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尔一家四个孩子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哥拉里吧首先我现实中就比较喜欢这类人生活中看似很不羁敢于追求生活的刺激但是骨子里却是一个很温柔很细致的人他是个热爱文学的作家 写着sex的文字喜欢追求刺激 喜欢跟到处冒险和无所束缚的人交朋友但同时他也是德雷尔家的长子和大哥虽然整整三季看下来可能说没看到他为德雷尔家做了什么但是他的付出和温暖总是无意间的 是那种细微之处的他和家人一同搬来科孚开始新的生活他的女朋友还留在英国 他思念着她等到姨妈和女朋友一起来了科孚之后因为德雷尔家的各种因素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开始发生了变化女朋友向他提出两人一同离开德雷尔家开始新生活的请求他很纠结 然而还是提着箱子去了码头 但是他没离开而是跟女朋友说清楚然后两人分手了他选择了他的妈妈和弟妹们 他爱他们 爱德雷尔家❤️在弟弟妹妹莱斯利 马戈因为情感问题所困扰时他没有说直接去安慰或者劝告而是通过婉转的方式或者通过他人去给他们一点帮助在杰里13岁生日和长大这个问题上他告诉妈妈路易斯一些话让妈妈理解从而去缓解妈妈和杰里的矛盾和隔阂以及不理解三季中他的言语在妈妈路易莎的几段情感上起了推动作用他也在妈妈路易莎经历了几次情感的伤害时站出来抱着妈妈说着安慰她的话在朋友斯文因为gay被抓起来的时候敢于站出来对抗世俗去人家书房里偷法律书 带着朋友来警局跟警官讨说法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去警局将铁链把自己和柜子锁在一起威胁警官把斯文放了他总是把各种各样的朋友带来家里做客尽管家里并不是很富有并且是负债状况他带来的这些朋友虽然有的给德雷尔家带来了苦恼但是也给一家人带来无比的欢乐在第三季最后一集马戏团表演里也是他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想给马戏团的新女友招揽看客但是也从中让妈妈路易莎和斯皮罗斯感情升温让马戈和莱斯基从感情的伤害中走出来了一点让杰里和他亲爱的动物朋友进一步接触了马戏团表演让一家人都过得很快乐也给第三季做了一个好的endingOS:想写拉里很久了但是害怕不成熟的文字描述描写不出我认为这么好的拉里让我最想写他是因为第三季第三集 他从英国回来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弟妹们将杂物杂乱的堆在他的房间然后家人们叫他自己收拾然后走出房间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嘴角笑的那一幕因为那个时候虽然房间很乱 但是能回来见到这群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尽管不是那么好但是这样平淡又琐碎的生活 就是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一个在别人面前总是想显得成熟可是有的时候又会显得傻傻却是非常温柔细腻的男孩子就是这么让人喜欢又很感动 我们 第四季见 Larry ❤️
周末两天我宅在家看完了三季,刚刚看完第三季,路易莎跟司机Spiros拥抱在一起的画面,看了不禁泪崩。
之前我发过弹幕吐槽司机老婆小孩走了也不去找,还跟着路易莎到处浪,去给马戏团拉客,但最后看到司机告诉路易莎他老婆回来了,他们拥抱在一起哭泣,爱而不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站在圣人视角了,换做自己,真挚的爱情和亲情摆在前面,自己又能有多高尚?
最后一集,德雷尔一家集体失恋,大哥的马戏团女友走了,Leslie的怀孕女朋友的肚子里亲爸爸回来了,三妹的土耳其男友也要回土耳其…… 这真的是一部超级治愈的剧,美好的风景,有爱的每一个人,想爱就去爱,想做就去做,尊重每一个人,享受每一天……突然觉得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看着哥哥也没那么讨厌,想趴在他身上哭一场,觉得生活还是很美好…… 今天陪他去富士康附近看房子,开车兜了几圈后,他突然说,还是觉得这个工作不好,这附近环境也租不到好房子,而且很压抑……我已经决定放弃龙岗的大阳台房子➕大公园➕大图书馆陪他去龙华上班了,没想到最后一刻他又放弃了……也许这就是爱吧,哈哈有家人的地方,才叫家。
He that writes of you, if he can tellThat you are you, so dignifies his story.看完《德雷尔一家》三部曲,忍不住套用莎翁的这句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科孚令人心醉的海水,朴实平淡的生活,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一切都像诗句里描绘的那位美丽爱人,天然去雕饰,平实的讲述却极其引人入胜。
Mrs. Durrell毋庸置疑是剧中的灵魂,她的存在让寒酸破败的房子充满温情,生活里虽然时有阴霾,她却像一束永远和煦的阳光,照亮生活。
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勤劳让家里的厨房永远亮堂整洁;她对孩子的支持和理解,让家里养满了小动物,充满了生气,虽然剧中对“铲屎官”的艰巨职责仅仅几笔带过;她有时候也会爱子心切,让孩子们难堪,比如为Larry张罗了一场令他羞臊的读书沙龙,为Gerry举办一个异常尴尬的生日派对等等,但最终是她的爱让一家人更加紧密的依偎在一起,熊孩子们也学会了笨拙的相互关心与爱护。
作为一个女人,Mrs. Durrell头发总是一丝不乱,也总喜欢涂上大红的口红配她一脸明艳的笑容,特别是眼神,包藏坚毅、慈爱、无限理解。
剧中推断,她应该也是五十上下的年纪,全身上下全然没有油腻、将就和自我放弃的气息。
那种对生命的热爱自然吸引了几位男士在她身旁。
对Sven性取向的尊重和理解,勇敢地在婚礼前夕放手;感动于Hugh的浪漫多情,却冷静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对Spiro“发乎情,止乎礼”的支持相依,让这个可爱的女人在故事的最后仍然茕茕孑立于自己的感情世界,但科孚有她爱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有四个孩子、有那么多的朋友,相信她的幸福快乐肯定延伸到了三部曲以外。
毕竟,整个故事就是这种对生活举重若轻的调调,不贪不痴不慢不疑,一切都是那么云淡风轻,令人着迷。
老大Larry怀揣着一个伟大的作家梦,嘴角总是带着作家似乎应该有的对这个世界的戏谑和玩世不恭。
他在科孚慢悠悠的小镇生活里幻想着自己是那些巴黎先锋咖啡馆里大文豪中的一员,最好的氛围是香烟缭绕、急管繁弦、如梦似幻······但这种喜好和向往是叶公好龙式的,在伦敦真正体会一番avant garde的生活后,还是心甘情愿乖乖回到了科孚简简单单的怀抱。
究竟是对这种前卫生活方式的揶揄还是对Larry平庸资质的温和嘲弄,观众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之,不伤人、不激进。
老二Leslie是一个一集集看着成熟起来的愣小子。
几分呆气却无损其帅气的面庞,性子急,身体里似乎总有一股找不到发泄出口的热血之气。
不过,第二季里他勇敢地为Lugaretzia的女儿接生,他脸上那种看到新生命的惊讶,能让观众感受到他身上那股钝气的消散,似乎能看到以后一个温暖、执着、有担当的男子汉的形象。
特别在第三季一开始,他闯祸让女朋友之一Daphne怀孕,失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女孩的机会,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对其惩罚的无情,但调调还是轻松的,他顶住巨大的压力,无惧于Daphne父亲逼婚的枪口,不愿意没有感情的基础就步入婚姻的“坟墓”,而是真诚地寻求谅解,承担起照顾Daphne母子的责任,并在这个过程中浇灌养育出了真正恒久远的爱情之花,虽然故事的最后,又是峰回路转,但看着Leslie的眼神,我知道关于人生关于爱,他应该又加深了几分认识。
老三Margo,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家里的“小丑”,十足的傻大姐一枚,可以为了喜欢的男生“励志”成为修女;想为了变漂亮,虔诚地轻吻“庇护神”木乃伊的鞋履,结果长一脸的癣······糗事一桩接一桩,十足的开心果,她的略带稚气的脸也是让人久看不厌,要强的性格也让她在剧中扮演一个向往独立、勇敢、追求男女平等的“小英雄” 。
终于讲到老幺Gerry了,可能中外都一样,家长普遍疼爱家中最小的孩子。
作为老幺,Gerry被允许在家中养各种小动物、一天天地往野地里跑、把海豹带回家里繁殖、记录火烈鸟羽毛的变化、观察螳螂对阵蜥蜴······虽然老母亲对他接受系统教育也是操碎了心,但在看到他在文学创作、自然科学上自发形成的惊人潜力,最终决定退守一旁,默默守护。
这种开放包容的爱,加之大自然的陪伴,使Gerry成了剧中最有灵气的存在,不得不说,小演员的功底也是了得。
好啦,终于讲完了,看完片子,总觉得意犹未尽,心中闪现很多启示:纷繁世界,多则惑,少则明。
人生亦是如此,希望自己能活得脚踏实地,少些焦虑与杂念,多些真善美的践行,最后还是用莎翁的话来提升下追剧的逼格吧:Let him but copy what in you is writNot making worse what nature made so clear.
(欢迎推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发现,不管是小敏家还是The Durrells,都还是中年玛丽苏最好磕。
可是为什么每个人随着年龄长大都必须要学会取舍,好像很少能像小孩子一样大声的说“我全都要”了。
如果能全都要,那Sven、Spiros和Theo 三个小天使我就全打包送给Louisa !
不过这时候,Leslie 是不是也能同时有三个女朋友了呢(皱眉)?
发完牢骚话说回来,因为早就习惯了中国式的大团圆式结局,剧终却因为战争蔓延到希腊,全家除了Margo外都得离开Corfu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即使最终的分离用一场话剧带过,锐减了煽情的场景,但最意难平的妈妈和Spiros终于能够在一起却又不得已要分离仍旧让人感叹,中年人的爱情怎么就这么难!
想给编剧寄刀片,最后才发现纪录片里的真实故事也是这样的结局。
也许现实生活本就是这样,当看似一切向好的时候灾难又会降临,而此时,弱小的人的力量根本抵挡不住命运,所有人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断的向前看。
随着lawrence 的不断离家,Leslie的’假性‘喜当爹,Margo的英国求学以及Gerald生日宴上的爆发,这些个节点阶段性的见证了几个孩子的成长,这不由让人感慨,即使看似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足为奇,但放大到每个个体上都得伴着很浓的思念去外出游历,而父母即使有再多的爱,最终也不得不放手,任由着这个突然长大的背影远去……这样想来总是很悲伤,但Lawrence写家信时用了圣奥古斯丁所说的,“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那不离开牢笼的人怎么也不会知道外面有多精彩。
The Durrells取景拍摄服化道都太绝了,这样的日常生活再拍几百集我也能接着看,果断纳入学习素材!
可以一边拉片一边练口语了。
是不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过这样一个理想中的恋人,乍一看他几乎满足了你对恋人的所有幻想,让你心动让你迷恋,但你几乎很少有机会真正走近他,而他就像云中的风筝一样,惊艳、美好,却永远不曾属于你。
大城市生活久了,有时候身体累,有时候心也累。
是疲劳到连娱乐也提不起精神的那种。
所以有时候,看剧也不得轻松。
但德雷尔一家随时能让我放松。
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剧,单亲妈妈和她的一群熊孩子,有时生活一团乱麻,但总是能从这团乱麻中抽出一点舒心的小花,是人间呐。
看了三季多,最有感触的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或幼稚或肤浅或奔放的情感经历。
世上的爱情千差万别,但或许都能从中找到点曾经的影子吧。
趁着感怀,随手梳理一下剧中人物的情感历程......1. 莱斯利 Leslie Durrell (善良,单纯,猎枪男孩)初恋:牧羊女(女方回到前男友身边,且不是很在意莱斯利的感情)。
第二次:为一名孕妇接生,成为孩子教父,之后同时与三个姑娘谈恋爱。
三个不同类型的女孩,三个他都喜欢。
被家里人弄乱,被迫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开始他内心里最想选最安静最乖最淳朴的那个姑娘,像莱斯利一样善良和单纯,但是姑娘伤心并提出分手,他失去了三个中最爱他且最顺从的姑娘;剩下两名中,他选了时尚、风情、有趣、美丽的磨坊姑娘,他们在一起也非常快乐;但是后来,第三个姑娘达芙妮说她怀了莱斯利的孩子,女方父亲逼着莱斯利成婚,因此莱斯利再次失去第二个姑娘,同时他当时也不想和达芙妮成婚。
第三次:达芙妮坚强、诚实,爱莱斯利,她同意和莱斯利做普通朋友,但是后来渐渐地莱斯利又爱上了达芙妮。
他们便谈恋爱边等着孩子的出生。
有一天,莱斯利开心地向达芙妮求婚,达芙妮答应了,但是仿佛心事重重,并不开心。
莱斯利在医生处才了解到,孩子不是他的,达芙妮在认识莱斯利之前就怀上了孩子,而孩子的父亲随后抛弃了达芙妮。
莱斯利伤心、迷茫,不知道达芙妮是为了保护孩子当初才急着和他谈恋爱并发生关系的。
达芙妮想和莱斯利结婚,莱斯利犹豫了。
等他回到家伤心之后,最后又似乎想好了要和达芙妮在一起时,达芙妮跑来告诉他:昨天晚上,孩子的父亲来了,他决定留下来...... 莱斯利又失恋了,在失去达芙妮的一瞬间,他才想好好珍惜,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每一次失恋,莱斯利就玩猎枪......)2. 玛戈 Margo Durrell(普通,不太自信,没什么突出的优点和特点)初恋(暗恋):劳伦斯的一个朋友——帅气、阳光、有趣、家境好、有魅力,玛戈第一眼就迷上他了,为他穿漂亮衣服为他打扮,找机会接近他,最后却被男方嘲笑了。
后来男方旅途回来过,并向她带来了问候,玛戈一如既往地迷恋他,虽然知道他们不会在一起。
【是不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过这样一个理想中的恋人吧,乍一看他几乎满足了你对恋人的所有幻想,让你心动让你迷恋,但你几乎很少有机会真正走近他,而他就像云中的风筝一样,惊艳、美好,却永远不曾属于你。
】第二次:瘦黑园丁。
这是玛戈在贵族老太太家做女伴时遇到的男生。
这个男生怯懦、穷、瘦黑,干着下人的活,可能一辈子也没什么别的追求。
所以我们可能很惊讶玛戈竟然看上了他。
此时的玛戈,刚刚经历了暗恋后失恋,不自信;又在渴望恋爱的年龄,天然对异性感兴趣......这样一想,或许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吧,在你青春懵懂的时候,在你对恋爱还没有任何认知的时候,和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初尝恋情。
这种感情,也会随着你渐渐成熟而离开它。
第三次:教士——对上帝虔诚,内心纯净,没有杂念没有千丝万缕的烦恼,同时也无趣。
玛戈在得知他终身不能结婚后,甚至一度想去做修女.......第四次:劳伦斯的另一个朋友,一直喜欢玛戈,但玛戈对他从来没有兴趣。
直到有一次,男方听从格里的建议把自己晒黑了,玛戈突然觉得男生仿佛有一点味道了,于是他们有了非常非常短暂的欢喜。
(这个暗恋玛戈的男生,是那种虽然有各种优点,但是你就是对他毫无兴趣,气质和味道完全不是你的喜好,所以你们几乎永远不可能在一起,尤其是在大家都年轻都追逐爱情的时候)第五次:土耳其人佐尔丹,其貌不扬,不讨喜的富二代,看起来也算不上优秀。
他们突然就热恋了,但是周围人显然不太喜欢这个土耳其人。
他们分得也很快,分开期间,玛戈完全不再喜欢这个男生,认为他自大、傲慢,也几次拒绝佐尔丹的复合请求。
但是佐尔丹仿佛很喜欢玛戈,一直求复合,还为了玛戈改掉自己的缺点,于是后来他们又在一起了。
最后因为佐尔丹要离开科孚回到土耳其,在爱情和家庭之间,佐尔丹不得不选择了家庭和事业。
但他显然是很爱玛戈的,临走前送了玛戈一个他亲手制作的海边别墅模型,而他自己,则以小人偶的方式,永远陪伴在玛戈的记忆里。
私以为,玛戈对佐尔丹的感情,有需要陪伴、被他打动的因素在里面,似乎没那么坚定。
【后面不太想写了......】3. 路易莎 Louisa Durrell挚爱:丈夫(已逝)第一次:瑞典人斯文(好帅)第二次:英国人 休——富豪,橄榄油厂厂主,后因事业和家乡回到英国。
第三次:斯皮罗斯——相爱却不能在一起4. 劳伦斯 Lawrence Durrell (荷尔蒙作家)第一次:表妹——很相爱,最后女孩回到英国,劳伦斯在爱情和家之间最终选择了家(family)第二次:希腊人,异族风情,漂亮心机尤物,是休的前女友,为了报复路易莎而引诱劳伦斯。
第三次:伦敦一艺术女第四次:杂技团柔术女5. 格里 Gerald Durrell
I have no money,no resources,no hopes.我沒有錢沒有資源沒有希望。
I am the happiest man alive.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住在科孚的德雷爾一家或許就是最幸福的人 雖然時常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但最後總能又重新走到一起 成為能彼此安慰的暖心家人 這一季每位家庭成員都成長不少 Lary雖然依舊憤世嫉俗但已經會安慰弟弟妹妹還有媽媽 Leslie成熟穩重到令人刮目相看且懂得為生活為人生負責 Margo有了正經的工作後少了一些抓馬 Gerry已經是13歲有獨立想法的小男孩還有了志趣相投的拍檔 媽媽除了操心四個孩子也常常關心島上的其他人 努力讓每個人都開心幸福這一季的開頭漫畫依舊用心和好看 科孚島仍然令人嚮往 特別是經過了倫敦的對比之後 熱情洋溢的地方永遠值得生活和享受
这一季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季了,剧情更加生动有趣,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了。
特别是Lary,之前只觉得他才华外露,到了这一季,才发现了他的成熟与可爱。
永远能够在家人需要的时候提供肩膀,毒舌却有一颗对着树懒唱歌的柔软的心,为帮Sven又冲动可笑又勇敢正义。
爱上了他永远不会缺席的损人幽默和性感的头脑。
Jerry这一季成长了很多,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遇到了同频的女孩,短暂的成为了素食主义者。
他时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动物为伴,却对这个世界以及旁人的关爱有敏锐的捕捉。
成长势必会带来家庭争论,是主动反省认错包容改正让一个家越来越完整,这一点是我要学习的。
Spiro和Louisa的爱情终于萌发了,而这种克制又真实得爱最终会走向何处呢?
妹妹还是那个天真傻乎乎的家庭🤡好啦去看最终季啦!
本来想在短评里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每个人,结果只能写多了,因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太多了。
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特别真实,有自私懦弱,也有善良积极。
我希望能用准确的语言描写更多的事,但是我发现我的语言太苍白了,再多的描述也比不上Larry和Margo的一笑。
喜欢大哥Larry,看似吊儿郎当,实际对家人负责,为妈妈分忧,还很幽默,看问题眼光独到,有勇气为同性恋Sven声张正义。
为妈妈的“感情生活”操碎了心。
喜欢Leslie,当他不知道答案,他直说不知道,而不是胡乱做决定;当他认定一件事,他会义无反顾去做。
喜欢Mrs Durrell,她对孩子有干涉,但是不替他们做决定,引导他们善良正直追求自由。
要做家务,也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神采奕奕。
喜欢Margo,天真烂漫但是又现实的姑娘,敢爱敢恨,不被教条束缚,生命力旺盛。
喜欢Gerry,虽然年纪最小,但是真的是家里最成熟的了。
一门心思全在动物身上,从来不惹麻烦,不像两个哥哥。
喜欢Theo,一个神奇的人,到处游学,知识渊博,也帮Durrell一家很多,尤其是引导小儿子Gerry走上动物学家的道路。
喜欢医生一家,夫妻俩都很乐于助人,尽力为小镇居民服务。
喜欢Spiros,总是为别人想办法解决问题。
还会唱歌会弹琴,温柔体贴。
喜欢Corfu科孚岛,在这里人们不会撒谎,不会掩饰情绪,开心就唱歌跳舞大笑,不开心就不用笑。
看完后明白这个岛上这群人折射了我对现实的太多失望了吧,可是自己无法做这样的逃避,因为社会化很重要,可还是很羡慕过着这样生活的人。
如果按照某个派对的标准来看《德雷尔一家》是特别三观不正和狗血的……“狗血”从第一季就开始,作为寡妇的母亲妈妈差点嫁给一个同性恋……“三观不正”比如第三季二儿子一开头就同时交了三个女朋友,最后让一个女人怀孕还不愿意娶她,后来二人终于相爱准备结婚,结果最后发现女人早在跟他睡之前就怀孕了,他是喜当爹,然而他觉得孩子是谁的并不重要,他们相爱最重要……还有这个当妈的被总是帮助他们一家的出租车司机爱上,出租车司机一直没有离婚……而且每一季这个当妈的都会有新的恋情,每一次都走心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结婚成功。
而大儿子总是在写情色小说,女朋友不断,从未“负责任”,跟亨利米勒十分投缘。
女儿无脑又不貌美但心地善良,小儿子对动物比对人亲。
问题层出不穷,且这个家庭一直陷于贫穷境地。
然而你不能否认他们活得那么自由那么幸福。
从剧作来说,如果能做到只是按照人物性格发展来走,写好每个人物,才不管他们的错误缺点以及失败让这个人物多么“不讨喜”多么“渣浪贱”,也顺便探讨很多历史遗留的现实问题,反而更加真实和动人。
从生活层面讲,如果一家人能这样相处,不理会别人关于“幸福”的模板,才叫活得尽兴自由,活出自己。
然而这样的剧无法复制更别想本土化,根本不用想能不能写出来,而是观众恐怕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三观认知差异如此严重。
在买房结婚生二胎是通往幸福必经之路这种主流人生模板下,剧中的生活简直无法理解。
[微笑]毕竟连不结婚、不生小孩都被视作不正常的、想不开的,连同志这类群体都不被承认存在。
思想自由没有的情况下,挣钱是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别的都是“想太多”……最近一两年已经亲眼见证了很多同龄人的婚姻问题,生了孩子才惊讶怎么是这样的,于是后悔,生了二胎一起还房贷了才自我醒悟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想离婚却代价巨大迈不开脚……如果早早“想太多”把这些想明白了,活得岂不是更容易些吗?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教育,也从不提供试错的机会,错了还被视为羞耻。
都觉得万人走过的路是安全的,于是千百年来都在照着别人而活……毕竟为自己而活太难了,尤其在这个成功学是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地方,不仅自己要想清楚有勇气,还得逼迫催你婚的父母亲朋一起成长……无比羡慕这一家在岛上纯粹生活的家人,每一天都活得很重要,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房子不是为了成功,为了爱和被爱。
——木心先生说。
每次路过冒着烟的馕坑,用力闻着打馕烟的香味儿,无尽的温暖,安全,馨甜,就像回到了傍晚的东巴扎——奶奶和邻家大婶在门口火堆里烤馍馍的香味儿。
街区打馕那家再没出现了。
东巴扎棚户区改造,也再没机会在家门口烤馍馍了。
这大概就是无比怀念的烟火气和归属感罢。
在这三个多星期憋堵挣扎的等待煎熬中,《德雷尔一家》三季陪伴撑过,从画面溢出的“焦锅味儿”,真的 好治愈。
右至左:二大哥作家Larry,好妈妈Louisa,动物学家弟弟Gerry,二姐姐Margo,多情脆弱的枪控二弟Leslie.最文艺的最日常。
无数的互怼互损互相挖坑,困难时又相互依偎相互关爱帮助的兄弟姐妹,无疑是亲手足了。
比如Leslie笑着得意地说把不会划船的Larry扔到海上,看他还挺气的,“我就游泳回来了”——结果画面切到海面,Larry被漂流到阿尔巴尼亚海岸,以为小命难保,结果被三个阿尔巴尼亚渔夫兄弟搭救,还热情送回到地中海对岸的Corfu岛。
妈妈当时嘱咐千万别漂去阿尔巴尼亚了啊!
Larry看到阿尔巴尼亚人就胆怂了!
谁能想到呢,以为生命安全受威胁了,悲剧要来了,没成想,阿尔巴尼亚兄弟也有善良热心的!
看起来玩世不恭的作家Larry,家人伤心时,他是最理解最心疼人的那一个。
从二大哥还原成真大哥。
最后一集,安慰失恋的妈妈,泪目。
成功接生了宝宝的Leslie最动人
嗯 是这样呢
Margo什么都没有 看起来一无所长 偶尔认真一次 金句扎心😭
是啊!
好妈妈因为一直善良,永远少女,渴望,等待,认真,投入,该放手时哪怕难过,就放手。
匆忙半生,无论被生活怎么“洗礼”,还是相信自己依然是那个心怀憧憬、真诚待人的好姑娘。
木心先生还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这些天又敲了了好多好多字了,试图理清楚,来个果断的ending.可是,waiting for u to say something,but u are not here.那么只好在信和日记之间胡乱切换,以试图消散肿块儿。
嗯,好多了,再忍忍,很快就又能过去了。
然后依然怀抱善良真诚,再出发。
像德雷尔一家一样~这一家人越看好看,口音无敌好听,好几个睡梦里立体循环着语音和台词😍 ——2018.7.5 地窝堡机场
生命如长河,人人如船只,艘艘渡法不同,有其对应可收获的景,也有其注定错过的景,史上安得两全法?用心自渡就好,行有余力,再去渡他即可。做母亲的,担心孩子是她的天性,可她不能代替孩子生活,不能规避所有不如意……每次不同的孩子总能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头疼心疼,可因为有家人的鼓励、支持,最终不平静的也终会归为平静,人的抱团真的有力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生物的繁衍意识代代传承的重要原因
和司机的这条线真的…
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失去了爱人…but土耳其男票的离别礼物小房子和人偶真不错
三颗星给多了,多的给周迅
已经有点受不了这种节奏和风格了,果断弃剧。
我无法忍受这个母亲……我总是想在每一次她开口的时候堵住她的嘴,如果她能在办一些事前稍微动一下假设她有的脑子,如果她能在生孩子之前仔细想一想自己是否成长到了一个可以教育一个孩子的水平,那就不会在这里搞得她也烦,我更烦。但当然,四个孩子我还都挺喜欢的,大哥是我撑着看下去的动力,司机大哥人太好了,感觉就没有他这么好的人!
续订了!可以看第四季了,这部剧太美好!
Spiro和妈妈感情看的有点烦躁 两人明明那么好 真希望能在一起 但是那个年代或许就是没有这么开明吧 我不应该用现在的眼光去judge他们 但是真心希望妈妈能幸福感觉我之前对孩子们也太mean了 完全是东亚思维 家里负担重所以所有人都要放弃自己热爱的/寻求自己热爱的而一直干自己不爱的事情和职业吗?或者我一开始的思维是大哥应该舍弃自己的写作爱好去托举家庭 虽然很现实 但是也很辛苦 每个人都不会过的幸福自在 所以我觉得妈妈真的很伟大 允许孩子们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可能性和不停的试错好喜欢用拥抱来表达支持 不拧巴的爱 希望妈妈能给孩子更多空间
这一季drama元素超标
每次看剧里 感情反反复复兜兜转转 那么飘忽不定又那么真情实感 会觉得感情真的是那么需要珍惜的东西吗 值得去感受值得去的描绘吗 情愫是那么容易就可以产生产生的吗 说实话 妈妈每季一抛的感情线 真的有必要吗
比前两季好看了一点
乱七八糟的一季
一季不如一季
弃了,剧情没有第一季好看
9分。一大家子欢乐多,感情生活丰富多彩,不过除了格里,大家都无疾而终,但愿科孚岛上的美景足以慰藉他们的心~ 最后一集看到妈妈伤心地流眼泪,我突然想到自己single的理由之一——就是不愿看到对方伤心,所以为了避免悲剧,我宁愿一开始就结束……
感觉编剧的梗玩光了,第三季就是把英剧中所有的常见情节拿出来串了个烧,最后弄个马戏团搞一场狂欢
这一季感觉大哥L越发帅了,痞痞的作家,超好看的水手服
休憩34)不知不觉一直追了下去,佐餐良品,暖心可爱的一家人,这一季cofu岛上的来客很多呀~
现在对这种前期鸡飞狗跳最后煽情鸡汤的影视作品过分适应了可怎么办,真值得五颗星的剧。
觉得我非常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惬意,很喜欢大少爷的衣品了,出海有水手样,写作有作家样,看完再看一遍上帝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