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开心又有电影看啦,11月首先来一部阿根廷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编剧是这场被称为“最强”银行抢劫案的策划者。
5个人,4把玩具枪,在100多名警察的眼皮子地下成功带走2500万。
镜头随着南美街头,雨夜加音乐开始,享受的观影感觉随既开启。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对人类最有益的事是寻找终生事业。
布局铺垫:组团队,策划人卷毛,开锁匠,神偷马叔,医生等6人。
黑色幽默:劫匪不可怕,就怕劫匪有文化。
运用函数,报名表演班,谈判,玩具枪,攻心计,金蝉脱壳,无中生有,调虎离山……看得目不暇接,一环扣一环拖住警察,争取时间。
问题:如何进入银行,避开警报和摄像头?
灵感:“我们当他们存在时,其实他们已经消失了。
”这是个有文化的人呢,知道星星的知识,非常惊艳的一幕!
有内涵的电影,就是不低俗,很好。
当然,人都不完美,其中一人因抛妻弃子,被原配举报。
然后一一被抓捕归案,然而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在有人质伤亡的抢劫案之后,算到警察一定会温和处理,玩具枪,为老太太庆祝生日,释放人质,态度良好,上交一小部分的金额。
策划人判了1年零7个月。
转身成为这部电影《极盗行动》的编剧。
这部电影在阿根廷一上映,仅仅13天,观影人数超200万人(人口只有4500万)。
最佳编剧,和电影8项提名的成绩。
除了一人后来车祸不在,马叔开了珠宝店,一成员出书《没有武器或怨恨》。
真是一群传奇的人。
这部电影,好听的西语,主演们讲西语真的很有节奏跟喜感。
马叔的表演者更是非常有魅力的呢。
整个片中看得很欢乐希望以后很看到更多这么好看的外国片子。
『极盗行动』改编自2006年阿根廷的真实劫案,电影的投资和编剧便是当年的主犯费尔兰多·阿劳霍,可以说高度还原了当年的实况。
从组建人马,到布局计划,再到行动,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的炉火纯青,紧张又不失幽默,整个过程不用一枪一弹,纯凭仿真玩具和自学的谈判技巧全身而退,实在刺激。
而在真实事件中,仅五周后,他们逐一归案,因为用的是仿真玩具且没人伤亡,加上被劫的是富人区银行,敢出面认定的失窃金额仅为117万美金,所以每个人的刑期都不长,落网似乎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由此想到在银行里留的那段话“在富人区里,不用刀枪,没有怨恨,只关金钱,无关真情”,讽刺意味十足!
【8或9分】
三星半吧。
三星四星都可以。
拍得一般(无论是拍人还是拍景,能拿得出手的镜头寥寥无几)但胜在剧情不错。
尤其是因为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就更觉得它有意思了。
和大多数人想法不一样,我觉得要是整部电影停在他们没被抓就好了(很多人觉得精华就在于被抓是计划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出狱之后就能明目张胆地挥霍了),那就是一场完美犯罪了(可能我对完美有执念)。
整个作案过程从计划到执行都完美得无可挑剔,而我最喜欢的是策划人的作案动机——没什么,想到就去做了,对我来说和我想做的其他事情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像是一个使命,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整场“闹剧”没有任何一个“普通人”受到实质性伤害(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金钱上),最后的输家就只有银行——以及那些钱款来路不明有苦说不出的人。
马里奥这个角色塑造得最好,甚至超过了主角。
虽然是个大盗,却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异常深厚的自豪感。
(学表演那段儿真的笑死我,有这样的敬业精神做什么事做不成啊)虽然我知道女儿这个角色是为了完整他的人物形象,但不知是没表现好还是怎么,就...显得有点多余,毕竟大叔通过自己的塑造本身就已经足够可爱了。
(还有他甚至连爱好都和我一致,有谁会不喜欢珠宝啊啊啊)(如果我有钱,也要去搞珠宝玩玩嘿嘿)特殊的背景(银行保险箱的存在)、特殊的时间点(拉马洛事件后)确保了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
不同的国情以及文化的差异确实让人很难“进入”这部电影,多少影响了一些观影体验,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我们觉得诧异,让我们对这样的犯罪感到惊奇。
除了感叹拉丁美洲真的很魔幻以外,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人间的温情与善良,原来主角口中的调和与平衡真的能跨越国度和信仰的限制,是互通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别说劫富济贫,就是能做到满足自己却又不伤害别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这还不值得起立鼓掌吗?
这是真正的行为艺术啊!
这是我看过的最朴素的盗贼了,从理论到装备再到实践,一条龙式躬耕。
不过小人物大冒险的故事,谁不爱呢。
头脑才是核心,与其说是异想天开,倒不如说是一种狂热,在极尽无聊之后的灵光乍现,使得男主的世界闪现着色彩。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群毫无经验的和平主义者,挖洞、假枪、破柜……进行的相当顺利。
我想不只是银行,恐怕警察都哭笑不得吧。
最有意思的还是结尾五个人物原型的介绍,仔细看下职业背景,有医生、工程师、造型艺术家等,甚至还有人身份不详的,感觉现实那场大劫案比电影有趣多了。
从影片质感上来说,色彩和配乐是特色,透着浓浓拉美味儿,尤其最后一段展示现实中几人身份和结局的动画,不错的社会地位与荒诞的犯罪、紧随其后是较轻的刑罚与出狱后潇洒享用成果,强烈的前后对比配上音乐还是很有戏剧感的。
影片开头费尔南达站在雨里的场景莫名让我联想到肖申克里的场景,巧的是也有挖地道场景,只不过一个是挖进去 一个是挖出去,但两者都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
费尔南达执拗地突破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银行大劫计划,不全为得到那些财富,更多的只是恣意去实践,心灵极端自由者的犯罪。
有意思的是我只知道他们计划周密,却不知道周密到哪一步,也许告发、抓捕、蹲监狱、出狱后安心享用财富都在计划之内呢!
不过情节方面稍微欠点张力,虽然有现实背景做底,故事伊始还是感觉节奏拖沓了些。
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犯罪电影之一了。
可能 谋划研究路线的时候 那些缜密的逻辑和高能科技让我以为是真的打劫类电影,在银行打劫的时候不伤害人质 还让小伙子撒尿给老奶奶庆祝生日 我以为是温情片,成功逃掉之后看到那么多钱,我以为是黑色幽默讽刺社会的,直到最后那蹩脚20分钟我才知道,这应该是教育片
世界上有一种最厉害的剧透,叫做“国内上映”。
恐怖片和犯罪电影,尤其深受此类剧透影响。
恐怖片的话,即使电影过程再怎么装神弄鬼、神神叨叨的,最后必然也是什么主角的幻觉、精神病作祟,总之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世界上也没有鬼,所以一切牛鬼蛇神、封建迷信必将被伟大的科学和社会主旋律所横扫;至于犯罪片里,反派罪犯再怎么厉害嚣张,或者是主角为了达到目标而使用非法手段,最终都必将受到法律制裁,没有一个犯罪分子能逍遥法外,正义必须战胜邪恶。
那如果原本就是不良结局的国外或港台电影要引进了怎么办?
麻烦一点的,就像《无间道》、《龙城岁月》那样,拍个大陆特供版结局,偷懒一点的办法,则是直接在最后屏幕上打几行字幕,“某某某,最终因XXXX罪而被警方逮捕伏法,判刑XX年。
”当然这个作风也不只是国内独有特色,在新加坡上映版《古惑仔》里,洪兴帮大哥陈浩南的身份直接成了卧底警察,你敢信?
总而言之,当我国庆在家,躺在沙发上美滋滋地正看着这部《极盗行动》时,随手刷了一下豆瓣打算看看演员的信息,忽然发现这部电影马上就要在国内院线上映了,我当时的第一心情就是……坏了,我被剧透了!
这班抢劫银行的伙计们最后肯定都得被捉拿归案。
果不其然,这个“万无一失”的世纪银行大劫案,最终以主角团伙们的落网而告终。
看完电影以后,我又再查了一下,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以2006年1月13日发生在阿根廷的里约银行劫案改编的,现实中的劫匪们早都已经刑满出狱了,所以再怎么样,电影里主角们会被抓都算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其实也没啥好意外的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传奇的D.B.库珀。
可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俗人应该还蛮多的,在我们内心深处,即使你不愿意承认,也始终会有一个想看坏人作案成功、过上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生活的渴望,就好像问起许多人如果你能拥有瞬间移动、隐形人的能力时你会怎么做,似乎大多数人第一个会想到的词就是“银行金库”。
没办法,我等就是如此俗人,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做白日梦也挺爽的,如果连幻想都要追求三观绝对正确,那人活着该多没劲儿啊。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想看一部作案计划精良缜密、节奏明快愉悦的抢劫片来乐一乐,那么这部《极盗行动》的前1小时28分钟,一定可以满足你,就像是看《十一罗汉》、《偷天陷阱》那样,或者更确切一点的说法——这部电影大约是爽片版的《热天午后》。
至于1小时28分钟以后的剧情,真的不看也罢,因为在这类大盗电影里,警察抓坏人的剧情,还有为了凑时长而加入点缀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亲情/爱情戏码是最令人乏味的。
不过片尾动画倒是制作得很有趣,值得一看。
当然,从另一种意义上,这个看似万无一失的完美抢劫计划,毁于一个团伙家属的报案虽然看着糟心和突兀,但也算是一种主题升华,并且万分真实。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就有好多大案被破获,仅仅是因为犯案人许多年以后,酒喝多了和别人吹牛逼时说漏嘴,许多的贪官落马,也只是由于情妇失宠主动去举报。
所以这个主角策划了许久,步步算计完善的大行动,最后在半分钟不到的时间里被猪队友的媳妇儿上警察局揭发而宣告失败,真是太真实了。
主角费尔南多的失败在于,他考虑到了许多抢银行的细节——打通地道的位置、保险柜怎么打开、谈判时怎么应对拖时间、使用假武器避免隐患……却唯独没有算计到人的问题。
因为世界上或许有完美的计划,但没有完美的人,而计划是由人去执行的,越多的人参与就有越多的风险性,人类本身就是会情绪化、会失控、会做出许多难以预料事情的生物,在笑别人是猪队友时,也许哪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有成为别人猪队友的一天。
既然他人不可信任,那么单枪匹马行动总行吧?
或许去巷子里打劫路人什么的还行,但类似这样的银行抢劫大计划,指定是没办法的,否则狙击手一枪爆头就完事了。
人少了干不成,人多了又容易出幺蛾子,唉,人类可真是矛盾而脆弱的群居动物啊,所以这部电影其实还是能传播正能量的,那就是远离犯罪保平安,法网恢恢是真的疏而不漏。
回到电影身上,作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其实费尔南多的计划也算不上绝对完美。
他择人不慎,挑到了一个爱炫富的花心猪队友,也不再细说了,只是想吐槽电影这里的伏笔设置真是生硬得不行——“你老婆怎么也跟过来了?
”“她刚好就住在这边,所以就一块过来了,放心,‘土耳其人’不会乱讲话。
”哇大兄弟这FLAG还能插得更满一点吗?
这种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会坏事,最后果然真坏事了的剧情,很多电影都有,实在是让人看得冒无名火。
还有最后跑路用的货车,能不能偷一辆看起来不那么破烂的,这废铜烂铁拼凑出来的样子,我真怕开到半路忽然抛锚了。
另外这辆货车的鲜艳颜色也未免过于招摇,就算不抢银行被警察拦了也不意外,怪只怪阿根廷没有五菱宏光,不然那车停在路边最低调接地气了。
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抢劫团伙在银行里拖延时间的策略,设计得也可以再高明一点。
虽然知道这是电影为了呈现主角团跑路时的刺激感,但从最终表现效果来看,只会让人觉得算无遗策的费尔南多在最关键的拖时间和逃跑方面计划得太简单匆忙。
全程只靠马里奥和外面的谈判专家在米格尔尬聊硬拖时间,中间还插了一段开锁机器过热需要再拖时间的小插曲,本以为会有个扣人心弦的小高潮的,但最后解决办法依旧是电话尬聊,浪费了这一场戏原本可以有的很多更好玩、更有戏剧冲突的展开可能。
例如设计一个假的遥控炸弹,让人质中的某个人套上,然后威胁人质不照他们的命令行动就引爆炸弹,接着再把人质打扮成劫匪的样子,戴上面罩、拿上假枪在外面警察看得见的地方巡逻,而团队成员则趁机逃之夭夭。
又或者在警匪对决时,增加多一些的警方营救手段与互相博弈剧情。
现在看下来电影里的警方几乎是毫无作为,也使故事产生了一种失衡感,主角们的成功来得未免过于顺利,而毁于一旦的原因又只是内部的猪队友自爆,观众的观感自然谈不上紧张,只会觉得抢这家银行的任务太容易了,而没有许多电影里,那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魅力。
说了那么多,当然不是为了鼓动大家也去策划一起更完美的银行抢劫案,只是从电影角度而言,这部片子各方面都尚缺了一点火候,距离优秀的犯罪片还差了一步。
想来想去,不够纯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要么完全按照真实事件一比一纪实地拍,要么在戏剧性上做得更过火一点,让剧情起落变得更精彩,要么彻底拍成一部犯罪喜剧,类似《捕蝇纸》、《偷拐抢骗》那样……但这部电影的最后就是什么都沾点,却什么也不完全是,甚至在犯罪剧情外,还想加一些亲情戏码,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哲思,只会让它显得不伦不类。
但念在我真的挺喜欢拉丁美洲的风情与景致的,电影拍得也很流畅快意,所以私心为这部电影多打一颗星吧。
今天聊聊电影《世纪大劫案》。
片名El robo del siglo / The Heist of the Century(2020)。
这部阿根廷电影根据发生在阿根廷的真实案件改编。
2006年,一群盗贼瞄准阿根廷阿卡苏索里约热内卢银行,并成功盗走2000万美金和珠宝。
不仅如此,在劫案中,盗贼们精心算计,将警察们耍得团团转。
阿根廷人并不避讳,大大方方地把这起并不光彩的案件拍了出来。
这家银行位于阿根廷最富有的地段,保险柜里装满了最富有的人的财富。
真实故事和电影表现的一样,五个人用四条假枪闯进银行,就完成了这次惊天大案。
五个人四条假枪,怎么才能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把当地最大的银行洗劫一空呢?
一般人想都不会想这个问题,但有心人却可以通过一个烟头找到解决方法。
玩过GTA5的朋友都知道,想要成功进行一次抢劫,需要完美的策划和执行,合适的人选、合适的时机也是缺一不可。
抢劫的步骤、执行的道具、逃跑的路线,都需要精心准备,任何一点差错就能造成GG结果。
在这里也一样,这五位大爷既然能够做成“世纪大劫案”,自然是完美地做好的策划和执行,并且没有出纰漏。
本案犯罪手法与《纸钞屋》十分相似。
一队人马在明面上钳制警察,争取时间,另一对人马在加紧实施偷盗。
劫案数额巨大,犯罪过程戏剧性强,也让这个案件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
不怕盗贼技术高,就怕盗贼有文化。
本案中的盗贼们可不是平常警匪剧中那种小角色,不会因为一些情绪波动就影响大局。
相反,这里的盗贼们不仅在各自专业领域很有研究,心理素质也是极强。
先看专业素养,策划、挖掘、表演、五金、驾驶,简直样样在行。
这里的盗贼还会用直角边余切算角度,可见初中数学知识学得还挺牢固的。
他们用简易手段就测算出了作案前踩点工作,堪称初中应用数学行家。
再说心理素质。
这群盗贼的放在明面上犯罪手法就像影片表现的那样,几个老家伙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到了声东击西的鬼点子,成功盗走两千万财富,并且戏耍了警察。
作案过程中,他们顶住巨大压力,处理了多个状况,顺利脱身。
但有的人会说,他们不还是被抓起来了么。
这就是影片没有拍出来,却隐晦地告诉观众们的精髓所在。
你以为警察在第一层,这群盗贼在第二层,其实盗贼们在第五层。
这群盗贼做了世纪大案后,并没有想着隐姓埋名享受生活,而是维系原有生活,仿佛等着暴露身份。
猛一看仿佛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计划。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作案过程中的情节几乎都可以套上最低刑罚期限,坐牢1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影片在最后的彩蛋环节,放出了一些有关案件的描述:本案的失窃数额将永远成谜,据估测,大致金额在800万到2500万美元之间。
警方追回117.2万美元和8公斤珠宝,所有财产受损的客户由银行赔付损失。
这里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也是品味精髓的关键。
失窃金额和被追回金额相差巨大,只能说明盗贼们事先将大笔财富藏了起来,等着自己出狱后享用,同时银行也会夸大财产损失,一方面可以带掉自身的坏账,另一方面可以多多向保险公司索赔。
因此劫案后被捕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盗贼们可以顺利洗白身份,漂白赃款,用极短的牢狱生活换取一辈子荣华富贵。
总之,皆大欢喜。
盗贼团伙反复强调:“在富人区,没有武器,没有仇怨,只是为钱,与爱无关。
”(“In a neighborhood of rich people, without weapons or grudges, it's just money, not love.”)试图打造自己罗宾汉的人设,尽管他们把所有的财富据为己有,但仍然可以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违反犯罪分子只要打着反政府反权威反压迫的旗号,总能忽悠到不少人。
说几条真实案件发生时的事情:1.在真正的抢劫案中,当特种部队最终冲进银行时,盗贼们正在一边数现金、一边吃披萨、一边看电视“直播”。
当时电视台故意延迟了30分钟报道这次行动,因为电视台害怕盗贼会在银行内部监视,不想让盗贼知道警方的突袭。
电视台想以此欺骗盗贼,却没想到成了盗贼们欣赏自己杰作的“直播”。
2.盗贼们凿开了银行400个箱子中的143个,并把它们洗劫一空。
3.抢劫完成后,盗贼们瓜分赃物的份额并不完全相等。
Bolster、Beto、Vitette和Araujo都获得了大致相同的收入,可能各有数百万美元。
Zalloecheverría和乌拉圭人Luis得到的更少,因为他们加入的时间要晚得多。
这是事先约定好的,大家都表示满意。
4.据新闻报道,这个在国家电视台上让阿根廷警察难堪的神秘盗贼团伙盗走了近2000万美元的现金和贵重物品。
影片前面大部分时间在讲述盗窃过程,精彩在前。
最后彩蛋部分隐晦地表达了洗钱过程,精髓在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谷鸟计划,巧妙运用了银行这一特殊地点的一切条件,将原本不可能实现的抢劫计划完成的天衣无缝,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是非常古典的诡计设计方式,运用的是纯粹的逻辑和计算,在2020年还能看到这样符合“十诫”的故事,我真是不曾料到。
不过后来一看,原来是根据事实改编,而这个“事实”发生在十几年前——正是那个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果然。
谁还记得,我们一同追求“完全犯罪”的那个时代?
没有证据,没有痕迹,如青烟一般消失的犯人,不是偶然,不是意外,不靠神力,只是依赖计算消除一切线索,将犯罪变成魔鬼的游戏。
虽然最后因为西语国家公认的家庭第一,背叛该死而功亏一篑,犯罪大师们纷纷落网,但最终又因为早已在预料之中的假枪留证减刑到几近于无,男主算无遗策,更难得是见好就收,完全具备一个完美犯罪者的一切美好品质,真是让人心服口服。
如果说这电影有什么缺点,那就像以前的推理小说一样,过度关注诡计本身的精巧,在社会意义和情感价值上浅尝辄止,所以算不上
真实的案子。
隔离或无聊时不错的消遣。
他们不想给任何人造成损失,包括富人。
不是仇富,或许就是为了能实施脑子里迸发出来的完美计划。
游戏人生的心理。
里面策划者有个心理医生,他把所有计划都告诉了医生。
最后计划成功后,策划者说他被治愈了。
同谋者之一把计划全告诉他老婆了,一直以来知无不言。
计划成功后他花天酒地,老婆把他告发了。
原本周密的计划、破不了的案子,从愤怒的老婆口中有了突破口。
这些人判的都不重,好像后来对人生也没多大影响,因为他们犯案时用的玩具枪。
可谓态度决定一切。
真是游戏人生。
当然,不可取。
梦回盗贼片的黄金时代。看露天电影真的很有仪式感,前提是穿得够多。
毫无技术含量的运气型破案!
现实比虚构更荒诞。真实事件改编,抢银行主犯被抓居然只判了两年不到,这事比整个抢劫计划的脑洞还要离谱,要么被抓本身也是计划的一部分?那就更荒诞了。
剧本和节奏问题太大了
看到影片结尾,最牛逼的其实还是现实中的这伙人...不仅算计好了如何抢劫成功,也算计好了一定会被抓之后的刑罚处理,正常劫案更像是一场刀尖舔血的大型团队行为艺术...不过本片对于广大男同胞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要知道有钱了还是不要跟老婆声张,哈哈。
拍出来的部分三星。没拍出来的部分再加一星。果然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都有劫富济贫的需求。
要当做一部有娱乐性的商业片看也不是不行,就是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这种肥皂剧要不是“阿根廷”这个噱头加持,烂的连一星都不能给
看到真实故事改编就奇葩了。
7分。平遥闷片看多了,看个娱乐属性的犯罪类型片还是挺放松的。真实事件改编,抢劫的思路呈现还挺黑色幽默的。这片内地是不是也会运作一下上映啊。
作为一部娱乐片算合格,手法看起来太想当然,但又无法归罪剧本,真实事件,确实是人才
不建议观看系列。除非你时间真的多。
南美人真是樂天哪,把一个疯狂的银行大劫案拍出如此戏剧般的效果,竟然让人对劫匪们产生了怜悯和感动。不过透过的电影呈现的细节被上了一课:阿根廷真的是一个法治国家。
看了十几分钟,没看懂剧情
有种奇妙的异域既视感,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阿根廷电影。至于抢银行这故事本身,真人改编是一个加分项,可观看过程觉得挺平淡的,可能是知道结局的原因。
3.5 其实是一部反家暴宣传片
开怀大笑了家人们
阿根廷人拍社会的时候,就像社会是个犯罪场所一样。可是,拍犯罪的时候,反而像社会里稀松平常的一件小事。
平平无奇小天才
成功经验:大胆想,小心做。失败教训:口风紧,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