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

Unbelievable,不可置信(港),难,置信(台)

主演:梅里特·韦弗,托妮·科莱特,凯特琳·德弗,丹妮尔·麦克唐纳,戴尔·迪奇,莉萨·拉皮拉,卡伊·伦诺克斯,布莱克·埃利斯,奥马尔·马卡迪,奥斯汀·赫伯特,埃里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难以置信》剧照

难以置信 剧照 NO.1难以置信 剧照 NO.2难以置信 剧照 NO.3难以置信 剧照 NO.4难以置信 剧照 NO.5难以置信 剧照 NO.6难以置信 剧照 NO.13难以置信 剧照 NO.14难以置信 剧照 NO.15难以置信 剧照 NO.16难以置信 剧照 NO.17难以置信 剧照 NO.18难以置信 剧照 NO.19难以置信 剧照 NO.20

《难以置信》剧情介绍

难以置信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女玛丽·阿德勒(凯特琳·德弗饰演)报警说自己在家中被一名闯入者强奸,但调查人 员以及她身边的人都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与此同时,在数百里外,侦探格雷丝·拉斯马森 和卡伦·杜瓦尔(分别由艾美奖获得者托妮·科莱特和梅里特·韦弗饰演)在调查两起非常 相似的强奸案时相遇,她们合力追捕这名潜藏的连环强奸犯。 《难以置信》改编自 The Marshall Project 和 ProPublica 出版的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作者是 T·克里斯琴·米勒和肯·阿姆斯特朗),以及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广播剧集《Anatomy of Doubt》。本剧由荣获奥斯卡提名的苏珊娜·格兰特 和丽莎·查罗登科执导,讲述了难以言表的创伤、坚定的决心和惊人的适应能力。 本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流星刘少奇的故事变成你的那一天风水轮流转无所畏惧的女孩暗恋橘生淮南阿根廷,1985其实并不在乎你曼谷保镖吴仁宝夜雨霏霏刀剑神域2童话枪手小红帽女巨人袭击女孩2寒栗别跟姐姐撒野猎黑行动江南四大才子母性泣船威利非常保镖相爱相杀B计划热带风暴真爱永存男媒婆两个好人暗香来人生回环赛秘鲁奥鲁Bhairavakona

《难以置信》长篇影评

 1 ) 替两位男警察说几句话。

剧不错,该表达出来的内核都表达出来了。

但是看到评论区都在骂两个男警察,我觉得稍微有点不合理,来评论两句。

1.有些人说他们一直重复问女孩案情经过,伤害了女孩,但是剧中也给出了解释,考虑到受害人可能会疏漏一些重要线索才进行重复询问,没有哪个案子是问一遍就过的,这是很正常的。

女孩询问途中说太累了,男警察也体谅她,允许她回家写说明,过一两天再交也可以,男警察做的没什么问题。

2.有些人说男警察不该结案。

拜托,请不要用上帝视角来审视剧情,作为观众当然知道女孩肯定是被侵犯的,但是如果你是警察,现场没有任何证据和线索,受害者证词还一直反复,一会说被侵犯了,一会说没有,寄养母亲还暗示女孩是个小太妹,是问题儿童,你会怎么办?

既没有线索,证词也反复靠不住,现场唯一的证人就是受害人,受害人的话都一会东,一会西,一会有,一会无,你还怎么查,你还能相信谁?

而且撤案说明也是女孩自己亲手写的,这你怨得了谁,警察也没打也没骂,也说可以去做测谎,并且鉴于女孩的情绪反复,好心提醒她测谎说谎要负刑事责任的,是女孩自己都不确定自己的话了,才选择撤案的,怎么能怪到男警察头上呢?

不撤案就这么一直耗下去?

警局其他案子不需要办了?

谁能保证小女孩一定能说出真实的证词?

即便说出来了,你难道不会打个问号?

当然,绝对不是责怪受害小女孩,毕竟她年龄太小了,承受了这么多苦难,情绪难免不稳定,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女警察之所以能破案,也归功于有个年纪稍大,表达清晰,头脑清楚的受害人,给她提供了很多线索,包括胎记,凶手体型等。

试想一下,要是女警察碰到了这个受害的小女孩,啥线索都没有,还一直翻供,也未必真能破案。

男警察做的不好的就是起诉了小女孩报假警,这个确实没必要,本可以小事化了的。

还有在后续有其他地区警察告知作案手法相似的时候应该有所作为积极响应的。

写这么多不是为了给谁或者给某个群体开脱,因为毕竟是影视作品,剧情有一定的虚构成分,没必要过分带入,锱铢必较。

而是不想大家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去挑起男女对立,去错误的认为只有女性才会帮助女性,恰恰相反,剧中唯一相信小女孩的是她的男性好友,办案的小警察,律师,检察官很多都是男性,都在为了查找凶手、帮助受害人而奔走,首先怀疑小女孩的反倒是她的女性寄养妈妈,与小女孩绝交的朋友之中女性也有很多。

所以我想导演也并不是想通过这部片子来传达所谓“女权”的思想,而是说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弱者、弱势群体,我们作为朋友,作为工作人员,甚至作为旁观者,应该多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并且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充分的司法交流沟通制度,充分关爱弱势群体。

让这样难以置信的受伤害事件少一点再少一点。

 2 ) 世间总会有一丝善意与爱,是属于你的

看到第八集好多处情节的时候泪流满面,当杜瓦尔警官通宵分析犯罪线索时一句“我的内心告诉我还不能回家”,当玛森警探把立功的机会“让给”年轻执着的杜瓦尔,当被通知到真相,终于感受到这个世界还存有一丝爱意的玛丽,,当杜瓦尔警探满脸无力与痛苦说,我一想到社会上还有那么那么多像他一样的坏人,如果都觉得“我猜我可以”,,,当玛丽现在海边向素未谋面的杜瓦尔说谢谢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为我讨回公道让我相信世间还有善意,,,简单的台词和朴素的镜头却格外戳心,在女性处处处于弱势的社会,又有多少人真正为女性的安全担忧?

如果没有两位女性警探,少女玛丽的一生将从此如深渊般黑暗,摧毁一个人太简单了,拯救一个人却很难,这部剧让观众在绝望的同时看到了希望,

 3 ) 剧评|美剧都“难以置信”了,某们还在要求女性是“完美受害者”

因毒sir的微博推荐,前天晚上熬夜一口气刷完了8集美剧《难以置信》。

看完特别激动,想将毒舌电影的微博推荐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却不知又碰到什么禁忌,并不能分享成功。

但特别想说些什么,尤其是想为曾经遭遇过侵犯的女性说些什么,带给她们一些力量,让她们知道,这世界并不全是冷漠。

《难以置信》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区别于以往的男性为主,女性只是当花瓶的剧,也区别于大女主玛丽苏的剧,这是一部真真实实,实实在在为女性发声的电视剧。

故事的一开头,讲一个还未成年的姑娘玛丽半夜受到性侵害,她报警以后,警察要她一遍遍地复述被侵害的过程、询问细节,进行身体上的体检、拍照,却没有人给她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机械式、漫长时间的警情处理让她感觉很累。

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盘问让她焦躁,并出现前后回答不一的问题,从而被养母、被警察怀疑她报假案。

《难以置信》里在讲玛丽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玛丽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母亲滥交,她父亲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她小时候被喂狗食,被虐待,被母亲的混蛋男友们以及自己寄养家庭的混蛋养父们想要侵害,她吃过很多的苦,从而也使她变得敏感、急躁、卑微,甚至她想要变得“混蛋”一点、“出格”一点,她以为这样别人就会觉得她不好惹而不敢惹。

可是事实相反的事,人们同情她的遭遇,同时对她的行为又表现出一种怀疑、甚至有些厌恶的态度。

其实这也没错,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我们也会对一个不幸福家庭出来的孩子报以同情的同时又怀疑TA性格方面是否有偏执;我们也会教育自己的小孩不要和家庭背景复杂,或者是父母缺失,没有人管教的孩子玩耍。

就如剧中的玛丽,因此而在遭受侵害时不被大家相信。

引申到其他方面,如果一个女生穿着暴露,或者工作比较特殊,当她受到侵害时大家就会以她不是“完美受害人”为借口再次对她造成伤害。

剧中的这个点,也是值得让我们反思的。

当一个问题出来时,我们是否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因为此人的家庭背景、生活背景而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就对TA打上“不相信”的符号。

该剧还有一个十分特别的点是:强奸犯在选择施暴对象方面不挑年龄、不挑身材、不挑长相,完全是随机性的选择独居的女性。

由此表示任何女性都有可能被当做猎物,不管你是否漂亮、是否有钱、是否羞涩,在心理变态的犯罪者眼中,他们是无目标性的施暴。

剧中,第一个被侵害者是位尚未成年边工边读的瘦小女生,第二个被侵害者是位很有礼貌笑容很甜的胖姑娘,第三个被侵害是已经年届六旬的黑人妇女。

其中还穿插讲了一些其他受害者的故事,同样是年纪已大满头银白的丰腴老妇,以及抵死不从跳楼抗争而摔断腿的女生。

但无一例外的是,不论受害者什么职业、什么长相、什么年龄,这事件的发生都改变了她们本来正常的生活轨迹,甚至是影响了他们的交际、工作、爱情、友情,给她们带来很难抚平的创伤。

看剧的同时,我的关注点也侧重于对受害者身材相貌的思考。

因为在国内太多的新闻中、太多的评论中出现不太让人舒服的言论。

如果受害者因为深夜独行、因为穿着暴露而受到侵犯,有一些人会谴责你为什么深夜还在外面,是不是从事不正当行业?

会谴责你为什么要穿着暴露,这不是勾引别人犯罪吗?

或如果受害者相貌一般,身材一般,甚或者年龄较长,那么有一些人会评论受害者长成这样也有人来侵犯,那被侵犯对于受害者而言可真是赚到了。

而且,无论受害者在发生侵害时、在事后怎么处理,都会被人诟病,被二次羞辱、嘲讽。

如果受害者在别人对她伸出咸猪手时拍照留证,有人会责怪她当时为什么不是大声制止或是一巴掌抽过去,而是还要默默忍受只想着拍照留证据(参照河南某女生坐大巴被旁座男人摸的新闻);如果受害者在被别人侵犯时不敢反抗仅是在事后报警,也会被人骂为什么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不求助而是默认被侵犯,脑子里是进屎了吗(参照某女生和男朋友一起去按摩,按摩师隔着帘子对她侵犯的新闻)?

舆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谴责受害者不是“完美受害者”,在责怪受害者当时什么不能脑子灵光一点,做出最最明智的反击,甚至是不问是非对错直接对受害者进行一些语言上低级的侮辱。

而那些对受害者的侮辱、谴责,无疑是对她们构成了二次伤害,甚至可能是比当初被侵犯更深的伤害。

并不是每一个人,在面对侵犯、面对罪犯时能做出最明智、最有效的反击。

很多的人之前从来没遇到这种事件,在事件突发时很容易手足无措十分恐慌害怕而做不出有效反击,再者,我们以往的教育里也并没有教会我们在面对侵犯时如果快、准、狠做出决断,在突然而来的侵犯面前,大多数人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反击,或者不敢反击,从而让对方得惩。

而当她反应过来,报警求助,向大家求助时,并不是想要得到别人对她的指责与教训,她在心理和生理遭到创伤的情况下,希望得到的是安慰、帮助,以及早日抓到犯罪嫌疑人,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就像《难以置信》剧中那位被侵犯的黑人老妇,她因为害怕,不敢去看对方,在事后的回忆里也选择性地遗忘,只有声音的回忆,完完全全没有对犯罪嫌疑人相貌身高体形等图片特征的回忆。

同为女性的警察,面对她的受害人时就能温柔好多,只要受害者不想讲、不想回忆,就不会去强迫她回答。

而第一位受害者玛丽就并没有那么幸运,她面对的是比较冷漠机械的男警察,她要一遍一遍地为不同的警察重复她被侵害的细节,如何插入?

插到哪里?

用手指还是用什么?

等等,还因为她的回忆有偏差,被大家怀疑说谎。

她所承受的,不仅是那一些身体上的伤害,警察、辅导老师、养父母、朋友都带给了她伤害。

也许处在一个正常的思维,那些人对玛丽的行为表现所做出的反应并没有太大过错,但若是他们再多点设身处地为她考虑的关心、多点细心,而并不是说教式的、自以为是的我都是为你好,是否就能尽量地避免对她造成的一次又一次伤害?

我也曾经历过一些不愉快的事。

刚成年时在表哥表嫂家借住过一段时间,有时候会帮他们做些事情。

当时,他们开的牛奶店聘请的一位员工,是有老婆有孩子的人,某次表嫂让我帮忙去冷库里拿牛奶,那个员工在冷库等着。

我去拿牛奶的时候那人对我上下其手,且脱了裤子,当时我哭着挣脱跑了出去,站在外面哭了好久,没拿到牛奶就回去了。

回去后,面对表嫂的责问,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但因为羞耻又不敢十分详细地说明白,只说我进去的时候那男的脱了裤子。

结果换来的却是一顿训斥,表嫂责怪我没礼貌,说也许他不舒服脱了裤子查看呢,怪我进去之前为什么不敲敲门。

后来也就忍住不想再辩解,此事便被我受到一顿训斥而不了了之。

后来在工作后,还遇到过当场发现小偷偷自己手机的事,除了抢回手机以外,却紧张到不敢大声斥责他、不敢抓住他,任凭他从我面前从容地走掉。

也遇到过坐公交时被他人顶下身,虽然觉得十分尴尬不舒服,但怕是误会了别人,心理上却在为那变态开脱,不敢转过身去打他一个耳光,只能自己慢慢慢慢挪到他够不到的地方。

在我老家,有一个远房亲戚,也是我的邻居,他家的大女儿和我年龄相仿,叫桃桃。

我和桃桃算是一起长大的,不好好读书的我们后来还一起去学了计算机,虽然她讲起话来好似比我笨一点,但她的脑子当时绝对是正常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一起玩,还蛮亲密的。

后来,我就去外地了,两三年才回家一次。

某次回家,听说她有点不正常了,在广场上拿刀闹着要自杀都惊动了警察,邻居们说她是被谁给甩失恋了所以这样。

后来又回家,听人说她精神更异常了,也才30岁出头,头发都白了,经常一个人自说自话自言自语,嘴里嘟囔着说我都来事(月经)了你还不放过我这样的话,大家又猜测,她可能是哪个男的给糟蹋了(甚或是强暴了)又不负责,所以才成了这样。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不愉快的事。

有些事带来的创伤,随着时间流逝是可以慢慢消散的。

可是有一些事,可能会造成一辈子心理上不能愈合的创口。

对于一些比较脆弱的人,这些事带来的创伤会让TA一生都活在抑郁之中,甚或让TA精神异常,行为癫狂。

而当事人在受到侵害之后没有接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还要日复一日遭受亲人、邻居、朋友的责骂、侮辱、嘲讽……心态崩溃是迟早之事。

可是,别人犯的错,到头来为什么却都是要被侵害者来承担后果呢?

就如之前杭州发生的被男房东性侵未遂的张姓女生,媒体披露后所承担却是各种人对她的侮辱;再更早前,猪军案件的当事人,多年后鼓起勇气将自己曾经的遭遇爆出来寻求帮助,微博自拍的评论下面大多却是对当事女生相貌的嘲弄,这样一位阳光自信可爱的女生,也会被讥讽Z军作为名主持要什么没有怎么会来侵害她?

还有那位甘肃跳楼的女孩,被自己老师侮辱之后抑郁想不开跳楼,底下看热闹的人却喊着让她赶快跳下来…………如此桩桩件件,多不胜数。

令人唏嘘,也让人心寒。

我们一直在喊平权,希望女性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可是这社会对女性的恶意,确实还是太多了。

不可置疑地,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

但这也并不代表我们能愉悦地接受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行的性行为。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想是都不愿意接受被强迫式的性吧。

所以,性爱和性侵犯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也希望,不要再有人对已经受到伤害的女性说出一些冒犯侮辱她们的话。

对于女性同胞,作为曾经也经历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且乐观走出来的女性,我给出以下建议:如果你不幸遭遇了他人的侵犯,那希望你永远不要为了别人犯的错而给自己打了耻辱的烙印。

不管J·C是否作为,当你遇到侵犯时,希望你能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留存好证据,尽一切能力去寻求法律的保护。

当然,上述一条也许对你没什么帮助,那希望你可以适当地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网络去帮助你使罪犯绳之以法。

或者,如果你怕耻辱,怕舆论带给你二次羞辱,你希望这件事不要再追究赶快过去,这也可以理解。

那就希望你在尽自己所能寻求帮助后,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犯的错而惩罚你自己。

就算没有人能给带来帮助,或者你耻于表达出来,你也要努力自己去给予自己力量,去做心理上的疏导干预,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染上疾病。

千万千万不要为了坏人对自己犯下的错,而用漫长的时间去折磨自己。

记住,犯错的是别人,而不是你!

也许忘记很困难,但也要勇敢走出来。

相信这个世界,总会越来越好。

 4 ) 最重要的人们

“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同,有些人靠感知记住细节,有些人靠屏蔽这些细节。

”——我们不应该去框定被害人的画像。

女警出现后,与男警截然不同的询问被害人的方式让人倍感温暖,但其实我们不应该理所当然的认为女性在这类事件当中有更多的同理心,毕竟玛丽的最后一任养母——自己曾经也遭遇过性侵的女性角色,是第一个质疑玛丽编造的人;而在另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相信我:被诱拐的丽莎·麦克维》(Believe Me : The Abduction of Lisa McVey)中,也是在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被害小女孩被指责为‘问题小孩’时,从始至终都相信被害小女孩证言的警探是一位男性。

成为公职人员——警察,医生,老师,社工…就是应该除了具备专业水平,还要筛选出真正具有同理心的人。

他们的工作应该不限于完成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流程,因为他们的决定和看法往往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的。

纪录片《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The Trials of Gabriel Fernandez)中,将小生命推向终结的隐形杀手们就是:不负责任的社工、敷衍了事的巡逻警、没有认真追究的老师…这些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只要当他们恪尽职守,社会中的弱小个体才会有所依靠和信赖。

 5 ) “一个性侵女孩的自白” ---- Marie

“(喘息)这是谁,他要杀了我?

”“……海边那天是我最棒的一天,茜拉陪着我一起下水,我们完了多久呢?

大概六个小时……我腿上被水里的东西划伤,艾玛给我止血,我永远不能忘伤口是多么的疼……天啊,那天好开心…(抽泣)”“黑色的眼罩?

他在动我的鞋带,为什么?

他要勒死我,我发不出一点声音,饶了我,我不会再给Judith妈妈惹事了……反正我要死了……现在没有什么别的感觉了,只是很疼……没有人会来帮我,我该向谁说这件事情,他们会不会讨厌我,不会,他们应该会帮我?

他要走了?

”“(哭泣)好冷,我要……我要怎么办呢?

我需要……我需要松开,我的剪刀,我想把他杀掉。

在此之前,请不要让我死掉,我要拿着这把刀,把他从胸膛隔开!

从上到下,在从左到右…终于松开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我想给阿梅利亚打电话,还是先打给Judith妈妈……”“这些人是警察,他们会问我什么问题,别再问了,我只是很害怕…他们要保证我的安全,他们会吗?

”“我睡得很晚,差不多四点……跟我男朋友打完电话,我就睡了,别的我就不知道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别再问我了…我为什么要看见这些?

这些难道不是你们该查的吗?

我要是知道他长什么样子我就自己追他了,别再问了!

我只是害怕,我说出来他会不会知道是我说的……会不会还有一样的人跟着我,我以后一定会把门窗关好,可这样有用吗?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锁有用吗?

他会被放出来的……肯定会有人给他交上保释金,我肯定会被他和他的同伴盯上的。

我不知道!

我不想说了。

”“为什么还要再说一遍?

天啊,他们是傻逼吗?

为什么不能约好时间全都坐在一起互相告诉一下?

……我睡得很晚……醒来,有个人在看着我,他……带着黑色面罩……好了,我真的不想当再想了,我的头快要炸开了,我想回去好好睡一觉,我最喜欢的床单现在让我恶心,但我只想去我熟悉的床上睡一觉,我不想做梦,不想看见他们的脸,他们让我想起了那些人,转来转去,陌生人陌生人陌生人……没有意义。

我相信这个秃顶,只要他别再这么问我了,我愿意写,但我想睡一下……”“这是什么?

我最讨厌这样的床,讨厌医院,讨厌这里的一切……还要看下面?

他们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做?

他们问没问我的感受?

六小时前我刚刚被伤害,他们还要?

我真的够了!

……难道他会在我的嘴里留下什么?

留下一串写着名字的标签?

好像是我犯了什么错一样,这样是不是我也会留下案底?

这是什么?

搞笑?

我吃避孕药?

请问???

……”“为什么他这样看我,会不会和那个疯子认识?

现在在公交车上,他应该不敢干什么。

我到底在干什么,我还是写下来了,是不是已经住到他了?

会不会看到这份证词?

我该怎么办?

这份证词会永久性的存档吧,以后他在法庭上会不会听到法官宣读我的证词,我的天呐!

我还是撕了……”“他们不相信我,我就知道!

他们肯定听谁说了什么!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

是不是嫌犯请了厉害的律师,他肯定会再找到我的,我该怎么办?

是谁说了什么?

Judith妈妈?

还是胖妈妈?

完了,我该怎么办?

……不要再问了,我说谎了……我还没说谎,我没有被……没有!

但是我到底该不该相信这个秃顶?

他一直瞪着我……我做梦了,我梦见我被……我……我是梦见的,就是看到了梦中的人伤害我了……我该这么说?

他们会让我跟谁聊聊?

让我跟别人聊聊?

这些人都不能帮我,我不想跟他们说了……”“我不能像之前那样说,我不能,我要为自己想,就像那年我没有在f家待下去,我没办法继续,他们给我吃的东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要自己努力争取机会,我要自己去追查?

可是我从哪里开始?

还是算了吧,我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我自己来……”“为什么他们都不相信,我还能跟谁说,他们都是一起在骗人的人,我是不是也要像他们一样骗人,可谁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呢?

阿梅利亚现在已经不再相信我了,完了,我的人生毁了,我不能出卖我自己……但是我已经出卖了……我要结束我的一生,没有人了,没有一个人想知道,没有一个人愿意知道,我要去……我要去结束自己!

”“……太害怕了,我不想有这样的害怕了,我喘不动气了……我的天哪,谁能来帮帮我……(喘息)”“我相信好人的力量,但是他们微不足道,我不敢再看他的任何信息,尽管他的消息遍布整个网站,我旁边没有任何能够帮助我的人……我也不能打这个电话,这样我就没有最后的救济了,又或者万一他们之间认识呢?

肯定会把我的情况说出去,测谎……为我该跟谁说呢?

我不能,我不能跟任何人说。

他们会不会找到我,我也是受害者一员,要是有别人知道我的事情,他们肯定会联系我的,但是我怎么才能够充满希望呢?

毕竟每次都再次绝望,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了,太可笑……”“好,好。

我被政府控告了?

……”“难道世界上没有好人了吗?

没有人能看到我?

那个秃顶也靠不住,我太讨厌他们了!

这500我去哪里弄到?

他们都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他们。

”“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无奈又没办法,我相信我面前的这个人,我想说说我的事情,她看起来很胖,像我的胖妈妈……那天醒来,我真的发现我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任人宰割,我真的很害怕,我以为我会直接死去,并没有。

我给三个部门分别讲述了好多遍发生的经过,我觉得我都可以写本传记了。

我知道这样能帮到他们,但他们最终选择不相信我说的,我被政府控告提供虚假证词,我绝望至极!

我愤怒,害怕,我从小就这样,可以说经常这样,但我敢说这次不一样,我彻底的陷入一种挣扎的状态,我知道他们都是装出一种假惺惺的状态,对我的好、善良、理解都是必要的东西,没有什么真正的好,但恶意都是真实的……我才知道我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失去了所有生活下去的动力,但又不得不面临着选择,我没有勇气直接去死,只好让时间来交给我怎样治疗自己,没有人站在我身边,没有人告诉我该怎样做,只有一张一张表格和假惺惺的问候……”“他们觉得自己错了,为什么没有人道歉?

”“谢谢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尽管我没有见到过。

 6 ) 难以置信

E01 开头玛丽案件的处理过程看上去是如此“合理”但又令人窒息。

E02 Duvall打招呼一开口好温柔。

/男搭档说凶手fucked up时,D瞪了她一眼(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信教要注重language,而非这个词可能对女受害人的伤害?

)/D对下属警官询问文件完成时间时“Which I'll get by……?

”,严格的leader。

E03 Grace在解释查案必要性的时候,让深夜搬石头的科学家想象自己的姐妹受到侵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第二性和所属性。

/Bitch, you are on your game./合并案件时的信念感让人落泪。

E04 Where is his outrage? E05 Grace怀疑黑警员是凶手时为什么不和Duvall说?

E06 Get the job done. 最重要了。

E07 (玛丽和心理师聊天中)和在僵尸世界一样,你只能靠自己。

E08 One day's burden is enough for one day.

 7 ) 摧毁性侵受害者的,不一定是性侵本身

2008年,居住在华盛顿州林雾市的少女玛丽报警说自己昨晚半夜被歹徒入室强奸了。

警察赶到时,玛丽裹着毯子惊魂未定,而一位男性探员为了查案,并没有顾虑到受害人的感受,已经开始严肃询问起了玛丽性侵细节,比如歹徒是用生殖器还是用手指进行侵犯……2011年,居住在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的一名女子前几天清晨8点在公寓里遭遇了性侵。

犯人持枪,把她绑在床上,威胁她“如果尖叫求救的话就一枪毙了你”,然后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里,对她进行了多次性侵。

女警探卡伦赶到现场后,先是安抚受害人的情绪,随后把她带到私密的车内,征求她同意后,开始小心询问案件细节……两起强奸案,相隔三年,受害者面对警察时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

这些情节,来自网飞的大热剧集——《难以置信》。

该剧根据普利策获奖文章《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改编,拥有超强的纪实性和话题性,一开播就引起热议,目前在豆瓣上拿下了9.2分的高分、在外网IMDB获得了8.7分,国内外都大受好评。

当全世界都不相信你时,你只能选择说谎《难以置信》从本文开头的少女玛丽报警开始,她蜷缩在沙发上,一名探员进来后,打量了一下案发现场,开始盘问玛丽,语气如同审问犯人一样,面对这个刚刚惨遭强奸的少女,男探员没有丝毫人情味,提出的问题令人相当不适、尴尬。

就算没有经历性侵的女性,面对陌生男性询问性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也会是尴尬难堪、不知所措,更何况是一个敏感脆弱的性侵受害者。

接下来,令玛丽更难堪的是,在调查过程中,她被要求一遍遍复述性侵过程、一次次回想细节。

随即,她被带到医院接受全方位体检,被要求脱下内裤、裸体拍照,这些都要作为查案的重要证据。

每回忆一遍、复述一次案情,约等于玛丽又回到了那个绝望的、濒死的夜晚,她被歹徒绑起双手、塞住嘴巴、脱下衣服……这些残酷场景,在她脑海中循环播放。

警察们可以说这是公事公办,因为这桩强奸案很复杂,现场没有闯入痕迹、没有留下犯人的指纹、DNA,没有物证,为求获得更多线索、尽快结案,只能反复盘问唯一的目击证人玛丽。

至于照顾受害人的情绪,这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内。

玛丽是个孤儿,亲生父母抛弃了她,从小流连在各个寄养家庭,寄养过程中曾被喂过狗粮、被性虐过,这养成了她敏感、自卑、复杂的性格。

好不容易加入了一个孤儿组织,有了免费的辅导员、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公寓,却遭遇了性侵。

更让人难过的是,性侵后玛丽的表现太平常,让养母怀疑这是一个玛丽为了获得关注而编造出来的狼来了事件。

而且,玛丽对不同的人复述的案件细节存在差异,再加上养母的怀疑暗示,警察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案件,他们再次找到玛丽反复盘问,盘问的主题变成了——强奸案到底存不存在?

看到这里,观众会非常愤怒,案件存在疑点,警察不去追求真相,反而去怀疑受害者是不是撒谎?

警察甚至威胁玛丽,如果测谎仪测试没通过,你的免费辅导员、公寓补贴等一切福利都会消失……在恐慌压力之下,玛丽不得不假装“强奸案未曾发生”,市政府控告她“谎报假案”,罚款500美元,强制性定期看心理医生。

就这样,玛丽被归类为说谎成性的问题少女,失去了超市的工作、独立公寓、免费辅导员以及一帮朋友……警察的质疑、身边人的不信任,使玛丽陷入崩溃。

有时候,对性侵受害者伤害最大的不仅仅是性侵本身,而是社会舆论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这让人想起同样是讲述性侵的一部1988年的老片《暴劫梨花》,朱迪·福斯特饰演的莎拉在酒吧被人强暴,酒吧里那么多男人,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制止,反而一个轮着一个加入其中……事发后,莎拉去报案维权,却遭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指责,说她事发当天穿衣暴露、举止轻浮,这是社会舆论惯有的“荡妇羞辱”。

每次发生类似案件,社会的一贯做法先是询问受害者“是否穿衣举止有问题、是否晚归、是否喝了酒、是否在夜店”,这些“受害者有罪论”会让受害者不敢大胆发声,觉得被强暴是一件羞耻的事,甚至去反省自己。

于是,玛丽受到质疑后,她觉得屈辱,不敢坚定指证案件。

玛丽只能对心理医生说出真相,在面对心理医生的问题“如果下次再被误解的话会怎么办?

”,玛丽说出了压抑心底的话,“如果可以,我会一开始就选择说谎,没有人值得信任,我只能靠自己。

”在一个应该对明天充满期待的年纪,却遭遇了难以言说的侵犯、背叛,被摧毁了心中的全部信念。

她的人生,从此脱轨。

想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时隔三年后,科罗拉多州的戈登市发生了一起强奸案,一名大学生在公寓内被绑架,歹徒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性侵,现场没有留下指纹、DNA等一切作案证据。

女警探卡伦着手调查案件,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她从另一名女警探格蕾丝处知道了另一起相似的强奸案,同样的作案套路、同样的没有留下痕迹,手法娴熟,卡伦和格蕾丝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是连环强奸案。

不同于上文中男警察的冷酷无情办案手法,两名女警探面对受害者时更有共情心,卡伦会温柔地问受害者“Are you OK?

”两人为了查案,24小时待命,费心寻找突破口,翻阅了过去五年的相关案宗,抖露出了体制内的系列黑料,一度把线索找到男警察身上,格蕾丝不惜唆使同是警察的丈夫去违规调取同行档案。

两位女警的出现,让原本压抑的剧情有了一点起色、恢复了希望。

她们能真正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查案,她们明白,在旁观者看来几小时的性侵,对受害者来说却是一生的噩梦。

就如同剧集里的几位女性,她们从此不再信任他人、不敢养成任何一种习惯、每次睡前都要强迫症地反复检查门窗开关……性侵记忆就像卡在脑壳中取不出来的弹片,伴随受害者一生。

幸好,卡伦和格蕾丝最后侦破了案件,罪犯在这几年间犯下了30起强奸案,拍下了75G的照片、视频,照片中,有玛丽。

三年后,玛丽终于被证清白,她收到了市政府退还的500美元,拿着500美元的支票,她看了又看,做了一个决定——找律师起诉市政府。

她说,“我这辈子一直都这样,给我什么就拿着……但这件事让我觉得,也许这一次,光这样还不够。

律师眼中一亮,“当你决定不再给你什么就拿着,你知道会怎么样吗?

你会得到更多。

这一段台词,值得反复咀嚼,玛丽成长了,不再怯弱,拥有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勇气,她要让伤害过她的人知道,她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最终,她得到了市政府15万美金的赔偿,这些钱足以让她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如果没有两位女警的努力,玛丽的人生可能会坠入深渊,就如同两年前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林奕含自杀事件”。

作家林奕含中学时期曾被补习班老师诱奸,自此患上了重度抑郁,这位老师至今逍遥法外。

多年后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小说出版后,林奕含接受采访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大家觉得她小题大做,她这个比喻还被某公知嘲笑了。

我们不是林奕含,无法得知她在少女时期被诱奸之后,这十多年来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天人交战。

她和性侵回忆对抗、和抑郁症斡旋,无数次觉得自己身体很脏,无数次在自杀边缘徘徊……林奕含跨不过去这个坎,还是自杀了。

生前时,除了心理医生,没有人认真重视过她的创伤,去世后,她才作为一个性侵案例成为大众的谈资。

这世界上没有一种痛苦可以感同身受,要去明白“难以置信的强奸案”、去体会“房思琪式的强暴”,对大多数人来说太难太高端,而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幻想受害者不自重则容易得多。

社会舆论的偏见,是性侵受害者的枷锁,也是歹徒们的金钟罩。

只要这社会还存在“受害者有罪论”、“荡妇羞辱”,歹徒们犯案时就多一层保护套,最终这层套会保护了犯人、勒死了受害者。

《难以置信》里,其中一位受害者后来去买了一把枪,林宥嘉的《天真有邪》里有一句歌词“愿意把第一支枪送给未经污染的灵魂”,如果有来生,如果重来一次,希望把第一支枪送给这些受害者。

令人欣慰的是,玛丽经历了这些,还是选择重新相信这世界,她给女警卡伦打电话说,“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少女恢复对明天的期待,仍能想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幕味儿(movie1958)

 8 ) #火星影评#女版“真探”?不!是难以置信的事实

如果以我们10万+流量的起名字标准来衡量Netflix最新上线的这部罪案剧,或许主创人员会被痛骂一顿,"UNBELIEVABLE"这样一个着实普通的单词,似乎完全难以体现这部以真实的连环强奸案为蓝本改编、双女主为形式的电视剧的任何一个具有收视刺激点的元素。

但当我花了2天追完这部剧,甚至于昨天追到今天凌晨1:30的时候,我非常感谢Netflix同意并选择了这样一个平平无奇名字,如果你因为他在豆瓣仅仅只有2张看起来毫无设计感的海报和2张剧照而错过他,你损失的将不止是一部电视剧,而可能是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

多起耸人听闻的强奸案、难觅踪迹的"隐藏"作案者、一个被埋藏多年涉及未成年人的未破冷案、司法安检内部的多重漏洞、暗藏矛盾的家庭关系、"被迫"一起办案却风格迥异的两个警察,怎么看这部剧都像是一部女版的"真探",甚至于在卡司的选择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位当前绝对不是封面明星完全没有所谓的票房号召力的艾美奖得主。

但和《真探》极其风格化的影响和佛洛依德式的叙事不同,"UNBELIEVABLE"(官方翻译为《难,置信》)的镜头平凡得难以置信,甚至于连故事都是普通的双线叙事,普通到两个时间线上的人物和故事在前7集没有任何的交叉,没有悬疑设置、没有闪回跳跃,简单地让人一不留神都要以为是在平行空间中发生的两个案子。

但作为一部改编自普利策奖(世界新闻最高奖项之一)获奖新闻作品、涉及女性强奸案这样敏感话题的剧集,他的这种去戏剧化的处理,反而让这部剧最后想要讨论的关于社会安全感和基于人性的信仰这一议题显得客观和深刻。

同时和上半年的另一部真实改编的《德里罪案》一样,尽可能的去减少了对于受害者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

当然这首先归功于新闻原作者 T. Christian Miller, ProPublica和Ken Armstrong的出色采访撰写和挖掘,这篇名为"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的以"An 18-year-old said she was attacked at knifepoint. Then she said she made it up. That’s where our story begins."起头,通过两条时间线来叙事,一边是侦破过程,一边是通过隐藏的女性受害者来反思社会、系统和我们每个旁观者,在看似"不存在"的强奸案面前的种种所作所为、所想以及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可以说报道已经十分出色的完成了至少一半的剧本,另一半成功的原因就要归功于这个几乎以女性为主的幕后和目前团队,当然这不是导演兼编剧丽莎·查罗登科(Lisa Cholodenko)第一次改编普利策奖作品,上一部是她为HBO拿下艾美奖的以女性为主角的《奥丽芙·基特里奇》。

显然这一次在和《永不妥协》的编剧苏珊娜·格兰特的协作下,他们就像《难,置信》中的两位女主角一样,从女性的角度思考,从庞杂琐碎的新闻报道中采撷了具有力量感的片段来用镜头、画面和剪辑来重塑这一事件。

无论是对于强奸过程仅以间接的和心理闪回方式的叙述手段,还是选择用1集来完整的呈现Marie报案后整个看似严谨却缺乏同理心和极度不舒服到充满折磨感的备案及证据采集的过程,都丝丝紧扣剧名。

更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是,《难,置信》并没有一味的去追求批评谁或是责怪谁,甚至于对于最初把Marie"屈打成招"的两名中年男性警官也并不苛刻。

虽然一开始呈现了两个人略显"轻浮"地以经验论让受害者Marie因为害怕更糟糕的事情发生、害怕对别人和自己造成多余的麻烦而改口供承认自己编造了一切,以快速结案为最终目的。

但在最后一集,也不惜笔墨的表现其中一人在发现自己错了之后备受良心谴责的样子,让人物最终回到人,而不是简单的好警察、坏警察、女警察、男警察、中年男警察这样的标签化、冲突感的描摹。

当然Marie视角下她虽然绝对让人同情,但也并非一味的以受害者形象出现,偶尔也会有不可理喻的表现,这也让每个角色都充满了"人情味"。

而人情,不仅仅是简单的温情面,而是其复杂而多层次的那一面,可能是好的一面,也可能是坏的那一面,对于两位致力于追查出真相的女警察的处理亦是如此。

同时,和新闻的环境以及背景所能扩展叙述的形式不同,影像需要通过大量的对话和对手戏来支撑。

于是,除了追查案件本身之外,两位警官的个性、喜好、所处的环境、可能的家庭矛盾、潜在的工作风险、地位、性别的困境,甚至于信仰和理想现实的落差,都必须详细地有血有肉地去填充。

《难,置信》从形象设计到演员在我看来都十分出色的完成了一次再演绎。

真实的女警

演员的演绎此外,电视剧也不仅仅致力于用画面重现这个难以置信的强奸案和其被遮蔽和破获的过程,而是从强奸案切入去打破一些已经既有的我们可能拥有的成见和理所当然的、习以为常的认识,让我们重新从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一些问题。

受害者过于平静这正常吗?

受害者可能对施暴者有同理心这合理吗?

受害者可能会滋生的暴力倾向这对吗?

受害者回避甚至否认就不对了吗?

在暴力甚至口头暴力的威胁下完全的不反抗这可疑吗?

所以当女主角Marie对着心理医生终于开口倾诉了这段难以置信的被迫抹去甚至于面对"伪证"诉讼并支付了500元罚款的故事之后,医生问:“你知道,这样不公平的事情还有可能发生,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这个孩子流着泪告诉医生也告诉镜头前的观众:“我应该从刚一开始就撒谎,因为这对谁都好。

”你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反对她的立足点,尽管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说,这是错的。

而在案子终于破获,在多年后拿到了政府退还的500元赔偿金之后,Marie一开始选择诉讼,却在知道政府愿意支付15万赔偿金之后,并没有像我们习惯的电影主角那样拒绝金钱而选择"所谓"的一口气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任何的理由去鄙视她再一次妥协和安于现状的选择。

因为我们都不是受害者本身,除了像两位女警这样把犯人捉拿归案,并保证他不会再对其他女性造成伤害之外,其他对于她所经历的安全感的灭顶之灾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非当事人所能做的,是尽可能的让他们对于说出真相有足够的安全感,以减低其他的附带伤害和效应。

虽然《难,置信》的结尾两条时间线的案件突然交叉,在观众看着女主角遭受了无尽委屈之后,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为自己“正名”这个光明的结尾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毫无疑问的吐露了主创对于真善美的肯定和期待。

但是,他们依然巧妙的通过庭审波折的细节和罪犯主动要求被访谈的录像片段所说的疯狂观点,柔软的提醒着我们,也留下了一个尾巴,再度点题,迟到的正义我们固然还是要感谢,但难以置信的事情都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对此我们又无能为力,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最后一分钟营救,UNBELIEVABLE之前我们能做的首先是相信难以置信的事情是存在的。

LOST AND FOUND,被图书编辑“坑”了的恐怖小说之王带着偏见看世界,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为什么美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ORDINARY LOVE,小人物的悲歌- THE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9 ) 因为太长了不能放在短评里

一部对于女性观众非常友好的罪案剧集,虽然此剧讲述了一系列针对女性的性暴力事件,但没有任何讨好男性观众的裸露镜头和性爱画面。

剧里有非常丰富的人物群像(一定程度上,毕竟是以白人女性视角为主),我看到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探长摒弃差异力求真相,以及不同受害者面对创伤时的困境,还有很多虽然不是事件的核心角色(例如养父母,朋友,同事,司法公权力人员等),但依旧有不少篇幅来表现每个人的态度和立场。

记得剧里列举的一个数据-40%的美国男性警察有家庭暴力记录,并且1/3依旧在职。

如此这般,我不敢想象有多少针对女性的性犯罪是被认真对待并侦破的。

即便是遇到了想要办好事的男性探员,但因为缺乏对于女性受害人的共情和理解,在探案过程中也有可能对受害人造成多次伤害。

非常喜欢Marie最后和探长Duvall的那通电话,因为两位探长不懈的努力,让濒死的受害者看到了一丝人性的光辉,使她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10 ) 豆瓣9.3,这起难以置信的强暴案,看得让人窒息

“真实事件改编”。

这六个字,触目惊心。

扭曲、变态、冤屈的真相,通过以影像的形式给予世人警示的同时,也试图给真实能够重见天日的力量。

但却偏偏有一群人,不管怎么说出真相,却永远被否认、被忽视。

仿佛所有的错误,都是他们自身的问题造成的。

这部新剧,讲的便是发生在这一群人身上,“难以置信”的故事。

值得每一个人,静心观看——难以置信

网飞出品,豆瓣评分9.3,超过60%的观众给出了五星好评。

正如剧名所述,无论放到什么时代,这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要从美国华盛顿州的一起强奸案开始说起。

住在奥克戴尔潜危青少年公寓的少女玛丽·阿德勒,报警了。

依旧笼罩在侵犯事件阴影下的玛丽,有些神志不清地裹着毯子,紧张地等着警察到来。

警察进入房间,循例向她了解情况,并要求她将事情经过全盘托出。

“你能把事发经过都告诉我吗,你记得的所有细节。

玛丽稍微停顿了一下,开始缓缓地回忆。

这是第一次。

这位身形魁梧的年轻警官了解完了所有情况后,便告辞了。

过了没多久,有两位自称是案件负责人的中年警官进门,同样要求玛丽把事情经过再跟他们仔仔细细地说一遍。

玛丽很是困惑,“我已经告诉他了。

但警官表示,需要直接得到案件信息,所以还需要玛丽再说一遍。

这是第二次。

再度完整地了解情况之后,玛丽被警官们带到了医院,进行检查和化验。

玛丽被要求脱光了衣服,全裸拍照纪录,同时还需要进行血液、尿液、唾液、阴道等采样检查。

医生也依旧照例询问起了事发经过,玛丽有些不耐烦,“我已经和警察说过了。

” 医生表示,“我知道,但我们需要记录存档。

玛丽无奈之下,只好又再回忆了一遍。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有些羞耻的检查,回到警察局的玛丽接受了警官的再一次问询。

“我就想把事情的经过再过一遍。

” 玛丽有些崩溃了,“我已经把一切都告诉你了。

但警官依然坚持,这是为了让玛丽能回想起全新的细节,这些细节或许可以帮助到他们尽快地找到犯人,并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玛丽只好又再说了一次,这是第四遍了。

而在玛丽再度结束回忆之后,警官掏出了笔和纸,除了要玛丽在证据搜查许可上签名之外,还要她手写下目击者证词。

不仅要把整件事写下来,而且是从她的角度、用她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也就是说,这是玛丽在案发后,被迫所经历的第五次回忆了。

在这五次同样的询问中,不管是警察还是医生, 都提到了同样的问题——

玛丽也渐渐地从畏惧回答,用沉默和眼神代替回答,逐渐到脱口而出。

如此直击内心的痛苦,不过就是五次询问的时间,也就慢慢克服了。

以为就此告一段落的玛丽,搬了新的住处。

由于之前的床单、杯子都被施暴者一起带走了,玛丽和以前的养母科琳一起到商场里买新的床上用品。

按一般逻辑而言,发生了如此悲剧的事情之后,大多数人都会想要重新开始,一切都换成全新的。

但玛丽却因为找不到曾经用过的、一模一样的床单,而在商场里大发脾气。

科琳一气之下,大声呵斥任性的玛丽, “你忘记在那上面发生过什么了吗?

如果我是你,我绝对不想再见到那张床单。

玛丽真的生气了,“你又不是我!

而在买完床单回家之后,玛丽似乎忙于收拾东西,对于科琳提出的帮助之意毫无回应。

科琳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刚经历过侵犯事件的女孩吗?

不仅状态奇怪,而且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极其地平静。

与此同时,警官们也展开了对玛丽身边的调查。

作为第一个接到玛丽电话的人,养母茱蒂丝觉得有必要和警官们介绍一下玛丽的身世背景。

玛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被寄养,拥有无数的养父养母,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

因此,这样颠沛流离的成长环境,也导致了她性格中的复杂和敏感。

在茱蒂丝看来,玛丽是一个过度敏感、过度对立,并迫切需要得到关注的孩子。

不管是在桌子上跳舞,还是吹灭了别人的生日蜡烛,亦或是毅然选择独立,她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

包括在玛丽陈述的案件过程中,像是用鞋带绑住了她、还有拍下照片威胁的说法,似乎都有疑点。

听了茱蒂丝的话之后,警官似乎得出了一种新结论—— 玛丽,编造了袭击。

通过两位养母的“证词”,警官再一次把玛丽交回了警局,要求她再从头到尾讲一遍性侵的具体过程。

第六次了。

这一次,警官们像是开启了放大镜模式,不断地对比玛丽前后几次证词中的变化。

玛丽的每一次回忆中,总是会有些许偏差,像是先解开鞋带再打电话的顺序,到了下一次就会被说反了过来。

警官们开始笃定,玛丽一定说谎了。

他们当着玛丽的面,说出了他们内心认定的另外一种假设—— 根本没有所谓的男人对你实施侵犯,你只是第一次独立生活,刚跟男朋友分手,一时兴起,需要博得所有人的关注罢了。

“我看得出,你没得到关照和保护。

玛丽崩溃了。

她不知道到底该坚持自己,还是顺从警察的意思就此结束。

面对警官的不断逼问,她的眼泪一直流不停。

“你跟我们说了四个版本了,到现在,不管真相如何,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你至少说了三条谎言。

不管玛丽再怎么强调自己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也再没有人愿意相信她了。

她彻底放弃了。

她选择了顺从警官的推理,按照他们所说的,承认了自己捏造了侵犯的事实。

这一场“闹剧”终于是结束了。

不,看似服从便皆大欢喜的结果,实际上却直接毁灭了玛丽接下来的人生。

她与养母反目,一度想跳河自杀。

同在青少年公寓的朋友们辱骂她,说她恶心、变态、背叛大家。

她丢了工作,没有了免费的住房保障,被迫去一家游乐场做清洁工作。

最糟糕的是,她不仅被警察威胁,失去了再度坚持真相的勇气。

还因为就此被起诉,成为了有罪之人。

她才是真正的,什么都失去的人。

三年之后,在科罗拉多州,女警官卡伦接收了一起强奸案。

作案手法、被害人经历,几乎和玛丽的案件一模一样。

但与之前的警官大有不同的是,凯伦并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受害者不断回忆过去。

她把受害者带到了车里,再三确认了她的心理状况之后,尽量以最专业的状态对她进行有重点的,而不是赤裸直接的提问。

而当受害者羞于将事情告诉自己的男朋友时,凯伦安慰着她—— “你不用向我解释,你想告诉谁,什么时候告诉他们,完全是你自己的决定。

这种悲剧造成的痛苦,终于在这里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共情。

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取证,幸运的是,这一桩连环强奸案的凶手最终被抓获。

而就在此时,她们意外发现了玛丽的身影。

真正的凶手得到了惩罚,而玛丽也终于得以洗刷冤屈。

剧中的破案过程,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留给大家自己去感受吧。

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改编自2016年获得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一篇文章,《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

在这篇获奖报道中,没有任何夸张、激烈的形容词,只有冷静、平淡的故事叙述。

也正是这样的写作手法,让世人为之震惊,更加高度还原了案件现状。

和这篇文章一样,电视剧版本的《难以置信》,也用了极其平淡的镜头语言来表达。

但通过平静而传达出的压抑氛围,却让观众产生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

在玛丽的案件中,所有按部就班进行的一切审问和调查,就像流水线一样的流畅、专业、完整,并且无情无义。

这样一段忘也忘不掉、只会成为伤疤的记忆,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拿出来质疑,一次又一次地回忆,直到意识麻木。

不断制造二次痛苦的警察们,当取证无果的时候,却反过头来,回到受害者身上搜索答案。

似乎遭遇侵犯的受害者,都会有一个前提——她们一定做错了什么。

侵犯的发生绝非偶然或意外,一定都是受害者本身的问题。

比如,当玛丽无法完整地回忆起每一个细节时,身世环境的因素就成为了她特立独行、缺少关爱,企图通过撒谎来博得关注。

又比如,现今很多的性侵犯案件,最终总会有那么一个舆论导向,会直接归责于“女性穿着暴露”、“女性自身不检点”等因素上。

这与意外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没有人会编造这样的事,除非这里面有真实的成分。

但偏偏总有那么一群人,会把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变成事件发生的必然条件。

像是玛丽的养母们,嘴上说着为你好,实际上却将玛丽定义为“博关注”,并在对话中极其明确地提出了对玛丽的怀疑。

但却又在警察提问的时候,害怕承担责任,“我只是觉得你们有知道的必要。

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发生的事永远与自己无关。

我们要做的只有从他们身上获取经验,而从来不是由心出发地去为他们提供帮助。

但正是由于这种漠不关心的社会态度,才导致了好人被伤害,真相被掩盖。

“如果真相让他们觉得麻烦,真相令他们不便,他们就不会相信你。

就算他们真的关心你,他们最后……还是不关心。

嘴上说说的“防范于未然”,永远只是痴人说梦话。

你不是当事人,你永远无法做到真正的避免。

意外总归是意外,绝对不会敲着门,给你预告着而来到。

只有抓到凶手,铲除恶人,这个社会才会有真正的保障。

所有为这部剧打出的五星,或者也正是一种群体性的警示。

应该要给更多的人看到,也需要有更多的人正视这个问题。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关心和善意,而不是冷冰冰的防备。

或许善良会被利用,但也请一定,要继续善良下去。

*本文作者:呆头鹅*可点击下方链接温习普利策获奖报道中文翻译版本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05066/

《难以置信》短评

今天一气之下把这个剧看完,破案过程中的性别设定有点太刻意,当然放在性侵案件中也能理解。尤其是和开头小女孩的故事一比,我完全被她的表演带跑了,在她身上你会看到更复杂更整体更难以摆脱的弱者命运,就是所有来自个人和系统的帮助和关心,都那么表面而且脆弱,以至于你自己不得不最先放弃,然后全世界会反过来表示唾弃或者惋惜,让你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更早一点放弃。

3分钟前
  • 57
  • 还行

题材可以 但可能节奏和气氛太慢及拖沓 不是我的菜

5分钟前
  • 小圆豆豆儿
  • 较差

不好看

8分钟前
  • 积极向上
  • 很差

因为kathlyn期盼这部剧很久,但扮演女警探Merritt Wever 真是黑马,肯定要得奖了!前所未有的警长形象:温柔,亲和,又强势。全程一直在期待两条线特别戏剧性的交集,但其实最后的交集很真实,很完美,--力量积蓄到了,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让眼泪不停流。两个女警探真是教科书演绎了警察该如何对待性侵的受害者。从窦娥冤之后,好久没有为这种最终伸张正义的桥段所动容了。比起mind hunter那种猎奇地探入千百个变态杀手思维的剧,此剧用一个案子,关注受害者角度,既突出英雄,还折射出深层情感及当下敏感和急需关注的问题,显得特别有意义。胜过mindhunter第二季!

11分钟前
  • Emanuelle
  • 力荐

看完我真是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即使HE也非常难受。看第一集时,我一直爆粗口。警察这个职业担负了这么重的责任,有了“正义暴力”的权力,门槛就不能提高一点?一个错误的选择,能导致多少后续恶果?作为吃这口饭的人,不应该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连不同的受害者在应对侵害时,有多种不同的反应都不知道?还让受害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忆、重述事件经过,让受害者收到23456度伤害。不仅如此,还自以为,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所谓“真相”,就认定了死咬不放,不惜威胁受害者,也要逼人承认自己以为的“真相”,是啊多方便啊。能气死我。

14分钟前
  • Orangedietc
  • 力荐

3.5作为一个影视剧故事很棒但是拍的实在太平淡了。。。。。这分数让人期待很高

18分钟前
  • 蘑菇儿
  • 还行

真的,这剧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好看的难以置信╭(°A°`)╮紧张的叙事方式让松散的事件变得紧凑起来,演员演技也很棒,虽然改编自真实事件,但也不输其他剧集,唯一缺点就是8集太少了...........

22分钟前
  • Un sur le champ
  • 力荐

高材生的女主角作为主演,演技真好,前途不可限量。感谢两位女警官的执着和尽职,世界需要这样善良且偏执的人存在。我总相信,这世上有人在默默的支持着帮助着我们。

27分钟前
  • KINGKO
  • 还行

什么强奸,什么女性弱势群体,什么英雄主义。这些东西还有这么大的市场,说明无脑的人还是很多。

32分钟前
  • 姚威
  • 很差

难以置信我居然看不下去 三集弃

35分钟前
  • 豆友
  • 还行

竟然有人看完剧还觉得是女孩演得“全程作死”所以要“重写”,我的白眼要翻到天上去了。这部剧本身就是在教育观众,性侵创伤的表现有很多种,有些看似“作死”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应对创伤的反应,每个人对待创伤所表现出的形式不同,如片中所说,有的受害人在受害时会失去视觉记忆,有的则会发展出超越平时的视力。需要“重写”的不是女孩的反应,而是整个社会对性侵受害者的理解、警方处理这类案件时的程序和规范。

38分钟前
  • cherry it up
  • 推荐

评分虚高,Merritt Wever说话的声音和语调让人昏昏欲睡。

40分钟前
  • Underdyingsun
  • 还行

Rape victims最能理解,没人关心的人即使成了受害者也没人关心。八集联播。

44分钟前
  • ins之外的我
  • 较差

和《心灵猎人2》一起暂列“年度最佳美剧”。虽然在各个层面、尤其是视听上,它也许是那种乍看之下容易被一些人归为“平庸”的作品。但实际上,这部剧是今年犯罪悬疑类型+女性议题里的一个至高峰。不仅在剧作各层级上书写极为完整且牵动人心,而且没有任何一个视角是错误或过火的,全都很冷静;三位女主角各自也是以非常稳妥、尽量少的表演来处理角色,让三人形成变奏与呼应的关系。背后可以看得到,主创有意在这种极端痛苦的案件和骇人的女性生存现状里,选择低调、平稳地深入到社会肌理中的做派,这是负责且务实的创作观念。

4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评分是不是认真的 剧情还能更老套一些吗?如果评分低一些我能给三颗星 这个评分期待值拉的太高了

49分钟前
  • 今天也要五公里
  • 很差

看什么都嫌节奏慢,拿什么都当破案剧来看,既不关心细节缓缓积累的张力,也不关心人物心理的动态与逐步迭进,不关心角色间微妙的互动与博弈,不关心语境的交待与铺垫,不关心对现实生态的尽责描摹,不关心它探讨问题的角度多么丰富…这样的人,干脆发个剧本的情节大纲PPT给你看好不好?因为,这些恰恰正是这部剧的精华所在。警察系统里,家暴妻子的男警员占比超40%,接近半数。这触目惊心的数据有给警察系统带来过结构性的影响和改变吗?并没有。相反,假如40%的女警虐待子女呢?那么40%的女警都会被辞退。没有人重视男人对女人施暴的数据。要是男人被性侵的比例也像女人这么高呢?强奸案的报案率及侦破率还会这么低吗?警员还会如此敷衍塞责吗?受害者还会遭受如此多的刁难吗?2019最有力的美剧。Respect。

5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过于拖沓,尤其是高血压部分很多,让人看不下去。情节应该经过戏剧化处理而不是这样干巴巴地拍摄出来。感觉拍成电影会更好一点。

54分钟前
  • 拌橙一夏
  • 较差

看不懂 不好看 没看点

58分钟前
  • 末明湖的海洋
  • 较差

形式大于内容,至少可以减掉2集,可是偏要浪费观众时间来巩固加深里面的理论和警示,女权片,建议男性观众少看

1小时前
  • 内心再无光明
  • 还行

评分虚高,对强奸犯的挖掘太少了吧,钢铁直男令人厌恶。

1小时前
  • 夏妮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