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很奇怪电影的名字为什么是“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惠媛”,后来有点想明白了,不知有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女孩子,遗世独立,像某种宝石一样,独自闪耀着光,可能看起柔弱内里却独立有主见,她好像不属于任何人,也不属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像是一个异类,在电影里遇到素媛的人往往不自觉地把她当做一个特别的人来对待。
我见过一个类似的女孩吧,当我们刚刚进入大学开始灰头土脸的军训时,她就交上了女生口中最帅的营长(大三学长),围棋下得很好,从来独来独往,有种不属于这里的安然自得,后来转专业跳出了我们院的大坑。
这样的女孩子,我也很好奇她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她的心理,毕竟我们永远也无法成为那样的人。
#ICA 从前有个大家,大家里有个小家,小家里有个孤独的人在写故事,写的是…从前有个城市,城市里有个小镇,小镇里有个失意的人在做梦,梦的是…从前有个“我”,“我”中有三个“我”,三个“我”做了个无数的梦,整部影片在我看来仅有的现实是女主在不同地点的书写,的书写的内容就是在不同“我”下的梦境。
电影中的梦境明显带有弗洛伊德的梦境潜意识理论,一切的来源是悲伤与孤独,而这一切都与母亲的离开有关,本我中包含的压抑和情绪通过梦境展现,电影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忽略叙事性,只是内心孤独的外化呈现。
书写剧本是自我的迷失,而剧本中的梦境则是本我与超我间的冲突。
电影的空间塑造的太好了,故事反而不重要了,那并不是日记,也不是记忆,更像是一个思考,而她写出的文字变成了稳定的空间,人事物经过这个空间,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种形式感觉比《塔楼上》的行走更让我感到震撼。
录音机播放出来的音乐质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可能是来自于另一个空间,就像《在水中》那段音乐的质感一般,仿佛来自于“我”(观众)的身边。
街边的书店,以“顾客随便开个价钱"的方式来处理旧书,海媛对店家这种貌似佛系的销售方式很不解,认为会让买书的人感到为难。
“那就给个不那么为难的价钱吧”。
看似合理的解释,然而真的合理么?
如果是爱情呢?
已婚男人的婚外恋情,像极了这街边打折的旧书,偶尔也会碰到自己喜欢的。
只不过询问的时候,卖家语焉不详,到了掏钱的那一刻,就有些尴尬。
若是给少了,对方很可能心不甘情不愿;给太多,自己又觉得吃亏;只能试探着加价,但当初彼此承诺的那份随意和豁达又荡然无存,甚至还不如菜市场的明码实价来得实在。
李善均演这个出轨男的角色,让我魂穿 《围城》里的方鸿渐,穷酸又懦弱,清高且自私。
实在不忍心截他面对海媛破口大骂的丑态,但兜售过期爱情给年轻女孩又忍不住漫天要价的鸡贼模样,是南汉山城的斜阳和贝多芬第七交响乐都调和不了的不堪。
女孩很美,跟梦里那个大叔描述的一样,敢于在各种关系里横冲直撞,通过伤痛与磨砺来发现自己。
最后,她给了这段爱情一个自己不那么为难的价格,现在要为难的,大概是那个“卖家”了。
电影后半部分海媛的白日梦,是对那种患得患失感的重温。
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终究会在不断的左右为难中慢慢醒来。
惠媛是谁,惠媛并不知道,其实连洪尚秀也不清楚。
惠媛任由一个导演摆布着,她知道没有明天,但又走不出这个导演的世界,准确的是说,走不出自己的世界,她需要一次次通过碰撞来找寻自我。
惠媛是洪尚秀不清楚的自我,拿来向观众发问,而那个导演是洪尚秀现实存在的自我,所以电影呈现的其实是洪尚秀内心阴晴两面的搏斗。
存在皆虚空,但万事有因果,柳暗花明处,自有一村矗。
人类的情感象是一个秘密的后花园,人们总是绕也绕不出来,但就在生临绝境时,你就会看到一扇门向你打开,或许这是物化世界给你的一条生路,或者又是一种更深梦境的延续。
洪尚秀电影里的情感游民式人物,永远会在转角处发现一段新的恋情,但那只是个转站式的,就好比人的生命,电影中说道,人每天是在不断的向死亡走去,所以最主要是要随心所以,而死亡将注定人类行为及环境的暂时性。
酒店,旅馆,小巷,啤酒瓶子,音乐,暖场的客气,散场的争吵,忽如其来的热吻,瞬间崩塌的爱情,等等这些零乱的词眼 同时的出现在一个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中,于是乎形成了一个画面,每部电影仅仅是色彩的不同,你能对这样的导演说什么呢,你还对他要求什么,同一个主题,但每部电影都能让影痴们看的如此如醉,我只能说,此中风情心灵相通者知其大妙,而胜过人世间一切的美景。
很多人说,洪尚秀的电影是存在主义,那洪尚秀恶魔吗,不,其实他更象个小孩子,否则他就不会关起门来一个人做自己心中的画,惠媛以及那个不能给她承诺的导演,依旧不能摆脱内心的寂寞,这是为什么呢,感觉上是由于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情冷漠,飘落无根的生活方式,但更多的其实是由于来自内心的煎熬,对于生命未知处的询问无果,这是艺术家对于灵魂的关注,而非现实社会的物化式的思索。
洪尚秀可以从社会格局中蹦出来,而专注于自我,当今社会没多少导演能做到,因为他们对于电影的心不诚恳。
而当我们看到洪尚秀的电影,应该祈祷庆幸,因为这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福分。
这不算是我看他的电影中比较一般的电影,故事一般,情节一般。
对于人物的描述,男主是一个没有长大成人的大叔,演绎的非常好。
女孩呢也有一点不主流,也可评价为东西方的结合体!
本身故事,我也不知道导演想讲什么,也感受不到他想叫什么。
结局也非常烂。
但是我本人是比较喜欢这类的电影。
洪湘秀的电影,我现在到40了,我才看得明白很多情节
1 爱做白日梦,忽视现实和幻想的差距 开篇小事件:母亲和想象的明星母亲电影主要事件:不愿放弃已有老婆的导演2依靠梦来解决所有个人无能所制造的压抑 梦的内容是人的心理补偿、未被满足的愿望 导演: 洪尚秀主演: 李善均 / 郑恩彩 / 简·伯金 / 纪柱峰 / 刘俊相 / 金意成 / 柳德焕 / 艺智苑 / 金慈玉类型: 剧情, 爱情地区: 韩国片长: 90分钟上映: 2013-02-28(韩国)预告片> 豆瓣不欢迎和不允许的内容
看片名以为是讲独立女性的母女关系,结果又是婚外情。
摄影上又是推进去、拉回来,本来担心摄影师锻炼不了技能,离了洪尚秀不好找工作,结果金炯求摄影了好多大导的片子,真是大道至简,啥都会,牛。
不过可能主要是导演的分镜设计。
从送别妈妈开始,老师来,永远的多人小酒馆对话,学生质问老师,对海媛有意见。
坚决反对师生恋!
对学生不公平。
这就跟大家似的,是个人就该找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开打。
和妈妈在小店门口,男人对海媛目不转睛。
妈妈、小店男、老师、老教授,每个人都夸海媛漂亮。
当每个人都这么说的时候,海媛是否感到厌倦。
和老师的vlog,小酒馆,南长城,听音乐,因为前男友的问题老师发火,同学说老师受伤,海媛遇到老教授,和姐姐、姐姐的有妇之夫情人爬山,老师来,分手,喝酒,两人坐在夕阳里。
没看到老师的爱,只看到失败的油腻中年男,他对孩子的爱可能都不会持续。
说着爱海媛,其实只是爱她的容貌。
当容颜逝去,又接着爱下一个女学生。
也没看到海媛对老师的爱,只看到了海媛的孤独、悲伤、恐惧。
不知该如何生存,又没有交心的朋友。
两个孤寂的人,相互折磨。
海媛不会跟着老教授去美国,因为她还对爱情抱有幻想,还没有认清现实。
人应该谈健康的恋爱,健康就是幸福。
虽说是vlog,靠对话堆起来,但确实能看得下去。
冷眼旁观看两个局中人,希望生活中的人不要受这种折磨。
音乐,老师的哭泣。
哭自己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当大学老师?
为了赚钱。
拿总统奖无所谓,发点奖金最重要。
搞钱要紧。
为什么不离婚呢?
因为妻子要照顾孩子吗?
可能我还没到这个年纪,不懂这些人的心理。
女主的日记旁白,衔接上下场景。
长镜头大多以空镜头结尾。
从进图书馆就进入梦,后半场都是梦吗?
梦里分手,醒来仍旧浑浑噩噩?
羡慕片中人: 大学教授不用备课,不用写论文、做项目、评职称。
大学生不用去学校,要挂科了也不担心。
电影里的人不打工,现实中的我们为钱工作一辈子……小细节:踩灭烟头,什么人会每天抽烟?
风吹旗动,让眼睛看见风,旗的狂动映照人物内心的纷乱。
爬长城的老人,人生短暂,不如享受好天气。
情情爱爱,都是枉然。
片中的是枉然,有好的感情要珍惜。
有强烈剧透慎入慎入用收音机放的贝七一定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地方。
男女坐在庙门的台阶上,男人说我们听听音乐呗,这是我很喜欢的的曲子。
掏出了收音机开始放。
收音机的音质不好,放的是经过改编的贝七交响乐的第二乐章,单调而模糊的和弦伴奏,空洞的主题配合着尴尬飘在空气里。
失去了原始的配器和织体,色彩,听起来就像一个拙劣的进行曲,虚张声势。
女人随着音乐闭上眼睛,阳光打在她脸上,她说真好听啊,听一首这样的歌曲比读一百本书要强。
然后男女开始接吻,开始讲要好好地否认流言蜚语要将不伦恋进行到底,男人说我爱你,女人说我也是。
虽然现在才3月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的年度最佳镜头。
我完全被最后一句话搞糊涂了,她说是一个梦,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电影里哪些是她的梦。
我还没能完全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推拉焦距的拍摄是我第一次见到的,真的是一个很独特的导演,不是商业导演那样,他所拍的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故事。
女主角在里面的形象很漂亮,连台词里都经常出现“你很漂亮”这句话。
女主在里面其实是一个很悲凉的一个角色,但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却不觉得他悲凉,和教授相恋,做第三者,这些却也不让我觉得可恨。
其实看的这个过程是很乏味的,就是一直叙述着讲,中间掺杂着她在图书馆睡觉,还有在一个咖啡店或者是书店睡觉的情节,原来是为了电影最后一句话做的铺垫。
虽然不怎么的好看,但它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会去想最后一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会让我把前面所看的翻起来想想,这部电影做到了这点。
看了这部电影的影评,很多都写得很好,我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就讲讲里面的两个梦吧。
惠媛在图书馆做了两个梦。
第一个梦,是翻英文书遇到那个守不住秘密的男同学。
那个男同学曾经把惠媛对他说的话告诉过别人,而这次,惠媛对他说,你会保密吗?
然后就把自己和教授的事情一股脑都告诉了他,甚至包括上床这种事。
这个梦反应了惠媛内心对地下恋情的压抑。
而看英文书是为了装逼这一段,这种话是心里想想,但是绝对不可能对外人说破的,但是在梦中,惠媛也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是很看得懂,只是觉得看英文书很装逼。
梦醒了,惠媛自己也为梦里的自己羞愧,所以自嘲道:真是疯女人。
第二个梦,在梦中遇到美国教授(对应现实中的教授),教授刚离婚(对应对现实中教授的希望),教授很勇敢,主动向她表明爱意,隐隐有求婚的意思(对应现实中教授的软蛋)。
教授用英文打电话,她都听懂了,用来表明自己的英文好,自得。
教授用潜意识叫车(这当然是纯粹梦里才会出现的事情了)。
然后和姐姐两口子爬山(对应和教授爬山),教授也来爬山,和教授吵架,分手(对应现实中和教授分手),然后碰到老头(对应现实中的老头),遇到教授哭(对应现实中教授爱哭),原谅教授(表明内心深处对教授的留恋,但是梦中充满了悲观的气氛,也对应内心对这段感情的不看好)。
第二个梦做得尤其长,所以刚看完的时候,都不知是真是幻了。
反正就是将现实的生活在梦中改头换面重新演绎了一番,加上自己的主观愿望。
直到最后镜头出现“梦中的老头和现实中见到的真像”这句,观众才从惠媛的梦中跟着醒来。
哦,对了,还有一个梦,是开始在妈妈会面的小餐馆做的。
做梦明星说她长得漂亮,喜欢她,请她来巴黎作客。
表明对自己外表的自得。
这电影挺酷的,女主角也漂亮,有意思。
虐恋是个死循环… 看懂了别人也看懂了自己
没看懂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和所谓的爱情,看到的是几个固定场景下的较为简陋的拍摄
惠媛妹子为什么这么漂亮呢?因为她妈的基因好吗?洪尚秀一辈子拍一部电影,让喜欢他的人无从挑剔,只看你能不能在他眼中的男女情爱关系中找到共同语言。这次换了女性的视角看到爱情,不那么荤了,还有那股子自我和率直,还有一个敏感文艺孤独的灵魂,人怎么都那么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呢?★★★★
贝7 用在哪里都那么动听. 比“北村方向”更合我的口味。
看第一遍的時候因為到了深夜太困後來又再次補了一遍最後一小段。總之這部看完給我的感覺沒有那麼強烈,第二個夢的界點我貌似沒看出來。姐姐和那個男人的關係,就像他們的未來。
洪尚秀真是固执而又自恋的家伙,他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能脱离小清新式的叙事方式或者略带忧郁伤感的情绪基调。连男人都是如出一辙的懦弱自私。很遗憾我一直不是很喜欢他,大概是不够小清新吧。
这男的真窝囊
目前最喜爱的洪尚秀电影
走死胡同了
还是不习惯洪尚秀的变焦镜头,但他电影中的小味道总是那么迷人。
在南长城男主说完好想抽烟又拿出个功放器说咱们听歌吧感觉回到摩星岭山顶
内容不是很喜欢,但是结构不错。郑恩彩的脸真的是名品来的,再看大叔依旧是唏嘘,不过感觉他真的演了好多文艺片啊。
惠媛太像我们高中班上一女生了,不论是披着头发还是扎着马尾,亦或是行走时的姿态。还有同样的内向、神秘、充满争议。最重要的都跟李姓老师有段不被大家看好的恋情。但不见得某老师有这么深情。
女主哪漂亮了?剧中人见人夸是收包装费了?演技翔一样好么?抿嘴、扭头,教你表演的体育老师就会这两招啊?镜头推来推去觉得自己挺实验呢?一本正经说好看的昧多大良心?
洪尚秀似乎始终在拍着一部连续剧,关于男女相遇。
女主美爆了 但是 没看懂
自私,懦弱又霸道的大学教授即想保住家庭,又不甘心失去情人和贵为导演的名誉,而面对同窗,咖啡店男子,美国教授和导演,美丽又善良的惠媛认真地体会男人们带给她的经历,并始终坚守着自我。生活是一张无形的网,你越是挣扎越是被羁绊得深,在浮躁的世俗中怀抱一颗平常心,偶尔打个盹儿做个梦也挺好。
4444
洪尚秀进入高产期,2013年先后产出《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惠媛》《不是任何人女友的善熙》。这次用的女性视角,有一些超现实情节,也许是女人爱做梦。老师和一群学生喝酒一段很精彩。“因为有旗,眼睛才能看到风的存在。”
这镜头的推拉~~内容完全沉闷而无趣,女主整容有点过了的感觉…