风格——电影开场的第一个镜头。
我们就像老天一样,在茫茫山外俯视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案,预感在苍茫石块、狭窄天空下的即将发生的犯罪,看着一个工人被砸死推下悬崖。
此时,刚静下来的影厅只有滋滋的冷气和那立体声音响发出石头和人降落的音效震动环绕我们。
其实我们还未看抢劫却开始“期待”后面的逃亡。
这不仅是电影的第一个镜头,也是主角们“用心逃亡”的开始。
陈总和表弟逃到缅甸做苦力,弟弟自残让陈总上演了这开始一幕。
他没有为钱动手,却能为弟弟杀人,“家长”是这个人物被赋予的气质。
如果我们来到电影的结局,陈总已经成为孩子的爸爸,可是弟弟已经病入膏肓。
为了家庭,陈总和弟弟默契地共同决定由陈总杀死弟弟然后带着妻女继续逃亡,可是陈总手软了,于是双双被警察抓捕归案,时隔21年的大案最终盖棺定论。
“用心逃亡”这部分的出发点从人物感情下手,落笔于观众的亲情和责任观念。
这样的设定注定是一把双刃剑。
哥哥与表弟的情感深度的来源是青春期一同抢车费,另外又再增加了民警对牺牲战友的情深,民警对逃犯父亲的人性执法,三层男性情深的互文似乎打造想打造出立体的情感,对于民警的两种男性友情创作者似乎更擅长,充满了细节:买橘子、买梨、送皮包、业务上关心、年节往陈总父亲处走动、阻止小年轻对老者不敬,可是这条线细节越丰富就显得另外一条更胳膊更柔弱:陈总与表弟之间的深度是抢车费、一起工作、弟弟软弱且服从。
可是明明民警那边有更多事件细节,而能策划抢劫、隐姓埋名21年结婚生子并且杀人夺身份的陈总却对弟弟因为小时候一起抢车费一往情深。
不过剧情事件的稀少,《第八个嫌疑人》在用视听弥补,接下来就要说到“命若烟火”的最后一点:
3、如何制造一种视听上真实的情感?
首先,表演。
角色的形象和行为差异,大鹏对角色的设计很趋近于原型人物的外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在表演方面继续。
可是观众也不知道罪犯的言行,大鹏设计了一套有行为对比的表演体系:富商自大时候爱提裤子,变逃犯时候双手老老实实、脖子还前倾,人也黑黄瘦削,形象焦灼、煎熬、几十年的本分全在外形和姿态上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弟弟的扮演者孙阳在逃亡的日子里因为癌症而精神萎靡、头发稀疏,他的化妆参考很像周星驰电影系列里或是香港TVB电视剧里的中年长发秃顶香港包租公,我只是多少不习惯这样已经进入文化体系符号化的造型又有了一种新的涵义——代表癌症患者,所以可以侧面的说孙阳塑造的角色状态并没有成功拓展这个造型的文化符号内涵吗?
然后到了最有风格、也是最好看的情感高潮片段:弑亲的烟火。
云南边境小城年节全城烟火庆祝,陈总和妻女在烟雾里看不清前路,但是他决定为了未来放弃过去,杀掉弟弟。
在还未交付的商品房阳台上,已经没有平地上的烟雾沉积,一个个彩色的烟花绽放空中,摄影机和民警的眼睛静静、远远的注视着景深里的哥俩,弟弟准备赴死、哥哥正在窒息他的口鼻,在人物中景、特写与烟花中景、特写的平行蒙太奇里,借着烟花的多彩,灯光师的设计五彩斑斓起来:紫的、粉的、蓝的、绿的、黄的,在深夜的天空里,在情绪深渊里的哥弟俩脸上,越灿烂越寂寞,哥哥崩溃了,大哭却无声,我们依旧在烟花的鸣叫、炸裂中凝视他痛苦扭曲的脸,旁边是没死成、呼吸第一口气、有点悲恸的弟弟,最后一颗白如金星的礼花绽放,照亮反打的全景,照亮早已经站在各个方位的民警们,他们固然有兄弟手足之情,可是法律能够留下的互诉衷肠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段电影制作的单一声源、璀璨缤纷的视觉交响乐般的“烟花杀人事件”反而让写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层次更加丰富,可见制作团队的功力。
电影结尾配上纪实图片报道两人被抓获被判死刑,大案终结,若和电影开头的老天注释乱石崖相比,可能意境就虚弱多了,但可能是当下市场的必备之选。
白日焰火 (2014)7.62014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刁亦男 / 廖凡 桂纶镁
《第八个嫌疑人》。
7分。
李子俊导演,大鹏、林家栋、张颂文、齐溪主演作品。
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在贬低这部片子,豆瓣评分这么低,不可思议。
既然这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那么第一期待就是要放弃短视频的“爽文感”,它是不可能逆天的,也是不可能随意反转的,它能做的最多就是留一点悬念,或者留一丝遗憾。
这个案子已经破了,真相大白了,罪犯被绳之以法了,那么拍成电影,就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并加以适当的突破了。
大鹏饰演的企业家文爷在修建大桥项目时遭遇陷阱,身陷极大的被动,他为自己的走投无路设计的解决方案并不是破产,他自尊心极强,不能丢脸,所以他选择的是抢劫储蓄所。
那个年代安保相对简陋,天眼尚未布局,只要做到内外勾结,还是有很大机会成功。
不想两个笨贼提前下手,惊动了警方,对所有的银行及储蓄所进行了严控。
但文爷的狠在于他认准的事绝不会放弃,于是将计就计将两个笨贼框入计划变成替死鬼,从此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转折点在于他带着堂弟逃去了缅甸挖石头。
看到堂弟患病后,他的第一想法就是杀掉整个矿场对他最好的人,然后冒替他的身份回国;而即便他在被老刑警识破身份,他用“第八个嫌疑人”试探退休刑警的口吻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还是再次搬起石头袭击,可惜年迈体弱。
我在学生命科学课程时,教授说过有一类人天生就有反社会基因,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径非常简单,可能就是直接伤害。
这其实真是个好故事,演员的表演也很好,遗憾的是,咱们再加工的空间不大,如果不是改编自真实案件,只是借用这个案件的原型,片子恐怕就完全不一样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影片可以找到如此咖位的卡司联袂出演,并且在节展轻松拿奖,之后迅速无阻力登陆院线,就会有种恍惚感,是不是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与市场还是挺向好发展的?是不是还真实挺包容的?是不是还是挺给无名创作者机会的?这么一个千疮百孔,毫无讲述价值,记录必要,内核空虚的本子,在我们的土地上可以拉到投资找到明星,这件事肯定比片子本身悬疑地多。
整部影片呈现出的气质和近些年老港星们一起攒局拍的那些洗钱片的质感,观感基本都如出一辙,但是在上映前基本清一色好评,这也比到底有几个嫌疑人悬疑的多。
不过看完也瞬间理解为什么大鹏可以凭借此片获得影帝了,虽然他演的无比刻意,这个角色发挥空间也极小,但是但凡他比现在演的稍微拉胯那么一丁点,这部戏就连最后的体面都装不下去了,必然彻底沦落为串流平台电影。
整部戏的垮塌分两步,首先是基本剧作框架搭建的失败,其次是人物角色的空洞扁平。
故事主轴简单概括就是,男主角因为动了政府的项目工程款导致手头的大桥项目无法继续跟进,于是他为了填上窟窿找了自己堂弟在内六个同伙抢劫银行,后来事情败露,他只得冒用假身份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想必如果片方把我这个“实诚预告片”版的剧情简介写在影片信息栏,这片估计也不会有几个人看。
现在在悬疑侦破这个赛道,抖音短视频都比很多影视剧卷多了,“一分钟8次反转”这种tag打在短视频底下也只能算中庸。
而《第8个嫌疑人》大概是觉得观众吃多了重油重盐的,想返璞归真一下,天然去雕饰地叙述一个最普通,最接近于真实的犯罪故事。
可是“简单”的故事不代表就可以合理地叙述地很“无味”,叙事解构,多线交织,角色丰富性都是可以开发的空间,纵向无法延伸,还有很多途径向上探索。
不过本片一个都没有尝试,看影片简介写的什么,它真的就只呈现了什么。
再加上故事中几乎每五分钟一个bug,让人频频出戏,原本想用朴实的主线搭建的“现实感”也在不断崩坏。
大鹏招募两个野路子劫匪的理由是,他们自己准备的枪是银行的,不敢随便开,而劫匪的可以随便开。
结果抢劫完林家栋去调查发现银行的枪也并没有被归还,假装无事发生,而且抢劫过程中银行方的共犯也同样开枪了,也就是说无论面子还是里子,都打了大鹏这个计划的脸。
大鹏一开始训斥两劫匪说他们的小案坏了自己的大事,认为只要他们作案就会导致警察严加布控,自己不容易得手。
结果事实是就他们这一帮毫无作案经验,毫无反侦查能力的人还是抢到了一个林家栋恰好没有防范的储蓄所。
所以这是在黑谁?大鹏抢劫的动机是补上挪用公款的窟窿,这简直荒谬地令人啼笑皆非,这就好比暑假作业没写,想到的办法是当人贩子,拐个小孩替自己写。
最后庆功宴办了一半警察就抓住了剩余五个人,更是把这个故事的动因的荒谬性推向了顶峰。
咱得说还真是鱼找鱼虾找虾,那五个但凡大脑发育了一点点也不至于口口声声“文爷”地入伙。
大鹏在家具城的“鹏子柒”也相当抽象,先是为了拥有合法身份在采石场杀了一个人,冒名顶替了他的身份。
那你堂弟用的谁的身份?疗养院能用一个,你买车票船票还用一个啊?
连体婴是吧?
到了家具城打没两天工就和老板的女儿在一起了,最后结婚酒席上百十来好人全是女方的,男方就新郎一个,就那个时代那种保守的价值观他岳父能把同意这么个身份扑朔迷离,疑似哥谭市流民的人当赘婿?齐溪也是实在人,结婚十几年愣是对老公一句前史没问过,大鹏作为一个逃犯时刻需要骗取外人信任,居然也没想着编一个相对严丝合缝的打发外人,真的就是“谜一样的男子”过了将近二十年日子。
所以现在没有这种案件了一方面是因为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找个对象,对象连你前女友祖宗十八代都想刨出来吧。
大鹏这个男主角虽然放在现在看是最最1.0,最最oldschool的那种犯罪戏主角写法,但也不代表没有深入空间。
比如在他的叙述与回忆中貌似是孙阳比他更早有了一些反社会倾向,那么他自己从一个原本还算实干的企业家是如何滑向犯罪的深渊的呢?
究竟是因为他的心底始终埋藏着蠢蠢欲动的恶意,还是因为现实真的逼不得已,还是因为当年犯罪的成本实在很低他存有侥幸?影片毫无描写。
孙阳年少时就持刀抢劫,并且迟迟没有受到惩罚,可是他在哥哥决心干票大的的时刻却退缩了,后来又莫名其妙突然入伙了,这些转折也是无来由的。
他是那种只敢小打小闹不敢真刀真枪的怂人,还是也一直在寻求暴力出口只是在等人push自己一把?影片毫无描写。
大鹏成为“第8人”后经营着一个平凡但幸福的家庭,操持着一桩规模不大但稳定生意,他的妻女与他十分恩爱,他的生活井然有序。
这些特质在他作案前我们似乎捕捉不到,但这是因为曾经的身份让他不得不时刻表演人格上身,掩盖了朴实的本性,还是渡劫过后改过自新,影片毫无描写。
最终一劫到来时,齐溪面对铁证还想过要和他继续逃亡,说明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但是片中有缺少他照顾家庭的细节,只有非常刻板和缺乏想象的一些简单戏剧动作展示他的生活,但是不构成对这个人物独特性的书写,这也让整部影片在犯罪全部结束后彻底脱力。
第三幕本应营造出的尘封的罪恶被揭开,凶手花费十余年悉心建起的大厦一夜间崩塌的湮灭感全无。
逻辑的bug让片名的双dust皆不成立,角色的扁平让人无法共情,使结局完全干瘪。
片中有很多细节实际上还是有巧思的,只不过都被过差的剧作能力拖累而不能发光。
比如逃亡期间的大鹏和父亲唯一也是最后一次联络是婚礼上的一个电话,大鹏在人生即将迎来新篇章的节点想到本应在自己身边享天伦之乐的父亲已经成了空巢老人,感到十分愧疚,于是将大哥大放在地板上,完成了一次跨空间的婚礼上本应有的跪拜父母仪式。
最后林家栋在大鹏负责装修的大楼中逮捕了两兄弟,这座未完工的大楼不仅是他当年逃亡前未建成的大桥未久的对位。
更是对他这十几年来外表看似密不透风,相安无事,内里却空虚无比,百转千回的人生的具象化比喻。
林家栋在抓捕前最后一次与大鹏相见时他在贴瓷砖,他这十几年的假身份假生活被他小心翼翼维持的方式亦如贴瓷砖,可是他手上沾满的鲜血,脚下践踏的生命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后险些要结果了世上唯一的血亲堂弟来完成最后一块瓷砖的拼贴。
孙阳的“遗言”是在当年抢劫了出租车后自己就已经活在牢笼中了,这其实诉说的是罪恶的延迟审判,讲述着背叛自己良心后生活的不断挣扎,全片最后一个镜头也展示了出租车没有被抢劫的平行宇宙。
可是这种情绪在影片中完全没有被拍出来,也没有被演绎出来,靠台词念出显得无比苍白和刻意。
要说有什么惊喜之处,就是“老莫”也杀了一个在工地上唯一对自己出手相助的人,而电诈集团骨干“才哥”成了在边境做苦力的,“强哥”为了抓捕一个被现实逼上绝路的人殉职,在这个平行世界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安欣”替自己报仇。
看完琢磨了一下,具体的原因可能是导演(香港导演)缺少内地那段时期生活的具体体验,所以很多地方明显是有点「隔」,不够准确。
无论是剧本、台词还是演员的选角,都显而易见的出了一点问题,问题并不大,但是一个香港导演是无论如何感受不到差异的。
或许有顾问的存在,但也还是不行。
这个问题在若干香港导演拍内地题材上都会有。
除非他们是拍历史题材,但他们拍当下,总是拍不好。
好在这部电影有大鹏的表现救了场,否则的话,不知道将会是如何的一塌糊涂。
看的重庆路演场,映前路演,也是第一次见。
映前银幕一直在放预告和幕后,我都不太敢看(但还是避免不了),怕被剧透,主创互动时也不太敢听,怕这样就没有悬疑性了。
看了才知道,这部片子基本没有留悬疑性的点,所有的事件都摆台面上了。
我一搜也才发现,根本就没有「悬疑」这个标签,我一直都被片名误导了。
以上这些不是缺点,只不过是与我的预期有偏差。
那既然是作为一部犯罪片,整体看下来,感觉这个故事还是没有讲好,虽然这个是真实事件也得基于真实事件来讲,但整体故事的张力还可以提升很多,前一半还算可以,但也只能算中规中矩,后面就没有很大的意思和吸引力了,整个抓捕太没有冲突和戏剧性了,太过普通,估计是低于很多人的期待的。
最大的亮点就是表演了。
大鹏这次的金爵奖影帝没得说,实至名归,每一场戏都很有层次和情感投入,实在太好。
张颂文自然不必说,孙阳、齐溪的表演也都增彩,只是觉得林家栋这次饰演的这个角色,一些动作,以及说普通话时,感觉和我以前的印象不同,还是喜欢看他演纯港片哈哈哈。
我在广东番禺出生长大,光是基于这个原因也想一看究竟。
是低于预期的,有点普通,是有点想打三星的,大鹏的演技确实把分数扳到了7.1,四星。
影片前半部分描写了抢劫杀人案事件,后半部分描写了退休警察和幸存逃犯之间的拉扯,这样几乎对半分的比例,虽然有因果承接关系,但有割裂感,且挖掘不够深刻。
如果是以齐溪饰演的杨芳(老婆)角度入手,在王守月(退休警察,林家栋饰)发现疑似陈信文(幸存逃犯,大鹏饰)踪迹时,一步步去调查他,质疑到底是怎么出现第八个嫌疑人——莫志强的,一步步揭开谜团。
然后杨芳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发现和还原当年抢劫杀人案的事实,让她对十几年的亲密爱人和心狠手辣的抢劫杀人犯之间的是非对错、情感纠葛进行极度拉扯,然后再做出选择,也许是信仰崩塌后依然站在老公这边,也许是坚守底线举报老公或让老公去自首。
这样是不是更好看?
而且王守月的戏也可以做得更极致,比如,他退休后孤身发现嫌疑人,却发现嫌疑人现在是一个好好先生,可三条人命和他牺牲的好友一直是他的执念,然后他就陷入极度拉扯中,抓还是不抓?
这样的感觉,会比从嫌疑人本身出发去描写事件更有深度。
而且影片从罪犯的角度去呈现,这样的价值观对么?
最后一幕竟然是落在他们抢劫出租车的那段经历,脸上还带着笑。
是想表达曾是灿烂的少年,最后却沦为罪犯的唏嘘吗?
是在为他们可怜吗?
可他们做了这么极恶的事,值得可怜吗?
如果想要从罪犯角度出发,是不是可以这样,比如他换了身份之后,把自己伪装成了一个非常nice的好好先生,好到身边人都夸他,即使再面对故人,也表现得很淡然,虚伪至极,可他还有点良知,听到老父亲的消息时,难过至极,对于该怎么选择陷入极度撕扯。
这样会不会好点?
现在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描写了一个事件,不深刻,浮于表面,而且还有不少bug。
一个退休警察翻朋友圈发现逃犯的机率有多少?
这个中彩票的概率,就砸在王守月头上了,太巧合了吧。
王守月问一个人就找到了陈信文的落脚点,这也太容易、太轻松了吧?
杨芳是太单纯还是对人太信任?
一句“老乡”,就把一个陌生男人领回家,也太勇了吧?
如果王守月是坏人,咋办?
家里还有女儿在呢。
陈信文和杨芳是1998年结的婚,影片现在时是抢劫杀人案后的第21年,也就是1995年后的第21年,那就是2016年。
他们俩的孩子看着最多6岁,也就是出生于2010年。
他们在结婚12年之后才有孩子,这晚育也太晚了吧?
陈信文让杨芳帮他一个忙,然后下个画面就是杨芳和陈欣年(陈信文堂弟,孙阳饰)在阳台上,陈欣年告诉她陈信文的真实身份。
陈信文应该是让杨芳帮他把陈欣年从疗养院转移走,可他不担心陈欣年会告诉杨芳真相吗?
嘿,没想到吧,陈欣年还真全都说了。
剧情设置是陈欣年一直活在愧疚中,可那个是待他真心好的堂哥啊,一个没见过面的女人来说她是他堂哥的老婆,他就把什么都说了,他也真不把堂哥当回事。
那如果警察早一步找到他,警察假扮一下身份,是不是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杨芳在知道真相后痛苦到恶心,然后就坚定地站在她老公这边,要和他一起逃,也很让人震惊。
你老公身上背了五条人命啊,你在他旁边,你能睡得良心安稳么?
……不一而足,总感觉有好多逻辑、情感上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
看《第八个嫌疑人》第一次知道,广东竟然产梨,立刻去 pdd 上搜了一下,清远连州水晶梨,驰名中外。
也是看这个电影,第一次知道,孙阳竟然是香港人,一直以为是内地演员呢,他身上的北京电影学院气息很重啊,而且他内纯情的眼神,谦卑的态度,跟香港演员桀骜不驯的劲儿真的很大相径庭。
也是看完电影才知道,这电影竟然是香港导演和编剧,搞出的作品。
真的很内地文艺片 style 。
虽然我说,这电影类型化程度不及《除暴》,尺度不及《断桥》,真实感不及《白日焰火》,综合艺术造诣不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但想到是香港导演拍的,就又有点释然,浓浓的内地罪案电影风格下,又很有自由价值观下审视的态度,是跟内地导演作品的精神内核很不一样的。
说起来真有意思,这三样东西:梨,孙阳,电影的风格,都很北方,但他们仨却都来自南方。
首映礼现场,俞白眉说,这电影像《狂飙》,我其实是不太认可的。
《狂飙》、《绝命毒师》,这些影片的主角,都是好人被社会逼着作恶,所以观众会跟他们共情。
但大鹏演的这位,从头到尾都是坏 b 一个,尽管结婚当天给爸爸打电话的一幕很触动,但这人确实是人渣啊,我到底该不该跟他共情呢?
我内心很矛盾。
这可能就是香港导演和编剧的的特殊视角和我的道德观局限性吧!
还有就是,第一次意识到,大鹏还真的很会演戏呢。
本片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最开始交代了警员王守月无意中在一条视频中发现了二十年前的一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只身前往搜集证据,追拿犯人的故事,从而引起了对二十年前犯罪嫌疑人所犯下罪过的来龙去脉的叙述。
可以说影片将大篇幅用来描述了案情的前因后果,并同时对每个角色在不同阶段的外在和心理状态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全片最值得大力赞赏的当属大鹏老师的演技了,他所饰演的角色陈信文从头到尾经历了意气风发的大土豪、因犯罪沦落天涯的亡命之徒、改头换面后小心翼翼地苟且生活的老实人。
不同阶段下的角色差异巨大,都被大鹏老师演绎得极为真实形象。
他的演技足够精湛,尤其是片尾处那一场伏法认罪后即将被执行死刑时的撕心裂肺地哭泣呐喊,满满的悔恨之意,但可惜一切都晚了。
不过这似乎也算是为整个人物的落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此之外,林家栋、张颂文等老戏骨在片中的表现也都有特别可圈可点之处,很值得一看。
1、大鹏着实让人惊喜!
他再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但是好导演还是好演员,未来可期!
2、本片是真实案件改编,结局令人唏嘘。
周润发在《阿郎的故事》里说的那句话,有些错男人真的不能犯,否则一辈子回不了头。
大鹏在本片里的经历也如出一辙,警示啊,莫以恶小而为之。
3、想起一首老歌,“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写得真好。
的确,平安是福,平淡是福,家人是福,健康是福,平常心是福。
人常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何苦!
4、故事的结尾,当年的那辆出租车再一次驶进幽暗的隧道。
如果当时没有起心动念,后来的一切会不会不同?
可惜没有如果。
5、片尾放的是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听哭了。
若人生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那祝大家平安,好梦。
陈信文冒名顶替的莫志强对21年后追踪而至的已从刑警队退了休王队说:报纸上说劫案抢劫犯一共7人,如果非有嫌疑人,那就是第八个嫌疑人——莫志强。
言下之意,我就是莫志强,陈信文已人间蒸发了,代表正义的你能奈我何?
神勇无敌堪比狄仁杰再世、福尔摩斯附身的王队最终找到了陈信文已奄奄一息的堂弟(陈罪恶之路目击者、胁从者),将陈信文绳之于法。
真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诚如美国大法官休尼特所言“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迟到21年的正义依然是正义却振奋人心。
真相大白后,与“莫志强”生活十多年的莫妻说,三个人在一起就是家。
大抵在暗示陈信文将多余之人堂弟除掉,一家人远走高飞。
男人为了自救不择手段杀掉他人,女人为了维护家庭不惜杀掉构成威胁的其他人。
一开始以为莫妻是单纯简单的傻白甜,但遭遇家庭突变显示出另外一副面孔。
我觉得是观看这部电影意外收获与惊喜的一个点。
片头一句说是老乡,妻子就把完全陌生之人带入自己的家,尽管十多年从未听过见过老公的亲朋好友,但是一般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怀疑与谨慎而不是一路带到家里。
很多时候在陌生的城市打工的我们即使同事也很少带入自己居住的地方。
片尾堂弟带领陈信文抢劫出租车司机,陈信文不问东西毅然协助,出租车穿过一段暗黑的隧道,从此他们走上了不归路。
上次吃惊大鹏的表演是《无名》里的唐部长,这次陈信文更是一次颠覆性演出,影帝实至名归!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家栋哥演的王队暗夜里颤抖地叼着烟,张颂文老师巷子里的那段戏又是一次教科书级表演课,齐溪演出了杨芳最初的天真烂漫和后期的纠结的复杂情绪,她真的是个好演员,希望以后有更好的角色。孙阳也是个认真演戏的演员。导演火眼金星,4年前就能凑这么一副好牌!可惜剧情上稍稍有点虎头蛇尾了…希望他们的努力不被辜负,大麦!!
5.8/10 剧情流水账,就平铺直叙的把事儿给讲完了,导演唯一有点才华的地方是枪战部分,演员也是演得极其用力,反复给观众抽耳光:你看我演得好不好?
印象中这是大鹏第一次饰演反派角色,但是真的演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烂到发指!剧本怎么可以这么差!一众演技派都救不回来的那种。珍爱生命,千万别浪费时间浪费钱去电影院当怨种!
能把犯罪题材拍得这么平庸真是不容易
服化道做得很不错
演员们演得真好…
3.5,值得鼓励啊,这个6.1分凭啥啊
看之前预期挺高,结果却是近五年很罕见地觉得自己的票钱被浪费了的感觉。好题材却无处着力,看似想要反情节,最终却沦为了空洞的表演秀。
有两个倒叙把悬念结果前置,所以看起来本来很冲击的情节变成了蔫炮。感觉每一个人物都想立点什么但却都是碎片化的。修桥本来的钱呢?组合这帮抢匪的过程呢?警方视角的这些年呢?忍不住想和白日焰火比,但比不了,差了很多,就感觉憋了很大的什么东西等他发挥呢等啊等啊等啊就没了……
感谢导演让我花四十五块钱看了加长版社会与法,下次我还是选择直接看原节目吧
单薄寡淡的流水账,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典型代表。
全片全方位臣服于演员的电影,又或者说,各方面都为了演员“展现演技”而出现的电影,效果就是只有单场的高光片段,以及只成就了一番演员,其余人都沦为陪衬
一塌糊涂,狗屁不通,全是错的,浪费时间
节目之烂 烂过臭鸡蛋 抢劫银行的故事竟可以拍的这么无聊 剧本和导演水平有限 演员还可以 不过张颂文演大鹏的角色感觉更适合
很遗憾张颂文饰演的何蓝警官下线太早了,不然还能看到他更多的表现。
拍得不烂,但没必要,是一部想模仿娄烨但完全低配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真实事件改编得…毫无亮点,人物空有表演没有灵魂,整部电影都像是为大鹏的独角戏服务,剧情无聊透了,还取个第八个嫌疑人这样的悬疑片名字,离大谱。
好恨啊,女性角色能不能不要恋爱脑,孙阳的演技会不会太烂了🤣哭戏真的把我逗笑了,剧情也好弱啊,很久没看到这么难看的犯罪片了,浪费我的时间和金钱,而且镜头好抖😇花钱看这个电影就是最大的诈骗
你就说这个金爵奖影帝有多水吧!拍的什么玩意演的什么东西
这部电影拍的好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强调钱去哪了,而是围绕着“为什么他会抢劫”“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抢劫犯”做了完整的人物动线。孙阳这个角色演的很好,他给这个动线以完整的答案,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刻特别准确,真的绝望和崩溃,撑起了这个人物和影片立意,也撑住了主角,给了足够的反应。所以演员真的出圈不在于几番,而主演也需要强大的配合才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