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二十岁

두번째 스무살,第二次20岁,我们的天国,第2次20岁,Twenty Again

主演:崔智友,李相仑,崔元英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第二次二十岁》剧照

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2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3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4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5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6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3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4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5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6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7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8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9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20

《第二次二十岁》长篇影评

 1 ) 给我启发的剧

很少写影评,也很少看电视剧,如果写得不好,有所偏颇,请各位看官原谅。

偶然看到这部剧,其实是被名字吸引的,“第二次二十岁”,如果是国产剧,我肯定我不会去看(个人喜好,勿喷),但是韩剧,真的有种想知道说了什么的好奇心。

当时想着如果讲女主角或者男主角穿越回到过去,回到二十岁的时候,绝对不看,但是看了简介,并非如此。

个人已经经历过了二十岁,那段每个人都说是人生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异类,但是正如剧中何露拉所说,这些上学的学生,都在走同样的道路,为了就业为了学分,我也在想,我曾经灿烂过吗?

曾经我也是为了就业为了学分,也许在经历不同于别人的事情的时候,才有发自内心的开心过。

只是到现在为止,有些可悲的是,我还不知道在大学里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自己的梦是什么?

情不自禁反问自己,是不是赚很多的钱是自己的梦,有楼有车是自己的梦,抑或是环游世界是自己的梦?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可笑,有点怯懦。

就像剧中那些学生对这位何露拉大妈说的,很佩服她的勇气,我也很佩服她。

如果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在那么大的年龄(也许不该说那么大的年龄)去学校里学习,我想我没有这个勇气,没有去做已经能猜到自己会怎样了,会颠来倒去地想到底要不要去,会纠结这个纠结那个,总之找遍各种借口,估计能编100个,1000个甚至更多去阻止自己上学。

其实新闻里也常常有播报哪里哪里有个老大爷去大学里学习,听课,从来都是佩服的。

只是佩服,跟随是件困难的事情。

38岁,即使越过20,38岁对于我而言仍旧是比较远的,但是我想剧中发生在女主角身上的不幸的事,并不是年龄决定的,是自己的选择决定的,如同男主角说的,只有今天,现在,right now。

我想说,此时此刻深有感触,在最美好的时刻,浪费了很多时光在小说、游戏中,真的忘了去看看外面有多美好。

希望现在也不晚,我也想做那些自己想做的让自己开心的微不足道的无需旁人肯定的自己的事。

人生那么长又那么短。

这一刻回头看,真的没有多少是为了自己喜欢而做的。

女人,真的该对自己好点。

 2 ) 我的二十岁

我是以一个二十岁学生的视角说说这个电视剧带给我的感受每个人的二十岁都是什么样的呢?

金宇哲在最后一集说过的一句话我特别感同身受 那时候害怕一个失误就会毁掉自己的一生 是啊 现在二十岁的我也开始感到害怕了,不敢做出改变和尝试了,害怕一个选择失误就会使自己的人生改变。

惠美问珉秀你到底是选择玩还是学习,前几天老师也问过我们这个问题,你来上大学是玩来的还是学习来的。

如果是刚入大学的我绝对会选择玩,为了上大学能好好玩我可是努力了高中三年啊。

但是现在大三的我可不能说出这种话了,应该是玩与学兼得,哈哈。

就像罗顺男说的 只要我不是长子,只要我不是素心的儿子 我都会下定决心闯一闯。

想当初我可是活的随心所欲呢,完全是追求自由的那种人,高中三年虽然没怎么好好念吧,但是高考还行。

但是说起来我唯一后悔的事情就是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了,那是没坚持住自己所喜欢的,报了父母所期望得 学的是财经方面的专业。

现在不知道是年纪大了 还是怎么了 自己也开始改变了 不在那么任性了 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 想成为他们能骄傲的子女 也想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职业 活的开心。

这个电视剧真的是给我很多启发 ,我的学姐曾经对就业问题这么说过 1.要做你喜欢的事 2.如果没有你喜欢的事,就做你擅长的 3.如果既没有你喜欢的又没有你擅长的,就做市场需要的。

所以我想说如果是选择大学专业的话 ,一定要选择你喜欢的。

行行出状元,在你的领域里做到最好。

还有趁着大学的时光,做自己想做的吧,也许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第二个二十岁。

现在写下幸福 是啊 未来都是不可预知的 也是现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堆积出来的 活在当下 使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等老了的时候回头看也会是幸福的吧。

我特别喜欢这个电视剧的中段 讲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后半段大部分是男女主谈恋爱的事 可能对我这个二十岁的人没什么吸引力。

但是这个电视剧比那些个单单谈情说爱的电视剧强太多了。

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这个电视剧!

 3 ) 别再用所谓的“贤妻良母”式的道德去剥夺女性的自主权!

无意中看了这部韩剧,不得不惊叹于韩剧对情节的掌控以及对细节妥帖的设置。

东方的道德观念中总是以女性的自我牺牲为荣,人们总是标榜女性为了丈夫、儿女、牺牲自身的事业、梦想、快乐乃至独有的个性,而少有人去关心女性也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有权利有自己的生活和娱乐,以及女性在追求这些时要付出成倍于男性的代价。

这部电视剧很好地关注和探讨了这个问题,女主为了丈夫放弃了学业和舞蹈的梦想,作了二十年的家庭主妇,忍受了丈夫长久以来的冷漠,最终换来的却实丈夫的厌倦、出轨甚至是抛弃,以及儿子的轻视和淡漠。

生活的突变让女主开始了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的探索,原本为了挽回丈夫而拼命地考上大学,最终却为她的人生掀开了新的篇章。

在因年龄的差异而饱受周遭的鄙夷和现实的惨淡之后,女主用她不曾丢失的执着和善良开启了新的生活,她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慢慢释放或者说重拾那个曾经直率、活泼、开朗、勇敢的自己,学会了去思考并追求她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一味为别人而活着。

当然,在这过程中,她很幸运地重拾了错过二十年的初恋,这大概是编剧给我们的精神安慰剂吧,毕竟不是每个遭遇婚姻失败的中年家庭主妇都有一个深情眷念自己二十年的初恋。

但谁又知道呢,如果我们从来都不敢走出那个整个社会连同自己一起为自己划定的死牢,又怎么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和那个更好的他呢!

当然最感动我的除了这部剧对于女性的人文关怀,还有女主身上令我刮目相看的品性。

在亲眼目睹自己仰望了二十年的丈夫将别的女人楼入怀中之后,她竟没有与丈夫对峙,没有挑拨儿子的仇恨,没有对丈夫歇斯底里的报复,更没有怨天尤人的自暴自弃,她最终还是释然了,潇洒地和前夫说再见,纵然是因为不再爱了,但对于那个曾经深爱的为之付出整个青春的人的背弃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像女主那样华丽地转身,淡然地遗忘。

记得庄子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世人都只关注前句,却忘了后句的洒脱,与其在没有爱情和尊重的婚姻中做困兽之斗,不如放手,各自寻一方广阔天地。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大抵如是。

如果可以选择,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洒脱和雅致来面对人世的爱恨情仇吧,只是记得,珍重当下,珍惜拥有。

 4 ) 现在=礼物

在最近看的剧中,我认为这部剧的剧本写的是最好的,因为从一开始就很吸引人,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编剧想要表达的主题就越显现了出来。

人的一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给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就像河露拉一样,因为年轻时的失误而错过了自己人生当中的20年的时间,当初的梦想也没有了实现的可能,看起来确实是很令人惋惜。

但是,错过的就是错过了,再往回看也已是无用,只要自己有想要好好生活的决心,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还是不晚的,虽然也许实现不了当初的理想,但是可以去寻找新的理想,新的人生,过去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借剧中的一句话说就是现在是present,而present也是礼物,换句话说,现在=礼物。

所以无论过去如何,珍惜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吧!

 5 ) 贤硕露拉的爱情:玉人青葱(随剧更新)

随剧更新。

全剧剧评都更新在这个帖子里,不会另外开贴。

特别情况除外。

1-4集19岁,38岁,河露拉的人生如果没有遇到前夫金宇哲,大概会是以上这个样子—— 舞蹈界的 superstar。

但是,随着婚姻的消耗,孩子的早到,她已经只能让自己可能的美好,变成了幻象。

如果一切平淡如水地度过,她不会也不想给自己机会去憧憬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既然可以为家庭放弃学业事业,既然可以从一个执拗的女生变得卑微顺从,她显然已经寻找到了她认定的幸福,可惜,这幸福,正渐渐化为镜花水月。

漫天的泡沫无从追寻,抓到手已碎不成形,即便如此,她还是想要奋力一搏,挽回一切。

坏爱情,好爱情事隔多年,车贤哲醉酒的时候仍会称呼河露拉为无语的坏女人。

他在说戏彩排的时候,会强调初恋的好坏之分。

事隔多年,偶然重逢,他会瞬间凝固,继而大声吼叫:记住脸也记不得名字。

连珠炮地发泄完,然后狼狈逃离,车子驶去,还会忍不住回头远望。

事隔多年,他仍然会失态,会铭记,即便,她对他已淡忘,记得脸却要努力回忆一番才想得起名字,甚至不知道他曾深深喜欢过她,不然,她不会不知道自己究竟对他犯了什么错。

私奔的错,结婚的错,怀孕的错,一声招呼都不打地离开了他的世界。

20年来,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世界和人总是变化太快,不经意就走了,不经意就来了,不经意就爱上,不经意就失去,他需要知道,才能禁得住那种痛。

所以他的世界,20年来,事业,功成名就,而爱情,不发生就不会结束。

也许,开始,就从来没有结束过。

20岁的同学看到38岁的河露拉,都叫大婶,人类尤其是女人,如今衰老的年龄分水岭正越来越年轻化,一个拥有20岁儿子的38岁妈妈更是被认为无可辩驳的衰老。

虽然谁都要经历老去,看一看今天的她,其实就是明天的自己,但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太多,不然不会嘲笑如斯,放肆如斯。

儿子无法容忍和母亲同校,竭力阻止,丈夫无法容忍妻子上学,直呼有病,同学无法容忍与她共组,避之不及。

其实,她上学的目的很简单:充实自己,挽救婚姻,在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之时,又多了一个意义:追寻自我,每一个理由,都积极上进,每一个理由,都无可指责,但是,年纪,却成了外界套在她头上行动的枷锁,自由的禁锢。

就这样,她成了异类,一个不约而同被大家排斥侮辱嘲笑伤害的异类,而其实,人们总是喜欢,把与自己不同的人叫做异类,就像18岁时的车贤硕,日后成为了明星,喜欢安静喜欢幻想喜欢创造,便被自认为正常的同学划为了异类。

正因为幻想像鸟儿般飞行,起初有了风筝,后来有了飞机,而当初,想象的人多半会被称作痴人说梦,没有翅膀怎么飞翔?

人们只局限在既有的事实里固步自封。

而那个所谓的异类会用行动证明:没有翅膀也能飞翔。

某种意义上,18岁的车贤硕和河露拉是最般配的一对,有梦想,有坚持,有勇气,有灵性。

他的音乐引领她的舞蹈,他的辅助达成她抓猥亵犯的壮举。

直面而不退缩,勇敢而不气馁。

没有错为什么要道歉?

18岁时,她这样对他说,那时他身处迷茫;38岁时,他对她说,那时,她几近绝望。

可惜,有些事,有些人,兜兜转转一大圈,才能幡然悔悟。

小三导师指导婚姻去何方?

如果选课中点击车贤硕的课程纯粹是为了凑满最后3个学分,那么有两门课是她有意为之,一门是心理学,前夫的术业专攻,她依旧认为只要自己能够站在一个高度去与他谈天论地就能挽回他的心意,她至始至终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出在他对旧人的厌倦,这种厌倦的解决办法只能是用新人代替旧人,所谓对于她刻板等诸多的指责,不过是抛弃她时必要的借口而已。

金伊真的课程叫做婚姻与家庭,是一门教导男与女如何处理感情的课程,但是从第一次开课之时,用车贤硕的话形容就像在搞联谊。

男与女,对对碰,好笑的是,其中有些人压根没有遵守规则,偷看心仪男生交出的物件,然后径自取走,与他刻意凑一对。

金伊真照本宣科的本事用教授的身份就可以证明,但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必须是知识与道德的结合体,也就是说研究方向上,应该在这一领域严以修身,率先垂范,才能令同行尊重,令学生敬重。

婚姻与家庭,应该是一门教人如何幸福的课,而不是如何去破坏别人幸福的课,显然,关于这个课程核心,金伊真并不胜任。

而对于一心想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去提升自己以挽救婚姻的学生河露拉来说,金伊真简直就是在误人子弟。

先来看课程的开始,她一进门,扫视全场,目光定格在大龄学生河露拉身上,然后,她毫不避讳地直接问起了她的隐私:你结婚了吗?

河露拉回答得很好,1这是个人私事2这个问题与课程无关,纯粹是金伊真借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继而用这个料去跟同事八卦,她吐槽的第一个对象不幸正好是车贤硕,所以碰得一鼻子灰。

“课上不知哪来一个女的,简直就是一颗炸弹。

”她说。

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师能够说出的话,我在上学时也看过一个类似的极品。

这句话的含义实际是这样:1她不喜欢河露拉这样的学生,这女人没资格来听她的课,为什么?

因为1她年纪大,2她问她结婚没,这女人居然敢拒绝回答。

所以,她不喜欢河露拉。

年纪,婚否,收入等,回不回答,是个人的自由。

河露拉交了学费,怀着求知的热忱来听她所尊敬老师的课,老师在假笑之余,对她评价如此之低,这就是金伊真给予河露拉一腔热忱和崇敬的回报。

在金伊真的标准里,已婚女或老处女都应该被排除在这门课程之外,然而,车贤硕回敬她的话把她的偏见与狭隘驳斥得体无完肤:不管是老处女还是已婚女,都有学习如何处理感情的资格,这门课适用于所有人群,每个人都有追寻幸福的权利。

爱情,有时徒有虚名当年导致露拉怀孕,金宇哲一直赖以自豪的是,他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与之结婚了结,成就了他有担当的美名。

20年来,这女人相夫教子,在每天的柴米油盐里过着她认为幸福的小日子,每天迎来送往,看着夫儿离家,再等着他们回家。

为数不多的回忆画面里,可以推知这种生活的面貌。

在异国生产,在异国哺育,孩子病时她一人守在身旁,一边恳求着丈夫早些归家,一边背着儿子焦头烂额,花一样的年纪,她在尿布奶瓶堆里蹉跎,待到人老珠黄之时,就被丈夫毫不犹豫地踢出家门。

一个当年为了一双舞鞋去搬运粪便打工赚钱的女生,一个被同学撕扯着头发一遍遍摔到地上都不肯屈从的倔强女生,何以变得这样卑微,卑微到了尘土里。

无论是丈夫不屑的眼神,刻薄的话语,还是儿子冷漠的回应,她都一声不吭,甘愿忍受。

因为爱情,因为想要弥补自己从小被母亲遗弃家庭解体的伤痛,在理想和婚姻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曾经多么执着追寻过舞蹈的梦想,为此不惜在粪堆里打滚,她曾经多么执拗地拒绝服从同学对于年糕数量的命令,不愿意去伤及奶奶的一片热心,奶奶以自己的手艺而自豪,在奶奶的眼里,孩子都应该吃得饱足,而不是为了爱美,整日虐待自己的胃口。

她对舞蹈的执着曾让倔强的奶奶为她背井离乡一同追寻梦想,而同时,她宁愿自己挨揍受伤也不会去违背奶奶对食物数量的坚持与倔强。

她爱舞蹈,更爱奶奶。

说到底,于河露拉,家庭大于一切,大过事业,甚至大过自己。

而童年的遭遇,让她更加对家庭有一种浓重的眷恋。

然而,她的付出,在前夫眼里,一文不值。

金宇哲的思维很有意思,他对车贤硕说,夫妻不是血亲,因此不值得在死后怀念。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在妻子尽忠职守,任劳任怨20年之后,他可以像丢垃圾一样把她给扫地出门。

20年来,他对于当年的婚姻担当一直引以为豪。

他没有做逃兵,而是对这对母子负了责任,然而,20年来,他也是不甘心的,作为一个教授,自己的人生不该被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女人禁锢,所以,当儿子成年,步入大学,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甩掉这个包袱,他对河露拉说的是:行行好,放他自由吧,这就是20年,他对于这场婚姻的心灵写照。

之所以选择珉秀上大学离婚,金宇哲也是挖空了心思。

外遇是早在孩子上大学前就有了,婚姻也是早就想离了,但是,作为理事长千金的娇滴滴的金伊真是无论如何不会接受成为一个半大孩子的奶妈的,所以,在孩子成年可以基本自立的时候,离婚刚刚好,因为河露拉唯一的用途已毕,可以告老还乡矣。

当然,毕竟有着20年的感情,他在离婚时给了河露拉一个店铺,然而,如果3个月后河露拉没有兑现离婚的承诺,连这家店铺都会被收回,也就是说,到时,她会一无所有。

一个大妻子五岁的男人,本来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引导一个稚嫩的孩子从女孩变为女人,照顾家庭与实现自我并不相斥相左,既希望妻子活色生香,同时又迫使她操持家务以方便丈夫在外专心发展事业,这种两难,任三头六臂,也万难达成。

很多女性孩子稍大,纷纷重回社会,而当年的露拉若是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势必顾及不了家庭,而金哲宇自然也就无法每天打扮地油光锃亮地去成就自己。

只能说,做金哲宇的老婆,难度系数太大。

当然,第四集里,晚上回家,楼下看到妻子对着儿子流露出灵动的一面,他的小心灵瞬时咯噔了一下,看得有些陶醉:那还是他认识的河露拉吗?

仍是,只是,没有了他的拖累,她做回了自己而已。

这是个伏笔,将来估计他会想要挽回婚姻,挽回妻子,但是,露拉是跟车贤硕呢,还是跟车贤硕呢?

 6 ) 不谈平等,先守住自己

第二次二十岁虽然这部戏的立意不算新,但还是有很多要思考的地方。

女主人公三十八岁。

十九岁怀孕生子,随着丈夫去了德国留学。

语言不通,无依无靠,只能依靠丈夫。

可丈夫确实一个十足的自私自利的人,放着妻子孩子不管不问,对于自己的前程和荣耀更加看重,所以在女主奶奶去世参加葬礼和去英国参加学术大会的选择中毫不犹豫地奔向了后者。

对妻子没有一点爱惜之心。

这样的男人,失去妻子儿子的爱和信任是迟早的事情吧。

等到失去了妻子儿子的爱之后,如若取得了成功,学术真的能够给他带来无上的满足感吗?

我是女生,我没有这么强的事业心,我没有到达到那样的高度,无法提供回答。

但我想,不管男人女人,人都是一样,即便真的是学术上取得成就感,还是想要有一个特别的人与之分享。

那之后总有的他寂寞的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丈夫的外遇,也是大学教授,而且还是政治领导的女儿。

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他的人生前途上都能够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是一个相对于现任妻子更加的门当户对的人。

但是正是这个政治领导的女儿,大学教授,从小被宠爱着长大,受过高等教育,更加的有自我的意识,不会愿意做出大的牺牲,在关键事情的选择上也不会一味地去屈从与他的想法。

更有甚之,会对他所做的事情评论一二,指手画脚。

却是女主的丈夫所不能够承受的女人。

因为在他的眼里,他在家庭里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至高无上的人。

如果换一下位置,女主的丈夫当年娶的不是女主而是这位大学教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我想只有两种,第一女主的丈夫意识到自己不能做自己随心想做的事情,是一定要听从教授和教授家里的吩咐,委曲求全。

第二就是自尊心受不了这样的侮辱,找一个机会反击一下然后离婚。

然而这并改变不了他悲剧的结局。

这样的自私狂妄的人,如果不改变,注定是要被社会所抛弃的。

再来看看女主,三十八岁,经历了人生的低谷,遇到了儿时的同伴,重新开启了人生之旅。

然而这个却并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历很大的伤害,彻底看清之后才能重新出发。

上了大学之后一点点地发现原来自己放弃了梦想,自由,青春,还有最亲的奶奶之后换来的是丈夫的嫌弃,背叛,和冰冷刺骨的漠视。

这个道理其实女主之前不是不懂,而是没有被逼到要面对现实的那最后的一步。

即便没有丈夫的陪伴,理解,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即使自己得了自闭症而丈夫毫不知情,这都是可以忍受的。

为什么,因为有孩子,还因为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十九年来缩在家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养活自己,或者养活自己和孩子。

所以连自己得了绝症之后都没有勇气告诉任何人,因为怕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自己,在丈夫和孩子的眼里连活着的意义都没有了。

直到,遇见了男主,凭着他的暗中帮助,加上丈夫对自己失去最后的仁慈,一定要逼着离婚之后,才慢慢地站起来。

在站起来的那一刻,她便获得了重生。

所有的心里障碍都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

这还是部电视剧,需要制造浪漫。

而现实生活中,如若真的遭遇了这一切而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或者暗中帮助自己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更久的时间才能够重新走出来。

中国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封建时期女子三从四德的时候,但却远没有到男女平等。

即便是在先进的美国,男女平等也是远远没有达到的事情。

女人牺牲自己为了家庭比比皆是,运气好遇到疼爱自己的老公,和乖巧的孩子。

运气不好便如同剧中的角色被所有人嫌弃甚至抛弃。

就像有一个网友的评论那样,二十岁时候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的爱情,有可能在二十年之后可能变成了苟延残喘,不堪入目的生活悲剧。

所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能够守住自己,不让自己变成婚姻的附属品。

 7 ) 拥抱我们内心那个永远二十岁的少女

女主人公在河露拉在19岁因为怀孕放弃了上大学嫁给了现在是大学教授的丈夫,早早过起了家庭主妇的生活。

却在38岁的这一年丈夫提出离婚,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无法沟通交流(更实质的原因是丈夫有了外遇)。

传说中的“中年危机”爆发了,她偷偷地参加了高考,并且和儿子考入了同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她慢慢融入了这群青春洋溢的年轻人,享受到了虽然迟来的但同样美好的二十岁校园时光。

剧里最感动的一幕是女主人公在校庆舞蹈公演之后,观众散尽,一个人默默站在台下,回味着自己刚才在舞台上精彩的表现,笑着笑着突然止不住的哭泣,泪眼朦胧中,舞台上出现了那个二十岁正在练舞的自己的幻影,她走向舞台中央,那个少女的身影与现在的她终于融为一体了。

很喜欢这个剧,可看的除了韩剧一贯的唯美温馨的爱情,亲情,诙谐的搞笑的情节,我想更重要的主线是为了展现女主人公如何重拾自我的过程。

多年琐碎乏味的婚姻生活让她变成了唯唯诺诺依附于丈夫的小女人,可是别忘了,她也是一个曾经怀揣梦想的少女,她的丈夫总是像卫道士一样冷漠地告诫她该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却没有在精神上真正尊重她,重视她的需求。

当她可以对着第三者,平平静静地说出,“金宇哲(丈夫名字),我不要了。

”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身为大学心理学教授的丈夫说,“你这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那个家庭妇女河露拉变了,就像她日记本里写下的,成为真正的河露拉。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需要很多支点的支撑,除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譬如亲人的不离不弃的爱,兴趣爱好的坚持,工作获得的满足感,如此种种,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成就了一个圆满的自我,“自我”其实并不抽象,那一件件小事,小到可以是一句微不足道却暖心的鼓励,生活中或者学习工作中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那都是我们分分钟钟需要的存在感,那些经历让我们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究竟能做什么。

二十岁时候喜欢的人也许并不是将来走入婚姻殿堂的那位,二十岁时候做的事也许变成了日后笑谈,但毕竟是二十岁呀,在生命的长河里看去,那是一个青春的支点,想起那些人那些事,便凭添了战胜日后生活中那些磕磕绊绊的勇气。

原来世间所有的相遇并不需要苛求一个happy ending,当你成为一个足够自信的better man。

韩国人对二十岁也许有种莫名的钟爱,前段时间一部中国的电影《重返二十岁》也是来源于韩国大火的电影《重返二十岁》,里面的奶奶穿越回二十岁,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快乐地玩起了音乐,圆了自己曾经的歌手梦。

所有的妈妈,奶奶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唠叨,她们也都曾是不谙世事的少女,琐碎的生活慢慢消磨着她们的热情,衰老着她们的容颜,压抑着她们心底最初的梦想。

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因为爱,不是对丈夫的爱,孩子的爱,对家庭的爱,何以坚持至此?

TED有个演讲叫"Embrace Your Inner Girl",拥抱你内心的少女。

演讲者讲述了一个14岁荷兰女孩坐着一艘小船,独自环游了世界;一个女孩在树上住了整整一年,为了保护野生橡树不被砍伐;一个阿富汗女孩在17岁时把摄像机藏在布卡之下,记录了911之后阿富汗针对妇女的血腥暴力;一个叫Rachel Corrie的女孩站在以色列的坦克前对实枪荷弹的士兵大声说:停止占领,最后坦克从她的身体上碾过;一个因强暴而怀孕的女孩对她说“我爱我的孩子,我怎能不爱他,他身上流淌着爱”;一个叫Agnes Pareyio的肯尼亚妇女在很小时被迫接受割礼,于是多年间她到处行走,拯救了4500名少女免于这种酷刑,她后来建立了一个庇护所让前来避难的女孩读书学习,再后来她成为了当地的副市长,改变了当地法规,也彻底改变了当地人民的观念。

演讲者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你不应当成为女孩”的教条,她提到girl cell,直译为“女孩的细胞”,不仅存在于女孩子身体,很多男孩也具有girl cell,但是传统的教育希望男孩保持坚强保持强壮,不允许他们哭泣,这些女性的柔弱的特质都不被允许表达出来。

与传统观点相悖,她说女孩子情感里的同情、怜悯、直觉性也正是她们的力量所在,同情可以启迪智慧,情感也有内在逻辑,它会带来也许激进的,也许恰当的,拯救性的行动。

感谢这个开明的时代,虽然性别歧视的状况依然广泛存在,但更多的女孩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有了更多选择人生的机会,她们可以做到物质独立精神独立。

她们可以自主选择这份工作还是那份工作;她们可以自由选择跟这个男人还是那个男人恋爱;她们甚至可以决定结婚还是不婚、生孩子还是不生。

不是每个女孩都会像TED演讲中的那些女孩们那样遭受不幸的命运,也不是每个女孩会做出像她们一样坚定的行动,但是每个女孩子身上那些脆弱,敏锐,悲悯,纯净的特质都值得珍惜,那些感性所迸发出的力量值得被重视被引导,并终有一天上升为理性的行动。

很喜欢的作家柏邦妮有一本书《老女孩》,书里写道,“女人的社会身份太明确,太有时间紧迫感,但是在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女孩,永远的。

也许成熟但不世故,也许复杂但不浑浊。

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会愤怒,也会发傻气,永葆好奇之心,永远赞叹,期待奇遇。

梦想不是一个目标,是一种气质。

”这辈子有幸做一个女孩儿,感谢因为女孩的身份所体验到的那些丰富的感受,我们都会慢慢老去,也许会成为某人的妻子,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

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心中那个永远二十岁的少女,她始终在心底的那个角落,告诉我们你要快乐、要自信、要勇敢去爱,并且你值得被爱。

 8 ) 第一次二十岁

还有四个小时,自己十年来的那个十位数就要向后跳动一格了,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二十岁,时间平平淡淡,但心里确是期待而紧张。

和女主第二次的经历相似,在大学,选课,生活,忙碌着;经历不同,没有爱情,没有奇迹与热血澎湃。

自己总是要常常提醒自己才能够维系着对生活的激情,但有些内心的感动确是轰轰烈烈,对一株树、一朵花,一首诗,一句歌。

这些对于细琐的感动,在外人看来,是矫情,是故作姿态,按照紫式部的说法,我可能便是: “那种脸上露着自满,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总是摆出智多才高的样子,到处乱写汉字,可是仔细地一推敲,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像她那样时时想着自己要比别人优秀,又先要表现的比别人优秀的人,最终要被人看出破绽,结局也只能是越来越坏。

总是故作风雅的人,即使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

而性质都变得轻浮了的人,其结局怎么会好呢?

” 某种意义上,即便可能结局不怎么好,还是更愿意自己的二十岁充满清少纳言的各种最佳,成为一个善良而细腻的女子。

性质变得轻浮,是要如此画等号啊?

倔强的蕙质兰心,倔强的不在嫉恨与心机中改变罢。。

第一次二十岁,日子还是依旧,但自己知道很重要,分量很重,这也许就是从后倒回与从前数过的不同,也就是第一次与第二次的区别。

少一点对未来的确定,少一点对激情的崇拜,少一点,少一点,那种迫不及待。

我的二十岁呵,真不知道四十岁的我倒过头来,看着这篇文章,会不会莞尔,抑或如何,不知道,哈哈,因为我独特的第一次二十岁,就这样爱下去,这样快乐下去,这样义无反顾下去吧,二十岁快乐!

 9 ) Zhaoar的阅后小记

短评的字数限制实在太讨厌了。。。

想记下几点想法都放不下QAQ1最先注意到的是,“这部剧是tvn的耶”。

上一次的《不要恋爱要结婚》也是他们家的,感觉很轻松有趣。

kbs,sbs和mbc总是傻傻分不清楚,相比较而言tvn就比较好记了。

还有那个抑扬顿挫的“tvn,content trend leader”, 总是莫名的喜感。

2陷入离婚危机的家庭主妇,在朋友的帮助下立志考上大学,不断克服苦难拼搏奋斗。

这个设定太棒了!

说实话,看完之后,感觉河露娜和车胜贤谈恋爱的部分有点烦...(也有可能是因为不喜欢男主的长相,所以不想看他的戏份)倒是更喜欢她和舞蹈社社长的故事。

所以,如果这个故事抛开爱情,着眼在河露娜跳舞学习两手抓,一路结交朋友,顺便处理家庭矛盾,最后成功逆袭,那该多好啊...不过这样的话就太yy了,囧唉,所以河露娜表演完一次就放弃了舞蹈梦,最后退学开年糕店去了,真是真实啊。

3有一个场景,说儿子发现妈妈在便利店工作,找爸爸告状,爸爸大怒,然后来便利店闹。

我觉得这个场景实在太可爱了!

4所有的人物关系中,最期待的是妈妈和儿子之间的互动:妈妈和儿子成为学习小伙伴啦,妈妈帮儿子打掩护啦,儿子替妈妈打抱不平啦,两个人装作不认识但私下里又关心对方啦,之类的情节。

可惜并不是很多...当时看《奇怪的她》是,也是比起和电台PD的互动,更喜欢奶奶和孙子同框。

(《奇怪的她》真的很好看!

五星!

)一方面我喜欢轻松的家庭戏码,一方面我很心水姐弟恋。

如果原因只是前者还好,如果是两个都有的话...感觉自己有点变态Orz5河露娜在丈夫面前很小媳妇,在车教授面前又像中学时一样洒脱。

这个设定可以理解。

但是总觉得没有找到平衡点,所以挺矛盾的。

“在无情丈夫多年折磨下被磨平了棱角,曾经的花季少女如今内心荒芜”多好的虐点啊,作为暗线放在轻松积极的大学生活里,时不时拉出来赚赚眼泪,增加角色哲学深度什么的可惜只是点了几笔,没有很铺开来讲我甚为遗憾。

6《未来的选择》到最后,金主播的戏份都快被砍没了,连结局都是开放式的...(我觉得是来世!

)你们都觉得挺糟糕的,但是我挺喜欢的......这种女主试图拯救女主自己,而不是光顾着不带脑子谈恋爱的故事,正合我胃口。

女主干嘛老是傻傻地谈恋爱,绳命还有很多和爱情一样美好甚至跟美好的事好么。

所以我还喜欢看女主和女二同框...= =比如这里河露娜和她的那个好机油;比如《急诊男女》里,韩亚凛帮智孝撇去嘴角的饭粒;比如《她很漂亮》里,闵夏莉托起黄静茵的爆炸头,称赞她可爱;比如《听见你的声音》里,强辩和检察官冰释前嫌一起合作,里应外合;……唉,这么冷的萌点,感觉好寂寞QAQ7这部剧的首播是去年八月二十八号。

我的生日诶,好惊喜 :D

 10 ) 渣男老公让女主失色

为什么会追这部剧呢?

我在看的时候就在问自己这个原因,你看,我正在大学,你看,我木有结过婚,你看,我正值20岁,但是为什么会一集不落的看这个错过大学,婚姻正在遭到背叛自己却不知道,还像小绵羊一样乖顺的对待的老公的女人的故事呢?

想想大抵是想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女主高中时期是那样一个执着有个性的女子,变成了这样小心翼翼的没有自我的家庭主妇。

大抵是想明白男主是如何一步一步治愈女主的。

你看。

高中的时候好友给钱说让你奶奶少给一点炒年糕的时候,女主执着的说你少吃一点不就行了,好友三番五次的打女主,女主每次都跑到好友的面前,那种执着和坚持最后把好友吓得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女主。

女主明白奶奶的心意,不愿意让奶奶改变,用这种奇怪的方式坚持着保护奶奶。

最后,凶狠的瞪着好友说,不要告诉奶奶,不然你完蛋了!

这样明事理,对于爱的人这样强大的保护欲。

被震撼到了。

但这似乎也解释了最后,女主和老公结婚后生性改变的原因。

你看,女主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有这般强大的坚持和保护欲,怎么不会因为爱的人改变自己呢?

还喜欢高中时期,她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洒脱坚持,特别是她在跳舞的时候,脸上的那种骄傲。

棒棒哒。

这样的性格在之后上大学时候,一直想加入舞蹈社团似乎也有体现。

这样想想,女主似乎什么都木有改变,你看,性格和高中那么像,但是又改变的完全不同了。

那种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无畏的坚持,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屈服了。

变得小心翼翼,变得唯唯诺诺,变得没有话语权,变得好友想用1000个豆腐砸醒女主的冲动。

所以啊,结婚的时候,找对一个人真真是太重要了。

你看,女主以为自己的老公值得托付终身,不惜牺牲自己来圆满老公的人生,最后呢?

这种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牺牲,却是让老公在外面和小三鬼混。

还是蛮期待的,看看最后女主那些人生死前想做的事情能不能改变女主的性情。

看看最后男主是怎样治愈女主的。

看看老公和女主最后的结局如何。

(不过应该是男主和女主在一起吧)

《第二次二十岁》短评

李相允這個髮型好像一隻大金毛啊,我也好想要一隻像車賢碩這樣的大金毛。

4分钟前
  • 詹士邦有约会
  • 力荐

大概两三集就看不下去了,求求你们不要塞爱豆来电视圈了,有天份的几个反而没这么贪心。

8分钟前
  • 一瓶可乐
  • 还行

虽然离异中年女不太可能遇到痴情守候的黄金单身汉,可是剧中传达了“well dying”“与其编织梦想,不如现在就开始”等很棒的理念。相比爱情,自己活出想要的生活更重要。

9分钟前
  • 我是米兰妮
  • 力荐

节奏有点问题,所以三星半。很赞的是没有把女主的“觉醒”搞得多么狗血,结尾也比较符合现实。还有很赞的是把所谓的渣男老公和外遇搞得萌萌的,没有那么千夫指,反而有点幽默和理解的宽容。

14分钟前
  • An
  • 还行

96

17分钟前
  • 张小张
  • 还行

无论多久,人都会遇到真爱吧。男主好喜欢,女主老哭不喜欢

20分钟前
  • LumpySpace
  • 力荐

2分钟弃

22分钟前
  • Yee
  • 很差

豆瓣评分居然低于8.0有点超出意料 看了下评论原来都是扣分扣在女主演技上 但是抛开演技这部剧的题材和剧情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啊…崔智友虽然演技不算特别特别自然但我觉得她已经演出女主角该有的感觉了…总之表白苏贤晶编剧 感觉苏贤晶编剧没有一部是烂剧啊 比那个金恩淑好太多好吗:)

27分钟前
  • 冉微念
  • 力荐

现在,就是礼物。

29分钟前
  • Sissi
  • 推荐

崔智友的颜。。。

31分钟前
  • 羊棉渠惠经凯
  • 较差

女主确实有点老,这毕竟是看颜值的时代,男主女主气质不佳,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35分钟前
  • 爱吃生煎的菇凉
  • 较差

和告白夫妇比起来实在是太烂了,这部不仅剧情不行,男女主两人演技也都够垃圾。女主有的角度看着还挺漂亮,大多数角度也不好看,男主就丑得惨绝人寰……

38分钟前
  • luan
  • 很差

其实剧本还是挺好的,就是崔智友装傻又扮嫩的演技实在是不忍直视

43分钟前
  • 送容儿一匹马吧
  • 推荐

没能坚持看完,韩剧,美剧太多这样的了。

47分钟前
  • 豆友192762939
  • 较差

情节太俗套了,拖沓,12集就差不多了!为了女主专设了个不结婚的男主。适合中年妇女意淫用!

51分钟前
  • 豆友eR6EPN856k
  • 很差

主题很好 就是又想接地气又安排玛丽苏

56分钟前
  • 正义女侠哈哈哈
  • 还行

像白水煮青菜一样 两集弃 首集破收视纪录的理由是?

59分钟前
  • 艾弗
  • 较差

好题材 好诠释

1小时前
  • cherry零
  • 推荐

题材很新颖,女性真的很不容易

1小时前
  • 小七
  • 推荐

简介写得虽然励志,但看着38岁大龄女青年重返校园这等本应令人佩服之举在剧中被女主老公孩子同学甚至老师如此轻待,没有了看下去的动力~(而且女主这个年龄了,拜托编剧就别再让女主打鸡血,也别再让剧情洒狗血了吧~~唉~

1小时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