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THE COP,THE GANGEST,我认为电影里面塑造形象塑造的最好的是THE EVIL,角色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无不暗示着这个角色的邪恶,但你仔细看的话也会发现其实这个角色也有着一般人的情感,如马叔被刺后躺在病床上和他手下说着凶手的冷酷残忍中参杂着犹豫的情感;还有就是杀害在加油站的卡车司机,坐上卡车后发现生日蛋糕的时候,他突然顿了一会,我认为这里也是在暗示着他其实还有些许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我的观影感受中,最让我欣赏的是整个电影里面对于凶手的刻画,不说很神,有点精彩,我觉得是可以这么说。
还有的话就是整个电影的氛围基本不离开“恶”这个字,黑帮本身就被赋予了恶,凶手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导演是有意的让警察那一方,本身象征着恶的那一方,去变得“恶”起来,如警察局长与包庇黑帮;为了抓捕代表最邪恶的杀人犯,警察甚至与黑帮合作,我认为这个做法本身就是“恶”的。
只是这个”恶“的定义倾向于抓捕犯人的这个”善“,所以我认为这个”恶“不是邪恶而是人欲望的恶,即能尽快抓到犯人。
警察都这么”恶“了,当然作为天生就被赋予邪恶的黑帮和杀人犯就更不用说了,导演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恶”给刻画了出来,如马叔被刺后,小弟们恼羞成怒,二话不说直接去找最有可能刺杀自家老大的许善东报仇;还有就是马叔和警探郑泰锡一起去凶手车里找证据时被埋伏,警探不小心误杀了许善东的二当家,警察当然慌了神,但马叔却异常的冷静,甚至给他的画面里我可以看出他想好好怎么把他处理了,这里我觉得刻画黑帮老大的“恶”刻画的很到位。
最后就是大恶人,前面也说了这部电影围绕着凶手在走,自然而然就是主要刻画的对象,电影对于凶手的刻画,导演用了很稳妥的方法,就是给杀人犯一个不断杀人的机会,从而让他这个角色在剧情中不断的被叠加“恶”这个buff,到最后的被抓住,无不体现着恶。
但我觉得其实剧情可以更好,因为凶手这个角色可以让他升华,前面加的那么多的buff,他突然脑子就不行了,就被抓住了(这里可能导演也想到了,所以让编剧加了些合理的剧情,可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即最后凶手终将绳之以法,邪恶的资本主义!
)但我的口味可能变态一点,我喜欢那种,刻画“恶”我们就狠一点,将凶手的“恶”贯彻到底(学小日本那套极其恶心的杀人心理)总而言之,电影还行,人物刻画的也不错,但我唯一要吐槽的是里面唯一的女主角(就是那个一直帮警探验指纹的)她的演技可以说是败笔,就是你终于拼好的拼图,你发现最后一块不见的感觉,那个心态就炸了,反正我看到她是就是这样。
本片最好笑的也是这位女演员提供的,位置位于她在检验把许善东杀害的那把刀时,她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他向警探打电话说这件事时,她的神情和语气无不显示着她把名侦探柯南看完了(超级搞笑)好了,就说这么多,如果喜欢,就点个赞.
犯罪动作题材的电影《恶人传》,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韩国现实社会的境况,杂糅了各种经典犯罪片的元素,涉及韩国社会体制,将黑白两道之间模棱两可的暧昧关系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旨在表现社会的动荡不安、个体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然而这一切未知都充满着不安和绝望。
善人都是相似的,恶人却各有各的不同。
《恶人传》不是一个人的自传,影片讲述了嫉恶如仇,不择手段而被称为“疯狗”的重案组刑警与险遭连环杀手毒手的犯罪组织头目联手追捕连环杀手的故事。
电影中一共有三个主要人物,一个是脾气火爆,做事不守规矩的刑警郑泰锡;一个是童年不幸,因此产生变态人格的杀人犯姜京许;还有一个是心狠手辣,却心存善念的黑帮大哥张东书。
城市的纷乱潜伏着众多危机,人性的阴暗面也是伴随着所遭遇的事情才凸显出来。
故事从一个连环杀人案开始,凶手每次都在深夜动手,且作案有一个共同点——他会先故意营造追尾假象,趁着受害人检查车辆事故的时候,从背后利刃刺死。
一天晚上,张东书在晚上独自驾车,路上和凶手的车追尾,几番搏斗后张东书受了重伤,凶手仓皇而逃。
极恶较量就此展开。
身受重伤的张东书抢救后生还,为挽回帮派颜面,他所能做的只有抓住凶手犯并以此服众,但仅凭自己记忆画出来的画像找人,难于上青天。
而此时,同样迫切想要找到杀人凶手的刑警郑泰锡却受上级责罚,追捕之事遭遇瓶颈。
极具戏剧性的是,在张东书有人手但没有专业经验,郑泰锡有专业经验但苦于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张东书和郑泰锡选择结为一派,合作抓出真凶。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句悖论在恶人之间依然适用。
曾经的对头,现在却要合作寻找凶手。
郑泰锡问张东书:“一个坏人会抓另一个坏人吗?
”张东秀给出的回答却是:“两个坏人会抓住更坏的人”。
随着剧情的深入,曾经互相看不上的双方,竟也能一起谈笑风生,甚至互相羡慕。
最初正义凛然的郑泰锡,也成为关心自己功劳和给黑帮输送便利的人,从开始一个认为社会非黑即白的人,到了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混乱。
手段是用来对待坏人的,而普通人则应温柔以待。
凶恶的黑帮老大主动把雨伞给没伞淋雨的女学生,他的暴力和凶恶并不是随时随地的爆发出来,只有在对方越过他的底线时,才会发出的威胁行为。
最后张东书率先抓到姜京许,当张东书手中的刀快要砍到杀人犯姜京许的脖颈时,却被郑泰锡救走了。
随着凶手落网,两人合作关系结束,张东书的地下事业也迅速被郑泰锡曝光,受到了通缉。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连环杀人犯在法庭上那一幕。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法庭未能给凶手执行死刑,但如此穷凶恶极之人,不死实在天理难容。
遭受通缉的张东书,在明知道作证人后会进监狱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出庭指证姜京许的罪行,面对辩护律师的提问,他反而向辩护律师提出灵魂之问:当你的家人被以如此的方式杀害,你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我想律师心中的回答应该是不会吧,所以才需要让和本案没有关联的律师来辩护,才有当事人回避制度。
在知道此类案件易受到极大的道德压力之下,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只是要求法律来维持我们的绝对正义,却去忽略它可能带来的弊端。
由于有律师辩护,缺乏证据,加上法律的漏洞,反而成了恶人脱罪的捷径,光靠法律似乎不能使他得到该有的惩罚,而恶人确实到了十恶不赦,罪该万死,必须杀人偿命才能平民愤的地步,该当如何?
毕竟真的很少有事情是非黑即白的。
在我们的观念里,刑警是绝对的好人,黑帮是绝对的恶人。
影片中,刑警郑泰锡功绩颇丰,站上了领奖台。
难道他是片中仅剩的好人吗?
不,他的正义并不是真正的正义,最后为抢夺凶手,将黑帮老大张东书撞到抢走凶手。
其实他也只是为了升职,一个打着正义的旗号的伪善的人。
黑帮老大也会给小姑娘让伞,灭掉烟头,有人撞了他的车,轻轻说一句“没关系,你走吧。
”好人可以是坏人,邪恶中也有善良的一瞬间,坏的不是人,而是事。
整部影片中,动作戏不多,多是简单粗暴的动作,影片的主题更多讲的是人性,是恶人,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城市生活充满暴力、罪恶,生活在这样环境中不同职业的人都在命运与欲望之间自由选择,致使其中出违背个人意愿和道德的事情。
作为一名中学生,所体味到的是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应坚守初心和正义感的决心,即使面对邪恶,我们仍需在理智的判断下做出合理的选择。
马社会也不是一直演叔叔的,也曾经演过角头。
一拳也能打死人。
看到马社会的拳头,反正是足够让人发怵。
金武烈,这次演了叔叔。
但是,也是个“坏叔叔”。
故事本来就是“恶人传”嘛,无非是大恶小恶的问题。
故事开场,马社会有自己的问题要处理,金武烈调查的案件也和马社会没什么关系。
这个恶人,就喜欢追尾,然后把司机干掉,彻底的变态。
金武烈作为叔叔,联系曾经发生过的案件,判断为连环杀人案,如果不尽快找到凶手,还会继续犯案。
但,没有证据。
而且,这事儿,涉及到管辖权的问题,想并案,得拿证据。
有意思的是,当晚,马社会遭遇了连环杀人犯。
你看,人家角头车被顶了,一点也不生气,直接让变态走。
这让变态都有点不适应,你这社会人是做得缩回去了还是咋滴。
还是准备上来干死。
但是,这次变态没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不过,这次马社会还是在这里翻了船。
虽然没被变态弄死,但也差点嘎了。
对于这个唯一从变态手下逃命的目击者,金武烈可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两个人,因为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
马社会是什么人,角头啊。
这种被人捅了的事儿,还需要和叔叔联手?
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不过,金武烈也有办法,三天两头扫场子,直接把马社会的“成人电玩”搞得鸡飞狗跳。
话说,这“成人电玩”究竟是个啥,故事里头一点花絮都没透露,实在是差评。
没辙,合作吧。
不过,这哥俩可是事先说好了,资源情报可以共享,但最后谁逮着归谁。
马社会毕竟是角头,这手玩得确实漂亮。
但是,对于马社会栽赃这件事儿,变态可是有点意见了。
杀人无所谓,但背锅是另一回事儿。
马社会虽然是角头,但变态表示,自己也不怕。
你会借刀杀人,我也会。
变态玩的这招借刀杀人,差点没把马社会和金武烈全栽进去。
马社会和金武烈之间的“战略合作”,其实也是相当脆弱的。
但是,马社会看问题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世上没有小偷何必要警察?
直接把金武烈怼到了墙角。
但是,这个问题,马社会还是看得太简单了,叔叔的作用可多了,抓小偷,实在不值一提。
相比较而言,马社会实在是个温柔的大叔。
车被人剐了,让人家直接走。
下雨天,直接把伞给了人家小妹妹。
在小妹妹眼里,叔叔可比马社会更像个流氓。
故事最后也很有意思,马社会也是锒铛入狱。
但入狱的排场,那简直就是御驾亲征。
估计,变态也等不到公开处刑。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看看人家社团的口号,那绝对是一个别致。
一部爽片,非得搞什么正能量结局,好,你是导演你说了算,他妈的你男主角为了逮杀人犯开车撞人就他妈是正义?
就那个车速你能保证不撞死人?
撞黑社会大哥就他妈不犯法吗?
一个蔑视法律的警察也配维护法律,也配升职加薪?
黑社会大哥就他妈必须得认罪伏法?
杀人犯第一次被抓不怕死第二次在澡堂里就怕了?
怎么澡堂对监狱男人有他妈虚弱buff吗?
还有他妈最傻哔的是这种黑社会大哥能杀竞争对手就没杀过别人?
凭什么杀人犯判死刑,好大哥不判死刑?
怎么杀人也分三六九等?
你不是要搞正能量吗?
你一个爽片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观众的情绪跟着电影的剧情走,收放有序。
神经病吧这电影,奔着解压来的看完一肚子气。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到底谁是真正的恶人,变态杀手?
黑社会老大?
看完之后,全员皆恶人,只是表现着不同类型的恶。
影片围绕着三个人展开叙事。
第一个登场的是一个无差别行凶的凶手,用汽车追尾的方式让受害人下车,残忍的将其杀害。
第二个出场的是一个无视规则却充满正义感,一心想要破获连环杀人案的警察。
第三个人是看起来凶神恶煞,做事杀伐果决的非法贩卖游戏机的黑社会老大,有一大票忠粉小弟,一天晚上被凶手捅伤险些丧命。
黑帮老大为了维护江湖地位必须抓到凶手。
警察为了破案,不惜和领头上司对抗,和黑帮老大达成协议,联手抓凶手。
警察和黑帮老大这两个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角色设置,本该敌对的人却组成了一个合作抓凶的奇怪组合。
从刚开始的互相不信任,不同的行事风格,双方激烈交锋,到逐渐互相理解。
一个无辜女孩儿的死激发了双方强烈的斗志,双方互相协助终于抓到凶手。
意外却发生了,狡猾的凶手抹去了证据,导致无法判刑,唯一的人证就是活着的黑帮老大,而此时黑帮老大正在被通缉。
在警察的劝说下,黑帮老大只好出庭作证,以暴露自己的方式将凶手拖入牢狱中。
不足的是,影片太多比重表现暴力,黑帮的泄愤打斗场面,杀手的暴虐凶残,案件的推理只是一带而过。
不过不得不说看得是真爽!
早就知道《恶人传》,一直想找一个夜深人静,能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时候来看。
不为别的,就为能小小的满足一下自己对待好电影的那种仪式感。
没想到的是,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是因为百无聊赖的无所事事。
因为最近看的烂片实在太多,必须给自己换换口味了。
说实话,这部电影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
剧情我就不做评述了,看过的自然知道,没看过的自己去看就好了,说多了会影响观感。
在表演方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延续了韩国电影一贯的夸张风格,好像十分钟内不来次歇斯底里的爆发,演员们就要演不下去了。
让我真正觉得《恶人传》好的原因是电影背后所想表达的内涵,一个很深刻的内涵。
如果站在普通观众的视角,这就是一部好警察携手有正义感的黑社会消灭大反派的电影,最后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正义得到了伸张。
让人压抑的心情最后可以得到满足。
但当你看完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电影里的三个主要角色都不是好人。
一个是神经病连环杀手、一个黑社会残忍老大、一个为破案不择手段的警察。
三个人的共同特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冷血。
大反派的冷血就不用说了,无差别、无原因的杀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支配生命的快感。
黑老大也不是个好人,他开设赌场争夺地盘,为达目的对对手冷酷无情不惜痛下杀手,是他的基本人设。
而从剧情里还能看出他是个杀人如麻、睚眦必报的狠人。
如果不是有大反派的衬托,怎么说他也不能算个好人。
而那个警察呢,在他看似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背后,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嘴脸。
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估计很多人也不会喜欢他。
大反派是懂法的恶人,他从一开始杀人就是计划好的。
结果就是他知道在他那里的法律体系下,在现有的证据下,法律拿他没办法。
所以他才那么嚣张而又肆无忌惮。
直到他偶然间碰到了黑老大,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因为黑老大也是个恶人,他从不吃亏、有仇必报,最危险的是黑老大也不在乎法律。
既然惹了我,我就让你好看,就像那个敢在我面前叫嚣就被掰下牙齿的小弟,就像那个敢在餐桌上挑战我就被打得不成人样的客户。
我不管法律,也不管你杀了多少人,弄死你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惹了我。
说实话,黑老大的恶一点也不比大反派差,只是他的恶有能让人理解的逻辑罢了。
就在大反派和黑老大纠缠不清的时候,又一个恶人出现了,就是那个警察。
其实警察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恶人,因为在三个人里面他的理由最正大光明,就是为了惩恶扬善,但这也正是他恶的来源。
为了正义他可以随便去取缔赌场;为了正义他不惜与黑社会联手全然不顾法律应有的程序;为了正义不惜与黑老大妥协,让黑老大最后得逞。
但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又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正义,取缔赌场可能是因为堵车的烦躁而临时起意,一定要抓大反派是因为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得到应有的奖励。
可能他的恶并不是他想要的吧,他的恶更是一种悲哀。
那是不是说只要鉴定完这三个人都是恶人事情就结束了呢?
不,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深层次的逻辑是人们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对待恶,在正大光明的理由下,恶是不是可以成为合理的手段。
在整部电影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法律,电影里的那一种恶他都惩治不了。
对大反派,法律要讲公平正义;对黑老大,他买通了执法者让法律形同虚设;而对警察,法律的法治精神已经被警察的人治所取代。
而最悲哀的是,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不是靠法律的惩罚,而是来自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现实快感。
可能影片中的警察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我们也嫉恶如仇,我们也追求惩恶扬善。
但现实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无奈,为了目的不得不妥协让步,这可能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即是来自我们的,也是来自法律的。
可能,《恶人传》的片名不是说的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恶人呢?
残忍的接连杀死了那么多无辜的纳税人,最后还要用纳税人的钱聘请律师为他辩护用刀杀人和用法律杀人的区别是什么,黑帮大哥自首放天马流星锤,然后进监狱用法律处死,最终还是先法律一步私刑处死。
韩国又一部深刻探讨法律的电影黑帮和政府以及暴力机关的区别又是什么?
他们都发展机构,发展势力,拓展地盘,招兵买马,都有商业贸易,做金融业务,他们的最高领导人出现的时候周边都两排保镖,都毕恭毕敬鞠躬敬礼,黑帮和政府好像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恶人,一个是善人,又好像没什么本质区别,黑帮就是小混混,警察就是进了编的小混混
韩国电影里的警察,就是看着很痞子但多少又有一些正义感,杀人犯呢又是看上去就很有杀气,话不多但很变态的样子,黑社会就是那种不顺眼就动手打人的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反正因为这种脸谱化的特点有时候会很出戏,总觉得这种那种的场面都似曾相识,有些处理就让人觉得很不现实向!
不过黑暗类感觉韩国擅长,也很敢拍,就是处理再细致点,更贴近现实就好了!
刚刚看完电影,赶忙上豆瓣上刷刷影评,也是想找找有没有想法一样的小伙伴,看到了一个豆友写的关于三种恶的分类。
黑老大的恶,大家都能看得到,所以提防,看似穷凶极恶反而行动,社会地位上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
包裹成正义的恶!!!
那个警察,我在网上看的视频,警察审问犯人,变态杀手问警察人生观,这两个片段不知为什么都没有。
但我在观影过程中,心中一直在质疑这个警察,局长被黑帮钱收买而工作,这个警察在出犯罪现场的路上,腰来腿不来,满脸丧样,消极怠工,如果他真的那么热爱工作,满心正义,一心想要破案为百姓制造平安和谐的话,,会是这种满不在乎的模样??
片头这个警察也说,工作是为了休息度假升值,像所有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样,出发点还是为了自己。
跟黑老大的合作,也只是为了利用黑老大手里的资源,分明有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喝酒时黑老大给他倒酒,却装模作样侧过身去假装杯子里有油一下倒掉,酒场上的文化,朋友喝酒这样做不会显得很娇柔做作嘛?
最后的最后,利用录音,逼迫黑老大出庭作证,把锅甩给黑老大的跟班,一举抓获变态杀手,还把人民群众眼中明目张胆被通缉的黑老大给弄到监狱里,真真是一石二鸟!
在黑老大审判变态杀手的厂房里,开车冲进去撞倒了黑老大,压根不顾黑老大死活,只是在抢夺变态杀手,这个能让他飞黄腾达升职加薪的工具。
一名正直正义的人,每一条生命在眼中都应该平等,黑老大的生命呢?
更何况他俩之前还一起并肩破案,男人的情谊???
抱歉我真没看到。
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想要急切破案升职,有些卑鄙双规的警察。
明明是一部主题不错、很有深度的电影,为什么要一直抓住它的剧情不放呢?
这部电影的缺点很明显,剧情一般,逻辑错误太多,细节太差,但是,为什么不看看它的优点呢?
电影是一段完整的故事,有的电影,是讲了一个优秀的故事,有的电影,是想通过一个普通的故事,告诉你一个道理,让你明白一些事。
恶人传,属于后者,让我们来撇开剧情看看这部电影想说啥吧!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可以说是四个,分别担任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社会群体,分别是黑帮,对应的是看似邪恶但是偶尔也会善良的人;警察,对应的是看似正义其实是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简单点说,就是道貌岸然;女学生,在剧中起到的是,第三方,客观对前两者做出评价,并且是电影的转折点;杀手,在剧中是起到连接黑帮和警察的中间人的作用。
要说真正精彩的部分,是女学生出现之后,女学生对警察说:“你看起来更像黑帮!
”这句话可以说是全剧的核心。
在电影的最后,到底是谁代表着正义,谁代表着邪恶,黑帮抓到了杀手,而警察却违反约定,把人抢了回去,而讽刺的是,原以为杀手会受到制裁,结果他在法庭上光明正大的钻了法律的空子,没有证据,你明知道他就是杀手,但是,没有证据,你没办法制裁他,讽刺不?
这就是电影在这时候想讲的,法律在制裁他的同时也保护了他!
而后呢,警察束手无策,黑帮来指证他,警察要他把责任推给手下,黑帮一人做事一人当,结局呢,黑帮入狱,警察却受勋了,人不是他抓的,是他抢的,还差点让犯人钻了空子,最后使犯人定罪的也不是他,这些都是黑帮做的,而黑帮却入狱了,现在,你想起女学生的话了吗?
谁更像黑帮?
警察做了一切让人恶心的事,却有个好结局,黑帮做了一切,却换来入狱,所以,谁说好人一定是好人,坏人一定是坏人呢?
警察受勋的时候很恶心吧,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类似的事,或大或小,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电影不是为了特意整这一出来恶心我们,而是在强调两种不同的人的两种不同的结局,这是在讽刺现在的道貌岸然,讽刺这些东西!
电影里还有句话,是两个坏人抓另一个坏人,说的是警察和黑帮抓杀手,但是,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杀手和警察“抓”了黑帮,说直白点,就是将黑帮逼入了监狱,被抓的是谁啊?
还有,我想说东哥最后内个笑容太帅了!
我韩国电影看的不多,也不太了解韩国的犯罪电影都是什么样的,但是我觉得就这部电影来说,剧情确实不好,但是主题也确实有深度!
本来这部电影的影评,我是打算多说说它的缺点,它的优点几句话带过,但没想到,好多人吐槽它的剧情,却少有人说它的主题,没办法,我也只能改变思路了!
钱钟书说过,读一个人和读一本书一样,要读最好的部分!
电影也是,要看到好的那部分。
我也替这部电影略微辩解一下,毕竟电影篇幅有限,如果剧情和主题全部兼顾,会使电影过长,而且重点得不到突出,只能厚此薄彼,再说人家的买点本来就不是剧情,何必揪着不放呢?
小生拙见,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恶警恶人……抓连环杀手有点没意思,想看黑白联合抓政客或大财阀的(昨晚看的《王者》还有点意犹未尽。马东锡一直都是马东锡,倒是金武烈,既可以是禁欲小帅哥又可以是猥琐老色胚,这部电影里又演了这么油腻的一个流氓警察,演技真的可以。
55/100 把警探郑泰硕和黑帮头目张东洙拍的这么暧昧是故意的吗?非常油腻做作的娱乐类型片。
你惹他干嘛 ,不怕流氓会武术,就怕疯子不要命。
坐在卢米埃尔大厅中评审团平时看主竞赛的特别包厢里,也不能让我对这部毫无新意的韩式警匪片多加一星了。。。实在是平庸。
警察联手黑帮老大抓变态,最终黑帮老大入狱,变态伏法,而警察升职。警察全胜,既除了恶,又扫了黑。
抓贼戏很热血,法律戏很狗血,打脸十来拳居然把恶人打得又说又笑,马东锡真不道是混哪样的恶人。
黑帮老大和痞子刑警联合抓连环杀人犯的故事。可能因为不是主角吧,这个随机连环杀人的凶犯也没有什么保护光环,在一次杀人计划中很点背的刺杀袭击了一位黑帮老大。这才促成了黑白两道联手追凶,故事背景发生在2005年,那时候没有各种黑科技和发达的网络,只能靠最原始的人肉地毯式搜索。很多导演都很想利用马东锡的身材拍一些打斗戏,所以这部电影里有好几场打人的戏,啧啧 马东锡打人看起来好痛啊,真真正正的「胖揍」了。电影最后,黑帮老大和痞子刑警用法律而不是用暴力让凶手绳之以法,虽然算是很老土的升华了,但是还是很畅快。唯一遗憾的是,我一直在等结局的时候交代一下变态连环杀人犯的杀人动机,可惜没有。可能导演就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人们没有对混蛋抱有怜悯之心,这样的大快人心会更纯粹一点。
几年了,午夜展映的韩片真的是从没让人失望过!人物关系和去年的《特工》有相似之处;能够在里面清晰地看到《七宗罪》的影子,但化用工夫太高,基本没有痕迹,拍到底竟然还是是一个韩式主旋律类型片。稍微有点缺憾的地方是对无差别杀人的原因缺一点呈现,总体来讲仍然属年度最佳犯罪片之列。
爽点是有的,但是豆瓣怎么这么高分?是因为我国又双叒叕拍不了么?
爽啊!对于这个电影没必要拽什么词,爽就完了。
劇本太糟了,簡直看不下去⋯
韩国犯罪样板戏人设:警察狂飙脏话装粗鲁,黑帮优雅抖狠装深沉,杀手不死小强装变态。阿西巴。
全靠选角成功的韩国主旋律样板戏,仅有人设反差而无人格塑造,仅有犯罪现场而无犯罪动机。无处不在的刀和视而不见的枪让其更像历史剧而非现代剧,警匪亦敌亦友的关系更是如从东瀛移魂过来的动漫原型。
用力过猛
不好看。
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马东锡的电影卖座是有道理的,这世道,马东锡就是安全感的化身,你就说这两天,大连那个打女生的烂货,要是被马东东一顿大电炮,那得多爽?
最后的结尾是真垃圾啊 警察全程臭着脸要不是马老师真是片儿都看不得。。。还想模仿杀人回忆就是出来一个韩国可怕片。。。
即便是再普通,也是我们拍不了的题材,这就是差距,为差距多打一星。
《恶人传》2019年韩国警匪片,马东锡主演,上一次看马东锡的电影是《釜山行》里的胖大叔,延续了之前拳拳到肉,重拳出击的风格,讲述了韩国警察和韩国黑帮合作整治犯罪的故事。影片中韩国警察的角色用力过猛严重,加上马东锡温柔大叔的人设,搞得警察不像警察,黑帮不像黑帮。剧情编排上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混乱的,加上脸盲与人物的低辨识度,故事前一个小时基本上是混乱,无聊的,尽管打着爽片的名字,还是没有爽起来的。看点也是有的,就是马东锡的暴力美学,大粗胳膊抽嘴巴是真给劲,马东锡的人设立的很不错,我说他是韩国动作演员的一哥不过分吧。
挺好看的,大叔这次演黑帮老大略出彩,显得杀人犯和警察都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