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洪伯豪
主演:小戽斗,喜翔,黄嘉千,曹晏豪,李友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简介:八旬老翁金茂独自住在平溪的透天厝里,老伴已先行离世,儿女皆已各自安身立命于台北。尽管健康走下坡,台北仍是一个金茂永远都亲近不了的地方,医院几乎是他对这城市的唯一印象。某日,金茂又因胃痛住院。病房里,步入壮年的儿女再度因他的照护问题争吵。然而,一场意外让金茂辗转住进了安养院,就算孙子凯凯捎来结婚喜讯,也丝毫没有消弭..详细 >
平实、克制~
议题不错,但剧本剧情应该更戏剧化一点,有点像电视剧的感觉,太家常了
节奏太慢,几次都要睡着了,我老了以后,可能也会像这老头一样,不情愿地在养老院了此残生吧
除了让人关注到独居老人这个群体,作为一个电影,这个电影的问题很大啊,后期音效不处理,导致每个场景现场的很多杂音都还在,让人很难融入到情绪中。
亲情的羁绊真的太深了。人越老,对死亡越淡定越“向往”越释然。(我姥姥本来是16号的生日,今天14号提前过,因为周日,孩子们都休息,只盼聚齐吃顿饭。今天才突然发现,今年姥姥80岁,姥爷88岁,两人都高寿了……震惊,因为尽管这两年衰老变化明显,但我始终觉得他们“还小”。想起我妈经常说得一句话“幸亏有两个老的在,这一大家子2/30口人才能聚齐,四世同堂了,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人老了就是包袱
台湾的年轻人离大陆再远,我们仍然能看懂这部电影,家族繁衍生息,一代照顾一代人,欠的是父母,孝为先,尽孝难,原本是因为生活很难。想起我的父母,很惭愧,生我养我,但是我能为他们所做的实在有限,愧疚难受。
好剧本,好题材,好人物。声音扣一星。阿珍是被家族中的性别结构和权力动态边缘化的女性,是"孝女-贤妻"双重角色绑架的典型缩影,是东亚家庭中千千万万个女性的缩影。
故事还是太浅了,只是流于表面。看着好像什么都说了,但是其实什么都没说。表现的太粗糙了
一份动人的田野调查案例实录,具备典型性,但过于典型也是问题。社会议题电影不是仅仅作展示,而应进一步完成归因或预言,遗憾该片止步于前者。情节的推动如任务通关,未能化入情境,也未能传递出影像之力。
人……都会到那一步吧!
看到爷爷身上的影子。倔强,要强,不依靠子女,一辈子要面子,要独立。
能够感受这里面的所有情感,却始终不能被打动,在很多方面都还差了点意思。三星。
哎 生老病死。
题材是好的
透過父親與兒女、孫子間的親情故事,帶出當今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下,關於照護、生死議題中不同層次的問題。是枝裕和的痕跡有些重啊
20190328 看到很生氣/照顧長輩讓人身心俱疲,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大多長輩也倔強地不讓人理解,沒有人知道他討厭天燈造成的環境汙染,所以孫子前前後後放了三次天燈的時候我真的大翻白眼/喜翔在養老院大吼離去的段落也看得我一把火/情緒勒索退散好嗎
老年人的无助。都在等
倔强的老头有几幕泪目了
这部电影可以很多解读方式,我看到的是老人性格缺陷导致的人生悲剧,不是人间不值得,而是像他这样性格的不值得人间,不应该养儿育女。有这样的父母,人生好惨,就像电影中的儿女一样,包括孙子,每天看他老人家脸色过日子。早死早好,最好是结婚生子之前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平实、克制~
议题不错,但剧本剧情应该更戏剧化一点,有点像电视剧的感觉,太家常了
节奏太慢,几次都要睡着了,我老了以后,可能也会像这老头一样,不情愿地在养老院了此残生吧
除了让人关注到独居老人这个群体,作为一个电影,这个电影的问题很大啊,后期音效不处理,导致每个场景现场的很多杂音都还在,让人很难融入到情绪中。
亲情的羁绊真的太深了。人越老,对死亡越淡定越“向往”越释然。(我姥姥本来是16号的生日,今天14号提前过,因为周日,孩子们都休息,只盼聚齐吃顿饭。今天才突然发现,今年姥姥80岁,姥爷88岁,两人都高寿了……震惊,因为尽管这两年衰老变化明显,但我始终觉得他们“还小”。想起我妈经常说得一句话“幸亏有两个老的在,这一大家子2/30口人才能聚齐,四世同堂了,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人老了就是包袱
台湾的年轻人离大陆再远,我们仍然能看懂这部电影,家族繁衍生息,一代照顾一代人,欠的是父母,孝为先,尽孝难,原本是因为生活很难。想起我的父母,很惭愧,生我养我,但是我能为他们所做的实在有限,愧疚难受。
好剧本,好题材,好人物。声音扣一星。阿珍是被家族中的性别结构和权力动态边缘化的女性,是"孝女-贤妻"双重角色绑架的典型缩影,是东亚家庭中千千万万个女性的缩影。
故事还是太浅了,只是流于表面。看着好像什么都说了,但是其实什么都没说。表现的太粗糙了
一份动人的田野调查案例实录,具备典型性,但过于典型也是问题。社会议题电影不是仅仅作展示,而应进一步完成归因或预言,遗憾该片止步于前者。情节的推动如任务通关,未能化入情境,也未能传递出影像之力。
人……都会到那一步吧!
看到爷爷身上的影子。倔强,要强,不依靠子女,一辈子要面子,要独立。
能够感受这里面的所有情感,却始终不能被打动,在很多方面都还差了点意思。三星。
哎 生老病死。
题材是好的
透過父親與兒女、孫子間的親情故事,帶出當今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下,關於照護、生死議題中不同層次的問題。是枝裕和的痕跡有些重啊
20190328 看到很生氣/照顧長輩讓人身心俱疲,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大多長輩也倔強地不讓人理解,沒有人知道他討厭天燈造成的環境汙染,所以孫子前前後後放了三次天燈的時候我真的大翻白眼/喜翔在養老院大吼離去的段落也看得我一把火/情緒勒索退散好嗎
老年人的无助。都在等
倔强的老头有几幕泪目了
这部电影可以很多解读方式,我看到的是老人性格缺陷导致的人生悲剧,不是人间不值得,而是像他这样性格的不值得人间,不应该养儿育女。有这样的父母,人生好惨,就像电影中的儿女一样,包括孙子,每天看他老人家脸色过日子。早死早好,最好是结婚生子之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