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爱情故事,在我这里是对于生命的延长手段当自己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真实的感受自己渐渐逝去的生命力,生命能量,嘲讽与珍惜,孤注一掷随之而来这个鲜活的生命力可以是任何人,只是所谓的缘分把你带到了我的面前,这里的导演扮演着上帝的角色。
圆润的,紧致的皮肤,可以肆意挥霍的身体机能,是莫里斯曾经体验过的,他懂的,他包容,他欣赏,欣赏的,怀念的更是对自己生命力的眷恋,与其说是眷恋,不如说是大脑中的生命力不曾逝去半分,只是生理的机能。
不得不导致大脑的无力感。
按照莫里斯这样的调性,我并不会觉得女主是他这么大年纪以后的唯一一次年轻的体验,只要有契机,莫里斯都会尝试跟这样的女性相处,因为他体验的只是感情本身如果对于你喜欢的人,人类确实很喜欢通过嗅觉去寻找熟悉的感觉,令人安心在莫里斯感情处于激烈之处时。
他总是喜欢通过诗句来传达自己的爱意,因为人们只会用自我熟知的方式表达自我整个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最后女主完全去做了莫里斯好基友刚开始渴望这个年轻女性为他做的事情,最后看来,莫里斯简直就是女性培养器。
女主是因为爱吗?
并不是,只是一些愧疚。
还有一些从未有过的感情的好奇和新鲜体验。
所以整部影片真正的大佬,应该是莫里斯的前妻,她一定是最了解,也是真的欣赏莫里斯的人。
谁能知道女主角说不定就是年轻时候的前妻的性格呢。
小时候总觉得美国电影和英国电影画质区别很大。
美国电影总带着点朦朦胧胧的梦幻色彩,而英国电影则颗粒清晰全然似纪录片。
其间奥秘我无从得知,因为胶片?
空气?
还是人心?
很多人看英国电影总是在前半段昏昏欲睡,就像读哈代。
平铺直叙的,太过平铺直叙的。
但是切记,不能快进。
美国故事充满了传奇,总是在讲述的间隙里就遍布机关算尽了跌宕起伏。
而英国故事,你一定要按照它的步速看到结局。
那结局不是曲径通幽,那结局不是柳暗花明,那结局,只是在荒凉且开阔的石滩上走了好几里路后看到埋着三个“有不安静睡眠的长眠者”的墓碑后,还有同样荒凉且开阔的好几里路要走。
所以就算相差了几十个春秋,也有默默的爱恨情仇。
维纳斯啊天上的金星,照着老人最后的路。
想要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终不过是不够爱所以才拿它们来填充。
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彼此从对方身上索要的东西不同。
但那都不是爱。
以爱换爱,才不需要任何理由。
不用同情老人,老人能有多少爱呢?
因为让少女出让爱给他,本就是一种牺牲。
不曾捱过也再不可能有机会一起捱过相同多春秋的人,那爱是绝望和丑陋。
更不用同情少女,因为她也不是什么受害者。
她要再活几十年,才会经历到同样的生命苦楚。
老人一味忍让妥协,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而姑娘侍宠蛮骄,也仗着盲目年少。
各自打着不好不坏,略自私也并不邪恶的主意,就这么齐齐下坠。
没有爱,没有爱。
却居然也藏着平凡爱情故事里的那些小阴谋和刺痛,这真让人心碎。
本是形单影只,也不需要相依为伴,还因为相差的这几十个春秋,成就了奇怪的一段路。
我喜欢这个结局,虽然还要在硌脚的石滩上再走上几里路,没有壮阔的树林,也没有跌宕的瀑布。
平凡的少女要带着这段别人的末路回忆独自成长开去,也终于在掩门而去那一抹愧疚的神情后,明白了自己曾经只是风一般烘旺了别人微弱的生命柴火。
终究不算做错了任何事。
英国故事永远是这样,哪有那么多善恶对错。
有的,只是走过的路和前面的路。
AN OLD PLAYBOY简言1,揪心啊……我都担心这些老家伙演这戏会不会真就演着演着就去见卓别林了……古有七擒七纵,O'Toole也该圆满一次了。
老家伙耍起流氓来魅力还大得很……女主角不太顺眼,身材是没话说,那腰,那腿,那叫有材,只是怎么长得跟吴奇隆和张柏芝混合体似的。
2,画面太赞了,从摄影到色调都赞。
几乎是我见过的,拍得最舒服漂亮的伦敦,不再是那么低沉单调,但是又不会像《真爱至上》里那么艳丽花哨,阳光很少,但是处处都让你感觉得到。
镜头很有诗意,选景构图都很用心,导演用了很多道具来平衡画面,所以说家具怎么办很是有讲究的,不能像我们只是考虑实用。
虽然是冷色调为主,但颜色搭配异常出色,看起来是很爽朗温暖。
除了光影对比很有看头外,还有很多亮眼的细节盘活画面,比如说大红色的酒瓶或者是灯光,比如暴露下女主角的大腿什么的……音乐也好,歌曲多是流行,但是琴声和画面的配合就很出色,相对男主角的行为,算是克制的了……3,故事概括就一句话,老牛吃嫩草。
这老流氓……一生绝对是电人无数,而且男女通吃,最NB的是这些人最后好象都没跟他反目成仇的。
可见“泡”的最高境界不是以双性恋身份通吃LOLITA和大叔,而是活到老,泡到死……4,我下的是阳光影视小组的版本,阳光法国论坛的电影很多,不少稀奇片子都下得到,只可惜字幕水平参差不齐。
这次的字幕版本SHIT到不行,所幸这些老戏骨说话利落,参考着字幕一路也就能听下来。
摘抄一段翻译(不是为这句话,我都懒得写这),如果不是我无知了,那该字幕制作者rainsoundwy简直就是……算了,我删除骂人话语XX字片子终段(1小时12分)老流氓步行到一露天剧场,回想自己一生在戏台上的风云,叹出一句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然后下面的字幕:出世还是不出世,根本就是两回事。
太有才了。
丫故意的吧?
TMD还压韵呢
竟以为完全不相识,去搜了,才知这个彼得•奥图就是主演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男主角。
电影看过,多年前学校里看的,隐约记得一张脸,谈不上喜欢。
《末路爱神》里,这个男主角已经是一个老人,言语轻佻,有点为老不尊,对新来乍到的朋友的侄女,有了想法,言语挑逗外,还动手动脚,他的清澈的蓝眼睛,在一副总是摇摇晃晃的衰老的躯体里面,却是难得的光亮与纯洁。
言语轻佻、目光纯洁的老人。
野性十足、自以为是的女孩。
少女总是厌恶他的老人味。
说话毫不客气。
当他动手脚,她就用力去打,去撞。
他们只有碰撞,难以交集。
她难道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睛,这样的清澈、返朴归真的纯净。
就没有一点点心灵的交集吗。
毕竟,他跟她谈起了童年,喜欢在海边玩耍,那时候最开心。
男人觉得的最美——他告诉她,面对名画《维纳斯》——是女人的身体,那女人呢,他说,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少女跟他说过自己与母亲的不合。
他有很多的智慧。
并且很诚实。
他毫不掩饰对她身体的渴望。
她的一切是他曾经有过,而今没有的。
光洁的背,柔长的手指,浓密的睫毛。
他看,吻,每一个举动,无不是重温青春,抓住生之意义——有一天他感叹,并不了解自己。
而面对青春的娇艳欲滴,得到的还有羞辱,与自己年华已逝的自卑自怜。
女孩毫不掩饰她的厌恶,而他,也确实垂垂老矣,生命不过须臾旦夕。
风趣谈笑之后,独自的虚弱,女孩此时在外通宵派对。
疾走在河边,位于废弃剧场时,仰天吟诵“生存还是死亡”,女孩此时在他家偷欢。
一个衰朽生命,向一个青春鲜活的身体射出了爱神之箭,竟是这样自取其辱。
这末路的爱为他带来了什么呢?
大声的咆哮,因为护士不肯这危重病人提前出院,他要急着去看她。
与多年老友扭打一团,因为这个女孩不被老友尊重。
看到的是,他又像个小伙子一样有力气,可以打架、可以骂人,虎虎有生气。
还有,就是独自一人的更深的寂寞,发丝许久垂着,呆滞的眼睛一眨不眨。
后来,歉疚女孩照顾他——因差点致他死亡,而无微不至,一起去海边,重温童年的梦,在光线充裕的咖啡馆里,老人说的,只是,我知道你一定会高兴的——他已经虚弱不堪,这时候笑的很开心,像每一个爱中的人,最大的快乐不过是为对方带来快乐——他竟然没有想到自己。
海边,女孩搀着他,他高兴,并像小孩子一样逞能,脱鞋光脚试水,这令他送了命。
爱情一定让他昏了头。
女孩一直很想知道他是不是很有名,似乎这能令他可恶的老人味减轻些。
爱上一个人,爱上那些光环,那些虚名,似乎里面的那个因此融融熠熠。
去他的。
她难道就没注意到,那年轻的小伙子,跟他在老人家偷欢的那个,从没有这样深情的,用介于慈爱与柔情之间的充溢复杂情愫的眼神,这样温柔看过她?
她这辈子可能再这样被一个人喜欢?
他说,我喜欢你,我爱你。
他死了之后,报纸上登了大幅照片。
看到一惊,他太帅了。
不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就是彼得•奥图。
叼着烟,斜斜的眼神看过来,都是不羁。
那一眼看过去,看不到岁月的风尘,那年轻的张狂,一如这末路的维纳斯——他叫这女孩。
一样的狂野,粗涩——而他年老时早打磨的精精致致,他爱女孩,爱的就是粗涩,不经雕琢,那才是青春,那也是曾经的自己。
最近看的最震撼的电影或是最给人以希望的电影是Venus。
爱情是不分年龄的,但爱情既需要激情,也需要体力,否则对年轻的一方来说似乎是有些不公平了,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男人爱的并非那个女子,他只是欣赏那种野性粗圹的生机,女子也没有爱上男人,对她而言,也许怜悯和希望得到爱慕的成分更多。
然而却不知为什么给人以希望。
一辈子想要追寻激情与快乐的人注定最后会孤独,因为大部分人不能够象他一样坚持到底,他们总有一天会归于平淡的生活,以旁观者的心态去欣赏青春,失去那份自在和恣意的感觉。
电台里每天都要放好几遍的歌。
不过一次只能听一遍,听多了很腻的。
就像今年的电影节我又计划了一大堆,最后只看了两片而已,一部是我想看的venus,感觉还不错。
讲得是一位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的老头子的忘年恋。
由于老头子实在老得可以了,对他的本应是刺激且肉欲的内心写照,都带着生之欲的清淡感,总得来说是描述的是生命尽头的感觉。
比较突出的一段是女孩子带了个年轻男孩子去找老头子借房间那一段,镜头忽然变得锋利又忧伤,老头子拖着瘸腿去河岸边散步,走到露天剧场的时候,头脑里各种强压下的噪音之后出现了圣乐,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
在如水的音乐中,火车窗外长短交促的忧伤的景象,就像一双易感的眼睛一样。
在这之前还有些窗台下,故海边,以及洗澡间一些场景,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莎士比亚的对白,暗沉沉的,有点冗余和玩赏的英伦风。
但只有到老头子受了少女的冷落,在青春虚幻的快乐和忘却之后,才显出的痛楚,这时候,他去找前妻,他那颗衰老的脑袋猝不及防地低下来,可真惊心动魄。
i did love you........for a time. and for the rest of the time, i was fond of you. more than fond of you. 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满足的感觉漫溢出来,心目中的女孩终于幻化成venus的模样,就像想要在彼此相似的灵魂之间,区分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却发现这三种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回来短短数周,不是在饭局,就是在饭局的路上。
小时候吃惯了食堂,每顿饭不过十分钟,而现在要在饱和状态下苦熬数小时,吃什么都没惊喜。
若看到同座的女伴只稍稍动筷,就端坐在那里拈花微笑,就免不了多干几杯,多吃几口。
而看到甜蜜的小孩子,又觉得嫉妒和忐忑不安,会跟他们抢巧克力和糖。
总之过了一阵烟熏火燎,水生火热的腐败日子之后,我现在又胖又痴呆,变得只喜欢短暂漫不经心聚会。
另,我把这封邮件找出来了,时间是05年4月。
“一次,文德斯在莫斯科转机去日本,漫长的等机过程里出于无聊去了趟厕所,巧遇大岛渚,他从日本飞来,也在此转机,目的地是巴黎,和文德斯的行程刚好成反方向。
咳,他们很平淡地打着招呼,就再也无话了,好像在荒凉的莫斯科机场遇上故人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只在说故事,或者说是转述了一个故事,作为我对我俩关系单方面的一个隐喻,呵呵”收到这封邮件以后,每次路遇故友,我都会用它来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激动不起来。
就像这次在回来的飞机上遇到天耳,本来也应该惊奇的,这位一年四季都穿着带帽子衣服的同学,如今居然不穿带帽子的衣服。
然后我就默默地提醒自己,以后也别穿带帽子的衣服了。
-2007.10.24
首先我得承认此片中间睡着过两次............但睡着的原因也得澄清,与片子毫无关系,纯粹就是自己发困。
但不得不说,片子刚开始就让人想起曾有过共同感受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老人的故事我这边并不陌生,相信妈妈更不陌生,那是一个「如果你从未近距离以及长时间的接触就不会了解」的另外的世界。
于是这样的故事真叫人黯然神伤,因为这样的渴慕永远不会有任何结果。
然后真的好喜欢这篇评论: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97421/,我可以借用一下你那句话吗,它真的好美: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而你比它更美。
呵,岁月穷途末路,而爱与美生生不息。
多么不讨人喜欢的故事。
导演罗杰·米歇尔和编剧汉尼夫·库雷什总是讲述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爱情,不论是三年前《母亲的春天》中,60岁的祖母与年轻男孩的罗曼史,还是这部《末路爱神》。
74岁的老头爱上19岁的小姑娘。
他从前是个小有名气的演员,和所有的浪荡子一样,泡在女人堆里,酗酒、嗑药,甚至搞同性恋。
她内向乖张,又带有一丝天然的狡黠之气,小心翼翼地允许老浪子吻自己的脖子:“只要别流口水。
”巨大的年龄差距和死亡的阴影使影片不可避免地萦绕着苍凉的调子:年迈的男主人公 去探望自己的前妻,她在看他年轻时主演的一部老电影,说:“那时候你简直是个万人迷。
”他曾经那么英俊,那么勇敢,那么无所顾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老了——老到要去做前列腺手术:“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和小便失禁,但是还好,不会威胁生命。
”导演将这个绝望的故事讲得忧伤动人,诗意盎然,俨然一个关于青春与美的永恒寓言,而刻骨的酸楚和浪漫的甜蜜是一直伴随着这段忘年恋。
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呢?
他着魔似地迷恋她。
因为她美,而且年轻。
这些他也曾经拥有过。
而对她的欲望,让他找回了当年的热情。
他是爱上自己雕出的少女像的皮格梅隆,他是狂恋洛丽塔的亨伯特。
影片以老人的视角展开叙事,又让全片看起来像一个老者对自己青春的徒劳追悔。
然后你便知道,对于一个以欲望为生者而言,热情乃世间唯一之永恒。
男主角由老戏骨彼得·奥图尔扮演,从1962年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闪亮登场,到《金色年华》中的热闹欢腾,40多年过去了,他的露齿微笑和蓝色眼睛,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怎么会给奥爷主演的电影打低分呢,扣一分给女主相关的情节,英国teenager果然是地球上最抽象的生物之一。
(骂骂咧咧
Peter O’Toole as Hamlet, for the National Theatre [图源:shakespeare.fandom.com]这部电影对奥爷来说简直是本色出演,无处不在的莎士比亚(曾是 Peter hall口中最棒的哈姆雷特)、一把年纪还喜欢年轻女孩,以及跟前妻的关系(如果请Sian Philips来演将是绝杀😎)尤其废旧剧院那一段蒙太奇,就是他一生演艺事业的写照。
While age may have devoured O'Toole's youth, it has been utterly unable to touch his blistering talent, or his eyes which still sparkle with rakish light.想起《威尼斯之死》里无法完全理解的一段话: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上帝站在求爱的人那儿……换句话说,当心灵服服帖帖地拜倒在“美”前时,大自然也欣喜若狂。
(话说《末路爱神》跟《威尼斯之死》的部分主题何其相似!
)(虽然在《末路爱神》里被嫌弃是个猥琐的老头,但年轻时评论家认为“O’Toole was too outgoing and good-looking to play the character and had too many ‘film-star’ qualities.”)
看奥斯卡之前就知道这部片子,满网的去找,下得来片子却找不到字幕,对自己的英文没那么好信心,只好一等再等,奥斯卡上看Peter O'Toole去领奖,想着应该好好看看《阿拉伯的劳伦斯》……五一放假终于找到了《末路爱神》的字幕,本来是对英式冷幽默抱着轻松的期待去看的,就像看《真爱至上》的时候那样,可是看到一半,总有一点轻轻的排斥,就好像年少时第一次面对性的问题,知道那个不是真的不好,也知道那很自然,但就是有一点点的不好接受……影像节奏比较慢的情况下,难免有一点走神,想象着这样一个题材,如果放在国内喧嚣的八卦站上,恐怕要被说得不堪无比,呵呵……回过神来,逐渐习惯了片中浓重的英式英语口音,就发现了台词的优美和老彼得深厚的功力,可以是很简单、很浅白,却被表达得那么深情款款,Jessie问Maurice有没有想自己,Maurice说在医院里一直在想,Jessie很可爱也很挑衅的问“哪个部分?
”,Maurice笑了,“你的头发,你的背,你的腿,你的眼睛,你的睫毛,你的阴部……”即使在说到很敏感的地方,他的脸上还是那样的温柔,眼神里还是那样的神往,所以我终于明白,在这个老人的风流里,爱和性根本就是分不开的,原来我又忘记了,只有女生习惯把这两件事分开看待,呵呵……还有一段被我奉为经典的部分:Maurice带Jessie去看人体画作,并且告诉Jessie,女人的身体是男人这一生看见的最美的东西,Jessie问“那么女孩子会看见的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呢?
”(当时我也很期待那个答案)Maurice回答“她的第一个孩子”。
呵呵……这是一个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也是一个非常美丽浪漫的答案,符合绝大多数女生梦幻的答案,说出这样的话语,会让一个男士显得非常真诚而有品位,强烈推荐广大致力于泡MM而且想泡得比较有水平的男士学习;但是身为女性,我却觉得有一点点的不公平——男性的身体就不可以是女性的至爱吗?
生育的责任就一定要抹杀女性对性的享受和钟爱吗?
Maurice本人就是一个资深的演员,Peter O'Toole几乎是在演自己吧,呵呵……挺黑色幽默的地方是,Maurice因年老经常被邀请出演行将就木的角色,或者干脆就演一个去世的场面并作为尸体出现在镜头中,对待这一现实,Maurice对老友宣称自己“垄断了扮演尸体的工作”,禁不住大笑的同时,我仿佛看见《喜剧之王》里面的尹天仇年老时仍然坚持做一个演员的样子……Ian对Maurice说:“你被爱过,被崇拜过”,做一生的演员,最终能够让自己满足的,无非如此吧。
这部片子算不上悲情,我也没有为自己准备纸巾,没想到最后还是哭了,不是因为看见Maurice倒在粗暴冷酷的青年脚下,也不是因为Maurice对Jessie说完“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沟通了”之后就安静的逝去,却是因为咖啡馆女招待的一句热评——Maurice的葬礼之后,两位老友在咖啡馆里看报纸上的讣告,女招待走过来问“你们的朋友呢?
”,当她看见报上硕大的黑白照片,不禁惊叹“He's so gorgeous!
”,没错,那就是年少时风流倜傥的Maurice,其实也就是风华正茂的Peter O'Toole。
He's so gorgeous!
我重复着这句话,眼泪就流了下来,刚才我还有那么一点点抱怨着风烛残年的老头子居然也痴心妄想那鲜嫩的肉体,可此时我却发现,那原本是一个超级大帅哥对少女的垂青啊……比较没什么关系的一点感慨:Maurice葬礼上,他的前妻简直是惊艳亮相,我几乎不敢相信那么雍容优雅的夫人,就是那个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形容枯槁暗淡的老太太,英国人在正式场合装扮自己的水平真是太厉害了!
最后一点好奇:有没有人挖掘一下,Jessie试衣服的那家时装店是什么名字?
是她前面提到过的“TOPSHOP”吗?
这个是英国很有名的牌子,看衣服的风格也很像,呵呵……如果真是这个牌子的店,那Jessie也够会挑的,那里的衣服普遍不算贵,Maurice身上的20英镑都付不起的衣服,恐怕算那个店里很高端的一件了,呵呵……
she doesn't deserve him..我能否把你比作夏日?
爱上一个比自己年轻很多的人,除了爱上这个人本身会不会有一些偏私的想要轻抚自己的往昔.
2.5 Mark一下两个觉得好的地方吧,一个是莫里斯第一次倒地然后切到在片场演去世然后cut之后马上抽雪茄的段落,另一个是女孩在海边发现莫里斯去世时那颗旋转镜头。
西欧电影似乎已不可能杰作了,他们执着于细微末节,每况愈下,只能在最肤浅的平庸世界那里寻找灵感。
爱的能力原来真的可以持续一生!即使你已经秃顶,插着导尿管,步履蹒跚……
身体在衰老,但是不能衰老的是,永不磨灭的悸动之感。其实,前妻才是他的维纳斯…
痴迷色情的文青老了的样子,享乐主义大胜利
还记得在中学时代曾到老人院所谓社会实践
说实在有点色情狂的感觉,但是很美~
“我的女演员”指的是Venessa Redgrave
這部戲我看得很不舒服,因為P. O'Toole我從來就沒看舒服過,但無可否認他是個很好的演員。不舒服的原因之一是幾個演員年歲太大,特別是P. O'Toole,都七十好幾的人,還要在里面裝一回被愛情敲昏頭腦,活力再生的模樣。被小女孩掐胸口,用自己辛苦拍戲得來的一點錢買禮物哄小女孩高興,而小女孩轉身就找年輕男孩happy去了。風燭殘年的老人啊,真擔心這些演員演著演著就此掛掉~汗!看著主角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挺心酸的唉……我看得不舒服,所以給“還行”算了。如果主角年輕點我就舒服多了,因為不用擔心他演著演著掛掉。
一个花心老头儿勾搭小太妹失败,小太妹因愧疚而陪老头送终的故事。在我眼里这算不上爱。片尾为什么要强调老头很出名,这个我就不懂了。
想把老少恋拍好还是有些难度的,很容易就滑向老不正经的猥琐感,所以本片前大段时间里老人和女孩相处的情节让我有些矛盾,观感上会有些不适但又并非不可理解。年轻时本就风流的老人深谙撩拨套路,但似乎更多来自年迈染疾的身体对年轻鲜活的渴望与靠近。前一秒他不过是个色心不死的老家伙,后一秒他又是风烛残年想抓住生命最后亮光的哈姆雷特,Peter O'Toole让后者属性更加有信服力。我依旧喜欢老年笑话,老头子们之间的戏都非常好看,教堂跳舞,咖啡馆打架,这些都是生活。P.S. 用了Corinne Bailey Rae两首我最喜欢的歌~ 三星半
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
本片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本片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即男人果然是一种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即使他行将就木!片尾,居然这老头妻室还健在!真是个“老流氓”!
帮找模特的工作,请喝酒,演戏挣钱给买耳环,请纹身,让出房子给做爱,这份喜欢真是大度呀
一部有点怪的片子,说不上喜欢,古稀之年糟老头勾搭妙龄叛逆少女,生命不止,追求不止。但我理想中的老年生活依旧是传统的恬淡平和,我不想要一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老年生活,荷尔蒙还是留给年轻美好的身体去挥霍吧。但是如果真的喜欢,那便去追求,这才是老头超出常人的勇气吧,而且他很绅士,不强来。
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剧情的片子
年轻固然美丽,但两个白发老爷爷在教堂的音乐中互相搀扶着跳舞的样子让我看到了时光在人身上产生的最神奇的魔法。可能是奥图尔实在太有魅力了,让这样一个猥琐的故事也裹上了爱的光环。虽然看上去是个爱情故事,但好像是关于两代的更替。从男性视角来看朱迪的角色仅仅满足了男性的凝视与欲望与残烛之年用来证明生命里的爱慕对象,但我看到的却是年轻一代生活的挣扎。即便衰老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片中的三个老头至少还有一个黄金的过去可以缅怀,良好的教育和名气让生活依然可以充满体面,甚至他的死亡也富有了诗意。而死亡对于当下的人们,那些处在Jessie这个阶级的女孩儿们,并不是一个选择,前方的生命也并不必死亡明亮多少。孤独的主题贯穿了人的一生。
爷孙恋。DVD碟时代没有看过,老戏骨一辈子的戏【2020-11-10】下载截图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