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只因为一部动画片--《迷宫的十字路口》。
又把这部片子翻出来回味了一遍,贯穿始终的有--1,首先当然是解谜的过程。
跟着柯南的脚步去寻找答案,大战把整个解谜的过程推向高潮,谜底彻底揭晓;2,如梦如画的风光,樱花飞舞的浪漫;3,日本传统文化的展现;4,另一个谜题:关西大侦探念念不忘的“初恋”在哪里?
最终,谜底是如此温暖人心:原来苦苦寻找的那个人,一直就在身边;5,小兰和新一的感情线,喜欢小兰的那句话:“等的时间越久,见面的时候就越开心。
”只是,不要让我们和小兰这样无限期地等待下去;6,柯南和服部的友情线,也是非常令我感动的部分;最后,主题歌功不可没。
很希望,在某个樱花飞舞的时节,可以追随着柯南的脚步,到京都去寻找那心中的风景。
当然,mp3里一定要有那首我最爱的《Time After Time》。
迷宫的十字路口算是我在柯南早期剧场版中回看次数最少的一部,细细回想,这部剧场版在我给早期剧场版排的序列中也不怎么靠前。
借着这次重映的机会,再去确认一遍,还是坚持过去的看法。
对这部剧场版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仓木麻衣的主题曲,太契合电影了。
柯南剧场版有一个习惯,结尾曲的画面一定是实景画面,一般都是与影片内容相应的景色,有种看八九十年代老式MV既视感。
这部电影让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为了配合这首歌,才创作了这个故事。
因为本片主要就是在讲感情,讲服部对初恋的怀念,讲兰对新一的思恋,当然还有园子大小姐对京极真的感情。
(只是这部剧场版是03的上的,创作时间也就是02年,我有点记不清那个时候园子和京极真就在一起了?
我印象中是白色情人节事件,二人确认心意)迷宫的案件说真的很敷衍,与其去猜凶手是谁,不如去猜平次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初恋。
大家都在吐槽中后期剧场版不认真推理,净扯东扯西,其实迷宫十字路口已经开了这个头。
整个案件就像是一个城市观光指南,应该是剧场版第一次在一个真实的城市里面四处办(旅)案(游)。
这部剧场版中最意想不到的就是工藤新一出场。
没记错的话,这是全部二十多部剧场版中,工藤新一唯一一次,本人真人活人登场。
真可谓是最大的噱头啊。
当然对于平次不知道他的初恋是谁,观众应该第一眼看到拍球的小妹妹就猜到那是和叶了吧。
在最后和叶揭晓历史真相之前,通过歌词的唯一一处差异,也几乎是明示了和叶就是平次的初恋。
整个故事建立在义经和弁庆的历史故事之上,是柯南的一个经典故事模式。
这也算是一种寓教于乐和宣扬日本文化的方式。
只是,老和尚说柯南和服部就像是义经和弁庆,要是被他俩听着了,只怕要争起来谁才是老大。
但是吧,老和尚总是鬼魅一笑,让人以为他藏着什么重大秘密,结果只是有个女儿。
话说他应该察觉到柯南不简单,也许发现了柯南小小身躯内藏着一个侦探灵魂的秘密了。
时隔多年发现这一部是最喜欢的柯南剧场版。。。。。
柯南剧场版国内公映过一次哟,南京就有上映,【沉默的十五分钟】三年前的事情了。
是什么内容全部忘记了。
但是我却记得这一部隐隐约约的剧情。
如此美好的京都风景,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的羁绊,话说和叶真是呵呵了。。。。。。
服部平次不仅长得黑,还是官二代哦!
大阪府警本部长的儿子!
那个年代拍个动画真是良心,实事求是,充满了务实精神,你看看柯南现在,哪一部剧场版不炫技?
踢个足球都踢到天上了,恨不得一球踢倒一栋楼………………突然有感而发,遂做短评,以上。
某日,心血来潮,问了室友一个问题:如果要在新一和服部中间选一个做男朋友,你会选谁?
室友毫不犹豫地回答:“新一!
”但很快,她又自我否决:“做男朋友的话还是选服部吧。
”我理解她毫不犹豫后的“变节”。
因为在这部名侦探的传奇中,新一是主角,是我们一直等待的主角,所以我们在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的一瞬间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
但一旦考虑了,一旦思量了,我们会不约而同地默默放手而转首去寻找服部的身影。
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小兰,可以十多年如一日地等待一个偶尔才传来只言片语的男生。
所有人都为祝英台化蝶的勇气感动但一定所有人都不愿成为下一个祝英台。
比起新一和小兰的轰轰烈烈,我们更愿意选择服部和和叶的平平淡淡。
虽然服部和和叶常常见面就吵,而且是大吵特吵,但我们却从不担心。
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如何争吵,他们始终在一起;无论多么危急的关头,他们从未抛下过彼此。
不管是小兰他们去大阪,还是服部来东京,和叶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和叶的说法是她是服部的姐姐,所以要盯着服部不被莫名其妙的女人拐走,而服部虽然总是一副忍无可忍的模样却始终护着和叶不让她有任何危险,也不让别的男人靠近她。
正是这种吵吵闹闹的平淡才格外让人安心。
没有思念成灰的别离,没有父辈家族的恩怨,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有的只是再寻常不过的相依相伴,再人间烟火不过的熙攘热闹。
室友说,选服部,是因为和叶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在身边。
我们追寻的爱情,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当你需要时,一转身,那个人就站在那里,不离不弃。
相比之下,新一是漂浮在天边可望不可即的传说而服部却更像是我们走出教室就能遇到的那个迎面而来的隔壁班的帅气男生。
看到新一和小兰在一起时,屏幕外的我们欢欣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苍凉。
所有的观众都心知肚明,在这个故事没有落幕之前,分离才是他们的常态,相聚时的欢乐再多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的安慰。
人散后,一弯凉月弯如钩。
当柯南伴随着我们从无知懵童成长为青葱少年时,小兰已站在原地等了十七年。
当小兰想在情人节把巧克力送给新一却不知该送往何处时,她该是如何的情何以堪。
我想,每一次,小兰看到服部和和叶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高兴、羡慕、无奈、心酸、想念……再多的情绪,到了最终都不得不化为渗入骨髓的无尽等待,不管愿不愿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对于新一和小兰来说,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咫尺天涯——一个不得说,一个不得知。
一个人的无奈,两个人的辛酸,彼此间无尽的悲哀。
在整部《名侦探柯南》中,有不少人曾惊艳了我的眼。
比如那个一身白衣,在漫天银辉下肆无忌惮地喊着“ladies and gentlemen”的月下魔术师;比如那个只出现了几分钟的松田阵平。
然而他们再惊艳,也只是“曾”而已。
基德的潇洒帅气只属于月光下的魔术,当他变成快斗时便荡然无存;松田的出现更是昙花一现,而后便是如风般永久地逝去,只留下那一条悲伤的留言。
而服部不同。
这个从大阪来的黑小子,便如同春日的阳光一般,他的光芒不会在瞬间如烟花般璀璨,但却始终存在,温暖始终,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对于友情。
对于新一或者说对于柯南而言,小兰是爱情,灰原是知交,少年侦探团是伙伴,而朋友二字,唯有服部可以担当。
在服部和新一的初次比试中,服部虽然输给了新一,却并未因此而耿耿于怀,反而因新一的一句“推理是不分上下的”而对他心悦诚服,从此成为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作为一个男人,可以能力有所欠缺,可以学识有所不足,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一种气度,一种作为男人应有的气度。
最起码,愿赌服输。
这一点,服部平次做得很好。
虽然新一和服部之间总是直呼对方的姓,似乎并不亲近,但当新一有事时,第一个想到可以托付的就是服部,服部亦然。
新一被小兰怀疑身份时,服部把自己打扮成新一想要取消小兰的疑心;新一月圆之夜与黑暗组织对决时,服部在明处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新一因自己喜欢的球员犯罪而心情低落时,服部不顾面子用臭的不能再臭的球技逗新一开心心情变好。
一次次默契合作,一次次生死相托,不仅是因为他们深知对方的热血善良,更是因为他们了解彼此的实力。
柯南和少年侦探团在一起时,虽然开心,但却并不放松。
因为年龄、阅历和能力上的差距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处在一个友情的上位,他需要去承担起照顾其他人的责任。
但和服部在一起的时候,他无需任何掩饰,包括年龄,包括身份。
因为他们年龄相当,能力相当。
虽然与新一相比,服部的侦探能力略输一筹,但仍不容小觑。
还记得服部初登场时柯南的表情吗?
虽然遇到了身体骤然变小这样的冲击,新一仍然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冷静,但在服部出现后,我们第一次在新一脸上看到大惊失色的神情。
因为第一次,有人如此准确地推断出自己的去向。
正因为他们深知,彼此都有这个能力去守护对方,所以服部可以对新一完全放心,新一也可以把一切都托付给服部。
友情也需要一种对等的付出与回报。
真正平等的友情是双方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彼此的付出和回报都达到一个平衡,不会有任何一方感到任何的潜在负担或施舍。
如果在友谊的天平上,一方总是在付出,而另一方总是在自动或被动地接受对方的付出,时日一久,天平必然发生倾斜。
所以说,少年侦探团只是柯南的伙伴,而服部才是新一真正的朋友。
除了服部和新一,这部动画中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高中生能手。
可在我看来,能真正代表高中生的,却只有服部一人。
新一在没有变小之前有点类似于玩世不恭的贵公子,时不时地去侦探的世界里溜达溜达,而变小之后,又被迫快速成长为一个心理年龄七十岁的七岁小孩。
黑羽是基德的时候变成了三十多岁的游侠,打回快斗原型后却成了心智只有十多岁的初中生。
只有服部,只有这个阳光般的少年,始终有着高中生的热情去探寻一个又一个案件的真相,去相信正义和阳光的永远存在。
他也会因不得不要应付高中生繁重的考试而无法参加侦探聚会,也会向那个年纪的所有男生一样,不停地和自己喜欢的女生吵嘴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还是总想见到对方,也会因为见到女生成熟的身体而脸红失态。
有一集动画,服部和柯南坐在沙滩上一起猜女孩子泳衣的颜色,结果被和叶狠狠地一顿鄙视。
每次看到他们两个被和叶鄙视后的尴尬表情,都会觉得很好玩,也会觉得很温暖,说到底,他们再能干,也不过是正当花季的阳光少年。
所以,我能理解室友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服部。
如果是我,我也会选他,无论是关乎爱情,还是关乎友情。
这是柯南的第七部剧场版,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剧场版目前没有能超越的,越看越喜欢樱花树下,化了妆的小女孩,穿着漂亮的和服,拍着皮球,唱着当地的歌谣不远处的屋殿里,一个小男孩,踮着脚在窗户那里看着,想要去问女孩名字时,一阵风刮过,樱花飘落,留下一个美丽的误会白月光下,忘记约会的少年,拼命跑向约会的地点,静静等待的少女,看见她的少年,露出了笑容,月光下的她,那么美不止这些,这个剧场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青梅竹马的伤害, 羡慕
手鞠歌(てまりうた)又称手まり歌、手まり唄、手毬歌、手毬唄等,是日本女孩们拍球或跳绳子时演唱的儿歌。
兴盛于明治时代(1868-1912)中期,歌词题材非常广泛,除了片中展示的京都地名版外,从江户时代(1603-1876)的故事、日俄战争的经过到后来的文艺作品或儿童游戏,无所不包。
随着日本的现代化、车辆的普及、道路的修整,在外游玩的女孩越来越少,很多词曲都已经被遗忘。
流传至今代表性比较强的几首手鞠歌都多次融入流行文化,经常被改编。
几个例子:1.《京の手まり歌》(京都的手鞠歌,又称丸竹夷,本剧中的歌曲),描述京都东西向的道路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十世纪晚期。
歌词随京都道路变动而多次更改。
另有一首描述南北向道路名称的歌曲和多首起补充作用的歌曲,前者的旋律和节奏比剧中这首丸竹夷更有日本民族特色。
丸竹夷歌词翻译:丸竹夷,二条,押小路,御池。
姊小路,三条,六角,蛸药师,锦小路。
四条,绫小路,佛光寺,高辻,松原,万寿寺,五条。
雪屐轻响,穿过鱼市场。
六条,三哲,越过街道。
跨过七条,再到八条、九条。
十条,终点是东寺。
2.《あんたがたどこさ》(你从哪里来),据民歌研究者太田信一郎称是来源于倒幕战争中戊辰战争(2868-1869)时期军队士兵和当地孩童的问答。
孩子们问士兵是从哪来的,士兵则进行回答。
歌词中的很多地名都有争议,歌曲舞台被认为是熊本县熊本市或埼玉县川越市。
此歌曲广为传唱,被多次改为无伴奏合唱、交响乐等版本。
YT上的管乐团合奏版很好听。
这歌的旋律我听着谜之耳熟,但完全不记得是在哪里听到过。
あんたがたどこさ 肥後さ 肥後どこさ(もしくは「肥後もっこさ」) 熊本さ 熊本どこさ 船場(せんば)さ船場山 には狸がおってさ それを猟師が鉄砲で撃ってさ 煮てさ 焼いてさ 食ってさ それを木の葉でちょいと隠(かぶ)せ翻译:你从哪里来?
从肥后来。
肥后在哪里?
在熊本。
熊本在哪里?
在船场。
船场山上有一只狸猫,猎人用枪把它打死了,煮了,烤了,吃掉了,然后用树叶轻轻盖住它。
3.《番はじめは一の宮》(第一个是一宫),借用明治时代在日本指导军队的法国人作曲的《拔刀队》(1885,日本最早的西洋音乐,被广泛传唱)的旋律。
前半段歌词采用传统的数数歌(数え歌)形式。
词作者不详,且后半段歌词被后世改动为小说主题。
一番はじめは一の宮二また日光中禅寺三また佐倉の惣五郎四はまた信濃の善光寺五つは出雲の大社(おおやしろ)六つ村々鎮守様七つは成田の不動様八つ八幡の八幡宮九つ高野の高野山十で東京心願寺これほど心願かけたのに浪子の病は治らないごうごうごうと鳴る汽車は武男と浪子の別れ汽車二度と逢えない汽車の窓鳴いて血を吐くほととぎす武男が戦争に行くときは白い真白いハンカチをうちふり投げてねえあなた早く帰ってちょうだいね翻译:第一个是一宫,第二个是日光中禅寺,第三个是佐仓的惣五郎,第四个是信浓的善光寺,第五个是出云的大社,第六个是村庄的守护神,第七个是成田的不动明王,第八个是八幡的八幡宫,第九个是高野的高野山,第十个是东京的心愿寺。
尽管许下了这么多心愿,浪子的病还是没有痊愈。
轰隆隆作响的火车,是武男和浪子分别的火车,再也不能相见的火车窗,杜鹃鸟悲鸣吐血。
当武男去参战时,请挥舞那洁白的手帕,请你快点回来啊。
4.《一列談判》,描述日俄战争和日本于列强交涉的历史。
“一列”的含义不明。
一列談判破裂して、日露戦争始まったさっさと逃げるはロシヤの兵、死んでも尽すは日本の兵五万の兵を引き連れて、六人残して皆殺し七月十日の戦いに、哈爾浜(はるぴん)までも攻め破りクロパトキンの首を取り、東郷元帥万々歳翻译:谈判破裂,日俄战争爆发,俄罗斯士兵迅速逃跑,日本士兵誓死效忠。
五万大军紧随其后,只剩下六个人,全部杀光。
七月十日的战斗,一直攻破到哈尔滨。
夺取库罗帕特金的首级,东乡元帅万岁万岁!
5.《乃木大将》,描述乃木希典的。
歌词语焉不详,“野蛮国”疑似指俄罗斯。
日本の、乃木さんが、凱旋す、雀、目白、ロシヤ、野蛮国、クロパトキン、金の玉、負けて逃げゆくチャンチャン棒(坊)、棒で叩くは犬格子(犬殺し)、シベリア鉄道長けれど、土瓶の口から火を噴けば、バルチク艦隊壊滅し、死ぬ気で尽すは日本の、乃木さんが、凱旋す…翻译:日本的乃木将军凯旋归来,麻雀、白头鸟,俄罗斯,野蛮国家,库罗帕特金,金色的子弹,战败而逃的长棍棒兵,用棒子殴打狗笼子,西伯利亚铁路虽然漫长,但从壶口喷出的火焰,击溃了波罗的海舰队,誓死效忠的日本,乃木将军凯旋归来。
参考资料https://ja.wikipedia.org/wiki/手鞠歌
剧场版里美感的巅峰。
可惜唯一的短板太刺眼:最后的追逐戏反派的打手们太降智了,多人打戏画面真的需要找专业指导。
但它的优秀已经足以让我忽略这些缺陷。
画面审美和剧情衔接无可挑剔,破案和文化背景完美结合,这个阶段的人物画风也是最漂亮的。
平次开摩托带着柯南那一段令人挪不开眼。
皮球歌串起初恋的真相和推理的结果,观众跟着柯南和平次在分析案件时在京都四处走动,风土人情和推理尽收眼底,哪怕不看案情只看画面都是享受。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对平和线倒没什么感觉,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化个妆换身衣服居然就不认识了,也太假了。
第二次再看时,比起剧情更注重沉浸在京都的氛围中。
古寺边樱花纷纷随风落下,男孩被歌声唤醒,拍皮球的女孩子忽地在漫天花瓣中消失了。
这个场景确实异常迷人,平次的念念不忘完全可以理解。
而服部平次后来遇见疑似初恋的艺伎,心中忽上忽下,虽然我仍没有被这个青梅竹马转成一方一见钟情的设置打动,但平次忐忑的心情倒确实真切细致。
不过死活认不出和叶这个梗玩多了变成设定竟然还蛮好笑的,以至于认不出和叶是基德、差点发生强吻怪盗基德的惨剧竟然也挺……合理。
新一给了小兰一记麻醉时,我一边在心里咆哮:你就要去打架干Boss了你先把己方最大输出之一淘汰算怎么回事!
一边又忍不住难过。
新兰月下相见的片刻,等到M21唐红的恋歌得到了点题:夜半云中月,匆匆无影踪。
这样的场景,难怪醒来的小兰恍惚以为自己在做梦。
在平和的主场里,新兰情节作为支线,时间短暂,没有M1的生日快乐同生共死,没有M2的两代轮回枪击相救,没有M3的身份揭露一触即发,但是仍然看得人胸口一紧。
结尾处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平次和叶仍在斗嘴,小兰一点飘渺的心事,仍被对她情绪变化实时关注的柯南察觉。
见她沉默不语,故意摇晃汽水溅了满头满脸,转移她注意力的同时,又让她发现了手帕。
这样无微不至的细心和不露痕迹的巧思,是M7之后的感情线无可企及的高度。
而小兰“并不讨厌等待的感觉”,也在M21中新一给小兰回的歌牌中得到了呼应:早晚终相会,忧思情愈深。
最喜欢这部了,樱花飘落,古老的京都,拍皮球的少女,动听稚嫩的民谣,醒来望着窗外发呆的少年,简直是平和党的福利。
最后新一有出现哦,月光下的新兰啊 回忆与现实交织着……心境什么却早已经有了变化。
不得不说,平次这个也太傻逼了吧,小伙伴化了个妆,就认不出来了?
还是睡迷糊了大脑有了异常,还是说和叶化妆后一点也不像她?
导演!
你这是在黑和叶还是在黑平次啊?
今天下午(12.29)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电影,同时影院有非常多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看,这次的上座率高的有点惊人,我看至少有50%。
所以有的时候我在想圣诞节/元旦节这个跨年贺岁档。
是不是缺少动画片这种特殊的类型呢?
《雄狮少年2》是因为口碑做坏了,家长不愿意带孩子去电影院观看。
相比之下,另外两部动画电影你可以说他剧情平庸比较敷衍,但是票房确实很不错,《狮子王:木法沙传奇》(8500万)《海洋奇缘2》(1.05亿)。
像是这部柯南动画3天直接收进3,000万也确实是非常厉害了,要知道他可是来自20年前的老剧场版。
也就是说,其实在视频网站或者是在网络资源上,有的朋友可能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这就无形中又筛掉的一批观众,而愿意进电影院的纯粹就是为了情怀。
关于剧情设置,这部作品可圈可点。
在侦探类型学语境下,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标准的推理小说系列中需要解决的三个类型难题,并且将其交织在一起:来自情感的谜团(初恋相逢)、来自谜题的解开(同时包括密室和机关)、为杀人事件找到真凶(标准的动机证据讨论)。
在这部《迷宫的十字路口中》柯南剧场版系列一如既往贯彻了一方面科普日本地名风景名胜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将过去的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可以说是优秀的圣地巡礼结合。
而且在片尾曲上映的时候,又用了真人小女孩背影穿梭在京都的林子中的画面。
所以我想讨论一个别的问题,“时间”。
这里的时间当然不仅仅是柯南主题中那个永远不会长大的让时间凝固的小孩,同时还包括有作为20年之后的观众去反观20年前电影的时间。
因为这部剧场版是来自20年前的,没有现在那么多错综复杂的恋爱关系,以及为柯南所生发出的只有毛利兰不知道本人,其他几乎所有人都剧透完了的情况。
柯南和服部平次的合作也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下,完成没有那么多奇幻色彩,爆炸场景超自然现象动作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柯南/工藤新一、还是服部平次,这部剧场版都给予了他们身体受伤的症状。
身体上出现擦伤痕迹是一种情念定型,一般情况下擦伤就意味着受伤这个状态已经完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伤不仅是一种表象,同时还是一个会影响身体状态的持续过程。
如果是在其他有着强烈的爆炸动作戏份上,受伤的角色会很快只留下表象而不留下延续影响的过程。
以《百万美元的五棱星》为例,里面的服部平次、柯南和怪盗基德,他们也受过很多伤,但是基本上是下一幕很快就恢复正常,哪怕是在飞机上比剑道。
但是在这部剧场版中不是这样的服务频次因为被涂有毒的刀刃划破身体,所以它一直会存在一种难以呼吸喘气的状态。
而柯南因为服用了类似重感冒一样的药物,短暂的恢复到工藤新一的身体中,所以他也一直有一种难以呼吸的症状。
我认为这个其实是会出现非常明确的肉身知觉的讨论点——会受伤的身体和不会受伤的身体之间,就是动画中对于角色身体的两种表现方式。
甚至江户川柯南还与阿童木共享了同一种符号化的身体,那就是不会长大的身体。
手冢治虫在创造阿童木这个形象时,不仅参考了匹诺曹,从一个木偶变成真人的跨越式,身体变化而不是成长时身体变化,同时它还将阿童木固定成为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少年形象。
这与青山刚昌创造江户川柯南这个形象是同调的。
江户川柯南的来源不仅仅是工藤新一作为永远高中生的侦探形象以及他周遭的这些朋友们,只是过去了一年,但是整个故事却延续了20年的光阴,同时还在于召唤出了隐藏于江户川乱步等等一系列推理作品的侦探灵魂。
要知道这种召唤实际上在这部剧场版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时间停滞性——那就是小学三年级的服部平次跨越了7年之后变成了高中生的模样。
服部平次短暂的昏迷后,从隔子窗中向外望去看到了和叶那副重新被穿上和服之后的美丽模样,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就是另外一种逆向时间性的工藤新一。
对于20年前的观众来说,这一形象并不够明显。
他们所形成的呼应关系虽然隐藏在这个作品之中,却没有被挖掘出来。
因为那时柯南还处于完整的上升期,人们更倾向于看到这些谜题犬牙交互式的被解决。
如果我们结合日本当时的事件来看,还没有发生日本2011大地震。
人们在潜意识中对于集体性灾难的影响并没有影响到整个柯南系列。
相比之下,在《铃芽之旅》中对于地震后的集体心理感受是非常强烈的,当然这部作品还是后疫情时代的作品——所以这部作品对于全球观众来讲,又有一番新的社会性认识。
那么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讲,我们再去看20年前的作品就会发现,怀旧感取代了当时不断持续昂扬上升的精神势头。
想要成为“义经”的那位凶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
再去查看他的犯罪动机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误会,这不是一己私利——最开始被包裹起来的确实是想要独吞财产,但是当他(言说里)找到买家之后,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是想要复刻玉龙寺当年的荣光,是想要重建那个道场,是想要在20年前的当下再回到以前,这就是过去的过去,也是怀旧的怀旧,它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鲍曼所说的逆托邦。
我读博士的时候是做乌托邦美学研究的,乌托邦有三个不同的时空方向。
第1个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它意味着这是一个可预见的通过努力或者通过地图可寻找到的未来,比如布洛赫《希望的原则》。
漫画中已经完结的《火影忍者》最后一话以及《约定的梦幻岛》大结局,都是在强调这种可能性是能抵达的。
前段时间已经完结的《我的英雄学院》也是如此。
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剧情来讲述,就是和解。
和解意味着一系列行动获得结果,它是一种最小形态的面向未来的乌托邦。
第2个方向是面向偶然空间的,它意味着这是一个业已完成的完美世界,但是你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
明年要上映的真人电影《驯龙高手》动画版的第3部结尾就是如此。
而第3个方向就是面向过去的,也就是这部剧场版中所讲述的几个过去指向。
第一个自然就是新一和小兰。
柯南通过公用电话给毛利兰通讯,公用电话本身就是一种发生在非常过去的通信设备,它所具有的匿名性在故事中固然代表了工藤新一真人无法见到毛利兰,同时也代表着过去本身的社会停滞。
而在这部剧场版中,工藤新一以真身出现在毛利兰眼前,完成了思念越久幸福度越高的再次重逢情感阈值。
第2个就是服部平次与和叶,第3个就是上文所说的凶手。
从乌托邦学来说,如果对于乌托邦的想象是面向过去的,那就反向意味着对未来信心不足,于是我们便将那些过往的美好情感,放置于不存在的过去,并于这份裂缝之中加上金黄色的滤镜。
就像樱花/月光一样,平次在樱花中想象过往的初恋,新一在月光下把麻醉手表对准毛利兰。
不过“樱”在本作里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盗贼团的“伊势三郎”,可以说是本作里一系列杀人案件的真凶做局者。
最后我想起服部平次对柯南所说的话,他为什么要来京都调查这个案件呢?
那是因为那个居酒屋的老板虽然是盗贼团的一员,却和他的童年息息相关,他在上中学的时候总是受到这个大叔的照顾——这是一个完全无关过去宏大历史叙事的当下日常生活,只要首领一直不会因为重病身亡这份已经被埋进历史尘埃的事情就不会再翻出面了。
真的是这样吗?
那份采访服部平次的杂志,那个珍贵的白色珍珠将两张不同时间的服部平次并置起来。
非常热血,多年以后对于这部电影即使不记得太多,也会记得最终的剑道对决,很燃,但是还是觉得高潮时候的bgm最好只是交响乐,而不是带歌词的那个,感觉很出戏。
剧场版又一次引进新警察还想给人家套上嫌疑,新角色可以,但是这样做真没必要,到最后觉得这个系列没有坏人了。
工藤新一的登场时隔多年已经忘了,但的确是个重大惊喜,整部电影的爱情感很棒,就是觉得,工藤新一脸的变化区间也太大了,这一部做得像黑羽快斗。
推理太弱,故事背景很好!
很无聊,当悬疑推理的话简直没眼看……也就粉丝刷刷情怀吧
爱情是恒久不变的卖点
不是 这部好看在哪
一直的最爱!
···
京都文旅。(❶弓盗自在人心;❷恋恋不忘,必有回响;❸不忘初恋,方得始终。)
十二月计划把剧场版都重温一遍,小时候看的时候,兰,新一,平次,和叶,都是大哥哥大姐姐,现在看的时候,他们都比我小。
剧情确实太平了,反派太弱,推理甚至不如普通的剧集。关键是你3d特效现在看确实也很low。总之不带滤镜看确实是有点过时的片了。
浪漫糅合逻辑,既华又实的佳作。
这个一般
我说这个历史典故怎么这么熟悉啊,原来《踩虎尾的男人》讲的就是这个。本来抱着老版剧场版会好看一些的期待来看,结果实在是没想到青山刚昌这老家伙一早就开始放弃追求了:弱化推理/剧情逻辑,吃恋爱红利的流量,把平次与和叶的爱情线作为主线,并设置时空上的联系:八年前的初恋与丢失的佛像,儿歌与道路(京都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相结合的设计挺好,前期铺垫的过程太过无聊了,结尾的调又没起来,整体的观感上就很差,动作场面到是已经“柯学”初具雏形,小黑就像是一个看不见动机的标点符号一样来使用,当看到柯南危机时刻莫名其妙的从怀里摸出来个足球,我的表情:0.o?(真的很好笑啊喂…
烂的恶心
这部能有八分 是少女太多刷的分么// 果然柯南剧场版最高还是贝克街的亡灵啊`
据说这是柯南最精彩的剧场版。不知道为什么当年居然没有mark 刚好这次补mark。这部剧场版在 2024-12-27 将要在大荧幕4K重映,但距离它首次上映的 2003-04-19,居然已经过去遥远的21年。这是一个糅合了京都佛像失踪案、盗窃团伙内讧团灭谋杀案、服部与和叶初恋故事的浪漫京都之行。关键线索和推理关键在于京都城市的街道布局,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中暗藏案件的谜底。当年看唐史的时候就听闻,日本京都在城市整体布局方面模仿唐长安城等比缩小了四分之一建造,在城市的宽窄比例、城市的细节建设上更多的参考唐洛阳城。我想 它之所以可以让众多柯南迷们念念不忘,因为这是让那个永远只闪现在片头和片尾曲里的工藤新一,唯一一次登场的剧场版。他和小兰月下重逢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可是即便如此,我最喜欢的剧场版也依然还是《贝克街的亡灵》。
新一从背后捂住兰,在变小之前第一次用麻醉枪射了兰,即使这样也要见兰一面,身体开始变小,双手却更加紧紧地抱住兰。柯南看到兰失落的眼神,故意把可乐喷到脸上让兰拿出给新一擦过脸的手帕,让兰确信新一真的来过!“我并不讨厌等待,因为等待得越久,见到他时就会越开心。”兰说。
高考完和小伙伴一起看了n部柯南剧场版,情节很吸引当时的我,但现在都不记得了。现在我都大四了,时间过得真快。
京都真美,但推理真是推得毫不走心。
剑风传奇万岁
真相和人都要等,松果会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