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电击少女

The Power,电击女孩,力量

主演:托妮·科莱特,奥丽伊·卡瓦洛,约翰·雷吉扎莫,托希布·吉莫,蕾娅·斯密特洛维兹,Halle Bush,尼科·希拉加,Heather Agyepong,丹妮拉·维加,埃迪·马森,阿迪纳·波特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电击少女》剧照

电击少女 剧照 NO.1电击少女 剧照 NO.2电击少女 剧照 NO.3电击少女 剧照 NO.4电击少女 剧照 NO.5电击少女 剧照 NO.6电击少女 剧照 NO.13电击少女 剧照 NO.14电击少女 剧照 NO.15电击少女 剧照 NO.16电击少女 剧照 NO.17电击少女 剧照 NO.18电击少女 剧照 NO.19电击少女 剧照 NO.20

《电击少女》剧情介绍

电击少女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Reed Morano及Jane Featherstone将联手制作Amazon 10集剧《电击女孩 The Power》,该剧改编自Naomi Alderman的同名小说,曾被前总统Barack Obama列为17年最爱书藉之一。《电击女孩》讲述全球各地的少女突然可以在手上发出电击,而且她们还能用接触的方式为成年女子唤醒能力,于是一下子男女地位完全逆转。在首季中将包括伦敦﹑亚利桑那﹑尼日利亚及摩尔多瓦等地的角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三岔口真探色衰应召男从今天开始是女朋友取款机杀人夜这个女人星际迷航:下层舰员第四季拜见宫主大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设计师涩井直人的假日浪漫星星惊雷传说之无界无理的英爱小姐第15季青春逆袭东西宫略超脑48小时初来乍到第一季裸体动物考死2:教学实习前夫酒之国波尼龙的异想世界别有洞天人间课堂义士绿巨人大战变形金刚之狩魔之战:巨狰狞的崛起野鸭子2双城之战:天堑官方幕后纪录片桃花小妹

《电击少女》长篇影评

 1 ) 我的胯下不能生出歧视我的性别

2023.07.21最近看了《the power》,一部充满幻想又如此现实的美剧。

看完有点走不出来,忍不住模仿,希望我的手指尖也亮起电花。

好希望是真实的,把力量掌握在自己手里,打破男女力量的天生不平衡,女性是第一性。

(以下内含剧透)最讨厌市长的儿子,蠢货,完美阐释了为什么女人的胯下不能生出压迫自己的人。

哪怕怀胎十月,哪怕养育多年,在他感觉自己身为男性的权威被挑战时就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背刺母亲,不支持母亲竞选总统,甚至当间谍,什么都不懂却坚信自己才是真理,然后伤害亲人。

所以“我的胯下不能生出歧视我的性别,我的血肉不能成为刺向我的尖刀,如果我胯下诞生的世界压迫我,那我就不让这个世界诞生!

”夏娃带女孩们在海里“受洗”/手牵手放电,罗克西和父亲对吼/强势收租金,市长妈妈向女儿要力量传递,佐娅带领其他性奴女孩出逃并建立军队,总统夫人果断挥奖杯削了总统的头一举上位,是我很喜欢的几个场面!

这部剧真的认真表现了女性之间的独一无二的情感,团结有力。

第九集市长失手电了竞争对手丹顿我觉得不合理,她连测试都面不改色忍过去了,我并不觉得当下她会紧张愤怒到控制不住自己,导致场面混乱。

看第二季怎么演。

夏娃对话的那个声音我也不希望真的是“上帝”,哪怕上帝是女性,可以因为信仰聚集,但信仰只是革命的一种手段。

至于本剧译名,我看到提《电鳗》《她力量》比较多,我更喜欢《雌起》,有力且符合剧情。

本来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剧情想去看原著,没想到原著都没有中文译著(听说有台湾繁体),于是我下载了英文电子版,嗯万一能看下去呢。

 2 ) 反抗在萌芽

pilot杀疯了wowowowo。

年度最佳。

当全世界的女孩共同觉醒了电击能力,女性不再在个体对个体的力量上弱于男性,冲突马上在世界各个角落,或者说在每个被压迫的女性身体里爆发。

第一个爆点是阿拉伯世界的女性游行革命,被警察抓走的女孩满脸鲜血的被母亲和姐姐们抬出来愤怒被点燃了。

这里我想到了去年在伊朗,因为没有戴头巾,被道德警察抓到警察局,被释放后死于暴力击打的女孩。

第二个是游行的路上被军警阻断鸣枪示警后一个母亲对持枪的军警儿子说“放下枪吧,天堂在母亲的脚下”🥹。

这一幕我特别的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让人不得不问问这些男人为什么从母亲的胯下出生被母亲的乳汁养育却长成了迫害女性的凶手。

第三个是伦敦mob girl 对父亲的怒吼回以更大声的“OR WHAT!

”,而他马上回避了。

爱死她了!

第一季以暴力与战争结尾。

暴力在男性联盟历史中被当作不光彩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轮到不被允许参与权利叙事的女性掌握这种力量了,她们一定会做的更精彩!

期待第二季带来进一步的故事。

 3 ) The Power

权力是什么?

一种使人服从的力量。

当代生活中权力无处不在,父母在小孩面前,领导在员工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当然还有一些不可说的。

本文想探讨的,是男人在女人面前。

冠姓权就是男性权力的体现,因为孩子跟男人姓好像天经地义,但要想让小孩跟女人姓,就好像要革命一样的艰难。

哪怕父亲并不介意小孩跟谁姓,但母亲总要考虑很多社会眼光,比如小孩以后面对别人问为什么不跟爸爸姓要怎么回答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种几千年来一直默认执行着的权力叫男权。

女权主义者想追求的,就是一个小孩想跟谁姓就跟谁姓不需要被任何人质问为什么不跟爸爸姓的社会。

美剧《The Power》脱开了以往女权剧里女强人在男权社会苦苦抗争的窠臼,给所有女人赋予了一种天赐的武器,电击能力。

任何女人都可以轻易杀死一个身强体壮的男人。

想象一下,这会变成什么社会?

起码,夏天不穿内衣直接穿吊带出门不会再有人敢当面进行眼光式的无声荡妇羞辱了,因为如果有人用下流的眼光凝视你,你可以直接一个雷击甩过去炸死他。

夏天不需要穿内衣的生活真是太fxxking爽了。

剧水平一般,支线太多,可能很多人会不爱看,但就这个女人“因为长期被压迫所以上帝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让女人天然进化出了一个能用来电击的器官以抗衡男权“的设定就足够让人拍案叫绝。

搜了一下,剧翻拍自同名小说The Power,中文译名《力量》小说作者是娜奥米·阿尔德曼,师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就是那本著名的《使女的故事》的作者。

如果说《使女的故事》讲的是女性完全沦为奴隶被彻底物化之后的故事,那《力量》所想探讨的,就是权力本身。

它不是想说权力应该由女性来掌握,因为无论是谁,一旦掌握了绝对的权力,那不滥用几乎不可能,它想讨论的,是权力本身。

作者曾经说:“这部小说的核心是对权力的追问:是谁拥有权力?

如何得到权力?

当你得到权力,权力又对你做了什么?

当你手握权力的时候,距离你被权力掌控,又有多久?

”本书语言精彩刺激,故事引人入胜,探讨权力如何腐蚀每个人:包括那些新获得权力的人和拼命维持权力的人。

奥尔德曼认为,历史的恐怖是不可避免的——权力的滥用总会出现,宇宙的发展弧线不会向正义偏移,也无法绕过正义。

The Power 书评 --纽约时报 2017在一份采访中,作者明确表示她不认为女人是天生弱者,需要被男人呵护,女人得到电击能力之后做的会是报复还是公平?

没人知道。

“对我来说,女性地位的进步离不开平等观念的普及。

我们不需要被认为是需要被特殊照顾的一群人,我们本身就和男性拥有同样的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xmediwv0gThe Power不是一本女权主义的小说,更多的是通过一种对想象中的女人完全占据上风的极限社会形态描述,来探讨平权的意义。

英国女作家2016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足以证明21世纪英国女权运动已经占据了部分高地。

我想起前几天有网友po的贴在英国地铁的照片:“侵犯性的凝视也是性骚扰。

比较起来,不说非礼勿视了,前几天某地还有女导游因为穿了一件贴身的防晒裤而被人拍了三角区的照片举报说不雅呢。

说真的,很多人说中国女性地位已经很高了,各地网民从诸如彩礼啊,买房啊,家里经济大权等等各个角度说明男人也不容易。

也不能怪这些网民,他们从小经受的教育接触的信息告诉他们女人应该是什么地位。

从小看着家里父亲说一不二动辄打骂母亲,从小被教育老婆不是处女丢人,从小参加婚礼都要闹伴娘,从小被教育姐姐要让着自己,在这种文化下长大的小孩,又怎么指望他们能尊重女性呢?

不仅仅是男性,就算是女性,在这种话语权体系下长大,又怎么能不把当一个顺从的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这种话语体系,就是权力的体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QwOTgxMg==&mid=2247486715&idx=1&sn=a10d2e42f50df5595971c7757c60d8c1&chksm=ea5b9180dd2c18960adf025236031e33a9b77a23f96ea22e2ac01abab27575747509eb0b8167#rd

 4 ) power大剧⚡️客观讨论pros和cons

前言是:这部剧的确有缺陷,但作无脑给5星绝对是作为女性的自我修养。

先说大大的优点1⃣️完美的乌托邦设定⚡️丰满的剧情走向:这样一个乌托邦的设定简直是现代每一个女性的心声。

试问,哪一个女生没有体验过深夜色中奔跑回家的害怕;哪一个女生没有受到过陌生男人亦或周围男士的性骚扰;哪一个女生没有在一件件被曝光的暴力事件背后担心下一个受害的就是自己?

我们,女性,在发展了这么久的人类文明社会之下,依旧拥有太多潜藏的危险,太多无意识的伤害和诋毁。

这些现实生活太多的痛苦和无奈在这个“电击器官”的进化下,似乎引刃而解。

但在这样在电击这样似乎给女性赋权的爽操作之下,剧情的走向是十分的真实且丰满的。

随着拥有电击能力变成了每一个女性的特权之后,更多的矛盾围绕着这一特殊力量展开,女性仿佛成为了强权的一方,衍生出的无脑的男性似乎认为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开始反对这一权利,双方不断的争斗。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双线并行。

发达国家的反应主要是根据Washington的女市长和男市长之间的campaign竞选切入,作为一个政治角度很宏观的guideline,讲述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的一些慌乱,虽然也不免有黑幕藏污纳垢,但主要是通过是否立法等双方讲理来讨论新力量的;欠发达国家,甚至歧视女性的地区,贩卖人口的罗马尼亚,以及混乱的中东。

更多是从女性在被赋予力量之后暴力崛起,想要对男权的彻底颠覆切入,相关衍生也是十分真实且残酷的,太多的鲜血和生命葬于暴乱之中。

但是在落后地区,新的力量的出现可不就是越封闭落后越混乱难以自治,最终颠覆原有政权,进而实现进步的吗?

2⃣️丰满的女性形象:不完美女人最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没有一个女性形象在这部剧当中是被神化的,完美无缺的。

eve心中的god之声究竟是权力还是极端操控,Margret是否在作为市长之外的身份上没有完全尽到责任,第一夫人将赐予自己电力的女仆替自己挡枪是否可以算作一种新的女性对于女性的奴役,rox是否应该为同父异母哥哥的死负责等等这一个个鲜活的女性故事的背后,更多的是人性的复杂和鲜活。

犯错乃人本性,我们又怎能要求女人完美?

要求女人面面俱到?

这本就是伪命题。

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大方承认,将事实大胆呈现,何不是我们拥有自信充满力量的体现?

3⃣️纪录片式的层层剥茧看了imdb上很多恶臭男人打一星给出的理由是:剧情混乱太无聊了看不下去。

come on,无聊不无聊究竟是如何定义的,教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三小时昏昏欲睡的体验呢。

相反我认为这多条线并行,才是这个剧能立住真实感的重要原因,全方位多角度,为我们呈现女性群像,以及群像中的代表人物,不仅仅局限所谓的America🟰全人类的视角,这又何不算一种女性作为主创的宏大的视角和格局呢?

夸了这么多,来说一点小不足。

其实剧中racist有点明显,黄种人亚裔面孔出现,必然是反对进步的坏人,我认为这有点潜移默化在给人种贴标签,连黑人小哥都是非常正义的记者,我们的修女却如此固执,这样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是我不想看到的。

还有一点也是关于种族的,可能影片只想选取一些极端的案例,比如美国和罗马尼亚这样极端发达和极端落后的地区,亚洲面孔很少出现在这一议题之中的,虽然说不能尽善尽美,但也算是一些遗憾吧。

all in all,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剧,真实地提醒我们目前的处境,女权运动刚刚开始,实现真正权力的对等,还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5 ) 女性的力量

中文剧名真的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部超英剧,只是主角从男性变成了女性,看完才发现翻译有多不贴切。

这既不英雄,也不爽,甚至有些悲哀。

女孩们有了力量,她们既困惑又开心,她们拥有了反抗的力量,她们无需再小心翼翼地面对无所不在的恶意。

然而,有人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害怕这股力量,害怕权力的颠覆。

女孩们、女性们拥有力量的第一件事不是拯救他人,而是拯救自己,摆脱了原有的恶意,却又面对着更大的恶意。

电视剧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用群像的方式描绘了不同女性拥有了力量后的变化,以及她们身边的男性或正面或反面的形象。

它不仅是讲述女性的故事,更是讲述权力的故事。

女权主义从来不是让女性占据主导地位,而是让男女获得平等。

之所以用女权代替平权,只不过是在不知不觉中,女性成为了人类里被忽视的另一半。

如果这个过程势必存在冲突,那么我希望冲突可以小一点、更小一点。

 6 ) 女性力量的觉醒之路

《电击少女》是一部探讨女性权益的作品,通过赋予女性角色电击能力,表达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力量和可能性。

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上,如对抗社会不公、争取自我解放,也体现在集体层面上,如团结起来对抗压迫者,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形象鲜明,各有特色,她们的不同经历和选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她们的故事,观众可以感受到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她们如何通过团结和智慧来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此剧还通过一些男性的角色,揭示了男性在面对女性权益问题时所持的双重标准。

这些男性角色在享受男权社会带来的好处时,却对男女不平等视而不见,甚至在面对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就会表现出所谓的“关心”。

总的来说,此剧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女性问题,值得每一个关注性别平等的人深思。

 7 ) 很纯粹的女权主义作品

巨无敌好看,无比肯定打低分的1300人是v子,5️⃣🌟//可以说是所有的女性困境都被以女性视角讨论到了,甚至还有很小的知识点:分娩不应该是躺着。

主角高光也超多超爽,杀掉试图性侵的养父,杀掉杀母仇人,沙特地图里超级感人。

以及对意识到失权的男性仇女邪教也把v子的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开始没有什么亚女角色我还没觉得有什么,但是看到后两集突然出现了女杀女,死的还都是亚女,她们并没有犯下滔天大罪🙏我觉得难受,还是第一次有这种感受扣一颗星因为感受到了对亚女的隐形歧视,东亚长相的人口有1/3,细数亚女角色:1. Jos的nerd朋友,一开始Jos就对她很敷衍,后来nerd举报Jos有EOD两人绝交,设置nerd去欺负Jos男友然后当众骂nerd为男友伸张正义牵走男友,对,你Jos最无辜了好吧。

2. Sister Veronica的人设割裂,年轻时为正义失去一切,是个叛逆修女,救助无数的女孩,老了就变成墨守成规的老古板,让女孩们都讨厌她,还处处针对可以当God的黑女主角Eva,每次都被Eva呛作为爽点体现Eva的领导力,最后被Eva杀了😅。

3. Tatiana的“侍女”,为了救弟弟出来工作,在可能被家庭压榨的条件下,职场还被同性老板性侵。

老板为了妹妹觉醒了于是杀了老公,被老板骗进房里电死了还要当老板的替罪羊。

重新分配权利了之后我们亚女还是被忽略的群体。

黑女可以当God,白女角色丰富不用说,亚女只能是mean, nerd和wimpy🥲数量庞大的女性群像剧里竟然只能提溜出来这么3个被丑化了的并没有什么魅力的亚女角色,抬头看一眼海报5女=4白+1黑。

当然剧本身对女权主义来说很有意义,超喜欢Rox,希望以后可以看到亚女女主的作品🥺

 8 ) 翻译的剧名有问题吗?

剧名就叫“THE POWER”,难道翻译成权利?

翻译成电击少女还算比较贴近这个剧里面主角的特性,一眼就很清楚主角的特色。

现在人没有什么文化反而大言不惭但是挺大胆。

真是阔怕阔怕阔怕阔怕阔怕阔怕。

到底要多少字才能发布???

到底要多少字才能发布???

到底要多少字才能发布???

到底要多少字才能发布???

到底要多少字才能发布???

 9 ) The Power

这部剧的中译名简直烂透了。

“The Power”意味着“力量”或“权力”,而不是浓浓都市喜剧味的“电击少女”。

-女性处于失权的地位实在太久太久。

女性的外貌被社会严苛评价,久而久之对容貌的追求内化为每个女性的“爱美天性”;女性被认为智力、领导力、情绪控制力等各方面能力都不如男性,她们总是被引诱着、被规劝着、被驱赶着脱离社会竞争,回归家庭,沦为男性的附庸(即使是现代职业女性,也必须兼顾工作和家庭,而男性则很少遭遇这种困扰和指责,否则不会有那么多钓鱼佬:);因为潜在的性侵害、暴力犯罪、被拐卖的风险,女性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不敢去过于偏僻的地方、不敢在深夜自在独行、不敢在太晚打出租车、甚至独居时不敢点外卖(在某书上,他们为这些地方赋予一个诗意的名字“青纱帐”,并致力于劝导每一位女性不要涉足这些地方)。

历史上少有女性的名字,社会中掌权者大多是都是男人,“他们”“man”同时指代全人类和男人,ai默认每一个和它对话的人是男性,上到各种科学测试下到乐器大小乃至汽车座椅高度都以男性为基准,读书时男同学被认为后劲足,求职时女性的简历要比男性优秀得多才可能被看见,考公时女性可能要比男性多考20分才能进同一个岗位,拐卖强奸家暴偷拍永远在世界各地上演,女性的身体被客体化成为激发男性性欲的符号(AV镜头永远对着女性)……这无一不在证明女性的第二性处境。

对从小接受自由平等教育的我们来说,难道这不荒谬吗?

尤其我还是被教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学生,这一切让我觉得disgusting。。。

生活在恐惧之中的女性,无法想象那种拥有力量的自由-这一切似乎源于男女体力天生的不对等。

久而久之男性掌权,打造出父权社会的牢笼,用家庭分隔每一位女性,用天生弱者论规训着每一位女性。

女性也在社会规训下服起了弱役:以柔弱标榜美德,以瘦削彰显美丽,拼尽全力追求“被爱”与“被保护”。

试问自然界中除了人类女性,还有哪一个物种会把减肥挂在嘴边,甚至演变成催吐(容貌焦虑重灾区的某书大把大把这样的案例)?

这简直是太成功的长达上千年的洗脑和规训了,以至于当我开始意识到处处都不对劲时,这个世界开始变得陌生而可怖。

-我想这就是本剧中赋予女性电击能力的根本出发点——以外来力量强制配平男女原生体力的不平等,于是千年来男强女弱的天平终于趋于平衡,甚至开始倒向女性。

新的电击力量对标着男性原始的肌肉和暴力,且更强于它。

男女的境遇陡然翻转,于是剧中的男人狠狠感受了一番父权社会下女性的境遇,这也是本剧爽感的最大源泉。

新的力量开始打破旧的父权制秩序,The world is changing.

但本剧难能可贵的是不拘泥于爽感。

政客线、宗教线、政治线、起义线、黑帮线,各色女性形象交织,呈现出风暴前夕或挣扎或迷茫或觉醒的复杂女性群像,还有母女、姐妹、战友各类女性之间的隐秘联结和深邃情谊。

这样宏大的世界观总是引发观者的遐想——如果现实中女性真的被赋予能置人于死地的强大力量,世界会如何天翻地覆?

我想,恐怕就如剧中所呈现的那样,初期可能是无组织的混乱与动荡;随着组织力量的涌现,各地开始出现起义、示威,也会有如市长一般倡导自上而下改革的改良派;但最终,随着政治、武装、思想和纲领的成熟,必将爆发一场血腥的革命(因为既得利益者存在路径依赖,不可能会将权力拱手让人)……

被拐卖圈禁的女性获得力量的这一幕特别震撼

那些自由派真应该好好看看这段话

we cannot legislate women's body

这声怒吼太帅了-遐想时间结束。

让我们回归现实。

很可惜,现实中的女性未拥有那股足以改变世界的电击能力,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沉溺于社会为第二性编织的美梦中无法自拔。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构建一个怎样的未来?

其实我也还在迷惘之中。

女权主义内部的流派太多、分裂也太多,我们甚至找不到共同的纲领。

或许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觉醒,摆脱弱者心态,并将之贯彻到行动当中,嗯,可以从多多锻炼增强体魄开始,日常生活中勇敢维护权益、争取权利!

-不打五分是因为剧里对亚裔的抹黑很严重。

与此同时讽刺的是剧里又特别强调对跨性别者乃至双性人权益的保障。

求别歧视亚裔,这样和男人歧视女人有什么区别......还有剧里描绘母女温情居然有两个人一起边吸毒边坐在江边赏夜景的场景......总之本剧可以一定程度上启发对女性处境的思考,看女性拥有力量真的特别特别爽!!!

但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过分被编剧带着走,毕竟剧中呈现的也只是基于制作团队自身女性主义思考的内容。

 10 ) 一口气看完了第一季

说一句,比起什么《电击少女》这种不用脑袋翻译出来的敷衍标题,我更喜欢原来的剧名《The Power》。

它所代表的意义更质朴,涵盖的更多,更广,更深。

事实上,力量是真实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

长久以来,在性别压制的环境下,所产生不可调和、不可再退却的困境中,女性作为所遭受的主要群体,成为这部剧集的叙事主体,以此来传递一种集体意识的觉醒和进化的信息与力量。

议题是共通的,困境是不分性别的。

同等困境下,女性、男性、性少数群体、乃至所有生命都是一样。

我想这就是我想说的。

《电击少女》短评

这里以眼还眼是真的

7分钟前
  • Kane
  • 推荐

已有

10分钟前
  • 鹤玉郎儿痞
  • 推荐

jump scare合集,1.5。

11分钟前
  • heisenberg
  • 很差

6

15分钟前
  • 66
  • 很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做缺德事,做了容易被报复。

17分钟前
  • 史迪仔也是桃桃
  • 较差

毫无波澜

20分钟前
  • 没心没肺的闲人
  • 还行

梦境与现实叠印,不仅把“眼球”这一视觉符号刷满,更把“旁观者罪”塞进视线。不像《猛鬼街》那样的砍杀片,导演把“闭眼一睁眼一挖眼”的循环做成了101分钟的GIf。导演把MV那套镜头语言搬进大荧幕,惊悚感拆解成可以预判的节拍器。全片没有广角空镜,几乎可以说是怼脸手持,把“困在梦里”的窒息感做成物理实验。Eye for an Eye被直译成“以眼还眼”,听起来像是对等复仇,实际却是“无限升级”。本该暗示“代价对等”,却用“谁先睁眼谁死”的一刀切规则把道德天平彻底掀翻,片名与剧情各说各话。把霸凌进行包装,议题倒是蹭的火热,却没有一场戏是真正讨论“旁观”与“施暴”的边界。

23分钟前
  • 懵小象
  • 较差

……。编剧很恨祖母?

27分钟前
  • 冥王星(Ojas)

什么破玩意儿烂糟的乌恼喊叫的。

28分钟前
  • 年逝

反霸凌主题宣传片,噩梦啥的真的很老套很无聊

32分钟前
  • 正人君子MissM
  • 较差

一、故事逻辑与事件顺序梳理 《以眼还眼》(2025)是一部融合哥特式惊悚与社会隐喻的恐怖片,导演柯林·蒂丽通过睡魔诅咒这一超自然设定,探讨了霸凌、旁观者罪与家族秘密的主题。以下是关键事件的逻辑链: 1. 诅咒起源与家族秘密 - 五十年前:少女梅因霸凌同学文森特,被睡魔诅咒夺走双眼。梅失明后未婚先孕,女儿(安娜的母亲)被送走收养,梅则在森林中守护着被闪电劈中的“复仇之树”——这棵树吸收了文森特的灵魂,成为睡魔的容器。- 现代:安娜因父母车祸去世,投靠从未谋面的祖母梅。梅表面热情,却隐藏着对睡魔的恐惧与赎罪渴望,她试图通过献祭安娜恢复视力。 2. 霸凌事件触发诅咒 - 康纳被推事件:安娜与当地青年肖恩、朱莉成为朋友。肖恩酒后将男孩康纳推下桥致其手臂骨折,安娜因沉默成为帮凶。

34分钟前
  • chen上朝
  • 推荐

👍👍👍👍

39分钟前
  • 飓风H2
  • 较差

逆天

42分钟前
  • Bourrasque
  • 推荐

电影工业化之后,就不再是项目主导或者导演主导,更不是编剧主导,而是产能主导——化妆、特效主导。因为这是重装备,不能浪费,得一直嫖着。否则就要去产能了。

46分钟前
  • 十日断肠散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