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被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感动到。
这个70岁的老头,不远万里从新西兰跨越大洋来到美国犹他州,带着自己改装的古董摩托车,上演速度与激情,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世界纪录。
欣赏他全力以赴追逐自己的梦想——“像这样全速开上五分钟,抵得过很多人活一辈子。
能多开五分钟就够了。
”欣赏他乐观积极的心态——“冒险是生活的调料,也让生活更有意义。
如果我紧张的发抖,那我是在跳太空舞。
”如果人生没有梦想,那和一颗卷心菜有什么区别呢。
不管你来自哪里,多少岁,追逐梦想的你太帅了。
希望自己能在古稀之年时,仍然保持童心和好奇心,对生活充满乐观和热爱,对喜欢的事物热情永不灭。
光动嘴的人并不重要,他们只能看到别人犯错,告诉别人如何改进,而荣耀只属于真正上场的人。
——罗斯福每天清晨六点,伯特都会骑上他那破旧的摩托车在海边跑上一圈。
伯特的梦想是去美国盐湖城参加比赛,为了改装这台车废旧的零件早已堆满仓库。
伯特的生日会上,亲朋好友们为他凑了点钱支持他前往盐城湖。
但本地的年轻机车党闯进生日会,要与伯特比速度。
结果却未尽人意,由于伯特的摩托车实在太过老旧,伯特输掉了大家凑来的钱。
但伯特并未灰心,又开始为了前往盐城湖而攒钱。
但留给伯特的时间不多了,医生诊断伯特患有心脏病,并告诫他不能在骑摩托车。
但伯特知道自己的病后,立马将房子抵押准备出发。
出发当天伯特感叹朋友们没有为他送行,但这时当地的年轻机车党却赶来。
他们愤怒的拍打着孟若的车玻璃,但等伯特打开车窗,机车党却将一沓钞票扔了进来。
没有太多言语,机车党们用骑士的最高礼仪为伯特开到送行。
一路坎坷伯特终于来到美国,从未来过大城市的伯特先后被出租车和买花女骗钱。
但善良的伯特打动了旅店老板,并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做工,利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剩下了不少钱。
但前往盐湖城的路上意外再次发生,拖车车轮脱落导致摩托车被摔到路边。
年已七旬的伯特根本抬不起沉重的摩托车,还好在一位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伯特再次踏上旅途。
伯特因心绞痛无法开车停在路旁休息,遇到了交警,但交警听到伯特的故事后免去了处罚。
伯特还遇到了搭便车的军人,两人有说有笑终于来到了盐城湖。
可报名早已截止,焦头烂额的伯特碰巧看到了好朋友吉米。
吉米是很有声望的赛车手,在吉米的劝说下工作人员答应给伯特检查摩托车。
可等工作人员检查机身时再次震惊了,这台1920生产的摩托车太过破旧,甚至连刹车装置都没有。
为了能参加比赛,伯特想尽各种办法掩盖摩托车的问题。
伯特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比赛场地,车手们都在帮他,并为他筹集了回家的路费。
在大家的帮助下伯特终于有了参赛资格,但这辆摩托车有两个致命的问题。
速度过快时车身会摇晃,并且会烫伤车手的腿。
伯特却不以为然,在解决了车身摇晃的问题后便踏上了赛道。
随着伯特的速度越来越快车身开始摇晃起来,为了平衡车身伯特昂起头保持平衡,但大风却让伯特没有了视野。
在闭着眼通过最后一个测速点时,伯特翻车了 。
看着自己烧焦的小腿伯特望着天大笑起来,因为他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ps:其实老头最吸引我的还是他的幽默和真挚,或许是因为他对于摩托车诚挚的热爱,让他永葆年轻,永远十八岁,永远那么有朝气。
这样强大的人格魅力,让他一路上都有陌生人愿意帮助他(还有几次艳遇)。
就算遇到的困难,他也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摩托车倒地了,扶起来就好了!
这部新西兰电影,是一个老人关于追寻梦想的路,而且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这个新西兰固执的小老头,克服前列腺病痛,以及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他都积极乐观的去找寻办法去克服,这个世界不能低估任何人追求梦想的决心,哪怕面对死亡,只要追梦人觉得值都是敢于去尝试突破,这个新西兰的小老头在任何人都不怎么看好的情况下,开着他那个老伙计却创造了奇迹,梦想真的不关乎年龄,还有所谓客观条件关键你是否有追寻梦想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动力.成功梦想的实现是在一次次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放弃的前提实现,梦想的实现也许是一瞬间的事,但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
有幸看到这部电影,有幸在不惑之年送给自己一部摩托车,有幸在自己精力充沛的年纪享受到了风与自由。
一个人的梦想与金钱,制度都没有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梦想目标下,才能结识到真正的友谊,邻家的小男孩,异装癖前台,老寡妇,越战归来的小伙,赛场上的大咖,彼岸的老摩迷,老伯尼与这些人的结识都是因为他的梦想。
追逐自己的梦想吧,任何时候都不晚,哪怕已经72岁了。
简 介 该片讲述了新西兰人伯特-蒙罗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制造一部印第安摩托车的故事。
在他68岁的时候,他将自己的一切作为赌注,带着他的机车来到了尤他州,去打破世界纪录。
1920年,一个21岁的小伙子正搬弄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他的眼睛专注地看着那不大而灵活的引擎,色彩鲜艳的涂漆,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这个将陪他渡过一生的“伴侣”,直到1978年12月他去世。
这个男人就是伯特·芒热,这辆车就是印第安牌侦察摩托车,他们将注定创造世界上最快的纪录。
1899年,伯特·芒热出生在新西兰的一个小镇里,与他同时出生的双胞胎姐姐当时就夭折了,而他也被医生判定绝对活不过两岁。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伯特·芒热不但坚强的活了下来,还成为了屡破世界纪录的传奇性人物。
1915年,伯特买了生平第一辆摩托车--Douglas牌摩托车。
1919年,他又攒了足够的钱买了带侧车的Clyno牌摩托车,开始参加当地的比赛,不过不久后他就用印第安牌侦察摩托车来代替,并不断的进行改装和测试,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真人真事,剧中人物是新西兰赛车传奇人物,名叫伯特·芒热,在20世界60年代开始骑着摩托车屡破世界纪录。
霍普金斯饰演这个传奇的摩托车手,这位新西兰人在修理和改装了他的1920年印第安牌侦察摩托之后,冒险来到美国犹他州以完成他毕生的愿望:在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驾车狂奔。
他最终创造了陆地速度的世界纪录。
片中的“印第安”和美国的土著居民没有丝毫关系,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摩托车,这种车体积小,需要驾驶者趴在上面操纵,样子有些不雅,但速度奇快,伯特·芒热就是驾驶这种摩托车,在美国犹它州的波耐维创造了世界陆地最快速度。
更为传奇的是,这个纪录是伯特在70岁高龄时创造的。
为了这一刻,他将自己毕生精力都花在一辆1920年代的印第安摩托车上,经过反复改装和测试,才创造了这一创举。
这部又是以人物传记为题材的影片,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获得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肯定。
而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则因为在片中的出色演技成为明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热门人选。
美国著名娱乐杂志《综艺》(Variety)就预测,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因为在电影《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中成功塑造了一名打破纪录的72岁摩托车赛手,非常可能因此而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封帝。
美国著名艺人彼得·哈蒙德(Pete Hammond)也说道:“那天,《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在《综艺》剧院放映时,霍普金斯得到了观众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这是今年奥斯卡季以来,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观众对某部影片最热情的回应。
好象突然间,他成了一名主要演员,大家不要照顾我,把霍普金斯放在最佳男演员名单上吧。
” 本片幕后阵容强大,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导演罗杰·唐纳森了,而这两人的合作并不是因此片而开始,而是要追溯到1984年的《叛舰喋血记》(The Bounty),霍普金斯在该片中饰演舰长威廉·布莱。
当初二人合作时,曾经因意见不同而发生过不少摩擦,但霍普金斯仍然表示罗杰·唐纳森是他合作过的最好的导演之一。
此次二人再次联手,都十分兴奋,罗杰·唐纳森也说道:“我们两人曾经激烈地争吵过,有时我们恨不能杀了对方,但结果却是很好的,我们的影片很不错,这种争吵是非常有益的。
” 而在另一部即将拍摄的新片中,他们将第三次合作,演绎美国伟大的作家海明威。
罗杰·唐纳森表示,这部新片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明威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年轻战地记者德尼·佩蒂克莱克之间相遇的故事。
唐纳森说:“海明威邀请佩蒂克莱克前往哈瓦那共度周末,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他们在哈瓦那发生的事情。
这是一部惊险片、一部爱情片,与海明威产生自杀倾向有关,佩蒂克莱克目睹了海明威很多个人的情感经历。
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一个伟大的人,我们对这部影片期望很高,如果哪个人可以演好海明威的话,那非安东尼·霍普金斯莫属。
” 安东尼·霍普金斯于1937年12月31日出生于英国的南威尔士。
他是一位影、视、剧三栖演员。
从戏剧学校毕业以后,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剧场里演出戏剧。
扎实的戏剧功底为他从事其他方面的演艺事业提供保证。
1968年,他与明星凯瑟琳赫本合演影片《冬之狮》。
安东尼霍普金斯出色的演技开始受到人们注目。
1992 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其在《沉默的羔羊》一片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第6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
他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三位获此荣誉的英国演员。
92年,霍普金斯还在影片《惊情四百年》中出色地饰演了一位研究吸血鬼的专家。
93年霍普金斯又在影片《幻境》中成功地诠释了一位性格沉静的大学教授。
他那感人至深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他的演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
罗杰·唐纳森于1965年出生在墨尔本的巴拉腊特市 (Ballarat), 之后他移居到新西兰从事电影事业。
1977年,他拍摄了生平第一部电影《睡觉的狗》。
1978年,在新西兰政府帮助下,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办了新西兰影片委员会。
1984年,他执导的影片《叛舰喋血记》(The Bounty)获得了巨大成功,本片由实力派演员梅尔·吉布森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还入围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从那以后,他执导了许多成功的商业电影,包括《血溅黄沙》、《赌命鸳鸯》、《异种Ⅰ》 、《天崩地裂》、《惊爆十三天》、《新兵特工》等等。
伙计你一定认为我疯了一把年纪还去追逐风的脚步日子过得真快呀 有梦想就去追不带怕的生命随时会歇火拼尽全力做快乐的事身边有美女相伴就更美了快乐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她不似以往那般热情的吻我人生真是有趣无法预料冒险是生活的调味剂没风险如同存款被稀释世事不尽如人意逆境面前沉住气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是伯特孟若
奥斯卡影帝——安东尼 霍普金斯伯特很像一个白日梦想家,但是白日梦比作的是他敢想,他愿意去想,即使犯错,即使不被待见,他也不顾一切坚持的性格,梦想家形容的是他敢做,他愿意去做,愿意在人生的黄昏阶段孤生一人跨越上万公里实现自己的印第安摩托梦想,愿意相信周围的人,愿意不顾生命危险将印第安开到200码,他已经被无数次叫过疯老头,但是他的老年,依然能用真诚打动他遇到的一个个老太婆,能用技术和实干征服一个个破损不堪的汽车,能在黄昏时实现早晨的梦想。
不懂规则又怎么样,被人骗被人讹又怎么样,老了又怎么样,发动机的高温吧腿烫伤了又怎么样,那条不愿松开油门的腿,是在对年轻时的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不年轻,不放弃,真想在六七十岁时,还能在潜水,在跳伞,在爬山,在挑战自己,年轻年老只不过是时间的差距,在世,活给自己看,去拼,才不留遗憾。
新西兰人伯特·马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造了1000cc摩托车的最快速度纪录,该记录保持至今。
创造记录时他年近七十。
圣人不是一天造就的。
电影以老人离开新西兰前往美国参加比赛打破记录为主线,但从各个角度提到他与20年代的indian侦察摩托痴心为伴,终身以赛车为梦想。
从新西兰前往美国的道路十分漫长,先要造一辆好车,然后凑够钱,人和车坐船越过太平洋,获得入境签证,自驾车长途行驶到盐滩地,获得迟到的参赛资格,反复练习直至最终破记录。
电影不厌其烦地讲述他在路上遇到的人与事。
邻居小男孩帮助他一起修车,爱上他的老妇人和爱上飞车的小混混贴钱给他,有易装癖的男人帮助他克服初到美国的困难,同为赛车爱好者的美国人给了他有力的帮助,感觉上马诺就是一台吸水机,一路上尽最大可能吸取别人的能量,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
片中的马诺缺乏语言天赋,口齿略含糊,表达欠激情,生活简单贫乏就是赛车一件事,但不打紧,他在做的事和他相信的事本身非常容易理解。
容易被理解的事也就是容易获得支持的事。
马诺的成功在于,他是一位容易被理解的简单朴实的好汉。
人们理解了什么呢?
影片似乎已经交代清楚了,但又没有花什么力气去说明。
这是一部有点点与众不同的励志片。
年龄愈大,激情愈甚,但也藏之愈深。
电影不惊不乍,心有惊雷,面色如水。
从新西兰到美国盐湖,状况出现不少,都能化险为夷:旅费不足、年轻机车党挑衅、托运被十吨货物压碎、新到美国被鄙视被骗钱、拖车掉轮子、不曾提前报名而禁止参赛、当然还有小便嘘不出……在执着面前这些都不是事。
正好印证了那句:当一人个追逐梦想时,上帝也会为之让路。
而普通人即使嘴上不说但都会发自心底的敬佩。
危险天天都有,就看你愿意怎么活。
全力奔驰的5分钟能抵上普通人一生,再跑上5分钟,就足够。
当时速接近200英里,机车再次出现鱼尾摆动,为了达到平衡,不顾一切抬起头来,此时即使前方任何的碎屑都将成为飞来的子弹,我也无所谓!
不敢在这里写太多字了,因为写越多,越接近那些“只是动动嘴巴的人”,静下来思考5分钟,赶紧去成为那些值得享有荣耀的“真正上场的人”吧。
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正处在一个奇妙的转折期。
研究生毕业,因为身份和工作经验问题找工作处处碰壁,受尽世间冷暖。
朋友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让我坐下来看这部电影。
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圆梦旅程,就像我们大多数看到的励志电影,一个坚持不懈的歌手最终获得了制作人的赏识,一个聪明的运动员最终遇到了一个强力的经济人,等等等等。
我们总是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是良驹总有伯乐赏识,然而这个世界芸芸众生,到最后我的大梦想变成了小梦想,最终消失在人群之中。
于是我对朋友讲:这部片子纯真的可爱,现实中哪有这么多人来帮助你;或者这已经是在上个世纪了。
朋友摇摇头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一个对等。
与人玫瑰,手留余香。
老头儿在美国的每一步,总有关键人帮助,却总是老人一片善良待人的心。
老人刚下了船,被出租车司机坑掉大笔巨款,被卖花女强抢10美金,却得到了一位黑人同性恋的帮助。
6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最多元文化与混乱的一年。
1962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说,民权运动和反对种族歧视愈演愈烈。
黑人在那是并不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尤其是这样的异装癖。
也许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个怪物,却是Burt口中的sweetheart。
所以,有时候哪怕生活对待你并不容易,或遇人不善,请不要难过。
用一张笑脸和一颗平静的心,也许能换来一手玫瑰的清香。
冗长的公路电影,但是告诉观众要满怀希望而活。退休生活憧憬起来吧
1.新西兰乡下一个天真随和的老头,带着自己的老摩托去美国参赛的故事;2.一路上因为他的性格得到很多陌生人的喜欢和帮助。3.拍的比较小清新。
老爷子负责创造奇迹,其他人负责岁月静好。
倔强又可爱的老头
hopkins演坏蛋坏的透彻,演这样可爱的老头人见人爱。说的话大多都是至理警句。励志~
哪怕人生中只有一次超过了所有人 那也比平淡一生有意义
老头把我搞的热泪盈眶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片子,作为传记的原型此人是伟大的,但就电影本身来讲正能量爆棚,全片没有大的矛盾点,都是出现问题立马解决,没有伏笔毫无起伏,导致结尾高潮时由于情绪累积不够也得不到爆发。综上所诉此片不算是个成功的片子……
当汉尼拔卸下面具,骑上飞驰的摩托,就再也停不下来。小时候,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长大,难割舍的摩托情结,让一个老头子展现的淋漓尽致。当他来到那片盐田,眼角含着泪悉数英雄时,真心被他打动了。
好看
爱好,就是信仰
老年版阿甘
好人有好报。#把美国黑的#
虽然是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但实在是很平庸的一部电影。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曾10次参加摩托车竞速大赛,最后一次是68岁。他的古董印第安摩托设计时速是89km/h,经他一次次改装后达到了305km/h,并且这也是目前的世界纪录。向伟大的追梦者致敬!
演技没得的说,霍普金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老年影星了吧,有几个场景和情节很棒,有些很俗套,可以拍得更完美些
Old man on the road.
一个退休老头子追求印第安摩托的极速历险记,黑人妖挺有意思。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电视里在演,偶然播到了,竟然就一下子看进去了,虽然是公路片的老模子,但很真诚,很有趣。
一部老年励志片。。with 小m、gl at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