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半,忍不住就来评论了。
我不知道电影究竟拍得好不好,原因是代入的个人情感太多。
别人家小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时候,同样小小年纪的女主角言语间像个大人,其实,比电影里的大人都成熟多虑。
她照顾患有白血病(也可能是血友病,总之是血小板缺乏症一类)还是个婴儿的小妹妹,还要挂念渐渐丧失了记忆的外婆。
常常饿肚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一老一幼两个家人做饭。
我看哭了,不仅仅是情节感人,更是细细碎碎的剧情,像极了我的女主角给我讲的,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以前只觉得,她的童年过的不容易,总是做家务,照顾小弟弟吃饭,现在才落得腰不太好的毛病,甚至也是小小年纪,就能条分缕析地对待生活。
然而对于那段过往,我只模糊觉得不易,并不能感同身受。
今日这部电影,就像给我讲她的故事一样,一幕幕展现在我的面前,人对影像总是比想象更敏感的。
我把自己归为相对早熟的孩子,因此曾经想过:一个人成长得过快,早早地经历了正常人十年、二十年才慢慢了解的生活,她还能快乐吗?
对这个世界还有些许期待吗?
等她终于到了那般年纪,又该如何继续生活?
我在15岁就已经体会了35岁的人生,20岁的时候,恋爱还会让我害羞激动吗?
25岁时,分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
30岁,一个人过并没有什么不同。
终于到了35岁,人生的方向,还有那么重要吗?
电影我只看了一半,感悟是从我自己的片面人生里看见的,可能跟电影主旨也没什么关系。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是我在她身边。
爱你一万年。
这部电影是挺典型的,穷人多磨难类型的题材,丧母的孤女俩遇到年迈的独居老人,加上韩国经典的生病要素,要说题材吗算不上特别的新颖,主要是靠演技,罗文姬女士就不用说了,恭珠扮演者就是那个釜山行里面的秀安,一个不算漂亮的女孩儿,但就是不太出众的外貌更能凸显演技,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演技好的话,外貌反而显得是个阻碍,一张脸放在那里,一堆的大特写,还能看到什么呢?
很多这种苦情戏,很爱把感情放在理性以上,比如未婚怀孕被抛弃的女人,总爱说这个孩子就是我的一切,我一定要把她生下来,结局就是母女一起吃苦受罪,以上是对情节的一点看法,如果真的太理性,那么电影拍出来就不好看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眼泪,看电就是要接受剧情设定,不要关联到现实,我也发现了,这是我的一个问题,很多电影本身情节设定就有虚构的成分存在,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存在,才会有矛盾冲突和剧情的发展,但是我又在想看电影的意义何在呢?
2019年最后一天看得第二部剧。
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带着自己的妹妹和非亲生外婆艰难生活的故事。
小女孩倔强、善良、勇敢,面对还是婴儿的妹妹身患重疾,依然积极向上。
面对突患老年痴呆症的外婆,仍然选择不离不弃。
剧中,小婴儿妹妹被善良的医生夫妇收养并救治。
放心不下外婆的小女孩,把在医院治疗的外婆接回家中,但最终外婆还是离开了。
长大后的小女孩成为了一瓶摄影师,办影展的时候见到了妹妹。
整部剧剧情不拖沓,像在讲述一个生活中的故事一样,让人觉得不陌生又跟舒服。
看似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但其实一点都不普通。
小女孩从小坚韧不屈的性格,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似乎在告诉我们些什么。
这个世界上,真正难以割舍的情感,大概就是亲情吧。
这部电影我给四颗星,因为在介绍长大后的小女孩哪里,感觉剧情有些仓促,结尾有点突然。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了!
韩国口碑女王新片很好哭小演员演投好有感染力!
讲述了72岁的花样青春”末顺”(罗文姬 饰) 与从未听说过的孙女”小公主”(金秀安 饰)出现后开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同居故事。
电影的主打情感是亲情,亲情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情感痛点。
一提到亲情,我想大多数人内心都会有种酸楚感。
而电影将镜头聚焦于奶奶和外孙女之间的隔辈亲情,而且有趣的一点是奶奶和外孙女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们却十分关爱着对方,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
2019年12月31日晚上看的这部电影,迎接新年的是在我的眼泪中,我不是悲伤,是看电影看哭了,或许我应该看个喜剧,这样至少寓意是不是就是欢乐新一年,不过,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
一直喜欢罗文姬女士,从搞笑一家人开始,里面的罗文姬女士形象我觉得是我大学电视剧生涯里面很经典的人物。
所以,我依然喜欢叫她罗文姬女士。
这部电影是挺典型的穷人多磨难催泪型题材,丧母的孤女俩遇到年迈的独居老人,加上韩国经典的生病要素,要说题材嘛,算不得新颖,主要是靠演技吧,罗文姬女士就不用说了,恭珠扮演者就是那个釜山行里面的秀安,一个不算漂亮的女孩,但就是不太出众的外貌更能凸显演技。
其实想要演技冲中的话,有时候外貌我反倒觉得是个阻碍,细腰丰胸瓜子脸,嫩肉鲜肉午餐肉,一张脸放在那里一堆的大特写,还能看到什么?
回到电影内容,很多这种苦情戏很爱把感情放在理性以上,比如未婚怀孕被抛弃的女人,总说,这个孩子就是我的一切我一定要把她生出来,结局就是母女一起吃苦受罪但是温情啊,导演喜欢啊,不管这个孩子的出生可能注定人生之路曲曲折折,但母爱主题必须是伟大的,这种我就很不喜欢。
这部电影里面,对于将珍珠送人这个情节,我觉得终于遇到理性的抉择者了,老年痴呆的外婆,年幼的恭珠,前提条件就摆在那里,无力抚养生病年幼的专注,能够被医生收养并治疗真的是最正确的选择,只是往往很多电影啊,书里啊,总觉为了营造亲情无限大义凌然的主旋律,哪怕知道孩子可以有更好的未来,父母亲属还是执意选择更为亲情却不是最理想的处理方式,就好像怕别人说,狠心啊,无情啊。
当然可能作为当事人心理上无法接受离别,也可能是我太理想化了,但是我所想要看到的是更加理性的面对问题,不要因为过度的感情而放弃最好的选择。
电影里面末顺奶奶得了老年痴呆后,能够去想要未两个孩子找到领养的归宿,能够自己想到自己不得不面对的未来而选择去养老院,其实,我觉得末顺奶奶的其实是很理性很通透的,就算是不舍不甘心,硬撑着不把珍珠送人,坚持着三个老老小小一起艰难的生活,亲情是在了,可对于两个孩子的未来真的是好的吗?
又到了我自己理想化的一种自我想法时间了,我所理想的状态时,末顺奶奶知道自己得了老年痴呆,也很明白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是否可以很诚恳的和恭珠去谈谈,以恭珠的年龄和心智是可以明白的,将珍珠送人是为了珍珠能够更好的活下去,不是抛弃不是离别,只是暂时分开,而末顺奶奶的病无法逆转,带着恭珠也只是将生活的苦难扩大化,是否恭珠可以试着接受医生夫妻的领养,同在一个城市,恭珠可以常去看望末顺奶奶,至少在养老院末顺奶奶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也可以更多的陪伴恭珠,当然这是我理想的认为,现实生活可能会有不同的变数。
至少,我不觉得恭珠接回病重的末顺奶奶,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是对情节的一点看法,如果真的太理性,其实就不是电影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眼泪,我记得前几天有人在我豆瓣下评论:看电影就要就要接收剧情设定,不要关联到现实。
我也发现这是我的一个问题,很多电影本身情节设定就有虚构的成分在,也正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存在,再会有矛盾冲突和剧情的发现,但是,我又在想,看电影的意义何在?
为了看别人的故事?
我倒觉得,看书也好看电影也好,承认差异存在,但最终不就是影响我们的生活吗,从我们看到的,理解到的,从而改变生活的的态度和想法。
影片一开始用一组韩式小清新的画风展现了电影结尾,接着画面切到主人公之一,小女孩罗恭珠。
恭珠背着一个婴儿珍珠,带着行李,在社区大哥东光的带领下,来到了末顺的家里。
末顺是一个独身的老太太,她唯一的女儿早些年离家出走,平日里就靠手工刺绣手帕到街边卖赚点生活费。
这次恭珠带着珍珠来投奔她,是因为末顺的女儿也就是她们的妈妈去世了。
感动之余还是想先从影片的画面和表演说起,也许是避开了语言本身对表演的影响,也不排除心里有那么一丝有崇洋媚外的关系,每次看韩国亲情爱情类的剧情片都极具带入感。
所有演员,下至刚会走,上至99,都有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发挥,青涩,谄媚,诙谐,懵懂,虚伪,真诚,无论什么情感的展现,甚至连发梢都在为烘托气氛尽力。
布景,镜头也是,简单又不跳脱,用尽可能少的的场景把剧情发展联系做到最大化,打个比方,很近似于情景喜剧。
而这在中国越来越少能看到了,很多电影都太重视宏大的画面而忽略了剧情的关联,所以我感觉早些年的电影中国很多都很经典,能让人反复看上几遍,而现如今各大名导想方设法展现出来的情怀却是那么不接地气。
说回这部电影剧情本身,它必然是搅拌着浓浓的亲情,混入些烂漫的友情,添加些无论起初以什么滋味呈现,最终发酵后都回归善良的人性,这也就是很多人眼里的“老套”吧。
恭珠在友情方面的难处有“小胖二人组”帮她化解,珍珠的饮食和疾病有好心的小胖妈妈跟医生夫妇帮她化解,外婆生活上的困难有邻居们帮她化解,尽管外婆的糊涂邻里皆知,大家也都尽量帮她“掩饰”。
然而关起门来,只剩恭珠和外婆两个人的时候,唯有她们之间,才能把彼此内心深处的孤独化解。
如何理解天衣无缝这个词呢,我觉得这个名字用得很好。
外婆把打破孤独的喜悦掩饰得天一无缝,她难道不曾把深深的孤独也掩饰得天衣无缝?
恭珠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剧情末了,每个人看似都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归宿,但也正因为这份孤独,恭珠还是告别医生夫妇,把外婆接回老房子,和她相伴到了最后。
外婆听着恭珠讲的故事离开的那一刻,我相信她并不糊涂,也不再孤独。
一个人大半夜看完这部电影,几度哭得喘不上气,我又无比思念起我的奶奶。
从小在她身边亲密无间,她陪着我长大,我陪着她变老。
我上初一那年家里搬迁,因为某些原因奶奶住进了一套一居室,我还是陪她住一起,还是两个人睡一张床。
又过了两年,那张小小的双人床不再能挤下我们俩,学习也越来越忙的我只得搬回了自己家。
我们还是住一个小区,然而我却从开始的一周看她几次,到后来甚至两周才去看她一次。
直到有一天夜里突然接到奶奶家打来的电话,听筒里是她已经神志不清的声音。
从我们赶过去到一周后奶奶在医院离开,她再没清醒得看过我一眼。
原本出事的那晚,我是应该去看她的。
尽管很多天以泪洗面,还是很长时间不能原谅自己,我也终于感受到了她走之前经历的那可怕的,无尽的孤独了。
我最最亲爱的奶奶,已经离开了十年。
没有人能天衣无缝得掩饰自己的孤独,很害怕有一天记忆追不上时间的仓促。
尝试过无数种不忘的方式,最后脑海里烙印的还是微笑的样子。
最后,一定要为罗文姬奶奶殿堂级的表演鞠个躬,我的奶奶也是像她这般亲切和蔼,很想有机会能拥抱一下她。
2019年的韩国电影,除了享誉全球的《寄生虫》和《82年生的金智英》之外,似乎能打的也没几部。
就算是在他们最拿手的温情喜剧片上,出圈的也只有李光洙、申河均主演的《我的一级兄弟》。
但这部电影虽然节奏上还是稍微欠了一点,但是演技和剧情都过关了。
本文要聊的也是一部韩式温情电影——《天衣无缝的她》
《天衣无缝的她》于12月4日在韩国上映,影片在韩网NAVER上拿下了8.88分的评分。
电影由许仁茂自编自导,罗文姬和金秀安主演,讲述的是72岁的花样青春"末顺"(罗文姬饰) 在从未听说过的孙女"小公主"(金秀安饰)出现后开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同居故事。
罗文姬奶奶可以说是韩国影视界的口碑女王,她的代表作基本上是部部高分。
《搞笑一家人》9.6,《我亲爱的朋友们》9.5,《商道》8.9,《我能说》8.8,她还凭借了《我能说》获得了2017第38届韩国电影青龙奖的最佳女主角,第54届百想艺术大赏的电影类最佳女主角,以及第55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主角。
而影片中的另一位主角金秀安虽然年纪不大,但演技也是没得说。
她在2016年的《釜山行》中饰演秀安,就是被孔刘和马东锡大叔保护的那个,之后在2017年,她还参演电影《与神同行》、《军舰岛》,并获得第38届韩国电影青龙奖人气明星奖。
可以说,《天衣无缝的她》里一老一少两位主演的演技都是没得挑的。
而导演兼编剧许仁茂也曾执导过关于友情的温情电影《我的黑色小礼服》,在雕琢催泪细节上可谓是功底深厚,这一点也刚好适用这部新片。
影片一开始用一组韩式小清新的画风展现了电影结尾,接着画面切到主人公之一,小女孩罗恭珠。
恭珠背着一个婴儿珍珠,带着行李,在社区大哥东光的带领下,来到了末顺的家里。
末顺是一个独身的老太太,她唯一的女儿早些年离家出走,平日里就靠手工刺绣手帕到街边卖赚点生活费。
这次恭珠带着珍珠来投奔她,是因为末顺的女儿也就是她们的妈妈去世了。
花了一点时间整理完情绪后,末顺很快就接受了这两个新到来的外孙女。
恭珠也像正常孩子一样进入学校学习,还和同桌小胖交了朋友,借着小胖这层关系,顺带解决了珍珠没有母乳的问题。
可是母乳是解决了,珍珠的尿布却又是另一个问题。
末顺一个人生活惯了,自己的收入也不足以支付尿布奶粉钱,于是祖孙俩合作,在超市里将赠品尿布偷带回家。
同时末顺抓住了东光的把柄,将自己一直没卖掉的手帕全部“强卖”给东光。
这么一来,奶粉尿布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原以为日子就这样安静的过着,可很快末顺发现恭珠身上有一点不对劲。
恭珠对她的摸头反应很大,而且珍珠身上也青紫一片,显然她们之前肯定是受到了家暴。
而打人的人就是末顺的女儿,在之后两人玩的“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时,恭珠说出了又一个惊人的秘密。
其实她和珍珠并不是末顺女儿的孩子,末顺女儿只是她们的继母。
可末顺其实早就知道了,她接受恭珠和珍珠的同时,也希望恭珠能原谅自己女儿曾经打她们的过错。
这一次彻底敞开新房的祖孙俩彻底接受了彼此,安然入睡了。
但很快,她们又遭受了新的打击。
先是在末顺和恭珠带着珍珠去儿科打疫苗的时候发现,珍珠的血小板有了问题,流了血之后很难止血,而且目前韩国国内无法治愈。
这边珍珠的病还没有解决办法,末顺那儿又出事了。
因为年纪越来越大,末顺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
前一秒还知道的事情,下一秒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全都一无所知。
恭珠一边要小心翼翼的照顾不能受伤的珍珠,一边又要看着外婆末顺不让她闯出祸。
但终究还是没能看住,末顺不仅和邻居奶奶因为花牌打了起来,更是在一次照看珍珠的时候疏忽把珍珠给弄伤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末顺开始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顾好两个孩子担心起来。
时不时就犯病的自己,很可能会变成珍珠最大的隐患。
于是她让东光帮她打听,是否有地方能够交托两个孩子,而自己则搬去养老院居住,这样对她们三个人都好。
刚好为珍珠治疗的儿科科长夫妇之前因故失去过一个孩子,且这个孩子和珍珠长得非常相似,同时珍珠的病若想要治疗的话需要飞往美国花费巨大,末顺也是承担不起的。
于是科长夫妇就有了收养珍珠的想法,还表示愿意连恭珠也一块接来生活。
末顺尽管很是难过,但她也能理性的判断这是最好的结果。
但恭珠却不能接受末顺的做法,她才刚在末顺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她不舍得离开末顺,更何况末顺生病了,需要她的照顾。
最终,恭珠还是接受了珍珠的离开。
同时,末顺的病情加重了,原本准备了饭菜想要给恭珠送去,结果自己迷迷糊糊地全给吃了。
事已至此,末顺只能冷血地逼恭珠离开,自己则去了养老院。
为了担心自己会慢慢地把恭珠珍珠忘了,她还求隔壁奶奶在她的手臂内侧纹上这俩孩子的名字。
恭珠则在科长夫妇家住了下来,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直到她在打扫房间卫生时,从床底下找到了一张她之前给末顺拍的照。
恭珠找到了末顺的养老院,却发现末顺已经不记得自己的样子了,却依旧记得恭珠和珍珠的名字。
经过了养老院一事,恭珠很是难过,考虑再三,她还是决定离开科长夫妇家,回到末顺和她的小屋。
末顺在弥留之际和恭珠说了心里话,她虽然嘴上说着:“一个人生活惯了,照顾两个孩子可真要命”,可她对恭珠和珍珠的出现其实很开心。
这么多年一个人孤独的生活,总算有人来陪自己了。
影片的最后,恭珠长大了,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展,展会上,一个女孩出现了,她的脖子上戴着一条和恭珠一样的围巾,这是末顺给姐妹俩最后的礼物。
而最后这一段相遇也是影片最大的泪点,前面能憋住的眼泪到这里都完全止不住。
不过虽然这部电影的确会让人看到哭,但我还是想说,这部韩式催泪温情片翻车了,这一次的温情牌还真没打好。
影片的时长只有104分钟,放在如今动辄2小时的电影里看,它并不算长。
但是影片的内容真的非常丰富,从海报来看主线应该是祖孙俩的情感,基本上泪点也是按照这条线设置的。
可在亲情之外,影片中还插入了友情、信任、理想、成长、生老病死的元素,一句话“要素过多”。
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没有让人看出主线剧情,倒是花了大篇幅来展现恭珠的生活日常。
比如恭珠在学校和同桌小胖的友情,这中间就既有友情,也有小胖一次次对她大胆表白的爱意,还有喜欢小胖的同班女生对她的敌意,以及她和同班女生在小胖的牵线下慢慢发展成友情的故事。
在这之外,影片中还讲述了恭珠老师和东光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东光单方面的追求不成。
这一条线出现的也是莫名其妙,以为有什么伏笔在其中,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来看似乎又什么关系都没有。
若是说以祖孙俩的亲情做主线的话,又没有什么体现她们感情升温的事件发生,大部分的笔墨都是在其他出场人物身上,仔细算来,祖孙俩同框的时间都不长。
要是说外婆在超市给抓到她们偷东西的人下跪和在学校和指责恭珠的人吵架这两件就是的话,我是不赞成的。
毕竟如果要算上的话,至少把这两个事件的后续交代一下,但片中也没有。
若是以恭珠为主角展现她的成长的话,确实可以解释片中出现的那些和她相关的琐碎片段,但还是没办法解释老师的那条感情线。
其实导演的野心很大,影片中对一些细节部分都有描写,比如恭珠和末顺女儿的关系,但他却没有对这些细节做交代。
对恭珠的理想也有伏笔,多次说到她喜欢拍照,还提到了她觉得照片比较真实,最后她功成名就也算是梦想成真吧。
原本影片的剧情从一开始我们就能猜到个七八分,影片在两位演员的演绎下也的确很是催泪,插上一句,这一老一少的演技真的是没得夸的。
罗文姬奶奶就不用说了,都是演奶奶,但每一部戏都不一样。
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绝,影片后半段她在养老院找到外婆末顺的时候,一句“我可能是弄丢了我外婆吧”,眼睛里泛着泪光,声音颤抖,太有感染力了。
但这俩人的演技也是影片唯一的看点,情节不连贯,整个故事都是为了煽情服务。
导演把所有能让你哭的元素都凑齐了,然后片段式的拼凑在一起,看完了,哭完了,却有种不知道看了什么故事的感觉。
所以,《天衣无缝的她》是很好哭,但就是不够好。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这部电影,是偶然间去看的,看完哭的很厉害,影片中的外婆和女孩太感人了。
罗文姬在韩国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吧,基本都是妈妈人设,又很贴合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妈妈,看过很多她扮演的角色,确实很不错。
每次看她的电影都觉得特别好看,特别真实。
它就像我们国内老演员宋丹丹一样,都是老戏骨。
谁能不爱罗女士呢?
可爱调皮的罗女士。
三星半
/
罗文姬演什么像什么,喜剧很可爱,亲情剧催人泪下
以为是喜剧结果眼泪都停不下来。但老实说小演员演技很让我出戏,所以感觉也只是掉眼泪并没有太多共鸣。但罗文姬奶奶的演技真的有一说一老戏骨了。
别长大吧,长大了很出戏
老套但好哭
看得我稀里哗啦
好狗血好老套 还以为这是二十年前的电影
家暴、白血病、老年痴呆……一众烂俗梗都集中到一起还能让观众哭的稀里哗啦,韩国电影真的太厉害了!两星全给罗文姬奶奶,祝您身体健康!撒浪嘿哟~
哭得头昏眼花 想外婆了 今年早点回去陪外婆。
迎接新年的是这样一份感动。罗奶奶演技真的太好了,善良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小狮子狗是幸运的,它遇到了把它视为家人的人。愿这个世界上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平安幸福。
罗文姬女士真的演什么我可能都能哭。这部剧情很套路,但还是能哭,为什么啊。
不太好看
四颗星给两个女主,剧情真的很老套!
哭的稀里哗啦的
〔我们啊,不必太过心怀愧疚,也不必太过理直气壮〕〔没有太阳,日子照样过。没有月亮,日子照样过。可若是没了你,要叫我如何承受?〕,挺感人的一部电影,也出现了一些金句,演员都演得真挚而自然。但,如果没有结尾的处理,我觉得可能更好些。留白的艺术,让人意犹未尽的美好。不是什么都要安排一个好的结局,才算ending的。
摇篮曲抚慰的是难以入眠的哼唱者,狮子狗陪伴的是无以为家的流浪人。世界不会轻易成全人类的幸福,所以需要将爱人名字刻在手腕和心脏;宇宙无法完整呈现浩瀚的全貌,因此注定让家人怀抱成为最终的归航。深爱是打包好一百次行囊,原谅是解开一千次绳结。孩童生来纯粹,懂得坚持下去的力量;成长在一瞬间,明白了偶尔放手才会有希望。趁还有时间,别用来告别只要去珍惜。
强行一切
过于煽情 就差在屏幕上写,哭吧,现在。
所以是亲情还是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