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五集,我觉得整部番已经开始转向了挖掘每个角色心灵深处的阴影部分。
第五集中每个人听到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听到的声音都挺恐怖的,那为什么不可以假设为是每个人其实听到的就是自己最怕的那个声音呢?
按照这个假设往下推的话:司机看到了自己的女儿,而自己的女儿死去是他这辈子心里最大的痛(暂且不论真假);舞舞在隧道的尽头看到了巨大的光宗,其实我觉得就应该是光宗,因为这时候她最不想见到的不是他的那个忘不了,而是眼前的光宗;在那么明显的出口位置有一个巨大的东西存在,而这个东西就应该是第五集最后光宗看到的那个时宗,任何一个人看到自己最不想见到的人,而且还是巨大化的这个人后一定会惊慌失措的逃跑,结合那个绕圈子的地图,锄头上的红色粘稠物,树上的血痕等等迹象表明这很明显就是有人把他们困在了这个村子里。
在我看来我觉得最可疑的还是这个司机,当然说的是可疑,并不代表我认为他就是真凶,而是他可能已经不再是那个司机了,他不是最后的老BOSS,他可能是这个BOSS或者团队的第一个棋子。
司机肯定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他看到了什么?
如果说领队都要靠地图走出这个村子的话为什么司机却能轻松找到这个地方?
回来以后不再和那个声音超响男争吵,心真的有那么大?
他应该是不坏的,我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受害者,他没有死,但是他也不算活着。
在第五集最后救男主这个行为并对男主有话说的神态和前四集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这应该也是问题所在。
我很同意一个贴子:http://tieba.baidu.com/p/4516973195的观点,光宗有一个兄弟,而用一个玩具来睹物思人死者这是电影里很常见的象征,而我想到的更深入的想法是,每个人用的都是绰号,而只有光宗用的就是真名,那么。
会不会光宗真的就是一个绰号,一个叫时宗的男孩儿用了自己哥哥或者弟弟(根据男主的气质我觉得更像是弟弟)的名字进入了这个团队,他的好基友一直在灌输给他“你乖乖听我话你就会活得很好”的观点,让时宗的人格越来越趋向于自己的弟弟,最终弟弟的人格完全替代了他。
同样,杰克逃走了,那个中二病失踪了,但是人们却根本想不起来他的名字,冰结的加吉涅斯,他出走的原因是因为她觉得杰克和他重名了而杰克想杀了他,但是杰克是好人,不会因为这个就真杀了这个中二病,之后杰克被人放了出来,之后他和中二病还有阿四一起失踪了,他们三个,到底去了哪里?
我肯定不相信他们就这么简单的死了,他们去了哪里?
第五集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超能力的BUG存在,那就是那个可以看到将死之人(有部漫画也叫这个名字!
超级好看!
)的超小支女,她说,光宗要死了。
按照我上一条的逻辑,我认为死的可能是光宗这个人格,而不是光宗本身这个人,种种迹象表明,男主即将深入这个事件的中心,而只有他内心的自我被激发出来了,他才可能成为这部动漫的主角。
也就是说,到目前,我们可能压根不知道,男主到底是谁综上所述,我认为可能的解释:大家都被催眠了。
只有大家都被催眠了才有可能在同一个环境下听出不同的声音;看到自己最害怕,最不想见到的东西;村子本身就像桃花源一样存在,没人证实这个就是纳鸣村,而这个地址也是陌生人发的邮箱,这到底是哪里?
没人知道,可能就是一个试验场。
本着从小看柯南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我认为最可疑的反而是那个根本没有过多描述背景的男领队,他是整个角色群的领队,团队分裂成两派,两派首领争执不下,反而真正的领导人却一直在装好人,从来没有被怀疑,而且这个角色太普通了,普通到动漫都没有细节描写他的很多神态,普通到让人觉得完全和这个剧脱节,但是,他却一直在推动情节发生,好像一个工作人员带领着团游一样的那么普通,细思恐极
这部……一言难尽啊……看之前期望过高了,主要是设定好,人物又多,群像剧做好了会非常有冲突性,非常精彩,但是这作品最后是做了个啥[巨汗]仿佛给了你很多线索,其实根本是观众的过度解读,我觉着制作组根本就没想那么多[拜拜]本来以为的人性阴谋致郁向居然变成了幻觉治疗心伤的治愈向,还治愈的很没水平[拜拜]男主的性格简直是个谜,我真的不知该如何评价他,还有其他大部分人物也是,总之观看的过程中会出现很急躁的感觉,想一人上去扇他们一巴掌[笑cry]最后看完有一种失望的虚无感,大概是真的期望太高了
因为目前人生面临着巨大的恐惧,我也好想逃离,这个番恰巧出现,于是便开始看了。
动漫开始的剧情和就像我期盼的那样想,我也希望能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开始重新的人生。
然而后面却变了,那可怖的怪物,原来就是自己内心最大的恐惧与创伤,是自己最不想面对的现实。
此番原来不是惊悚悬疑番,而是治愈番。
主角们战胜了怪物,于是变获得了重生,重生之后的,是要比之前还要温柔阳光坚强的自己。
我想我明白了,人生的重新开始并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
看完此番后,也无意中治愈了自己。
在众人齐唱幸福的河马先生的歌声中,动漫走向了完结,黑屏的一霎那,我突然感觉到我也要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了。
片如其名,相当的迷。
冈妈+水岛努的组合让人期待了一下,然后官方的宣传一直把大家往沟里带,以为这是一个脱离社会规则的极端环境下拷问人性的恐怖悬疑故事。
结果……一点也TM不恐怖啊!
前期铺垫铺垫再铺垫,铺到最后发现这铺垫一点用也没有,最后突然甩了个大团圆结局出来,前面渲染了那么多的恐怖气氛,人心的猜疑,全都莫名其妙的化解了,最后大家一起净化了心灵,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看到最后都把我看笑了,满脑子就一句话:冈妈你真会玩……
他的开头 是我在精神病院看的当时我躁狂转抑郁在那里修养身体b站也是我将近一年没敢打开的app因为前任我上次抑郁 有很多触发点我不敢碰虽然我拼死拼活 从抑郁里走出来了但是 又马上转入躁狂另一种意义上的 逃避前几集看得我真的很害怕看到第五集吧然后就出院了 昨天突然想起来就拿起pad补全了这部
原以为它同《Another》一样,能营造出灵异笼罩下的悬疑感,结果尽是中二病破坏氛围;原以为它像《弹丸论破》一样,能构筑较为立体的群像,结果三十人中不少人都可有可无;原以为它如《全部成为F》一样,能围绕某句话作为暗线贯穿全文,结果“河马之歌”的作用只不过在于开头结尾装模作样地呼应;原以为它似《地狱少女》一样,能勾勒出人类生活的艰难痛苦和背后所谓的人性,结果对多数人物经历的刻画总是草草了事;原以为它与《未来日记》一样,能设计同主线紧密相连但又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结果在n集的怀疑与肯定与否定中,告诉我们:该是她的锅,还是她的,跑不掉。
俗话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本来就不抱期望,毕竟对其质量有所听闻,然而,依然被这部番给震惊了——让我吃了12集的馊饭,有福利就算了,连福利都没有——以至于,惊到让我写那么多字吐槽它。
还有太多太多地方能够证明它是不折不扣的烂作:杰克与冰结的矛盾与和好的设计,杰克被绑时男主袒护的惊讶,过膝袜萌妹看到将死之人的能力设计,小春面对瓦尔卡纳的蜜汁脸红,接近尾声时男主的嘴炮模式……其中,无用的细节占据了极大部分“烂作证据”名单。
给它两分只是单纯的为了我在老司机拥抱女儿时那一瞬间的感动。
装神弄鬼 故弄玄虚 毫无逻辑 人物性格塑造失败 彻底中二 故意拖沓 一句话可以说出的结果分给十个人嗯嗯啊啊地打岔站桩然后接ed 有点职业道德良心不? 简直是学了国剧7集硬生生拖70集的节奏 不给一分都对不起各位被浪费的时间 这番的委员会在11区就没被投诉淹没? 第一次衷心祝某番收视垫底 有着这样的名声 这样的班底 出质量严重不对等的作品可是对行业的亵渎
我常常会有一个疑问,我所看见的世界是世界本身吗?
【当你看到桌上有一个半杯水的水杯时,你看到是那空着的一半,还是那满着的一半呢?
】【比如一次我与一名友人一同吃饭,用餐一半友人突然开始频频皱眉心不在焉。
友人的反常行为让我擅自断定一定是我说错了话惹了他不高兴,可是我却怎么也想不出到底是我的哪句话引起了他的不悦。
于是我对此念念不忘,纠结了一个星期。
直到与这位友人再次见面他无意中提起我才明白,原来那天他的反常举动是因为我身后的斜阳刚好晃在了他脸上,而他又对光线极其敏感。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件事:“这件事是A”,和“我觉得这件事是A”,不是一回事。
世界是物质的存在,这件事毋庸置疑。
但是,人类的观察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存在。
因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就像那条白金/蓝黑的裙子。
同一个事物,在我们怀有不同感情的时候,也代表不同的意义。
火可以代表温暖,也可以代表灾难。
对于同一个比赛结果,站在胜方或者站在负方,会形成不同的感悟。
人的观察力总有这样那样的局限,因而人的观察很难是完全反应客观世界的。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视角构成的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不完全一样的东西。
主观中的世界,比客观世界,多一层自我的滤镜。
而那些因为这层滤镜而扭曲的,就是Nanaki。
草木皆兵,不是因为草木本身对于他有威胁,而是因为他主观上觉得,草木的动摇,象征着,预示着,更加恐怖的东西即将到来。
这些恐怖的东西常常是不存在的,所以才说草木皆兵。
那些被Nanaki追逐的人,大多是自己吓自己。
施虐者都是乐子人,他们是不会在乎受虐者的感情的。
只有受虐者耿耿于怀。
他们沉浸在焦躁中,混淆了想象和现实。
而这形成了负反馈,让他们更加恐慌。
《迷家》的编剧冈田麿里(おかだ まり),是那朵花,伊吕波,黑岩射手,Gosick,黑执事,樱花庄,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等等等等的编剧。
我看她的作品比在演职员表看到她的次数都多。
我不觉得她的作品能够差到不能看,于是才亲自去观看了这个番。
这个番在豆瓣和B站都不足五分。
我认为其主要的矛盾在于,读者有预定视角的倾向。
【开始以为是推理向,然后感觉是猎奇向,再后来WTF不会是腐向吧,再再后来以为是治愈向,最后才明白原来是智障向。
】迷家本来说的就是主观世界预定视角的故事。
观众在前期宣传中也自然而然的用了结构性的猜测。
迷家的前8集非常接近惊悚片。
再用预定的落差视角,套上原作的抑郁视角,评分不低才怪了。
另一个矛盾是理解力的问题。
迷家的主旨是心理学上非常现代的概念。
用一个番来介绍它,有点向唐朝人介绍智能手机的意思。
从作品本身来说,我认为迷家是心理类番的先锋作品。
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加有张力,它的色调可以不那么阴间,它的细节可以更加合理,但是这不能掩盖它的惊艳的构成,和深刻的内涵。
我就不拿心理测量者来当垫背了。
心理测量者还是很成熟的优秀作品。
虽然这么说,我并不完全赞同迷家里的所有概念。
比如,人失去了情感就会迅速衰老这件事。
这完全取决于观众对于老的定义。
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认知扭曲—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https://www.douban.com/note/726132828/zh迷家评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56227
我很想为这部番写点什么,因为它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但是和它的水平相悖的,是网上大多数人对这部番的评论。
其实我能够理解说它渣的人的逻辑,大多数的动漫都是短平快的叙事风格,偶尔有一些剧情里加入一些烧脑的元素,很容易就广受好评。
如果再死个人什么的,说不定还会被贴上“致郁”的标签。
这部番不一样,全剧都营造出了一种悬疑、烧脑甚至于是致郁的氛围,但是结局居然还没死个人什么的,而且男女两位主角扭扭捏捏的性格也恶心到很多人了。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才是一部作品的核心,而情节和环境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这部番的人物其实塑造得很成功。
我举几个被大家吐槽的栗子:第一:女主来的时候不说明情况,被询问的时候也支支吾吾,导致她被大家怀疑,这一点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合理。
但我认为这是编剧从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人物形象,在之后也通过各种情节和环境的烘托让这个形象更加饱满,而且前后统一了。
那个从小就被大家用奇怪眼光对待的真咲,那个曾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看到的真相的真咲,却被大家当成是不正常的,只能假装自己看不到铃治,在没有人房间里让铃治说出自己想听到的答案。
但是她又那么善良,哪怕失去了一直陪伴着自己的铃治,她也不愿意麻烦别人,而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寻找,生怕给他人带来麻烦。
总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是理解女主的想法了,如果曾经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还能在很多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观点,那才是颠覆了这个人物的最初形象吧!
第二:男主喜欢上女主的过程莫名其妙,而且莫名其妙地情愿自己被怀疑也要袒护女主。
我觉得编剧对男主形象的定位是善良、真诚、善于为他人考虑,但是哪怕是这样善良、这样顾及他人感受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啊!
他不愿意活在时宗的阴影里,对“光宗”这个存在的日渐消失感到恐惧而又无可奈何——这也正是他想要参加重生之旅的原因。
因此,当真咲说出“光宗这个名字很适合你”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对真咲产生了好感并且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对真咲投入更多的关注。
而在关注真咲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真咲的善良和孤独,这和他是多么的像啊!
他们都是善良而又孤独的人,在作为“时宗”生活的那么多年里,从来没有人理解“光宗”的想法,甚至从来没有人体会过和“光宗”一样的孤独。
现在有一个人,她体会过“光宗”的孤独,还肯定了“光宗”的存在,她是这么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孩,那么光宗会喜欢真咲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那么他宁愿自己被怀疑也要袒护女主就更加可以理解了,当一个女孩被绑在柱子上接受审问甚至即将面临谋杀的时候,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会于心不忍。
更何况,面对众人的指责却无从辩解的情况,和他被人当做“时宗”却不能反驳的情形是多么相似啊!
正因为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所以才能理解对方的痛苦,这正是光宗宁愿自己被怀疑也要袒护女主的原因。
其实看到最后几集之前我还是觉得番里的人物性格都很纠结,用B站弹幕的话来说就是强行拖集数,然而在最后几集大家的心理创伤显现出来之后我才发现,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受到了过去的束缚,在纳鸣村的人们的性格,正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性格。
在现实世界中他们会有怎样的行为,在纳鸣村中他们也同样会有如此的行为。
那么,真咲在现实世界中被大家用奇怪的眼光看待时会局促,铃治的存在被怀疑时会支吾,在纳鸣村中被怀疑也同样会局促和支吾。
那么,光宗在现实世界中被大家当做另外一个人时会低落和孤独,飒人帮助他时会感动,在纳鸣村中想要改变的他看到和自己一样低落和孤独的真咲,自然会想去帮助她。
研究员老头神山说nanaki是由人的心伤具象化所形成的,那么,一个人可以欺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伤痛不算什么,甚至是并不存在,但是当nanaki真真正正地出现在你面前时,要么接纳它,认同自己曾经的伤痛;要么逃避它,或者与它战斗,直到自己已经千疮百孔,才发现逃避自己是没有用的,与自己战斗只会更加伤痛。
如果觉得那些痛苦的曾经是自己现在仍然痛苦的根源,便想隐瞒、忘记那些记忆,终有一天它们会再次出现,带给自己更大的伤痛。
nanaki是不会骗人的,能欺骗自己的只有自己。
这里是个很厉害的地方呢因为内心出现了实体之后本人的心情以及是否在撒谎全都能看出来呢
【本文含有重度剧透,未观赏的读者谨慎阅读】久闻爆笑喜剧片《迷家》大名,日前终于正式将其补完,为了判断它是否值得一看我还特地先看了up主的吐槽视频,吃到了关键剧透后,根据“编剧:冈田麿里”这个重要TAG,我判断它肯定还有除此之外的诸多乐趣可以发掘,于是便看完了这部各种意义上都让人难以忘怀的超级大作。
一群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失败和伤害的年轻人,为寻找传说中人人安居乐业的梦幻桃花源而参加了网上组织的旅行团,穿越重重迷雾来到一座废弃村庄,殊不知一出精心策划的惨剧正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皆是前3话诈骗。
和盼着看恐怖片结果发现惨遭编剧耍猴的追番观众不一样,在观看本片的时候我是没有怒气值的,只是单纯为各种荒谬的展开而笑,可谓大大降低了体验。
过后我试图总结一下剧情但是发现有点难,因为它支线实在是太TM杂了,31个人里镜头比较多还交待了过去经历的就有12个,如果只留下主线的话那它大概是这样的:众人到达山村后频频目睹恐怖巨物,但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还有人莫名失踪,想逃跑却发现无路可走,来时的隧道又有怪物逼得他们返回。
众人陷入内讧状态,女主被部分人怀疑是将他们诱骗至此的幽灵,差点因此被杀。
男主在探索隧道的时候偶然回到了现实世界,遇到一名研究山村现象的老人。
老人告诉他,山村是一个只有特定条件下才能进入的异次元空间,怪物就是人们各自的心理阴影,只有愿意面对心理阴影并接受的人才能安全离开。
忘记阴影也可以离开,不过有迅速衰老之类的副作用,他自己就是因此变老的。
得知真相后男主返回山村,告知所有人并试图带他们安全离开,但仍有部分人拒绝。
最后愿意回来的人们坐上大巴返回了现实世界。
老实说借助非现实空间讲讲现实社会问题这个出发点还是不错的(虽然心灵鸡汤已经被许多作品炖到馊),问题在于这片的编剧是冈妈!
这意味着你会看到各种无意义的废话情节,现实中会被人白眼到死的奇葩角色,以及强行展开的扯头花撕逼大战,总之怎么讨厌怎么来。
异空间设定已经够不讲理了,人物行为更是堪称群魔乱舞,一会发疯一会突然正常前后性格高度不统一,各种老套路神展开不打招呼想演就演,导致剧本要素过多全面崩盘无法归类,这正是《迷家》成为神级烂片的最大原因……【以下是角色杂感】男主:心理阴影是死去的双胞胎兄弟+当时在场的企鹅玩偶。
母亲一直偏爱兄弟,甚至在兄弟死后将男主当成对方的替身,父亲还听之任之(什么祸害父母),于是他就离家出走参加这个分分钟可能被卖肾的不明旅游团。
比较典型的GAL GAME式男主,片中属于无用嘴炮+伪基担当,看到女生脑子就不听使唤(甚至因为看到处刑女的胸部在关键时刻爆种救了他一命),无条件袒护女主角,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我是真心的你们要相信我”的姿态,问题是大家此前都是陌生人,你的真心保证算个P啊……
男主说出了全片最神奇的蜜汁逻辑名台词女主:搅浑水+拖戏要员,自称曾和堂哥前来寻找山村回家途中失散,实际上堂哥是她幻想出来的童年玩伴,即阴影本身。
自己都觉得这事很丢脸根本不敢提,差点被做成烤全人也坚决不说。
我以为她开头时不时抽风也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演戏,结果看了设定才知道不是装的,她就是那么神经质……可以说是出场戏份最无用的角色,压缩到1/4都不影响剧情进行那种。
“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说你们不要再问为什么了”男二:男主的基友,自幼饱受精英阶层父母鸡娃虐待,一犯错就被关进小黑屋,里面有死去奶奶的遗像,阴影形象为恐怖版本的奶奶。
这个角色的剧情是所有人当中最离谱的,充分体现了冈妈没事找事的撕逼精本质:男二从小被父母控制惨了就想控制别人,跟男主当朋友纯粹是因为他没有主见事事都听自己的,对女主恨之入骨是因为男主见色忘友不听自己指挥了!!
没错,他甚至不太相信女主是幽灵一说,为了重新把男主牢牢抓在手里,在发现她会受伤流血可能是活人时还想继续补刀!!
结局里明明已经对真相了解得差不多了,依然被女导游洗脑导致阴影巨大化,想的还是不顾一切杀了女主再把男主夺回来,作为一个不是疯子的角色,思路可谓三观炸裂!!
惯例的本子要员,低级卖腐喂狗不吃眼镜男:曾经的社会精英,一开始看起来还是比较理智地分析各种问题的现实派,结果他展示天才的方式就是和特种兵、机枪女、处刑女这些明显的傻叉联手绑架其他人逼问村子真相!
在经过一番有鼻子有眼的推论后,得出“女主失踪了一阵子所以她就是幽灵一切都是她搞的鬼”这种逻辑关联约等于0的结论!
完全不考虑【自主离家出走】这种失踪事件中最常见的原因!
心理阴影的诞生过程简直搞笑,在公司怼天怼地怼老板力排众议策展,因为自己看错交货日期黄了……到村里还是一副功劳自己揽责任别人扛的无耻姿态,呸
处刑女:发疯担当,从头到尾只考虑怎么花式处死别人,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冤有头债有主,丝毫不肯正视要被她“处刑”的人基本都很无辜这个事实,结局突然不发疯也没人追究她责任了,因为冈妈写不下要收尾了
90%的出场戏份都是这种Berserker状态暴躁哥:怒吼担当,在车上罔顾交通安全作死骂司机导致后者路怒症爆发,虽然到村里之后基本都在干实事,但智商也是时刻不在线,在众人处刑女主时一会拦住男二,一会架住要阻止男二的男主,你究竟想不想女主死啊?
整体上是一个受冈妈操控比较严重的角色
不知道水岛在做这场戏的时候有没有动脑子,总之我看懵了女导游:黑幕担当,老人的女儿,真正的传销大师,策划这场旅行诱骗数十名无知群众来当小白鼠,通过恐吓洗脑等方式使他们的阴影增幅,试图研究出拯救父亲的方法。
明明你爹都说了自己身体健康不需要救了!!
而且她后面还莫名洗白没有被受害者们围殴!
男导游:为了泡女导游而参加,对她的阴谋并不知情,但出了事就脚底抹油,本质垃圾墙头草司机:女儿早夭夫妻关系宛如仇人的悲惨中年,全片中难得自始至终言行比较合理的角色堂哥:明明是女主的阴影却能被所有人看见和触碰,还能讲出一堆女主不知道的真相,实质上就是冈妈用来说明剧情方便结局的金手指机枪女:阴影源于被同学欺负得很惨还绑起来挨大黄蜂蛰,合理怀疑她和处刑女的经历来源于冈妈本人,毕竟冈妈写女人发疯撕逼最在行特种兵:因身高不到155无法满足自卫队征兵条件,突发奇想往头皮底下植入了一块硅胶,不幸被教官识破惨遭梦碎,所以阴影就是一块蠕动的硅胶……对不起我真的笑死了啊哈哈哈哈哈……155要求是真的低,明治时代征兵条件都要152呢(当时平均身高158)老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事情的起因,但他是彻头彻尾的受害者,后面发展成那样完全是他女儿+那群臭鱼烂虾的责任,更别说他其实已经很努力在阻止其他人进入村子了其他人:基本都是傻叉,简直是众愚之恶的最佳体现,遇事只会瞎起哄出了问题就甩锅,最后也真的因为不想面对现实而变成了真正的傻叉……
女巫审判中庸众的嘴脸堪称无耻至极
这群人的基本盘
纷纷变成了一条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打分】配音4,演出2,剧本0,音乐1,美术3,综合1.5(满分5)这片DVD销量悲惨到水岛和冈妈都不敢出席庆功宴,他俩确实责无旁贷,是整个团队里最失职的家伙……哦还有配乐师,音乐烂是最出乎意料的,危机时刻的BGM就是那种免费AVG风格的廉价音乐,喜剧指数顿时增长百分之二百……
前半部分都非常好,惊悚悬疑并行,后半部分开始整段垮掉。最后一集匆忙到简直无法观看……什么都没交代又什么都结束了……
目前还可以
有点搞笑,基友每次发言我都要爆笑一会儿
感觉真不错,对后面的剧情很感兴趣
结尾仓促啊,要不感觉挺好的。我看觉得没那么迷,推荐对心理、心理创伤感兴趣的看~
完全、彻底、毫不留情地烂尾了……最后一集和第一季真的是同一部番么?
其实也不至于分这么低吧,现在怀疑是不是有些人当年看了b站雷某人的视频直接看都没看就评分
到头来也是没看懂
剧情如此随心所欲的番真不多见呢~这样才能让人坚持看到最后一集吧..
我感觉类似于蔡骏的《天机》 最后结局特狗血,这是一场投入巨大的真人秀节目,走后知道真相的男主女主留了下来 算是剧透?
开头负责搞笑的很尽责,后面会怎么样呢?
四月新番最赞
看完我就懵逼了。。。但是隐隐觉得还不错
ED好听,各路奇葩人大荟萃。基本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人也都这样,看完了就想对号入座。有些角色也讨厌的想让其早些死!
水岛努+冈妈+横山克,我还是相信水岛的,怪不得吐不出白箱2,怪不得说16年行程表排满了,确实是满了啊。所以这番最后一个人也没死,救赎番,未闻花名的套路,从6个人共享一个NANAKI变成了一人一个NANAKI,简直莫名其妙,可是居然会有想看到最后的吸引力,太奇怪了。这结局我就不吐槽了,槽点实在太多。
没看完 太迷了
很开心每一集能以听到ED为目标
看看
一生悬命拖节奏。结局小触动。あたしのnanaki、戻ってくれよ
编剧老师的技艺太过于娴熟,以至于被炎上了(悲)说到底这部动画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谁在乎这样一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