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曼波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Millennium Mambo

主演:舒淇,高捷,段钧豪,竹內淳,竹內康,钮承泽,陈顗亘,徐慧霓,彭康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法国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英语年份:2001

《千禧曼波》剧照

千禧曼波 剧照 NO.1千禧曼波 剧照 NO.2千禧曼波 剧照 NO.3千禧曼波 剧照 NO.4千禧曼波 剧照 NO.5千禧曼波 剧照 NO.6千禧曼波 剧照 NO.13千禧曼波 剧照 NO.14千禧曼波 剧照 NO.15千禧曼波 剧照 NO.16千禧曼波 剧照 NO.17千禧曼波 剧照 NO.18千禧曼波 剧照 NO.19千禧曼波 剧照 NO.20

《千禧曼波》剧情介绍

千禧曼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生命的消耗像是一首风驰电掣的摇滚乐,以热情洋溢的节奏,疯狂起始,然後又在某个浑然忘我的时刻,曳然而止。电音感官的放纵、暗夜生涯的浪荡、过渡爱情的沈沦、江湖义气的不归路,都是多少热血灵魂曾经走过的无悔无憾。 一个年轻女孩活在她自己的异世界里,写着虚幻颠簸的年轻故事。迷幻的时序,跳跃的空间,所有事件都在若有似无的混沌里进行。 女孩名叫Vicky(舒淇 饰),带着五十万存款,跟小她两岁的双鱼座男小豪(段钧豪 饰)拍拖。小豪是无业游民,以极度自私的方式爱着Vicky。他精准计算着她下班回家的时间,检查她的各种帐单与手机通话记录,并且嗅窥她身上的气味,然後在发现不寻常的蛛丝马迹之後,歇斯底里地发怒,让猜疑迷惑了年轻冲动的心智。 两人这样互相折磨着,不平衡的恋情难以长久。Vicky为了养小豪而在酒店当公关,她有一群玩伴,带她在PUB里认识了捷哥。捷哥年长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们的追星之路神医喜来乐误入歧途七月黑木城盗金案异类初恋限定。毛骨悚然撞鬼经2023夏季特别篇格雷斯第二季残酷青春天才基本法笑脸杀手暗影骨之谷惊魂夺宝德凯奥特曼最终章向着旅途的彼岸……偶然与想象初心西贝尔梦幻佳期非人先生的新娘替身演员扫黑风暴第100个新娘伴娘绝望写手第一季糊涂好孕姐第二季奥斯陆,8月31日青云志恐怖绘本

《千禧曼波》长篇影评

 1 ) 那年冬天哭泣的雪

亲爱的Vicky: 那年冬天你去了夕张。

写信回来告诉我那里是雪人的故乡。

照片上的你,在零下三十度的街边和竹内康兄弟一起吃滚烫滚烫的日本豆腐。

今年此时,杭州也下雪了,细雪。

我像小时候那样趴在窗台上看雪,脸和鼻子被冻得红通通的。

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听王力宏的《不完整的旋律》,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喜欢一首歌就没完没了地听个几十遍。

歌中唱道:想写一个旋律/没修饰的痕迹/一听就立刻明白我找到了爱/即使别人觉得奇怪不需要再更改/不完整的旋律没什么结局/却是我真实的声音/不完整的旋律勇敢的唱给你听/填满你我不完整的感情。

我知道,你也一定会喜欢这首歌。

当年,我们两个几乎每个礼拜六都会乘班车,从市中心到海埂去看“海”。

我们在水边一起狂呼乱吼,把自己high到某一种境界。

我们从来都没有唱过一首完整的歌曲,但是我们一直都很快乐。

有的时候我会禁不住好奇地想,豪豪他现在怎么样了?

记得当时你一次又一次地跟他分手,可是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你,打电话给你、求你回去,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

你跑不掉,又回去了。

每一次你投入到爱情的怀抱,我就会根本找不到你这个家伙。

我想起我小时候用来自己制作广播节目的录放机,每一次就只能做一件事,不能又放又录的。

你唯一的一次绝望的流露是我们一起坐在房顶上看狮子座流星雨那天晚上。

你对着一颗飞速下坠的流星说豪豪曾经问过你,你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你究竟是怎么落到他的世界里的?

你既期待着这段感情的结束,又害怕这段关系就此告终,你不怕自己离开豪豪,而是怕豪豪放弃自己。

豪豪对你,是残忍的依恋。

他为了把你留在身边,故意不叫醒你去参加高考,他查看你的提包和电话卡,他偷家里的东西出来卖,他始终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做自己一个人的DJ,他叫形形色色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却故意把你当作空气。

你说你总觉得豪豪,就会像雪人一样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消失不见。

非常悲伤的恋爱,虽然夹杂着迷醉的欢乐,即使在多年以后,你还记得。

你说那个时候我们都太年轻,不是不懂得爱,只是不懂得应该怎么去爱,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爱。

那么现在的我们有没有度过了这个渡口?

我曾经很羡慕你遇到了一个时时刻刻都在纵容你的捷哥,他什么场合都带着你。

他带你,有时候,就像带着小兄弟一样。

他告诉你说要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我想,你一定是被正常两个字打动了。

那个男人离开的时候叫你到东京去找他。

东京那一年下了很大的雪,你带着他给你留下的电话四处游荡,街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学生、家庭主妇。

你让自己像他们之中的一份子,吃拉面、看电视冠军、披着捷哥留下来的夹克,有着香烟跟古龙水混合的气味。

你说你知道捷哥是想念你的,才要你来日本,还叫你不要告诉别人他在日本。

也许就是说,你来吧!

一个人来!

可是捷哥一直没有出现,也没有电话。

你一个人在旅馆里躺着,窗外的大雪积了厚厚的一尺多深。

你好久好久都没有说话,你说你对自己很失望。

别人都是正常的,只有你,只有你过得这么莫名其妙。

那个冬天的黄昏,我们坐在回学校的班车上,你对我说好想好想找个人来疼自己,你说我们都是被遗忘的小孩儿。

我歪过头去叫你不要说了,其实泪水早已经忍不住流下来。

这么几年我们都没有联系对方,仿佛从来不曾认识。

因为真正了解,并且太爱对方,反倒不能放下所有的防备在一起。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默契的。

怕别人对自己好,并且总是让对自己好的人最后都对我们绝望。

上周,得知你要结婚的消息。

惊讶之余,我深深的祝福你。

这么多年来,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怎么样才可以在爱别人的同时也给别人爱你的空间?

写信真有点累。

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洋洋洒洒给你一写就是十多张信纸的我了。

现在的我只希望好好的睡一觉,醒来的时候被窝依然是暖和的,有温暖自己的力量。

那就这样吧,抱一下,再抱一下。

你的小鱼

 2 ) 11.30 纽约,台北,北海道

晚上9点15的场,来纽约三个月第一次来Metrograph。

被舍友指挥来附近还路由器,挺重的,扛了一路。

其实我可以不做,但是和非亲密朋友,我不爱起冲突,不爱反驳,我宁愿自己多承受点,也不想要拐弯抹角地对话。

我好软弱。

7点就到了附近,于是在Chinatown乱逛,买了大班饼店的菠萝包和蛋挞,坐在一芳喝奶茶。

点单时,和奶茶店小哥因为不确定对方是否会中文,所以互相用有点蹩脚的英文对话。

落座后,才听到小哥讲中文。

在纽约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情,华人估计都很习惯,初来乍到的我还是会觉得有点好笑。

曼哈顿下城的Chinatown脏乱差,路灯很暗,垃圾很多,路上碰到的华人都是老爷爷。

但是还是有些瞬间让我有穿越回国之感,可能因为一些中字灯牌过于晃眼。

终于等到9点,Metrograph的影厅也挺破旧的,挺纽约的。

这是小美很喜欢的一部影片,所以我很期待。

时而燥热的鼓点,时而空旷的弦音,我坐第二排,屏幕离我好近,我好像真的在和舒淇一起坐车,感受隧道的阴沉和放肆。

强烈的蓝色,强烈的争吵,强烈的爱欲,没有turn me up,也没有让我产生共鸣,好像也没有开心的感觉。

有种,嗯,是我不曾经历但天天会观望的人生。

不知道舒淇在表演时有没有带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样是高中辍学,同样是从一些色情产业里开始工作。

或许,她确实在演她自己,所以才那么放松,那么符合整部影片的气质。

台北灯红酒绿的地下世界,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在长沙的日子。

那年跨年的冬天,我们一起打车去看《渔湾市》,影厅外和Metro一样是一个bar,但我永远也只点可乐、橙汁。

吐过几次后我不再尝试酒精,但我常常在电影里看着酒精,在生活中看友人把酒言欢。

我好像永远都是全场最冷静的旁观者,当然我的社交状态会让我也像醉了一样,说话像冲锋机,不停歇地讲话。

长沙那段日子,我鲜少参加他们的酒局。

但去的几次都让我好像有种“我也在经历这类电影中的人生”的错觉。

但我还是很惧怕堕落,归咎于从小生长环境的规训。

身边很多女生和我一样的成长环境,或多或少都曾被压抑个性。

她们有的人成年后选择瞒着父母、天性解放;有的人和我一样依旧在这个圈子里打转,放不下沉重的责任感,但好像也乐于享受这种“责任感”。

日本北海道的小城景观,雪景、关东煮、日语招牌、电车,与台北夜晚的花花世界形成强烈反差。

舒淇竟然真的可以一下子从充满欲望、魅惑的,转变为纯真的、洁白的。

她身上是兼具这两种气质的。

打雪仗的她是发自内心快乐的,雪花仿佛可以洗去她的一身烟酒、一身血痕。

雪花像她的灵魂一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舒淇和高捷在隧道里的片段很打动我,高捷开车很有魅力。

我也不知道我脑子在想什么,我突然觉得小美也有舒淇的气质,她如果是演员,那么演绎舒淇在这部影片的角色会很合适。

或许羡宇可以成为她的导演,她们可以一起拍一部属于他们的电影。

她们真是一段佳话啊!

希望我突然这样写,不会冒犯到她们。

毕竟我们隔了一个太平洋,但我还是经常在纽约去看电影的路上想念她们,希望她们此刻就在我身旁。

毕竟这次突然买票,一个人夜里来Metro看电影是有点太孤独了。

电影结束后,在Metro外面等车。

因为附近bar很多,所以路边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们,东倒西歪,穿得很靓。

显得我很nerd,羽绒服根本就没办法有穿搭。

一个人出门也不太需要有穿搭,特别在纽约,路上没人会多看你一眼。

不知道为什么来美国后,反而看很多华语片。

我清楚自己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的,但是把自己连根拔起的过程还是很缓慢。

大都市的孤独并不会那么清晰、裸露地让你体会到,而会给予你人群拥挤的糖衣炮弹,让你有一种“我很热闹,我与社会连结非常紧密”的假象。

等你有时候冷静下来,一个人走在街上时,才放大你的渺小。

《千禧曼波》也呈现了一种热闹的假象,千禧年大都会文化特有的症候。

结尾处在日本小旅馆里孤独地入睡又清醒的舒淇,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她。

 3 ) 千禧曼波

侯导演将镜头对向了都市,他自己说比起拍过去的故事,当代题材要好拍得多。

为了拍此片侯导演去酒吧呆了半年。

舒淇毕竟年轻时玩过的,影片中举手投足很老练。

喜欢影片中雪景的段落。

觉得雪天的人美而清爽,不像夏日里那般油腻,记起儿时许多下雪的清晨,“下雪了”父母的一声唤,比得上平日里千万次“起床了!”的催促,不再眷念温暖的被窝,爬起床来,让父母将厚厚的衣物层层套在我的身上,出门踏雪上学,公交车内氤氲着别样的暖味,呼出的暖气如云雾般凝绕不开,雪光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惊喜……

 4 ) 迷离都市下的超时空对话

#TGC 电影的整体风格还是蛮喜欢的,感觉杂糅了非常多风格,首先是新浪潮风格的作品,整部电影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戈达尔那部《随心所欲》,非线性叙事的呈现非常好。

其次写意和写实的交织感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奥特曼,大量的长镜头,松散的叙事节奏和现代都市生活的迷茫(当然要是这部分镜头的使用和节奏很雷同小津和沟口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从刻画个体在特定历史或社会背景下的情感状态也类似),而其中视觉呈现的出的疏离则是很有安东尼奥尼作品的质感,尤其是色彩的呈现,还有利用环境来映射角色的内心也雷同。

时代感的映射与日本几次的交互感觉都是台湾区域性的特点,感觉其中也是有迹可循的。

视觉上,大量的长镜头十分舒适,镜头运动缓慢也是类似开场嘉宾所说的《海上花》的质感,运镜时焦距的把握也很不错。

只有两场戏感觉焦点不太对,感觉不像刻意为之,构图上大量的利用墙壁分隔空间,压抑的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利用不同空间来展示的隔阂也非常不错。

两场与杰哥一起时抽帧的戏感觉还是对于梦幻的呈现,嘉宾也说了“迷幻”后的呈现效果不少。

开场的戏印象很深,以升格手持搭配上那个隧道和旁白来带你走回到10年前的质感。

听觉上,旁白是来自十年后的她,以第三人称的未来视角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同时也在与现在的我们对话。

配乐的使用也非常好(实在太喜欢这家影院了,在候场的时候影院就响起了这部影片的配乐,之前放《苏州河》之前影院内放的音乐是Miles Davis的爵士)。

 5 ) 千禧年的爱情也没什么不同

打下这些字的时候,外面的天正蒙蒙灰,单曲循环着林强的A pure penson,脑海里都是舒淇边抽烟边走在蓝色甬道的样子。

她说,那时候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21世纪,庆祝千禧年,她却在反反复复的爱情中怎么都逃不了。

曼波是一种中南美洲的舞蹈,它所形容的是人们陷入被催眠的狂热状态。

在一个世纪结束、另一个世纪开启的时候,人们迷茫又焦虑,无措却仍然陷入虚度的快乐中。

Vicky和小豪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相遇。

初见之时,Vicky只觉得小豪害羞又沉默,整个晚上都在盯着她看。

但在一起后,她才发现小豪的自私与占有欲,他总是偷偷地翻她的包,会查每一个过长的通话记录,也会在她每次聚会回来之后从头到脚嗅探她的气味。

小豪总是说,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Vicky是从她的世界掉落下来的,所以她不懂他。

可他仍然紧紧地抓着Vicky,以各种方式把她留在身边,因为他不要她离开他。

后来,过了多久呢,总之是在一次次试探与失望中,Vicky离开了小豪,遇到了捷哥。

捷哥不管去哪里都喜欢带着她,在她难过时收留她,给她煮面,劝她好好生活。

于捷哥而言,Vicky更像是一个需要他照顾的小孩子,给她可以栖身与安枕之地。

但是后来捷哥在夜店遇到了麻烦,躲去了日本,走之前,他给Vicky留言让她去找他。

Vicky说,她知道捷哥是想念她的,他叫她不要告诉任何人,意思就是,你来吧,一个人来。

故事在台北与东京交替上演,最后Vicky还是没有找到捷哥,她带着捷哥留给她的手机和混杂着香烟与古龙水气味的夹克,在冬天的东京四处游荡,试图融入这个城市。

对Vicky来说,感情像是怎样都甩不掉的黑洞,拖拽着她无法前行。

她最快乐的日子,可能是在那年的北海道夕张,把脸埋入大雪中、走在空无一人的电影街。

毕竟那个时候的她,是爱自己更多的。

很多人都说候孝贤的这部《千禧曼波》很王家卫,的确,大段摇摇晃晃的镜头,或昏暗或饱和的空间色彩,舒淇独特又性感的独白,把千禧年的爱情与孤独暧昧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但侯孝贤镜头下的故事,少了些迷幻色彩,更令人觉得压抑。

因为爱情从来就不是什么稀奇的话题,尤其在那个时代。

它混合着香烟、酒精、电子音乐、夜店昏暗的灯光,还有占有、自私、猜疑、嫉妒。

剥去了温情的外壳后,那些让人不安焦虑的内核才真正显现出来,或许爱情的本质,就是这样。

我是喜欢这个电影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来自于舒淇令人惊心动魄的美。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又空空荡荡,在蓝色的基隆路桥上响起、在夜店迷幻的灯光中响起、在北海道夕张的大雪中响起。

她出现的时候总是有一头卷曲的长发和指尖未燃尽的烟,晕染着有些忧郁的脸庞,某个瞬间,我甚至觉得舒淇就是Vicky,她就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毕竟爱情与离别相辅相成,在得到的时候可能就是失去的开始,谁都避免不了。

《千禧曼波》还有一个标题,叫做《蔷薇的名字》,朱天文为这个电影写的剧本的开头就说「蔷薇的名字,是一个谜面。

解开谜面有五种方法,起点分别叫进行式、过去、现在、异想空间和未来式。

如果运气好,我们可能会找到谜底,但也有可能,我们走入一个解不了的谜境而迷失于其中。

」我不知道谜底是什么,但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人生那么长,总会遇到一些人,好的、坏的、难以界定的,就这样坦坦荡荡地去接受去爱去受伤,总有一天会明白,再凌厉的爱,也不过如此。

 6 ) 欢愉过后的无尽空虚——献给千禧年代的新新人类7.6/10

Vicky是这部影片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她不是没有过想要安安静静停止这一切的念头 可是身体又在被欲望的热血不得不极速地吞噬 仅有的理智一再地不属于自己。

sex、酗酒、泡吧、寻衅滋事、一根接一根的香烟、ke药…生活就陷在这样的循环里 或者说,此刻的vicky,并没有自己的灵魂。

她还是像一个豪豪的附属品,重蹈覆辙陷入令外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也许对vicky来说,毕竟次次是“新的痛苦”。

50万的天真赌注和偷来的劳力士表中,荷尔蒙还没有流失够的“爱情”,实则分外畸形的寄生,又演戏一样地互相伤害,是无形的囚牢。

有钱了并不只是挥霍,太年轻,于是把爱当做一种金钱的赠品,越挥霍就越迷惘。

可是,生命中确有例外的瞬间,遇到杰哥后她远行日本。

她明明分外自由,让她从本来被推的太远的浪找回来一点,过度的表层欲望在此刻成了过往困住真实心神的枷锁。

成熟的杰哥给了她真正的爱的启蒙, 也初次启示了她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迷蒙的画面和适时搭配的电子音乐棒极了。

这部戏临场感特别强尤其强。

千禧年代生人的我,因为正面临同样的困境,我感受不太到时代感。

二十余年后看来,现实依旧如此,年轻人是夜生活的主体,不知疲倦地空转着荷尔蒙,然后像太阳下照化的雪人,心灵日趋空虚…但是Vicky的结局还是透出了侯导对新世纪的美好希冀。

一面逃离了年轻的看不见的囚牢,两个并不成熟的人,终究是萍水相逢的过客。

像那次悲伤的do love过程预示的,彼此是终将消逝的过客。

另一面借由一个成熟男人,Vicky得以在异乡重新开始, 不必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地无意义下去。

可能这个情节的设计也是代表侯导自己,对于这个新世纪,他知道是仍是朴素扎实的生活智慧,会推着年轻的生命,真正往前走…所以杰哥的失踪并不是偶然,也并不是遗憾。

舒淇真的好美好美,而且特别自然……“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

那是2001年。

那年夕照,大雪。

”“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 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21世纪,庆祝千禧年。

”这一幕舒淇在基隆火车站的中山陆桥上频频回头的画面,加上灰暗的蓝色色调及晃动的镜头,让人仿佛身处梦境一般,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7 ) 。

11.30 金鸡影展@苏艺 侯孝贤double feature整体确实有点难看下去 真的非常难忍的观影体验 和苏州金鸡这个影厅也脱不了干系 很多repo也都看到吐槽屏幕太近 座位往下倾斜 真的坐得很难受 而且很热 整个电影确实给我王家卫 堕落天使和重庆森林的感觉 但又不完全 我知道他想描写一种人的状态 但奈何很松散 就是一些实在是看不出所以然的戏反反复复无意义重复性对话也太多了 就看到让人厌烦的程度了 台词也没有王家卫的那么有散文性/诗意 我觉得都很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特别是没想到舒淇的声音是这种偏嗲的 和她御姐长相还蛮有反差感的 唯一喜欢的台词是“像诅咒 反反复复”最近的一些观影体验也让我反思电影这种媒介究竟是否需要具备叙事的职能 如果说都是叙事的话它本质上又和其他媒介上区分在哪里呢 它能否达到除了 讲好一个故事外 的功能是否可以纯粹地从视觉/视听的角度去欣赏它但不管怎么说 说实话看完这两个我现在有点害怕大闷片了

 8 ) 一般

只能说不是我喜欢的电影,不是侯孝贤擅长的类型。

高捷的角色很丰满,舒淇和小豪的就有点怪异。

按说侯孝贤片子的角色都很真实,有来龙去脉的。

可舒淇和小豪没有。

之前的2/3看起来就像是王家卫的电影,可又没有学太好。

直到后面和高捷在一起这片子变得好看起来。

很多漂亮的镜头,但只是放在那,没帮助了剧情。

太多状态就显得人很假,又矫情。

仅仅是个感觉,侯孝贤迷恋又恐惧女性。

他片子中的女性总是会把他带走,失去了导演的自我。

或者说只是表现状态他就很欣赏很满意了。

 9 ) 这部电影,对他们很重要

看开头时身边有打扰,觉得过于琐碎,没能看下去,半小时后就关了视频,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看。

但几天后我还是又打开了视频,关上房门独自静静看了下去,这次终于看出了意义和精彩。

电影最出彩的是配乐,这毋庸置疑,我也是因为配乐而看这部电影;其次是摄影,许多人说像王家卫,我本以为是杜可风,结果一看是李屏宾,也不意外了。

摄影最牛逼之处在于常常用细如流水的运镜和影像语言并置不同空间从而表达人物情绪和展现人物关系。

可以说电影里封闭空间的镜头表现简直达到了某种极致。

也因为这足够丰厚的影像语言,台词几乎缩减为无,人物基本只有反反复复两句没有意义的对白:“你干嘛?

你神经病啊!

” 再靠着演员无可挑剔的天生气质和情绪表达,电影其实成功地表现出了人与人那种理性之外的难以言传的情感的纠葛。

单调的、无聊的、重复的、对情节毫无推进的人物对白看似是电影的败笔和鸡肋——因为这样的电影表现方式令观众失去观影趣味和耐心,但是当这样的对白融入在上述的影像语言场景中,便显得无比合理而真实——任何有过纠葛情感经历或身边有过纠葛情感关系的人,一定经历过類似的场景:两个人就是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对话,只是来来回回几句“你干嘛!

”“怎样?

”,但是情绪互动已经藏在两个人面对面那种举手投足表情眼神里、两个人之间暗暗的气场涌动里甚至两个人并置甚至不并置的空间里。

他在那个房间,我在这个房间,甚至他在台北,我在基隆,但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连接和张力在深深影响着我们俩。

这些看不见的、没有被语言和肢体明显表现的情绪,如何在影像上表现出来呢?

侯孝贤在做这样的尝试。

你一定听过或者经历过,身边某某,明知道处于一场虐恋,明知道对方在伤害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地在痛哭后回到对方身边。

你问ta为什么,ta说我也不知道。

人的大量行为是无法被理性计算和推测的,尤其是面对情感。

《我们这一天》里那个黑人,一生都痛恨丢弃自己的父亲,在他36岁那一天终于找到生父后,他攒着一辈子的怨气按照计划去痛骂了父亲,却又在计划之外进入了父亲的房间,并且又带他回了自己家,还让他住下来。

面对妻子的质问,他的回答只是,“I don’t know!” 他的确不知道。

那些一遍又一遍回到伤害自己的人身边的人也不知道。

因为驱动自己这些行为的东西,在理性思考能力之外,那是潜藏在我们心底深处的某些欲求,我们甚至很难控制它。

当我们离开那个人时,大多不是理性计算的结果(否则一开始就会离开),而是伤痛和厌倦的情感终于足够大到盖过了那层恶魔一样控制自己的深层欲望,我们又被另一种情绪驱使作出这个决定。

当Vicky终于安全地不纠结地坐在捷哥家,我从她身上都还看到了小豪的影子。

影像语言的精妙之处也在此,在捷哥家,镜头语言和在和小豪的出租屋里几乎一样,人物的走动也很类似,似乎是呈现一种对比,你看,在同样的并置空间,这两个在空间里的人多么和谐,而那两个人多么纠结。

看到Vicky在捷哥家,许多观众一定惊呼,快在一起吧!

因为捷哥家的场景符合了大多数人对生活的想象。

但是,Vicky在这里找到归宿了吗?

但是温柔地给她盖上毛毯的捷哥拿出来一把枪。

她依然面临着一场新的漂浮和流浪。

豪豪的影子在她身上。

这部电影的评分不高,这恐怕是侯孝贤电影里评分最低的电影。

评论区高分评论也是呼吁侯孝贤不要玩都市情感题材,还是好好拍自己风柜来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不适应一个本来有自己强烈固定风格的创作者去创作另外的风格。

我认为这样带着强烈预设的观影并不能客观地看待一部作品。

就像《真相》,许多人不喜欢以及批评这部电影只是因为它是是枝裕和拍的,而这不是是枝裕和的风格,他怎么能拍这样的西方片子呢,把握不好,拍不好。

而我在完全不知道导演是谁的情况下看完了这部片子,就非常喜欢,看完再去搜,才知道是是枝裕和的片子。

我认为观影体验和预设是有强相关甚至因果关系的。

对于《千禧曼波》,我虽然提前知道是侯孝贤拍的,但是看到中途我选择忘记这件事,纯粹从一部我没看过的电影来看,这样就收获了以上对影像语言表达包括演员的惊喜。

我大概十来年没看侯孝贤,几乎有点忘记他的电影了,这个因素估计也帮助了我放下预设去看电影。

但是看完之后,我可以尝试从他的视角再来理解这部影片。

这个时候,我就要回到创作者身上,去解读他的意图了。

因为作为侯孝贤,一定不只是想拍一部讲故事的电影,这其中一定有他想表达的意义。

千禧年是无数艺术家想要捕捉和表现的时代符号,为什么他和朱天文要选择这样的人物和故事来表现千禧年呢?

我想,这或许就是他们对世纪转折点人们情绪的一种觉察和捕捉吧。

他们认为,面对千禧年,或许一部分人是热切拥抱的,但肯定也有许多人是迷茫无措的,千禧年并没有带来一幅更美好的图景,只是时间往前走了,而漂泊、脆弱、纠结依然如影随形,像蔷薇一样。

虽然侯孝贤影迷不满,但是我从评论区看到不少人也说: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很重要。

你听到过多少人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是“对我很重要”?

这意味着电影已经超出了艺术表现的范畴,进入了这些人的个体生命,对他们的生命产生了影响。

而我猜这些观影者,多半是有过Vicky类似情感纠葛的。

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呈现在荧幕上,那一刻一定令人惊呼。

虽然这时候,一部分电影叙事表达被放弃。

但更重要的是,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感被看见,被捕捉了。

这个意义上,侯孝贤成功了。

 10 )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我不说话,我不看你的眼睛.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知道我爱你,但是我们却不遗余力地互相伤害.我们能给彼此的只有痛而不是欢笑."用完银行里的50万我们就分手."我没有50万,我只有1000rmb.我曾给自己说当这1000花完的时候我就回重庆了.可是当上个星期我们在西单刷爆卡之后我还是不想走.我想起小娴有本书叫<蝴蝶过期居留>.也许我就是那只蝴蝶.在不该自己停留的地方一直俳徊不愿意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呢?继续纠结等下一个千禧年吗?

《千禧曼波》短评

这他妈根本就没剧本对不对?

6分钟前
  • 松本南国
  • 较差

我实在想不通片名和影片有何关联,光靠旁白阐述十年前的2001年……未免有些牵强。飘了,“磕了药”的侯孝贤在随心所欲的路上越玩越嗨,但好歹是保留住了那辨识度的拍摄风格,否则将无聊到底。

9分钟前
  • 青芒鹹桃
  • 较差

因为侯孝贤。。不忍给两星。。也许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背单词。。(感觉好不尊重人家=_,=不认真看人家电影还给人家这么低评价= =但是这个给我的感觉确实就是部看完立马就忘了的电影=,.=

12分钟前
  • 小雨
  • 还行

好久没有这样我看都看不下去的电影了。有舒淇在都看不下去。

17分钟前
  • 李秉之
  • 较差

不是给我看的。强忍着,看到一半还是放弃了。有些人外表很美,但却如路人般,和我没有共情。

18分钟前
  • 怀良辰以
  • 较差

3+ 据说是猴岛能见的第一部城市题材 一开始觉得操控并不比其惯常的乡土自如(比如那什么什么“实验音乐制作人”豪豪的东西就土得不耐) 布景道具也略显做作 但 幸有朱天文舒淇倾力~ 使之到底呈现出一派新式迷茫的城市蒙昧情感来 对于豪豪与Vicky间刻画也较具洞见 至于Jack 唔

22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mambo,一種曼波樂曲,緣於古巴的黑人音樂。電影節奏不緊不慢。似乎嗑藥,酗酒,做愛,猜疑,嫉妒,自私在侯孝賢眼中都自然的很。當愛情進入生活,就會被生活的沈重壓的支離破碎。當做愛也會感到難過的時候,能做的就是離開和狠狠的遺忘。再凌厲持久的愛,也不過如此。

23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还行

我看懂了,懂他了,他就是,描述一种人的状态,在千禧年这个前后,新世纪到来的前后。他说,我是浮萍,无依无靠随风飘荡,有时候搁浅到这里,有时候搁浅到那里,来来往往行色匆匆,人潮汹涌,在一个人身上有过短暂的搁浅就很好,短暂的搁浅也是现代都市的生存真相。新世纪来了,我无近忧,有远虑。

27分钟前
  • 白卡
  • 力荐

这就是我极其不喜欢的那类电影,世纪末年轻人相互折磨的爱欲,伴随着毒品和滥交,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放纵。侯导年轻时混过,与竹联帮也有来往,但我真心不愿认可这样的城市,他还是拍乡土题材的电影好。另,舒淇的独白也让我很讨厌,矫揉造作。高捷真帅。

31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还行

如果在电影院看肯定会更加被侯孝贤的光、影、音打动,舒淇真美,可惜我已经不再被电影里面的网抑云风格的戏打动,看完劝分组七夕特辑我真的好想帮Vicky代发劝分组哦😅咱就是说,同样是抽酒喝烟飞粉不上班的小流氓,人家猜火车里的苏格兰流氓都知道和未成年睡觉是犯法的,这位哥不仅和人家未成年的女生睡,还不叫她起床参加毕业考,真有你的

36分钟前
  • 鳄梨是一种蔬菜
  • 推荐

她走在桥上的开场,足够我回味好久。来到基隆特意想走过那座桥,才知道在13年的时候已经坍塌,回眸、抽烟、长发飘荡的瞬间已经成绝响,是不可复制的动人。你说豪豪就像雪人,太阳一出来就不见了,可你殊不知在我心中你也是这样的女孩。

37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拍这部之前,侯导大概混了一年的夜店,好像也拍了不少素材,主要是豆子、石头还有那个变魔术的,最后基本没怎么用。这片好在有舒淇,捕捉到她最有魅力的一段时间,大概是直男都想闻一闻她的味道。

40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这部太软太作了

44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较差

新世纪到来的焦虑感,很情绪化的一部。摄影配乐和舒淇都美极了。

46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除了第一幕舒淇走长长的走廊一段还算可以,其他简直无一可取,让侯孝贤拍都市片,让朱天文写迷失在现代性中的年轻人的本子,这不只是差强人意了吧!?

47分钟前
  • 乔大路
  • 较差

感觉就是侯孝贤为了展示他眼中舒淇的美,只要舒淇舒服自然就行,别的随便拍拍得了。

51分钟前
  • 肖浑
  • 较差

第一视角自述恋爱往事,读日记一样。摄影和灯光很考究的。但这部很不侯孝贤,尤其是你在看之前就把它看作侯导的电影的时候。一些小资情绪的发泄,与我的世界观冲突,所以我要打低分。

54分钟前
  • 河西
  • 很差

其实舒淇的电影挺有看头的

57分钟前
  • sunshinE。
  • 推荐

Vicky开始觉得她需要到另一个世界,於是在一个苍白的日子里,她想要离开,离开小豪,离开这个岛屿的不安,她想要逃得远远的

1小时前
  • (๑⁼̴̀д⁼̴́๑)
  • 还行

高捷戏路万年不变啊

1小时前
  • 小美人鱼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