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同学,化名小梅,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我清晰地记得她的笔记本,她会在课后,考试前,把知识点重新整理一遍在本子上,还用荧光笔标明重点。
但是以她一流的认真程度,总是得不到一流的成绩。
可能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浮于表面,背诵所有的定理和公式,做题的时候却想不到用哪个。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到了她,感觉是她写出来的,三段论的作文。
她读到“假如___"这个半命题作文时,迅速理解了题意,设立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观,虚构了死神君,取了一个吸引眼球的名字,读了这个题目,完全想不到题材是什么,加分!
死神君对得了绝症的男主说,我向你提供一向交易,让一样东西从世界上消失,然后你能多活一天。
然后,小梅用三段分别讲述爱情,友情和亲情,层层递进,告诉我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爱情:假如电话消失她先是描写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女主因为打错电话而认识了男主,男主害羞,在约会时话很少,但是在电话里却能轻松又随意,讲很多话,总是煲电话粥到太晚,以致于白天约会的时候,坐在电车上就睡着了,仿佛白天的约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晚上在电话里聊天。
然后,死神君让电话消失了,电话这样东西从始至终就没在世界上出现过,因此男女主也没有相遇。
女主想看陌生人一样看着男主。
友情:假如电影消失亲情:假如猫消失以上是之后两段的小标题,不想再剧透了(不想写总结,好无聊)。
最后,男主明白了亲情的重要性,选择不让猫消失,当然,死神君让消失的电话和电影都回来了,恋人,朋友和男主也不再是陌生人了,在轻快的音乐中,男主仿佛得到了新生,骑着小单车往远方去了。
思想倾向,积极向上,行文合情入理,我觉得小梅能被评为一等卷。
这是一篇优秀作文,但是不妨碍我在电影院里看得哈欠连天。
情绪,节奏,台词,世界观,全都不对。
我不明白为什么恋人看到他们两人共同的朋友死在车祸中后,说“如果我死了,谁来为我哭泣呢“,然后就分手了;我不明白,为什么男主看到他母亲在医院里痛得死去活来,医生要给她打镇痛剂的时候,他冲出去找猫咪了;有时候节奏很慢,有时候却急匆匆地切换到下一个场景;男主与父亲在母亲病床边上对话时,我想拍死配乐的,我总是觉得导演企图用配乐强行把观众代入一种情绪中,而忽视了这些事件中人物该有的情绪,比如悲伤。
还有“假如”这个设定,这根本不叫世界观。
假如猫消失了,老鼠会不会泛滥,酿成鼠灾?
假如猫消失了,父亲母亲会像朋友不认识男主一样,也和男主成为陌生人嘛?
如果父母不认识男主,也许男主从来没有被生出来过?
所以这个设定,不能成为世界观,不会让观众代入情感,注定观众像阅读作文一样麻木地观看电影。
2016.06.15 上海电影节 大光明电影院p.s. 听说几天前同一个电影院里放映《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放映厅哭成追悼会。
羡慕抢到票的人啊。
这才叫描写亲情的电影啊。
小梅成绩一般,但是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她认真细心,聚会从来不迟到,她很适应现在的工作,幸好她没去制作电影。
看过原小说,说实话电影改编得并不符合我的期待,小说中还有些很喜欢的情节被删掉了,很多细节也不一样。
小说中恶魔的服装跟男主角并不是一样的,小说中恶魔的打扮更符合恶魔这个角色本身——男主角欲望的化身。
当然这个电影还有很多可取之处,只不过表达了下跟小说不一样或者被删掉的都是我挺喜欢的情节。
电影里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段就是电影要消失时跟他好朋友那一段,挺触动的。
电影里有很多悲剧的场景,但是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借用了每个人之口表达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在于体验,悲伤或者喜悦,都是人生的体验,当你站在生命的终点,能够不后悔体验过这一切,悲伤也就有了意义。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配乐挺好的,配得恰到好处。
最后附上小说中很喜欢的一段话,在小说的开始写了【每消失一样东西,我的内心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失去以后,我才第一次感受到这样东西的意义和价值。
失去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内心一直有个黑洞,只知向外无度索取,却从未珍视过自己已经拥有的。
值得猫要消失时,我忽然发现猫身上承载着我一直苦寻的东西。
原来我一直拥有它,却从未珍视过。
】
有时候,与一部好电影的邂逅也是一种缘分。
年前休假的一天,打开了平时不怎么打开的咪咕视频,在推荐里看到了《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挺喜欢佐藤健的,演技也不错,就点开了。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青年邮差,发现自己患了脑瘤,面临死亡后,与恶魔签订契约延长寿命的故事。
这个契约的内容,是每延长一天寿命,地球上就有一样东西消失。
于是电话消失了,他和前女友,是通过电话认识的。
于是电影消失了,他和最好的朋友,是因为对于电影的共同爱好认识的。
于是钟表消失了,他的父亲开的就是钟表店。
每一样东西的消失,都让他与重要的人之间的纽带断开。
电影的叙事手法是插叙,每决定消失一样东西,插入一段他的回忆。
回忆结束,消失,心痛无以复加。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他和前女友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浪迹四方的背包客,他说,他马不停蹄,是在逃离时间。
因为只有人类,让时间束缚住了自己。
最后,恶魔说要让猫从世界上消失。
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对猫毛过敏,可是为了他,还是养了猫咪,过敏也渐渐好了。
后来,猫咪去世。
再后来,母亲病重,他的父亲为了让母亲高兴,在门外放了一只小奶猫。
有一天,病重的母亲突发奇想想去泡温泉,他们没有预约,于是在那个温泉旅游小镇,问了好几家温泉酒店都没有空房了。
他很丧气,觉得这么小的事情也无法满足自己的母亲。
他的父亲带头打起精神四处奔走询问,最后他们在一家不怎么好的小温泉旅店住下了。
隔天早晨,他告诉了母亲他的悔恨,“子欲养而亲不在”。
然后父亲来了,为他和他的母亲拍下了最后的合照。
然后,他从第三者的视角,看到了父亲在相机后哭泣的样子,突然,他似乎有些可以原谅这个在他母亲死的那一刻都不在母亲身边的男人,似乎,对他有了一些理解。
这是一部关于羁绊和死亡的电影。
整部电影的风格很淡然,却述说着生命中承载着的那些重量。
也述说着,一个人在死亡前,与过往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父亲和解。
看完整部电影,似乎对人生的羁绊、生命,和死亡,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
看片名以为是讲和猫咪之间的故事,看了才发现不止于此。
我不太喜欢看悲伤的电影,可是这部电影一开始的基调就不愉快。
砂糖一个人骑着车,车筐里是他的猫,画面寂寞又有点小温馨。
“如果世上不再有猫,这个世界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世上不再有我,究竟会有谁为我悲伤?
”“也许你不会相信,这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以及,过不了多久,我就要死了,这封信,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信。
也就是说,这封信是我的遗书。
“这一幕是电影的开始却是故事的结束。
一个普通的青年在他的人生中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里,从自行车上摔下,然后医生告诉他——脑瘤晚期,时日无多。
恶魔出现了,一个长得和他一模一样的男人。
你明天就会死,只要让一个东西从世上消失,你就可以多活一天。
“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无妨的东西,要多少有多少,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充斥着无用之物吗?
”于是我也开始思考,如果一定要消失一些东西,我会选什么?
男主选了欧芹。
恶魔笑了:“你可能搞错了,消失什么是由我来决定的。
”第一个消失的是电话,恶魔轻蔑戏谑地看他,你不赶紧打个电话吗?
手机就要消失了哎!
他张皇无措,“我现在就打!
”可是翻遍通讯录他却不知道打给谁?
“你存了这么多电话号码却不知道打给谁?
”像不像我们,存了相干的不相干的多少人的电话,遇事却依然不知道到底可以找谁。
他最终打给了因一通打错的电话而相识的前女友。
他问她,假如明天电话就要消失了,你会打电话给谁?
她说,我不希望电话消失,因为那样我就不会遇见你。
分开前,他说出就要死的事实,两个人相视驻足良久。
没有电话我们就不会相见,电话消失了,所有跟电话相关的过往也都消失了,他失去了爱情。
记忆只属于他了,他想起两人直面友人的死去后,她哭着大喊:“活下去!
”那个死于异国他乡的友人,也曾大喊:“活下去!
”那时他们都以为时光久远,和世界的告别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可是转身他便死于车轮之下。
第二天消失的是电影。
他和好友辰也因电影而相识,辰也热爱电影,会因曾经阑尾炎错过在电影院看一部经典电影而懊恼多年。
他看的电影大多来自辰也的推荐,包括让前女友在拨错的电话中和他开始攀谈的《大都会》。
“真庆幸我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赐予了我知音。
”他让辰也给他推荐最后一部电影,辰也很生气,他认为电影永远不会有最后一部,因为他们的友情是基于电影的基础上,只要还有电影,他们就永远是朋友。
可是他就快死了,辰也在店里找要给他推荐的电影,那些他珍爱的电影散落一地,辰也哭了,“找不到!
”第三天消失的是钟表。
他一直感情不睦的父亲是一个钟表匠,在母亲去世时父亲也没有及时来看母亲,姗姗来迟的父亲带来了母亲的怀表,放在枕上:“我把它修好了。
”他常常骑着车在一个斜坡上停留,坡下是海鸥钟表铺,是他的家,是他父亲所在的地方,可是知道钟表消失前他也始终没有下去过这个斜坡。
他的存在被一点点抹杀,因为这些物件的消失,他存在的证明一点点不见,和他有交集的人都在忘记他,他活着,但却和不存在一样,没有人记得他的存在。
第四天,即将消失的是猫。
猫对他来说才是亲情最后的寄托,关于母亲的记忆绕不开猫,那是他最大的温暖。
回到家看不到“卷心菜”,他在大雨中找它,这场大雨和母亲住院时的那场大雨重叠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他冒着大雨跑到医院,一向温柔的母亲在病床上挣扎,医生和护士按不住她只能准备给她打镇定剂,他站在门口看着自己的母亲,手足无措。
回到家,卷心菜正坐在信箱上等他,他抱住卷心菜,裹在自己的衣服里,紧贴自己最后的温暖。
信箱里有一封信,是手机消失前前女友寄给他的母亲的遗书,他曾经拒绝这样一封代表告别的信,现在前女友替母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把信寄给了他。
故事的结束,他最终放弃了继续活下去,他不能让猫消失。
其实我觉得整个电影有点像我们常见的一个问题:“如果亲情、友情、爱情一定要舍弃,你可以放弃什么?
”我想我一个都不会放弃,每放弃一样都是在抹杀我的存在,用全盘抹杀自己的过去来维持一天的生命实在是太痛苦了,如果我所有曾经的存在都没有了,那么我还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爱的爱我的都消失了,我的存在还有价值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消失也没有关系的东西,因为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在证明我曾经存在过。
当不幸得知只剩下一天的寿命,你会如何选择过完这剩下的时光呢?
砂糖在片中扮演的是一个个傻乎乎的邮差,在小镇上过着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看起来温馨又孤单。
他抱着一只猫,骑着一辆脚踏车,路过平静的海边,将一封封信递给小镇上同样平凡的老爷爷、老奶奶们。
若不是那张病情通知书,也许日子就该如此平凡地过下去。
在得知了自己身患重症之后,该是怎样的反应?
在砂糖的脑洞里,他绝望地大叫着冲出了医生办公室,在医院走廊上横冲直撞着感叹命运的不公。
回过神来,他却仅仅只是叹了口气,问了一句,“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呢”。
原来,渺小的人在命运之前真的无从选择,只能平静接受。
恶魔出现了,长着和主人公一模一样的脸。
他戏谑地问他,如果从这世界上每消失一样东西,你就能多活一天,你会选择让什么消失?
第一个消失的东西,是电话。
但不仅仅是电话。
电话是联通男主和前任女朋友的物件。
也是他们感情开始的重要契机。
女主说。
“你啊,见面的时候总是很害羞。
电话里却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告诉我那些你喜欢的东西,仿佛是拥有了整个新大陆。
所以我特别喜欢和你打电话。
每次和你出去约会,都好像是在期待回到家以后打的那一通电话。
”所以当和女主的回忆伴随着电话渐渐消失,男主重温了一遍他们曾经有过的甜蜜。
那些在大学里无忧无虑地讨论着电影、书籍的日子,在阿根廷明媚的阳光里认识有趣的伙伴的日子,在旅馆的床上坐在彼此身边不讲话只是看自己的书的日子,在地铁上枕着对方的头睡着的日子,在瀑布边哭泣争吵然后分手的日子,即使和往日的恋人不相往来了,那样的回忆还是没有消失。
“忘掉她,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忍受,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痛苦。
忘掉她,忘掉你没有的东西,忘掉别人有的东西,忘掉你失去和以后不能得到的东西,忘掉仇恨,忘掉屈辱,忘掉爱情,像犀牛忘掉草原,像水鸟忘掉湖泊,像地狱里的人忘掉天堂,像截肢的人忘掉自己曾快步如飞,像落叶忘掉风,像图拉忘掉母犀牛。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惟一的事。
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廖一梅《恋爱的犀牛》”所以我啊,不舍得让他消失。
第二个消失的东西是电影。
代表的是友情。
每个人都很孤独。
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不同的。
在孤独的时代里,我们总奢求别人来理解自己。
还记得看《预告犯》的时候番茄笑盈盈地说出“我的梦想是有朋友”。
眼底翻涌成海。
但朋友却不该仅仅只是陪着吃饭、陪着打闹的人。
男主不知道自己其实很幸福,有那么一个和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说的话很少。
好基友总是从包里掏出一张DVD塞给男主,自说自话地对他说,“今天看这个哦”。
有一个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实在是太好了,他们之间的羁绊、共同爱好是电影。
当朋友得知男主要死了的时候,崩溃地在影碟店一张张翻找着,他想回答男主的问题“如果接下来的寿命只够看一部电影了,你会推荐我什么?
”,可是找不出答案。
“根本就没有什么最后一部电影。
我们和电影的羁绊,会一直这样延续下去的吧。
”和电影的羁绊。
就像生命中真正的友情。
是不会断绝的。
第三样消失的东西是钟表,即时间。
时间是所有感情的纽带。
记得在某一部电影里看到过,人为什么会有焦虑呢,是因为人处于时间之中。
你是否有过特别美好的须臾,希望时间停留在那顷?
可是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从周日的惬意中溜去,从和恋人在一起的愉快中溜去,从独处窝在家的安心和舒适感中溜去……在一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里,有的时候,时间的流逝让我甚至无法安心地享受当下。
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些向往我们这辈不曾经历过的老日子。
那种日复一日,没有什么在追赶着你的日子。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慢慢悠悠,就地躺倒,不提过去,不问将来。
过好当下。
《从前慢》木心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 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最后一样消失的东西,是猫。
片中的猫,日复一日地陪伴在男主身边。
就像男主的妈妈所说的,其实啊,并不是人类在养猫,而是猫咪愿意陪伴在人的身边。
男主妈妈在生病去世的前一段时光,男主一家三口带着猫咪,来到了平静的海边。
妈妈笑着对猫咪说,我这个儿子啊,虽然不擅长和别人说话,但总是很认真地捉摸着一些事情。
想出答案以后又能努力地去思考。
我这个儿子,虽然没什么优点(大概是除了长得帅吧恩),以后就拜托你了。
不善言辞的钟表匠爸爸,从来没有在生活里对妻子儿子说过一句暖心的话,却在此刻举着照相机满脸泪水,手抖着拍下妻子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这个爸爸就像所有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沉默、隐忍、平凡,一心埋头于自己的事业中。
当儿子责怪爸爸极少来医院看生病的妈妈时,他也只是错愕了一下,不解释,默默地将那只刚修好的、妻子最爱的怀表,默默放在已亡人的枕边。
最后一天,消失的不只是猫。
也是亲情。
在那个雨夜,男主想起父亲不言语的支持和母亲和善的温柔,他冲进雨里,寻找着那只消失的猫,寻找着自己在这世界上留下过的痕迹。
当初和恶魔做交易的时候,他想着。
如果明天就要死了,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人会为我难过、为我哭泣呢。
我有没有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过,到底有什么不同?
虽然对冷清的人生充满了失落,但是我还是不想去死。
害怕自己就像一粒尘埃落入沙漠,什么痕迹都无法留下。
可是在经历这些物件的消失后,他明白了——友情、爱情、亲情、梦想,即使失去了、即使平淡、即使不言不语,都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即使是细微的差别。
也一定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差别。
或许我不该再穷追猛打地追问着生命的意义,哭哭啼啼地反复咀嚼着感受到的痛苦。
只是平凡地爱过恨过,就已经很好了啊。
一些杂记手机 电影 钟表 猫1.社恐本恐表示并没有要打电话的人...没有恋人...但是如果如果珍惜的人濒危......能有一通电话无疑是缓解遗憾的良药2.哈哈哈哈这个电影发烧友好有趣,如果我也能有个这样的朋友每天给我推荐一部佳作就好了(话说格子衫是宅男的象征吗?
哈哈哈每次都是格子衫...)当达也说和电影的关系会一直维系,(暗示他们俩也会一直好下去),然后得知好友命不久矣时真的就很着急地要找到那部可以在他最后的时光观看的影片...翻得满地狼藉带着哭腔这里真的很好哭...(他失去了朋友和生活的意义——为好友选影片)(话说似乎一直在致敬春光乍泄)恶魔每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xx比生命还重要吗?但其实不是说电影是艺术,不是说艺术比生命重要,而是没一样东西背后承载的东西,那种情感的维系那种牵绊是最重要的。
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和人产生的各种牵绊吗?
没有这些,生命只是虚空。
3.钟表篇/时间篇(在讲生命的意义。
死亡。
死去,留恋的。
死去,仿佛从未存在。
“如果我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会有人为我哀悼吗”——所以我不能这样,毫无痕迹地存在。
我不要像水痕稍纵即逝,我要,至少得像石墨吧,稍微记住我久一点点。
所以,我要有作品,漫画也好,小说也好,歌曲也好。
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精彩!!)(那个旅人说他旅游是为了逃避时间,而男主爸爸则开了一家钟表店把时间挂满了墙,或许这是爸爸的勇敢伟大之处吧,埋在时间堆里的人一世与时间正面打交道的人。
)4.是我泪点太低了吗?
还是日本电影的音乐太入人心?还是...为什么一只喵的去世,听到“妈妈”的温柔话语“终于脱离苦海了”会一阵眼酸....喵咪生菜是代表妈咪啊。
(选择猫代表家人,是因为它是陪伴自己最长时间的,空虚的家里一直因为有这一条鲜活的生命而不那么孤独,这倒有点像马有铁和贵英...相依为命...前女友,挚友,没有和自己住在一起,有羁绊但最后都还能够勉强接受释怀,但是一直陪在身边的家人,带走了就真的像抽走了灵魂.....)(母亲的伟大无私的爱,父亲的沉默的爱)哭的稀里哗啦结果被突然切到的卷心菜裹浴巾的镜头笑到,噗哈(鼻涕没忍住就笑出来了)(卡贝仔原来是父亲带来的哇,这只小猫是代表爸爸妈妈一起啊。
)我总觉得自己有早于爸妈离开的可能,或许,对我最爱最愧疚的他们,我需要考虑写一下遗书吧。
写遗书倒不是说轻生,而是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后在还能安静面对时提前准备的温柔...而因此也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少熬夜,少给自己太大压力,能健康活着是最重要的。
假如我因为什么癌去世,那在此之前,我要珍惜这不多的时光实现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上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债。
5.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就是心魔。
和夏洛特烦恼的自卑心魔相似,只不过这里是恐惧,害怕死亡。
当心结解开,一切又恢复正常,并且能看到身边诸多美好,珍惜身边人珍惜当下珍惜生命。
这部影片把每一个镜头的坑和细节都填得很好,很流畅。
1、“恶魔”应该是不存在的,只是男主的想象或者梦,伏笔有两处,一是女主说过男主总是喜欢假设,二是男主问过大叔假如要死了会选择在哪里。
2、很多人说电影结构混乱,情节拖沓。
我觉得大部分的穿插比较合理,比如大叔那段也是为了引出对死亡的思考。
3、假如是我来选择,也不会让猫消失。
猫是活物,跟手机、电影、时钟能比吗。
我可太喜欢这部了,里面有好多我喜欢的元素啊~乖巧的猫咪,环游世界的背包客,春光乍泄里何宝荣和黎耀辉最终都没有去成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瀑布(我一直以为不存在,结果那么美)~如果生命只剩一天,可以用一样东西的消失换取多活一天,你会选什么~电话代表爱情,电影代表友情,钟表代表被束缚的自由,猫咪代表亲情~又一部很好哭的电影,讲到亲情总是很容易就能赚人眼泪呢~好想我妈啊,她是我这辈子见过的这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了~
假如电话从世界上消失了,距离能够肆意将我的声音掩埋。
假如电影从世界上消失了,我的喜怒哀乐会随着枯燥的岁月日渐苍白。
假如钟表从世界上消失了,时间会像玩弄傻子一样让我等待朝去夕来。
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那些泛滥的宠爱只能拥抱自己入怀。
假如我从世界上消失了,世界只会冷眼旁观我一路走过的生之告白。
日本电影在我眼中似乎有了定式,总离不开几个关键词:探案、怪诞、治愈。
以至于对日本电影没什么太大的兴趣,自以为能简单摸清套路。
这种自以为是往往能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正如这部治愈电影《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即便你能清楚把控情节走向,真正看至深情处,还不禁动心。
如滤镜一样的日本拍摄手法一直是我的心头好,每一帧画面仿佛都是漫画般的完美,以至于常常怀疑这是现代高超技术的结果。
日本的一尘不染,给日本电影无疑加了分。
剧情本身设定聚焦到了一个深刻独到的问题:你是要选择痛苦地活还是痛快地死。
对于常人而言,生命的重要高于万物,没有生命即没有了一切。
我们对于电影的设定或许会矫情的认为:这个男主忒自私了吧?
为了自己一条命,毁了世界上所有的电话,所有的电影,甚至还要无止尽地下去?
但显然,这是个无法设身处地思考的问题,能够看完电影的人必然是未曾历经死亡的人,也鲜少有离死亡之际相近的人。
活着,对于我们,是理所当然。
但对于一个濒死之人,要活着,对他,是一时之需。
我们有时会说笑:这日子真是没法活了。
但大多还是会选择和命运抗争那么一下,说不定就挺过去了。
这并不能被叫做自私,而是任何生物的本能:求生欲。
仅凭着一瞬的求生欲望,他做出了选择。
“活着”这个欲望竟成了罪恶,甚至需要世界上那么多东西以此牺牲。
又有人开始责怪了:凭什么我们得为一个男人的生命买单?
让他一个人失去不就好了?
这种想法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私?
那些与我们毫无羁绊的人类,在这个世界各个角落活着,我们没有责任更没有义务去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但我们有义务去尊重它,去爱护它,只因他们身上流淌的是我们同一般的血液,我们更不是蜘蛛或其他生物那样互相残杀的动物。
我们要尊重的不只是他人的生命,更是期待他人有一日尊重我们这渺小不可比的人生。
这样平等的道理我们必然是再理解不过了。
“谢谢你,让我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死亡。
你就是我,那个不接受死亡的自己。
”凡是选择,必有代价。
当他选择了活着,必要接受痛苦的考验。
没有什么比回忆更可怕的了。
更何况是不复存在的回忆。
失去的不只是简单的情感,比如幸福欢愉的爱情,来之不易的友情,而是活着的意义。
当你的人生与他们不曾交汇,你的存在不再能给他们带来丁点改善,你的躯体只是松散骨头和皮肉组成的空壳。
你可有可无罢了。
甚至你的死去都不会带来任何人的悲伤,甚至比不过比你小几万倍的浮游生物那样养活几千万生灵。
我们不接受死亡,心中明白终有一天该降服于它的召唤,但总会希望那一天来的晚些,更晚些。
选择死亡,看来真的很困难吧?
但比起选择活着,能够选择死亡的人是幸福的。
看清自己的死期,你的生活或许会更充实。
你会每天都好好过,你会去见每一个熟知的人们,你会坦然地接受这个不争的未来。
至少,是你选择的死亡。
我们害怕死亡,不是害怕失去本身,而是害怕失去一切。
“我想逃离时间,只有人类,才会把时间割成每分每秒,束缚住自己,挂在墙上,甚至戴在手上。
”如果把死亡换个角度来看待,一个去往更远自由国度的方式呢?
那么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亡这个问题又有了截然不同的解答。
我们没有任何使命地降临到这个世界,自由得很。
那何不以自由之身离开这个世界,痛快得很。
并不被动的等待,而是丝毫不怀有期待。
如果某日,我在哪里死去,请不要将我埋葬,静静地等待我的躯体在某个地方,失去温度,褪去生气,慢慢腐朽,直至成为世界的另一部分。
那也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
选择活着,亦或是选择死亡,这并不重要,你的存在,是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
“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
”谢谢你,心安地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不过啊,世界上没有东西好像都是不能消失的,即便它带给我们的东西再少不过,比如一根线勾起的一段补丁,比如一盏灯照亮的一米路,比如一粒尘沙卷起的一袭春风。
假如我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呢?
我相信我在与不在,这个世界一定会有所不同,哪怕只是一星半点儿。
正是他们,是我存在的证明,是我挣扎过,烦恼过,生活过最好的证明。
侮辱我的智力
现在大部分的日本电影已经flop到这个水平了么 充满着矫情 以及故作高深的人生思考 可惜今天的日本导演已经忘记 真正的人生的艰难 并不在于遍布发力的演技、充满温情的挽回 而是面对人生 如海一般的沉默 和给出一个和缓的背影
虽然的确煽情太过用力,但的确很棒。画面干净,音乐催泪,猫咪卖萌于无形。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与我们最珍视的事物紧密相连。
死神把电影从世界拿走后,一座电影院瞬间消失了。喜欢这部电影,绝症故事写得这么奇幻,最后佐藤健晨光中的单车飞驰,想到五个字:带我去天堂。
最喜欢基友那一段 可见有人愿意吃我安利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超喜欢全片的色调和配乐。如果是我,在让电影消失的时候我就会宁愿自己死去了吧。怎么可以让电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讲的虽然是大道理但却用一种很舒服的方式,砂糖的演技让人很信服,看到恶魔人设的砂糖超惊喜。猫咪太软萌了只看到小爪子一伸一伸的。
一个自恋狂的“如果电话亭”鸡汤梗,凭什么世界上东西一件件消失就是为了让这么无聊的你多活一天呢?
教育我们不能思维江化。
电影很好地印证了迷影型导演拍小清新是一场灾难。
3.5…好创意,惜煽情太刻意,故事太碎片。钟表喻弥补,无法修补的父子创伤;电话喻过往,只能远观如海市的爱情;电影喻人生,无限循环的长存友谊;猫喻家庭,逃避时间终将受到时间的惩罚。亮点:贪婪的恶魔契约,倒带人生,糊掉的照片,平行世界的腾空感;多处电影致敬,能喜欢上电影真是太好了。
单薄琐碎,所谓的“迷影情结”就是莫名其妙剧透别的电影,我要举报!
好吧,我是为了看猫的。不怎么感人。
亲情 友情 爱情 的意义 在一个人临死之前 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很感人的影片 也很治愈
一个东西消失了,哪有这么简单的效应。啧,奇幻想少了,不好玩。鸡汤太多了,说教。
???
困
无感 画面 风景挺好
BGM悦耳度极高,兴许是这部电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与宫崎葵通过电影《大都会》,电话这些契机相识相恋的一系列镜头暖意满满。看到宫崎葵就想到earth music的衣服。可惜整部电影除了卖弄一下亲情友情爱情的珍惜之情,并没有打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滨田岳的演绎永远秒杀同框的男主角。
变成影像后迷影的部分就很突出了,在阿根廷不如从头来过;猫的结尾段落有些直白反而波澜不起情绪,画面感还不错,配乐很棒。怕失去的心情很痛,但失去时也要大方送走,因为曾经真实爱过。
又是让人哭瞎的剧目,很多说是小清新的套路句,但是个人感觉编剧很用心,把很多剧情都埋伏在小清新的画面中,音乐好听,演员也是我的爱,中招呗反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