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是因为一首歌,了解到一部电影,但是在我看到海报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会是我喜欢看的片子。
话说回来,一首歌,三线の花,虽然不知道歌词具体是什么,但是根据翻译大意和音乐给我的画面,那是回忆,是内心深处最不舍的情感,是无论给予我们任何东西,都不愿失去与忘记的人和记忆。
尽管生命中的这一切在时间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但很多时候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只要当下。
电影没有复杂的镜头语言,说故事的人,用平静的语气,向观众娓娓道来一个美丽而又悲伤的故事,所有的镜头设计都是为了故事而服务,这么走心的片子,当真是不多见。
唯独背景音乐稍显多了一些,当中还出戏了一两段,在想那个年头是不是音乐难做,所以放多些音乐到片子里也算是实验。
天台小屋胜过了这世间的千万大宅,屋子周围种满了代表内心的三线花,谁不想有个温馨的小空间,而且这里只属于我和对方彼此呢?
洋太郎和小薰的感情是让人羡慕的,就算被现实的不可抗力分开,但我们都渴望那种单纯的爱,根本不分什么爱情亲情,因为爱一个人而奋不顾身。
不管住在哪里,只要是彼此就好。
就像惠子所说,只要真心喜欢,这些都不是问题。
毕竟有的时候自己也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又很害怕失去,总是非常的害怕... 杀伤力最强的莫过于妈妈教太郎伤心时捏着鼻子的这个小细节了,同一个动作真的会让人感觉,这两个人就是一个整体。
在真正的爱情里,我们都希望对方能比自己好,或许因为我是天蝎座,认为不是全部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倔强是会让对方很崩溃的,而且不论是当事人还是观众。
太多的无奈,组在了一起就变成了习以为常,却又带着一丝不甘。
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是属于这部电影的意境,无论命运再怎么残酷,也要保有对生活的热情,有的时候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活着,斯人已去,那些还牵着爱人的手,一定要握紧,不要轻易放开。
并没有谁少了谁就不能活下去,只是再当回忆起一些人一些事,还是会泪光闪闪罢了。
在世爱里,亚纪对朔太郎来说是挥之不去的初恋,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爱情之花刚刚绽放就随着亚纪的离世而枯萎。
其实朔太郎之所以如此放不下,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候而结束了,但残酷点说,亚纪要是不死他们最终能否修成正果都不一定,因为亚纪太漂亮、太优秀了。
但泪光闪闪里的妹妹不一样,她和哥哥之间的感情是底层人民长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磨炼出来的,哥哥对她来说既是哥哥又是恋人,甚至还相当于父亲,他们情比石坚,双方本已经一辈子都离不开对方了。
所以,当他们最后阴阳两隔时,妹妹相当于哥哥、恋人、父亲被一把团灭,我真担心妹妹能否承受住这种打击。
他在用全部的生命来爱你。
其实我知道,知道哥哥不是我的亲哥哥,但我一直都不敢说,我怕说了之后,就没办法跟哥哥在一起了。
影片的最后,当哥哥跨越半个日本赶到小薰家中,抱住被雷声吓到的小薰并告诉她自己似乎听到哭声时,他自己也倒下了。
倒下的原因,正是因为超负荷的工作。
超负荷的工作,是为了承诺,为了妹妹更是为了自己因为只有妹妹变得好了,自己也能变得好。
一直以来都明白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人类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当哥哥朝妹妹招手时,我欣慰得笑,当哥哥捏着鼻子哭泣时,我们也为这种感情流泪。
妻夫木聪和长泽雅美,很棒的演绎了这场说不上爱情但也不是纯粹亲情的《涙そうそう》,不错!
本色的表演,从心底流露出的对“爱”的阐释。
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都是那么的感人。
它取名“涙そうそう”,就是一种慰藉般的感动,不能让你嚎啕大哭,也不能歇斯底里,只是纯粹的感动,闪闪泪光把眼眶染湿,不会有太多泪水流出眼睛!
而这电影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很温暖人心的感受,够了!
从前看红白歌会就很喜欢夏川里美的这首《涙そうそう》,现在才知道湿《涙そうそう》的同名主题歌!
很不错的一首歌,这部电影的配乐也做得相当好,符合每一个场景,丝丝划过心中,勾起那温暖的回忆!
看片名,就知道戏里要死个人.于是快进快进...洋太郎倒下拉. 要赞的是,他是个超级好哥哥,从小就把爱情和亲情划分的非常清晰,就算知道小薰不是亲生妹妹,也没像韩剧那样纠缠个没完. 片尾,是他们小时的对话,强调了哥哥的神奇色彩. --小薰,我以后要当哥哥的新娘. --不行!
--为什么 --因为是兄妹,兄妹是不能结婚的. 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吧,就知道兄妹是不能结婚的了.日本人的教育还真是找得紧.
看了下载很久却搁置一边的泪光闪闪,害我流了好多眼泪,妻夫木聪阳光醇厚的笑容让人记忆深刻,辛苦工作的忙碌身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默默地付出,这个男人是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唯一的亲人,唯一的靠山,他总说学历不重要掩饰自己的辍学,却全力让妹妹努力考大学,他用一点一滴省下来的钱实现自己开店的梦想,却遭遇被骗,他受生活的重压却一直不断地努力,全心全意地照顾妹妹,从不为自己考虑。
由于长久的亲情维系和兄妹的身份,兄妹俩那介乎亲情与爱情之间的感情一直不能得到宣泄,在妹妹考上大学以后,两人终于决定分开生活,妹妹拿着行李走出那虽然破旧却鲜花灿烂的冲绳小屋,两人都忍不住各自掩面痛哭,其实看到这里我傻傻地痛恨起残酷的东方美学,干嘛非要这样折磨大家的精神呢???
干嘛非要压抑自己的感情才是互相体贴呢???
结局那么惨,隔了一年多,妹妹即将要参加成人仪式台风天哥哥不顾自己的病体赶来保护妹妹,结果却在医院因为心肌炎突然病故,妹妹永远地失去了世界上最关心自己的那个人,在海边的一场戏很哲学,老得已经缩成一团的奶奶,安慰妹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恋人在战争中死了,“很不甘心,很悲伤,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往下流,但还是没办法,这世界上有人长寿,有人就只有短短一生,”听到这里,一直压抑自己感情的妹妹终于不再捏住自己的鼻子,而是放声大哭起来。
最后妹妹收到了哥哥在死前寄给自己的成人礼和服,在夏川里美催泪的歌声中,影片以幻灯照片的形式结束了,末尾留有一段小小的回忆,小妹妹和小哥哥手拉手在海边走着,妹妹天真的说长大后要嫁给哥哥,哥哥说不可以,兄妹不可以结婚,妹妹问为什么,哥哥说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种东方美学的亲情片真是看了让人——又感叹它之细腻,又讨厌它之催泪,我们总是善于细细碎碎体验人生之凄美,搞的自己不能尽情地享受生活,悲剧一出又一出,,,PS:妻夫木聪在这片子里好man哪哈哈哈哈,一改我对他奶油小生的印象,男人要man的感觉我觉得不是很壮很有力还是什么,而是一种不说只做的深厚情感付出,默默无语,全情付出,真man好喜欢好喜欢啊啊啊啊啊
有些电影是当时感觉良好,过后觉得乏味,可能当时是沉浸于视觉盛宴中了,例如《300勇士》。
而有些电影则是当时感觉不尽人意,过后却不断回味,一点一点的咀嚼,被印象中的影像感动,比如《泪光闪闪》。
即使故事不够细腻,即使洋太郎的死让我们感觉不必要,但电影还是将一幅美丽的青春原汁原味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它,不浮躁,一如冲绳那晴朗单纯的天空。
我不喜欢“催泪弹”这个叫法,最真的感动应当是无言的,就像抑郁之中忽见灿烂的夏花,望穿秋水得见归来之人,那一刻不该是尖叫,不该是大哭,只应是静静的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已泪流满面。
就像洋太郎第一次发现印象中又黑又胖的妹妹变成了美丽的少女,楞楞在岸边发呆,就像小薰对哥哥深情的凝视,心与心的沟通,不在乎形式。
洋太郎自己也是个孩子,可他却不得不坚强起来,因为有他需要照顾需要去爱的人。
他不揭穿两人本非亲生兄妹的事,我想,他是怕小薰孤单吧,毕竟感知世上没有自己亲人的滋味不好受。
好几次,他用余光看着如花蕾一般的小薰,但终于背过身去。
或许他觉得,小薰应该有个更加光明的人生。
世间的痛便如蓝天下的白云,清晰明了,劝解宽慰都无用处。
小薰爱而不得,哥哥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书信一封,和服一件。
在小薰取出美丽的和服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她的痛,那种“与子生别离,重壤永幽隔”的悲伤,如繁华凋谢般真切而无奈。
婆婆在海边的劝说似乎显得多余,因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派遣生者对死者的哀痛,不能抹去无人陪伴的落寞,留下这经历了世间种种变故的少女孤单在湖面成双。
初夏的晚上看着乱乱的家,书架上孤零零放着一张泪光闪闪。
前奏很长,故事也比较老套,小男孩跟着妈妈改嫁,继父带着一个小女孩,后来艺术神经质的父亲离家出走,母亲临终托付小男孩照顾小女孩。
接下来小男孩就需要牺牲自己的前途来兑现与母亲临终前定下的承诺,给妹妹幸福;等到长大的那天,手拉手睡着的时候,哥哥心里才发现自己的感情多少有点复杂起来,连跟女朋友分手也显得语无伦次......看完之后留了两个镜头:一是继父不辞而别之后,小男孩推开门,母亲正在抽烟,慢慢地说父亲不见了。
烟雾缭绕里的母亲显得特别荒凉。
二是被羞辱之后的洋太郎,面对女友窗外的苦苦哀求,妹妹的无言,忍不住蜷在角落里啜泣。
看时隐隐担心这对不是亲兄妹的兄妹俩何时冲破这种传统的屏障,或者所谓伦理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心里,或者不过是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魔鬼,一直揪心着看完这部片子,幸好,他们连嘴都没有碰过。
当然这种状态下无论如何都不能泪光闪闪了,只有那两个片断可以让我提起泪光闪闪的时候留存回忆,或者他们是我对这部片子的标签——小泉今日子在烟雾里的侧面和妻夫木聪的啜泣的背影。
“泪光闪闪”这首歌听过很久了,调子里透着些许孤单和怀念。
某日,在电脑里发现以前下的同名电影一直没看。
虽然知道这是部纯爱系的影片,也知道大概的情节,但冲着妻夫木聪和长泽正美这两个我颇喜欢的演员,还是静静地看了下来。
结果,有惊喜。
惊喜在于整部片子舒缓的节奏,收敛的情感,和那淡淡的但是刻骨的悲伤。
情节其实老套,洋太郎和小薰,母亲早死,父亲消失,相依为命的生活着。
哥哥为了妹妹更美好的未来,16岁就离开家开始挣钱,梦想是能自己开一家店。
妹妹不负哥哥的期望,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高中,来与哥哥一起生活,接着,考上大学。
这一切本来可以是苦中有乐的,但是哥哥却被一场感冒夺去了生命,只留下一件漂亮的和服,那是庆贺妹妹成年的礼物。
许多影评都说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是彼此相爱,却又隐忍着不向对方吐露。
我也是抱着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来看这部电影,但是当看到片尾一张张兄妹的合照闪过,最后停留在小薰穿着和服的照片时,突然觉得,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亲情,是的,有什么比得过亲情。
爱情,不过是一闪而过的烟火,灿烂但难长久,唯有升级为亲情,才可能相濡以沫。
所以有人说,老夫老妻之间其实已是亲人而不是爱人。
最亲最爱最难割舍的哥哥去了,徒留小薰一个人对着大海,说,哥哥他会去哪里呢?
徒留小薰一个人,穿着那件漂亮的鹅黄色的和服,孤单的将20岁的记忆留在没有哥哥的照片中。
从此,相片集里只有她一个人,或许以后还会有人加入,但是却永远替代不了那个早逝的人,这就是活着的人最彻骨的悲伤。
此时,再听这首泪光闪闪,更能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了。
很后悔自己是先看了影评才看的电影。
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所谓的“跨越道德的爱情”这样一种基调或者暗示就一直存在,左右了我自己的判断。
之后,又到贴吧、豆瓣里来,几乎把所有的评论都看了。
再一次回去看这部电影,仍在某些时候眼含泪水。
小薰霸北高中入学典礼的时候,他的那种幸福的泪感染了我。
高中辍学来到冲绳打拼,节俭度日,为的就是让小熏过的好,有更好的学历,有更好的未来。
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到了今天,小薰站在话筒前致辞,他的努力也终于绽开了花苞。
这时,他不仅是个哥哥,更像个父亲。
小薰终于考上大学了,他兴奋地跑到市场向每个人宣布这个消息。
是的,他的梦实现了大半,尽管没有开成自己的店,但终于他所做的所有事情的目的实现了——小薰上了大学。
电影中,柔和的曲调,他兴奋的笑脸,还有阿婆最后浅浅的微笑都让人倍感温馨。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被这一幕感动了:小薰离开了,转过身:“哥哥,这么长时间来,受你照顾了。
”鞠躬,转身。
两人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按着妈妈叫他们的方法,手捏住鼻子,然而这一次,泪水却都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这其实不仅仅是一次空间上的分别,更是一次感情的割舍。
看到这,我也不觉湿了眼眶。
洋太郎去世了,影片中传来了阿婆的吟唱。
一直以来,阿婆的态度总是冷冷的,无论喜乐总是冰冷的面孔。
而在洋太郎离开的时候,她拿起了琴,洋太郎成了她歌曲的主人公。
慢慢的诉说,拉长的曲调,一股悲伤涌上了眼眶。
其实还有许多地方。
影片开始时他笑着和一路上的人打招呼,生活这么艰难还能笑得这么快乐; 刚刚开店的时候,他向老板表达自己的感谢,诚恳全部写在脸上; 被骗后仍然强装笑颜; 看着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梦想被推倒拆毁;惠子后来找他说“我要当医生,父亲做了那种事,其实这些完全无关”,他回答“怎么可能没有关系”时的一脸落寞; 小薰收拾衣服将要离开,伴随着《三线之花》的淡淡曲调,让人感觉无限怅惘; 台风那晚,校训暗示性的有一次表白之后,他躺在小薰怀里,仅仅叫了声“小薰”让人一阵心疼。
每一次看到洋太郎那张满脸笑容的照片,总让我长叹一口气。
有点海角风 尤其是片尾曲
记得以前妻夫木聪不管演什么我都会来捧场……
有刻意煽情的嫌疑
哇靠,我完全忘记了我看过这个!
好久没有看过从发病到挂掉这么干脆利索的片子了,冲着这个都要给大好评啊。masami十几岁的时候真的好美,笑起来跟妻夫木聪太配!
失望。你也只能,淡淡的了吧...只觉一阵莫名,来不及闪泪光,便已结束。倒是片尾曲,是一亮点。
剧情好狗血。。。
被戳中泪点,小薰搬出去住的时候完全泪奔了,我很讨厌这种感觉,我想到哥哥以后一个人要住在曾经两个人一起住的房子就觉得超可怜好哇
闷..
看哭了!多好的哥哥啊,帅气善良,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尾!!!在一起多好~~~
有几处稍作做。
好吧。我乱哭一大把。。。 冲绳真美。。。歌唱得我泪流啊那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但我不曾忘记你的怜悯会永久停留
看不下去.多颗星给妻夫木
演员都是喜欢的演员,但电影真的太太太一般了。自古神曲出水片。
そう...我喜歡這個詞
看妻夫木最失望的一部
同名歌曲倒是大爱
看看就算了。
喜欢看泪光闪闪的那个下午。
真的希望有那麼一個一心一意為自己付出,為自己驕傲的哥哥,高大而又讓人放心的身影,能夠深深被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