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家人
La vraie famille,The Family
导演:法比安·古尔吉特
主演:梅兰尼·蒂埃里,莱耶·塞伦,费利克斯·莫阿蒂,加布里埃尔·帕维亚,伊德里斯·洛朗坦-哈利菲,巴西莱·维奥莉特,弗洛伦斯·穆勒,多米尼克·布隆,Karimouche,帕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简介:安娜和丈夫、两个儿子还有6岁的西蒙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初,他们从社会福利机构领养了只有18个月大的西蒙。如今,西蒙的亲生父亲决定要回儿子的抚养权,这个原本温馨和睦的家庭从此不再平静。安娜心如刀割,她怎么舍得让一个口口声声叫着自己“妈妈”的孩子离开呢?详细 >
#法国影展 今年流泪的一部
3.5
#BJIFF 12th#上周末在地质礼堂连看两部,前排音响震耳欲聋,时不时的爆裂声差点把我从座位上炸了起来。看来观影还是得选择影院而非剧院。这种领养后归还养育权的剧情有些俗套,两边家庭的温馨落差有些刻意。总体来说,很难让我动情。
孩子离别的部分更让人落泪,朱尔把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全部送给西蒙让我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个道歉的故事。最后明明看见了,却只能目送,好残忍
导演的镜头流畅自然,演员克制而感情充沛,多么俗套的故事和命题,但是却拍的灵动而感人
真正的儿童电影,或者说表达社会特定群体的电影,并非都要对社会制度进行深刻凝重的批判,从他们的视角出发,传递一份真挚的情感,同样重要、同样触动人心。
220820北影节@卢米埃;4,很好哭的家庭教育片,感叹“如此健康的家庭是真实存在的吗?”的程度。法片真的好可爱哦,画面氛围清凉又松快,再低落也少不了可爱人类片段,就,无论怎么拍都没有东亚家庭片的那股子淤堵感。喜欢结尾二儿子那句“他们和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唉。PS.这场字幕条频繁bug,显然在警示大家:咱还是得学点英语。
不太喜欢这种题材
拍得确实还不错,吸引力不太够。但8.3就有点高了。7.3差不多
#2023法国电影展映 呜太感人了,农场分别那一段甚至想放声大哭,为什么小孩不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我觉得在寄养家庭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为什么要送他去一个陌生的农场!我一直认为情感的纽带比血缘关系更重要。
(我不能跟一个我无法想象ta是什么动物的人做朋友
拍得真好啊,很写实的风格,感情流露非常自然,后半程眼泪簌簌往下掉。片中所有人都爱西蒙,养父母、亲生父亲、儿童福利机构,然而这些爱却产生了强烈的冲撞,难以调和,让人左右为难。以为影片最后会上演一个俗气但温情的结局,即西蒙回到养父母家生活。但是没有,故事停留在了一次偶遇之后,他们看着西蒙快乐的背影,轻轻问道:“他刚才和我们看的是同一场电影吗?”那种怯生生的牵挂、欲言又止的思念全都藏在这一个问句后面了。
北影节打卡。细腻动人,感动的不是分别的时刻,而是无论是养母还是爸爸,都在和西蒙平等的对话,但即使这样,西蒙还是会看大人眼色回答问题,是谁说小孩什么都不懂?西蒙什么都懂,懂妈妈的爱和无奈,懂爸爸的心和责任。但谁又懂西蒙真正的想法呢?屏幕里的人不懂,屏幕外的人也不懂。
亲情中的三角关系,有多甜蜜就有多痛。
这种要人把爱意收放自如的寄养制度实在太反人类了吧,令人坐立不安的电影
氛围确实烘托的不错,小孩有几个场景看得人提心吊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本人无法和导演营造的冲突共情,所以全程无动于衷内心毫无波澜,在我看来这纯属自讨没趣,如果妈妈知道小孩会被接回去那为什么要领养,或者是规则不合理,或者是逻辑不合理。如果硬要按照导演给的视角那简直是太好为人师的油腻了。
#BJIFF22 克制+留白 “你给了我一个家” 我的眼泪不值钱😭 / 天坛奖最佳导演
#法国电影展映#230703 19:30@天环百丽宫|真正的家人是炙热地爱着也学会放手。//配乐极佳。
可以跟《落花流水》互为对照来看,从母亲安娜视觉中心出发,寄养孩童是否要过度溺爱,而片中丈夫也恰好是一个对照,他虽则也关心西蒙,但始终保持理性陶都,在完成寄养任务下,与孩子玩耍但也保持一定距离;而安娜是完全投入了过多母亲的溺爱给西蒙,而镜头中甚至超过自己两个孩子,而过度的溺爱得到的是一次孩子背弃,被机构的否定,还有分离后被西蒙的遗忘,跟天美姨姨一样,付出了超越血缘的母爱,但却是没得到母亲地位及社会肯定。不过影片想表达的是肯定安娜的付出,最后那深情的拥抱,也像天美姨姨一样,她们对孩子付出的爱,同样充盈了她们的生命,生命也如同落花流水般继续前行
看得气死了,为什么在这样发达文明的地方爹权还是如此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