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故事
Historias extraordinarias,Extraordinary Stories
导演:马里亚诺·利纳斯
主演:马里亚诺·利纳斯,沃尔特·雅各布,奥古斯丁·门迪拉哈苏,Raúl Agüero,Alberto Ajaka,Diego Alarcón,Rodolfo Andreani,Matías Arce,洛拉·阿里亚斯,Enrique Boess,Hector Bordoni,Fe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8
简介:本片讲述了三个以字母为代号的男人的神秘冒险经历,时长245分钟,共分为18章节,以魔幻现实的手法表现出阿根廷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叙事方法新颖独特,长镜头摄影精湛,尽管并不属于大制作,而是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但最后的结局却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阿根廷实验电影杰作。(08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In ..详细 >
好长好长,而且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叙事,仿佛高兴了就随意扯出一段半个小时的支线,但文学性的电影确实在叙事上有优势,虽然三个故事看完也不明不白吧,但至少有了那么点随性而为的感觉。
@大光明
叙述的坟墓。唇齿过于干裂,他人将表现哀悼的语调掐灭;何时何地触发的目光游戏?需要调整姿势,于灵魂重新补全关于人类的劣迹:因贪恋(视听?念白?)折返这无人的世界;身陷角色的泥沼——“我”到底还是臣服在叙事的傲慢当中。抱头痛哭,令视线再次沿着景别的路径:腐烂的身体以及丑陋的面容,穿过的任何画面都会沉重!酣睡也无妨,出了迷宫便扑进开阔的全景。
电影诗…>_<…我的影史十佳。
忙着讲故事了。
看第二部分的时候还是有两个精彩桥段的。不是太喜欢第三部分。上完厕所回来就开始走神了。
时隔2个月,依然没找到合适的语言去形容这部电影。好吧,文学性极强的电影?每看到喜欢的电影就觉得导演们真是太好玩了……
非凡的故事,迷人的故事。小成本幻燈片式電影,悠然難忘的漫遊之旅,鬆弛舒暢的觀影體驗,節奏極緩,出神散漫、不緊不慢,幾乎無需動腦解析畫面,旁白全程將一個個故事掰開揉碎餵到你嘴裡,直白得可愛。流往何處皆是故事,漫無目的,也無謂偏離。不同於多數野心勃勃卻明顯吃力的表達者,利納斯十分謹慎甚至有些小心翼翼,堅定細微、完全的把控,似乎是對已完整成形的構思圖景的實現與完成。敘事高度依賴旁白與想像,不至露怯,卻也顯得有些束手束腳、缺乏驚喜。另:大光明音量實在開太大,震耳欲聾,很影響體驗
这是投机主义者Llinás向「电影」母体的一次扫射。从没一个夜晚像今晚一样让我怀念默片时代。百年前的先驱们节制使用字幕,建立起第七艺术的语言,而电影之所以迷人的秘密,在Llinás不恭的游戏里彻底腐坏了。厌恶本片就和我讨厌门德斯排的“话剧”(实则为“广播剧”)《雷曼兄弟三部曲》的原因如出一辙。with Gus#59
掉进叙事与语素的漩涡,找到了十几年前第一次读《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兴奋感。旁白不断调整着观众和角色涉入虚构的深度和反观自视的能力,有时是开放的平静的、有时是裹挟的狂暴的。语言的描述激起想象力和画面互相补充映证,不能忽略台词的信息,更不能听从台词的信息忽略了影像偷偷溜过的细节。
太太优秀的影像叙事小说,用图像、文字和声音将剧情、对白、思想、影像、风景,风情、历史、政治、情感等各多元素揉在一起,以3个人的活动线串起数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有着强大的可读性,抽出来都可以拍一个单剧集,关键是导演的文字功底太深了(以及字幕翻译太强大了!)看得我忍不住把他的三条故事线索认真进行了文字整理。这以后会是小说的潮流吧?
叙述的魅力
全程dv+长焦拍摄,还能很好的把氛围做出来服气的
看这个要有耐心耐力
奎瓦斯走私非洲雄狮,凯撒回忆英国大兵,为这个国家不断嬗变的历史和不停嵌套的故事注入不可化约的原力。这两个舶来品,或许加上那些奇特的建筑,诡异地成为讲述终点,讲述者与他们同在时获得一种能量,能量再变成下一次讲述。是《细细的蓝线》和《内陆帝国》一次奇妙融合。
你有那种讲不清事情的同事吗?十个人一个小时pre,他一个人就要讲二十分钟,ppt上密密麻麻都是字,絮絮叨叨讲不清事情。乌鸡鲅鱼,一星给配乐
「首次观影中途退场」铺得满满当当的旁白和中远景特写镜头,极度压缩画面信息转移到“文本”上,平铺直叙,影像的意义在哪里?一度怀疑自己不是来观影的,而是来“听小说”。以及四小时的时长太考验人的耐心了,我真的哒咩
like a novel
首先,如果所有剧情都靠旁白那么演员的意义在于什么?我还不如去听有声书,催眠效果极佳。其次,节奏太差,故事浓浓的想到哪拍到哪的潦草即兴感,使得四个小时的时间变得更加漫长。最后,影像层面太薄弱,再次加深了观影的煎熬感。
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包罗万象的。不能说不喜欢,甚至已经是很喜欢了,我永远喜欢没有答案的谜。只是疑心直接读剧本会不会更喜欢。毕竟每次旁白停下都觉得松了口气。对于我来说,小说和影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各有千秋。只是文字进了脑子要先经过一次翻译成为涵义(所指),我再从中体认感受,汲取力量。加上我反应慢记性差,重复翻看对我来说是必要的阅读方式。影像则通过感官的直接刺激径直走到了感受这一层。现阶段观影远多于看书,其实只是因为它是更轻松的。而片中的旁白实则已经完全是一本独立的小说了。就如片头出字幕的时候硕大的白色文字挡住了其后的画面,很难不觉得两者是相互干扰的。同时接收旁白和影像对我来说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