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梦游夏威夷》,心里就不自觉想起《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世界在转动》。
都有迷茫的少年病态的少女,都有湛蓝的大海,以及死亡。
技科被浪涛带走,而林昆河被宪兵击毙,如同许多人所说的:青春后面有阴影。
我一直在猜想让技科死去的导演——他让有了彻悟之心并下定决心重考大学的技科就此年轻下去——借此想表达什么?
我一直没有答案。
很后来我才发现,“青春”一直是和“祭”这样的词眼放在一起的,它是人生第一场源于自身体内的动荡,越不过去就被世界遗弃。
可慨的是我在《在》里的惑,《梦》里都了我“果”:逃兵林昆河的青春有一场爱情的祭,代价是生命,赶来海边看自制烟火的又琳给了他期盼中的答复,来不及放烟火的人,他在天堂一定收到。
小鬼的青春有一场必经的难,身体所挨的疼痛有如一盆泼面冷水,是该叫他彻底醒觉不再浑噩人生。
阿洲的青春有一场纯挚的幸福,幼年他睡在牙科躺椅上接受拔牙时,她教他用深呼吸和大叫来驱散恐惧,长大后她陷在联考的病态幻境里,他教她向前跨一大步然后大叫。
人生的命途不过是眼前奔涌的海浪,潮进潮退,我们可以跑走躲避浪涌带来的倾覆,也可以叫喊着跨越击退生命的困惑。
很喜欢那段结尾,退伍的阿洲到丸山医院去看陈欣欣,他买了幼时她送给他喝的牛奶,坐在那张靠窗的光线明亮的书桌前,他问那个曾经递给他扫帚柄现在又向他讨牛奶喝的患者:“你听到海的声音了吗?
”患者一脸讶异地答:“你有神经病啊?
”没有神经病了!
明亮湛蓝的海就在我们面前,海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看了《蓝色夏威夷》,张钧宁这个姑娘我真是相当的like啊!
台湾导演弄这种青春片总是有独到之处,不管是情节的编排,故事的设置,还是小细节的安排,都能表现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配角的定义,更是独树一帜,精彩万分,比如此片里的为了女朋友而当逃兵的徐昆河,海滩边侏儒而对当兵充满向往的小老板;更特别的是阿洲的老妈虽然只有简简单单一场戏,就让人过目不忘,实在是让人欢喜得要紧啊!
台湾青春片里的男主角都是木木的,傻傻的,安安静静;女主角则文静,甜美,不着一尘。
这样的组合只会让你对他们充满了祝福,没有任何的杂念。
几场戏处理得异常的舒服,一场是陈欣欣钓鱼,一场是阿洲将公车站牌抬着向前移动,我这个人没有暴露癖,细节还需要各位去慢慢体会;遗憾的是最后一场阿洲独自在精神病院的戏显得刻意了,有画蛇添足之憾。
这样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不残忍,但是温暖,好像是冬天里的一杯热牛奶,而且是不含三聚氰胺的那种。
青春剧就像时间里的一道伤,特别是在夏日里,就像切割开来又撒了一把盐,隐隐作痛。
这部片子很符合台湾的既定标准,也很像台湾的青春小说,描写很到位,无一例外地写到了友情,爱情,夏天,海滩,剧情却各不相同,而这一部确确实实跳出了那个被拍滥了的圈子。
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那是被压抑的青春,所迸发的激情。
好像只有阿洲是冷静的,他静静地看着周遭的一切,小鬼疯着,他跟着疯,胖子闹着,他跟着闹,欣欣要什么,他就去做什么。
虽然他知道,永远也不会回到童年的时候了,那个可爱聪明的欣欣永远不会回来了。
但他仍执著地陪伴着她,而在欣欣眼里,所有的人都变得一样,只要能给她快乐。
两个即将退伍的战士,在旅途中寻找逝去的记忆。
小鬼玩世不恭,很快露入俗世的圈套,被人敲诈,他那些在军营周遍泡妞的伎俩显得像小丑,所以最后他不会再去找那个天天隔着围墙给他送吃的那个女孩。
当然,那个女孩也会寻找新的目标。
只有阿洲平淡地看着,直到退伍后,不甘地再次去找欣欣,已经发现欣欣不在了。
这种不在,比梦里的去死还要可怕,有时候人活着比死亡更可怕,不是么?
就像欣欣,永远不知道有个懵懂的少年,暗恋了她这么多年,直到现在,坐在窗前,他都能闻到海的味道,听到海的声音。
因为,他自欺欺人地认为那种爱情,不过只是一场短暂的海边之旅。
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的回忆,也不是每段青春都值得珍藏。
那些稍纵即逝的青春年华,不过是幻梦,随着海水潮涨潮落,很快就会被凡尘淹没。
阿洲回到台北,他会跟我们一样,慢慢地成为一个凡夫俗子。
《梦游夏威夷》,一部温暖的青春片。
几乎都是新人,除了杨佑宁。
(之前看过他的《十七岁的天空》,据说拿了当年金马奖最佳新人。
记得在《孼子》中也有很小的戏份。
第一印象是像极了若干年前扮演杨过时候的古天乐,但是演戏的功力比那个年纪的古要天才很多!
一直觉得他是个很淡然的新人,不如香港的那些新人如此锋芒毕露。
杨的发展轨迹折射了这些年台湾整个电影圈给人的感觉,挣扎在艺术电影的边缘,份额与影响在华语影坛的地位急转直下。
)故事就是讲杨扮演的阿洲因为一个梦去找寻儿时的同学欣欣,一个当时班里他一直瞩目的女孩,一个拉着一手好琴的女孩,一个在他拔牙时帮他消除恐惧的女孩,一个把自己的牛奶天天让给他喝的女孩,一个在他回忆中全是温暖和美好的女孩。
女孩找到了,可是因为联考的压力精神分裂,于是阿洲带着她逃出了疯人院,来到了花莲美丽的海滩边,其中穿插的阿洲的好友小鬼和作槟榔西施的女友小苹果,以及服兵役至精神崩溃的逃兵昆河的故事。
花莲的美丽海滩那一刻如同鲁滨逊的孤岛,短暂的庇护着他们。
女孩信任和依赖着阿洲,阿洲也幸福地在这个世界中保护着他的公主...温馨的电影让我回想到小学时候的那个她。
她也许是我最早的好友,亦或是记忆中最早的好友吧。
比认识Bonbon的时间还要久。
我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吃午饭,周末一起写作业,玩游戏。
后来她转学去了我们那最好的小学,我也转学了,虽然学校离的很近,家也只隔着一条马路,但却渐渐疏远了。
后来知道她进了我们那最好的初中,高中,考上了上海最好的大学。
最近我们又联系上了,偶尔在上班路上遇见,淡然的聊上几句,知道她的工作也很体面,收入也很不错。
可是我们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种感觉,也许那种亲密无间只属于那样纯真的年代,再要体味,只能去电影中慢慢回味,慢慢梦游了吧...
夏威夷应该象征的是一个美好的地方。
究竟什么样的地方是美好的地方ne?那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
他们三个人去的就是。
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
苏州十全街淘到的碟在王总的大house里面试碟一边听着小山跟二师兄讨论丁丁的咖喱饭有一搭无一搭的看着穿着迷彩服短裤列队站岗的士兵那个即将退伍的黑黑的名叫王英州的老兵让我想起和我长得很像的正在服兵役的自己拍电影寄给我看的再等我回信的......小州好像他就在荧幕前对着我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电影没有看完于是回家继续像是怕这个梦突然醒来半卧在床上有了专门的早餐兼mini DVD放映桌(再有个本本就完美了哈哈)很久没看过让人这么舒服的电影了台湾的海边 阳光 沙滩 浪花 烟火 烤鱼阿州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小伙伴陈欣欣带着她离开医院来到海边一切都是那么温馨的他对她是细腻的温柔的他因为梦到她凄惨的死去他因为一直只有那一个女同学对她最好每天给他牛奶喝还教给他不怕拔牙的方法所以拼命寻找他哄她吃药逗她开心什么都依她她钓鱼他在水里开心的蹦跳着装成海豚海马给她吊她怕水他教她像不怕拔牙一样喊退了海水她执意回家他拖走了站牌把她留住那么多温馨的场景会让我时常不自觉地微笑 夏威夷一般的花莲梦一般的爱情我在太湖如果梦到你也会拼命寻找么?
感觉像是一部试验电影,自言自语似的娓娓道来故事情节。
少年为了梦中的女同学不远千里从台北到台南,或许为陈欣欣做的所有事只是为了完成梦境在现实中的完美延续:在花莲艳阳高照下,美丽女孩的身姿笑容,让时间停格,忘记所有的不完整,只要当下的肆意欢笑,往后,只要安静的看着她就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美丽脆弱如同玻璃球般不堪一击,就让一切如梦而来,如梦散去。
结尾,阿洲回到医院,欣欣却已不在。
镜头回切病人,突然觉得,成人理解的世界在所谓的精神疾病者眼中同样的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任何人都没有嘲笑的权利,生活本身有了各种可能才光影四溢。
片子有个很浪漫的名字,除此之外,也有个浪漫的故事。
过了一大半还是很一般的感觉,欣欣神经质的可爱,阿洲傻头傻脑的憨态还有偶尔逼你笑的桥段。
我想可以很轻松的看完了吧,昆河出现了,然后又消失了……“切,你有神经病啊!
”我们和阿洲同时笑了,可眼睛早已不经意的含满了泪水。
“胖子咧”我耳边一直回响着欣欣单纯嗲气的声音。
当阿洲和欣欣一起向海浪“啊”大叫的时候,眼泪也跟着哗啦啦的流出来了,好舒服。
他是个单纯的人,只想执着的生活。
可是现实却在嘲笑他,他们,我们的认真。
一个长长的冷笑话没有看到结尾,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播放器莫名其妙就停掉,后面怎么都点不开。
一个无精打采的愣头青,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一个妄想狂的胖子,一个被考试逼疯的女孩,一个想当兵的矮子,一个以纯卖骚的小女生。
就是故事的全部。
没有目的的游走,是因为对象都不存在。
曾经的小学同学不存在了。
杂志上的女朋友不存在。
考试不存在了。
台湾的电影总是散漫,连所谓的喜剧也是不紧不慢,包袱松垮。
可是总有细节让人心一颤,脸一扬。
我们的青春是一个大大的幻境,我们的青春是一支悠长的催眠曲。
我们的青春总是把故事在开始前掐熄,我们的青春总是把故事在结束前唤醒。
就像这次看电影。
不过也好,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
杨佑宁一如既往的本色,呆呆傻傻的,懒洋洋的,僵硬着肢体,恍惚着神情。
《梦游夏威夷》导演:徐辅军主演:杨佑宁 黄鸿升音乐:黄舒骏故事:正在陆战队服兵役的杨佑宁梦见小学女同学陈欣欣死去,便想方设法与她联络。
同连队的一位胖新兵因女友要分手,情急之下带枪逃跑。
杨佑宁和黄鸿升受命去说服逃兵归队。
借此机会,杨佑宁发现当年聪明可爱的陈欣欣竟然因大学联考压力变成了精神病患者。
甩不掉的陈欣欣跟着他们一起来到逃兵藏匿的海滩,发现他正全力制造烟花,准备以缤纷的焰火挽回女友的心。
在点火前的刹那,围捕军警赶到了……简评:本片是一部足以追美《蓝色大门》的优秀青春片,充分体现了台湾影人在这一题材上的实力。
导演徐辅军虽然初执导筒,但曾担任陈玉勋《热带鱼》的副导演,《梦游夏威夷》在部分情节上也可隐约看到一点《热带鱼》的影子,比如两个男生带着一个智障女孩的乡间之旅,比如对大学联考体制的讥讽。
《梦游夏威夷》的喜剧色彩比起《热带鱼》来也不遑多让,诸多青春时期特有的荒唐和尴尬,令人频频莞尔。
但是,徐辅军在访谈中多次提到了我们生存其间的世界充满肮脏丑陋,这种观念使他的影片在轻松中暗藏沉重,于欢笑里隐埋苦涩。
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一个梦想:杨佑宁的梦属于陈欣欣,陈欣欣的梦属于名牌大学,胖逃兵的梦属于模特女友,黄鸿升的梦属于勒索他五万元的一夜情人……然而,当青春不容分说地流逝,他们连做梦也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同样是青春题材,《蓝色大门》有一种希望未泯的淡定,但《梦游夏威夷》则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苍凉。
当焰火升起于夜下的海滩,那位被战友们讥笑为胖逃兵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女模特突然出现,脸庞被火光照亮。
徐辅军说,这个情节是要表达胖逃兵的梦可能是现实,但前一个场景里,胖逃兵在此被乱枪击倒,他实际上是控诉式地展现出了青春面对残酷现实的脆弱。
有蓝天有白云有海天却没有了穿校服的少男少女和青草地。有一点梦旅人的感觉
太闷骚了看不下去
好可爱啊啊!简直是小清新版的梦旅人+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自然但是又各种小趣味巧合 文艺电影就是这种临界在自然和梦幻之间的感觉 是的 残酷通过美好轻盈展现出来 。虽然相较于台湾新浪潮青春片已经很晚了 但还是很喜欢 和北野武也相隔不远 居然是釜山新浪潮奖的提名哦。作品真在于内容
拙劣电影的拙劣仿品
夏天,阳光,沙滩,还有你,不错哦~~~
青春就像烟火,短暂美丽不顾一切。联考和兵役就是现实的缩影,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或许我们都还太年轻,没办法承担生活的重担。因而有像欣欣一样崩溃了,有像昆河一样消失了。可是毕竟他们都解脱了。我笑他们是疯子,原来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疯子。站在阳光下,每个人背后都有影子。
空气因为海的靠近而变得潮湿 为了实现小小的单纯梦想 小小的单纯喜欢
10.04.29无论现在的她变成怎么样,我也要完成当年的那个梦~~这就是给青春的一个交代。我们的青春还在吗?还有未完成的梦想吗?
他们的连上士兵昆河逃走,上级便派出阿洲及其好友小鬼(黄鸿升 饰)找回昆河。于是阿洲趁着这次出外的机会寻找陈欣欣,意想不到的是陈欣欣也跟阿洲与小鬼一样来到了花莲。
因为黄舒骏才没了,记得那个傻瓜和他的明星女朋友.碟送给猪七了
爱情是否真如烟火一样灿烂而短暂?
装那啥。
像是一场梦,那个梦一样迷茫而美丽的夏天
没明白
我们。在这个梦境的夏天全部死去。
淡淡的梦旅人,淡淡的小清新,淡淡的台北金山海景,淡淡的张钧甯还是刚出道的广告片新人,这淡淡的台湾国语总是让我想起台湾的ex,这个毛病很不好啊。。。
很安静的节奏很慢的台湾电影,那片海依然干净地在记忆里。
一段年少记忆,一个误会,一场错过...也许这也是青春的组成部分.也许年轻时,人人都曾经是一个疯子...杨佑宁黝黑而质朴的脸上洋溢憨憨的笑容,沉默坚韧...喜欢他在窗棂的阴影里和欣欣挥手的样子...
我也像在梦游。。。看不懂
虽然太模仿了~但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