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少看电视剧,看三叉戟也是过节无聊搜到的,看后欲罢不能,又开始追三叉戟2。
自警坛风云、重案六组时代就很喜欢董勇,觉得一身正气就是心目中的刑警。
三叉戟2起码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剧情喻庄于谐,三位主演演技也一直在线。
这里想歪个楼,说一下在这部电视剧里看到了只有职级没有职务的五十岁政法干警的境遇,在欢笑声中总有一些悲凉之感。
平时经常接触公检法司包括司里面的狱警,对上面提到年龄段的非领导人员境遇也都有所了解。
不可否认这一代人良莠不齐,但是多数还是兢兢业业有司法情怀的。
那么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呢,职级因为没有职务早早的达到了个人天花板,一般是所谓的对应正科待遇。
年轻的领导有涵养的敷衍几句,没涵养的有当面指鼻子骂或阴阳怪气阴损的,还有背后挖坑的、怂恿人去举报看热闹的、逼着让出不高的基层职务的。
他们通常工作经验丰富,得到的待遇往往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没有人看重他们的工作经验、一片赤诚,因为临近退休也没人把他们真正放在眼里。
他们属于万能胶,总是被派出去接访、下乡、开会充数。
他们心中的热血、对职业的热爱被人当做笑话。
他们干的越多出错的几率越大,最后还被人嘲笑落伍了,像拉磨的驴,只知低头干活,不知抬头看路。
所以看了三叉戟2,很羡慕剧中的大棍子、大背头还能不忘初心。
原来心情抑郁时经常看这段戏词: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
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
庆升平朝堂内群小并进,烽烟起却又把元帅印送到杨门。
宋王爷平日里宠信奸佞,桂英我多年来早已寒心。
誓不为宋天子领兵上阵,今日里挂帅出征叫他另选能人。
看了三叉戟后喜欢看这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刑侦悬疑剧《三叉戟 2》震撼回归,在如今IP市场日益火热的背景下,一旦一部剧集获得了成功,续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2024年播出的续集作品不胜枚举,包括《长相思2》、《白夜追凶2》以及刚前不久完结的《猎罪图鉴2》。
更让人兴奋的是,2025年才刚刚开始,已经有《鹊刀门2》率先开播,还有《我是小仵作2》和《无所畏惧2》等多部续集作品也在等待上线。
而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这部剧,同样是续集——《三叉戟 2》
这部剧于1月23日正式在北京卫视与东方卫视双平台播出,同时由爱奇艺视频网络独家上线。
《三叉戟》的第一季在2020年5月播出,凭借7.5分的豆瓣评分以及剧集上线后对观众的热烈反响,迅速获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
剧中的铁三角组合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了警匪剧中的一股清流。
三位主角“大背头”、“大棍子”和“大喷子”,从他们的外号就能看出,这三人非同凡响。
第一季的剧情围绕三位主角的老朋友——老夏的死亡展开,随着案件的逐渐推进,三人一步步揭开了真相。
尽管剧集是一部悬疑犯罪剧,但其中也融入了大量生活化的幽默元素,让剧情轻松而富有趣味,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意义。
三位主角在团结协作的同时也常常相互打趣争执,这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
如今,《三叉戟 2》终于上线!
三位“老炮儿”重聚,再度为观众带来了令人震撼的侦破过程!
熟悉的“铁三角”搭档,再度上演火爆破案,笑点不断!
五年过去了,崔铁军(陈建斌饰)、徐国柱(董勇饰)和潘江海(郝平饰)这三位老警察终于回归!
原班人马齐聚一堂,一开口便让人感受到熟悉的味道。
这部新剧依然由公安作家吕铮、曾执导《长相思》和《少年白马醉春风》的最佳导演刘海波,以及著名编剧沈嵘携手创作。
三人再次合作,为第二季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叉戟 2》讲述了崔铁军、徐国柱和潘江海这三位警察侦破一起传销案件的故事。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案件与20年前的一个未解案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揭开隐藏的真相,三位老警察在郭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工作小组,在小吕和徐蔓的配合下,他们与不同警种联手,成功侦破了多起重大案件。
第一集一开始,铁三角三位大叔带着家属一起去海南旅游,结果却被一个传销组织盯上了。
这些骗子以为遇到了三个老年人,可以轻松洗脑,但没想到,他们碰上了强硬的对手。
于是,三人决定假装上当,顺藤摸瓜,设下圈套,将这个传销窝点一举捣毁。
然而,意外发生了,他们发现这个窝点背后竟然还有一个更大的犯罪网络。
为了追根究底,三人穷追猛打,最终将“上线”擒获。
然而,他们却因此遭到了领导的严厉训斥,差点还因误抓卧底而被处分。
《三叉戟 2》的案件设置相当引人注目。
本季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的刑侦手法,而是聚焦当下的热点犯罪问题。
三位主角联手侦破一起传销案件,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逐渐揭开了“青山会”犯罪集团的罪行。
这个犯罪集团试图通过虚拟货币垄断市场,谋取巨额非法利润。
面对重重阻力,铁三角敢于迎难而上,最终成功铲除“青山会”,将重要嫌疑人一一缉拿归案。
从旅游中的传销骗局到“以房养老”陷阱,再到虚拟货币诈骗,每一个案件都紧密贴合现实生活,令观众看得心惊胆战。
而剧中还埋下了与二十年前的悬案相关的线索,令观众忍不住想继续追下去。
在紧张的案件进展之外,三位主角之间的互动也充满了轻松幽默感。
比如,在大背头与传销头子谈判时,其他两位早已做好了周密布控,却意外发现这位传销头子竟是他们的“熟人”,这一发现牵扯出了长达十年的秘密案件。
当三位主角去祭奠老夏时,竟发现他的墓碑被砸了。
通过调取监控,他们追查到了一名有前科的男子,而这个人正是十年前老夏侦破的一宗杀人案件的凶手,刚刚出狱不久。
剧中的老少搭配侦破案件的模式,既增加了剧情的活力,又时不时地穿插一些“代沟笑点”,让人捧腹大笑。
例如,三位主角误会了徐蔓,潘江海(“大喷子”)立刻开口反驳:“我说不管,你们非要管,现在好了吧!
”结果,徐蔓一句话就把三位大叔噎得无话可说。
将刑侦与喜剧巧妙结合,《三叉戟》无疑为这一类型的剧集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使得过去单一的市场类型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有趣。
剧中不仅有紧张刺激的破案过程,还有许多逗趣的日常互动。
例如,三位大叔在警局里斗嘴、拌嘴,甚至互相吐槽,但在关键时刻又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迎接挑战。
这种接地气的风格,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也不会感到无聊。
《三叉戟 2》延续了前作的优秀传统,注重剧情的真实性和幽默感,同时摒弃了过去涉案剧中常见的“爱情线”,将焦点完全集中在案件本身,呈现了更加紧凑合理的情节发展与紧张的缉凶过程。
这正是这部剧的最大魅力所在。
温馨提示:文章含有轻度剧透,谨慎食用本剧2023年开机,青岛取景截至写稿期间更新至19集
魏胜毅杀人案(夏春生笔记)主线:十年前魏胜毅杀人案支线(未更新完,不全): 新元卡传销案 → 体检送鸡蛋的诈骗案→ 网红整容诈骗案→ 假冒崔铁军诈骗案→ 姜连山失踪案→化工厂贩毒案→……
三叉戟2海报可以说悄无声息的播出,作为第一季的忠实观众等了五年啊,庆幸是原班人马,不仅主角团队,配角也是原来的配方,比如林楠(王骁饰)在拍摄这部的时候咖位明显提升,但依然友情出演。
林楠(王骁饰)看下去就不难发现每一件案子与生活都是息息相关,侦破方式也非常接地气,让我想起了重案六组系列。
终于有一部剧摆脱了刑侦剧三件套:色调暗➕血腥暴力➕库布里克凝视。
库布里克凝视大家肯定发现了现在犯罪悬疑剧的泛滥程度如同那几年的古偶。
不论什么类型只要开始跟风,必然良莠不齐,开始套路化模式化。
不管案件逻辑、节奏、演员演技怎么样,先上阴郁冷色调,再开头一套故弄玄虚或者*腥*力“组合拳”抓眼睛,看似节奏快药力蒙,但大多数都无法自圆其说,就会烂尾,凶手审讯室内灯光调暗就跟没交电费一样(也不知道提讯的警官能不能看到犯人面部表情和细节,反正不给特写我是看不到),交代案件经过时整上库布里克凝视,就敢吹演技。
三叉戟2剧照光影是辅助剧情的不能滥用, 部分悬疑剧为了追求电影质感,过度使用暗色调,导致画面与剧情的结合不够自然,甚至让人感觉是为了“暗”而暗。
当然每个年代都有流行的滤镜,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滤镜的使用较少,画面色调多以真实呈现为主;20世纪90年代滤镜开始被用部分影视剧采用鲜艳明亮的色调,奠定了“阿宝色”风格;2010年代 《宫锁心玉》爆红,“阿宝色”风格再次流行,同时低饱和度和暗色调也开始奠定基础, “莫兰迪色”色调应运而生,而后不同风格影视作品开始运用不同滤镜。
三叉戟2审讯剧照《三叉戟》系列完全避免了当下泛滥的套路和模式,观众可以看到每一处细节,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清晰到演员的每个微表情,每一根手指的动态。
你一定有共鸣,原来特写是强调剧情而非展现所谓的演技。
和第一部完美闭环
案件逻辑确实有不足,可我总感觉最后会把所有的线索串联,第一部的回忆片段那么多好评,都呼吁拍前传了,为什么这一部突然取消,会不会布幕下有一场大戏?
看演员表有太多大牌实力派还没出现,有点期待。
目前看这部剧网播效果并不理想, 累计播放量仅50.3万,实时热度排名第21位,集均有效播放仅16.7万,个人觉得和宣发有很大关系,一点点动静都没有直接上线。
至于一星说的爹味、登气,着实没看出来, 这两个词不是用来讽刺那些喜欢居高临下地对他人说教、指手画脚,但又缺乏实质性帮助的人吗?
这三位一边带徒弟传授经验,一边学习先进办案手段,一直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事情还冲在前面,有错误替徒弟担着,职场要是有一位这样的师父带着都是幸运的,何况这是仨。
老潘对徐蔓说:我就是你的底气!
徐蔓没查清楚嫌疑人地址,老徐一句埋怨都没有:道什么歉,我又没说你什么,六个包子够吃吗?
你先吃,我下去看看……只注重解决问题而非找责任人,这爹味吗?
小青年骚扰徐蔓、和张队“相爱相杀”、和大孙冰释前嫌……诸如此类的细节很多,对小吕就更不用说了,有经验有知名度的老前辈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对后辈倾囊相授,这还爹?
这真是亲爹了!
就目前剧情看,后面应该还有一个主线案子,才一半魏胜毅杀人案已经查的差不多了,“无天佛祖”还没正式出现呢,另外徐蔓可能不仅仅是一名普通警察,能够从异地轻松“借”到跑车,背景绝对不简单,陈阳和徐蔓是什么关系……期待后面的剧情。
感谢momo大军中的一位朋友,建议我写一个长篇的评论,感谢建议和鼓励!
匆忙之笔,不喜勿喷,欢迎友好讨论!
五年啦三叉戟小分队《三叉戟2》终于重出江湖了。
亦如预告片里写的那句“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制片方诚不欺我,主演人员果然还是那老哥仨——陈建斌、董勇和郝平。
故事依旧围绕已故老夏展开。
继上一部几人立了大功后,上面特意给他们报了个“夕阳红”旅行团,目的就是让他们安心休假,坐等退休。
哪知这哥仨偏不是个省油灯,对犯罪味道的敏锐程度堪比警犬,一趟好好的旅行愣是被几人整成了“勇闯传销贼窝”的公差。
就在几人美滋滋准备接受表扬的时候,上头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原来,他们把部署已久的传销案给搅黄了。
抓的两人非但不是主要人物,其中一个还是干到中层的卧底警察,于是就有了下面反差感极强的名场面。
看来这念头什么职业都不好干,保命关键还得靠降压药。
既然‘好心办坏事’了,那就干脆一干到底。
要么怎么说这姜还是老的辣,在几人配合下(主要还是江湖混久了),一帮年轻警察被他们连忽悠带骗的找不着北,最终只能恭敬的请当年叱咤风云的‘三叉戟’重出江湖。
大背头(陈建斌饰)也就顺水推舟的成了与传销组织对着干的分派‘大佬’。
瞧这嚣张程度,大佬气质没跑了。
通过后面层层剥洋葱,老哥仨终于揪出幕后老大,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人竟与他们十年前破的案子有关,而且人就死在了他们面前。
尘封已久的记忆让大背头想起老夏生前的顾虑。
难道当年审的案件另有隐情?
老夏的直觉果然没错?
那,他们仨到底是安心等着退休,还是在这节骨眼上放手一搏,弄清其中的真相呢?
以上说的是抓心挠肝的剧情,下面我们在来说说这拍摄手法。
和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的喜剧开场更令人记忆犹新。
人满为患的度假泳池,三个身着艳丽海岛服的中年老男人与衣料颇少的靓女猛男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给自己增加士气,几人不得不憋气提臀,可惜帅不过一秒就被各自的媳妇一脚踢回原型。
除此之外,剧里还增设了许多反转场面。
比如大背头见到第一个传销老大时,通过一些细节判断出对方不是本人,哪怕第二位和他视频谈话,他还是能从细枝末节里发现那人不是自己要找的大佬,从而具象的描绘出大背头这人眼尖心细,聪明的形象。
还有一门心思想着升迁的“大喷子”尽管之前有诸多不愿,还是同意他们组建了“三叉戟工作室”,以及暴脾气出名的“大棍子”在面对大背头给他制造的惊喜中也不得不缴械投降。
他们三个因为“老夏”这个已故的粘合剂成为坚定的铁三角,彼此支持,永不言弃,向着光明大部前进。
虽说讲的是警察署的事儿,但许多人情世故与普通人一般无二。
好比,工作升迁、结婚、安抚炸毛的媳妇儿、老职员与年轻职员的业务竞争等等。
扑朔迷离的案件中又透着许多生活和人性上的小幽默,实在难能可贵。
总之,真心诚意推荐大家观看。
要么,它咋能拿下第33界飞天奖里的优秀电视剧奖呢?
实至名归,实至名归!
《三叉戟》第一部就挺好看,导演、演员、剧本,都特真诚,看就完事儿!
扮演董虎那翟小兴老师,那演技看得那叫一个舒服,就跟在你眼巴前走路、说话一样,那个寸劲儿把握得,完全掌握观众哪疼、哪痒、哪渴、哪乏。
但是呢,人家一点都不炫技(有的演员好是好,就是总忍不住炫技)。
后面董虎下线,虽然他是反派,但是弹幕里一片哭号,个个要与编剧拼死一决。
就是 《三叉戟》第一部里,有几个年轻的角色太犯嫌了,搞得剧情都点磕巴。
到了第二部,角色都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故事,更加精彩了。
而且第二部非常非常宝贵的是,特别幽默!
都知道幽默有多难吧!
有才华的聪明的影视剧,未必幽默;但是幽默的影视剧一定有才华、聪明。
不瞒您说,看第一部,你还能毫无心理障碍地关掉屏幕起身干别的;这第二部,你要关掉屏幕,得心理建设一下子。
当然了,毕竟是老爷们儿剧,女性角色普遍弱些。
还好徐曼可以,一看,第二部加了一位女编剧熊语真,怪不得啊怪不得。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写女性形象,必须得女性写;女性未必写得好,但是男性一定写不到位,尤其是类型剧。
(不过,《借命而生》也是熊语真编剧,那个剧编得……………………嗨!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了)加上扮演徐曼这位演员也挺讨喜,比第一部里那几个女生瓜蛋子强多了!
结构特别稳当,三叉戟里的大喷子(名提、一张嘴厉害)、大棍子(武力担当,直肠子、讲义气)、大背头(聪明、机灵),第一季是老夏帮他们搂着,三加一很顺。
到了第二季,来了个做政委的楚东阳!
楚东阳政策水平高,抓作风建设,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
和三叉戟老三位的不拘小节、先斩后奏、不讲程序频频产生矛盾,三加一的组合更精彩了!
但是到了褃节儿上,楚东阳还是保护老三位。
加上一辈子帅到老的巫刚老师坐镇局长(巫刚老师也是凶狠不起来,讲狠话都是眼里带着一丝笑模样,没一点戾气,是不是天生好看的人戾气都少呢?
),超绝气泡音硬汉老田、和那张建国,你看他们表演,跟现场看话剧似的,舒坦,结实,稳当。
→ 两位喜人:闫佩伦还是那么优秀,去他的心里诊疗室之前,大背头那句拔高音量的“行!
我去!
” ,也太像闫佩伦在《喜人奇妙夜》里那一出了。
闫佩伦这个社畜牛马,被大背头反客为主,一通倒反天罡的病人对医生的心理治疗之后,辞职了!
这效果确实在意料之中,但是被这二位一演,就是那么精彩。
闫佩伦眼圈红红的模样看得人很爽啊。
大锁……就那样吧。
→ 大棍子的老哥们之一老万,怎么看怎么有点像台湾艺人康康。
这是康康。
这是老万(李大光 饰演)
前言:如果你喜欢轻喜剧,看这部剧;如果你喜欢案件推理抽丝剥茧,看这部剧;如果你喜欢好演员飙戏,看这部剧;总之千言万语,推荐大家去看上两三集,后面剧情会非常精彩!缘起:本来没有刷到过这部剧,全靠表哥口口相传,过年走亲戚跟着看了两集发现太好看了,于是自己也开始从头看,但是第一集的开头感觉可以设置的更好以吸引更多观众,最开始从头看的时候没有第一部的铺垫有些云里雾里。
所以大家如果觉得第一集突兀,可以往后多看看,后面简直精彩到不行。
推荐理由:首先,前期小案件极其有意义,反诈宣传的基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老少皆宜,对所有人都是一种警醒。
其次,老戏骨们的演技完全吊打现在流量,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是戏,完全沉浸式追剧,不会有任何一个演员让你觉得出戏或者想起演员本身。
幽默诙谐的地方让人会心一笑,紧张刺激的氛围又充满悬念,人物形象鲜明又互补,强烈推荐全家观看。
最后:在小红书上刷到了编剧,又了解到这部剧在豆瓣上可以评分,专门为了这部剧下载了豆瓣,评了五星又写下了第一次的剧评。
真心希望这样的好剧被更多的人知道,很多好剧都埋没在了流量宣传当中,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我可能也会与这部好剧擦肩而过。
如果可以,期待编剧未来继续写下续集,创作更精彩的作品。
真心祝愿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闪闪发光,让真正的好剧被更多的人看到。
感觉作为下饭剧还是不错。
编剧也是神了,把全剧的案件都从一个看似简单的传销案开始,紧紧串联在一起,竟也不显得别扭。
没有过多拖沓故作深沉的镜头,情节虽说简单略显粗糙,纵观全剧,逻辑也讲得通,重点放在了三个人的默契和情感上,日常的斗嘴显得出彩,更有观众缘。
也没有勾心斗角的人性,没有各怀鬼胎的阴暗,在三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镜头表现下,反而更让人觉得是阳光的,这或许就是编剧想传递的东西。
至于演员,三个老哥都没有落下演技,感觉是信手拈来。
陈建斌动了头发,大鼻子董勇是个很有性格的演员,跟郝平都没有动过。
陶虹的面瘫脸动过的痕迹太明显,在剧中碎嘴的家庭戏份有点多,略反感,赵子琪跟胡可或多或少都有动过,一声叹息,人为了不服老可是煞费苦心啊。
李之夏是个00后演员。
徐蔓这个角色,聪明伶俐,心里时不时都有小算盘,出发点总是好的,外形上也显得很灵气十足。
全剧最有笑点的却是楚政委。
这是全剧最成功的角色。
不仅源源不断地向观众传递了正确的思想教育,还警惕着大家,不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有什么事楚政委他真上。
生活中玩笑可以开,但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谁都不含糊,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体现!
那个王志飞,有时候看着他的戏份觉得有点累,你看他的那嘴巴似张非张地,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后期配音的,之前看那部《扫黑行动》的时候也是,啥玩意。
没有过于华丽的服装美术,没有凌厉的动作,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情节,就是一简简单单的下饭肥皂剧。
起码它传递的是积极阳光的。
就冲这女主,就知道2的质量是要比1好的。
1中的夏静怡的演技真的是不能看啊,吐词、表情都完全不在线,然后看下学历果然还是有差距的。
2中的徐曼演技还是可以的,虽然也不是科班出身,但整体还是在线的。
故事情节上,怎么都绕不开积案了嘛?
关键是积案的处理不大好,有点突兀和急于求成了。
还有就是案件性质上,与1重复的较多,不够新颖。
### **《三叉戟2》:一场“老骥伏枥”的尴尬突围** 作为《三叉戟》的续作,《三叉戟2》试图延续前作“老警察破新案”的热血内核,却在类型化探索与叙事逻辑的平衡上暴露出明显的割裂感。
这部剧既展现了公安题材剧的创新野心,也因过度迎合“合家欢”而陷入轻浮与降智的泥潭。
#### **亮点:老戏骨的“稳”与现实的“锐”**1. **原班人马的默契与角色深度** 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位戏骨的表演仍是全剧最大看点。
崔铁军的“大背头”式领导力、徐国柱的硬汉底色、潘江海的圆滑官迷,角色性格鲜明且延续了前作的烟火气。
尤其是三人面对退休焦虑与职业信仰的挣扎,为刑侦剧注入了难得的中年现实主义视角。
剧中“三叉戟”与年轻警员的代际互动(如小吕与徐蔓),虽略显套路,却真实映射了职场新老交替的张力。
2. **案件选题的民生触角** 从“旅游传销”到“以房养老诈骗”,剧集紧扣社会热点,以案件为切口揭露老龄化、金融犯罪等现实痛点。
例如传销组织利用剧本杀式话术操控老年人,或假借“体检送鸡蛋”诱骗房产,这些设计既具警示意义,也体现了主创对社会议题的敏感捕捉。
#### **硬伤:喜剧化叙事与刑侦逻辑的互斥**1. **为搞笑而牺牲专业度** 剧集试图以轻喜剧风格消解刑侦题材的沉重感,但执行层面却频现“闹剧化”处理。
例如首集三人不报备便贸然抓捕传销头目,误伤卧底女警徐蔓的情节,不仅违背基本办案流程,更将老警察降格为莽撞的“喜剧工具人”。
类似桥段(如崔铁军假扮黑老大时的浮夸造型)虽试图制造反差笑点,却因脱离现实逻辑而显得幼稚可笑。
2. **技术细节的潦草与漏洞** 刑侦剧的核心魅力在于智斗,但《三叉戟2》对破案技术的呈现过于粗糙。
例如通过区块链追踪虚拟货币洗钱、AI换脸还原嫌疑人等情节,仅以台词潦草带过,缺乏具象的推理过程。
更致命的是,剧中多次出现“反派强行降智”的设计(如诈骗分子面对警方挑衅无动于衷),削弱了对抗的紧张感。
3. **“爹味”审美与性别凝视** 开篇的比基尼泳池镜头、男性视角的插科打诨,暴露了创作意识的陈旧。
这类“男凝”内容不仅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脱节,更与剧中“守护群众”的崇高立意形成讽刺性反差。
#### **争议:类型融合的进退维谷**《三叉戟2》试图在刑侦剧与生活轻喜剧之间找到平衡,却未能解决两者的内在矛盾。
一方面,它通过“三叉戟”的家庭琐事(如徐国柱与花姐的退休约定)增强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过分夸张的喜剧桥段(如楚政委与老三位的官僚式冲突)又冲淡了案件的严肃性。
这种分裂导致剧集既无法满足硬核刑侦迷的期待,也难以吸引纯粹喜剧受众。
#### **结语:一场未完成的类型实验** 《三叉戟2》的尴尬,本质是创作团队在商业诉求与艺术表达间的摇摆。
它证明了“老戏骨+现实题材”仍具市场潜力,却也暴露出国产刑侦剧在类型创新上的乏力——当“合家欢”成为安全牌,深度与锐度便成了可舍弃的代价。
若系列还想延续IP生命力,主创或许需要更决绝的选择:要么彻底拥抱硬核推理,重构刑侦剧的智性魅力;要么深耕人物弧光,将“老警察”的困境与尊严推向更深刻的现实主义表达。
**评分:★★☆(5.5/10)** **推荐人群**:前作粉丝、中老年观众、对刑侦逻辑要求不高的合家欢爱好者。
**避雷提示**:追求严谨推理、反感降智喜剧的观众慎入。
春节期间,跟着猫猫看的电视剧。
《三叉戟》我有点印象,记得有三个老头儿破案,三个男主我都没兴趣,剧情记不得了,应该没有特别的亮点(但当时这部剧有点热度,想来应该是内容不错,只是我个人无感)。
不经意间,《三叉戟2》都来了。
最初跟着猫猫看的时候,觉得什么呀,主角团这么老,两个小年轻就像花瓶,看着也没什么作用,有啥好看的呀——然后就打脸了。
从背头忽悠另外两个老伙计一起成立三叉戟工作室开始,到郭局硬塞了楚政委当头儿,再有两个愣头青想要学习加入进来,就这么一个6人团就成立了。
背头鼓动其余两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要找出当初老夏至死也没抓到的犯罪团伙,但这事儿要背着楚政委和两个小年轻。
为了打发小年轻,随便弄个排队看病领鸡蛋的诈骗案就让他们去查,然后查出惊天大案,紧接着就是网红整容案,似乎和诈骗案背后的团伙有关系,再往后就是去异地查电信诈骗的嫌疑人,又转回本地继续查——目前我就看到这儿了。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非完整剧评,但想着我一般不对具体案件做分析,只记录感受,大概率也会追着看完,就不打上“非完整剧评”的标签了(一般用于弃剧)。
简单记录下剧情主线。
【剧透开始】(偷懒抄了豆瓣的,没想到这么完整,一般的剧情简介就写个头然后省略号了)号称市局“三叉戟”的崔铁军、徐国柱和潘江海在侦破一起传销案时,发现关键嫌疑人和二十年前一桩凶案有牵连。
为了能够彻查案件,三位老警察在郭局的支持下,成立了三叉戟工作室。
在徒弟小吕和年轻女干警徐蔓的配合下,老三位协助各警种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那桩二十年前的疑案也最终真相大白。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三叉戟发现这一切都和一个叫做“青山会”的犯罪集团有关。
而这个犯罪集团试图通过“云贸币”这种虚拟货币,垄断市场攫取利益。
最终,三叉戟迎难而上,突破重重阻力,终于将这个盘踞平安省多年的犯罪组织“青山会”连根拔除,主犯周茂被捉拿归案。
三叉戟再一次保护了平安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剧透结束】虽然还没看完,但已经可以给出“好看”的评价了。
没有错综复杂的男女主感情线,以探案为主,穿插一些成员的个人生活琐碎——有人不喜欢这些琐碎,但私以为这恰恰体现了真实。
毕竟不是偶像剧,不用造神,三叉戟虽然专业精湛,但也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亲人朋友。
明明跨越了时代,却有种年少时追《少年包青天》的感觉,案件一个接一个,每个都制作精良、逻辑合理,有站得住的动机和利益诉求,爱恨皆有源头。
看着主角团紧密配合抽丝剥茧,遇到危难时刻也总有天命庇护,也许有流血有牺牲,但结局总是光明的。
没那么紧张的时候,主角团们也会插科打诨,还有适龄男女冒点粉红泡泡,但面对正事可没人含糊,都全力以赴追寻真相。
破案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在此期间,也收获了珍贵无比的情谊(《大宋少年志》《少年歌行》也有点这种感觉,不过不是破案,但也有线索要追)。
都说现在的观众挑剔,可大家的愿望很朴素,就是想看好好讲故事的、好好制作拍摄的影视作品。
以为拿出流量小生流量小花就能粗制滥造喂观众吃shi,那就不能怪观众嫌弃了(短剧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资本投喂劣质传统电视剧的无声抗议)。
以上。
观看时间:202502
当初谁说的想看老三位100集办案日常,不要看夏静怡崔斌的,这不就实现了吗!
部分内容略感不适以外,整体可看。
3星,不如第一季,这季感觉他们仨在演角色,很不自然。有的台词还行。
才知道开播了,开头就觉得好笑,冲这原班人马先四星预定,第一部就好喜欢,居然都是五年前了,这部的女警顺眼多了,希望后面也有戏份
陶虹这张脸填充的啊,这是恐怖片吗,吓死我了
五年!还是老味道啊比想象的好多了 讨厌的角色都走了 新加的小女警也可爱有脑子 段子多了节奏也没掉 国产剧终于回归大众娱乐
我老了,感觉这个剧的节奏和叙事特别适合我,没有一点故弄玄虚或者叽叽歪歪
看了三集还是那个味,只要不像第一季给演技差的年轻人加戏就是满分
感觉没有1好看——剧情有些太拖沓,案件侦破也没有1惊心动魄、细致入微……
能不能让三大叔拍10季给我看 真的太好看了 我会永远追随三叉戟
很好看!!!一个人夜里边看还不敢笑出声hahahahahah,三叉戟太有活儿了,喜欢三个大叔的演技!拼劲全力给大家贺岁哈哈哈
三天刷完,和第一季一样的味道,有感动有笑料,如果有第三部请快点出。
时隔五年的续作,接地气的同时,还增添了很多活力的感觉,整体既有紧张刺激,也有轻松活泼。三叉戟老三位依然配合默契,办案子干净利落。这一部没有了上一部不太受喜欢的部分,反而增添了一位新成员,收了新徒弟,将更多篇幅完全放在了三叉戟身上以及办案过程中,非常不错。从第一集一个小小的传销一点点抽丝剥茧,查出了连环案,故事和剧本非常扎实,整体连续性非常强,追剧有种爽感。期待第三部原班人马回归继续演绎!
看完一集,一般般!第一集开头就用比基尼美女玩水吸引人,场景空境也不错!但所有人都刻意搞笑,太尬了!你知道真可爱与装可爱之间的区别吗?有的人本身搞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特别搞笑,比如郭京飞,无需刻意,不经意间就很搞笑!但本剧中的三位太刻意了,看着他们这么演就很累,看得也累!他们仨应该也不乏幽默细胞,只是没有得到恰当的使用。剧情嘛,也凑合,如果你不介意尬搞笑的话,也可以凑合看看,我就不奉陪了!听说完全没有了第一部的灵魂!
看了几集看不进去了,能看到聂远客串也还行。
欢乐又注水、刑侦又扯淡,三个老活宝的合家欢探案,玩的就是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诙谐。(7/100)
幸好三位演技不错,否则我都以为警局那帮子是吃干饭的,全靠中老年才能办事儿!
新加的那个女警拉垮,到底是怎么做到能把女性角色都写的那么讨人厌的,上一部的静怡小雪,这一部的徐蔓,血无语
三星半半星给五年的等待,给“三叉戟”的滤镜,给小到戏份加起来可能两集都不足的客串全员原阵容。对味又不对味的感觉,也许就是热评所说,有了名誉title吧,登登的,虽然人物有足够的资本,也幽默风趣也智囊团也经验丰富。女警徐蔓塑造得还可以,警匪犯罪片里的女警终于不再傻白甜、弱不禁风和莽撞了,感动🥺🥺 不是很喜欢感情线,因为小吕演技实在有些拉胯,总觉得配不上徐蔓。看这架势,如果有下一季,不会真要拍到给静怡带娃吧,不如补补前传啊导演。
一集我还没敢弃,硬着头皮看完四集才果断弃,这种中老年下饭剧,实在是跟不上时代,随便一个包袱都要分三次拍三个人的镜头,导演这是有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