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罗兰永恒花园 外传,是美的代名词。
而薇尔莉特则是温柔的代名词。
飞驰的汽车、飞舞的裙摆、少女绯红的脸颊,一切的一切我只能用美来形容。
声音,码头的汽笛、海浪、风、雨、机械、打字时。
我甚至感觉连阳光都是有韵律的,有声音的。
在姐姐牵起妹妹的手的时候,在薇尔莉特离开的时候,我感受到爱意涌动,爱意泛滥。
爱藏在每一帧画面里,藏在每一个音符里,藏在每一封信里。
//我始终相信,信是可以传递爱的东西,派送员是去派送幸福的。
她们含蓄的表达着自己的爱意,藏在每一缕抚过你身体风里,即便我已经快要忘记了和你相处的记忆了,但是我还记得,“艾米”,这是能保护我的神奇咒语对吧。
//少女无神的目光逐渐明朗,薇尔莉特一点点的成长。
所有的一切在温暖且幸福的环境下缓缓的进行着。
阳光在流动的河水间跳跃,派送员坐着动车前行,四个小时的旅途。
艾米,我想,不见面的理由你总会知道的,等我长大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派送员,我会将信亲自送到你的手上。
//相逢于冬又会重逢于何时呢?
“在寂寞时呼唤我的名字”,“只需喊出你的名字,两个人的羁绊遍将永远存续”“这是一句保护你的魔法咒语,只要说,艾米,就行了”
首先表达对京阿尼遭遇的同情,纵火者实在是人性灭绝。
抛开情怀而言,本作其实就是两个单元剧串成的一篇90分钟电影,作画和音乐一贯优秀,完全是业界翘楚的水平,然而除去这两者之外,本作连一般电影的基本要素没有,没有矛盾冲突,也没有解决矛盾的过程,自然也没有剧情上的起伏和高潮。
表面上看是女主帮助姐姐解决礼仪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姐妹之间的问题用写一封信,甚至打一个电话报个平安就能解决,简直都不能算作问题...感觉就是娓娓道来的一个流水账。
由于基本没有矛盾冲突,故而全片平淡如水,泪点主要以姐妹俩卖惨的黑历史来承包,很难让观众代入其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感觉编剧人员可能比观众更加感动...?
前半段是纯粹的卖百合外加女主交了第一个朋友,本来应该是有意义的一个角色,然而这个唯一的朋友居然直接就从主线分离出去了,那么花那么大力气刻画这个角色是为了什么...? 妹妹角色是电影版原创的,取代了原作的拉克丝的剧情,是整部作品唯一一个走进主线,和女主生活有交集的单元剧角色,然而这么特意安排好像并没有发挥到什么作用...?也许是4月份的电影版会有戏份吧。
本片对女主心理活动刻画基本没有,比如遇见鲁库利亚和她男友那段,以及和俩同事谈论人偶出路那段,应该是要引发女主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发想,并为电影版工具人男主回归并发挥作用的铺垫吧,然而镜头刚切到女主身上马上就被掐断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有表达,那么特意刻画这些场景又有什么意义。
全片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很迷。
个人不是很理解京阿尼的这种做法,既然说要认真严肃的做一部“王道”的作品,为何在TV版之后偏偏选了原作小说外传的这篇以福利和百合为卖点的来进行电影化?
如果说TV版是女主寻找爱和生命的意义的作品的话,那选这篇单元剧电影化是为了表达什么?
纯粹为了商业化的卖百合卖福利?
简直莫名其妙...最后说下这个少校“男主”感觉完全是个工具人,作为贯穿主线的一个重要角色,此人存在感和人物刻画居然连任何一个路人都不如...TV版作为女主的阴暗过去被一刀切了,后出的OVA连回忆的戏份都没有,单出的90分钟电影只顾百合,对其只字不提。
然后看电影版预告pv要回归和女主发展感情了,这角色刻画也太敷衍了吧?
宁愿花90分钟搞百合都不愿意刻画下主角人物形象?
通篇都在讲女主攻略一堆人生过客的故事,这部作品到底想表达什么?
一星半给画面,一星半给音乐。
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就是抹去了时间的刻度,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始终完成了陪伴两个字。
自动手记人偶的意义:在于传达收信者和传信者之间的思念。
不管身在何方,请呼唤我的名字。
因为这是我们的羁绊。
愿这不断编制的心意,有一日传达于你, call me mame我会乘着魔法去见你,再次相遇,call me name我爱你,深爱着你。
在一个无比焦虑的夜晚,在刚刚结束一轮忙碌又在今天预感到即将迎来新的一轮忙碌并且面临更多挑战的夜晚,决定让自己暂时的、暂时的逃离着不断延伸着的无形的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
并且想到如果今天再不去,也许又要错过在电影院看这部外传的机会,但是这或许又是我逃避工作的借口。
也许早就可以意识到,我的身边、我相熟的人不会有和我一样热爱这部动漫的人,发朋友圈的结果也就是直接湮灭了那一丝的希望。
即使我是孤单一个人,只要我心中还有想要做的事情、有想见的人,便永远不会孤单吧!
买票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我买在了ta前面一个的位置,ta也和我一样吧,如果真的等电影开场只有我们两个人,那也是一种不会说出口的情愫和缘分吧。
实际电影开场,还有一对情侣。
偌大的影厅,只有我们4人。
//这次薇尔莉特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一名女仆以及成为了一个人的朋友、实习生的助理。
她是那么的出众、那么的完美、那么的美丽,“如同公主骑士一般”。
如丝绒般的头发、旋转的燕尾服、敲击打字机的机械手、少佐的眼睛、优雅的屈膝礼……自动手记人偶——薇尔莉特·伊芙加登,那个带我理解爱的女孩。
故事的主要人物——一对战争中意外相遇、相依为命的姐妹,在那个寒冷的下雪天、那个牵起手的瞬间,忍不住流泪啊。
那个送信的晴天,“哥哥”坐在台阶上,念出那封信的内容,“这是属于你的魔法咒语。
艾米。
在寂寞时呼唤我的名字”。
“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永远放弃我的本名” 再一次落泪。
不知道流泪了多少次,似乎一直怀着难以名状的情形看完了整部电影——直到片尾曲的休止符到来、走出电影院、走回家的路上、打开电脑记录这篇感想,似乎都是以这样一种心情度过的。
好像已经无法用语言流畅的描述出我的感情了。
在泰勒成为邮差实习生结束一天的送信,贝内迪克特问她为什么要当邮差,她说,因为邮差给大家送去的是幸福。
音乐一起,突然心就被击中了。
好像……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见到过将邮递员的使命用这种方式进行表达。
信,在动漫中就说到“没有不必要送到的信”。
现在,好像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今年唯一写的一份信——寄给在北京读研的朋友,也因为地址或者其他的原因,似乎永远也无法送到收信人的手中。
现在还有多少专门送信的邮递员呢,现在还有人通过写信来交流么。
因为等待而积攒的那份期待好像也渐渐消散了。
从前人们用诗歌、用优美或热情或者修饰过的语言表达感情、表达爱意、表达歉意……现在好像都已经成为落后的会被人讪笑的东西了呢。
人们好像更习惯用网络用语、重复别人说的话来相互交流……可笑的是我说着上面那些话,自己却做不到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我的感情,这种没有条理、没有主旨的文字,也没有人会在意吧。
//这部剧的邮差——贝内迪克特,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人。
首先是他的服装。
高跟的长筒靴背后装饰着花边,等的不耐烦时用脚后跟敲击地面,送信时还能快步从台阶上跳跃着奔下,每次镜头的特写都让我想到他崴脚受伤的场景;背后镂空的交叉绑带,竟然想用性感这个词来形容。
但是他工作时候的样子又是如此认真——送信时可以不看地图记住每个地址,为了帮自己的“小徒弟”将信寄给地址不详的姐姐,打电话联系认识的人又日夜兼程去送信。
当他开着摩托在风中说着“因为邮递员给大家送去的是——幸福”,那一刻,突然有了想成为一名邮差的冲动。
可以将“没有不必要送到的信”送到每一个人的手里,是虽然艰辛但是又幸福的事情啊。
//从前,对于自动手记人偶,获得幸福的唯一方式就是结婚并放弃人偶这个身份。
现在却不必辞职,有了更多途径去获得幸福。
爱丽丝说她的幸福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自动手记人偶,艾丽卡是想要成为小说家,最后他们问薇尔莉特,她的幸福是什么。
薇尔莉特的幸福是什么,她没有说。
我的幸福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的幸福是什么,我想我总有一天会找到答案。
“谢谢你,薇尔莉特”2020.1.14 / 2020年第一部院线电影 / 语无伦次请见谅我也应该收拾好心情,回到忙碌但是依旧会继续努力的生活中去。
还有和我一起直到片尾曲结束才离场的那个女孩,虽然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还是要祝福你未来的日子光明而可爱啊。
★★★★☆ 战后休养生息的重建,从压抑、平和到重新充满希望,战争带来的科技发展也随着人们的观念生活不断进步变化,一切都在变好(贝尔电话,摩托,信号塔,追求幸福的方式多样化,结婚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女性也从工具人蜕变成拥有独立价值的人(泰勒,violet ,因为男性参加战争,女性也成为了生产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电影情怀感挺重的,比较粉丝向,分离后的情感处理我自己觉得稍显平淡,信号塔与邮递员的职业也有冲突,但音画很棒啊整体节奏和情调也很喜欢啦。
这真的是最近一部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了,记得看的时候空空荡荡,两人包场。
剧场版的画质一如既往的好,光影控制真是一绝。
京阿尼出事后,我一度以为这部剧场版会被搁浅,但它还是赶在病毒之前来了,看到总有人说剧情差,看不懂,在情节方面的确有部分因为时长的原因被删除或者压缩,但是主线上的姐妹情,对人物的救赎还是一贯原来的风格,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腻,泪点满满。
还是值得给一个高分的。
最开始是被薇尔莉特的帅气剪辑吸引进来的,就是别人顶一本她能顶十本,然后在女校中粉丝居多的那段。
不过看完后发现并不是那样的“爽片”,也挺开心。
不由得想起《银与黑》里面的话,“借助他的家庭发现他,然后再把他尽力拉出那个狭窄的世界”,我被剪辑的片段“骗了”进来,却收获了别的我觉得很有意义的东西。
希望这样的电影或者书籍更多,趣味性吸引我,干货满满。
首先是主题,我没想到,会从写信或者家庭教师这个细节角度入手。
而且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爱情,没有政治没有科幻,是非常温暖的姐妹情,也许还掺杂了一点百合…?
其次是画面,可以说大部分随手截图都可以作为壁纸,展现了应该说是18世纪英国刚刚进入工业时代的样子。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风景,都刻画得非常漂亮。
“最后我成为了你”,也是出于个人经历非常触动我的一句话,从一开始的“丑小鸭”,到后来优雅的大小姐,最后都能看到薇尔莉特的影子,虽然隔了这么久不应该再提及,可是我希望我的安静沉稳里,有我儿子文婧、景哥、吴宇哥哥、谢尔顿的影子,做事不骄不躁,可以理性多一些。
薇尔莉特真的非常攻,也很温柔,如果有这样的人陪伴,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啊。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 这部电影太任性了,这完全就是一部粉丝向电影,京阿尼用整部影片把最真实的情感传达给你。
这部电影的前多半部分精致又唯美,但如果不是粉丝的话却很难被触动到。
后半部分用一个爱别离的故事,却不知有没有把想说的话传达给你?
影片最终的staff的名单上那些熟悉的名字或许更能激起你的心底涟漪。
2019年7月17日,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顺利制作完成。
2019年7月18日,这天是日本动漫史上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被人为纵火烧毁,导致35人死亡,多人受伤。
2019年9月6日,《紫罗兰永恒花园 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在日本限期上映3周,在片尾演员表中将公开在火灾中不幸逝世的工作人员与受伤人员。
“紫罗兰”这个电影,它来自刚刚遭过一场烈火劫难的日本“京阿尼”动画公司。
所以呢,创作这个电影的有一些主创,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他们的作品依然在陪伴我们。
伟大的动画片,就是抹去了时间的刻度,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始终完成了“陪伴”这两个字。
姐姐为我放弃了名字,她希望我拥有选择的权利,于是我成为想成为的邮递员,再站到她面前去呼唤她为我放弃的名字,这才是这封信里的爱意,也是成长的意义。
书信这个载体是我从小就很偏执的东西,小学语文课讲写信的时候我是最认真的,每次路上看到信箱我都倍感亲切,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写信寄明信片的原因。
书信没有被电气时代所取代,我也希望未来不会被任何更先进的通讯技术淘汰,因为书信不像时事通讯对话一样直白,简洁。
更多的是婉转的将自己复杂的思念传递出去,而感情需要“从前慢”这样的过程去沉淀。
最后,不存在不必送达的信件。
橘里橘气的加分,京阿尼加分,所有画面都美惨了加分。女校的王子大人还可以是骑士小姐。violet这个角色本身就非常有魅力,配乐很棒。
最后看着滚动的staff表中熟悉的名字,还是差点哭了出来
与tv版一脉相承的温柔甚至更加美好。也许看过tv版的会更感觉到眼前爱与温馨来之不易。有些剧就是在说细腻的感情,没有这么多挣扎与黑暗,不明白为什么温柔的叙事会成为短处(耸肩。薇尔维特依旧这么美!看完得到极大治愈。
贴一个b站奇葩评论:豆瓣用户看的动画较少,所以多数喜欢那些刺激热血的,这种文艺性强的需要一定的观番量才能欣赏。
节奏略慢,但真的是太美了,可惜没在电影院看。3800
京都3.0
7.9分,这部剧场版没有剧集好,首先情节不够精练,比如女主和一个龙套同行打招呼,问去哪怎么去这种剧情真的有必要讲出来吗,这种不够精练的情况有好几次。其次,这部电影的情感还是有些内空,对姐妹情感的辅垫还是比较笼络。优点是作画精致到了极致。
太狡猾了
糟糕的剧情!
主要用“人设、噱头、爽点”和“外在包装”来吸引目标观众和普通观众,但世界观、故事、人物、视听表达、主旨内涵的挖掘都乏善可陈,缺乏想象力,甚至让后者去迁就前者,损害了作品的整体性和发挥空间〔故事明显更适合做成友谊向而不是百合向,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她们并不应该被刻意导向一种概念化的“骑士——公主”关系,而应该更多地注入与她们的背景经历有关的社会内容(包括此前的学校生活),叙事上加大密度、加快节奏,让人物性格和主题更加丰富、深刻;此外姐妹俩的感情从建立到最后重逢,每一个情节点的设计都太过简单俗套,要知道这是本片人物和煽情的基础啊!感觉主创在艺术上的思考和处理非常敷衍,情感高潮就全靠音乐和眼泪〕,从追求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说属于本末倒置。另外,layout的透视错误也不少,尤其是后半段的人工建筑部分。
前半程封闭女校里骑士拯救公主的故事,居然有一些久违的古典气质。从压抑冷漠到希望热诚,乃至最后感情的宣泄,牵动着戏外的人也经历了一场痛快的爆发。可惜后半的补完某种程度上成了画蛇添足,有些言语说透了就失掉了味道了。
画风我还挺吃的,但是剧情也太平了…这不像是个电影…像是三集番剧…但是美貌女主激起了我去看番的欲望。
三星半,剧情有点弱,画面挺美
作画还是一如既往的牛皮!
画的很细腻,但价值观暴露的太明显。整体内容就是在说想念一个人不用见面,光喊名字就够了。后面滚人名的时候都没有画框,好像都活着。总之脱亚入欧的企图有点太明显了。还骑士精神,日本有骑士吗?我只知道有骑兵。所有人物一律欧美人名。干脆对话都说英语算了。再一次证明,日本人自己认为二战是输给了欧美的文化,而不是中国。
如果是三个故事,观感将会强很多。不喜欢孩子的性格和故事
没看原作。影院空空的,我也看睡着了。是没得其他好选。纸片百合人形,配乐又很扯。
看困了
摸鱼跑出去看的,觉得很治愈,虽然故事略显老套,但是很好哭。
日式意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