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无意的看到这部电影。
节奏很慢,很舒缓。
但娓娓叙来,让人感同身受。
开始不能接受,他们三人都相爱了么。
可其实不是。
这已经不仅是爱了。
秀仁和景熙,谁才是秀仁,谁才是景熙?
她们似生生相刻般。
但是生命中还有更盛大的美好。
她们遇见了执着的志恒。
那个骑着自行车追赶的傻小子,那个对秀仁表达一见钟情的傻男孩,那个把时间倒退,那个最后爱上景熙把她放到包包里的叫志恒的好男人。
秀仁喜欢景熙,好喜欢。
她是不同的,在重病的孩子中她笑得那么灿烂。
“我爱你,景熙。
”“我也爱你。
”这种只属于爱情的对话,在她们的口中自然地流露。
或许她们说了也没意识到,这种绝对地私人的占有、幻想溶为一体的愿望只属于爱情。
可或许又不是。
为什么世间美好的感情就得归属于爱情?
我用我的名字叫你,只是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分开,一生一世在一起。
秀仁在舞会上唱的歌。
我的好朋友,志恒。
我的好朋友,景熙。
她舍不得离开他们。
淡淡的,似乎没有什么强烈的感情。
但生活不就是这样么。
千言万语终是那句,我舍不得你。
最后在病重时,她在信里写到,我挚爱的景熙。
挚爱,其实她想说的不过是,我何其有幸,遇见了你。
在景熙最后的回忆中也说,我挚爱的志恒。
他们都在相爱。
我真的很想好好给这部电影写篇捻。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处处是情,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串起来回味。
他们的相遇。
总要求一起睡觉的秀仁。
无论小的时候还是现在还是死后。
他们一起去旅行。
一起的话。
关于萤火虫,关于初恋,关于相互的名字。
或许这名字很俗,向左向右。
最后志恒打开秀仁的信,关于景熙的情报。
她爱吃的她爱玩的她爱念的她的习惯。
秀仁也有幸认识了志恒,她可以在她离开时把景熙交给他。
这只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么,或者说它有同志的内容?
其实它向我们说的不仅是几份爱情,不仅是左和右,不仅是爱景熙的秀仁。
那种淡淡的想念,我们在一起。
想要隐藏和你涂鸦的欲望,想要再见96年初见的你们,想要铭记Nikon慢慢的记忆。
谢谢导演,谢谢你拍了一部这么美好的电影。
2008-08-08
《恋爱小说》里有一个地方很有趣。
2个女孩人格很明显是不独立。
交换名字本身就是隐藏自我的表现。
这已是无疑。
有趣的是,电影最后车太弦找到李恩珠演的那个女孩的之后,那个女孩头发发型完全是孙宜珍的发型。
这种改变绝对不是导演随意的。
李恩珠是找回了原先因为要作为孙的对立面而隐藏起来原先的那个自我呢?
还是太爱孙,干脆变成了她或者被她同化?
浪漫一点的说法是,2个女孩也许就像是同一个人。
就像是车最初被孙的外表吸引,后为李的人格魅力倾心。
电影最后李又趋同了孙的外表,2者合一了。
对于爱情小说,精致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就像在A片里,最吸引的也往往是前戏。
不愿意过多的评价之后展开的多角恋,白血病,倒叙的手法。
这些早期韩剧甚至是他的理论根源日剧里的常见手法在当今早已给人们产生了不可逆的审美疲劳。
只是在那时,在清纯的大二,还是打动了不少像我一样小男生的心的。
下午淅淅沥沥的下了阵的雨,把粗大干涩的神经都下湿润了,也许不知不觉触动了心理最细腻的那一块儿。
就像每个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感觉一样。
润物细无声。
http://rapheal.bokee.com/2933902.html
2007年7月29日晚7点42分。
北京西站。
你怯怯的问:能不能帮我买一张票,到南昌的z67,今天晚上的。
你那样看着我。
我无法拒绝。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你是谁,你在这里做什么。
只因为你那试探的眼神,就足够了。
五分钟后,我将离开这里。
而一个小时后,你将离开北京。
我该怎么办?
我们谁都不认识谁。
只是擦肩而过的微笑。
“五年前,志桓在一间咖啡店当兼职。
一天当他正偷闲地拍照,两位少女刚巧走进了他的镜头,秀仁和景熙两人情如姊妹,志桓在看到镜头的秀仁那一刻,便对她一见钟情。
志桓鼓起毕生最大的勇气向她表白……”电影《向左走,向右爱》简介。
对于韩剧,大众意义的度量与认可,虽然在颇为正规的影评中少于叙说,自是喜欢。
对于车太贤,一贯憨傻可爱的形象,已经熟悉并且喜欢得无以复加。
对于孙艺珍,这条路上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好好珍惜。
而李恩珠只能遥祝:永远微笑。
只因有过你曾经带给的美好。
青春的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影片最后在乡村的景熙留起了长发,如同秀仁。
这时候,她已经变得平和而含蓄,她出没不到她,她已经成为了秀仁。
她爱她。
她们爱着彼此。
她们是双生花,彼此的补充。
如果一个离开了,即使名字已经植入对方,也是不完整的。
只有在一起,才是圆满,才是美好,即使死。
有能够打动影人的点滴已经足够,未必全部。
在咖啡店里深情的歌唱……闭上眼睛萤火虫就会出现……请把你的脚拿开,我的朋友不舒服……隐藏与你一起涂鸭的愿望……小孩子猫眼里的世界……那条叫志恒的狗……触摸你右耳边的痣……我正寻找的小孩,很难见到……"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很痛苦” “我知道恋爱很痛苦,但我要一直痛苦下去。
”这样的对白已经不止一次在叨念。
痛苦与快乐的糅合在绵延前行。
只是,我不知道他们都在路的那一边。
我以前爱你,现在也爱你。
那纸与笔的温柔,你是否已然记得,他们无尽的缠绵?
这样的故事,会继续,不断绝。
我会每天想她100次,然后99次,然后98次……我会忘了她头发的颜色,忘了她的笑脸,忘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过她…… 我也已经开始问自己,那就是你的样子么,我记忆里的微笑?
或许,那记忆中微微昂头的已经不是你。
只是我记忆里的想像和影子。
“我把时钟转回去一小时,我希望你忘记我说的一切。
如果我们下次遇见,那让我们像朋友那样见面。
” 我把时钟拨转回去一年半,我希望,你忘记从来的一切。
如果我们下次遇见,请让我看见你的灿烂。
淡淡的情感,轻轻的流淌,在一条叫时间的河流里突然乱了方向。
那时候,我该怎么办?
有言曰:挽歌唱不绝,若有若无,动人心肠。
瞬间的烟花,于流光碎影里,于无尽人生中,明灭荼蘼。
恋爱好痛苦 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这是三人都说过的一句对白五年前的志焕喜欢拍照 看见温婉秀丽的秀仁闭着眼睛闻花 本想抢拍却拍下了正巧走进的热情开朗的景喜 这暗示着什么吗志焕对秀仁一见倾心 动心不已如果说是秀仁的外表打动了志焕后来三人在一起的时光 却是景喜的个性魅力深深吸引了志焕志焕爱上了景喜 景喜也非常喜欢志焕我亲爱的朋友秀仁在舞会上唱的歌“我寻找的小孩” 我的好朋友志焕 我的好朋友景喜是的 秀仁舍不得离开 平淡的声音中是强烈的难以抑制的感情那封秀仁拜托景喜给志焕的信中写到“我想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我真的不想去要是我舍不得你和景喜怎么办?
“相爱不仅仅是爱情病重的秀仁对景喜说“我爱你,景喜” “我也爱你” 两人同病相怜的长大 她们之间的爱凝结着生死 是不是我用我的名字喊你 就会永远不分开 秀仁离世 五年后 志焕找到景喜虽然是景喜的样子 但发型衣着举止俨然秀仁我就是你 你就是我 两人似乎合二为一了是的 永远在一起向左爱 向右爱在我看来景喜是最好诠释这部片子的角度她爱志焕 她也爱秀仁一边是爱情 一边是友情 都是相爱因为爱 她离开了志焕 这样的女孩 轻易不会爱上 一旦爱上了 那便是刻骨铭心景喜把身边的狗起名”志焕“是否叫着这个名字 就像你在我身边 我从未离开看着一群孩子对着狗叫着志焕 而男主角志焕开心的笑着 我却哭了这是怎样的相思 度过了这五年秀仁离世的那天 景喜用了志焕当初的笨方法砸碎了时钟看着景喜用留着血的手 把时间一圈圈往回拨我已经泪流满面了没有了秀仁的世界是不完整的热情开朗的景喜 变得安静了 发型衣着也俨然秀仁她们根本就是一个人 我同情景喜 她已为爱付出所有我羡慕景喜 她能为爱付出所有现在才知道,景喜的扮演者李恩珠已于7年前离世了,在最美的年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希望她在天堂也能有灿烂的笑容。
1.志恒妹妹的爱情故事是呼应主题的,你深爱着的人可能也是深深爱着你,就算你不知道,但他就是那一直看着你,表达了一种默默的爱。
2.邮差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爱情很痛,但是我想继续痛下去"这句就是来自他们一起看电影《邮差》,导演很有心思,如果没有邮差的话信就道不了志恒手上,后面也就不会相遇,景熙可能就这样默默的在思念中死去,邮差对景熙默默的爱不是也表达了纯洁的不求回报的爱吗。
3.导演的细节处理真的是绝了,三个人对彼此的感情都非常感人,忧伤又充满幸福的爱情,互换名字彼此守护的友情,都非常的感人,都是人与人之间最细腻最温暖的情怀。
总之,整部电影的给我的感觉就是,爱是不求回报的。
五年后的景熙,窗外一片金黄的麦田,传来鸟鸣和孩子们的笑声叫闹声。
虚弱的景熙,思念着志恒,怀念着秀仁。
在一个精美的信封里面,放上张小孩子们的照片,然后把这封没有落款,只有收件人的信,放在一个纸盒子里面,纸盒子里面满满的都是这样的信。
(此时,不得不感慨韩国电影的细腻柔美和无限的缓慢)五年后的志恒,习惯一个人的孤独,怀念着三个人的幸福。
他接二连三的收到奇怪的信,没有落款却只有一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照片,和照片上的只言片语“隐藏和你一起涂鸦的愿望”。
遗憾总是绵绵长长令人唏嘘,尤其是当遗憾源于死亡,这遗憾真是绵绵无绝期。
五年前,志恒在朋友显哲的茶铺打工时,看见文静秀丽的秀仁,闭着眼睛闻窗台上的花。
喜欢照相的志恒,赶紧拿出相机想抢拍,不料却拍下了走进店门的开朗热情的景熙。
一个似水,一个如火的老套路,因为三个人之间单纯而又持久地友情和爱恋,变得不那么庸俗。
这部电影的细节很经典,而且很多只有仔细看才看得出来。
一:志恒第一次搭讪被秀仁拒绝的理由是“你在这里我会觉得不自在。
”秀仁死后,景熙要离开志恒,说的也是这句话。
而志恒在气头上,也说“我也会觉得不自在!
”一句话,被三个人说了三次,每次的理由情绪都不同。
二:整个故事中,每个人都说过的另一句对白。
志恒傻傻的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景熙幸福地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秀仁忧郁地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
三:儿时的景熙要和秀仁换名字,因为她爱秀仁,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
即使分开了,也感觉像是在一起样。
于是小时候的景熙是长大了的秀仁,小时候的秀仁是长大以后的景熙。
当秀仁过世,景熙离开志恒搬到乡下去住的时候,把养的狗叫做志恒。
她心里觉得,只要每天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就仿佛永远在一起。
四:志恒让景熙转给秀仁的信,景熙撕毁了。
秀仁让景熙转给志恒的,景熙也没有转发。
她怕秀仁知道志恒爱的是自己而痛苦,后来又怕志恒知道秀仁的死而痛苦。
很多很多。。。。。。
这个电影不是大制作,也没有特别高的精神主张或者理想,发人深省也谈不上。
不过,你这一生里面,可有人会为你把时钟倒转?
可有人为你吹出一片萤火?
可有人会值得与你换名字?
可有人会因为爱你而离开?
原本冲着孙艺珍来找来看的,但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查资料发现,李恩珠2005年自杀,也就是说真的是已经死掉了。
这个时候发现在09年的夏天看的时候看这样一部5年前的片子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那个时候孙艺珍真比起《恋爱时代》真的很年轻,那个时候的李恩珠还活着,那个时候的车太玄比起《超速绯闻》中的笑容更加爽朗~~~ 我们真的无法让时间倒退~~~,但是也许死亡可以让时间停止~~
虽然《向左爱,向右爱》在几年前就上映了,可少看韩剧的我,今晚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得看了一遍。
之前就听人家介绍过,说是很感动来着。
隔了多年再回过头来看,影片拍得的确很不错。
画面很美,插曲动人,情节设置得十分精心。
还有主演李恩珠从某个角度来看还有点象歌手孙燕姿,只是伊人已去,不免有些伤感。
其它的介绍我也不说了,现在,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说,假如,秀仁和景熙都没有绝症的话,那么故事将会如何发展?
照我看来,这里不止是友情和爱情的一对矛盾,而是同性恋或说是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取舍问题。
或许,这么说,会破坏故事的美感,但事实上的确如此,只是愿不愿意承认罢了。
秀仁和景熙两人相知相惜,互相依赖,互换名字,互为彼此,并认定了一生的相守。
当她们的感情因志焕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她们的选择是离开,是保全只属于她们之间的情。
这种情确切地说是爱情,只是她们自身也没意识到。
当秀仁先动身“旅行”的最后一刻,她们的潜意识才忽然爆发出来。
“我爱你,景熙。
”“我也爱你。
”这种只属于爱情的对话,在她们的口中自然地流露。
或许她们说了也没意识到,这种绝对地私人的占有、幻想溶为一体的愿望只属于爱情。
她们在灵魂上是一体的,爱上同一个傻傻的志焕是很正常的;但她们在形式上却不是一体的,无法在形式上拥有同一份爱是痛苦的。
最终她们放弃了外来的爱(如果把她们俩作为一体,志焕的爱就是外来的!
,保存了自身的爱。
当灵魂的一体失去一半的形体时,另一半的灵魂便极力地打造逝去的形体。
虽然在视觉上看,那个秀仁的造型不太适合景熙,但我实实在在地被感动了,一时间恍不过神来。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现实中真有这么两个女孩且不犯绝症的话,她们会如何选择呢?
如果她们选择在一起,你还会感动吗?
爱情总是电影言而再言永不腻弃的话题。
《恋爱小说》,这名字一看便知里面演的纯是爱情事,而且是爱情纯事。
故事发生时,男孩子大学未毕业,两个个性相似的女孩子却早已逃出校园在自由快乐的世界里自得其乐相濡以沫。
但好玩的是,导演反倒塑造出来相反的形象——男孩子像是历经社会打磨但心底仍保留了一丝洁净的青涩少年,而两个少女则才应该是在校园里手牵手唱着歌感情如胶似漆的纯纯不懂世事繁杂的女孩。
相信所有看过这个片子的人,最难忘也最想提点的是两个女孩分别在不同场景里专注地咀嚼着的这句:”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秀仁对着饭桌上已经多年没有爱情欲望的爸妈说,你们该去看那部爱情电影,‘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景熙在公车里看着窗外夜色下闪过的熟悉街道喃喃自语,’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哦,说到这忘了这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去看这部电影。
至少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很烂。
至于为什么这么浓墨重彩地写了这个影评,只能说无知的我被某瓣用的“鼎鼎大名”这个形容词给骗了。
你看,这个影评就写的有头无尾,因为我真的找不出来可圈可点的地方。
喏你是不是又要说至少女孩的友谊写很好啊,两人之间从来没有过伤害,为了能不离开对方,她们两个人交换了名字,用自己的名字叫对方,”我要你用我的名字叫我,这样即使我们分开,我也会觉得我永远和你在一起“,这在两个人同性别还都是女生的情况下是很少见的。
可是,我还是感觉真的很傻很天真地可笑,难道你不觉得么。
我只是很喜欢这句话的感觉:我以前爱你我现在也爱你
恋爱小说很无聊。
这部电影分了3年,看了好几次才看完
又是绝症少女的人设,实在是吃腻这味儿了;不过20岁的孙艺珍真是神颜。
很一般……
燃冬 古早版
死吧死吧 都死了 韩国爱情片不死个人都不好意思拍
三个人的关系也是一种平衡,无论偏向了其中哪两个都会打破这种关系。没什么新意,甚至有些狗血的剧情,好在三个角色都很吸引人。真正让人感慨的是,现实中却是李恩珠永远的离开了
这是女一女二才是一对,男一是第三者,最后两个女主都死了的剧情么!
李恩珠太有魅力了!!!其实如果志桓不出现,人家两个姑娘是同生共死很好的一对~
虽然很喜欢孙艺珍,但这部电影节奏慢了点,还是爱有天意和我脑中的橡皮擦更好看。
她们交换彼此的名字伴随一生。这其实是两个女孩子的恋歌。
怎么感觉这么假······
结局太悲惨,不喜欢
实在是。。。坚持看完的!
三个人的晚餐,怎么吃都吃不完……爱情里我们自私,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善良的愧疚让人丧失勇气,最终人人俱伤。
真心不喜欢这故事。换名字的设计也没什么巧妙。钟的呼应不错。一贯美丽的韩剧画面。那些照片拍得真好。艺珍大美女和文根英小美女长得有些像嚄。不过文根英的那一段加进来挺没意思的。艺珍姐姐唱的那首歌很好听。爱他就变成他,想起何宝荣同黎耀辉。
"我知道恋爱很痛苦,但我要一直痛苦下去 "
当初看的时候觉得流俗,那时戏里的阳光戏外也有,顾着花花世界根本沉不下心。一别二十年,再看就成了伤心人别有怀抱。戏里虚构的死亡真的出现了,死亡阴影便挥之不去,成全了故事的底色。「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两名年轻但已笼罩在死亡阴影里的女孩,极力感受着生命的种种。喜欢李恩珠颤抖的声线敏感的内心与活泼的外表,孙艺珍与车太贤看到了她大喇喇外表下的敏感与珍贵,爱上的是最真实的她。真动人哪,多少人爱人,爱错了方向,爱成了幻象。孙艺珍演爱上李恩珠的沉静少女,比一切角色都适合她,沉静的禁忌之恋,终于与她的美貌相称却不是给异性恋做注解。入屋盗信的邮差与他们看的电影邮差互相呼应,如童话里横空出现的解铃人,只觉命运安排了温柔的手,让心思不至落空。最后的空镜,阳光照样灿烂,但佳人都已不在。是真的不在了。
最近哭不出来了。。。还是这类型的片子太多了???
在杂志上看到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