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金双看《热血男人帮》时,我最先想到的话是:不会做饭的厨子玩不好摇滚,摇滚和吃饭其实都不简单。
有人说,这是一个饿死诗人的年代。
摇滚,也一样。
在影片《热血男人帮》中,当热血青年——小厨师长赵群站在废弃旧工厂的职工食堂中发呆时,无数拥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开始改制,数不清的企业解体,这家职工食堂也将面临着即将关闭的命运。
所以,当那群老头子们或骂或怒吵得不可开交时,很会打架很会炒菜的“摇滚人”赵群用最大的声音说了最心虚的一句话:“集资!
”在楼下的空地上,两个另类打扮的行为艺术家正用麻绳脱拖着一两颗大白菜在泥土上反复奔走。
这也隐示着:在生存面前,越来越多的艺术人陷身尴尬之境。
《热血男人帮》中的小赵、老铁、老黄和老闫也一样。
纵观全片,《热血男人帮》更像一部“中国摇滚史”,这部摇滚史从崔健开始,迎来唐朝、魔岩三杰和黑豹之后,像阳光和鲜花一样绽放,而后,迅速枯萎。
时值今日,“摇滚”两个字,在艺术人眼里,更多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背后昭示的:有昔日的荣光、有曾经的绝望,还有内心的焦虑和期待……总之,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甚至我们可以说,《热血男人帮》帮像一部摇滚版的《功夫》。
只不过,在这部影片中,隐藏在猪笼寨的几位功夫高手,此刻变成了四个生活窘迫身份各异的男人。
但不过,这四个男人,内心都曾经拥有激情,或者说一个梦。
陈翔演的赵群本来是子承爷业的小厨师长,为集资承包食堂好不容易和一帮糟老头子筹措十万元钱,孰料,开车时撞倒一个很不靠谱的落魄大叔。
这个名叫老铁的男人,活着无奈透顶,不但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甚至就连前妻和儿子都瞧不起自己。
在影片中,就是这个变态大叔老铁(黄达饰)很不靠谱地将十万元钱付之一炬。
所以,接下来问题来了:赔钱!
为了筹钱,老铁甚至不惜出卖身体走上了“卖肉”的道路。
相比之下,有着传奇经历的摇滚吉他手老黄当年曾经像黑豹乐队一样知名,可惜,如今时过境迁。
老黄早已沦落着成在街头表演的兔子玩偶。
而之于和妻子在城里开理发店的老闫(戴立忍 饰),其人除了玩得一手剃刀之外,还弹得一手好瑟琶——甚至能将瑟琶玩得像贝斯一样激情飞扬。
之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洪湖水,浪打浪!
如今这个来自农村文艺战线的老闫已被妻子教训得失去了激情。
所以,一旦这四个人相遇,一旦那个落迫的年少才俊带领三位江湖老炮组成“大菜刀乐队”本身就是一出好戏。
更何况,五十元一张票别搭一瓶啤酒呢?
之所谓,火烧免子,闪亮登场,此中经历,错综复杂,一言难尽。
不过,这也似乎暗合了江湖上流行的那句传世名言:不懂唱歌的帅哥不是好厨师!
摇兮滚兮,不能摇来你就滚,这四个男人的非常经历本身就像一次摇滚小说。
只不过,在这部小说里,每个人的经历中多少都有点小悲伤。
所以在影片中,四个男人身上承担着太多的梦想:在承包款被烧后,赵群想赎回自己的食堂,圆了爷爷的梦;鼓手老铁要的是赢回自己的尊严,吉他手老黄想找回自己丢失的青春,瑟琶手老闫则想找到昔日的激情。
其实,每个人寻找的都是曾经丢失的自己。
换言之,这四个风格各异、身份和性格迥然不同的男人聚在一起组成“大菜刀乐队”,承包款被烧是个诱因。
不过,其中最大的诱因其实还是骨子里的不甘心,或者说生命的激情。
不过,幸好,影片最后,“大菜刀乐队”赢得了比赛,几个男人均找到了希望,老黄看到了台下的女友,老闫的前妻和儿子站在街头为自己欢呼,老闫的妻子看着电视眼里飘着热恋的光芒。
不过,之于赵群,依旧没有保住食堂。
不过,这些似乎已不重要了,一辆名为“大菜刀流动厨房”的爱心车在街着闪过,车上是一张张幸福的老面孔。
这个影片中的桥段和场景,似乎也意喻着:却原来,摇滚和吃饭其实都是很不简单的事!
《热血男人帮》和“大菜刀乐队”也一样。
本片聚集了不少可以让人荷尔蒙飙升的青春片元素,摇滚,音乐,热血,理想,打架,爱情,奋斗,帅哥,老炮,痞子等等,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深度和厚度就能让人看爽。
但实际问题就是不需要厚度也不能拍得过于薄。
人物单薄,故事单薄,冲突单薄,演员单薄,技巧单薄,音乐单薄,情感单薄。
电影能压缩成相片看的那种薄,比一元钱硬币还薄的那种薄。
按理说,有黄秋生这种老戏骨在,年轻演员怎么都得飙一段,但男女主都和榆木疙瘩一样,不开窍。
导演玩得太跳脱,京城痞子的风格给本片蒙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魔幻色彩。
这片子,和《海角七号》之间的差异那不是文化差异,那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差异。
故事走颓废大叔奋发图强重组乐队的致青春、致热血路线,从回味校园涩恋的一干岁月主题中杀出一条血路,上演了这出午夜食堂英雄有梦的超“燃”戏码。
影片中的男人,无一不是“渣男”,从拆迁队狐假虎威的队长,卖“祖传核桃只此一对”的食堂厨师,满嘴艺术理想却捡烟头贴广告的艺术家——这些外围角色,到不懂沟通只懂打架的食堂少掌柜陈翔,被妻儿鄙视的废柴老爸英达,生活落魄苟活度日的“皇太子”,以及菊花理发店老板妻管炎戴立忍——影片中的主角,或见利忘义或虚伪奸猾或粗暴无礼或懦弱无能或人浮于事……热血男人帮,首先就在女人和孩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本片最炫目的,还是拼命三郎陈翔的高能动作戏,这个浪荡小青年不仅擅长以寡敌众,而且一招手持大伞从楼顶跳下的镜头,简直是“天外飞仙”的飘逸感,看起来是相当的精彩和震撼。
除了一个小鲜肉拖三个萌大叔的铁血乐队组合之外,《热血男人帮》还邀请到周海媚、蔡明、刘仪伟等众大咖的倾情加盟,各自诠释出前所未见的新鲜角色,还是挺值得看的。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这大概是这些年在滚迷间最常被引用传颂的俩金句。
而金句之所以能成为金句,多半是因为无法成真。
比如,燃烧得轰轰烈烈的27岁就去死俱乐部的会员毕竟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还是好死不死地喘着。
又比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暂且还只是个神话,而且若真是活到老随时随地哭到老,那也该上耳鼻喉或精神科瞧瞧去了。
所以说,咣里咣当傻逼哄哄玩儿乐队这事,对于小弟小哥没啥子新鲜,但换成一群大叔就有了噱头。
尤其还是一群落寞潦倒穷酸甚至有些渣的“人生失败组”大叔。
(尤其大叔里还有黄秋生和戴立忍这样的型叔。
)人生失败组,以世俗的标准衡量,简而言之,就是金钱地位以及妞儿,一样都不占着(除了老闫还有菊花儿疼着)。
原本也就这么浑浑噩噩、半死不活、心如止水地过完下半辈子,或许梦醒时分夕阳余晖大雨滂沱星空灿烂人山人海中,年轻时曾做过的梦唱过的歌弹过的琴偶尔会黯淡浮现,仿若昨日却遥不可及。
却不曾想因为一个小屁孩儿的乌龙摇滚事而惊醒梦中人,抄起大菜刀,向着人生的“未完成”和“遗憾”用力砍去。
砍是砍了。
砍过去之后呢?
没保住的还是没保住,得病的还是得了病,炒菜的还是在炒菜,剃头的还是在剃头。
摇滚大梦殆尽,生活还是照样继续。
在片中献声一首的左右乐队,还有支老歌就叫《别让梦醒来》。
可梦总会醒。
每个梦醒时,你都是庆幸还是绝望?
电影讲的这个故事,摇滚只是皮,人生才是里。
或者还有点儿热血有点儿坚持有点儿相信与不相信。
摇滚从来都不是救赎的万能灵药。
摇滚只是一个路口一个车站一个温暖的夜晚或者一把伞。
让你能歇歇脚想想事儿拐个弯儿壮壮胆儿。
《热血男人帮》妙就妙在没有救赎没有鸡犬升天。
失败失败又失败,好容易走起,却又大反转个个都即刻被打回原形。
虽然还是进不了“人生胜利组”,但我愿意相信他们每个人都变牛逼了一点点。
而且他们知道了自己至少,血还没冷,步不会停。
电影其实无关摇滚,只关乎男人的梦想与情怀,如片名热血男人,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
当然不是你们看颜的小鲜肉类,这里的男人更爱梦,更执着。
英达、戴立忍咸肉级和陈翔的小鲜肉因摇滚结成帮。
这部影片的片名虽说以男人为题,但其实更具合家欢气质,适合与父母一起走进影院,去感受父辈们的青春与梦想。
“大菜刀”乐队因梦想而聚,也因执着而破窘境成功,这多少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所激励,对我们追梦的心有所震颤。
这是一部当然是一部喜剧片,拆迁队狐假虎威的队长,卖“祖传核桃只此一对”的食堂厨师,满嘴艺术理想却捡烟头贴广告的艺术家,这些外围角色让影片更具喜剧特质。
而小鲜肉陈翔,从不懂沟通只懂打架的食堂少掌柜陈翔,到为了留住食堂而四次筹钱的担当;英达这个角色,被妻儿鄙视的废柴老爸,霉运常伴,只有在音乐的道理上才能找到尊严;菊花理发店老板妻管炎戴立忍,是笔者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一切听从妻子的活得没有一点主见,只有在音乐梦想成功的那一刻才赢得了妻子的肯定,成为人生赢家。
这样的搭配组合成男人帮确实足够“热血”,也足够出笑果。
之所以说《热血男人帮》更具合家欢气质,正是因其具有深厚摇滚情结的60、70后大叔,又有相近成长记忆的80后,以及喜欢陈翔饰演的男一号赵群所代言的90后年轻爱乐者,年代的跨度让电影的受众面变的很广,这也是激烈贺岁档里少见的电影之一。
从另一个方面看,电影的现实意义在于以理想的名义,唤醒误入生活歧途的男人,影片突破思维框架,让剧情融入热血漫画式的桥段设计,整个励志过程,便有了一个令人笑痛腹肌的效果。
陈翔自出道以来作品就不少,而在此片中更是展现了一个敢于担当的高大形象的年轻人,谁说年轻人的梦想不够执着?
陈翔在电影中已经为年轻一代代言。
英达在电影中依旧是“英式喜剧范”扮演的严重不靠谱大叔老铁,霉运缠身,如果不是遇到有担当具有正能量的小钢炮陈翔可能会一直倒霉下去。
这是一部充满着正能量的喜剧片,它并非单纯的追梦之旅,在励志的前提下,本片多种渗透着中国传统家庭、企业改制、新老两代人组合的跨年龄层,再用爆笑的外衣包装,就让喜剧片能包容更多细节与元素。
以电影的形式,从摇滚说起,但谈的是人生和梦想,表面上各有鬼胎的老男人们,心中却有着浓烈的音乐梦和永远不老的摇滚的心。
就是凭借着一股股强烈的梦想与对人生执着,组成了堪称足够热血的“大菜刀”乐队。
男人帮们不老的摇滚心,更和一心想完成父辈心愿的热血小伙的一腔热血完成了一场激情的碰撞。
这种碰撞出了的火花能给观众影迷带来久久回味、咂磨的现实意义。
阵容来看,老戏骨搭配小鲜肉,新鲜。
内容来看,大社会里的小生活,真实。
横批:《热血男人帮》值得看。
晚上7:30的场,除了第一排廖有几个空位,基本满座。
有帅哥陈翔的给力粉丝团,有一家三口温馨捧场,有小伙结伴同行观看。
全场笑声此起彼伏,老闫老铁“不喜欢跟你们在一起”那段全场笑翻。
【一、老戏骨帅大叔秒入戏】一直都觉得帅大叔很有魅力,今天一看果不其然。
英达豁得出去笑料不少;老黄感情深沉内心戏很足;之前没看过戴立忍老师的戏,却是戏里最惊喜的,人物诠释得很到位,特别羡慕戏里他对音乐爱得简单纯粹,找到自己所爱并能坚持,很幸福。
PS老闫抱着琵琶在夕阳下迎风奔跑那段堪称经典!
【二、陈翔大荧幕挑大梁hold住了】知道陈翔接下此戏,看到主演老戏骨阵容,挺佩服陈翔敢选这部戏作为自己的大荧幕首秀。
事实证明陈翔hold住了,跟几个大叔的对戏没有维和感。
赵群的热血火爆正义善良孝顺有责任心,人物塑造很鲜明。
看过陈翔的校园现代民国古装剧,陈翔演戏最大的特点—戏路很宽,没有演的痕迹,给人特别舒服真实的感觉。
电影有笑点却不乏温馨。
影片里的角色大都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但他们乐观有追求,有挚爱不将就,至少精神是很富足的,这种状态让人羡慕。
个人不太喜欢无厘头喜剧。
影片结尾是平凡中的小幸福,喜欢这种真实。
电影反正我是认真看完了,不将就~
以摇滚乐为题材的热血电影很多,层出不穷,只聊比较新的,日本有《少年手指虎》,台湾有《海角七号》,欧美有《快乐小分队》,内地则有《怒放》等一些质量与情怀都属上乘的影片。
在2015年的第一个月,喜欢摇滚乐和热血电影的观众又有眼福和耳福啦,讲述文艺青年厨食长和失业食堂厨子、落魄的摇滚老兵,以及一位会弹琵琶的逗比理发师大叔组成的“大菜乐队”,在灰暗人生中燃烧热血,登上舞台的故事,一定会让大家燃到一发不可收。
《热血男人帮》先是以热血漫画的风格开场,讲述了一连串非常离奇而又伤感的现实之痛,赵群没能保住父亲传给他的食堂,承包款被老闫烧掉,走投无路之际想到了组建乐队赚钱的方法,于是一连串的闹剧接连上演,故事越来越疯狂,大菜刀乐队的成员们发现,久违的梦想竟然离他们越来越近。
影片中不乏一些犀利的细节,赵群那价值不菲的核桃被门轻轻一夹,碎了,物质的财富如此羸弱不堪,而不靠谱老铁、发神经老黄和老古董老闫的看似已经生锈的摇滚梦,却能随随时唤醒热血,简明直接对比,表达了立场鲜明的价值观。
全片充满戏谑或夸张,前半部分更多笑料和现实的无奈,而后半部分,等老闫加入后,热血开始不断愤发,燃起来了。
作为一部把时代背景放在当下,青年人与三位大叔重启人生梦想的热血片,《热血男人帮》难得的可以通杀具有深厚摇滚情结的60、70后大叔,有着相近成长记忆的80后,以及喜欢陈翔饰演的男一号赵群所代言的90后年轻爱乐者,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票房前景被广泛看好的最大原因之一。
其实,摇滚是没有国界的,也是没有性别气势和年龄代沟的,国内之所以缺乏真正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摇滚乐和相关题材题材,是因为乐坛不振,阳气不足,太多擅长情歌软曲的歌星占据了新时代流行乐坛的主流,如果真的有好的创作人和市场环境,摇滚乐一定会像不死的一辉一样奋勇前行。
而《热血男人帮》就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这个任务,片中四位风格各异,身份和性格毫不搭噶的乐队成员,最终因为摇滚而凝聚在一起,十万救急承包款其实只是一个诱因,最大的粘合剂还是摇滚乐本身,就像老迈的吉他手要用一场真正的演出证明生命的价值和对女友的思念,贝司手老闫要用找回早已消退的豪情,鼓手老铁要赢回尊严,不让儿子有一个被世人看不起的爸爸,年轻的赵群则要正名新一代人的担当。
只要新一代摇滚人有这份担当,坚持梦想,摇滚乐就会死灰复燃。
摇滚的路又是曲折而又充满苦痛和挫折的,但这冰冷的现实,在锻造生命的过程中也能变成燃烧加热的燃料,也就是片中所谓的摇滚之源。
什么是摇滚之源,在吉他手的嘴里是千变万化,其实化为一句话,就是对生命与摇滚的热爱,只要有这份爱,任何卑微的、弱小的、老迈的、贫穷的生命都会发热发光,照亮现实,逆转命运。
文:赵猪首先,这是一部雄性荷尔蒙爆棚,热血到爆的电影,在这个女性主义当先,伪娘当道的年代,一群直男,而且是不那么受欢迎的直男们(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陈翔啊,除了他的角色设定直以外,他的花美男长相还是很受欢迎的!
),应该如何奋起自救,追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不好意思,不可避免的,在这部影片里,几乎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甚至是反面,但是无所谓,因为她们最终会成为这群热血大老爷们的“俘虏”!
其次,这也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强盗”电影。
所谓的“强盗”电影并不是说真的强盗,而是说一群毫不相干的人组团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共同努力,历经波折,最终收获良多。
只不过《热血男人帮》顺应当下中国社会和谐的主流,用的是摇滚乐队这种容易理解的方式。
但是音乐结合“强盗”,之前几年也都有很多的成功案例,比如红遍宝岛,直接导致台湾电影复苏的《海角七号》,又或者是前两年一片赞誉声讲述东北下岗钢厂工人造琴的亲情传说《钢的琴》。
而这次《热血男人帮》为了保住一个眼看着保不住的职工食堂,铤而走险,上了摇滚这条“贼船”,也算是别有风味。
从故事结构而言,影片一开场危机乍现,紧接着十万元巨款付之一炬,暴力大厨和落魄失婚鼓手被逼走上组团之路,看似不合逻辑,但是却有一种特殊的卡通风格在其中,尤其是注意陈翔在片中的动作,都是大开大合,非常日系热血漫画的当头拳法,顿时也就了解导演消解现实的意图了。
虽然是极尽夸张的动漫写法,但是在人物的属性设置上,尤其是人物的背景属性,却非常典型化。
陈翔为了父子亲情,坚守一个明知不可为的职工食堂,虽然动辄暴力相向,却可以硬抗十万债务,也不愿意动用老员工当作入股的一对所谓“文玩核桃”;英达为人懦弱,胆怯,怂,但是总算能够在儿子面前挣回一次面子,成为儿子心目中的英雄;还有最讨巧的“魔琴剪刀手”戴立忍,酷爱音乐,同时也身怀绝技,却只能屈尊在一家小理发店里,守着老婆过日子。
在常人看来,他们都是碌碌无为的庸常百姓,在这个网络化的世界里,却总算能够阴差阳错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燃烧热血!
哪怕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是也已经足够了!
作为一个曾经在年少轻狂时,也曾经跟风搞过乐队的中年怂货,偶尔回忆起当年的岁月,再看看如今的处境,不由得也会有些暗自神伤。
渐渐隆起的肚皮,再也热不起来得血液,毫无生气,其实不过是自己对一切都已经了然无兴趣的生活,却始终在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
看过《热血男人帮》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反思自己,还记得当年我也曾经意气风发地说过,不用乐器,一样可以摇滚,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保持旺盛的斗志,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让自己燃烧起来,这才是痛快的,爷们的人生!
《热血男人帮》用鲜明的人物设定,燃起笑点不断,无论是陈翔的厨师小当家,还是英达的不靠谱大叔,把本是为了保卫几十年历史的食堂,最后竟成就了一只摇滚乐坛的奇葩乐队,不乏热血,激情无限。
在贺岁档看这样的电影绝对是轻松愉快的享受,接地气的笑点也老幼通吃,合家欢氛围十足。
哎呦,这个暴脾气哦,这是陈翔所演的赵群最鲜明的特征,一句话刺激到了,一脚飞踹送上来。
为了守住老爸经营多年的食堂,为了几十个叔叔辈的老员工,为了十万块血汗钱,陈翔用小身板扛起了一份沉重的责任,而且在奋斗过程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有一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蕙子所演的女记者,在路边的烧烤摊拿出自己的积蓄,递给陈翔时,他并没有收下这份钱,因为结果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只有用自己的手撑起那片天,那份成长的经历才是面对生活的收获。
这种电影就怕过于矫情,本片传递的情感真挚可信,几个人一起所经历的磨难才堪称值得。
英达贡献了本片最多的笑点,如今的英达已是当代笑匠,或是一代宗师的地位,这次把“不靠谱”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个小细节,与周海媚所演的前妻谈判时,当看到前妻走了,他臊眉搭眼的拿过对方喝剩下的饮料来解渴,几秒钟的镜头,把一个很不爷们的形象呈现给观众。
英达在接受采访时,曾开玩笑说,周海媚演我媳妇是接拍这个片的最大原因。
可惜在影片中周海媚和英达没能有一场激情戏,英达倒是奉献了一场“裸戏”,当了把人体模特。
在我看来,戴立忍所演的妻管严角色是最为感动人的。
戴立忍一改儒雅的成熟大叔形象,把一个唯唯诺诺还热爱艺术的小男人演得入骨三分,一边在乐队排练一边剃头,一边有弹琴神技一边羞于上台。
在影片后半段,他抱着琵琶在马路上狂奔的那段,让人感受什么才是那份心底的热爱,什么才是永不磨灭的青春梦。
《热血男人帮》用欢乐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追梦之旅,几位大叔用自己的不抛弃不放弃来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其内涵的那份执着,是每个时代人在情感上所共通的,片中有多首当年耳熟能详的摇滚乐,但并非为了勾起怀旧的情怀,摇滚所带来的震撼力量不因时间而改变,永远充满活力。
在2015年,影坛终于要热血一把,让快意与感动齐飞。
(文/小义大道)现实一向都很骨感,《热血男人帮》用了大篇幅向我们描述了现实之痛。
赵群没能保住父亲传给他的食堂,承包款被老铁烧掉,他鲁莽任性空有一腔热血;老铁是个中年厨子,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胆小懦弱怕担事;他们找到传奇吉他手老黄,一只在正在街头装兔子的老年人;一向妻管严的却怀着音乐梦的老闫也加入进来,于是一个帅哥和三个老男人的摇滚梦就此出发……其间的喜怒哀乐更加的牵动人心,追梦的故事总是容易让人心动,在破碎的现实中寻找梦想这个支点,撬动的可是几代人蠢蠢欲动的心情!
《热血男人帮》讲述故事的方法有些流于俗套,但整个故事是励志的言之有物的,谈音乐唱人生又是多少电影的主题,中国的摇滚乐似乎一直挣扎在模仿和伪摇滚的边缘,这部电影里,一个无为青年一个厨子一个理发师一个兔子组成的无厘头组合将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摇滚,它绝对是一种精神,无所谓等级无所谓国内国外,敢于颠覆敢于追求也许就是有范儿也许就是摇滚。
大多数人生来就有梦,只是在生活的路上,这些梦想渐行渐远,当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出现困境,何谈精神?
这部电影用音乐来扭转生活困境,用音乐来重启平淡拮据的生活,也应该会给很多追寻音乐梦想的人以鼓励。
主人公赵群是典型的现代青年,鲁莽任性动不动就拳脚相交的啃老一族,听闻父亲的食堂要被拆毁,这才走上了音乐励志道路。
一路磕磕碰碰,一路成熟长大,与心仪的女孩谈了恋爱,与自己的父辈中人一起Rock,改变想法把父亲的徒弟们带上新的致富之路,从纨绔子弟到有为青年,一路成长让人倍受感动。
老铁带儿子去学校找欺负人的同学算帐,反而被欺负,穷到要靠当人体模特为生了,他的懦弱与畏首畏尾一次次的让儿子和妻子失望,原本应该是英雄形象的父亲如今如此潦倒让人心生怜悯,借摇滚而雄起的那一幕也许会让儿子永生难忘,这样的情节总让人想到《当幸福来敲门》,做为父亲和厨子的老铁尚可重启人生,重新来过,焕发光彩。
对于“兔子”老黄,这次的摇滚演出,也许是生命的最后花火了,青春的悔恨和泪水始终是烙在他心口的伤疤,永远挥之不去。
理发店老闫是个妻管严,是音乐让他做回了自己,也挺直了腰板。
四个曾通男人的热血生活就此铸成一段传奇,里面有你有我,阳萎的人生需要有梦想,有音乐,需要按下重启键,让身体里的血再次沸腾起来!
这部片里没有太多大腕,但不管主角配角都没有路人甲,天娱超人气偶像明星陈翔、国内喜剧大咖英达、蔡明、金马影帝戴立忍、新生代氧气女星蕙子,还有周海媚、《家有儿女》里的童星尤浩然等,是有笑有泪的生活喜剧,非常接地气也非常正能量,适合携家带口去观看。
另外,刚在新版的《天龙八部》里看过古装版的风度翩翩的陈翔,这次饰演野蛮任性的赵群,还有点适应不过来,从鹿晗的火爆程度来看,此片成为粉丝电影的可能性也是极高的!
故事上跟《怒放之青春再见》有些相似,但是喜剧色彩更浓些。
三星都给摇滚!剪辑不错,音乐太渣!
挺热血正能量的 遵从自己的内心 重拾梦想 不分年龄的组成一个霸气的组合 还挺有意思。梦想不问年龄
加长版老男孩的既视感,再加上秋生这货,不能再高了。
翔哥演技太棒了
烂片,随便一个小品都比它强。
我想装作自己并没有看过…
摇滚青年就是不靠谱
挺搞笑的,爸妈喜欢
就冲摇滚题材还有midi拖白菜的一幕还有秋生老摇滚男这些必须五星
影片整体是喜剧 搞笑的点也是蛮多的。除了搞笑还包含一些情感。看到最后还蛮感动的。真的不错。最后的采访歌手是个亮点。演员也都不错。
看在吉祥物的份上两星吧。
怀念摇滚
⚀这个人很懒
这片子也就是看看戴立忍和不那么唐突的黄秋生,弑主和Ready To Die也算是出镜了,跟摇滚乐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Mr.Children的那个MV一个路数,如果没记错的话筷子兄弟已经在好几年前这么玩过,没什么新意。有摇滚情怀的青年导演,就冲没敢让黄秋生进海报,也就无非只是个噱头而已,
不错的电影。搞笑狗血热血青春。关于梦想与音乐还有责任的电影!值得观看!
当年刚接触电影的时候不知道片荒了应该看老片,总觉得新片还是比老片香……
这部电影是我小学的时候看的 现在我上高一 仍然记得这部电影的名字 给我的记忆还是蛮深刻的 剧情也记得一部分 挺有记忆点的
一星
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