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构建起更广泛的人际网络,同时也将隐私和生活轨迹暴露人前。
这部电影大概是想告诉观众,别把生活都暴露在网络上,也别出于同情或礼貌随意增添好友。
太过热情的所谓好友必定有所图,有问题。
不明白为什么恐怖或惊悚片里的主人公永远不把疑惑和忧虑第一时间告诉身边的好朋友,一起解决问题,有人保护不是很好吗?
这个女主明明就是爱分享的个性,为什么这个时候就不说了?
好吧,后来她说了,可是没人相信,相信也出于无奈和无力继而演化成绝望与迁怒。
警察冷嘲热讽,不过确实帮不上什么忙。
删不了账号,改不了状态,主角打客服电话无果,找来了技术小哥帮忙……警察盘问主角,主角反复强调“那些东西不是我发的”,至于神秘之事,只字未提……校方盘问主角,主角同样反应……于是主角和她的小伙伴开始了自力更生的调查之路……同时黑魔法boss开始了花样百出的杀人之路……主角和她的小伙伴坚定着信念:不说,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要自己调查,我们要自己搞定黑魔法boss!
主角和小伙伴们,你们的智商呢?
掉线了?
试想一下,如果情节这样发展:主角拎着笔记本,直扑Facebook总部;主角提着笔记本,大闹警察局;主角抱着笔记本,怒闯校长室;与此同时,串联新闻媒体,大肆群发消息,弄得人尽皆知;黑魔法boss暴怒,杀IT天才,杀警察,杀老师,杀记者,甚至可以来一个群杀,把一群人团灭……最后主角开启光环,反杀大boss……哈哈,想着就爽!
PS:不得不吐槽一句,控制意念自杀这种老梗实在是太多了,既然想到了Facebook的创意,为什么杀人方式不高科技一些呢?
前半段一流水准,但和大部分恐怖片一样,从开始试图解开谜团起,影片逐渐归于俗套,当然这也不能赖导演,实在是这种类型片的瓶颈。
电影最减分的是那些负智商的路人甲和警察,这么明显的超自然现象,他们真觉不出来?
还和女主较劲呢。
其实本片最大的反转是女主演……我看电影就怕剧透,所以看片之前从不看和影片相关的任何内容,看完了才知道主演不是小法米加,这长得也太像了吧?
20200510 低分是因为这部影片的设定恶心到我了,影片把一个校园里孤独可怜让人同情的角色塑造成一个变态偏执狂,虽然影片也交代了导致其变态的原因,让人觉得情有可原。
可是我不接受。
在我们的学生生涯,总有部分人在遭受暴力、在被排斥,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因为善良愿意去接纳一个被孤立的人,却也会因为其某些让人害怕的举动而退却,如果因为我们没有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所有的黑暗面,从而遭受无妄之灾,那我们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冷漠的拒绝会更好?
如果学生生涯看过这部影片我绝对不会再对那些被孤立的人报以同情,更不会去试着接纳他们。
可是现实生活中被校园暴力的人何其无辜!
影片在塑造一个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女主一开始表达自己的善意,后来因为不堪其扰而拒绝,最终使得自己、家人、朋友全部惨遭伤害。
多么恶心人的设定与结局。
另外,密集恐惧症劝退,画面也恶心到我了,shit!
故事挺简单的。
Laura作为一个貌美心善气质佳的姑娘,跟自己班里一个孤零零的小可怜儿成了Facebook上的好友——纯粹是因为,怎么说,同情?
“Be nice”,是了,是这样的。
她们也没经历什么,可Laura生日派对没有请Marina,好嘛,开始闹了。
在学校食堂闹了一场以后,Laura和Marina解除了好友关系。
嗯,然后Marina就开始玩命儿杀人,要让Laura和她一样孤独。
——嗯,结果她做到了。
结局令人悲伤,过程真是让人气愤。
我还以为能破除那个劳什子妖术呢,没想到给我来了这么一出——真是摔电脑的心情都有了。
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挺难理解鬼们的逻辑的——一言不合就复仇,二言拍案就附身,三言惊奇就杀人——扶额……你们开心就好,反正看惊悚片也不过是为了分泌一下多巴胺,何必较真……不过讲道理——这个奇怪的逻辑我真是不能理解。
Ma Rina凭什么自己受伤就要拉别人下水?
凭什么自己孤独就要杀害别人的朋友?
从东西南北哪方面看,我都看不出能讲得通的地方。
是,你命运凄惨你人生孤苦你形单影只像人世间的一抹游魂,可关我什么事?
不就是在社交网站上跟你成为好友了吗?
哟,怎么着我因此就要让你成为我的闺中密友无话不谈形影不离生死不弃?
(╯‵□′)╯︵┻━┻你谁啊你。
我给你碗热汤你就要吃满汉全席啊!
蹬鼻子上脸得陇望蜀不知进退,差评!
谈个恋爱都讲究好聚好散,交个朋友你还跟我在大庭广众闹上了。
烦人透了。
只是表现一下礼节性的友好,并不是要跟你做什么“永远在一起的朋友”。
逢场作戏而已,戳穿了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啊,朋友。
就不能安静做彼此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偶尔点点赞吗?
就算想要做好朋友生死之交什么的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来才比较快啊,就算霸王硬上弓不成恼羞成怒那你就要杀人泄愤啊?
是了是了你童年悲惨你生活黑暗,不代表我对你微笑我就要对你负责啊。
用黑蜂的代表邪恶的女巫——黑镜第三季里也有一集用蜜蜂杀人,真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手段。
不过这个是黑魔法了。
黑魔法也不能不讲道理不讲逻辑嘛!
故事的逻辑线真是不想再吐槽了,不过剧情推进的还是挺快的,不拖沓,一个接一个死,没谁活着了。
人物的转变想想是合理的——但是不够自然,略突兀,说抽刀杀人就抽刀杀人,朋友,一点儿心理建设都不需要啊?
可以,可以,你开心就好。
造型就是大部分恐怖片的风格,嗯,就是厕所里血流了一地的那里比较假。
Marina发功的时候画面总是阴郁的灰蓝色,无端觉得冷。
但恐怖氛围的营造也就差不多这样了,地下室里出来人那里有点小吓人。
其他还好。
总之,不算很恐怖,看完只是很生气。
觉得很扯淡。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嗯,大概就是这样。
还算流畅,但是和招魂2比也就是套路片,有些影评吹捧过度了。
所谓套路,就是不管因为所以,吓人的部分是一群小伙伴挨个领便当的梗。
和招魂2对比来看,关键还是逻辑性。
看恐怖片经常觉得里面的人物比较傻逼,如果是我,绝不会怎么怎么样。
招魂2最大的优点就是里面的人物做到了我们能想到的一切,找警察,找教会,找新闻,有信的有不信的有怀疑的,没有人是思维不正常的。
这部电影相比来说,就差太多了,最少,如果我是里面的角色,肯定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之所以大家都说好,仅仅是因为题材选的好,离我们现实生活很近,容易有代入感而已。
社交,心理变态,这两者结合本应该是很好的恐怖片基本套路,的确本片一开始还是很吸引人的,女主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而那个孤独的同学和她成了巨大的反差,想和她成为朋友,唯一的朋友。
然而女主和她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因此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她,其实这种情形在生活中也很常见,至少我自己就有亲身经历。
然而正当一切开始变得有恐怖片的感觉时,套路开始了,朋友一个个离奇死亡,却并没有交代为什么,为什么无辜的死了。。。
而且除了第一个玻璃窗的虫有吓到我外,其他的场景真的是平淡无奇,而本片的题材本应该是很好的恐怖片要素,但一切都不够吸引人,至少我是在20到三十分钟时开始觉得无聊了,朋友一个个死,也知道了接下来会怎样 唯一的小惊喜或许就是结尾的反转,一切成了循环。
当然循环这个梗已经在好多恐怖片中用过了,但用在这里也不勉强,只是没有惊喜罢了。
总而言之,一部及格的入门级恐怖片,题材新颖,却没有拍好,闹恐怖片片荒,看了这个,说实话,还是有点小失望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电影是和黑镜一样与现代科、 网络相关, 没想到他居然还涉及到了女巫魔法, 这就很新奇了, 最后还涉及到了循环,这里我就比较喜欢了,总而言之, 这个恐怖片也是比较新奇了 。
这真的警醒我们在网络世界上还是谨慎些比较好啊。
这个kobe小哥还是比较机智的,要是他真的杀了劳拉也就没啥事了,他说他们几个人快被整的奄奄一息了,劳拉不会出啥事,结局也印证了这一点。
孤独是可怕的,它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被爱,可总有那么多不尽如意。
有时孤独真的会吞噬一切,特别是一个难眠的夜晚,我想很多在外拼搏生存的浪子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种无助就像夜幕将孤独的人慢慢吞噬。
估计很多人都会将《好友请求》与《解除好友》作比较,现在豆瓣的评分是后者居高,翻了翻我的观影记录,我给了《好友请求》四颗星,没想到给了《解除好友》两颗星,可能真的存在客观原因,但还是相信有理由的。
其实这部片子的剧情也很简单,就像是命题作文,孤独是中心思想,借助当下互联网的社会现象展开剧情,高潮到后来的点题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吹嘘的,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让人记得住,我想这就是《解除好友》失败的地方,到现在我已经完全忘了它到底在讲什么,有创意固然重要,但至少你得有一个让观众信服的故事。
《好友请求》好在它讲了一个很好懂的故事,虽然远不及《万能钥匙》,但是还是花了很多小心思的,虽然总是拿它与《解除好友》作对比,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除了片名相似之外,好像并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都市恐怖传说,女巫、镜子、黑蜂等等,这些元素加上青春校园,好像又回到了我们上学时代在课堂上偷偷看过的恐怖小说,所以还是很讨喜的。
尽管如此,该片也并没有什么惊喜,模棱两可的交代了故事,角色塑造也有问题,但似乎并不太影响观影体验,只要你分清楚谁是女主就好了,哈哈,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假如不小心黑屏了,可千万不要盯着看哦。
社交,侦查,拉拉,明媚的校园各种元素都有一些,吓人也不是那么吓人,不错的周末娱乐提神放松电影,逻辑严密,风景如画,看完让人还想再回顾一下,回顾了发现也还耐看,德国出品果然还是有深度一点。
那台电脑是罪恶之源,它通过当前持有者挑选继承人,继承人要求是那种社交好友比较多的。
继承仪式在那个废弃的工厂里进行,重点不是继承了黑暗墨镜,而在于成为备选继承者的时期。
真正成为了墨镜拥有者后,反倒是没什么有趣的了。
哦,还有一点就是,墨镜传女不传男。
坚持着看完了,然后不知所云。虽然是大厂制作,演员演技和摄影摄像都在线,但不知为什么打不起兴趣,可能是我一直不太喜欢类似贞子这种类型的奇幻片吧。
傲慢现充女vs蕾丝网络恶灵。女主真是害人精啊,备胎男心狠手辣。远离电子产品可以保命的啊,这简直是网络时代的贞子
“网络恐怖”止步于外壳,没有深挖,核心只是巫术诅咒。和《解除好友》比,输的不仅是形式。
还没有《好友解除》好看。
以社交网络为主题恐怖片越来越多,这部虽没有《解除好友》《打开的窗口》做得那么极致,但前半部分铺垫得很精彩,又是网红网瘾,又是邪灵复仇,气氛不俗,可惜虎头蛇尾,最后收的很生硬。现在鬼都兴上网,感觉程序员驱魔指日可待了。语言掌握再多没用,你得懂鬼代码。
远离网络人人有责
吓死爹
虎头蛇尾的挑吓片
希望豆瓣影业买断版权,拍摄中国版本《恐怖取关》
巨有意思
警察都是吃屎的吗?没有尸体+没有身份就能确定人自杀?接二连三的严重非正常死亡不去好好调查就会盘问小姑娘怎么上传的视频?以及现在的电影还用对“女巫”的恐惧和仇恨来贩卖恐怖真的好么?这种小孩被孤立也是活该,令人不快地想起了Eurus,滥杀无辜丝毫不引人同情。所以说青少年还是多读书少上网,别天天攀比点击量和看邪教网站。
论不要乱加好友的重要性ww看到一半才知道是恐怖片,看之前还以为是舆论片_(:зゝ∠)_
意味不明而恐怖伎俩低劣
什麼尼瑪的辣雞三觀啊,一個邪教殺人的故事,居然被講得這麼振振有詞。
比《解除好友》差远了!!!!!!!!!!!!
一些恐怖感的设计还行,惊吓效果一般,人物弧光不错,最帅的男闺蜜死的是真心惨啊,同时影片最大问题是传递出的价值观,太扭曲了。主角一行人说实话,并没有做任何恶事,但却要遭受无妄之灾,女主唯一做的,就是表达了一下善意,接纳了一个被孤立的少女,但却被对方的行为吓到,选择离开,所有的问题都是出在被孤立少女这,虽然铺垫了她过往的一些苦难,但她现在的行为却不能让人感同身受,无法让人同情她,毕竟她的任何苦难,都不是主角一行人造成的,冤有头债有主,总不能因为别人的善意,而伤害对方吧,难道本片弘扬的是,不要去接触那些被孤立的人?要让他们更被边缘化?这算是弘扬校园冷暴力?唯一可取的立意,或许是在交友前,最好先了解对方。另外,警察和学校真的很降智,女主能不能删除视频和账号,现场看一下不就知道了,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最近看的完成度和新颖感最好的恐怖片,评分低了
女主很冤很倒霉,女主的朋友们更冤更倒霉,这都什么事啊。不如去看《解除好友》拍摄手法和恐怖内核比本片新颖多了
男二是本片有且仅有的正常人
先反思一下你为什么会被卖片的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