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看这个片子,但是一直没看,今天看了,感觉难说。
故事比较老套,不时还用一些恶俗的搞笑手法,思想也一般。
尤其是把工作与家庭简单对立的思维模式,难以服人。
工作与家庭都重要,然而从剧情来看,尚无法令人信服地做出必须放下工作的选择,可见编导人员对于工作缺少一种深层的认识。
头脑水平,和那些傻瓜女青年一样。
这个年头,缺少的真不是工作狂,而是不工作狂,或者享乐狂。
话说回来,如果影片能令人信服地(譬如像《克莱默夫妇》那样),让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对工作狂给予一定的批评,同时有所理解,它的价值会高于现在,而不是制造一些简单的煽情和搞笑,哄骗一些简单的观众。
夜半看看,甚能傻笑,尚可。
前半段无厘头,后半段大道理,时而有煽情作调剂。
作为剧本,完全可以视为教科书级别。
但败笔也是明显的:夸张的寓言超出了观者的取向,而逆转的结局又显得对观众太阿谀了些。
这便是商业喜剧时有的软肋,否则,本片将堪称上品。
珍惜生活吧,态度和心态决定生命的品质..
我们回不去了公子羽张爱玲写过一个轰轰烈烈的故事,却只在结尾处让曼桢浅浅地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始终觉得这里面有一种无限希望无限寂灭的感觉,却并非凄凉而是温情,或许可以这样体味吧:人的一生也正是这一部电影般的起伏跌宕,多少往事,都不过是擦肩而过的风景,快乐的、美好的、忧伤的、沉醉的,总让人悲欣自知。
待到一切尘埃落地,我们也早已经不是我们,只是我们留下了回忆。
人生总是会像不同类型片段的汇集。
年少时像武侠片,血气方刚,总认为江湖里永远藏着数不清的宝藏。
恋爱时又总是带点文艺片的气质,以为会背席慕容的诗句就已然成功了一半;还有,每次通宵达旦的加班后,总感觉自己有点像是在演以一挡百的枪战片。
那么如果结婚、生子、人到中年……命运的巨手一层层渲染出人生的底色,电影也就慢慢变成了国产连续剧,总能让人在其中产生疲倦,乏味,和电影《人生遥控器》里的建筑师迈克尔·纽曼一样,感觉泥沙俱下的时光里,找不到什么真正的乐趣,又始终躲不开的是乏味,漫长,沉闷。
那么是否也会尝试按一下回放,重温过去美好的时光?
或者快进跳过这些令人无聊的片段?
当然不是,像迈克尔·纽曼那样已经从时间的连续性中被抛开,他已在时间之外,他,为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用遥控器跳过病痛、争吵,甚至连忧伤的时间都显得是奢侈的……李欧梵说过的一句话:现代性之病,最大的病症就是速度。
还好,是好莱坞的俗套让迈克尔·纽曼重新回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但另一部香港电影《童梦奇缘》就残酷得多,电影里说: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真是让人为之百感交集啊,《童梦奇缘》最后的镜头是欣欣向荣的花草,那是一种悲伤的温情。
从另一个侧面,让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说过的:“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回头望去,橘黄色的落日余晖或许是一个可以让诗人们爱得发狂的场景,总的说来,其实就是一种缓慢的过程。
这其中的缓慢,我认为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对应的是记忆因为我们的缓慢而生,就像一个人在街上走,他正在试着回想一件事情,可是一时想不起来,所以他会自动地慢了下来,而另一个人想忘记刚刚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所以他愈走愈快,似乎想以速度拉开距离,把这件事忘了。
所以当《人生遥控器》里,迈克尔·纽曼决定按下快进的按钮时,科技革命造就的速度使病痛和争吵到来之前跳跃而去,将生活消耗在追求功效,速度愈来愈快上,结果在到来的结局里徒增老泪纵横的感叹,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珍贵的回忆,他已经被所谓的“速度”掏空了身体。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是让人想到:面对摇曳的命运与其先学会抗争,莫不如先学会忍耐,这是一种直面惨淡与不堪的勇气,人生如斯——涛惊花灭、乱云泣雨,破败、辗转、又浅吟低唱,这才是一种最令人俯首的心境,望穿镜花水月,总有回忆的轻纱幔帐让我们感慨着温良。
人生就是这样,憧憬、犹疑、困惑、沉痛、幸福、悲伤、淡然……再回首时,喜也好,悲也好,我们回不去了。
居然被亚当桑德勒的喜剧感动(眼泪打转呢),从没有过,从没有过。
凯特。
贝金塞尔真是个温柔的美人。
在主角躺在雨中死去的时候,我真希望片子就此打住,人的一生就这么"快进"着结束了,这该多么出其不意,令观众掩面惋惜阿。
可谁让它是喜剧呢,真正的结局你猜也猜得出来。
但是,人生确实是一条不可回头的单行道。
不少人批评这个片子剧情恶俗,可是我昨天看的时候还是哭得一塌糊涂一开始觉得满搞笑的,可是当遥控器渐渐不听指挥、自动快进的时候,伤感也就逐渐开始了当newman发现错过了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时,连我都感到害怕和惋惜,一面不停告戒自己要珍惜眼前人有一段他倒退回自己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戏,newman不停咒骂无视年迈父亲感受的自己,也许真是旁观者清,他发现自己工作时有多忽视自己的家人,甚至连抬头看父亲一眼也不肯,最后老父亲开始像哄小孩一样说要表演硬币的魔术,终于换来他的抬头,然而只是恶言相向,还残忍地拆穿了父亲多年的小把戏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大哭了,我在想,如果可以倒退,我也会看到无数个不懂事的自己,对父母露出不耐甚至厌烦的样子,而他们的表情是那么哀伤,可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这绝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
什么都不说了,上图Part Ⅰ
<图片2><图片1>Part Ⅱ
<图片20><图片19><图片18><图片16><图片15><图片14><图片13>
Part Ⅲ
非常好的电影,甚至深刻改变了我自己的生活,愿爱直到永远。
也永远爱自己的家人。
永远…已经是第n次看了,它一直就在这提醒我们:1、对亲人永远要饱含初心,就像第一次见到你的爱人,白首偕老仍然以今日初识之心面对。
2、对生活要享乐其中,苦亦是乐,累亦是乐,乐更是乐。
每一段生活都是上天给予你的一份永远的礼物。
感谢上天,感谢生活。
3、做一个好人,好人需要休息一下才能继续做一个好人。
疲惫的时候好人容易犯错,一直错下去就难再成为好人。
对生活要充满热情,对身体要善加修整,才能做一个善待万物的好人。
什么是美国的中产阶级?
丈夫有着稳定渐增的收入,全职在家的妻子,有着可爱的一子一女,两部车,住在郊区,供着一栋house,每个月和家人外出野餐一次,月底能够偿还完所有的信用卡帐。
和所有中产阶级一样,《神奇遥控器》的主人公具备了以上所有的条件,当然,他不满足,为了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他要工作至上,慢着,这个情节怎么这么俗套?
是的,很俗套,连丫头老婆在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局,何况是我这种看过无数好莱坞烂片的人。
因此在主人公被遥控器快进到他生命终点临终终于大彻大悟、口里喊着“family!
”的时候,我差一点以为他下一句就是要求儿女为他交党费。
电影里当然有美丽身材超级赞善解人意而且专一性感聪明的妻子,有可爱单纯的子女,时尚幽默恶搞的主人公的父母,加上一条喜欢骑鸭子的狗,创意也有一点,寓说教于娱乐,不雅不俗,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对了,太中庸,太美国,太中产阶级了。
当然,中产阶级有着一切阶级所不具备的对稳定的追求,甚至符合我们天天喊的“和谐社会”的口号,看来老美建立和谐社会的诉求比我们还强烈,以至于在这样一部中等偏庸俗的电影里反复不停地说教,强调和谐;我看美国和我们一样,有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饱受歧视的人群,他们生活里,也许“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看着养的狗骑着鸭子。
谁叫进去看电影的大部分都是稳定的中产阶级和想成为中产阶级的人呢?
不过,这种电影,好莱坞一年就是几十打,不看也罢。
很遗憾我并没有哭,也没有感动,没有因为迈可对老迈父亲怠慢的失望,也没有感受到在他最后想要奉劝儿子时的凄惨。
或许是Frank Coraci给的笑料太足了,这会在脑细胞里游荡却还是那只可怜的鸭子。
好莱坞的喜剧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可能Frank Coraci并没有通他的这台神奇遥控器让我看清楚以后的自己!
但现在他却帮我打开了这扇窗户!
很神奇,很珍贵,从梦里醒来的不止是迈可,应该还有我!
有的是迈可大梦一场后对自己还活在这个世上且仅仅是三十出头的那份惊喜,很明显我还年轻!
或许我们错过了很多,同时我们还会经历很多,这世界上没有倒带也没有快进,快乐悲伤还有疾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去慢慢体味,品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亲情友情爱情却是永恒的主题,需要我没去好好呵护关怀备至。
至于工作他仅仅只是工作!
新交的好朋友告诉我很多事情小时候老师已经教育我们了,就像第一节课老师就要我们谈理想谈抱负,什么科学家啊、什么解放军啊就怕自己的理想比不过别人。
长大后身边的环境又要求我们有钱才好办事,一切都离不开名与利!
我们自小被形成的价值观一直就告诉我们要出人头地,但面对的社会却又是如此坎坷!
在这一场遭遇战里大部分的我们彻底的败给了房子车子还有那些娘子,余下的那一小部分却仍在苦苦挣扎!
一辈子辛辛苦苦下来终于混出个人样来,却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就像趴在地上声嘶力竭的老迈可!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曾深以为然,并感叹其面对人生悲境的幽默与俏皮,但回想这一切都立足于占有,感叹着得到与失去。
究其源头或许我们应该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探其过程或许得到失去并不重要,只需要用心去参与每一个细节!
慢慢体会别快进!
吵架、生病、家庭聚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当Michael跳过这些,发现自己已老,他已错过了太多。
他拔掉仪器,躺在雨中对儿子说:Family comes first的时候,真的很感动。
是的,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我们总要好好工作,总要升职,但是生命中总有很多无比珍贵的东西,不应错过。
就像是翘翘板一样,如果一边工作,一边是家庭,我们不可能总是只顾一端,那样会失衡。
至于平衡点,努力工作,但又顾及家人,这个选择就看个人的智慧了,生活总是需要经营的。
Three and a half.
四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
勉强看完,演技还可以
看得我奄奄一息额
本来想看《芳芳》,网站抽风了搜的是芳芳内容是这部。挺喜欢影像风格的就看完了,那种漫长压抑、痛苦和绝望拍得挺好的
男友的爱在得病那天就收回了,他谁也不爱,女友独自承受,照料,得绝症的男友到最后一天,那爱成了日常的繁琐直至爱的消逝。面对被一个病痛折磨,身体与精神的亏空的病人,女主是一种无声的孤独,她也想一走了之,但两人的生命力都在消耗,她要亲自画上句号。
奄奄一息
留住有情人
很闷。最后看哭了。
压抑又平淡,想打死男主,患了绝症你就天下最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