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之歌
The Song of Names,逝者如歌(台)
导演:弗朗索瓦·吉拉德
主演:蒂姆·罗斯,克里夫·欧文,艾迪·伊扎德,绍尔·鲁宾内克,凯瑟琳·麦克马克,乔纳·豪尔-金,杰乐伦·霍威尔,朱利安·沃德姆,卡米尔·雷米泽斯基,艾米·斯洛安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匈牙利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根据诺曼·莱布得勒支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二战时的伦敦,两个少年马丁和道维多尔成为生死之交。道维多尔是个从华沙流亡过来的小提琴手,寄居在马丁家。然而,就在道维多尔的小提琴独奏会的首演当晚,他却神秘地失踪了,这件事成了马丁几十年的心结。详细 >
导演过于笨拙,浪费了我的Tim Roth,也浪费了好题材。
演员演得很棒,但电影本身给人的吸引力并没有很大,故事很一般。
“这是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小说《名字之歌》(Song of Names)中的一个情景
可以和《海上钢琴师》相提并论的片子
演技是高分 的
男主真是忘恩负义,十二年的养育之恩和友情竟然就这样抛弃,就为了所谓的信仰!整个剧情都很拖沓 毫不连贯
挺烂的,除了犹太人来看,真的无法感同身受,槽点很多,大卫心里只有亲父母,养父母和兄弟就没有感情?35年了还有人愿意听他的音乐会?片尾更是吃了苍蝇般,女的为啥要把真相说出来,完了哥哥还能淡定地念悼文。虽然这些都不是重点,但就是觉得其他人都做了纪念犹太人死的配角,有必要捧高踩低吗
小Dov演得真好。
1月29深夜,边包饺子把后半部分看完了,是因为同名小说的阅读而来看这部电影。男主选择上稍逊,对这类面孔无感~
为了这首五天的歌,四星!
明明前半部分在凸显男二和男一的感情,后半部分却又要加入二战和男二作为犹太人的背景,只能让整个电影主题不明确,对于去看的人只能感受到男二的自私
片中不同年龄音乐演奏表演还是颇有准备;无英音和过慢的语速,以及从第一个毫无必要“35年后”字幕卡的切入,颇有“辅导看片”的既视感,让我意识到这部大概是为外国、老年观众的设计,随后的犹太人剧情(甚至是说的Yiddish),大概内心也能实锤了,这是一部犹太主义电影
犹太人+小提琴+二战,我杯茶,充斥大量Paganini iFun
是幸存者的追寻之歌
#VIFF2019# 看睡着了,就开头一场斗琴还有点意思,双平行的故事都很平淡,演技普普通通
一首需要唱五天,歌词是遭屠杀犹太死难者名字的歌。为了这首歌和小提琴,我愿意打4星。
看到一些冷血的影评,愤慨而难过,同情和共情心不是谁都有的……人要有多强大的灵魂,可以平复每天看到万人被杀害,自己的种族被清洗……自己的所有亲人被屠杀……而35年后马丁的出现,居然是一顿拳脚相加,他毁了“音乐天才”和家人,平静地融入现实生活的一次机会……离开世俗世界成为他唯一的选择……感同身受原来那么难……还好他们热爱读书学习,有音乐,有语言,有文字,有影音记录这一切……愿世界永远和平……
看完一遍我又把开头那段重放,答案确实写在海伦的脸上,这下该轮到马丁不辞而别了……最后的真相,在这个风格的片子里应该是特意/无意亵渎吧,233
用音乐形式来表达反战,全篇不见枪炮,想法挺好,可惜效果还差点意思。终于看上了传闻的斗琴名场面
小提琴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