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幸福来敲门时候,首先让我想起了他们俩曾经合作的一部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我非常喜欢他们俩的戏,特别喜欢是他们俩合作的!
欣赏蒋雯丽在戏中那种敢爱敢恨的劲,以及孙淳在戏中特别深邃的眼神,我倒感觉他们无论在戏里戏外都是天生一对,可惜的是现实不是的!
《幸福来敲门》,首先我觉得情节不会太普遍以及庸俗!
剧里的情节都与生活非常贴近,处在80年代,那里面的生活方式,生活背景都与现在决然不同的,其实自己很喜欢那个年代某种因素,江路的打扮等等……最重要的还是真情实感打动了我,也深深地感染了我,里面描述爱情的东西实在太美了……这个剧,首先我非常喜欢一见钟情!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见钟情我感觉是不太踏实的,毕竟一见钟情的前提之下,俩人必定有着生活的稳定性包括事业金钱等吧,因为现在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现实了!
有经历一见钟情的人才会相信一见钟情的,没有经历过的人肯定不会自信勇敢地相信的。
里面塑造的一见钟情很美,就是一种简单很淳朴的美!
其实里面的那个小卖部是一个很重要的导火线,如果没有这个小卖部出现,也不会有那么多凑巧的情节出现吧!
其实他们的爱情可一点都不容易的,一个是有孩子的父亲,一个是有过去的女人,如果他们身上都不存在负担,其实早该轰轰烈烈地恋爱着呢,就是彼此身上都有这负担,即使是负担,他们也勇敢了,这是生活中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
我很欣赏蒋雯丽剧中的江路,洒脱,很煞,时髦,敢爱敢恨,为爱可以牺牲很多……
终于看完了《幸福来敲门》,期间一直追随着江路的悲喜,跟着这个家庭体验着婚姻的本质。
喜欢江路,这个充满了热情,善良,智慧,敢爱敢恨的女人;也喜欢宋宇生,一个懂爱,懂宽容,懂感恩,稍稍带点男权主义的真实的男人;也喜欢老太太,护着两个孩子,护着宋宇生,后来又开始疼惜江路;也喜欢隽隽,征征,江沛,一个个都那么真实,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着爱与无奈;也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学会了尊重与理解。
最后,历经艰难的磨合,一家人跨过心灵的沟坎,幸福地团聚。
也许,以后生活的路上还有磕磕绊绊,但是,谁家敢说永远一帆风顺呢?
故事到此已经非常圆满,因为江路用她真实的爱,已经和宋宇生真正成为了一家人,永远没有什么能够比“一家人”更让人温暖和幸福的了!
每当我认真地看完一部作品--既然能够吸引我认真看完,一定是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内心里总会有抑制不住的感情,想要一吐为快。
于是循惯例,去网上查该剧的评论,居然查出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说剧情假,江路做作,世界上哪有这样好的女人?
说宋宇生狭隘自私,说老太太厉害,说征征太过份,说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估计都是40年代的小老太,因为和宋宇生他们生活在同样的时代,所以才喜欢看。
我忍不住笑,难道我的心理年龄已经成小老太了吗?
显然不是的。
不管生活在哪个年代,不管是传统思想依然严重的80年代,还是群魔乱舞道德沦陷的现在,每个人心中对爱的体验是相同的。
爱,不仅仅是激情,更多的是责任。
江路接纳的不仅仅是宋宇生一个,而是他那个精彩纷呈的家。
小隽隽,因为肥胖,在学校被欺负,不合群;征征,敏感的花季少女,挣扎在早恋、交友不慎、抗拒继母的深渊当中;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爱捯饬的女人。
为了宋宇生能够高兴,江路努力照顾好他们中的每一个。
用他们自己的话是,去巴结,去讨好。
但是,这绝对不是动机不纯的巴结讨好,相反,是为了和他们成为一家人,和谐和睦的一家人。
作为继母,江路能够有这样的初衷,已经让人肃然起敬。
而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一次次的知难而上,这种坚韧,又有多少女人能够具备?
毫无疑问,江路更是智慧的。
如果说宋宇生的前妻,那位北大的英语老师,她是一株高洁朴素的瘦竹,那么江路就像是一棵抗寒耐冻的梅树,一棵卑微而坚强的小草,一朵风情万千妖娆又热烈的玫瑰。
她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借力发力。
她在几件事情上的处理方法,真的让我叹为观止。
一个是那失而复得的20元钱;第二个是巧妙激发起周征善良的一面,不仅让他停止纠缠,还主动送她们回家;第三个是门口拦住大马牙,不卑不亢又有情有义;第四个是最后关头留住了肚子里的孩子。
这样的魄力与智慧,保全自己又保全别人的双赢的做法,又有几个女人能够做到?
江路是那么真实。
在姐姐面前,她像撒娇的小女儿,尽情哭尽情闹,肆无忌惮地享受爱;在宋宇生面前,她热烈又自尊,能干又体贴;在隽隽和征征面前,她是长者,给予他们妈妈一样的爱和朋友一样的平等。
真难以想象,如果江路在20元钱以及周征、大马牙的事情上,处理稍微激烈一点,会是怎样难以收场的局面,对征征的成长将带来多大的波折。
她能与姐夫嘻嘻哈哈,健康得就像妹妹和哥哥,女儿和父亲;她与单位里的小人王文胜巧妙周旋;对小卖部的大爷尊重又热情;她知道用几盒烟从医院里换病假条,从食堂里换大棒骨。
她像蜿蜒清澈的小溪,一路叮当歌唱,绕过巨石险滩,奔向爱的港湾。
宋宇生的爱与无奈也是真实生动的。
鲜少见他拉着江路的手慢慢散步,轻言细语地谈情说爱,那些都是年轻人的节奏。
他是干脆直接的带着强势的拥抱和亲吻,即使说点甜言蜜语,也要等晚上躺床上之后才能说出来,你看,白天大家都那么忙。
他最讨厌男的追女的跑,他哄江路,都是寥寥的几句,江路再不识趣,他就不跟进了。
他和她都明白,他即使只有几句,却都是真心的;她即使生气,都是带着爱的,跑不远的,一拉就回来了。
磕磕绊绊,琐琐碎碎中,每个缝隙里粘合的都是爱和理解。
宽容才能为爱保驾护航。
宋宇生的宽容也让人为之感动。
对待前岳母,他体谅老人护犊情深;即使老太太有时候欺人太甚,他也总是嘱咐江路不要多计较。
江路生气他怎么总不向着媳妇,那他能怎样?
和老人吵开去吗?
如果宋宇生开始为了江路顶撞老太太,那么,他就不是现在这个宋宇生了,他注定了是孝顺,是尊重,是宽厚,是宁肯委屈自己,也不想去让老人伤心的宋宇生。
对待江路,他也宽容了许多许多,他知道那个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江路,为了他和他的家,已经付出了很多,对这样的媳妇,他多么希望用自己的臂膀依然还她一片晴空万里啊。
那些宽容里带着爱,带着爱,就不觉得委屈,只要你高兴,我就高兴。
整个故事,吃饭的场景很多。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要么是分享高兴的事,要么一言不合,又开始拌嘴。
真实得就像是看自家的故事。
记忆中,想到家人,常常能想起我们一家四口围着石板、小桌子吃饭的情景,爸爸妈妈弟弟和我,坐什么位置都是固定的,锅也端到桌子旁边,先给老爸盛一碗,再给老妈盛。
这样温暖的情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够再有了。
现在,只有我和老公一起吃饭,也是我唠叨的多,他只管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听着。
唠叨也得控制好度,既抒发了心情,也不至于把人家弄恼。
这一来一去的拉锯战里,没有了爱与宽容,又怎么能够继续下去?
江路并不是彻底无私的,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彻底的无私。
江路仅仅付出了爱吗?
不,她也收获了爱。
她收获了宋宇生完整的爱情,成了隽隽和征征心目中真正的妈妈,成了老太太疼爱的儿媳妇,抚平了自己和他们以往的伤痛,与他们一起组成了美满的五口之家,真正以一家人的身份快乐的生活。
而这,是老天所能赐予给江路,赐予所有众生的最幸福的事情。
艺术总是高于生活,这样美好的中年爱情,这样兼具智慧和善良的继母,这样优秀的一双儿女,这样一个默默奉献传统慈爱的老太太,这样一个淳厚宽容富有魅力的中年男人,仿佛在现实中很难找到。
大家都那么现实,都会在付出之前,先考虑未来的得失。
正是这样的得失心,让我们不敢轻易付出真心,不肯相信别人会对自己真心。
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真心?
《幸福来敲门》,它给人以希望,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勇气。
尤其给我,一个平凡但又理想化的女人,一个微笑欣赏爱的机会。
我忍不住改了电视剧名,换一个相反的形容词,矛盾地加上引号。
又是一部让男人汗颜的作品,前半段及中间都显得厚重饱满,有浓烈生活气息,唯结局显得过于敷衍,有草草了事的嫌疑。
到底什么是幸福,这个简简单单的词不但每个人理解不同,对于男人和女女两大性别而言,理解得更是泾渭分明。
用剧中台词说:“男人的心长在肠子上,一泡屎就拉出去了,女人要是爱上一个男人,可以为他去死,更不要提什么寂寞了。
”也许是过于突出剧中女性角色的伟大,编剧将许多女人碰到的问题综合起来加在角色身上,处理世间第一难题的婆媳关系,引导孩子的青春逆反期,塑造儿童一生的人格基础,纠结于丈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后观念,前提是,婆婆还不是自己丈夫的母亲,而是前岳母,孩子也不是自己的孩子,是丈夫和前妻所生,对自己仇视的青少年,而多年前的一个迫不得已的污点竟然不能得到一个受害者的待遇,反倒直接破坏了情感基础,双方关系坠入冰点。
一般的女人早跑了,第一关都过不去,而这个江路硬是过通关,虽然最终换来的是令人心寒的结局(结尾纯属虚构,编剧编不下去硬编的结果),幸福,在这里就变成了苦难。
剧中角色不可小觑,当广而告之。
蒋雯丽,中国目前最好的女演员,尤其在电视剧领域,无人能出其右,疏离一下近年来她的作品,《中国式离婚》、《金婚》、还有这部《幸福来敲门》,三个角色既具有浓烈生活气息,又兼具艺术张力,而且对于角色细微差别诠释得丝丝入扣,很多演员演了一辈子戏,都没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角色,而蒋雯丽在电视领域至少就有三个。
孙淳,一个男人最好的时候,睿智,深沉,低调却有着难以隐藏的魅力。
最爱还是那个《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曲教官,太有号召力了,难怪国民党会败。
在这部作品里,作为衬托者,暴露了男人弱点和通病,角色虽让人有些生厌,但塑造的演员就算是成功了。
喜欢剧中他说话的腔调,身形打扮,不屑的眼神,型男一枚。
刘莉莉,具有容嬷嬷般硬朗的气质,缺少一个好剧本,不然一定可以让全国观众胆寒,每当剧中看到她生气前,汗毛都能竖立起来。
范明,最最亲爱的邢捕头,好久不见。
现在化身一个上海小男人,低眉顺眼,慈眉善目,家务全包,还要负责幽默娱乐的部分,女人嫁给他,比嫁给宋宇生强多了。
姥姥,一个先抑后扬的角色,刚开始就是个容嬷嬷,后来回归了,可不管之前还是之后,对待孩子方面,都是个合格的姥姥了,对她这种年龄段的人,接受是需要过程的,但一旦接受了,那也是拿心对人的。
杨紫,眼前仍有夏雪的影子,可那段逆反期的叛逆让人恨不得透过屏幕耍她几个巴掌,以后都不敢要孩子了,要有了,等到了那个年纪,就送到寄宿学校去。
这从侧面说明了她演技提高了。
宋隽同学,萌同学,以身作则,证明他爸爸观点的正确,小孩子的心最单纯,谁他好,他都记得。
他的成长经历就是一部励志剧,比芙蓉姐姐还要励志。
钱伟德,又叫伟德,不过不是闪电侠,而是个最好侄子的代名词,他的德操,品行,就算是雷锋也不过如此了吧,那里有麻烦,那里有苦难,那里,就有他。
王文胜,林永健是个人才啊,太接地气了,他塑造了一个写日记局长二十年前的前辈的高大形象,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他的徒子徒孙呢,统计局不知道有没有数据,环比还是同比是在增高,还是负增长?
最后总结一句,好作品,结尾可惜了。
看过好想谈恋爱里的谭爱琳和伍岳峰以后,就喜欢他们这对组合。
没想到他们又碰头了。
认识蒋雯丽是从“霸王别姬”开始的。
她在里面只有一小段镜头,当时就印象很深刻,虽然根本不知道这个演员是谁。
后来就是平民风格的“牵手”到“金婚”。
中国人喜欢这种城市生活家长里短的片子。
我也喜欢,好像跟人碎碎八卦似的温馨平和。
而幸福来敲门,背景是80年代。
木质的窗框,白色勾画桌布,搪瓷杯子,压玻璃板的办公桌。。。
好像回到了80年代幸福的童年。
那个令人怀念的年代——人们单纯,向上,充满对未知的美好想象。
而这部片子,除了蒋雯丽,我想不出哪个演员能演得更好。
她够妩媚,但是又温暖端庄。
看起来,有种市井的精明,笑起来,又有够缺心眼儿。
这种缺心眼儿,就是外人不明白的执着吧。
孙淳在演伍岳峰的时候,演活了那种儒雅迷人,外表稳重,不婚主义的男人。
惹人恨。
这回总算看见他热烈的爱一回了。
虽然剧情中也有对人家掉链子的时候。
完美的男人,只存在于虚构吧。
我也喜欢这部片子里的温情味道。
因为两个好人,把一个家庭组建起来。
妻子过世以后,孙淳依然把丈母娘视为亲母。
嫁给孙淳以后,蒋雯丽把两个孩子视为己出。
几个本来可能不想干的人,纠缠到一起,互相温暖的支撑。
真的很好。
为什么心血来潮找这部剧看呢?
印象中第一次看这部剧就被当时剧中80年代的场景吸引,小四合院、打饭的食堂、极度模糊的洒水车、简单的杂货铺、绿树,这些虽然现在仍然存在,却失去了当时的味道。
江路带宋隽骑车时,bgm是《乡间的小路》,两个人在寂寥无人的小路上骑着一黑一红两辆自行车,那种自然淳朴的感觉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并非是经历过80年代的人,竟十分感动。
蒋雯丽饰演的江路真是“明艳动人,善良得体”,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仅仅是因为自己漂亮又打扮出众变成了“众矢之的”,那个年代甚至现在,对于“反传统”的人总是带有或多或少的恶意。
因为自己不敢做的别人做了,而且是那么勇敢地去做。
江路骨子里却是十分传统的中国女性,温柔重情,因此在爱上宋宇生之后便义无反顾,跟定了他,“爱屋及乌”,去奋力维持丈夫的前一个家庭。
不禁感叹这样的人怕是打着灯笼都难寻,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往往给人以不真实感,却是人们认可的。
蒋雯丽的演技无可挑剔,举手头足间充满了女人味,自然流露,不显矫情和做作。
之前看剧并不觉得宋宇生多么多么差劲。
作为女婿他是合格的,作为丈夫和父亲就有些不太合格了。
这次看剧很让人感动的是江沛和宋征。
江沛真是一个好姐姐,作为唯一的娘家人,对江路时时告诫和安慰,江路的苦除了自己便只有姐姐能够分担一二了。
杨紫饰演的宋征就是青春期的我们,诸多叛逆,患得患失。
江路走后,宋征问爸爸,她走了,你难过吗?
一滴泪从她的眼中流下,这滴泪是对江路的愧疚也是对爸爸因爱却分离后的苦闷最深沉的慰藉。
杨紫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的,不过还是稍稍带点“小雪”的影子。
虽然结局确实过于仓促,接下来的故事会是怎样,宋宇生还会不会珍惜江路?
那便是另一个故事了。
《好想好想谈恋爱》从头到尾的看过很多遍,尤其喜欢谭艾琳和伍岳峰两个人的故事,只是可惜没有走到最后。。。
这部戏终于弥补了我心里的一点点小缺憾吧。。。
其实宋宇生不是胆小 不是不为江路说话。。
毕竟这样的一个角色,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处理好这样的关系。。。
大爱蒋雯丽...
这剧完美诠释了女主恋爱脑的报应,妥妥的女主受难记!!
哪里是什么幸福来敲门,明明就是倒霉/苦难来敲门!
女主未婚前的貌美如花娇俏动人,婚后一样是被糟蹋得成保姆般黄脸婆,毫无生气。
从这剧也能侧面看出,再好的贤妻良母又如何,一个二婚老男人还带这一家老小,还敢高高在上不懂珍惜,就因为知道女主不是黄花大闺女,居然让女主打胎,我真的呸!
男人的劣根性彰显得淋漓尽致,这剧后期三观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是你流淌着爱 是爱浇灌着我 幸福是风霜雨雪都经历过 再把阳光收获 是你付出了爱 是爱教会了我 幸福是不管一路多颠簸 双手依然紧握 好喜欢这部剧的片尾曲啊,看了剧之后觉得很有感触。
事实证明,一个好剧本,好编剧有多重要,本片是根据严歌苓的原著《继母》改编,原著好,剧本好,这部剧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蒋雯丽的演技真的是没话说,演谁就是谁。
杨紫在里面也是挺耐看的,演的女儿也是不错。
很喜欢这部剧的80年代的背景,特有感觉。
这部电视剧是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继母》,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幸福来敲门》。
如果按照这个名字,就不要加江路云南的事,就把云南的事剔除掉,就更好了。
当然剔除云南的事,江路大龄剩女的原因就不好设计了,但是也比后面设计的强得多。
直接就设计成写一个非常好的继母的戏,比这样的好多了。
主要是当宋玉生知道了江路云南的事后,反应很正常,但是后来突然就接受了,包括江路看到宋玉生的表现后,反应也很正常,但是后来接受的也太突然了。
一见钟情是剧中人的邂逅。
“上世纪八十年代,特立独行的江路年近不惑依然孑然一身,当遇到心目中喜欢的男子,她主动地展开了追求……”(晕我背得了这句预告了)这个故事开始于一见钟情,在喜剧交错的开头中,男女主角相遇了,女子衣着时尚、一头波浪卷,洒脱地笑一路;男子骑着摩托飒爽而来,摘下头盔,一双历尽风霜却不减阳刚的眼神。
在演绎上,蒋雯丽是外露的、释放的,举手投足中挥洒着熟女的味道,不是黑木瞳那种氤氲的闷骚,而是明媚的火焰;孙淳却是在另一层道行上诠释成熟,表演不露痕迹,不事雕琢、略带疲沓,却把握住了文艺中年的魅力和鳏夫的忧郁。
这两个人遇到一起,仿佛广袤海洋上的漂流太久的两片花瓣,遇到了能惊艳和欣赏彼此的颜色。
一见钟情是观众的惊喜。
不仅仅对两位主演的欣赏,还有一系列出彩的配角,堪称模范丈夫的范明不仅在语音上、甚至在肢体细节上,都精准表现了沪上男人的风采;视帝林永健甘当绿叶,把猥琐领导的每一丝坏心思和妒忌心表现得惟妙惟肖;还有固执的婆婆、叛逆期的女儿、再寻常不过的姐姐……许多人物形象都极富存在感。
主创者着墨在“八十年代中年恋”这个被忽视的角落,不紧不慢,没有意识形态渲染,没有房奴蜗居式的悲惨控诉,有着繁密的准婆媳之间的斗法,却没有沦入港剧式的形式主义。
充实的生活质感把一个个细节浸染得有滋有味。
一见钟情是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能忍受夸张的翘舌音,你会发现大陆流行音乐中的许多瑰宝;如果能接受冗长缓慢的节奏,你会品评出许多大陆剧的滋味。
——可惜连我这种伪大陆剧迷都没坚持看完。
后面有些过于拖沓,不过电视剧嘛,不必像电影那样一口吃完,绝大多数电视剧还是陪伴在饭桌边、床榻前的佐料,包括优秀的电视剧。
蒋雯丽的表演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这男的什么玩艺儿啊,丈夫没当好,父亲没当好,女婿没当好,事业也不咋样。。。。。
演的真的挺好,杨紫把叛逆的女儿演的很深入,蒋雯丽也很好,把后妈的矛盾都演出来了
2星。结局的破镜重圆别后重逢未婚生子是严歌苓的水准?最后他俩也过不到一块去,宋宇生这种没起子的中国大男子主义渣男能忍受未来的暴发户江路?肯定离
这个片名可真他妈讽刺至极
无误,江路为什么会爱上宋宇生,这剧根本就三观不正
这结尾,好仓促
为什么可以拍这么长。
不看
二婚远离这样的男人,他们的渣不是感情上的,而是道德绑架式的。他的事业,他和前妻的家庭,都要现在的妻子去牺牲去奉献,现妻需要融入他的生活,而不是他们一起过共同的生活
陪着老妈一起看的~
蒋雯丽确实是中国最顶级电视剧演员,绝大部分作品都是经典:《牵手》《中国式离婚》《金婚》.....演的太80年代扮时髦有爱大龄青年,演技太牛
一部女人写给女人看的戏。剧情不算太狗血,台词太狗血了,毒舌老年妇女的戏份太重真受不了,看到第18集就拜拜了。。。蒋雯丽真的很美!在那个思想禁闭的年代要活出自己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勇气!演技超一流~~杜淳太老了,配不上。。。
范明让我惊喜,孙淳有点失望,还是怀念相思树里的他!
2011年最好看的国产剧
那个时代精美至极!宋宇生真他娘的糟蹋美人美景美丽心灵·····爷们不能好好心疼自己的女人么!恋爱的时候是一朵花,结婚后丈夫更好而妻子变老,多少琐事才能把一朵花累成阿婆啊该死的臭男人!自私鬼!
后来的格调就不好看了
蒋雯丽又谈了次恋爱 不过还好扮相够洋气 也不算太出戏
哪里幸福了!!!!
杨紫丑的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