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1912>刚出来那阵儿,迫不及待的开始看,看到第三集就看不下去了。
为找点感觉,又把1,2部连起来看了一遍,无论是剧本,台词,人物的演绎都是无可挑剔,看完后,回味无穷!!
趁着儿热劲,看1912,还是没看下去,直接挑了33集,二奶奶,三爷出戏,才找出点感觉。
这种经典大戏呀,写续固然好,这演员呀,还是要找原班人马,戏份也不能减少,且角色也不能加的太夸张了,才能保住“宅门儿”味儿。
无论如何,1912还是差点儿味儿,大宅门还是经典之经典!
不知道张歆艺是怎么理解宝爷对于这个角色的定义,在张的演绎下,路青青简直成了比小燕子还活宝的二愣子,但事实上,我分析宝爷的初衷绝不是这样,路青青应该是像黄蓉那样子有点古灵精怪的女子,外表有点骄横,但内心善良且有自己的主见。
她敬佩像七爷这样有个性的男人,但绝不是一开始就爱上他,至少不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一秒爱上的感觉,别忘了,路青青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子,对优秀男子有足够的免疫力,并且她也知道七爷有两房太太。
我想,在女权主义的想法下,她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认为七爷不过是喜欢处处留情的有钱男人,想捉弄下他而已,譬如在玉米地撒尿和让七爷买吃的等情节,不过是出于顽皮的心态,想挑战下七爷的耐心,同时也想证明下自己的魅力,绝不是像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任性的娇小姐。
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路青青渐渐感受到七爷的人格魅力,发现他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男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并且后来当她意识到自己真正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她对杨九红,以及自己的信仰,是有负罪感的,路青青最后的死,也应该是犹如卡门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爱情最高的追求。
这应该才是路青青的心路历程,也更符合路青青的个性,这一点,张没有表现出来,全程一副死不要脸“小三”的姿态,只用撒娇卖萌来勾引七爷,这就是为什么张所诠释的路青青这么招人恨的原因。
路青青是个有内涵的女子,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剧中二奶奶相当喜欢路青青,二奶奶一生传奇,什么人没见过,如果路青青真的只会扯着嗓门装豪爽,二奶奶不会对她如此欣赏,不会对她这么待见,这就说明她能够看出路青青绝对是个有思想,并且常人很难驾驭的女子,最重要的是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综上所述,演员对角色解读的失败,无疑会给角色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张歆艺之于路青青,就好比李亚鹏之于郭靖,是一部导演选角严重的失误。
是不是每个剧中都有个人能未卜先知。
《闯关东前传》里蒋大人死前有预感,青青死前,杨九红也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结尾编剧太差劲,他想把一切可能揉进去,结果只有个狗尾续貂,1912是大宅门的狗尾,结局是1912的狗尾。
1、白景琦最后和青青的隔空对话很苍白编剧很想给大家一个撕心裂肺,煽情的结尾,让白景琦坐在青青墓前与她隔空对话,硬生生的想造出一个打动人心的场面,可惜默默流泪的只是白景琦,白景琦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可惜没感动观众,反而青青那一惯的独白方式让人觉得想笑。
2、如果安排隔空对话的前提必定是青青为白景琦而死青青不是为了谁而死,而是自己傻死的,我爸说,青青就是个二,她最后那一刻依然想救赎田子行,很明显她爱的应该还是田子行,才会二到不行,最后白景琦那么力劝她她都不听还是去找了田子行,她是被自己的白痴害死的。
如果解决白景琦真的会坐在青青墓前哀婉,那么之前只会有一个原因,是田子行杀白景琦,而青青为白挡了一枪,最后白杀了田。
坐在墓前的哀悼是要有多么深的情谊,惋惜和不舍,退一万步讲如果青青是如剧中所演而死,白仍然可以悼念,但是远远没有青青为白而死给白的震撼大,情绪深远,疼痛锥心,而结局合情合理,让白的有情有义更加打动人心。
3、田子行真的爱青青么田为什么杀青青,因为他爱青青,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让别人得到,而他也知道自己是必死之人,他害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都不会放过他,他不会有活路。
所以他会杀青青,他希望即便生前不能,死后也可以共赴黄泉,那么最合理的应该是守在青青身边等待着白或者其他人来杀他,这样可以共同死去。
可是田居然杀了青青就跑了,难道想他卑鄙得更彻底一些么!
他既然可以抱起青青居然就把她放那,难道就是等待着白来再跟青青说几句诀别的话!
那不是成全了白和青青!
田子行,你也傻啊!
总之结尾设计不合理,设计的不合理的地方太多太多。
言爷很早就被中西医断定如果不戒酒活不了多久,那么下井捞秘本,毋庸置疑,他定会为秘本而死,情节冗长拖沓,毫无意外的死在了最后一次下井,设计了一个大家都想得出的情节,有意思么!
本来井水枯干的时候,老爷子说后半部秘本在井里,我一直以为井水应该是下半本,那么设个小小的悬念挺有意思,而且九朝贡胶本身也得用井水熬制,而从井里捞出秘本,反而没意思了。
没意思,都没意思,整部戏拍的没意思,没钱找功底深的演员,没钱找好编剧,无聊的1912.
看完《大宅门1912》,眼睛湿润了。
同样的热泪上涌,不同于《大宅门》的豪情悲壮,这是另外一种情感。
末了,白景琦独自坐在青青的墓前,眼角里泛着的,是他出生时都没有的泪。
镜头摇起,夕照下的黄河岸边,显得无比寥旷。
如果说《大宅门》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白七爷,并将一股“杀他个干干净净”的精神贯穿到了底,那么这次的中篇《1912》更像是探讨世态和人情。
剧终了,我们的脑海里却会长长地留着七爷和路青青的影子,以及那个我们谁也说不准他们谁说得更准的上帝。
杨九红演的什么玩意?
性格竟然变成另外一个人。
张歆艺演的什么玩意?
简直脑残。
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角色在这里面完全看不出时代感。
记得第一部二奶奶八面玲珑处理各种危机,现在第三部可倒好,完全变成了捧七爷臭脚的神剧,七爷简直和无意中练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有一拼。
最受不了的还是张歆艺,她一出场就看不下去了,勉强快进看到第五集,弃剧。
这么久了能看到七爷觉得还真不错,不过导演选人方面实在是把这部片子给毁了,本来剧本还算完整,只不过张歆艺把青青给毁了,我不相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人物,难道那个年代的海龟就是2B吗。
九红虽然不是过去的九红,但起码她演出了自己的感觉,这张歆艺演的这叫什么玩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2了吧唧,那个年代出国回来的人,如果像她那个素质,还真是不如大字不识了。
我真不明白导演让她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她演出来的这又是啥玩意,这样就能过了?
郭德纲的演技和她比起来真是高出太多了。
我觉得要是红花和青青两个人互相换一下能好点,张歆艺演个好看的丫鬟,大家还能接受,剩下让谁演我都不相信能比她演的更烂,哪怕当年的小燕子飞到1912变成陆青青我都不相信能比她还懒。
由郭宝昌执导的《大宅门》可以说是少数近年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电视剧之一,当时在中央台的热播曾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大宅门1912》作为《大宅门》系列剧的第三部,在关联性人物方面仍然由陈宝国、斯琴高娃掌舵,但在其他人物则作了重要调整,一大批一线明星倾力加盟,为之带来了不同的色彩。
在这其中,张韵艺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构成整部剧作的新亮点。
其实早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张歆艺就因饰演敢爱敢恨的林夏而一炮走红,去年在电影《匹夫》中再次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当然,无论是林夏还是《匹夫》中的小姑奶奶,都是那种充满野性的热烈,敢爱敢恨是其性格的主要特色,而张歆艺也正是凭着这种热烈奔放的演出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自己。
此番《大宅门1912》,张歆艺所饰演的路青青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如果说才子佳人是传统故事中的主角的话,那么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白景琦(陈宝国饰演)既有传统才子的风流,又有新式人物的狂放不羁,而这种性格对于深于梦想的闺阁佳人来说则是致命的诱惑。
然而,路青青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佳人,她是那个时代最早的知识女性,曾经留美的经历使她具有开阔的视野。
这中新式的组合构成了剧作的情感冲突主线,而相对于陈宝国一成不变的脸庞,张歆艺的表演则是整作剧作能否灵动起来的关键。
就故事而言,《大宅门1912》更像是《大宅门》系列的番外篇,它只是白景琦传奇中的济南部分,远离北京的四合院这里更具有某种自由的空间。
因而,与路青青的邂逅是一种无心插柳的举动,而留美归来的路青青则更像是这种自由风气的化身,无意间与七爷相遇。
或者,整部剧作就在于路青青的那种充满幻想的自由气质,她所展现的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脑子里还编织着美国式的浪漫与冒险梦。
张韵艺将这种充满萌态的少女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最近的网络用语中萌是一个颇受欢迎的词语,以致于出现为萌而萌的装萌。
张歆艺所饰演的路青青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另一种风采,一方面延续了以前角色中的敢爱敢恨,另一方面却将那种豪爽转化为清纯,仿佛寒冬过后的第一束花蕾,虽然欢快到极致但却不是那种浓芳艳彩的热烈,更像清泉流过石板,叮咚作响。
她与白景琦的关系从一开始的误会,到中间的相伴冒险再到最后的生死相许,其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但是却不显得做作。
古庙探险一段更是将其性格中的可爱与冒险因子充分展现出来。
虽然嘴上慷慨激昂,但是一到真的临事时却又胆小心慌,这或许并不是二十年代的女子,而是当下一个到乡村冒险的女大学生,或者可以说张歆艺的萌的气质是对当下众多女生的一个缩影。
透过《大宅门1912》,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萌动气质的张歆艺,这种气质与她之前的形象既有所关系,又有所突破。
或许,正是通过这种气质的转变,我们才看到一个更加多面的张歆艺,一个更加成熟完美的张歆艺。
大宅门1912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内容结构都不逊于前两部,但是张歆艺装嫩的表演与几位老戏骨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怎么获得的角色。。。?
遗憾。
以下凑字数:大宅门1912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内容结构都不逊于前两部,但是张歆艺装嫩的表演与几位老戏骨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怎么获得的角色。。。?
遗憾。
陈道明、陈宝国的表演能够做到准确与精彩,但是很少有令我看不过眼来的佩服,能做到的,只有斯琴高娃与焦晃。
原因在于他们的表演来源于一种属于天分的敏感,这种敏感能够传达出符合人性节奏的亲切,或者说是引观众关切。
他们的表演是不隔的。
当然,斯琴高娃在白文氏这个角色上,更有一份特别的喜剧感,这种喜剧感来自角色本身的个性,这一点是我的偏爱,也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
因此,所谓的好演员不是所有的角色都能演。
真的到了表演的至高境界,角色本身的深厚性与切合度反而更重要。
不过,陈道明台词念得颇有韵味,节奏感令我着迷,这就纯属我对他的偏爱了,未必属于好的表演,甚至这本身就是匠气的来源。
可见,主观性还是难以克服的。
两位演员完全没有吃透角色人物特点,九红和青青的被这俩演得不伦不类,狗屁不是,要不是知道这俩演员,第一感觉这完全是两个跑龙套的,或者是制片人关系户,郭老师好好的一部剧被糟蹋了!!!
九红是一个因穷困落入青楼的女子,她既清楚贫寒又深谙风月,被白家大奶奶排挤,无法入门,只能在济南苟活,1912这剧里何晴却把九红演绎成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特点的地主家的夫人,这性格标签贴在北京白家大奶奶身上还差不多。
青青就更离谱,做作的让人每看到有她的戏都浑身难受,仿佛一个县城演员班都没毕业的学生在农村丧葬舞台上演的小品,实在令人如刺哽喉!
主演里几个原班老戏骨就不用说了,这部戏里面几个配角令人眼前一亮,红花、水灵、金豆,潘大志、严玉成、米叶都值得点赞
挺好的啊 前几天的精神寄托。
太对不起前两部了,狗尾续貂。
冲着宝国老师还有王志飞看的,第一部真的太喜欢了!这一部也可以。
张歆艺演的是有毛病吧,跟致青春里的赵又廷异曲同工,欠抽
内核不错。框架硬凑。
这电视剧每人配把枪就是枪战片了,拍的啥玩意啊!一九一几年就要打日本人了?估计还没到九一八日本人就死光了!那SB女主角的狗血演技和狗血台词真是让人无语!一个卖药的老太太突然间变成了死去的慈禧了?最后女主角都死透了,居然还能活过来和男主角开玩笑!?
我觉得王志飞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是在勾引我。
看到第15集 弃剧了 真够恶心的。。。。做作 除了陈宝国都做作!!!
看似挺热闹,然而只有热闹
这几部都有所不同感觉
我服,这部我看的时候我深刻怀疑这部剧是为了捧张二姐的…
何晴演的是杨九红嘛?明明演的是个小家子受气小媳妇。青青能演的再假点嘛?!一星只给陈宝国
新编辑部故事、大宅门1912这种电视剧恐怕就是当下中国文艺界的写照,狗逼不会就爱现眼,这就叫蹲在巨人的肩膀上蹿稀,孙子刨祖坟全家火葬场。
时代历史剧,具体描述济南遇到的那些人和事情。义字当头。有很多明星的客串,包括好几个大牌的相声演员。跟第一部和第二部是脱离的。杨九红真是大美女啊!
还1912呢可拉倒吧
太TM烂了
郭宝昌,你把何赛飞藏哪儿去了!何晴这算干嘛地!她演的是杨九红啊还是黄春儿啊!杨九红从良了是吧!
好意思演!装疯卖傻!
刚看完就来这了,难道是因为我没看过之前的版本吗,我觉得这剧情这演技都很不错啊…
与前面的大宅门有差距,主线没走下去,有点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