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大概会像主演们所说的一样,不会引起太大的热度,平和的讲着日常的一件件小事。
但是只要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家人,那么就足够了。
这是在豆瓣写的第一篇长评,作为一个树里的粉丝,能在首日去参加见面会和首映,真是再幸福不过了,像父亲买下那颗枇杷树一样,我想写一篇长评,以此为纪念。
首先关于见面会大概是参加过的见面会中,感受最好的一次。
更不用说在进影厅之前,竟然在电梯里碰到了树里的丈夫,带着墨镜的和田先生。
他个子不高,脸偏长且消瘦,脸上有几条不多的细纹。
因为看过很多次他跟树里的合影,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心里想着 马萨卡!
但还是出了电梯小心的问到,请问是和田桑吗?
和田先生真的是非常可爱,刚好坐在我前面一排最靠近走道的位置,全程都看的很认真,偶尔屏幕有光照到他,我都看到他微眯着眼睛专心盯着屏幕。
影片结束,观众集体鼓掌。
见面会开始,树里穿着黑色的连衣长裙走出来,跟电影里的年上男友和父亲一起,和田先生也是一秒钟化身迷弟。
跟着演员有趣的回答像普通观众一样笑的眼纹一条条的舒展开来。
最后,作为特例,这场见面会允许我们拍照。
和田先生也很迷弟地掏出手机拍得开心。
此刻,我吐了一口气,和田先生,作为你的情敌(我爱树里一辈子w,我真的是输的心服口服。
就把我的女神安心的交给你了。
树里真的是嫁了一个她喜欢,也喜欢她的好先生。
然后谈谈电影内容会有剧透。
电影拍摄的地点集中在我的住处和我学校的区域,叫做小平和国立的地方。
所以很多场景都很熟悉。
包括我去过的公园和图书馆,还有我跑着追赶过电车的小路。
阿彩作为一个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34岁的女人,莫名其妙跟54岁且贫穷的伊藤先生交往并同居了。
但是一开始就莫名认定,“他一定是个厉害的人呢”。
而影片也没有辜负阿彩的期望,伊藤先生真的是个理想且强大的对象。
某天父亲与大哥的老婆产生了不合,他壮烈的搬出了大儿子的地方,拿着生活费执拗的来到女儿家里,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就这么住了下来。
父亲讲话的方式古板,执拗,老套,严厉。
总喜欢用看起来不经意但是非常笨拙的方式打听着女儿的现状,和那么他看不上眼的伊藤先生的情况,然后发出各种严格的批评。
大概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严厉的不善言谈的父亲吧。
也想起来东京家族里的老父亲,教了一辈子的书,坚持做一名严师,时间太久,已经忘记了怎么温柔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只剩下指责和教训这两种方式,成为让儿女头疼的存在。
真实而又无奈。
父亲带着简单的行李这么住了下来。
行李中有一只不大的纸箱,父亲不曾打开也不许人碰。
阿彩的好奇心发作,在一个父亲外出的下午企图打开箱子,却被伊藤先生拦下了。
他说,哪怕是父女间,也有不应该做的事情啊。
阿彩悻悻的作罢。
跟父亲的每一天都是要被说教的。
父亲会因为吃炸猪排的时候没有乌斯塔酱汁不开心,但是在伊藤先生说,我马上去买,的时候阻止了他。
因为父亲说,你们知道吗,晚饭是要一家人一起吃的东西。
父亲看到阿彩买来柿子吃,于是教训她说,柿子不是应该浪费钱去买的东西啊,自己家里可以种的!
阿彩顶嘴说,那是你老家才有的故事啊。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导演的处理方式,因为她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一条线,一份坚持,线的痕迹很浅,留心则能发现。
之于父亲,这条线是,晚饭是一家人要一起吃的东西,以及柿子。
跟儿媳妇最初的不合就起源于儿媳妇送两个孙子去补习班,孙子们带便当,于是便破了一家人一起吃晚饭的规矩。
阿彩跟踪父亲出门,发现老人在超市里望着勺子之类的餐具发呆,傍晚更是一个人久久静坐。
阿彩看不懂的这个老师背影,他的背景乐是一种轻微的声音,是一家人吃饭时孩童的吵闹,夹杂着餐具碰到盘子的清脆声。
为了快点跟父亲相处得自然,阿彩提议和伊藤先生带着父亲,三人出去玩。
在看电影,保龄球之后,父亲明显不喜欢这些年轻且热闹的活动。
阿彩兴冲冲地说,接下来我们去泡温泉吧!
父亲一口回绝说,我要回去了!
伊藤先生看着脸色变暗的阿彩和没有商量余地的父亲,打圆场说,那么大家一起回家吧。
不过我们先去一个地方吧。
三人来到了卖五金用品的超市,父亲看着各式各样的螺丝开心不已,拉着伊藤先生解释自己认识的各种不同的螺丝,讲个不停。
伊藤先生就是这样神奇的早就猜到了父亲这样的老人喜欢的东西。
最后,路过卖盆栽的地方,父亲喜欢上一颗枇杷树。
阿彩说,那么就买回家吧。
父亲固执的说,算了吧,迟早要成为累赘的。
但是阿彩坚持说要买,于是父亲坚持自己付钱,理由是,“这个我要买来作为纪念,今天很开心。
”这个地方我第一次泪目,听着年过70一向凶巴巴的老父亲别扭的说着这句话,格外的温柔。
在局面看起来马上要变得顺利的时候,阿彩因为某个契机得知父亲搬出哥哥家真实的原因,原来除了父亲石头般的性格外,还因为父亲的一个小毛病(这里就不讲透了,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影片里看)而父亲为何会有这样令旁人为难的习惯,两人都表示猜不到原因。
父亲又固执的搬走了,一个人默默的。
留下的一张字条,歪歪曲曲的写着一行字,呼应着前面右手受伤的细节。
父亲搬回来自己的老家的旧宅子,没人住的大空宅,破旧且摇晃着,像极了门前那颗柿子树。
兄妹二人在神奇的伊藤先生的帮助下,来这里找到了父亲。
一番争吵后父亲还是坚持不肯回东京。
执拗的老头仿佛一头牛,兄妹两人怎样都拉不回来。
伊藤先生让兄妹二人留下陪父亲住一夜,三人聊了一些温馨的小故事,关于母亲,关于过去。
但是第二天父亲还是不肯跟他们回东京。
然后,一场很大的雨来了,带着强烈的闪电,劈倒了门前老朽的柿子树,着了火,烧掉了老宅子,烧掉了父亲急着回房间去取却没成功拿出来的,父亲的秘密。
阿彩也终于知道,父亲的小毛病的原因,和那只她一直在意的箱子的秘密。
父亲回了东京,整个人却像老宅子一样,垮了,坐在房间看着太阳发呆一天,头发有些散乱,白发变得更明显。
扣子扣得有些乱,不再是之前那个矍铄的老人。
偶然有过去的学生来拜访他,父亲却紧忙收拾一番很精神的接待了她们,仿佛跟前一秒那个无神的老人不是一个人。
阿彩送走父亲的客人,在去车站的路上,学生夸赞阿彩说,多亏有你这样的好女儿在,老师才这么健康吧。
阿彩愣住了,然后站在原地哭的泣不成声。
我是看不得树里演哭戏的人,于是在这里也跟着哭了。
伊藤先生摆弄着窗外的蔬菜,跟阿彩说,我们租大一点的房子,跟父亲一起这么住下去吧。
阿彩在犹豫着,父亲从外面回来了,说,我找到了有空房的养老院,我想搬过去。
一瞬间阿彩说不出话来。
影片的最后,阿彩和伊藤陪着父亲去坐电车搬去养老院。
父亲对伊藤先生说,我有个请求,你帮我照顾好那颗我买来的枇杷树吧。
然后,真的顺便就好了,也替我照顾一下这个女儿。
然后自己提着行李一如既往任性执拗的走掉了。
背影已经没有了片头的那种威严到有些危险的气势。
阿彩和伊藤站在原地。
天突然开始下小雨,伊藤摸着阿彩的头,对阿彩说了一句属于他的台词,放心吧,我啊,不会逃走的。
是的,这是伊藤先生特有的劝慰别人用的台词。
父亲打不中保龄球急得跳脚,他说,爸爸啊,放心吧,那些瓶子是不会跑的啊。
父亲不肯回东京的时候,他说,爸爸啊,我们先回东京再考虑要不要住在这里吧,放心吧,房子不会跑的啊。
阿彩听完这句话,朝着父亲的车站开始奔跑,下一个转弯,她就可以赶上前面的老父亲了吧。
全剧终关于家庭剧,大概东京家族是最出色和最写实的作品。
那些真真切切看起来琐碎且无可奈何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生。
“父亲与伊藤先生”里兄妹两人跟父亲的矛盾也是真实的,父亲的严厉,兄妹二人的疲于交流。
但是庆幸的,他们之间,有个完美的不像话的伊藤先生。
柿の木、枇杷も木是小说最初的题目,是作者得到新人奖时,小说的名字。
电影里,柿子是一棵高大的枯树,而枇杷是一尊盆栽。
一个在乡下的老家,一个在东京女儿公寓的阳台。
可是,它们都是树啊。
它们,都是家吧。
曾经我觉得什么事遇到他就完蛋了。
以败犬女自居的阿彩这样评价后来与她交往并且同居的伊藤先生。
乐活主义者伊藤上一秒还被老板骂,下一秒就就偷偷躲墙角看漫画。
但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大概是人以群分,34岁的阿彩很快和54岁的伊藤的走到了一起,一个在便利店当临时工,另一个在学校当临时工。
虽然伊藤已经年过半百,至今也一事无成,但他们的小日子过得简单惬意,直到阿彩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闯入他们平静的生活。
原来,哥哥阿洁家因为两个孩子照顾不过来,想把父亲送往阿彩那里。
因为阿彩已经和伊藤同居,所以十分不情愿,奈何等阿彩回到家父亲已经不由分说地搬了进来,就这样,34岁的阿彩、54岁的伊藤和74岁的父亲住到了同一屋檐下。
这便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日本电影《父亲与伊藤先生》,由棚田由纪执导,之前热播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也出自她之手。
父亲住进阿彩家后,延续了他退休前教书工作的严师形象,成为一个严父,不仅不看好女儿交往的对象,对吃饭蘸酱这些芝麻小事也是百般挑剔。
另外,“所谓晚饭,必须一家人一起吃”、“柿子怎么能吃买来的,在乡下外面就有的摘”这些也都是父亲严格恪守的规矩。
不过这位固执的父亲虽然各种嫌弃,但是也慢慢开始接纳伊藤,以至于伊藤为他买的蓝色椅子后来竟成了他的专座。
与很多日本家庭片一样,《父亲与伊藤先生》同样以温情与细腻让人为之动容,即便很多时候父亲与儿媳之间的嫌隙、女儿对父亲的不理解和无端的揣测、父亲与伊藤间的隔阂等,都给一家人的相处带来了诸多障碍。
但恰恰是这些矛盾慢慢塑造了父亲这一威严执拗的外表下,老人孤独与落寞的退休生活,以及那颗强大的自尊心。
在阿彩跟踪父亲时,本以为他有偷盗癖,却发现父亲只是一天到处瞎转悠,与之为伴的除了路边的餐牌、野花、超市里的勺子、公园里的便当、图书馆的书以及夜色降临后坐在凉亭里看万家灯火之外,别无其他。
而当阿彩开始察觉到老爸的这一处境时,她和伊藤开始想办法弥补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
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对阿彩一家人来说伊藤还没有名正言顺的关系,但他对于阿彩和阿洁家庭关系的修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影片最后父亲一心一意想住在乡下的老房子,不愿回东京,在伊藤的劝说下,老人变得言听计从,伊藤这个准女婿和倔脾气的老头也慢慢亲和起来。
直到陪伴父亲成长的老房子在一场雷电中被烧毁,柿子树化成灰烬,一直随身携带的勺子也被埋在一对瓦砾场中,父亲的根没了,儿女也终于开始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好在父亲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退路,退休金和养老金让他的晚年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阿彩也托付给伊藤,无需再面对在两个最重要的男人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一切就像伊藤所说的那样:放心,保龄球是不会跑的、房子是不会跑的、我伊藤也是不会跑的。
柿子树虽然没了,但是枇杷树伊藤会照顾好,而亲情这一永恒的主题,也为影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如果喜欢我们所推送的电影,敬请关注“河畔电影院”,每天一部好电影,让时间在光影的世界里定格,让电影成为理解生活的方式。
往期影片:生活的本质别不甘心,你只是个loser而已私藏影单第1期:《如父如子》
这位伊藤先生刚刚出场的时候,给我的印象可并不怎么好。
身材瘦小,头发稀疏的中年大叔,在便利店打工时翻开色情杂志。
(也许不是色情杂志,但是就是给人一种猥琐的感觉。
) 没想到,我们的女主角,苗条秀丽的上野树里扮演的山中彩,竟然和这位要钱没钱,要貌没貌的大叔好上了,还一起快快乐乐同居了。
我觉得伊藤先生就好像中了奖一样。
接下来,女主的爸爸登场。
藤龙也老先生扮演的父亲,看上去比伊藤先生老一点、帅一点、神气一点。
他作为父亲,肯定不能接受女儿与那样的大叔交往。
可是人家日本人很开明,不满意也不会去强行干涉子女的事。
于是,父亲和女儿、女儿的老男友一起开始了同居生活。
父亲的脾气很古怪,经常唠叨发牢骚,看啥都不顺眼,还莫名其妙喜欢偷窃不值钱的勺子、叉子。
女儿努力忍耐着与父亲相处,心里是很不乐意的。
可是意外的是,父亲与伊藤先生很合得来。
伊藤大叔到底是多吃了几十年的饭,成熟又理智,心地也很善良。
他带父亲去喜欢的五金商店、帮父亲种枇杷树,努力让女主和她哥哥理解父亲⋯⋯在琐碎平凡的每一天,开心自然的与父亲相处。
渐渐地,我对这位大叔的好感度直线上升。
结尾部分拍的尤其出色一一父亲为了不影响女儿的生活,主动联系养老院准备搬走。
告别后,女主望着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街角默默不语。
伊藤大叔说:“我不会逃走的。
”(因为之前女主担心长期与父亲一起住,会因其古怪的恶习让伊藤先生“逃走”)女主听了明白了什么,开始奔跑着去追父亲,影片结束。
很喜欢这样的结尾,很喜欢这个普普通通生活着的伊藤大叔。
最后才明白,能够在一生当中遇到懂自己、爱自己、真心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这个女主,才是中了大奖了!
好想有个小院子
四颗星。
其实是一部挺单调和慢节奏的电影,有些日式的矫情和细腻,结尾也是套路式的圆满。
但因为树里太好看了所以没有只看了开头就点暂停。
关于亲密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树里饰演的这个角色阿雅,在开头就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事。
34岁,肤白貌美,就那么莫名其妙地和54岁秃头大叔睡在一起了。
也不谈结婚,不打算要孩子,只是同居着,一起在住房边种菜。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大概是她在面对父亲的询问时回答的“不知道”。
不知道恋人以前的职业,大概知道他结婚又离婚但不知道他有没有小孩,不知道他以前做过什么事。
但这么多的不知道却没有影响两个人的关系。
想起很多很多年前,看《他们生活的世界》时一直在思考一句台词:“为什么当一段关系需要更一步的时候,就一定要说出自己的秘密和自己的痛苦之处呢?
为什么不能把伤痛埋藏起来,直接让感情更进一步呢?
”阿雅和伊藤先生的相处模式就好像在说,其实没有必要对恋人的一切都完全知晓。
他爱过什么人,有多爱,他经历过哪些事,痛苦或是快乐,他的过往是怎样的,未来有什么打算…如此种种。
有的时候我们渴望了解恋人的世界到事无巨细的地步,但扪心自问,真的只是因为想更多地理解他呢。
或许,那只是因为不自信、不安全感。
怎么可能真正完全理解一个人呢。
老父亲说,我跟你妈妈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也有许多无法互相理解的地方。
阿雅没有问伊藤先生,伊藤先生偶尔会说出一些片段,最初觉得她跟这个秃顶的老男人在一起画面真的很一言难尽,看到最后却觉得,有些人在一起真的不是外貌年龄物质所驱使,他们只是相爱,仅仅相爱罢了,在这一刻,在此时,在当下,无关过去和所谓的未来。
关于亲子关系的一些思考。
和许多日剧,日式电影一样,这个片子也在探讨亲子关系。
长大成人后的儿女和年迈退休丧妻的老父亲,还有抑郁神经质的儿媳妇。
父亲就像一颗皮球,从儿子媳妇处被送到女儿家。
而女儿,也因为父亲几十年来如一日的刻板和固执,抗拒和他一起生活。
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父亲在做什么呢?
我们在家的时候,父亲又早出晚归,他去哪里了呢?
阿雅就带着这些疑问,跟踪了父亲,才知道他的一天,伴随着孤独、寂寞,或许还有许多怀念。
父母亲与子女之间,注定是具有着巨大的理解鸿沟的。
他们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与生活方式,正如我们抗拒某些要求一样。
这样的要求或许是一起吃饭,或许是吃某款酱料等等。
到底是谁妥协,谁让步,这是一个永远说不出正确答案的课题。
关于温柔。
刚看片头时,弹幕里很多人感慨,女主怎么跟这样一个老男人睡在一起了。
言语猥亵,让人不适。
但看完整个片子,才觉得,伊藤先生真是温柔啊。
也会好奇,他过去的53年里是怎样成长和生活的,才有了这么多的经验和方式,来稳妥地对应恋人家里的问题,处理方式让人信服、感到熨帖。
温柔真的是一个稀缺的品质。
温柔的人,身上是发着光的吧,也是相处得越深入,越能让人感受到幸福。
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而不一定是永远年轻的人。
老父亲从哥哥家出走,倔强得像一只浑身张开尖刺的老刺猬,横生生插进了女儿和伊藤先生的小世界。
这似乎是亚洲父权文化里很容易产出的一款顽固老爹。
基本上孩子的成长他不在场,跟子女的沟通机会为零、技能为负,离开妻子的日常照顾,生活根本无法自理,一退休几乎等同碍眼碍事又惹事的大件垃圾,表达方式以端着架子的家长式训斥找茬为主,视情感流露为懦弱羞耻。
就连偷勺子的行为,也被他不承认——尽管是老人表达孤独和宣泄心情的方式,更加孩子气的方式。
但海报已经和我们透露了很多讯息,三个人的位置,老爹在最下面,满脸不高兴但实际上是最被呵护的对象;伊藤先生笑眯眯的趴在最上面,他是那个最睿智的人——以独有的安慰方式帮助父母俩找到了那个“不逃避”的自我。
对待俩傲娇可真是有办法呢。
装满勺子的箱子被老爹时刻带在身边,着火时也要推开女儿奋力去抢救,这是因为勺子箱也是代表他“存在”的物件吗?
一辈子的小学教员肯定为人诚恳,老来的叛逆就也是积攒了多年的压力吧,你们不理我,我就自己积攒陪伴我的勺子们,去哪都带着。
固执到可爱的老爹呢。
老父亲是重视安土重迁的那一代,他始终放不下“过去”的柿子树,但却不知道怎么融入“现在”和子女们的相处,在夕阳下默默发呆的背影让女儿心疼,但回到家还是为了“恶魔酱油”发牢骚——说不口啊,说出来的都是笨拙的亲情:“你们知道吗,晚饭是要一家人一起吃的东西。
”知道老父的孤独后,女儿开始采取行动。
但看电影,打保龄球之后,父亲明显不喜欢这些年轻且热闹的活动。
但故事还是有了转变,他因为伊藤先生的带领,买到了象征“现在”的枇杷树。
尽管是一个小小的盆栽,但以后会长得大大的,大大的,被几代人一直呵护。
女儿呢,也是越来越接触父亲之后,被人不断地说:“你啊,和你爹一样的傲娇顽固。
”是啊,我始终认为,傲娇懂傲娇,尽管他们磨磨唧唧从来都不说。
既然不说,那大家好好养新树吧!
记一些印象深刻的情节吧1.在这边没什么朋友 却经常一个人出去一整天 女儿偷偷跟踪爸爸 才发现老人只是一个人在外面走走 逗弄路边的花草 进超市盯着里面的勺子发呆 然后在公园坐一个下午 直到天色渐暗2.女儿跟踪爸爸之后 决定带爸爸出去玩 看电影 玩保龄球 还准备泡温泉来着 女儿是很想让爸爸开心的 可是爸爸却因为玩保龄球老是洗沟而郁郁寡欢 甚至又要摆脸色生气了 女儿看到爸爸这样 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也不开心 伊藤先生察觉到了这种尴尬的气氛 但他不是小心翼翼地想去讨好爸爸 而是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带父女俩去五金超市 爸爸对这些很感兴趣 也变得开心起来 最后还买了一棵枇杷树 说今天很开心 买下枇杷树作为纪念 这句话令人心酸又感动 女儿只是带爸爸出去玩了一天 爸爸却郑重其事地买一棵枇杷树作纪念 说明老人还是很渴望儿女的陪伴3.爸爸偷东西 并且可能是痴呆症的症状之一 偷的东西都是勺子叉子之类的小玩意儿 并且爸爸佷珍视这些小勺子 专门放在小纸箱里 不允许任何人动 在房子着火时 也要冲进去找这些勺子 我没有看懂爸爸的这个癖好 虽然电影中爸爸批评过女儿舔勺子的坏习惯 但爸爸无意识地偷勺子跟这个有什么关联呢?
最后是看完电影的感受1.对儿女来说 这样的爸爸确实难伺候 可是对于爸爸来说 他已经活了大半辈子 性格和习惯已经很难改了 被儿女嫌弃他也很难受 2.所以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会经历这两种角色 一开始 我们是儿女的角色 要照顾难伺候的父母 然后我们就会成为自己儿女眼中难伺候的父母3.可能还是要宽容和体谅吧 宽容和体谅他人 也是成全自己4.总觉得日本的这类电影更像纪录片 没有过多的煽情和渲染 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记录和观察他们的生活 5.亲情这种东西呢 有时候 让你觉得烦 但更多时候 是割舍不下 而且在某些时刻 莫名其妙地让人想流泪6.补充最后一点 希望自己34岁时 也能像阿彩一样 皮肤紧致 健康 做家务很熟练 把家里收拾得干净 并且有一个愿意与自己共同面对生活的人 “我不会逃避”哈哈
😭😭😭太好哭了当父亲在警察局被误解的时候当背对着女儿才能说出很开心的时候当被说是个好女儿的时候当想要去养老院对女儿客气道谢的时候 就算一来女儿家挑三拣四说女儿的不好还嫌弃伊藤先生一边教导女儿一边又对女儿的充耳不闻无可奈何 😛但当女儿跟踪时才发现原来父亲的背影多孤独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子女可有个矫情的儿媳看见自己都想吐时心里还是很难受的😞一儿一女 都不能理解父亲 觉得父亲就在给自己添麻烦 又硬要父亲按照自己规定的方式生活多难受 伊藤先生真的很好就算很老 看起来都和父亲差不多年纪但应该是最明事理的人了帮着一家人学会和解 和父亲有共同爱好 会真的照顾父亲情绪所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成不成熟还是要看个人啊 日本这种有关家庭啊小清新的电影节奏都很平缓 有大量空镜 但并不觉得尬 是种很舒服的调调 就像截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娓娓道来 喜欢 🥰
又是一部讲述亲情的作品,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觉得阿彩和父亲的关系很像我跟爸爸,父亲顽固不化,难以沟通,我又跟阿彩一样缺少耐心。
最后父亲决定自己住到养老院去,当时感觉相对中国,日本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真的更独立一些吧,然而所幸最后温柔的伊藤先生讲了一句“我绝对不会逃避的哟”,女主就下决心跑去追父亲了[心] 。
起初父亲不喜欢这个伊藤先生,觉得来路不明,没有体面的工作,又比女儿大那么多,可是最后父亲的心也被伊藤先生的温柔融化了吧,无论你怎么闹情绪,他总是温柔的接纳,笑着应对。
果然与温柔的人相处,自己也会渐渐变得温柔啊。
即便接下来的生活还会面对很多麻烦和争执,但是对于爱的人我们还是愿意去妥协、去尝试,因为如果爱的人不在了,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人年纪大了会变得跟小孩子一样,脆弱,孤独,需要关怀和照顾,如今又是妈妈又是女儿的我也要拼命努力去尝试更好的照顾家人,不留遗憾,虽然很累,但是好在我身边也恰好有一位跟伊藤先生一样温柔的人存在。
人到中年,对名利看淡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些担忧,最好是老夫妻俩人相依为命,一同老去,一同告别这个世界,但这需要前世修来的福份,总有人先走一步,最近看伍迪艾伦的《遭遇陌生人》里霍普金斯演的离异老男人,克服不了寂寞,终成憾事,新结婚的妻子怀的不是他的孩子,想与前妻修复却无可能,想想他的未来也是可怜。
一个老人如果能生活自理,那还行,但总会到不能支配自己身体的时刻,这时子女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养儿防老,日本也是如此,电影《父亲与伊藤先生》讲述了父亲从儿子家转移到女儿家的故事。
儿子的理由:家有双胞胎,妻子与父亲相片不愉快,妻子到了崩溃的边缘,儿子就是这样两头受气的角色,孝顺与夫妻关系总是难已调和,这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谁都有自己的道理和难处,非得分出个高下,先后,真难。
哥哥找到妹妹想暂时把父亲寄存在妹妹家,被大龄未婚的妹妹断然拒绝,理由是有同居的男友在,不方便。
哥哥失望之情尽在脸上,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父亲却不理这一套,辛苦工作40年养活了一家人,老人想到哪个孩子家里住,是理所当然的事。
欲扬先抑的节奏。
故事从兄妹饭店戏才缓缓拉开,人情冷漠与人性温暖之间的较量与妥协,日式情感多少带有疏离。
为了铺垫爸爸喜欢全家人一起吃饭,开始三人也多饭桌戏,哪怕爸爸不吃早饭在看报纸,也要在女儿身边看她吃完匆忙去上班。
火光里的勺子很美,前期多盒子铺垫太直白,所以当勺子流出,葬身火海,爸爸终于明白,孩子们应该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养老院也许才是归处。
老一代结柿子,年轻一代结枇杷。
最感动,当属女儿跟踪父亲。
最搞笑,是女儿、准女婿陪父亲玩儿。
最有电影感,当属以女儿为主要视角,她看不见或不想了解的东西,都不会出现,使观众了解的和她一样多。
被未知的情绪和想象带着走。。。
对外人的依赖要适可而止呀
越看越眼熟。原来看过up主说。父子,真是别别扭扭。
可不是每一个伊藤先生都和lily franky一样完美又温柔啊。
节奏很慢,有点是枝裕和的感觉,阿彩和伊藤这两口子真讨喜,羡慕日本社会这种打零工依然能够过好生活的氛围。另外93分钟那记炸雷,绝对能够检验你家的音响质量,反正我是真的被吓到了,半夜大叫了出来。如果你是5.1声道的环绕,有种就把音量搁到三分之二以上,不服来战。
三星半。霓虹特有的温情细腻,刚看完scoop过来对lily桑切换自如的转变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最后祝我树酱幸福,希望婚后也能偶尔出来露露脸啊拜托( •̥́ ˍ •̀ू )
社会长期进入平稳阶段,无所兴奋点,也无所追求点。 一切都是平稳和安定的,由此,万事万物都可以拿来慢慢说上几段,哪怕中学生们对濑户内海的水波发呆,也是半部电影。 您说他们一年可以生产多少? 但我们需要吗?不,至少我 希望有北野武、 三船敏郎等等!
在便利店打工的五十多岁废柴老头,在市区租个平装小公寓就能把到树酱这样的妹子..........这是啥设定啊?啥剧本啊???
人都有老的时候,大概很多人最后都会面对无人倾述的孤独吧?想想,真是很悲伤。
平淡而细腻,克制而理性。絮絮叨叨的日常小事,剪不断理还乱的伦理亲情,现实的艰难抉择和未来的迷茫怅然。“我是不会逃避的”,温柔和善的伊藤先生给予了阿彩一个最好的答案。PS.片尾juri悲伤的落下眼泪,是全剧最喜欢的镜头。
大叔还蛮特别的。套路一般
wtf……多一星给妹子
74岁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无所事事”和被嫌弃,33岁该如何面对父亲的“无所事事”和被自己嫌弃,54岁是一剂调和油但也不是万金油。养老和养小孩的问题都极具家庭差异性,冷暖自知。
围绕着孤身老父的住处的现实问题展开。平淡到爆,日剧好多这种风格啊,平淡叙事。有几幕有点唐突:伊藤一直很好,在父亲离家出走的住处却突然说狠话你们别老依赖我这个外人,自己的事自己解决,鬼才愿意住下来,跟他的身份塑造不符;还有伊藤一直表现他的神秘,以为自己开车回去是要卷款潜逃不回去接她
伊藤桑好厲害的呢~~~
生活是一件小事吗?
我树
一边是大龄女性自由婚恋的问题,一边是父女隔阂与养老问题,Lily的角色从矛盾的焦点转移为化解矛盾的源头,故事上完成度挺高,但整体节奏可以再简洁一点。
我不理解。
看不下去
泥轰是个好国家,在便利店打工的五十多岁废柴老头,在市区租个平装小公寓就能把到树酱这样的妹子,在天朝这种设定编剧要被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