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超脑》这片,跟玩了一场游戏一样。
说来讽刺,好莱坞没少把游戏搬上银幕,却经常连游戏一丝的精髓都抓不住,而《超脑》跟游戏半点关系也没有,却从头至尾拍出了强烈的游戏感。
如果玩过《GTA》,《热血无赖》,《黑道圣徒》等都市背景的沙盒游戏,《超脑》简直就是一次游戏试玩视频,全程体验高度相仿。
这个故事的主角一出来,是个没有道德观念的混账。
就像刚进游戏的玩家,好奇心强烈到处做坏事,随心所欲斗殴、杀人、抢车、入室行窃,横行街头,无法无天。
尤其是抢了车钻进去,随即切换到第三人称俯瞰视角,背景同时响起电台音乐,除了一些饭制视频,从没见过这么游戏感满溢的电影桥段。
坏事做多了,通缉指数上升,条子很配合地出现了,把没有经验的玩家抓了个正着。
经过一番批评教育,掉了不少经验值。
玩到这时候,胡闹也够了,开始专心攻主线,挣钱、取情报、救人、飙车、杀boss,挑战一个又一个任务,不断解锁新的记忆碎片,与此同时还有一条谈恋爱的支线也不断攒进度……看得出主角是个娴熟的高级玩家,只用了大约100分钟,就接近完美通关。
如果仅仅是情节点和调度手法,那么这样的“游戏电影”我们还能找出不少。
《超脑》更难得的是,整个节奏感都跟玩游戏高度契合。
从风格上看,这电影是比较老派的那一型,几个主要的男性角色,没有一个是颜值选手(最起码在这把年纪不是),唯一稍微能靠脸的瑞恩•雷诺兹,开场不到10分钟就咽了气。
而通常来讲,这种傲娇不配合花痴少女口味的类型,理应节奏都比较快,废话比较少,感情戏更是能删则删,主打简单粗暴才对。
可《超脑》偏偏背道而驰,节奏舒缓地完全不像阳刚的美式犯罪片。
不但文戏如此,几场动作也是不徐不疾。
留意的话,对白速度都比同题材慢上半拍,整个叙述节奏,逼近文艺爱情片,政治不正确地说一句,也许更对女性观众的胃口。
这个113分钟的故事倘若放在80年代,90分钟妥妥讲完。
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停顿,正是游戏玩家的体验,除非某些过场动画,情节的张弛变化也不会太明显。
更显著的一点是,大多数动作片里,我们哪怕知道主角必胜,也不免挂念一番他的安危,而《超脑》的科斯特纳即便滥杀无辜,我们仍丝毫不担心他会死——正因为他太像掉命就读存档的游戏角色了。
说到主角不死,《超脑》其实挺能反映好莱坞电影的一种变化趋势,即一种比较老派的价值观的崩溃。
要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商业片里,如果主角故意杀害无辜者,或者哪怕是对失去反抗能力的坏人下了手,也是无法得到救赎的。
而《超脑》不但放了他一条生路,还给了个无罪释放外加光明未来,显然是如今观众对于主角的道德容错大大提升了。
哪怕是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依然像《飓风营救3》的老爸一样,为了救“家人”毫不在意弄死弄残警察,当局也照样视若无睹,观众更衷心盼他不死,浑然不会替死去警察和路人感到愤怒。
这种道德疏离化的趋势,倒是为将来商业片的暴力指数飙升,铺平了道路。
当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影片最引人咀嚼的一点是,你会不会爱上移植了爱人记忆的陌生人?
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指明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结尾也大幅留白,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答案在戏外。
模糊处理当然是创作需要。
说来说去,诸如记忆是否能完整移植,移植能否改变宿主的人格,这些议题,科学上没有定论,电影也没有义务或者必要来下个结论,那样在立意上反而低级。
当然,商业片总要承担起劝人向善的道德使命,在模棱两可间走向光明乐观、温暖人心的那条路,是商业和艺术的双重优选。
《超脑》不是有野心的电影,对于科技命题的探讨,就跟它的动作场面一样,规模不大,点到辄止,但比起那些眼花缭乱的超级爆米花,它不至于让观众麻木在视听轰炸里,也没有用各种烧脑逻辑把人绕晕,走出影院还剩大把脑细胞可以跟情节较较真。
想想还真不好下结论呢:如果有一天,你的伴侣爱上了拥有你记忆的陌生躯体,你是喜还是忧呢,ta对你是忠贞还是背叛呢。
(文/方聿南)
三位年龄加起来接近两百岁的爷爷辈演员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你,这分明是一部九十年代动作片。
瞧瞧这些经典的套路:带有一点点科幻色彩的人格植入手术,特工与罪犯的双重身份,变态极端的反派阴谋,还有一件杀伤力极大的秘密武器——怎能不叫人相信这部电影是从二十多年前穿越而来。
经典要素一应俱全,特别还有那个年代比较崇尚的温情元素,甚至于整部电影到最后就只剩下了温情。
男主角的感情线太过强大,把本片定性成爱情片也不为过。
仔细审视从八九十年代发展过来的动作系列片,哪一个没有那些典型的符号呢,就算有新世纪以谍影重重为首的不同风格产生,但都没有九十年代动作片那么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作为一部在2016年上映的电影,类似题材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换脸、换脑、换记忆、换人格等等,就说国外的电影了,连国内的电影电视剧都早已玩腻,更别提今年同档期还有一部同题材影片撞车,竟然连演员都有一样的。
在影片前半段大部分时候,剧情推进的节奏缓慢,主要是男主角在被植入人格之后,不断闪回的记忆造成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错乱以及性格重塑。
因此电影很难保持影片一开场的快节奏,基本上是断断续续的发展,观众也跟着男主角在出逃后四处晃悠。
两重人格的设定截然不同,一个是毫无人类情感的天生恶徒,另一个却是珍爱妻女的尽责特工,当恶徒被植入特工人格之后,却意外的以特工为主人格,竟然开始重塑本来的恶徒人格的性格特征,到最后他便果不其然的成为了那一个人。
当主角遇见特工人格的妻女后,两个人格的地位便逐渐确立,而后影片就慢慢进入高潮部分,这位本毫不相干的恶徒却不得不继续完成特工生前的工作。
逃脱、行凶、遇敌、追车、绑架、枪战都干净利索。
为了符合恶徒与特工的双重身份,动作戏略微暴力,血浆略微挥洒,既不夸张,也不拖泥带水故意拉长影片时间,只有那两枚飞弹能让人见着点九十年代动作片的浮夸火爆风格。
不得不提一句,如果要统计电影中最乐极生悲的反派,本片这位必须算一个,不过考虑到细节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暗示,故当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笔者也并不感到意外。
电影配乐对影片的影响力巨大。
讲真,本片的配乐并不怎么好听,但是却制造了十足的紧张氛围,在听觉上带动了急促的节奏,很有感染力。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影片前半段情节推进较慢,全片大量闪回打碎了影片的节奏,但是耳边听到的却是这种急促的旋律,叫人哭笑不得。
加朵真是走到哪里都最闪耀的一枝花,本片中她同拥有自己死亡丈夫人格的恶徒的感情戏占据了全片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并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最重要线索。
然而正是因为不断插入的感情戏,造成节奏上的割裂。
影片中但凡是完成特工任务部分的情节,节奏明快;而只要一回到这条情感线上,节奏便又放慢下来。
不过这种缓急交替的节奏,倒也不会让人觉得累或者闷。
另外,凯文科斯特纳,汤姆李琼斯,加里奥德曼演技真是没得挑。
按照现在的大众喜好,本片如果能够在人格植入的科幻概念、反派性格塑造或者极端哲学这些方面多做一些挖掘,大作主角因双重人格而形成的自我矛盾与认知错乱的文章,可能就会形成一部不错的具有现代审美的“深刻”的科幻色彩动作片。
但最后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部,以科幻开头、动作过渡、温情结尾的,不过不失的,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老牌动作电影。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5月14日子时
冲着超豪华的全明星阵容:演《金刚狼》的瑞安•雷诺兹,演《保镖》的凯文•科斯特纳,演《生气女侠》的盖尔加朵,演《蝙蝠侠》的加里奥德曼和演《美国队长》的汤米•李•琼斯,冲着百度糯米8.2的高分,我去看了这部动作/科幻片--《超脑48小时》。
本片讲述CIA探员比利(瑞安•雷诺兹饰演)在单线联系一个可以控制美国核弹发射的荷兰天才的时候,被也想要获得荷兰天才技术的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残忍杀害。
CIA高层为了找到荷兰天才和钱,将死亡探员的记忆移植到另一人脑中。
故事开篇就是紧张的追逐和打斗,快节奏高强度的动作戏让人血脉喷张,对探员比利的迫害也让人看得十分压抑。
这个移植手术需要额叶受损的病人才能接受原探员的记忆,而这种病人,没有善恶感,无情冷血,激动易怒,没有共情能力。
著名神经学专家(汤米•李•琼斯饰演)通过手术把比利的记忆移植到了符合移植条件的关在监狱里的重刑犯杰里科(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大脑中,理论上他可以拥有比利的记忆48小时。
杰里科苏醒过来,并没有想起有用的线索。
在CIA押送他回监狱的车上,他用嘴撕扯下车门上的金属条,把他掰弯成钩子,残忍地勾死了副驾,弄死了驾驶员,成功脱逃。
这个没有是非观念的坏蛋,到处做坏事,随心所欲斗殴、打人、抢食物、抢车子,野兽一样地做人。
当他潜入比利家中,捆绑比利的妻子(盖尔加朵饰演)想偷盗钱财的时候,脑中不断闪现出比利的记忆:结婚时那片浪漫的海滩,海滩上美丽的妻子,家里可爱的爱笑的女儿……这次凶残的杰里科只抢走了钱财,没有像之前那样伤害母女俩。
比利的记忆不断地浸润杰里科,他自然而然地开口说法语,他会算数会思考了。
当他变卖从比利家抢走的财物时候,脑中突然浮现小女儿用梳子梳头的可爱景象,他一把抢回了梳子。
蜚声国际的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杰里科将一个冷漠无情的野蛮人慢慢转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节奏掌握的非常好,比利探员的记忆慢慢消灭掉杰里科的暴虐之气。
当各方追杀连绵而至,杰里科受伤了,他逃回比利家地下室自己缝合伤口。
比利的妻子发现了这个拥有丈夫记忆的坏人,他知道他们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的全部细节,记得第一次抱孩子的时候自己激动得差点哭了,记得蜜月时两人在海滩上幸福快乐的场面,还记得每次想对老婆表达爱意的时候就把手指放在鼻尖上。
她防范着杰里科,但她也不忍心对杰里科开枪。
杰里科按照比利的习惯为两母女下厨做饭,天真善良的女儿特别喜欢这位爸爸的朋友,和他一起怀念爸爸,热情地邀请杰里科和他一起弹钢琴,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晚安吻。
杰里科小的时候,他爸爸发现他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就残忍地将他扔出车窗外,造成了他额叶受损,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当杰里科的手指跟着女儿爱玛的小小手指在钢琴上舞动,当比利记忆里的温馨家园在现实中展现,当美丽的女主人那样忧伤思念地看着他,杰里科给“妻子”说:比利爱你永远不会伤害你,我也永远不会伤害你!
凯文•科斯特纳特别善于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诠释角色内心变化。
他在电影中的角色从开场时的狂躁易怒,逐渐转向冷静内敛。
他很好展现了角色的情绪变化,虽然依然是野蛮的落魄的外表,却慢慢发射出光芒。
杰里科脑中越来越多地浮现出比利的记忆,他准备找到比利最后存放的钱,把钱拿给比利的家人。
与此同时,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的追杀还在继续,他们绑架了比利的妻子和女儿,并威胁杰里科交出控制导弹发生的指令U盘来换取女儿爱玛的性命。
CIA的上司知道杰里科拥有比利的记忆,要求杰里科完成使命去拯救世界而放弃母女俩。
杰里科酷酷地回答他:对我来说,她们很重要!
医生也告诉杰里科他换脑的48小时马上要到了,如果他不停下来马上手术,他的大脑就会发生混乱。
杰里科利用高超的车技,机智地甩掉警察,哪怕爆炸连天也不管不顾地飞车赶去救“家人”!
我想这时的杰里科既是比利也是杰里科他自己吧!
他已经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了,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管对抗的罪犯有多么危险,他始终牵挂着“妻子”的安危,虽然他自己受伤了,他却用改装的U盘救回了女儿的性命,还让犯罪分子自食恶果被导弹炸得粉碎。
是爱情亲情让他苏醒,让他得到救赎,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凯文•科斯特纳把杰里科由混蛋转变到绅士,无情到温情诠释得细致入微,观众既为他的粗鲁情节爆笑又为他的彬彬有礼莞尔;既为他救人时无组织无纪律造成警车大面积损毁捏一把汗,又佩服他为了家人任性复仇而击节赞叹!
影片结尾,杰里科一个人孤寂地站在他们当年结婚的海滩上,谁都不知道错过那关键的48小时之后,他依然是那个凶残的杰里科?
还是拥有比利记忆的杰里科?
爱玛挣脱妈妈的手,毫不迟疑地奔向杰里科,紧紧地拥抱她的救命恩人;杰里科慢慢地转向美丽的爱人,轻轻地把手指放在鼻尖上无声地诉说着:我爱你!
是的,是爱让他拥有一个新的大脑!
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是的,是爱让他成为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是爱让他和别人和世界发生联接,让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番号不再只是一个凶狠的囚徒。
他学会了爱,这世界上终于有他想要爱和保护的人;他也被爱被需要,他有各种能力保护他的爱人、他的家人(CIA的上司还要给他一份工作)。
本片中凯文•科斯特纳通过循序渐进的表演,通过各种逐渐递进的细节,将一个野兽一样的罪犯逐渐演变成勇救国家,勇救家人的英雄的过程,诠释得令人信服。
片中的打斗、追逐、翻车、爆炸等剧情拍摄也在水准上,《超脑48小时》值得一看。
<图片5>
<图片7>
<图片10>
在亚特兰大扫网红Southern Food餐厅的同时,也顺手扫了Waffle House这个连锁。
Waffle一半蘸糖浆、奶油,一半蘸肉沫Gravy,配Hash Brown和粗劣却无可挑剔的咖啡,给游客一个肠胃油腻而头脑清醒的美式上午。
邻近的坐地户们,看着报纸,时不时偷瞄我一眼,可能是在观察这背着旅行包的外国游客会不会吃美国的早餐,次序和搭配是否道地。
也有可能没那么天真,他们只是在给所歧视的有色人种一些包装得稍好的dirty look。
食物的Texture这个维度是很奇妙的,一样的味道,做成不同的质感、甚至不同的形状,能给食客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满足以及附带的期待。
中餐色香味形中的形,之前没细琢磨,以为指的只是虚头巴脑的萝卜花摆件、孔雀开屏造型,现在想觉得,应该也指酥不酥、糯不糯这些内部分子排列,以及能在入口时能刺激不同位置味蕾的食物外型,比如同一款澄面点心配方做出的小刺猬和小兔子。
waffle和pancake的味道在我看来差不多,都没什么吸引力,之所以对waffle略有好感,而对pancake毫不留恋,完全就是因为texture上的差异,waffle因为薄所以脆,因为凹凸所以有兴致。
类比一下,就是薄脆和油饼,有人因为喜欢艮而爱油饼,有人应为不喜欢艮而爱薄脆。
2016年电影criminal 中,男主凯文科斯特纳回忆起与妻子的美好过往,有句台词是夫对妻说“You do chicken, I do waffles”。
这台词是激发我点评美国快餐的主要诱因之一,因为在炸鸡与华夫的对话表义背后,我多心地悟出了男主“挑简单的做”的日常小鸡贼,结合物是人非,令人动容,这正是写字儿顾左右而言他的乐趣。
同时,这台词也是我第一次知道Waffle可以配肉吃的地方,很大思维跳跃。
思维跳跃更大的,是当年第一次听说火烧夹油饼为一“套”的跳跃,那是脱离了尝试搭配不同食材、进化到尝试搭配同质食材不同texture的一种高段位探究。
后来听说并见到意大利面裹在面包里的吃法,也是同一性质的高段位的探究。
不过仔细又一想,这种探究比比皆是,比如豆腐蘸大酱,酱油炒豆芽,可劲折腾人家大豆,也没什么特别新奇的。
后注一笔的是,炸鸡配华夫,网上说也是南方菜、灵魂菜的基因。
在南方,以为只是随便拔棵草,却正好拔了一棵南方草。
再后注的一笔是,Waffle House巧了正是亚特兰大起家。
林夕曾为王菲写过这样的歌词,“如果你是假的,思想灵魂住在别的身体,我还爱不爱你?
”爱情确实是一件最难以名状的东西,有人觉得皮囊不过是一副表象,有人却不知道我深爱的到底是哪一个你。
如果问我最喜欢的爱情片,我会选择一部有点特别的《暖暖内含光》。
它用奇幻的元素,讨论了爱情中的哲理:如果记忆被抹去,我们能否再次一见钟情?
电影里的约尔和克莱门汀,不过一是对不能再普通的情侣。
从相识到热恋,渐渐平淡,后来开始争执,恋情结束,曾经的美好在脑海里已面目全非。
于是,他们一前一后选择将对方的记忆从自己脑中删除。
可曾经那样亲密的两个人,真的可以靠清除记忆,就能彻底缓解分手的痛苦?
“You can erase someone from your mind. Getting them out of your heart is another story”
回忆一幕幕在约尔脑中闪现:克莱门汀一头红发,两人躺在冰面上的场景……当这些记忆被一点点消除,他所经历的美好也一点点浮现。
约尔终于开始觉醒,他拼命与记忆粉碎机去抢夺那些碎片。
然而程序一旦启动,就无法倒回。
还好,影片在结尾给了我们一丝希望。
两人再度相逢在河边,他们真的忘记彼此了吗?
怎么可能,被删除的仅仅是记忆,但爱情里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却从没走出过他们的内心。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当你爱人的记忆被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你会怎么选择?
《超脑48小时》其实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盖尔·加朵饰演一名中情局探员的妻子。
她的丈夫再执行一次机密行动时意外身亡,为了获取他生前调查到的重要情报,警局需要将他的记忆进行移植。
而符合移植条件的,是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一名极度危险的重刑罪犯。
由于这次移植是该技术第一次运用在人类身上,谁也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
苏醒后的凯文果然没有配合警方完成调查,反而私自逃出医院。
原来,手术并不算完全成功,除了被移植入探员的记忆,他自己的记忆并没有完全消除。
通过回忆,凯文找到探员的妻子盖尔·加朵。
眼前的人和房间里熟悉的场景,让更多回忆涌上凯文的心头。
在他的潜意识里,渐渐回想起和盖尔发生过的种种美好与甜蜜的曾经。
与此同时,杀死探员的跨国罪犯还在继续行动。
他们绑架了盖尔和女儿,并威胁凯文交出控制导弹发生的指令U盘。
这也逼迫凯文去做出抉择,到底是继续做一个恶棍,还是洗心革面,为了以前的爱情去拯救世界。
影片虽然主打科幻与动作元素,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凯文和探员妻子之间那条饱满的情感线。
<图片2>对于妻子来说,刚刚接受了丈夫去世的悲痛事实,又有另一个人带着丈夫的回忆出现在自己面前。
她不知道用怎样的姿态去接受这个“坏人”,但记忆的匣子已经打开,所有浓烈的曾经,所有为彼此认真活过的证据,都是那样清晰。
仿佛所有道德伦理都该丢在一边,只想去紧紧抱住那个最熟悉的他,哪怕他的面容已是如此陌生。
而对凯文而言,他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也不管对抗的罪犯有多么危险,唯一牵挂的只有“妻子”的安危,是爱情让他得到救赎。
如果记忆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出现,你是否还是会不顾一切?
相信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吧。
《超脑48小时》剧情是说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特工比利·波普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正常人类情感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的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
杰里科·斯图尔特这位混蛋英雄换脑后具有双重人格,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挣扎,并无意走进了比利·波普的生活,爱上了比利·波普的妻子,在不惑之年初次体尝人性的温暖,而这种情感却令比利·波普的妻子和孩子陷入险境,因此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
犯罪动作片,打斗悬疑烧脑都是好莱坞风格,看得过瘾,不过令我更感兴趣的是:整部电影推进立足的基础,就是将一个刚刚死去的人和一个活人脑神经相连,能将死人的记忆和技能转移给活人。
这样的理论存在吗?
有这个可能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觉得有点可笑!
当然,这是电影,是科幻,是为了讲故事而编写得故事罢了。
在这个基础上后面发展的故事进一步将这个脑洞无限延伸,这个得到记忆和技能的人捡起了那死去的人未完成的使命,在记忆的大脑指挥下去寻找,去感受,去改变,甚至讨论起是否可以继续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的问题来了。
呵呵,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果这是真的,那人类还有死亡一词的存在吗?
人类还有什么可以惧怕吗?
人类的世界还能被称之为人类的世界吗?
那如果,这个故事的基础不成为基础,这后面的故事还有故事吗?
哈哈!
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CIA探员比利·波普(瑞恩·雷诺兹 Ryan Reynolds 饰)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法预测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特(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饰)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
杰里科·斯图尔特为了救回换脑后渐渐爱上的比利·波普被胁迫的妻子和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
看到开头就看得到结局的片子,某些地方真的好想吐槽,主角演技精湛也盖不住我的吐槽。
关于小女孩第一次见面就晚安吻他,但是并没有晚安吻妈妈,说明他们家没有这样的习惯。
那他的这个吻只是为了推动演员情感变化而出现。
去掉关于家庭与爱的部分,这就是一部纯粹的暴力恐怖片。
甚至在男主夜闯女主家的时候,稍加改变简直堪称完美的恐怖片。
换过脑子的无情感无理智的精神病患者,因为换脑后接收到了前主人的记忆。
于是夜闯前主人家,家中只有妻儿……恩,想想就觉得可怕。
中情局那群人的智商好像也被吃掉了,明明可以兵分几路解决的事情,非要一条道死磕到底。
看得人好着急。
男主情感上的转化总觉得好生硬。
而对于从开始到最后死伤在男主手中的人我也一直念念不忘,毕竟最后你变得有情感温暖,而那些人变得冰凉。
所以对我来说结局甚至有点虚伪,所有的一切建立在一群人的痛苦上。
《超脑48小时》,这部电影,有动作戏,有枪战,有追车,还有伦敦的街道风景,甚至还有把濒死的探员的小脑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脑袋上意欲探寻情报的科幻情节。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Kevin Costner,脸很熟但是好不容易想起来是90年代大制作《未来水世界》的主演,还请来了Gary Oldman,Tommy Lee Jones,Ryan Reynolds和Gal Gadot等好莱坞老中青巨星压阵,但是却拍出了一部平淡如水的惊悚动作片。
主要还是剧情的冲突矛盾设置得比较拧巴,可看性一般。
《超脑48小时》是由美国千禧年电影公司投资出品的动作犯罪片,由阿里尔·弗罗门指导,凯文·科斯特纳、加里·奥德曼、汤米·李·琼斯、爱丽丝·伊芙、盖尔·加朵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CIA探员意外身亡,神经学家将他记忆与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从一个混蛋变身为一位优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
这部电影虽然题材是悬疑烧脑,但是故事情节却简单易懂,悬念一般,并不是悬念重重绕人脑筋,所以还是比较适合推荐给父母亲带青春期的孩子去看,一来增进亲子感情,二来是一个轻松温情的故事,有利于适当的放松。
片子除了温暖明亮外,另外还有一点有别于其他的影片,就是影片中的主演并不是拥有完全靓丽的外表,影片并不主打高颜值这张牌。
剧里可能除了扮演比利的男演员颜值担当外,其他的几位男演员完全不是靠外表出现,而且年龄还都接近不惑,女主一也不是那种惊艳的存在,是主打气质,温婉,知性的路线,是那种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当然身材不错。
这样的主演阵容在当下的好多大片里可不常见,世人常多说完美的剧情加上靓丽的外形才会吸人眼球,其实看完这部超脑,你会觉得故事才是影片的灵魂。
能够完整,简练,干净的述说一个好故事,才能真的吸引住观众,毕竟在实际生活中,脸蛋并不是人与人相处的有利因素,也不是人们每天关注关心的重点,而亲情爱情,家庭生活才会花费人们更多的注意和精力,所以,这部超脑拿出不止20分钟的时间来述说如何准备一份满意的家庭晚餐,如何来陪伴孩子来度过每一天的快乐时光。
看着杰克斯那狰狞面孔上的罕见温柔对着艾玛无限绽放,你是不是会暂时忘掉身外的那些追杀,贪婪和暴戾呢?
相对于杰克斯从无恶不做的混蛋到能感受温暖,付出爱心的正常人,观众是期待和接受的,对于他在犯混时残忍杀害无辜警员的行径,人们也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宽容。
但是作为一名服务于政府,保护社会安全的探员,桂格的几次表现实在让人不能容忍。
当医生在杰克斯身上进行第一次人体实验,杰克斯出现生命危险时,他发出的命令是:不要管他的死活,尽快拿到他想要的信息,残忍暴戾之处比杰克斯有过之无不及。
当跟随的警员无辜惨死时,他更关心他的目标在哪里。
当最后知道控制程序的闪盘已经取到时,他连看一眼荷兰人尸体的兴趣都没有,也许在他看来,那些只是他执行任务过程中已经失去作用废弃的工具而已吧!
所以,当杰克斯接受比利的记忆,受到正义,真诚,礼貌的影响时,他的温情的表现才那么温暖,那么明亮,那么让人期待和欣喜不已吧!
中规中矩
科幻设定没有什么新意,没什么大场面,死侍的饰演者戏份太少
撞创意撞题材撞类型撞演员,还撞档期……本片和续命游戏可以混剪成另一部电影,叫《你特么猜猜我到底是谁》……
前半场1分,猪队友;后半场5分,情感线饱满
这么多大牌演了部烂片,越到高潮越拉垮,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逻辑Bug,一方面是女主的情感戏铺陈很差,一方面是加里奥德曼的暴躁上司令人讨厌。看得出来这都是编剧没做好,这么好的演员队伍发挥不出来也是令人痛心疾首。我们的小贱贱跟加朵是合作一部烂一部的节奏么?
睡着片儿
盖尔·加朵
MX
人性的诠释真是佩服,选了一个科幻的角度,一个善良的心改变了一个单纯的坏人
换老公- -
比非我的节奏更快,整容更强,场面更大,但还是有两点要思考,对于移情来说,老Kevin的年纪是不是大了些,还有,是一张白纸更好呢,还是有情感投诉更好呢,毕竟如此短的时间你要说服观众,不仅仅是一句我有了它的记忆就可以解决的,因为这样其实并不感人。而一张白纸又和克隆,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呢
当初引进时我还以为是Self/Less那部,没想到Reynolds在这里打了个酱油。总体还算紧凑,多半星给西汉姆2-0和阿森纳那里的对话。。。。
看到oldman,全程觉得会有bad cops...
剧情内容不喜欢而且有点想到哪拍到哪的感觉,但是科斯特纳居然也演了一回“科学怪人”这点看的好过瘾。。。
我怎么觉得还行呢,是我太无聊了么
换了脑居然还弃疗,脑残片就是为剧组全体准备的。
还可以,作为商业片拍的还不错。可以没事儿的时候解解闷儿。比看国产垃圾剧强。
这大英国还有没有王法了。
凯文科斯特纳脑残粉一本满足。
加朵姐姐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