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想看部动画电影,在微博搜了几部高分动画电影,随意地点开了这部,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岩井俊二的电影,作为一个影迷来说,似乎可以说有点落伍,但是,就好像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真正喜欢的,就算晚一点遇见,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之前做好了是一部杀人案件的准备,反正日本电影非常擅长此道。
但是看着看着画风有点不明白。
看到最后发现,岩井俊二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暗恋,什么是喜欢。
我喜欢你,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
而你,就是整个世界。
年少青春时光,很多事情以讹传讹就会变成一件大事;去确认他到底还活不活着这个事实,明明看起来好像很容易的样子,而花却在家里躲了一年半才去做,就好像我们小时候,不小心吞了西瓜子,害怕担心了一整天,以为西瓜会在肚子里生根发芽。
但是,这就是孩子啊。
结尾处回家的电车上,荒井花感慨道“他说一辈子也忘不掉有多疼,那是爱的告白啊”这句场景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星空下两个人一起跳舞,还有第二天早晨两个人出门上学见面的时候,彼此都行那个芭蕾舞的姿势,真的让人好喜欢。
还是《花与爱丽丝》的味道,一样的糊涂一样的傻——并非贬义。
“青春悸动”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前几天看B站关于杀马特的介绍,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女少男,夸一夸就会轻易感到被爱的年纪,一边渺小地生存一边嚣张地生活。
这个视频的整体感情基调是同情这些得不到关注和爱的少男少女。
是该同情的,但也不完全是。
就像《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赶不上末班车睡在卡车车底的两个女孩,只是为了蹲点看一看当年那个被衬衫里面放进蜜蜂的男孩子是否还活着。
青春不就是这样么,晴天白日,在马路上奔跑,在路边吃拉面,稀里糊涂没有目的的生活,信以为真凭空放大的臆想。
我没染过杀马特,我也没有睡在马路边,但我确实也有过这样的青春。
最开始看时,我是有些对花的偏见,觉得她任性、不负责任,老是把爱丽丝陷入麻烦的境地之中。
但仔细想来,貌似也没有对爱丽丝造成多大的伤害,反倒让她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年迈的公司员工、正义的出租车司机、热情的少年们……生活总是危机四伏的,拐卖、肺炎、强奸、霸凌,种种。
谢谢岩井俊二没有放进这些现实主义的刺痛,来入侵女孩们的世界。
曾经看到岩井俊二的采访,导演说:“因为我自己是男人, 如果男主人公跟我同龄的话, 同为男性的视点, 会跟我有一种重叠, 故事情节很难展开, 所以我愿意把那个情节转向比如说女性或者年轻人或者老人, 这样的话创作起来更容易, 可能性更多。
虽然主人公是女性, 其实我觉得那个就是我自己。
”看到的那一瞬间我是感动的。
所有的文艺作品从诞生之初就要面对注视的目光,姜文《太阳照常升起》中,米兰是为少男们注视的女神;岩井俊二的《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以及《杀人事件》,则不会给人这种矫情的感觉,尽管这些女孩或羞涩,让人干着急;或是爱幻想,让人觉得不切实际;或是大大咧咧,让人好笑又好气。
少女杂志是给少女看的,它们为女孩们编织出梦境;岩井俊二的少女电影也是给少女看的,它们让女孩们在其中看见自我,抓住那种缥缈的童真和对生活的爱意。
少女情谊是怎么样子的呢?
我好像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从上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莫名其妙考中全校第一(有种凡尔赛的意味,但当时的我的确没有名次的概念,小学时满分100分大家几乎都能考90以上,我只认为自己属于学习好的群落,但没想到竟然可以这么好),我就变成了一个在意名次的可怜虫乖乖女,严肃认真、无爱好,我的学霸朋友们也都是如此。
如果非要说说少女记忆,只记得小学时候和孔令蕾一起回家,她突然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吗,我在沙堆里发现了一只人的手。
然后她带我去看,路上叮嘱我千万不要告诉别人,结果到了后发现是一只商场里塑料人体模特的断臂。
我们俩站在沙堆上哈哈大笑。
好像之后再也没有女孩子这样捉弄过我了。
还有一次我们路过交警大队,装模作样地向消防员哥哥们敬少先队礼,消防员们也装模作样地向我们敬礼说你们好你们好。
就像花和爱丽丝。
我的少女时代的记忆好像也就只停留于此了,阳光洒下来,像花瓣一样,光影斑驳。
之后我作为卷王乖乖女的事情不必再说。
老气横秋,令人生厌。
我也深知,我再也做不到像花和爱丽丝一样自由自在地活在少女的世界之中了。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动画片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下面请看前线青春少女们弄清生活的影评了!
果树:依然细腻,依然神配乐,依然让人羡慕青春。
Harper Yug:喜欢里面的部分片段,整体上还是给人感觉太神神叨叨了。
笑意:唤醒了内心沉睡的中二少女!
完美还原那个年纪的轻盈灵动傻缺~回想到和那时候的伙伴干过的一堆傻事,啥都没错过,赛高!
Xavier-耐观影:观看到一半时感觉情节会有小题大做感,但转念一想初中时的世界不就是如此加油添醋的夸张之举吗,到了结尾时会被这段无疾而终的初恋深深触动,此外对黑泽明《生之欲》的致敬也是一个大大的亮点,所以满分。
子夜无人:充满脱线感的画风写尽青春世界里的惊心动魄,所有轻盈、慌乱的、易碎的片刻,完美捕捉到用“大惊小怪”四个字就可以写成一整部史诗的少女内心戏。
求而不得的爱意变成蜜蜂的尾后针,变成以讹传讹的咒语,当她重逢擦过他的肩头,换了新校服的少年已经变得温柔,夕阳晃了眼睛又溜走,她已经牵着一双更重要的手,所有的拿起和放下就在那一瞬间,那是生命长河里无人察觉、却会被偷偷铭记一生的波澜壮阔。
Spy Liu:???
毫无逻辑,导演确定知道自己在拍什么吗?
无厘头到无逻辑的地步。
并不是拍成动画片,人物行为的动机就可以不要逻辑了。
真的是想拍到哪就拍到哪,一个明确的主题都没有,以为是一个精彩的悬疑片,结果全程无趣到极点,还要强煮烂鸡汤。
所有人物画得几乎差不多,毫无特点。
看该片的体验纯粹是感到浪费时间,还会十分后悔浪费时间看了该片的那种感受。
Hethang:导演真的知道自己想要拍什么吗?
一个无关乎于女孩们如何成长的故事,竟然在90分钟里拍出了多种类型鱼龙混杂的水土不服之感。
开头以为是悬疑片,中间突然变成冒险片,结尾又开始无病呻吟的日式鸡汤片,简直让人看得人格分裂。
这样还就算了,那些日本电影中最不愿意被人看到的脚趾抠地名场面竟然还被无限放大,尤其是爱丽丝以为花被卡车带走一边大喊大叫一边奋力追赶那里简直达到我一年观影的尴尬最高峰,拜托,把青春片拍的这么蠢不拉几,你以为我们都是不带脑子长大的吗?
别用那什么粉红色的泡泡来遮蔽我的眼睛,我,不,接,受。
DAY3的动画片场刊将于稍后揭晓,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在一个不那么忙碌的午后,上班时间,我点开了这个电影。
开始还觉得挺平淡的,想要不要删掉,但却越来越喜欢。
最近对动画片都有点提不起兴趣,像是评分很高的《海洋之歌》、《辉夜姬物语》 我都看不下去。
但是岩井俊二果然还是那个岩井俊二啊!
电影中有三段特别喜欢,一是爱丽丝跟踪大叔那一整段,让人又搞笑,又感怀青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情怀。
二是花和爱丽丝在汤田家楼下,深夜里跳芭蕾舞那段,简直不能再美。
三是花对汤田说她用蜜蜂蛰他的那段解读,简直不能更浪漫。
我居然想到《倚天屠龙记》里某人给张无忌咬的牙印哈哈一下午两小时跟着电影缅怀了一下自己的青春岁月,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小事都不值一提简直可笑,可在那时,老师找个家长,换个位子离喜欢的人远了都是天大的事呢,更别说转学了忽然觉得恋爱就应该中学的时候谈,因为那时候人的性格基本定型,他以后是什么样那时候就差不多能看出来。
而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的人都很真实,再大一点,就学会了伪装。
可能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他,并不是真实的他。
而中学时那个真实的他,当年上中学的你未必喜欢。
看评论说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杀人事件,哈哈。
的确,青春萌芽期,爱上的那个TA,是否还出现在你的记忆里,伤害过TA,和TA有欢笑眼泪,全部都在脑海里。
其实友情没有那么难获得,一起去经历,一起做着有趣的事情,一起疯一起耍。
哈哈,这里面的挺多场景看得人发笑,哈哈。
彻子就是一脸懵逼的感觉。
记录一下学到的新词吧。
1、田舎(いなか),乡下2、かたつむり(カタツムリ)蜗牛3、れい(上课下课的时候,班长喊这个,然后大家都坐下或者下课散场)4、ーしてる?
-しらない、なにもしらん ——你知道吗?
——不知道,啥都不知道 5、4人の妻(犹大的 四个妻子)ゆた(湯田)6、あのタクシーおかけて跟着那辆车走吧7、ちょうあたたかい(超暖かい) 8、ーどこまでいくの?
どこいくの 到底去哪啊?
去哪啊?
9、な、見って、すごい星,你看,星星成群(两个人在星空下舞蹈)10、どちらさま?
OR どちらさまですか 别人敲门的时候,你问别人,是哪位啊?
11、老爷爷和爱丽丝一起荡秋千的温馨画面也许只有在日本的动漫里才看得到。
12、主角的名字有栖川徹子(ありすてつこ)因为这个才叫她爱丽丝 荒井花(あらいはな) 湯田(ゆた)13、花屋敷(Hana他们家是叫花府)はなやしき14、片中主角们都是13、14岁的时候,那时候的你们,处在叛逆期,青春萌芽期。
可我的叛逆期太短,并不能做出什么让我值得怀念的事情,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最该经历青春的年纪选择了埋头在卷子里。
15、一緒忘れない(你把蜜蜂放在我后背里,那种痛真是永生难忘)16、主角的妈妈是个推理作家,我也想要有个作家亲戚啊!!!
17、两个主角躲在车子下面睡觉取暖,这种事情我还真没干过。
不过很危险啊!!
18、くず(汤田给他们班的一个女生结婚申请书,被那个女生骂渣男),屑 【くず】【kuzu】【名词】①碎块,碎渣儿,碎头儿。
无用的碎片或破碎后无用之物。
②废物,废料,废品,破烂
岩井俊二畅谈《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我想要制作一部自己想看的动画,于是有了这部作品Q:希望您能够谈谈关于《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制作故事。
这一次采用了动画形式,并且运用了影像描摹技术来制作作品。
那么究竟因为什么,让您决定这么做的呢?
岩井:我跟石井朋彦制作人在聊到作品构想的时候,他说:“一起来弄这部作品吧!
”于是我们就开始重启这一系列了。
之所以使用影像描摹和3DCG来制作,对于石井先生而言也是对于“3DCG的发展”的一种思考,并且我本人也对影像描摹的可能性非常好奇,于是作品中运用了这两种手法。
我自己是一个拍摄真人作品的导演,因此将演员表演的动作制作成动画的话,要更加有利于我来制作,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理由吧。
Q:您们是在哪些部分应用了影像描摹,哪些部分应用了3DCG技术呢?
岩井:一开始我们打算用3DCG来制作主要角色,对于周围的那些配角么,则找一些龙套演员来参与拍摄,然后使用影像描摹进行处理。
然而最后一部分主要角色剧情也采用了影像描摹技术,而剧情过程中也出现了完全使用影像描摹,或者将两种技术混合使用的情况。
因为影像描摹是将真人演出原汁原味地还原,因此比起脸部特写,更适用于全身规模和小规模的演出,相反,面部特写就要使用3DCG了。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在整个826张分镜里,我们采用了很多种手法。
Q:背景方面给人一种淡色调水彩画的感觉,这似乎也是继承了此前的《花与爱丽丝》呢。
岩井:很多背景都是完整的一张画,这是美术导演泷口比吕志先生以及背景组来绘制的。
我们确定要用水彩风格,而之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调整光线,令其重现此前真人版的效果。
泷口先生在新海诚导演的《言叶之庭》中也担任了美术导演,不过我们这次并不需要制作到那种地步的,只是简单地对于影子和色调进行了调整。
具体而言,因为人物全部都是在背阴处表演的,因此就确定让他们来制作背阴处的画面。
整体上,演员都时常处于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几乎没有出现动画中极具特色的“阳光直射面孔”的剧情。
为此我们需要对于肤色进行调整。
岩井俊二畅谈《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Q:通常的动画会对于人物面孔上增加阴影,而这一次则完全没有出现此类情况呢。
岩井:例如是细田守导演的话,我想他对于阳光直射脸部的状态,会刻意采用没有阴影的表现手法,而我则是反过来,不使用直射的效果,仅通过肤色来展现光影。
这么一来,就跟真人版中在灯光下进行摄影的感觉很相似了。
还有就是用了我的独家技术·色彩收集,然后进行调整。
Q:那么对于之前一直做动画的工作人员来说,会不会对于这种手法产生违和感呢?
岩井:是啊。
一开始大家都很反感的。
我跟他们说:希望皮肤都是同样颜色,不要出现任何的光渐进和晕光。
但看了拿到的数据之后,我又在整个篇章里加入了阴影。
因为他们跟我说:“如果这些地方不需要影子,请您将影子去掉吧。
”所以拿到的都是将影子叠加的作品。
他们可能觉得如果没有影子的话,自己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
Q:这可以说正是彼此之间理念的碰撞,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岩井:因为没有光渐进,只是使用单色,因此去掉影子的工序是需要通过电脑指定,瞬间就可以处理了。
而既然是单色,那么加工的时候也很有乐子,当然这样的发现也是出乎意料的。
因为对于单色处理这么执着,并且这不是真人版,而是需要增加肤色的画面,因此在上面表现渐进的话就会有违和感。
加渐进也是用电脑进行后期处理时的事情了,所以这并非人手绘制出来的效果。
我觉得如果不是那种人手可以绘制的技术,那么画面看起来会显得很奇怪呢。
Q:距离上次的作品已经有一段岁月了,而铃木杏小姐和苍井优小姐也是久违地同“花与爱丽丝”重逢了呢。
岩井:在她们心中,“花”和“爱丽丝”的形象其实已经是成熟的了,因此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这次的作品完全颠覆了《花与爱丽丝》的说话方式和规则,属于非常符合前传性质的作品。
我觉得大家看了作品之后,应该会产生“就是因为发生这些事情,才能继续《花与爱丽丝》的剧情啊”这样的想法。
从这种意义而言,如果大家看了作品后再度观看前作,应该能发现一些不同之处的。
岩井俊二畅谈《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Q:说到这两个人的关系,乍一看爱丽丝是个容易引发周围骚动的人,但实际上花才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
岩井:从前作开始就是这样的,花可是一个很不得了的家伙哦(笑)。
《花与爱丽丝》是从小短片开始的,而看了短片的人可能会觉得“花是个好孩子”。
但这就大错特错了,只要看了完整的电影,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被颠覆了(笑)。
花有着跟踪狂的特质,表达自己想法的行为也很激烈,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级麻烦制造者。
另一方面,爱丽丝则属于小型麻烦制造者,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将亲人和朋友、各种各样的人折腾得团团转的节奏中度过的。
可她只是在捣乱,也并非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好处呢。
而我们这一次的结论就是:当爱丽丝回过神来时,已经得到了花这个朋友。
爱丽丝就如同奥斯卡·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中出现的燕子一样的存在。
Q: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本人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而她的态度也让作品有一种轻松爽快的感觉。
岩井:我在她身上寄托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行动的时候不要考虑利弊,从而得到不同的体验。
现代人在行动之前,总是会过度计算风险与好处,然后才有所动作吧。
我觉得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这个孩子为了体验各式各样的经验和毛线,显得将任何事情都置之度外了。
只是啊,爱丽丝是不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一往无前的孩子呢?
其实并非如此。
所谓人算不算天算,有时候虽然我们想要做一些事情,但最终还是会为大环境所左右……在她的身上也会体现这部分的真实吧。
正因为大人们不可能对她们都保持温柔态度,所以才能将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子打磨得更加光彩照人。
可能在她们身上,也寄托了我们大人所希望的、不要将她们绽放光彩的舞台变成一片荒芜的想法吧。
Q:最后,请跟读者说几句话吧。
岩井:如果是看惯了动画的人,可能面对这部由一个从来没做过动画的人所制作的作品感到不可思议吧。
怎么说才好呢,这是我心目中最喜欢的动画形象,而我平时看动画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欲求不满的感觉。
因此我想要制作一部自己想看的动画,于是有了《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这部作品。
从美术效果而言,可能本作品跟大家平时看的动画有所不同,但这也是一种动画,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到电影院来欣赏。
Q: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
在自己尝试写人物对白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平平淡淡,仿佛生活中的人物对话有多么神奇和不连贯。
从某种角度讲,模仿生活是最困难的。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在一个夸张的标题下,细腻的刻画了两位少女一小段的时间内的人生经历,人物的内心世界诸多转折,在一桩桩巧合、一句句对话的掩盖下,只显露出冰山一角,让人回味、留恋。
这部电影画面十分优异,给观众带来享受。
http://zhenmingzhi.lofter.com/post/3d56b2_9215c48
脸上都老得松弛了,手臂上还有块嫩肉,是不是怪怪的?
总觉得这些中二的小屁孩,脑子里整天就是谁暗恋谁,谁向老师告发了谁,谁做值日时欺负了谁这种屁事,真是幼稚。
直到看到老伯说了一句“人间天堂”,我才意识到,今天我们在乎着的,谁的业绩超过了谁,谁被领导赞扬了几句,才是真正的幼稚。
青春时在意的那种屁事,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花与爱丽丝》是应该躲起来看的电影,就像手臂上那块嫩肉,拿来示人是怪怪的,却是自己珍藏的青春。
看之前不知道原来是这样一个不典型的「杀人」故事,或许早该有预料的,在最最开始看到水彩一般的背景的时候。
它好莫名其妙。
跳过交往向喜欢的对象直接交付结婚申请书,四个女孩傻傻给自己改了姓氏;高中即将毕业的女孩会误以为自己用一只蜜蜂杀死了心爱的男孩,用整整一年四个月去担忧去自责去恐惧;女孩能追上出租车、追上落后的对手、追上很远很远的大货车。
他们好像是一群笨蛋。
但它又好让人突然陷入某些温柔的情绪。
最喜欢老爷爷伸出手,坚持自己年轻时是个帅小伙,说原来始终保持婴儿状态的地方有很多,都在平常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细嫩的手臂上,一根长长的汗毛耀武扬威,好像在证明这个部位也特别。
他们乘着计程车来到很远的医院,在餐厅偶遇一场生日聚会,穿过冷清的街道,在公园荡秋千,走了很远很远走到车站,然后互相道谢顺便道别。
没必要知道姓名,不过是巧合走了一段时光的陌生人,这个或者那个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因为这两个人,这个下午才会这样发生。
这或许就是我们说的缘分。
花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执拗,爱丽丝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随性,好古怪,好不应该。
在她们茫然等待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男孩的时候我想这不应该,在她们赶不上列车却要进店吃面的时候我想这不应该,在她们躺进车底取暖的时候我想这不应该,在一群人狂追一辆货车的时候我想这不应该。
可是她们在一起度过这样一天,有忐忑期待的心情,有陌生人递来的好意,有宽敞的温暖。
她们最后遇见了那个男孩,他说会一辈子记得那只蜜蜂那个女孩。
我想我不应该说这不应该。
花とアリス殺人事件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fish in the9.5ヘクとパスカル / 2015这首歌真的能让人陷入细微的愉悦,去坦然接受意外的惊喜都随他去吧。
不合适又如何,不喜欢又如何,不应该又如何。
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自有其磨砂质感的细腻和生活折射出的光泽。
预警:高度剧透青春成长中,杀人事件大约会一直在发生,杀掉过去的我,和我心中的你。
午饭时间,外面的天气很不好,热了两天之后的突然降温打得人措手不及,也许花与爱丽丝的杀人事件会有升温的效果,听说这是治愈派。
电影的开幕是爱丽丝,或者是彼时还被称作是黑柳的彻子,在芭蕾舞教室里练习的画面,用简单地线条和大片的粉色,渲染出一个轮廓清晰却性格简单的少女形象。
开头曲目结束后,穿着运动服到处吵闹的姑娘的形象就清晰又完全地呈现出来了了。
因为父母离婚,彻子也需要改头换面,从黑柳改成了妈妈的姓氏栖川;从城里来到乡下小镇,需要重新准备房子和学校;朋友和自己。
但此时的爱丽丝就和他转校还没准备好的手续,申请还没有制作的校服,以及上课却没被接纳班级一样,爱丽丝还没有准备好成为爱丽丝。
但所幸的是她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扫清成长的阻碍,然后才能在遇见原先芭蕾舞班神神叨叨的风子,充满神秘色彩来自魔界的少女睦,最后遇见花,和花一起告别过去的自己和过去心理的那个“犹大”。
•商务公司的老爷爷说:真年轻啊,你们才来到这个世界14年。
1.年轻的岁月,面对陌生和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指引。
爱丽丝的成长故事中家庭的所有角色都是缺失的。
妈妈就像是姐姐,完全无法给女儿成长的安全感。
有作家的职业病,将什么都写进小说里。
少女心的妈妈对着女儿的老师表示真是帅气了,如果爱丽丝能进入老师的班级就好了,而面对结果后又毫不在意他人感情后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似乎并不会考虑到是不是这样的表现会给女儿的转校生活带来什么困惑。
爱丽丝完全没办法把自己的心事说给妈妈听,终于在收到莫大的惊吓后嚎啕大哭,擦完眼泪之后的自己却只会十分庆幸于“好险”,还好没有把事情告诉妈妈,虽然妈妈已经承诺不会把事情写进书里。
真是让人又哭又笑。
爸爸的存在更是虚幻,一个穿着西装套着驼色大衣的男人,在和女儿吃完了一场饭,伴随着一些没有营养的对话一起咽下去。
轻浮的爸爸会对着年轻的女服务生说些不找边际的话,爱丽丝治好自己把场面拉回来。
而饭后在相处没有两分钟之后就接了电话表示要离开。
而爱丽丝发现妈妈拜托的事情还没有完成,只能用双脚的奔跑去追上载着爸爸离开的的士,所幸,爱丽丝的跑步技能还是很够用的。
这两个本该在爱丽丝成长岁月中的指引之人却双双缺席。
2.有人的地方,不平等和欺凌似乎就不会结束。
爱丽丝在转学到新学校后,被指令坐在那个尘封许久的座位上。
灰尘很厚,没有人打扫,在新教室的第一个喷嚏就是这个学校和班级欢迎他的姿态。
不和他说话,值日也没人叫他。
正如爱丽丝身上的旧校服一样,从材质到款式都和新学校格格不入,学校中唯一与爱丽丝过去相交的风子也还在叫她黑柳。
欺凌和不平等的故事在现在的社会新闻和是哪个也愈演愈烈。
爱丽丝转学的这所乡下学校也是如此,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的人性都是差不多的。
善恶就像能量守恒一样是固定会存在的。
但是爱丽丝直爽的性格似乎已经化解了不少尴尬,妈妈还在不痛不痒的宽慰这他,说受欢迎的女孩子总是会被孤立的,这没什么,我以前也是这样,这没什么。
可能曾经有过相同境遇或者更糟糕的神婆睦却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爱丽丝。
3.学校真是一个中二传说和幻想起飞的地方。
十几岁正是中二病最严重的时候,爱丽丝的同学们似乎也都是这样,妄图通过可笑又幼稚的手段来不断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就和被爱丽丝揍得鼻青脸肿的尿布君一样。
小孩子们的中二病不停地犯,但其实也都很好治,掐住要害一下子就治好了。
于是,擦掉了结界的爱丽丝莫名其妙的被卷入了“犹大之死”的案子里,被指责和鼓励,而且似乎自己的新房间也和“犹大”这个似乎已经死掉的人又莫名的关系,而自己是不是会谁在一个死人的房间也让这个直率的姑娘受到了惊吓。
还好,爱丽丝这决定主动出击搞清楚状况,这一路上也是状况百出,但还好我们都完成了自我击杀成为更好的人。
•犹大被四个妻子中一个杀害传说犹大被四个妻子中的一个杀害,杀人的是谁,而一个初中生为什么会有四个妻子,谁又是犹大,谁也说不清楚。
还什么都没有做,坐在犹大作为上的爱丽丝就已经破坏了结界而被孤立。
哪怕是她伸出帮助的手也一样会被拒绝。
因为经济负担而放弃学习了7年的芭蕾舞,又没有朋友的爱丽丝是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但是“犹大的一个妻子”出现了。
1. 风子。
风子是爱丽丝原先芭蕾舞班级的同学,,风子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标志,开启爱丽丝命运齿轮的反方向。
她带爱丽丝来到乡间的芭蕾舞教室,装修和老师都很不错,但经济负担却成为了爱丽丝的考虑之一,似乎会给妈妈带来负担的想法使得她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
但可爱的老师却完全不在意的开始询问鞋子的尺码。
出现在联系群里的爱丽丝是从影片开始都一直没有见过的美丽的样子,不是调皮地像男孩子,或者是出手利落地走人,又或者是刷着碗筷的模样。
2. 睦。
睦是曾经被欺凌严重的女孩子,短发不说话,被很多女生欺负,也被男生欺负,这些事情都是后来被睦亲手收拾过的尿布君嘴里听说的。
睦被犹大附身,一夜之间成为了来自魔界的女人,风头无人能敌,并且反过来收复了许多原先的恶霸们。
这么中二的情节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但是却可以猜测出是不是为了什么而演戏。
果不其然在运动会后睦坦诚了自己的目的是为了不被欺负相处的计策,借助这个已经被死亡的犹大的形象。
而施了一些小伎俩之后的睦也成功地让爱丽丝拜托了孤立。
3.而随着调查的深入, 爱丽丝发现案情的关键人物花,居然就大着胆子私自闯入花家里,而和开头描述的不同的和花的名字相称的是他们家的花房和屋里子面满是阳光和花朵的样子。
正面相见之后发现花就是一个有高智商坐姿的像男孩子嗓音的女生。
和花的对话中,爱丽丝知道了确认了犹大就是自己房间的钱主任汤田,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死了,大抵是对汤田怀着一份愧疚和惶恐,花要求爱丽丝帮她证明汤田是否还活着。
本来在花的计划中应该是一个很快就能够被证明的事情却因为爱丽丝的和老爷爷的一个阴差阳错产生一大堆鸡飞狗跳的事情。
根据指示应该将自己伪装成为汤田同学去找他的爸爸,可是爸爸在开会,遇见了刚好闲着的老爷爷。
误打误撞的认定老爷爷是爸爸,一路跟踪,没有钱付车费,假装老爷爷是自己不回家的爸爸,司机师傅不仅不收车费还载着他一路跟到了底并拜托老爷爷一定要见见爱丽丝。
爱丽丝大概是一路上把那九千万分之一的超级好运路线走了个遍。
老爷爷不仅没有赶他走, 反倒是请他去高级餐厅吃饭。
人老了之后总是会感叹年轻的时光,然而爱丽丝自己以为机智取得老爷爷的信任之后才被花告知自己跟错了人。
真是乌龙有美好。
老爷爷带着他去吃饭,碰上聚会,听那医生令人激动的Happy Birthday,在街上散步找车站,在公园荡秋千,爷爷的存在似乎比爱丽丝那虚幻的父亲的形象更加清晰。
爱丽丝在这半天的时间里就像个女儿一样撒欢。
告别了老爷爷之后被花指示来到汤田家附近的车站,两个人看着远处亮着灯的大楼猜测汤田的家是哪一间。
电影到达此时,汤田这个犹大的存在似乎变得更加虚弱了,仿佛他的存在就像是一种契机。
一种用来串联起花和爱丽丝的链接而存在。
因为天气太冷,原本坚定要等汤田出现的花也坚持不住想要撤,两人在奔赴车站的路上顺便拐进了拉面店,庆幸比一大波人来的早,结果人家却提前预定。
看着赶不上末班车的话只能放弃拉面了,结果前面的人却选择把自己的面让出来给这姐妹俩,似乎拉面的热气热得人只想流泪。
不过最终还是错过了班车,因为太远两个人像流浪猫一样蜷缩在车子下面取暖,也是在车子下面,爱丽丝第一次正面的了解了犹大和花的故事,年幼的花大概也被自己的幻想和周围人得言论吓得认为,那个曾经疯狂喜欢的犹大被自己冲昏头脑之下,在他的衬衫里丢一只蜜蜂给害死了。
冲动的花向汤田直接递交了结婚申请,似乎直接得把男孩吓到,而男神同时与三个女孩的结婚申请也激怒了被遗漏的花。
才会在这冲动之下网男孩的衬衫里塞一个蜜蜂吧。
有些心里的故事都是被自己幻想出来的,就像当年那一场杀人事件一样,当故事最终被花说出口的时候,反倒是爱丽丝哭得更加厉害了。
后来就看见了电影里最美的一段场景,在星空之下的花与爱丽丝的旋转,他们两人手拉手的旋转像是和地球和星空一起旋转,在好像被加快的时间里迅速地成长起来,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牢固。
星空和人都美丽得让人窒息。
记得在电影播放的同时,手一刻不停得截下每一张画面。
而后醒来得第二天,叫不醒爱丽丝的花选择独自去汤田家对面的栅栏前继续督查,被移动的卡车吓醒的爱丽丝却傻傻地以为花被车带走了,于是自己的长跑神功又再一次发动,并得到了一路上上学男生们的帮助。
然后再一切乌龙都背摆平后的一个偶然的擦肩而过,就为过去那段被传说和猜想捆绑的时间写下了一个大写的结束。
爱丽丝选择叫停这位在想象中已经死亡的男生,拽着花的帽子,掰过她的脸,说两句话,然而似乎过去的一切炙热的感情都消失了,只剩下“好久不见,你过得好么”,还有那些在心里的吐槽,这件校服可真不适合他。
汤田的回答也大大的满足的了花的期待,因为放进衬衫的那只蜜蜂,这种疼痛让我一辈子都记住你了。
然后的然后就是一切都重新开始了,和过去的自己,被黑暗捆绑的自己说再见,爱丽丝拿到了新校服,而花也重新出门上学。
有些成长的粗糙真是令人刚到疼痛,但是有人相互陪伴的日子似乎就没有那么难熬了。
最后画风问题,很多人都吐槽说画面帧数不够,整个人物都很不流畅。
这个可能是要承认,但是采用了电影真人角色配音的效果是整个人物的把握听上去更加的精准。
而关于画风和帧数的问题似乎在被人物动作描写的高度真人化的震惊中被遗忘了。
而且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这样线条的人物和画风,也正符合那粗糙的青春成长的样子和感觉。
另一主角花从一开始就出场了,和爱丽丝有过短暂的眼神交流有就快速地消失了,他在房间的窗户前拉上窗帘,只留下很小的一部分偷偷注视着对面的新邻居。
在股市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忽然觉得,在花没有出场的那一段时间里,时机和命运都在等待,等待在最合适的是时间相遇,躲避事实的花和努力适应生活的爱丽丝,花在等待爱丽丝的成长和发现,而爱丽丝的命运转动也绕不开当年的“杀人凶手”花。
每一段友情岁月都妙不可言,是命中注定在这段时间彼此认识,相互扶持在这陌生的世界踽踽前行。
虽然没有当初看苍井优在纸杯上跳舞那样惊艳,但岩井俊二一把年纪了少女力还是丝毫未减,不少镜头上的处理也能见到昔日功力,剧情方面在花出现后渐入佳境,同时亦能勾起影迷对这对cp的美好回忆,另外爱丽丝与老头在餐厅那场戏以及之后荡秋千明显是在致敬《生之欲》嘛。
流畅的动作,仿真的彩绘背景
也许为了配合当年的电影,剧情很牵强,而且很多地方逻辑有问题,片尾曲更是败笔,为什么要唱英语?为什么要让日本人唱英语?为什么要用日式英语来唱?我记得某人说过,英语不标准就不要唱英语歌!我靠!
透明星空与少女の谎言... :P
岩井俊二这个骗子。美其名曰动画,大量镜头都是真人镜头描线的。对,几乎所有的舞蹈镜头都是。简直有一种他想拍前传但碍于苍井优和铃木杏不再年轻了所以他搞了个动画片的赶脚。直到最后20分钟才稍微显示出了岩井俊二本来的怪异样子。这种没来由一惊一乍,还真是岩井俊二这个大骗子擅长的啊。
花与爱丽丝夜游记。“那件校服很适合他,那个包也还在用。”那些温柔又透明的少女心像昙花一样,在四下无人的时候,一个人绽开,又一个人闭合。“谎言也好,幻觉也好,我现在只想沉浸在这份幸福中。”
纯真美好的青春呀!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个作品,论诚意是远不如长滨博史《恶之华》的,那到底为什么搞这么个东西呢?以为自己是新海诚吗?
笑疯了 智商感人 明明是花与爱丽丝二缺事件 你俩是流浪猫吗? 老妈:"我保证不写进小说里"那段最好笑 当地还在流传14岁少女遭货车拖行尸骨无存的传说 妹子别惦记那个(学)渣男 搅姬吧(不过说实话全篇转描技术现在还拿不上台面 把速度调成1.4倍看才觉得帧数正常)
其实并没所谓为了治愈感搞成这种淡色画风,有百合就赛高了
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相遇 于是就打开了这个被鲜花填满的盒子 这个盒子深不见底 带我回到了10年前穿越到了花与爱丽丝相知的1年后 原来我们都还在这里 只是被蜜蜂蛰了一口 生命的交替 青春无聊真棒!感谢导演用动画留住花与爱丽丝
青春期两个女孩成为朋友的故事,感觉不要拍动画拍成真人电影会好看许多,青春的恋曲,一个花心男孩的疑似死亡?
故事线更加连贯 剧情更加夸张 两个女孩的行动更加中二 Fish in the pool一响仍然鼻头一酸
作为动画电影完成度比较低,幸好还有暖意。
中二但是对动画不感兴趣
出乎意料的怀念啊!是不是算花与爱丽丝的前篇呢
女神親自配回自己, 大銀幕看太好. 補記
#FIFF#???毫无逻辑,导演确定知道自己在拍什么吗?无厘头到无逻辑的地步。并不是拍成动画片,人物行为的动机就可以不要逻辑了。真的是想拍到哪就拍到哪,一个明确的主题都没有,以为是一个精彩的悬疑片,结果全程无趣到极点,还要强煮烂鸡汤。所有人物画得几乎差不多,毫无特点。看该片的体验纯粹是感到浪费时间,还会十分后悔浪费时间看了该片的那种感受。
好像从没在一部电影里看到这么多追逐的情节,帅气的Arisu同学,14岁真好呢。
画面鲜艳,但是剧情却比较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