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视频解说的部分文稿,原视频最初于2020年3月11日发布于B站及微博账号:李里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原视频链接《局外人》的大结局,算得上是细思极恐。
它是全季恐怖气氛最浓的一集,将剧集中原本那种富有克制性的恐惧,转变成了能够直接给人以本能性刺激的恐惧。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大结局的剧情解析、以及对于《局外人》全剧的深度评价。
最后再对比一下《局外人》剧集和原小说的内容差别。
大结局一开场,就是一阵超级激烈的枪战。
杰克在恶魔的控制下,已经彻底癫狂了,先枪杀了私家侦探,后来又打死了保镖弟弟。
安迪见情况不对,趁乱跑上了车,打算开去有信号的地方向外打电话求助,但却被杰克一枪打晕,车子的油箱也被打漏了。
律师试图把安迪从车里救出来,而车子却突然爆炸,律师和安迪双双下线。
见安迪被杀,气愤的豪丽直接冲着杰克吼: “你给我下地狱吧!
”被豪丽这一吼,杰克突然就清醒了过来,开始反抗恶魔。
由于在恶魔的控制下无法自我伤害,杰克于是故意让旁边的毒蛇把自己咬伤。
然后,他告诉豪丽等人说,恶魔就在熊洞里,一定要杀死它。
随后就一枪把自己的头打爆了。
所以,此前连自杀都做不到的杰克,竟然被豪丽吼过一句后,就立即恢复了神志。
这个转折在我看来有点突兀。
这背后要么是另有伏笔、要么就是剧情编排不够合理 - -紧接着,豪丽和拉尔夫一起走进熊洞去找恶魔,并在一路上看见了恶魔吃剩的动物残骸、以及在1947年死在熊洞里的那30几个人被刻在岩壁上的名字。
恶魔也知道自己难逃一劫,于是干脆主动打了个招呼,指引着拉尔夫和豪丽来找自己。
现在的恶魔已经发育完全,和保镖变得一模一样了。
豪丽一上来就开始查恶魔家的户口,问他:你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你叫什么,你从哪来?
还有多少和你一样的恶魔?
你为什么要吃小孩?
但是,这些问题,恶魔似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他说:我不记得我是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恶魔。
我吃小孩,单纯是觉得小孩最好吃。
恶魔这么回答,并不是在故弄玄虚,它是真的不怎么了解自己。
《局外人》的制作人Richard Price在采访中说过,他在剧中为恶魔安排的就是这种一问三不知的人设。
恶魔没有身份,没有名字,它只单纯代表着一种邪恶力量。
之后,恶魔故意吼了一嗓子,以向豪丽和拉尔夫展示,在这个熊洞里面不能发出大的声音,否则四周的岩石就会被震塌。
言外之意就是:别对我开枪,否则咱们就得一起玩完。
但这时,保镖本人突然走了过来,不顾劝阻地一枪打倒了恶魔。
熊洞果然开始坍塌了,豪丽和拉尔夫及时躲到了一边,反应慢了一拍的保镖则被石块砸伤。
恶魔此时已经被一根木头意外刺穿了身体,看样子是死透了。
豪丽用刀刺进了恶魔的身体,打算把它割开做研究。
而拉尔夫则提醒豪丽说:还是不要理恶魔的尸体了。
再怎么说,人们都不会相信恶魔杀人的事真实存在。
即便把它尸体的一部分带出去研究,也无法证明教练的清白,反而会让事情更复杂。
豪丽听从了拉尔夫的建议,但却问出了一句让人细思极恐的话。
她说:教练是谁?
豪丽怎么可能不知道教练是谁呢?
当初,律师把豪丽找来,就是为了让她查教练的案子的啊!
这个细节,有猫腻。
紧接着,豪丽和拉尔夫就搀扶着保镖一起,准备离开熊洞。
然而,走到一半时,拉尔夫突然看见了两个鬼魂。
这两个鬼魂,一个是拉尔夫本人那已经死去的儿子,另一个是为了报仇而枪杀了教练的受害男孩的哥哥。
见了鬼的拉尔夫并不害怕。
他明白,鬼魂是想提醒自己:恶魔还没死。
于是,他返回到恶魔尸体的旁边,戳穿了它装死的事实,并且嘲弄地对它说:要是我把你弄出去,那么你就会被毫无尊严地游街示众,你的身体也会被科学家们千刀万剐,以做研究。
我不想让外面的人知道你的存在,你最好也给我彻底死在这里。
恶魔并没有说话,它直接给拉尔夫表演了个变脸,样子依次变化成了自己曾经选定过的受害者的模样,从保镖变到教练,再变到男护士,再变到女酒保,然后又变到了在女酒保之前的那个受害者。
而拉尔夫则直接砸烂了恶魔的头。
不过,如果拉尔夫耐心看着恶魔把脸变完,他就能知道恶魔曾经都祸害过哪些人了。
但这也无所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杀死恶魔就是当务之急。
事后,拉尔夫、老伊、豪丽、保镖四个人统一了口径,先由保镖对警方澄清说,其实自己那天在夜店里看到的并不是教练本人、而只是个和他长得比较像的人。
拉尔夫等人也直接把锅都甩到了杰克身上,谎称是杰克一直在和真凶合作、并把所有人都骗到熊洞门口准备一起干掉,因此才导致安迪、律师、私家侦探被枪杀。
大家不得不撒这个谎,因为实话不会有人信的。
我认为这个谎话其实漏洞很多,但是地检却选择相信了。
估计是地检原本就觉得教练杀人的事有些灵异、自己对于教练妻子也很愧疚,再加上这几天又出现了另一起特征相同的儿童虐杀案,种种情况加在一起,足以让他察觉出事件的复杂性。
因此,地检也没对拉尔夫他们的证词提出质疑,他直接找到了教练妻子,告诉她说:之前在受害者男孩身上提取出的DNA其实是男孩本人和罪犯的混合DNA,成分不纯,无法作为有效证据上交法庭。
再加上保镖也修改了证词,因此自己会撤销对教练的诉讼,并向媒体宣告保镖的清白。
珍妮随后也找到了教练妻子,请她不要对任何人说起有关于恶魔的任何事。
教练妻子也答应了。
我们也不能确定,教练妻子到最后有没有相信恶魔的存在,但这也不重要了。
所有人都决定,要把恶魔的事情全部忘光,珍妮也把恶魔坐过的那张椅子给烧掉了。
调查已经全部完毕,豪丽也准备回到自己原本的居住地:芝加哥。
走前,拉尔夫对豪丽说:希望我们有机会再合作。
豪丽也告诉拉尔夫:还记得在熊洞里,恶魔问过我,为什么这么快就能相信它的存在?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只有局外人才最了解局外人。
豪丽称自己为“局外人”,或许只是在暗示自己是个无法融入社会的特殊个体,或许也是在暗示,自己根本不是人类。
这个解读空间就大了。
最后,拉尔夫问豪丽:外面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怪物?
豪丽只是笑而不语。
拉尔夫和珍妮去墓地看望了儿子,拉尔夫说出了自己之前见到过儿子的事,并和珍妮打趣地说:“也许我们不久后还能再遇到他呢。
”其实,在《局外人》原小说中,拉尔夫的儿子并没有死。
所以,也许拉尔夫的这句话,是在为后续的剧情做铺垫。
在这一集的结尾处,豪丽在家中突然看见了大鼻子的身影,吓得她赶紧检查自己脖子后面有没有和大鼻子、以及炮灰男一样的同款伤疤,还好,并没有。
之后,豪丽在网络上看到,教练已经获得了清白。
值得注意的是,豪丽的手臂上有一道伤口,但她自己好像并没有注意到伤口的存在。
这道伤口是哪来的呢?
凭着对于剧情的了解,我们很容易就认定:是恶魔在熊洞里趁着豪丽不注意,偷偷划破了她的皮肤,摄取了她的DNA,就像他之前摄取了教练的DNA一样。
也就是说,恶魔也许没死。
现在的它已经选定了豪丽为下一个受害者,继续去作恶。
但是,有几点值得注意:1豪丽在熊洞里并没有和恶魔产生过近距离的身体接触,恶魔应该没有机会划破她的手臂。
也可能是在扶着保镖走出熊洞时,被保镖趁机划伤的。
但是总体看来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2豪丽在熊洞逗留期间,穿的是长袖衣服,本身也不容易被轻易割伤。
3豪丽的这条伤口是新伤口,但是,豪丽在和拉尔夫告别时曾经说过,自己要开车回芝加哥,并且途中还要路过几个地方办事。
这说明,此时的时间距离豪丽离开熊洞,应该已经过去了几天。
如果真的是在熊洞里被划破了手臂,那么伤口不可能是新的。
还有一点,更细思极恐:豪丽在网络上查询教练的案件信息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一首名为《华盛顿广场》的曲子。
别忘了,在赶去田纳西州找保镖时,拉尔夫曾对豪丽说起过,母亲生前很喜欢听这首《华盛顿广场》,自己在母亲去世的那个时间段,也听过一次这首曲子,但之后就一直没再听过。
直到儿子出生那天,自己竟然又第二次听到了《华盛顿广场》。
这究竟只是巧合,还是有某种灵异力量在作祟?
当时,豪丽只是简单地回答说:那大概只是巧合吧。
而此刻的豪丽,所听的竟然正是这首《华盛顿广场》。
除此之外,豪丽曾经说过,自己不喜欢听音乐,那她现在为什么还要听收音机?
听收音机就算了,在听到《华盛顿广场》这首歌时,她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是她自己不知道这个曲子,还是她忘了拉尔夫对自己说过的话?
再就是,豪丽玩头发的动作,总觉得有点别扭。
毕竟全剧中的豪丽都没有做出过这个习惯动作。
所以,有没有可能,最后一个镜头里的豪丽,并不是我们一直看到的豪丽?
甚至,也许在熊洞里的时候,豪丽就已经不是原来的豪丽了,要不然她怎么会不记得教练是谁?
回想一下,豪丽在刚出场时曾经说过,“据说每人都有一个分身。
”我原本还在奇怪,这个分身的梗抛出去后,后面的剧情中怎么都没有回应。
而在看过大结局后我觉得,用分身的说法去解释豪丽身上的不合理之处,正好能说通。
再想想豪丽和拉尔夫说“只有局外人才了解局外人”、以及当拉尔夫问她外面是否还有其他恶魔时,豪丽笑而不语的样子。
也许是另有深意。
还记得大杰克那次要把豪丽带去谷仓杀掉的事吗?
当时豪丽虽然成功脱身,但还是在事后做了噩梦,梦见自己被杰克杀死了。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分身就出现了,并且真真假假地贯穿在后面的剧情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豪丽那天做噩梦时穿的衣服,和最后玩头发时穿的衣服,是同一件。
当然,这些都是自由猜测。
对于这些猜测,我觉得应该不算是过度挖掘。
因为,《局外人》的节奏一直都很慢,叙事的密度也很低。
如果没有在这种缓慢中加入充分的暗示和铺垫,那这部剧未免也有点有失水准了。
不管怎么说,能为观众留下开脑洞的空间,总是好的。
而豪丽的剧情也明明白白地表示了:想要对抗真正的邪恶,就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目前还不确定是否会续订第二季。
但是,《局外人》的制作人Ricahrd Price 已经在今年一月份中的一场采访中吐露:只要HBO觉得行,我们就会继续制作第二季。
而HBO也在网站上也把《局外人》第一季最后一集标注为“季末”,而不是“系列最终集”,所以基本上可以认定,《局外人》会有第二季的。
毕竟,第一季的剧情中已经主动递出了很多铺垫和伏笔。
比如说:拉尔夫在豪丽离开前说“期待再次与你合作”。
这代表两个人肯定还会继续合作调查。
还有,地检刚刚得知,本地又发生了另一起作案特征相同的儿童虐杀案。
这个幕后凶手会不会是另一个恶魔?
熊洞里的恶魔究竟有没有死透?
都是未知。
虽然我觉得那个恶魔可能没死。
再就是,当时和豪丽一起进熊洞里干恶魔时,拉尔夫的肩膀上搭着一件外套。
但在离开时,他直接就把外套扔在熊洞里了。
这个细节,让我觉得很不吉利。
以上内容为视频解说的部分文稿,原视频最初于2020年3月11日发布于B站及微博账号:李里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原视频链接
也算是一部大起大落的片子了。
从开局的神剧预订,到中段的冗长无聊,都结局的匆匆,因此分数也一路下滑。
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开篇并不知道这是一部涉及到灵异的惊悚类片子,一直以为单纯是一部破案悬疑类。
因此,一开场就赚足了眼球。
但是到了中段,隐约发现居然还真有灵异事件,一开始接受无能,但当接受了这个设定之后,也就坦然了。
大概是每周一集的关系,倒也没觉得太过无聊,只能说是一部及格线的美剧水平。
结尾抓获El cuco显得也过于easy,如此大费周章居然能够一枪撂倒,略显失望。
我看到整部剧的point还是在于男主,他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疑问:你们是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真相?
从女侦探,到他妻子,到他警局搭档,人人仿佛轻而易举地就接受了这个fact,但他即使踏上了找寻EI cuco的道路也没有从内心里接受。
直到看到视频中明明在眼前的人物出现在另一个地方,才真正地踏出了内心的那一步。
看完后我问老公,如果我真心实意地告诉你我发现了灵异事件,你相不相信?
他看似认真地说肯定相信我,笑,但我自己都不相信。
so……怎么说呢,没真正遇见过,还真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会像Holly一样勇敢相信还是像Ralph一样固执己见。
而我们人类追寻的到底是自己希望相信的真相,还是真相本身呢?
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却不能保证其真实性的时代,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
换灯泡需要几个心理医生?
一个“Turn around and go back. When I’m sure you’ve had time enough to make it out the Ahiga back door, I’ll take the shot. Even if it makes my wife a widow and my son fatherless, I’ll take the shot. I owe it to Terry and all the others who came before him.”当读到这里我刹那间感受到了人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感,是无助,绝望,后悔交织在一起的百般复杂的感受。
当Holly不断质问the Outsider时,她真的在代表着逝去的人以及被害者的家人,朋友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将原本人们平淡的生活打破,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
这里的剧情很像曾经看过的the Lovely Bone里Susie以上帝视角去探望父母以及对凶手极其愤慨的心情。
Is it? Why children? 这可能是整本书中的climax,那种揪心的程度难以言表。
曾经上过文学鉴赏课老师讲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吧,更多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面对现实。
Only false fronts. Only stage dressing.如果有一天,一定要面对恐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那就勇敢的面对吧,战胜自己,往往就是战胜恐惧最难以攻克的部分。
“What you’re feeling … and I’m feeling … that’s normal. Reality is thin ice, but most people skate on it their whole lives and never fall through until the very end. We did fall through, but we helped each other out. We’re still helping each other.”Though life is short and a little bit tough, we will both survive. 以上是通过内容的看法,通过书中的人物,贯穿整本书Holly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Ralph的转变我想是作者另一个主要想表达的内容,打破自己一直以来的stereotype越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生吧这本书在出版时就一直想读,但可惜当时在准备标化考试申请学校,后来准备各种事情就一直耽误到现在,很幸运的是,读完之后刚好发现作者和HBO合作把原作翻拍成了series,趁着这一段时间又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了the Outsider (the series) 个人觉得翻拍之后一定会和原作有出入这是在所难免的,其实过多探究两者之间的出入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不论后期翻拍如何高度还原,书中大量的文字语言所营造出让读者能够充分无限幻想的空间以及阅读过后不断思考的氛围是有限的普通series永远无法替代的。
喜欢Stephen King透过恐怖小说,让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恐怖本身,真正想表达的是对人性这一永远需要探讨的课题的层层深入剖析。
我更愿意从读过的每一本书中找到片刻温暖。
我喜欢回忆过去,因为时而回忆让我拥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从梦中醒来也绝不会悲伤,因为充满了力量。
今天聊聊美剧《局外人》。
片名The Outsider (2020),别名异乡客(台)。
HBO的这部新美剧改编自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局外人》。
改编成美剧后一共10集,故事发生在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虚构小镇,一名11岁的小男孩被凌辱、杀害,并抛尸荒野。
案件手段残忍,社会影响很快,一时间人们纷纷关注这起案件,警察们也是亚历山大,迫切地想要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还被害人一个公道。
可是随着侦破逐渐深入,摆在人们眼前的证据证据确凿却又自相矛盾,一时间侦破陷入瓶颈。
一个人到底能不能同时在相隔70英里的地方做事?
而且留下了一模一样的指纹、DNA、视频等铁证,大家都莫衷一是。
《局外人》的前几集,完全就是侦探剧的套路。
案件发生,刑警介入,排查线索、搜集证据,一切都是标准流程。
制造悬念,破解难题,警方检方和嫌疑人辩护人你来我往相互交锋。
看着眼前的铁证如山,警察、检察官和观众们似乎都觉得找到了真凶。
但别忘了,这个小说原著作者是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他最擅长的就是描写各种超自然事件。
这个看似简单的凶案,实则是超自然力量作祟,看似板上钉钉的证据,实则埋下了暗雷。
观众如果按照《CSI》《真探》《谋杀》一类侦探剧的标准来观看《局外人》的话,那么在看过开头几集后,肯定会对后半程转为神鬼怪力感到不适应。
《局外人》并不是一部写实风格的侦探剧,而是一部超自然力量作祟的神秘惊悚剧。
建议大家观看前调整预期,不然会产生一些心理落差。
《局外人》叙事比较简单直白,不存在绕弯弯的情况,也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悬疑环节。
这里提几条美剧版和小说不同的地方。
在小说中,拉夫·安德森的儿子德里克·安德森并没有死。
德里克在夏令营度过了整部小说时间,他回家就发生在小说的最后几页。
杰克·霍斯金斯(Jack Hoskins)和他死去的母亲之间的争斗是剧版自行添加的内容,小说中没有设置这种打斗。
剧版为了强化角色冲突,添加了一些具象化的噱头。
“An outsider konws an outsider.”这是全剧最为点题的一句台词,也是全剧的核心立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身处超自然事件中心的人们,反而不会从超自然的角度考虑问题。
就像安德森想到的办法是找私家侦探霍利帮忙。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从外部观察整个事件反而能够提供全新角度。
人们只要跳出原有的固定思维,就可以从另一个超然的角度看待问题。
霍利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剧情引向斯蒂芬·金埋伏已久的超自然环节。
看斯蒂芬·金的作品就是要在他构建的世界观内遨游。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去解释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而大多数情况却总是事与愿违。
说来也有意思,现实生活中,老美推行基督教,甚至大量人员相信地球是平的,到了超现实神秘题材美剧中,大家伙儿反而成了坚定的无神论者。
哪怕整个故事建立在变形恶魔的基础上,一大群人依旧是坚持唯物主义观点。
如果一切都可以用已有知识去解释,那就不需要科学研究了。
科研就是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然后建立理论再去实践中验证,指导实践。
哪怕是安德森、霍利等人遇到的变形恶魔,只要能够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那就是一种知识体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非生知之怪力乱神。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啥公众号推荐的,看在HBO招牌和高分的情况下入坑,竟然看完10集,什么玩意,到了最后还在玩各种神秘超自然。
拍摄和演员一流,故事无法自圆其说。
挖坑不填就是耍流氓,美国版聊斋,但又不伦不类。
为拍而拍,莫名其妙。
大失所望,翻车之剧!
两分钟能讲清楚的事,他编剧能给你无线扩充到十集,看来美国人日常真是闲得慌,竟然看这些片打发时间。
果断差评!
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鲁迅说过的话:“浪费别人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剧情简单不烧脑但是精彩,简单而精彩。
小镇老师泰瑞涉嫌奸杀幼童,多人目击,留下了指纹,证据确凿,可他的不在场证明同样硬当,案发时和同事一起去远方出差,期间有录像、监控等各种证明。
离奇的案情促使警方和家属形成调查小队,请来非常厉害的私家侦探霍利进行溯源调查。
她追随嫌疑人泰瑞的足迹一直追踪,回归的时候告诉调查小队一个惊人的事实。
类似的案件发生了三四起,案情基本都是凶残杀害小孩,嫌疑人罪证明显但又有蹊跷,受害人和嫌疑人的家庭也遭受灭顶之灾几乎都家破人亡。
而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几位嫌疑人虽然是彼此陌生人,但有着诡异的交集,一个照面、一个航班、一夜情等等,似乎可怕的凶杀随着他们无意间的接触在传染……于是霍利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推断,有一个怪物,它能变成人形,杀戮孩子、栽赃陷害,吞噬受害人家属的悲伤……调查小队进行了验证,怀着各自的想法踏上对付这个闻所未闻的怪物的征程……故事精彩在于,这次对付怪物的不是超人不是美国队长不是孙悟空,连会一些驱魔仪式的神父都不是,仅仅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他们接触到这种超自然的事情的反应就跟我们一样,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将信将疑,有点像当时看《午夜凶铃》的感觉,那种凡人面对未知恐惧的冒险非常有带入感。
五星好评了……
十集的短剧,前三集的剧情节奏非常好,可惜没有在后面保持这种超高水准。
开端是一桩离奇的儿童侵害谋杀案,前两集警探围绕着案情展开了一系列侦查,让不少没看过原作小说的观众误以为是现实探案向的剧集,随着后期情节的展开,却与这些观众的预期背离,这可能是导致此剧评分不高的部分原因。
导演方面,杰森·贝特曼在《发展受阻》中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毫不刻意地塑造了一个家道中落家庭不被关注的中年人压抑又搞笑的生活。
他作为本剧的主创之一,同样展现了令人惊喜的导演才华。
摄影从开始到结尾一直都十分优秀,光影的平衡、画面的结构力求帧帧完美,微冷的色调也把本剧阴森的氛围烘托地十分到位。
夕照已沉,一片浅青色的淡雾围拢了田地深处的废弃畜棚,手电的光束照亮了门口周围,里面有什么?
层叠的云堡悬浮在平原上方,没有阳光,只让人感到沉闷,风雨欲来。
男主演员的表演无懈可击。
没有大开大合的动作表情,稍微侧着脸,眼睑低垂沉思,就深层地体现出一个丧子之人内敛的哀痛;侦查过程又完美地展现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探对于真相的不竭渴求。
对于不在意是否包含怪力乱神元素的悬疑剧爱好者,本剧很值得一看。
前面其实挺不错的,节奏把握的很好,不是很快又不是很慢,让人觉得比较真实。
其他人吐槽的有很多无关紧要的人,其实我觉得这样写也挺好的,一方面就是真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人在面对真相时的反应。
但是,最后一集就是灾难。
首先是有个智商堪忧的家伙做出了不可理解的事情,已经有很多人告诉他不要让他弟弟知道,但他还是做了。
然后这三个人就去送人头了。
另外,杰克占据地利几乎可以团灭主角们,但是莫名其妙的被下线了。
我只能把这种现象归结于编剧不想主角偷袭BOSS,于是让BOSS埋伏主角,显得打起来有趣一点,但是这样做后他们发现逻辑上主角基本死定了,所以就不得不下线杰克,然后打BOSS也很草率,从本打算把这一段描述的精彩的目的上来看,编剧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所以是失败的。
另外这部剧我个人觉得核心不是这个怪物,而是剧中人面对这个反科学的存在的反映,剧中也是着重描述了这一点,所以其实决战不精彩其实无所谓的,但如果他想要达到精彩的目的却没达到,那就是一种失败。
作为一个喜欢电影里气氛渲染的人,这部剧后半段的阴影对我来说还是过剩了了。
世界上有纯粹的恶魔么?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完全相信,有那种丧失良知毫无道德感的人类的,但是大部分是应该和我一样是不相信超自然恶魔的。
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一直试图把我们拽下台阶,把我们从美好想象的世界里的拉到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渐渐理解社会的秩序,我们是寄予这个秩序去运作自己。
超自然邪恶的力量代表着一种未知的混乱,一种逻辑之外的现象。
带着这种未知的恐惧,我们原本的世界观逐渐模糊。
难道现在是要把我们拖进地狱么?
本剧的3种人,一种是完全包容的,一种是愿意相信的,一种是无法相信的,这也是我作为观众心态变化的顺序。
开始乐于用不可理解的神学理解超自然现象。
接着保持中立,认为如果是我遇见,应该对无法理解是事情保持客观。
最后,我开始回忆自己对犯罪动机的认知,这时理性开始筑建强大的防御体系对抗非理性的意识。
但在生活中我又是极其有命运感,相信直觉超过逻辑的人,可能是我不愿意相信存粹的恶的原因吧,才对这剧有所叛逆,可能这种反复叠加的心理层次才是这剧神奇之处吧。
实际上这部剧讲究的还是给观众一个抽离的视角,它聚焦的是当el cuco这档子破事出现的时候,它是如何的给人们带来影响,而人们怎么去接受和面对,人们之间是怎么信任或怀疑,互相伤害又互相安慰,活下来的人又怎么继续生活。
而这部剧抽离的视角很多地体现在了它的叙事方式上。
它让观众最大限度地从故事当中抽离出来,被迫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
这种叙事方式是反传统的,它可以让演员仅仅嘴唠就能唠一整集,或者让角色在几分钟之内就接二连三的死去。
它把事件铺开来叙述,而不是将事件作为引发冲突,推动剧情的密钥。
就像开头的死尸出现时,你已经置身于叙述者的故事之内。
你以为他们要推理人怎么分身两地,结果就tmd出现灵异了,像剧情欺诈一样。
因为你以为这部剧是基于现实的推理,它却将el cuco这样一个物种有鼻子有眼的勾勒了出来。
而当剧情的主线,人和el cuco的斗争,已经呈现出来的时候,它又用大量的篇幅呈现警察劳夫的价值观和其他人尤其是灵异侦探的冲突,详细地勾勒出劳夫的内心角落,他丧子的往事,他的内心挣扎,甚至让他和侦探在车上扯皮扯了一整集。
而剧情又常常在感觉有所转折的时候拉胯或者被简单地处理,真正发生的转折却毫无预警而猝不及防。
这样的故事给人一种随机性,但它同时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合理性之上。
随机性的背后是精心的编排,正是这样的编排把观众推向了局外人的角度。
事实上编剧从一开始就是全知的,而不去"假装"和观众一样无知。
他想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很合你胃口,但他成功地把你"骗"进了倾听者的角色。
因为这样一种视角也必然会导致观众丧失很多观看的动力,所以前面几集给人的感觉像是这个剧有个明晰的主线,并且转折处能吸引人,给人反套路同时好看的印象,结尾也会设置一个吸引点,只不过这些剧集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拉胯了。
从商业性的角度看,这肯定是很自然的安排。
但这部剧的叙事节奏是一贯保持至终的。
我个人是被剧中的氛围所吸引的。
而这部剧氛围塑造的成功,叙事节奏功不可没。
本剧的叙述节奏不温不火,比较慢。
我觉得正是它的叙述节奏让这个故事平添了一种娓娓道来的魅力。
连贯的叙述节奏加上编排后的剧情,令这个故事它自成一体,像是它自己在发展,而你摸不到它发展的规律。
因此你对剧情预设就会时常失败,从而就好好地待着倾听者的位置上(或者就弃剧了)。
同时大量的镜头是有距离感的。
这也将观众置于局外人的视角。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少年枪杀棒球教练和最后一集主角团一个个挂掉这两段。
尽管表现的是杀人这样的暴力行为,镜头下依然保持着一种冷峻。
尤其是主角团那一连串的死亡,简直可以用无意义来形容。
事实是那种毫无预料的情况若在现实中发生,可能比镜头呈现出的送死还要糟。
而这些镜头负责着记录,却没有去刻意挑动观众的情感,也没有拿血腥当噱头。
这个故事里的角色除了具备推动剧情的作用外还着复杂的情感,换言之,相当多的人物情感或价值观的展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冲突和交缠其实是"多余的"。
它们既不能百分百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又使整体剧情显得拖沓。
但它们却让故事显得真实。
就好比有人跟你分享一段伤痛经历的时候,必然会提到自己当时的情感和反应,是这些细微的东西令人觉得真实。
加缪写过一部同名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像是一直像是局外人一般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遭遇。
我读起来感觉很荒凉。
书是有揭露文明和道德的虚伪这样的意义在。
反过来讲,要想表达那样的意义,选择书中主人公的那种视角是比较合适的。
放到这部剧里,el cuco这种生物也是一种象征,即人类不可解释之事。
而要想诠释这个人类如何看待不可解释之事这一母题,我想也是要站在"人类之外的角度"。
所以观众是剧情的outsider,而主角团是灵异事件的outsider 但和加缪的局外人不一样,这部剧并不冷漠。
导演将这部剧的落脚点很多的放在了人物的困境上。
比如被冤枉的丈夫死了,妻子和女儿被冠以骂名,很多内容详细表现了妻子所处的人物困境。
劳夫面对无法解释之事时内心挣扎,以及困在自己的丧子之痛中也是一种人物困境。
而棒球教练妻子和劳夫最后都一定程度上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这些都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
事实上,棒球教练妻子的内容就可以视为是一段关于如何承受到如何回归生活的心路历程。
剧集中对于死亡也有很多的表现,不只是直白的展示。
劳夫和女侦探谈起母亲之死(作为开玩笑);劳夫的丧子之痛;被当成犯人的丈夫死亡后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受害者的家庭等等。
剧集给予观众的局外人角度,也令死亡这一沉重的母题得到一定的诠释。
最后一段劳夫和妻子在死去儿子墓前谈到劳夫关于儿子的幻觉,劳夫的咨询师妻子说也许等过几年,我们就可以亲自去找他。
劳夫的表情是震惊,却同时微微地点了点头。
我想这里想传达的意思,用《我与地坛》里的那句话来就很合适。
即,死亡是一个终将到来的节日。
除了首集铺下超自然现象的悬疑要素,中间剧情都慢到怀疑HBO,好在最后两集回光返照,用老金最擅长的陈年小镇惨剧和地下系统挽回颜面。全剧最“金”的时刻,大概就是面色惨白的小镇青年冤魂未散地堵住警探去路。
没有期待的好看
前两集是真不错,张力十足。后面确定凶手非人类以后其实还能接受,但是整个对抗的过程并不精彩。
到第9集依然觉得牛逼,最后的几个枪声悬念也很足,可是,第10集是什么毛?也不让Holy提问,最后也没清楚是什么动物,就砸了一下就完事儿了?完全是糊弄啊
节奏太慢,故弄玄虚。警察已故的母亲扑上来给警察一顿暴揍的情节真的是太西式恐怖了。。。推理、犯罪、惊悚、悬疑、恐怖这些个标签感觉都不贴切,还是超自然吧。。。
1.5都嫌慢。
前几集真的很好,但谜底揭开之后精彩程度就少了80%,毕竟就是怎么抓了,最后一集集体领便当我真的……好喜欢女侦探和男保安这一对,可惜了……
要对抗邪恶,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不够的要剿灭恶魔,没有牺牲是不可能的要拯救尊严,没有共同的信念是做不到的
我以为是纯推理,怎么还真超自然呢。要是超自然,不能在开头有个暗示么。比如像城堡石第一季那样,稍微让人体验一下超体验的感觉。这个讲述方式有点诈骗。
20200206看了 E01,居然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氛围、表演都上佳,男主,期待下集。E03 开始通灵了
狙击手几乎团灭他们的那段太惨烈了。人是有冲动有感情的生物,感觉一群人处于劣势就一直劣势,根本没有反击能力。片子最大问题是太特么暗了。节奏也偏慢,六集就好了。妖怪虽然很厉害,但是感觉智商不高的样子,每次都在对方留下影像记录的时候犯案。Holly女主的设定挺神的。我也想要她的记忆力TvT
不讨厌超自然题材,但这部剧高开低走,四集以后太拖沓乏味了。六集弃
节奏一直很紧张,有点拖沓,但质量上乘。
节奏不是一般慢
最后一集的便当真是猝不及防
高开低走,越后面越快进,极其平庸,又浪费了10小时生命
三集完,目测又要扑街。HBO一心想抓虚构剧集,但貌似watchman之后这个又... 六级弃,太平庸了
讲真我觉得观感其实还好,但是对比原著觉得改编的节奏不对,明明有大把时间可浪费却有很多细节消失了,以及这个故事就别续集了吧……
追到第十集,我觉得我仁至义尽了
全程二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